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与大乘、大师判教的理解


2014/9/3    热度:232   

  小乘与大乘、大师判教的理解

  小乘与大乘、大师的判教,作为行者修行上的阶段来理解,并不是一个行者永久修行的终极位置。等于一个大人对着一个成长中的小朋友问,你为何选择不去社会做事和结婚,要入学校读书?小朋友会答,我现在要读书嘛!这就是说,在小朋友时的阶段,入学校读书,对他来说是最适合和最好的事,但小朋友会长大,并不会永远停留在读书阶段。所以,从心眼看观世界,佛法门派并无高低之分,只是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显现了阶段的现象。所以,行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程度需要去修、修到那个位置阶段,是不必在意的,将内心修正,好好用功精进,身心配合,各人必定会有自己独有的内心收成,这就是正如上师在〝居明说禅〞内所写,珍惜一朝风月的佛缘,才可体验那万古长空的理趣,无需将修持的方法、高低、好坏去比较一番。所以,弘法大师的判教,用意只是用来分辨修佛的阶段位置,是一种实在的表达,并不是要用来判别其性质好坏的,事实上是,行者修到那个阶段需要,自然就能相应于那个法门,从而达到某个阶段的能力。为什么会客观出现行者修行阶段的不同呢?那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其多世累积下来,有着大大小小不同的因果业力,做成了行者碰撞缘份的不同,再加上每个人现世的各种遭遇、后天的努力等等,冲破顿悟了各样缘份、感应于种种的宇宙灵鸣,便形成了在修行路上的不同阶段。密宗,他有很伟大的思维方式,引导凡们将主观放大,我们眼前所看见的已不再是高低、上下、好坏的分别,因为要自信地肯定自已就是大日如来,心如太阳般无分别地照射温暖一切万物,有着佛菩萨灵性超凡的广大胸襟,我们自身就是一个整体,包容于各种事物存在的价值意义,这就是宇宙无常中恒常的千变万化,而眼前所见的,只是事物缘分不断碰撞下的显生现象,但并不是事相的结果,因为在宇宙的真理内,主人翁并没有任何结果需要追寻,愚凡却将眼前所应为的结果来执着,于是便烦恼顿生。所以,一朝风月的禅理,是要提醒行者们要珍惜眼前因缘赋与的一切,努力上进,并不是要去执着计较所知所见,因为我们要从心内明白,世事是不断变化的;所有修行的方法、刻骨铭心的历练,都是藉来帮助我们在灵性上的不断脱变,而所领悟到的,却是我们大日如来不可分割的内容。

  我们当下所见的世间事、眼前人,可能一时会凡夫地判别其好、坏而加以妄执,但我们却忘记了每样事物都有其独有的缘分碰撞、经历的过程,在修行的大道上,从际遇鞭策所灵阅的相应,更是每个行者的独有见证,那正如在花园内,百花吐艳,各有特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