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怎样才更有希望


2014/9/6    热度:146   

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和建议。温家宝在这五次座谈会上讲了话。他说,纲要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中国政府网)

说起我国的教育问题,似乎是国人心中的一块隐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关于教育的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是改来改去,却到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大学扩招后未能解决教育水平下降以及接踵而来的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始终走不出薄弱怪圈;部分教师师德沦丧、学术腐败层出不穷,扭曲的家长心理推动着年年看涨的择校费……教育一举成为与住房、医疗并列的压在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成为饱受社会舆论诟病的热点问题。

去年11月教育部走马换将,百姓对新任部长袁贵仁寄予厚望。然而教育的积疾之深远非换一任教育部长就能彻底根治。教育改革依然任重道远,要像总理要求的那样,让人民看到希望,必须要对“教改”全面审视,破陈推新,树立一些基本原则与发展理念。这五次座谈会表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综观国务院五次座谈会,分别涉及高教改革、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可谓对中国的教育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对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掌握。笔者认为,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必须在对教育问题作出全面诊断的基础上做到三点。

第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国家每年对教育上的财政投入都在增加,但与发达国家教育投入占政府支出的比重相比,还是少得可怜,而且始终没有达到中国自己设定的占GDP比重4%的目标。我国的教育领域之所以出现许多和金钱挂钩的现象,与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不无关系。

第二,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基础环节,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导致了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直接造成起点不公等严重社会问题。

第三,办学不能过度行政化。这是中国教育“再出发”的重要一步。只有与行政干预保持距离,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中国的学术才会获得更快发展的空间。

国务院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实际出发,集思广义,深入发掘教育领域存在的实质性和深层次问题,为国家教育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下决心来解决现有问题,无疑已经让人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烦恼的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第)是三毒,再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组成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造种种业。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