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活的人就两个字——舍得
2014/9/6   热度:274
有位著名作家在他的文章中写过一句话: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 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孟子则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其实,就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得一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舍得”一词,在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训》上是:“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认为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身。事实上,民间也有俗语: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更加直白地揭示了舍得的内涵。 历史上,无数成就大业、流芳后世者,都是懂得舍得的人。像苏轼,他一生虽仕途坎坷,但也曾得高官厚禄,却能舍弃官场奢侈生活,便得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成为集诗、词、文、书、画于一身的后世文人学习楷模。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托孤语)。但诸葛亮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辅佐后主刘禅。除去他绝世之才不论,仅此一舍,便已流芳百世。另外,被后世最推崇的两位皇帝唐太宗、康熙,也是懂得舍得的人。他们都知道“刚者则柔不足,柔者则刚不足,勇者必戾,智者必诈,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无有完美”。因此,他们选择了一个人的勇猛,就容忍他的暴戾;选择了一个人的智慧,就容忍他的狡诈。善于用人,知舍知得,这种智慧的大舍得,让他们成就了千秋大业。 尽管《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得”的过程。在获得了母亲十个月孕育之后,第一声啼哭也是为了获得母亲的乳汁。如果非说那声啼哭就是“舍”的话;那么,这个一开始就为了得而生发的舍是贪婪的(尽管是不自觉的本能)。因之,我认为 “性本善”,应改为“性本得”。所以,得,是人的最原始冲动,这个冲动如果不能在舍的过程中贯彻于一生;那么,人的命运就真得会“性相近,习相远”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舍得是生活的必须。而且贯彻于生命的每一刻。有舍就有得,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比方舍得付出体力的、智力的劳动,就会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生活的必须。在感情方面,舍得为对方付出一切,你就会获得对方的爱情,这是亲情的必须。因此,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舍,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得。但确实有“舍身以成仁”的“舍”,但这个舍是为了获得理想和道义上的“得”。因之,舍和得也有个道德品质的问题在里面。真正的舍得,其实是一种境界。有忘我的精神,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但最基础的就是先付出。 事实上,舍,就是付出。我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母亲的“舍”,来的纯粹、崇高和无私。母亲的“舍”,是不求“得”的。得,就是回报。而母亲不求回报。这就是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甘愿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孩子的幸福。由此可是,一个人的“舍”只要是为了他人更好地“得”,才是真正的舍得,也是舍得的基础道德标准。但舍得又不是刻意而为的。舍得,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付上钱,就可以买到东西。它还有愿望、理想、志向等多种因素在里面。有人说:一个人能够把他对自己孩子的关心,拿出一半来孝敬父母,就算是个大大地孝子了。这话听了让人心痛。人人都要为人子女,人人都要为人父母,如此代代相承的舍得观,岂不是个悲剧?!由是,我就觉得,舍得不应该只是为了私己之力,应该以惠及大众为前提。当然,首先要学会为父母不求回报的舍。 人生在世,除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外,没有恒定的关系。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夫妻离异都是舍和得一念间的事。可见处理好舍和得的和谐关系是多么的重要。但世间之事,取舍之间,自有它的定数。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有时候,舍,是要有目标、有规划、讲信义的。一个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与亲人反目成仇的人,把亲情都舍了,把朋友都舍了,他还想得到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谁又能与一个连父母朋友都可以舍弃的人,谈什么舍得、做什么买卖、讲什么交情呢?敢吗?! 佛教讲无我,就是舍我的一切,从而得到生的宁静与喜悦。佛陀当年做的最圆满。但是没有追求真理的恒心,没有更广阔的心胸格局,是很难达到那种洒脱的大自在。 因此,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当然,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本领,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不会舍的人,永远也不会得。只为私利而舍的人,永远是得的奴才。只有真正参悟了舍和得的人,用道德规范舍得的人,把舍得升华到为人生理想服务的人,为造福社会而舍得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舍的洒脱,得的快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念经也好,念佛也好,不能降伏妄念,不能摄心,念经文,念佛号,还在胡思乱想,这就是修行功夫不得力,久修无成的关键所在。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念佛,一句佛号滑口过去,有时打妄想,自己还不觉察;念经夹杂妄想,自己容易发觉,因为妄念来了,经就念错了。在初学半年当中,只要把经念熟,当中夹杂妄想没有关系;半年之后,你念经当中,打个妄想,念错一句,这一遍就不算,从头念起。念经不夹杂妄想,在初学阶段,你一天一定念不完一部经,为什么?你会打妄想。念经念到摄心,从头到尾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就叫功夫。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