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件欧洲古瓷细说“东风西渐”
2014/9/6   热度:350
4月15日,“东风西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欧洲瓷器展”在深圳博物馆老馆揭幕。在四楼的两个宽大展室里,摆放着176件欧洲18世纪以来的陶瓷,或食器、或茶器、或雕塑、或摆件,瓷光熠熠,遍室生辉。它们的陈设,以欧洲瓷器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了欧洲瓷器所经历的仿造中国瓷器、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研发新产品的历史进程。
加拿大夫妇的捐赠 在展厅的瓷器橱窗前,专程来深的上海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向本报记者引见了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他介绍说,“帕拉克维茨是加拿大著名收藏家,夫人孙建伟出生于上海,21年前赴加拿大留学定居,现为加籍学者,伉俪对欧洲的瓷器有深入的研究,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珍藏和研究成果,捐献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体现了一个收藏家、研究者的大家风范,这是一套较完整的、有历史发展脉络的欧洲瓷器藏品。” 帕拉克维茨夫妇表示,因为非常重视这批藏品在深博的展出,所以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下午还会开设关于欧洲瓷器专题讲座,目的是想通过展览为深圳市民解读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方瓷器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中国瓷器在欧洲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出的176件瓷器,是从300余件捐赠品中精选的。孙建伟说,“这些瓷器在欧洲市场上价值十分昂贵,但我更看重它们的文化价值。这批瓷器来到中国,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瓷器的‘海外生子,还归故里’。”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中国瓷器历史上就饮誉世界。盛唐以来,瓷器通过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在中西文明交通史上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16至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上航线大量出口欧洲,促发了西方制瓷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欧洲瓷因中国瓷而兴发,但中国人不太了解后起的欧洲瓷,把它们捐献回国,给国人欣赏,就算是‘还归故里’吧。” 从模仿到自成一体 展厅里我们见到欧洲18世纪很有中国风的瓷器,如“粉彩描金徽章纹碗”、“青花花鸟纹盘”等,但又完全不等同于纯粹中国的东西,含有西方风格的微量元素,孙建伟说,“像这类瓷器,大抵是清朝时期的外销瓷,外商订货,工匠按照客户的要求,加了些东西,跟中国本土的东西就不完全一样,这类瓷器销售到欧洲,就是通常所说的‘外销瓷’。” 孙建伟说,“东风西渐”,可以准确地概括中国瓷器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当时由于中国外销瓷的精美以及价值昂贵,带来了市场商机。一些商人开始依照中国传来的瓷器进行模仿,模仿的同时还用科学研究的手段,研究出瓷器的多种配方以及先进的烧造方法,再加上艺术大师的雕琢,使得自己的瓷器逐渐地脱离了中国风,到了20世纪就有了欧洲本土的特点。“那些19世纪人物造型精细新瓷、小天使造型瓷碗、特色瓷鞋等,可以让今天的观众充分领略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 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18、19世纪德国迈森、德累斯顿和英国韦奇伍德、法国塞夫勒等欧洲主要瓷器产地出产的绚丽多彩的精美瓷器。观众可以从中国的外销瓷及欧洲早期生产的瓷器,窥见其演变的历史;可以从贵为欧洲第一名瓷的梅森瓷器之精致,了解其在欧洲瓷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德累斯顿瓷器中的人物造型,领略欧洲的写实技法和精湛工艺,至于英国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产业背后的故事,更能使人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财富的增长的巨大贡献。据悉,展览将展至5月30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开悟的人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心在念。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