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狮吼音·开示集: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三课 |
 
狮吼音·开示集: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三课
主题: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阿弥陀佛灌顶 时间:2013年11月2日下午 今日所讲偈文: 11.现相缘起不虚妄 性空不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 尚未通达佛密意 12.不拘一面而同时 在见缘起不虚妄 即灭实执所执境 尔时见观察圆满 13.又由现相除有边 及由性空离无边 了知性空现因果 不为边执见所夺 14.如此三主道扼要 汝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 为究竟事速修持 以上所言,是多闻比丘吉祥善慧,称为侄察科语自在称所作教诫。 首先向大家说早安!今明两天是印度的排灯节(Diwali、又称光明节)假日,在此先跟印度的朋友们说声过节快乐! 紧接着昨天课程,昨天讲到「显空无别」,偈文中是: 「见世出世一切法 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 彼入佛陀所喜道现相缘起不虚妄 性空不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 尚未通达佛密意」 所以若从镜子上出发去观察,发现找不到事物的实相;既然找不到的话,就知道显空不相违背,因此若行者总是把「显」和「空」视为两者完全相对,就没有了解龙树菩萨的真实意义。 中观前代者在宗喀巴大师之前称为前传承,之后经过宗大师的教导之后,称为中观后传承,以中观见解论说天底下有或无的道理中,「显」、「空」是不相违背的,但落入八边的或仅停于名词理解上的修行者,就会认为「显」、「空」就是截然不同的、如同水火不兼容两个对立面。 所以经过我们洞察和仔细观察,是否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外在的「显」?或其他任何物质?这里所提的现象是「找不到」或是「没有」?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是不是本来有一个显像,然后经过我们找寻后,变成没有?并非如此,或根本不存在呢? 中观见解是远离一切承许,也就是远离一切戏论和八边,在登地菩萨以上的境界中,一切世俗境相都已经幻灭,都已经断除了对一切外在显现的、「是」「否」「有」「无」、这些边的疑惑,因此这两前后传承的共同承许者,就是远离一切承许,因此没有世俗谛的执着。 对于「显」、「空」是否仅止于名词上的执着呢?了悟真理,远离一切承许,称为「胜义谛」,当疑虑都消灭后,才会不再执着外在所境,但对我们而言,是挡不住真实感受、无法遮盖住眼前所见的,例如有点燃的香碰到身体时,会自然感到疼痛。 所以「一切都是空性」的道理,并非因此让「因果」也消逝,认为因果法则不存在,将因果见断除,这是不对的。总之,在现阶段,外境仍是我们能真实感受到的。 所以说持中观见解、远离二取、「能执」和「所执」,也远离了一切戏论和对名词的执着,即已远离八边,但我们学习佛法者的心续中,却未生起如此真实境界,如中观提到的菩萨境界中的所显现,现在因为对名相仍存在执着,因此往往和真实状况及真理万法背道而驰。 即便还未了悟,但我们仍要经过中观义理,来了知真实见解,也就是万物的义理,来日希望能证得如此见解;也就是说,若照前述所讲去修持,既然有因就会必定生果,有朝一日我们终可将一切世俗谛视为幻境,知晓世间万物都并非自生,了悟一切是因缘和合而成,将万事万物视为如同梦境般虚幻而了无实义。 因此显空不二的境界中,如果你证得「显」的见解的话,在「显」见之后,「空」见就会顺势了解;相对的,如果你了悟到空性的话,「显」见也会自然了悟,因此最后透过次第修持,同时了悟显空,懂得「显」和「空」并无任何分别,真正见解才会如实生起。 接下来讲到正见,偈文是: 「又由现相除有边 及由性空离无边 了知性空现因果 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此三主道扼要 汝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 为究竟事速修持」 「缘起」就是因为因缘和合的因素,让我们知道万物并非自然而生,也并非自主能存,而是因为所有因缘所具成而生,因此人若能了知道万物并非自然而生、也非自然而住,通过了解此缘起之理,就会了知道万物皆无自生的本性,也就可以断除对于「显」的「有执」。 所以说所谓的「无有自性」,万事万物无有自性的道理,了解一切法也都是无自性。虽说「法无自性」,但不能承认他是无成,因为毕竟仍有相、我们可以真实显见。因此无自性的空性,也就是自性为空,了悟到一切法都具足自性空,因此会断除对万法的执着。 所以在中观自续派中,承认的理论是以「显」去断除「无」的执着;以「空」来断除「有」的执着,因此承许的究竟观点,是「万事万物无有自性」;而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恰恰相反,是以「空」来断除「无」的执着,以「显」来断除「有」的执着,这是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的区别之处。 