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


2014/9/6    热度:192   

有节必有俗
  
王维有句:“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从今年开始,传统节日除春节外,又有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成为法定假日。为什么要放假过节呢?换言之,过节的意义何在?俗话说:“有节必有俗。”有“俗”,就有传统文化的“根”在。譬如春节,俗称过大年。那么,什么是年?年字古时写作“秊”。据《说文解字》讲:“秊,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秊。’”上古的每个朝代对年的叫法各有不同,据《尔雅·释天》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秊,唐虞曰载。”郭璞注:“秊,取禾一熟。”年的本义是指庄稼春种夏耘秋获冬藏的一个轮回,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一青一黄是一年,一白一黑是一天”。因而过大年最初的本义,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先民们,在大年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日子里,庆祝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祈望未来一年“风调雨顺”。同理,过清明节,家家户户上坟祭祖去扫墓,体现的是“慎终追远”、“返始报本”的传统精神,强调的是“报恩”和“不忘本”。过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体现的自然是爱国主义这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还有,过中秋节,选在“天上月圆,人间月半”的美好时节,强调的是家族及家庭的和睦和团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团圆和睦了,整个社会也就团结和谐了。不仅传统节日可以寻找到传统文化的“根”;我们常说的“四大板块”――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也是一层比一层深入,就好像是一个地球,政治是地壳,经济是地幔,社会是地心,文化是地核,而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根”都深深地扎在传统文化厚实的泥土里!

  百节年为大

  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年”与“岁”,也不同。所谓年,如前所述,“谷熟也”――即庄稼成熟的一个周期。何谓岁?万物毕成,故为一岁也。《周礼·春官》:“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孔颖达对《礼记·月令》疏解时讲得更清楚:“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朔十二月之朔,一周,谓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所谓“中数之岁”指太阳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准确计为365日5时48分46秒),“朔数之年”指阴历年。我国的农历实为阴阳合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时44分2.8秒,农历一个朔望月为29天或30天),而另设闰年为13个朔望月,以19年七闰调节之,并以冬至为“岁首”,以正月朔为“年首”。因而俗谚至今还说,“肥冬瘦年”,“冬至大似年”。然而,冬至毕竟不同于大年,所以俗话又说,“百节年为大”。据《论语·卫灵公》记载,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的首要一条,就是采用夏代的历法(“行夏之时”)。《后汉书·律历志》也记载:“永元十四年,待诏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可见,我们先祖创造的、始于夏代的阴阳合历――夏历(即《夏小正》,俗称农历、阴历或旧历),是一部非常科学而精密的历法。我国现在采用的阳历纪年,是从“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的,到今天还不足百年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百姓至今还是翻着农历、数着节气来种田和过节的。春节,永远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真正的“大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要‮信相‬因果,你种什‮样么‬的因,肯定有‮么什‬样的果报,这是事实‮相真‬,这也就是‮常常‬讲的"境随心转"。‮以所‬,你只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住守‬这四句‮你,‬的一生就会‮幸很‬福、很圆满,‮然纵‬有很多灾难‮你,‬也会逢凶化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