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带来丰足自在(一)


2014/9/6    热度:146   

佛法应缘一切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则能摄受一切智慧,疾无上菩提。

——摘自《大般若经知津》

  爱是满足人性需求的方法中最合理、最具创造性的方法。 


  它带给我们自在、丰足和神采奕奕的生活体验。爱的本意是给予而非接受。是一种能力而非教条。爱的要素是关怀、负责、尊重和知识(了解)。

——摘自《爱的艺术》

  博爱是布施的一种,它是人类天赋的情感,是自己与别人间情感的关系,其品质端视人格是否健全而定。有些人表现的爱是完美的,有些人表现的爱却有缺陷,有些人的爱表现了生命的光辉,有些人所表现的爱却损及生命的成长和人格的完美。一般言之,接受和占有的爱容易破坏个人心理的统整;拥有和控制性的私爱容易演变成暴力和纷乱。只有根据佛法中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发的爱才是真爱,它表现出人类的生命力,提升人性尊严,成就现实的人生。


  佛经中谈到爱的地方很多,所指的是“爱着”、“爱染”,或对物欲的贪求。因此十二因缘中,爱是其中的一支,认为它是因果轮回的原因,例如《楞严经》谈到因爱害道,《小止观》亦论及爱是烦恼。佛教经典中所提出的爱、爱见、爱法、爱染等等,似乎都非善德,例如——


  《圆觉经》云:


  轮回爱为根本。


  《华严经》云:

  众生无智智,爱利所毒害。

  《楞严经》云:

  落爱见处,失菩提路。


  从表面上看,爱似乎均被认为是无明和烦恼,是一切业力的根源,是般若的障碍。但就另一个角度看,《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论及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从心理意义层面上则是现代人所谓的博爱。


  《大智度论》上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
  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简单地说,慈就是给予别人幸福,悲就是协助别人消除痛苦,喜就是给予别人欢喜,舍就是无所求而行于布施。《大智度论》上说:

  慈名爱念众生,常来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喜欢;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从经典中有关爱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爱”本身可以成为烦恼和苦乐,障碍人类智慧的发展;但亦可成为般若,成为人性提升的动能。六祖慧能说: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智的时候,爱成为慈悲,所以常生智慧;一念愚的时候,它化为私爱,因而成为烦恼,私爱即是爱执、爱欲、爱见、爱法。上述属于有为法的爱,无疑会障碍心灵的成长,破坏心理的平衡,因此它是烦恼,是业力的根源,是大智慧的障碍。博爱即是人性之光,是智慧和实现的动力,是安全感和自在的来源。因此,我们不能怀疑爱的价值,相反地,我们应确认博爱的本质,以“四无量心”去行博爱、去救世、去奉献、去普度众生。现在我们要从心理历程上来检讨爱的性质,将它弄个明白,好使我们在修持上有个遵行的理则。


  人的诞生,无论就全人类或就个人而言,都表现了从一个确定稳定的情境中被抛出,这个抛出代表两个特有的涵义:其一是理性思考的出现,使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分离且对立的;其二是他离开了原有朦胧中的安定情境,面临着孤立、多变和不安。人一旦意识到自己之孤立和不安,就必须设法和他的同胞建立关联,或设法在本周景物中找寻安全感,这种寻找安全感的情感,便是爱的原始动力,而最原始的爱执和最完美的博爱都由这个原始情感演化出来。它对人生而言,既是心理生活的需要,又是生命的活力,它可以演变成政治统治、军事征服、逃避强迫性工作、对神的迷恋、对物的囤积;同时也可以化为慈悲、温柔和博爱。


  人类与生俱来就带着不安,因此他必须寻找解除不安的途径。很不幸的是,人类愈想逃避不安,愈是造成更多不安的现象,同时也愈显得自私和执著。如何解除不安求得解脱,成为人类不断努力追求的答案。关于人类“不安”的本质,在禅宗公案里有一段写得非常精彩:


  慧可有一次向达摩说:
  “我的心不安,请师父替我安。”
  达摩说:
  “请你把心拿出来,我替你安。”
  饼了好一会儿,慧可说:
  “我找不出来。”
  达摩说:
  “好!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据说,这次对话使慧可大悟,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二祖。这个公案明白地指出,心的不安是人类精神生活上的大问题,而不安本身即在企图予以克服的心情下,造成更多的不安。换言之,愈想以“有”来巩固自己,私心就愈造作、愈严重,因此禅师教他的学生放下,而“放下”就能“给予”,就能“布施”,就能博爱。“博爱”是古今中外的至德,是大智慧的表现,是完美人生的途径。


  人类为了克服原始的不安,大抵采取麻醉、拥有和博爱三种方法,但三种方法之中,只有博爱才能真正解脱不安。佛陀为了使人类精神生活能从苦恼中超脱出来,便提出了慈、悲、喜、舍的布施精神,并附带了五戒,以免堕入恶道而造成精神生活的灾害。兹分别说明如下:

麻醉与戒酒、戒YIN、戒妄语

  人类为了克服不安,第一种方法就是麻醉。寻求麻醉的手段很多,例如酗酒、集体狂欢、性的狂乱、药物迷乱等等都是。从原始到文明社会,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懂得酿酒,它可能是最早被发明出来的科技。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解除苦闷的“需要”,因为喝过酒后,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麻醉,就可以逃避现实的苦闷,忘掉不安和未可预知的一切。原始民族在打完猎后要大喝一顿,作战归来亦要大喝一顿,接着就是集体的狂欢,有时明明知道这种狂欢会给敌人偷袭的机会,但还是坚持狂欢下去。


