尊重自然 善待沙漠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2014/9/6   热度:304
防治荒漠化,保护环境,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环境问题往往与土地荒漠化、沙化密切相关。防治荒漠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次论坛,以“沙漠——生态——新能源”为主题,研究全球共同关心的沙漠治理、开发和利用问题,寻求相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鄂尔多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后来由于自然的变迁和人为的因素,原始森林日趋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度成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较为集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南有毛乌素沙地,北有库布其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48%,干旱硬梁和丘陵沟壑区又占了48%。恶劣的生态状况,不仅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威胁着华北和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各族人民为改善生态环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认识、措施和生产力水平等种种原因,依然没有摆脱局部治理、整体恶化,沙逼人走、沙进人退的困境。“十五”以来,我们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把防治荒漠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最大的基础建设,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保护优先的原则,把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统筹考虑,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多赢之路。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均GDP达6600美元。财政总收入145.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人民生活正在向宽裕型小康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进入自治区前列,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中,综合实力跻身第67位,人均GDP居第8位,地方财政收入居第39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第43位、45位。在经济强劲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摆脱了长期以来治理、破坏、再治理、再破坏的困扰,构筑了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生态系统,绿色大市建设大见成效,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今天的鄂尔多斯大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2006年,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左右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2%提高到18%;流沙面积由277万公顷减少到142万公顷。全国灌木林现场会、防沙治沙工作会议和水资源工作会议相继在鄂尔多斯召开,鄂尔多斯市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示范区。 人类生活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和谐。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是一部人与自然科学共生、和谐相处的发展史。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变“征服自然”为“顺应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防治荒漠化,不能用征服自然的办法解决问题,必须顺应自然,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寻找出路。1998年到2000年连续三年大旱,鄂尔多斯赤地千里,生态危机。我们深入反思,更清楚地看到,荒漠化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可以说,人为因素是土地退化为荒漠的主导因素。看到问题的实质,我们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发展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将生态建设与“三农三牧”问题合并考虑、统筹解决。我们从实际出发,在全市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调整农牧业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布局,大力度转移农牧区人口,在自然生态恶劣地区建设不种不养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减轻生态压力,通过人的主动退出求得生态的自我平衡、自我修复,找到了以退为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十五”以来,累计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今年正在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5000多平方公里,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我们变革生产方式,变“广种过牧”为“集中发展”。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是生态恶化之源。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2000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变“靠天养畜”为标准化舍饲养殖,变“广种薄收”为集中建设沿河现代农牧业带,改变了农村牧区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经过7年多的艰苦努力,实现了生产发展与生态恢复的双赢。在耕地面积减少5.3万公顷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6.5亿公斤增加到12.2亿公斤。牲畜头数由615万头只增加到1400万头只。 我们创新体制机制,变“单一投入”为“多元投资”。生态建设的制度变革更具根本性,能极大地释放活力,增强动力。我们坚持“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流转”,坚持“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推行“五荒”拍卖治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防沙治沙领域,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生态建设,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涌现出了亿利集团、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伊泰集团、东达集团和殷玉珍、乌日更达赖等一大批治沙绿化典型。 我们发展林沙产业,变“贫瘠荒凉”为“绿色银行”。贫瘠、荒凉、干旱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灾难。1984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沙产业”理论。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沙漠是地理单元,在给人类带来生存危害的同时,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绿色能源。我们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积极实施“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战略,着力建设沙柳、沙棘、柠条、干果等林沙产业基地,着力培育亿利沙产业、伊泰甘草、东达生态造纸、碧海高密度板材、天骄沙棘保健饮品等林沙产业龙头企业,着力发展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沙漠旅游业,走出一条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成功之路。2006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林沙产业的收入达到601元,林沙产业产值达10多亿元,解决了2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我市生态建设变化突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已取得的治理成果还只是初步的,生态依然脆弱,环境压力依然很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我们要总结经验、扬长改短,创新模式、提高质量,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再造山川秀美的鄂尔多斯。 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科学地推进荒漠化治理。根据全市生态植被状况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今年,我们将农村牧区划定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特别是要以禁止开发区建设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2万平方公里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形成稳定的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禁牧、休牧、轮牧、以草定畜和舍饲养殖政策,保护和巩固生态治理成果。依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速推动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进一步减轻生态压力。积极调整农村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全力实施农村牧区沼气工程,降低农村牧区生活用能对植被资源的依赖。 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展矿区植被恢复、沙区植被和退化草牧场恢复等重大技术攻关,形成一批造林种草技术和治理模式。按照适地适树适草原则,科学治理荒漠化。积极引进推广一批抗旱、抗寒、抗碱、抗病虫害的植物良种,提高成活率和种植效益。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生态建设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示范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沙治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生态建设。 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把防沙治沙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充实执法力量,明确执法责任,健全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沙区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征占用沙化土地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努力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地区实际、能够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我们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大力宣传防治荒漠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大意义,积极普及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新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方无悔,尽心则无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