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头的爱心粥


2014/9/6    热度:448   

2009年1月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腊八节”,也是位于北京市红莲中里小区的“仁爱心栈”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这个由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开办的社区服务小站,在过去的365天里,每日都风雨无阻地向小区居民提供免费的爱心粥。社区的许多老人都习惯了早上来这里喝一碗热乎乎的粥,跟着义工诵读《大学》、《弟子规》,或是聊聊天、谈谈心,义工们还会把粥送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在这个小小的“心栈”里,总是一副宾至如归、其乐融融的景象。

为了筹备为期三天的腊八奉粥活动,仁爱的义工从半个月前就开始策划考虑了。从元月一日开始,仁爱心栈的义工们推着粥车来到了附近的42路公交车总站和马连道的百安居广场,给过路的行人送去了温暖的腊八粥,使爱心从社区又延伸到了街头。

“我们奉粥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义工小方边问边开始做示范,她双手做捧碗状,恭敬地举至眉间。“然后呢?”,她微笑着向大家询问,随即用做成“八”字型的两只手带动嘴角上扬,开怀地大笑起来,“就像这样,笑——”“哈哈哈”,她的同伴们也跟着笑着比划起来,欢乐的情绪立时蔓延开来。这不是我们在饭馆常见的员工训话会,而是“仁爱心栈”的义工们临行前的“打气会”。他们马上就要“开赴”42路公交总站,在腊八节向行人赠送免费的爱心“腊八粥”。每天他们上街赠粥出发前,都要强调“奉粥”的礼仪,告诉大家在送粥的时候要微笑,之后要说“谢谢”或是“新年快乐”之类的吉祥话。

每次出发前,义工们都会强调“奉粥”的礼仪

“新年好!今天是腊八节,香喷喷的腊八粥,欢迎大家来免费品尝……”义工们把特别订做的粥车停在公车站旁边,插上“免费爱心粥”的条幅,开始热情地“吆喝”起来。几个过路人停了下来驻足观望,马上就被殷勤的义工们引到粥车旁,接过一碗冒着热气的“腊八粥”,按自己的喜好加上糖。在几分好奇的气氛中,吃粥的人越来越多,粥车前一会儿就排起了队。

“仁爱心栈”选择在腊八这个象征着丰收、团聚的节日,走出小区,到人流较多的公车站和大型超市门口设立流动站,向市民赠送他们精心熬制的“腊八粥”,希望把爱心通过一碗碗的热粥传递给更多的人。

移动粥铺前排起了长龙队

“我们这个粥是用13种原料做的,有桂圆干、葡萄干、杏仁……这都是宫廷秘方。”义工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向喝粥的人们自豪地“推销”着。实际上,“心栈”日常做的粥也是按“腊八粥”的配方来做的。在我国传统养生观念中,晨起喝一碗这样的粥是对健康最有益的。考虑到健康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而现代人工作繁忙,大多都没有时间早起熬粥,“心栈”选择早上为大家送粥作为实践“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理念的载体。

平日早上6点多,就会有居民上门吃粥,所以值日的义工会提前一天住进“心栈”,利用晚上的时间把不易烂的豆子用高压锅煮好,第二天早上不到5点就得起床熬粥。而腊八这几天因为要上街,义工更是每天3点多就起床准备,“心栈”的唯一的高低床不够睡了,大家就把桌子拼在一起凑合睡一晚上。可以说每一碗粥中,都凝聚着义工们浓浓的辛劳和心意。

街头奉粥,奉上的还有我的祝福

“要钱吗?”“好吃吗?”伴随着一个个问号,买菜的老人、外出的青年、抱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建筑工地的工人都聚到一起来吃粥。“老太婆,这粥比你熬的好吃。”“我今天正好生日。”“再来一碗。”“我们是去看老师的,老师都八十了。”“你们‘心栈’在哪儿?”在腊八粥的蒸腾热气中,现场的气氛慢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脸上有了笑容,开始和义工聊起了家常,主动把用过的碗丢在垃圾袋里,对义工说一声“谢谢”。在北京最寒冷的时节,一股暖流在这个因为“粥”而临时组成的团队中涌动。在义工们热情的招呼声和真诚的笑容中,两大桶粥不到一小时就送完了,“仁爱心栈”的宣传页也被主动索走了大半。

“老爷爷,来一碗热粥,暖和暖和……”

当义工们高高兴兴地排着队推着空车回到“心栈”的时候,发现又来了几位吃粥的客人,他们还专程送来了三大袋的米。原来北京电视台七日七频道在接到一位小区居民的“报料”后,跟踪拍摄了“心栈”的一天。节目播出后,有不少人对“心栈”产生了兴趣,打电话咨询的、上门参观的人多了不少。这几位送米的客人住在紫竹桥,看了电视后就特别想到“心栈”一探究竟,趁着假期专门开车前来。义工赶紧把客人的爱心馈赠登记,并奉上热腾腾的粥以示感谢。刚好碰上专程来督战的基金会林秘书长,大家就一边吃粥一边聊,气氛随意而平和,就和平日的“心栈”一样。

北京电视台2009年1月7日七频道正播放仁爱心栈的一天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义工王璐说,“‘心栈’刚刚建立的时候,很多人不太理解,觉得免费送粥不可思议,而且送粥之后义工还会说一声‘谢谢’,这就更不可理解了。我们一直认为慈善不是有钱才能做的,通过这小小的一碗粥就可以传递爱心,而正是大家接受了我们的粥,才帮助我们完成了爱的传递过程,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我们在小区不间断地送了一年的粥,让大家切实感觉到我们的真诚,好多喝粥的人到后来变成了我们的义工,帮着我们刷碗,送米,熬粥。”

“宝宝喝了爱心粥,从快乐健康成长……”

随着送米、送钱的好心人的增多,“心栈”把捐赠人姓名和捐赠财物都做成表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贴在基金会赈灾、助学、捐衣等活动照片的中间,“我们要给大家的爱心一个回馈,感谢大家的支持。”心栈义工说。

“好喝,真好喝!”

一名长期在心栈帮忙的居民义工一边为居民盛粥,一边情不自禁地重新拾起奥运口号吆喝:“北京欢迎您……嘿……”当天,义工们一共“奉”出五千多碗粥,带着真诚的微笑,带着节日的祝福,一碗碗热气腾腾、营养丰富的腊八粥,在手与手、心与心之间传递,让严冬不再那么寒冷,让你我之间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

今天恰巧是这位大姐的生日,

她还没来得及在家里喝口粥就急着上街给母亲买礼物,

这不,在街头喝上了我们的粥,心里可美了,孝顺的人就是有福啊

对于2009年,“仁爱心栈”有很多的设想,他们想更多地走到街上去,给更多的人送去“爱心粥”,尤其是给那些没有时间做一顿营养早餐的上班族,他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义工加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爱的传递的过程,共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本善”,就是佛法里头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那是习性。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那是习惯,染上不良的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习性不善。所以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是被环境染污的,已经不是本性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