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念改变 托起一颗清净平等心


2014/9/6    热度:187   

禅宗有一段故事:达摩祖师的墓地位于河南省,有一位学僧发誓要守墓、照顾墓园。有一天,远方来了一位禅师,来到达摩祖师的墓前。这位守墓的学僧来迎接他,且恭敬地问禅师说:“禅师,您要先礼佛?还是先礼祖?”

这位禅师说:“我既不礼佛,也不礼祖。”

这位学僧听了内心不太高兴,态度也随即改变,用不客气的口吻说:“佛与祖师,与你结了什么怨仇?”

禅师心平气和地反问他说:“佛与祖师到底给了你什么恩惠?让你替佛与祖师如此说话!” 

这位学僧听了愣了一下,觉得这位禅师的话很有禅机!所以心念一转,又恢复了恭敬的心,并问禅师说:“请教禅师,我到底应该如何自处?” 

禅师说:“佛与众生平等,看待一切众生要泯灭仇与怨,不可有恩怨的心态。如果能这样,心才会平静。” 

学僧又问:“要如何才能恩怨平等?” 

这位禅师回答:“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听了这四句话,这位学僧恍然大悟!

这四句话的大意是:真正的至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心体会真理,哪有什么困难?因为生活就是法,一切的动作无不是道!最怕的是有分辨心,分辨何种工作高尚?何事卑微?其实,工作无高低,一切事都要去做,守住本分就对了!所以说“唯嫌拣择”,不要妄加分辨。

所谓“但莫憎爱”,最重要的是不可起怨嫌之心,也不要有特别贪爱的念头。如果能够不分工作的高低,也不分辨爱及不爱,如此内心对一切的境界,都能了然明白,自然能体会到佛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于生活周围之间。 

学佛最重要的是,学得“平等心”。对人不能有瞋心、不要有厌憎,也不要特别亲密。我们要付出的爱不是私爱,应该是广大无边的大爱。不要在私我、小爱中打转而混乱了自己的心,也不要为了一点怨与恨,使心念时时打结。

学佛就是要调适这念心,使我们的心能平静、无怨恨,不受外境好坏的影响而自我烦恼!能够如此,学佛确实是“至道无难”,当下即是法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陀所说的“离苦”不是苦乐之苦,所说的“得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是相对的,苦乐忧喜舍,佛全都放下了,佛得到的是真乐,不过我们现在的人很难体会到佛陀的这种真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