中观应成派虽承许自性不成立,又能依靠因而能产生果,并不排除空性与因果的关联,这就是中观应成派的殊胜之处。 正见之后,其下要讲「透过闻思的方式去实修」,以及「备注后文」两者。 这两点是比较容易懂的,首先是「透过闻思而进行实修」,经过出离心、菩提心和正见等,修持菩提的主要道路和方式,透过我们的闻思了解,然后经过自己无惑的去思维、得到了知,最后经过这样了知,而进而远离喧闹城市,静住到山间寺院去修持。 此处所提的寺院并不是指城中的寺院,而是远离城市一百闻距的寺院,在此偏僻寂静地中,不寻求此生福德,以无常去鞭策自己,透过自己的修持及无常的鞭励,最终获得任运成就的圆满遍知佛果。 最后是备注后文,说明三主要道是宗喀巴大师洛桑札巴为自己的侄子查阔所做的教诫。 这备注比较容易懂,查阔是宗喀巴大师主要弟子,在安多地方创建一百多寺院,下一世恭千雷巴敦珠是一位佛教大师,通过精进圆满修持,最终成就圆满双运佛果。三主要道是宗喀巴大师对这位智者所做的教诫。 最后讲一下(法王本身)三主要道的传承,从蒋贡康楚仁波切罗卓泰耶的传承,以及得自达赖尊者的传承,自己也在达赖喇嘛者处求得多次,因此若要讲大话的话,这个传承可是所有传承的总集,讲更大话的话,还可以说我是一切三世的总集。(众笑) 因此不论修持何法,都要把握要点,不论是大乘小乘,都要先了解及抓住什么是重点,而不是舍本逐末,把重点搁在一旁,去修持外在的习俗和传统等,而忘却了真实的法教意义,这样就很难成就任何事情。 因此就如同竹巴噶举的一位大德曾说很多人追求见解高高,什么都要求至高、最高深的无上密法,但往往把其他重点视为是低等浅法。 当然佛法的力量是非常殊胜、伟大,但虽然佛法力量无边,但若行者把佛法放在一边,仍是无法成就自己的自相续的。 譬如至高无上的大手印法门、大圆满法门,很多人自以为已经求了大圆满法,自以为求到了,就代表自己的见解透彻、证量也很高了,但根本没有去修,光是求了就觉得自己修为很高。但其实法再高,也代表不了人。 因为要真正去修法、让法能融入到自己的相续,自己的证量才会提高,否则外在的法固然殊胜多高深,但对自己的心却毫无帮助。 譬如藏地的马非常昂贵,现今有些人讲法如藏地的马一样高价,但讲法者的功德和见解,却还不如一条狗来的低下,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狗是身价不斐。 因此首先我们就要去修持加行和前行,打好修法坚实的基础,就如同盖高楼时需要打下坚实的地基一般。法是深奥的、他一直存在着,不需由你去评价他孰深孰浅,但我们所谓的「深浅」,是要法等融入心中时,才能看出是否深奥。 因此所谓密法是否深奥,要看在自己心续中是否深奥,因此重点是要好好去修前行,若能好好修前行,自然能了悟深奥的佛法,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修持程度,因为一切高深的法,都是源自于前行的基础而来的。 有位高僧曾言:有了对死亡无常的体悟,密集金刚也不再是深奥的法,如果有死亡无常的观修,就不需其他深奥的法,仅是念三皈依就可以了。所有法的基础就是前行的「转心四思维」。 因此如同之前所提,外在的法甚深,对我们心续无任何帮助,佛陀的心智无比高深、智慧无人能及,但即使佛陀有高深证量,但帮不了我们。 刚刚英文翻译将「帮不了我们」翻成说是「没有任何的帮助」,法王说,翻错了,但即使讲错,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众笑) 佛陀就算有再高的证量,若我们不去修法的话,佛陀或佛陀的教法也不能直接对我们有帮助。因此要想对我们有益,就要让甚深法教融入到心相续中、去修持佛法,从而渐渐压制烦恼、断除烦恼,让佛陀深奥的密法能融入到自心当中,这样才会有益。 譬如有时我会这样去想,也觉得这种想法还挺有帮助的,以我为例,我出生于佛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佛教徒,且七岁就被认证为噶mb,被迎请到寺院,在僧人环绕、佛法熏陶中慢慢成长,也同时有机会去闻思修,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是个佛教徒、是个修法者。 当然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自称修法者,但总是毫无造作的、理所当然的自认是个佛教徒,甚至有时候会想,「如果我都不算佛教徒,那还有谁还算是佛教徒呢?」如果噶mb都不算佛教徒的话,还有谁会是佛教徒呢?有时会这样想。 因此,每每被问及是不是佛教徒时,我们都会会趾高气昂的立即回答,「我是佛教徒!」,但被问到「是不是好人」时?却有点迟疑,自己想想好像有时是好人,但有时好像又不是,但却坚信自己是佛教徒,这样有点行不通,不太合理。 因为佛教是非常高深的、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佛教徒的心的功德也应该是更高的,才配称为「佛教徒」,法要尽力去修,心的功德也是非常高深,若以此来自我逐一检查的话,这些功德一点都没有,因此会觉得,自己长久以来被欺骗了呀。 长久以来,自己一直被外在的环境、顺缘所欺骗了,因为外在的环境让自己自然的自认为佛教徒,但其实自己是否是佛法的追随者,都不太确定,因此在还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资格自称佛教徒之前,还是先做个好人,会更为重要。 