  在文明社会的人们,酗酒和酒精中毒的更多,特别是在紧张的工业社会里,心理焦虑加上名利薰心,竞争的失败者往往借酒消愁。据报导,近年来酒精中毒和喝酒闹事的人数不断地增加,特别是现代的青少年,他们为了解除焦虑,很多染上了吸食迷幻药物的恶习,利用药物来麻醉自己,以寻求暂时的解脱。至于色情的狂欢泛滥,在现代社会里更是普遍,因为性交时的短暂狂乐,可以使人忘怀一切。这些麻醉自己的方法,在竞争愈剧烈的社会里愈是严重,因为紧张的生活会带来太大的不安。


  由于借助酒精和药物只能逃避一时的痛苦,事后总免不了有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惆怅。性交的狂乱,因为缺乏真情,一时的亢奋却带来更多的心灵空虚,而且循环下去形成性的饥渴。麻醉的结果引起更多的麻醉需要,于是堕落就从此开始,其终点是无尽的深渊,是生活的溃败。佛陀有鉴于此,故设教戒酒和戒邪YIN(于出家众则戒YIN),希望世人要当一个能面对现实、能勇敢承担下去的觉者,不要当一个自我麻醉的堕落者。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习惯性饮酒或酗酒以致乱性者,才是违反酒戒。没有爱情的野合,沉迷于色欲,才违反YIN戒。但酒若用于正当用途,如在特殊情况下的御寒,或是健康上的特别需要,自不在禁戒之列。至于夫妇之间的正常性行房乃属伦常,亦非YIN乱。


  人们除了用酒精、YIN色与狂欢来麻醉自己外,也爱听好听的话来自我麻醉,或者批评别人来自我安慰或补偿。爱听甜言蜜语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过错,更不敢面对失败或缺点,心胸开朗不起来,智慧的发展也就大受限制。爱批评别人的人总是深深地自恋,他无法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别人,这种人的人格发展不免有了缺陷,因为负责辨别是非及处世能力的“自我”会渐渐丧失创造力,而无法发展服务、给予和爱人的能力。佛陀有鉴于此,才定下“戒妄语”的戒律,因为只有戒除这种防卫心理机制,才能使自己真正地清醒与活泼。《坛经》上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当一个人能从是非妄语中超脱出来时,他才具有健全的人格,能爱人,能助人。

 

拥有、结社与戒盗、戒杀


  人类解除焦虑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寻求拥有和结社。追求“拥有”,形成财产的观念;追求“结社”,建立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共同的宗教和文化。寻求结社的需要,导致政治和社会制度,这可以说是本于天性的反应。不过人类为了结社,在制度上却造成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一为民主政治,它建立在自由和人性尊严上,在彼此遵守法律的情况下,个个自我实现;这是独立的结社,而非统治与屈服共存的结社。其二为集权政治,它要求个人抛弃独立感和自由;这种结社往往被少数人操纵,在群众寻求结合的需要下,操纵者乘机诱惑,利用人性的弱点,造成集权统治,以逞其一己之私欲──占有,它成为人类杀与盗的根源。


  在人格特质上,有些人倾向于主动地寻求结合,有些人倾向于被动地寻求结合,两者配合起来,就表现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前者成为控制者,后者成为屈从者。在病态的层面上,两者相互需要而成为共生结合。控制者以控制为手段而演变成虐待狂,把别人严格地控制,命令他们服从,剥削其情感和财产,伤害他们,凌辱他们。希特勒就用这种态度对待他的同胞,而他的同胞在一开始,却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盲目服从,直到被诱入彀时,则悔之已晚。很不幸的,这种悲剧一开始是以爱做幌子来完成的。共生结合是一种盲目的结合,它的条件就是放弃自己的独立人格,把自己和他人当做物来操纵,为了达到共生结合的目的,杀戮与胁迫成为必要的手段,它根本违背了人类追求自我实现与人格统整的天性,因此导致人性的萎缩,社会文化的破产。


  佛陀为使弟子免于迷恋控制和占有的心态,酿成社会的紊乱及自己在人格上的溃败,因而立下杀戒和盗戒。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开杀戒并非限于杀生,其他诸如杀气腾腾的咒骂、愤怒时的捣毁,甚至对生命及自然生态的破坏,均属犯戒。至于盗戒的内涵即是不当取者不取,不当得者不得。它绝非限于贪取财物的偷盗,在现代社会里能取则取,而不考虑当取或不当取,在财物生产上能生产则生产,不考虑当生产或不当生产,均属于犯了盗戒。因为这种愚昧的行为必然会自作自受,造成伦常的崩溃、心灵的空虚和落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个真正修行人,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天天认真改过,改过就叫做修行。如果我们一天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过失,换句话说,你这一天没修行;一年都没有看到自己的过失,你这一年也没修行。我们居住的这个环境,到处都是恶缘,恶缘是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要是禁不起诱惑,天天为贪嗔痴三毒忙个不停,你天天往下堕落,你还是免不了轮回,免不了三途!娑婆世界这个因是什么?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所以一定要舍。佛法的行门无非是忏悔、改过而已,一天不改过,一天增长罪业,增长迷邪染,增长贪嗔痴!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在世间,如果不是每天戒定慧增长,肯定就是贪嗔痴增长。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