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正期待开发生物能源来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但甘霖指出,中国的能源政策不应忽视贫困弱势群体,并认为小规模的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将有助大幅改善农村社区的生活条件。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工业化的时期,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但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化石燃料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生活水平差距持续扩大,失业率迅速上升。很多人对此表示忧虑: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公以及由环境压力和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冲突将会损害中国的长期繁荣。预计2010年失业人口将达到1亿的新高,其中大部分人来自西部贫困地区,在那里,农民拼命地求取生存,改善家庭生活水平。显然,对于状况不佳的9亿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中国需要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农业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工业,造成了城乡居民间不平等的迅速扩大。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大多出于经济原因,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低收入,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流失,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中国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农民收入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居民,生态系统脆弱,持续贫困。而且大多数农民靠燃烧农作物秸秆、木柴和煤来做饭、取暖,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健康。最为重要的是,目前农民寄希望于从事开采矿物和化石燃料来改善生活,但是这不但不能使他们富裕起来,而且污染了他们的生存环境,破坏了他们赖以谋生的土地。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紧迫性。在构建“和谐社会”旗帜的指引下,政府正在寻找能使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案,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优先考虑拥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构成丰富多样,农林废弃物中蕴藏着大量的生物质资源储备。中国还拥有大量废弃土地,可用于发展生物能源,例如小型和分散型热电联产、生物质家用化和生物燃料开发。
发展生物能源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并于2006年1月颁布实施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利用过剩的农业废弃物发电。据估计,每年农业废弃物可达2亿吨。政府建立的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300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能力,而这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考虑到能源安全,政府对发展生物燃料的兴趣日渐高涨,如生物柴油和乙醇。其目的是减少目前占中国石油供应总量46%的石油进口。这足以解释中国政府的一项惊人的公告,即每年从巴西进口100万吨乙醇,这无疑会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商机。
然而,该政策的涉及面过窄,贫困弱势社会群体依然被忽视。虽然生物质能电站能够有助于提高生活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偏远地区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但是目前该计划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大量的示范性生物质发电站,如中国东部的江苏省和山东省。只有在农村居民的居住地发展生物能源并考虑他们的日常需要,他们才能从中受益。 在有些地区,家庭燃煤对农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贵州省农村,氟中毒或地氟病是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在受害的1900万贫穷农民中,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大多数西部农民仍然依传统方法采用生物质能作为日常燃料,在贫困边远地区尤其如此。然而在较为富裕的沿海地区,农民正在转为使用煤和天然气等商品能源。传统的燃料燃烧浪费了大量能源,因为典型的家用燃炉的热效率大约只有5%到8%。在滇西北的藏区,我访谈的一户农村家庭平均每年使用 14到16吨的木柴,大多是上好的原木,由此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实在的破坏。与之对比,现代生物质家用燃炉的热效率可达30%至40%。使用这种燃炉有益于保护全球环境,改善居民的健康,节约资源并提高农村企业的收入。 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一部分,中国需要大力改变传统的生物质与化石燃料使用方式,推广现代生物质能技术。这种超常规的跨越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农民可从以下几方面受益: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条件,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供就业机会并提高收入。如今,农村大多数农业废弃物在田间被燃烧掉,污染空气并浪费资源。若在利用家庭生物质方面投入与生物质发电站等量的资金,不仅能够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还能够为农村居民创造多达5到10倍以上的就业机会,为小公司创造5倍到9倍以上的收入。
支持家用生物质能源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在减轻城市快速发展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大幅改善农村社区的生活条件。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远远不够,特别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激励措施,为革新者和小企业提供有利的投资条件,鼓励社会观念的转型和技术创新。在减轻气候变化影响,控制区域环境污染和减少燃煤方面,有利于农村和贫困农民的可持续的能源政策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范围内,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动力。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把中国看作一个充满机遇的投资热土。通过整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农村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为其他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建立一个双赢的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