成为好人后,就要去修持自心,转变思维,让菩提心的思维更好融入自心,让人性更往善良方向的迈步,更容易在相续中升起菩提心、升起菩萨戒,因此改变自心思维更为重要,否则自认佛教徒的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俗话说,高处不胜寒,总是老想着求高法争高位,但其实要往高的地方走,必须要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般,由低处出发、打好基础,才是重要的。 讲完{三主要道}后,现在接下来就是灌顶。 虽然觉得灌顶还是有点困难,但最终决定给予。就如同昨日所言,灌顶上师不是像我等资格者,而求灌顶者的根器呢,也不是有头就可以去求受,因此今天只能算是一种特殊的开许。 因为我们所讲,若有加行思维者,利用灌顶去成熟他的自相续,才会有益,但有时密法注重信受,因此我只有特许这样的灌顶,也许将来可以种下一个善的习气、成熟的种子,经过循序渐进去修持,而慢慢可能得到利益。 很多人分属不同种性、不同根器,我无法判断在众谁才是具足根器,因此就当做做样子好了。因为今天不是密法的无上灌顶,而是属于大众灌顶,往昔传承祖师有开许,若要在大众中灌顶,无法逐一观察受灌者根器的话,那举行无量佛、阿弥陀佛的灌顶是可以的,这些都是往昔上师的开许,因此接下来会给予无量光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灌顶。 灌顶最初要修驱魔法,来驱除一切对佛法制造障碍的魔障,有时想想,如果真的要驱魔的话,灌顶上师也应该被驱走了,因为现在这些上师都被世间八风所蒙蔽,所以在修驱魔法时,传法上师也乖乖的跟着施食食子一起走出去了。 此处要祈请一切诸佛菩萨给予灌顶,首先是皈依发心。 皈依发心非常重要,佛教和外道的区别就是皈依,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就是发心,以戒律来讲,如果没有准备,最好不要受戒律,受了再犯就会有过失。发起皈依之心来皈依三宝,不论有否受菩萨戒和皈依三宝,希望利益普天底下众生,以此发心来求受灌顶。 接着传授传承及功德。依照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比起其他净土有几大殊胜之处,是因为其他净土例如兜率天,都需要八地菩萨以上的修为,要去除二障、证得人无我及法无我才能往生,而以带业的凡夫之身想要投生净土,几乎不可能。但西方极乐净土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之故,而能让带业凡夫往生净土,因此可以说特别殊胜。 且凡夫一旦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时,心中所愿皆可成就,且烦恼障、所知障都因此净除,还可随时前往其他净土求法、并如法修为、依次快速成就佛果,因此对于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及殊胜净土,我们要具足强大的信心去发愿往生。 连释迦摩尼佛的{阿弥陀佛经}中也宣说,只要有人念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极乐净土,都可以如愿往生,也再也不会堕落轮回,并不再闻痛苦、迅速成就佛果,因此可以说是一条快捷方式。 此法是由伏藏师明珠多杰亲见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三圣尊后,由无量光佛、也就是阿弥陀佛亲自给予的仪轨,功德利益不可言喻,修持者只要以菩提心念来持诵弥陀名号,临终都可依照阿弥陀佛愿力而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灌顶过程下略) 要发愿一切众生都可往生极乐净土,都可亲见无量光佛的尊容,这是发愿的愿望。为了感谢上师传法,因此献上感谢曼达,接着回向。 感谢大家今天在此可共享佛法甘露,我十三岁要来印度时,为了大家壮胆之故,我们这去是为了佛法事业,就算被抓了也不要后悔,因为我们的发心是纯净清净的,以这样壮胆方式顺利来到印度。 虽然来到印度后,仍遇到一些困难,无法很自在的在此国土待着,但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享佛法,之前也有很多机会面见印度朋友,这次可以这样坐下来和大家谈谈心,我觉得非常好。 因此虽然有一些困难,我也不会觉得有任何后悔,因为我最初来印度的发心是很清净的,因此我不会觉得有任何错误。 虽然我无法如佛陀般的广大发心,但我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去发愿,所以我依然不会后悔来到印度,也希望可以因此回报给很多众生。如果我没来到印度,今朝也不会聚集在此地,因此今天在此也算是非常好的因缘,所以很开心。 只想说谢谢大家,能有这样聚会,我觉得非常开心,很幸运。虽然有时候我不知道我所讲的是对还是错,但能在此相聚,我感觉到很开心、很幸运,我就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误。因此最后谢谢大家,非常感谢,也感谢喇嘛伊喜嘉措(英文翻译),这次好像没有机会刁难你,这样也挺好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