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持戒文集:洗心革面 改恶迁善--受戒免难的故事(宽运法师) |
 
持戒文集:洗心革面 改恶迁善--受戒免难的故事(宽运法师)
经典中或祖师大德告诉我们持戒有很多好处,其好处之多,实在是多不胜数:戒可以指示我们行走的方向,戒可以约束人们不正的行为,戒可以规范社会的秩序,戒可以庄严我们的人格;所以说,戒如良师、戒如轨道、戒如绳池、戒如水囊、戒如明灯、戒如璎珞;可是如果对佛法没有一定的认识,一般人往往很难生起真实的信心,可能只是抱着一种遥远的向往,很难确切的实行。事实上,受戒的利益与功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验与体会,是很难理解的,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明白受戒的力量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以下这个真人真事的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民国十七年间,在湖南南岳衡山,上面有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位老和尚非常的慈悲,经常在寺院里头帮在家居士授五戒。授五戒就要把五戒的内容跟受戒的戒子讲得清清楚楚,因为受完戒之后就要持戒,若讲不清楚怎么持,这个戒就会持不好。所以,每次老和尚在授戒期间,都把五戒讲得非常清楚,然后再把持戒的好处及功德等等,讲得很圆满。所以,戒子们受完戒之后,都会非常法喜,就想:「哎呀!受戒实在太好了!」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村民非常的欢喜,纷纷前来要求受戒,还要很多人受完再受。 结果这村庄里头有一个年轻人,他的职业是小偷。他心里想:「听说受戒这么好,那我也应该去受戒。」可是他看看杀、盗、YIN、妄、酒这五戒之中,杀、盗、YIN三样,他自己肯定做不到:「啊!不可能做到的!」还有,又常常喜欢去喝酒,这酒戒也不能持。看一看,「不妄语戒」应该勉强可以持。「好吧!那我就去受不妄语戒。」于是他真的就去受戒了。 他发心受戒,受完戒这一天晚上,其他的小偷朋友就来找他,跟他讲:「我们家乡里头有一个人,在国民政府里面当团长,押了十车的饷银,带了十几个兵,刚好路过家乡,要住一个晚上。今天晚上最好下手,好好做一票,可以吃好几年。」他心里想:「好!」于是就约好了晚上一起去偷这些饷粮。 岂料在路上竟被他叔叔碰到,叔叔问他:「去哪里?这么晚了去哪里?」他心里想:「要是过去的话,随便编一个谎言还不简单,可是今天才刚受了不妄语,不能说谎。」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个那个的,一直说不出来。他叔叔一看,就说:「一定没有干什么好事,才会这样讲不出来。」「既然没事就跟我回去!」于是便把他抓回去了。 被叔叔领回去之后这个晚上,这几个小偷要去偷饷粮的,没有成功,全部被团长抓到了。抓到之后,就地即被枪毙,几个人全部死掉了。消息传来,这个小偷心里一想:「哎唷!真是…不妄语戒的功德实在大啊!」刚受完戒,有这样的事情,他如果没受戒,去了抢劫,现在就是冷冰冰的尸体。因为受了不妄语戒,老命可以保下来,这个感触确实是非常非常的深刻。 这个小偷发心受一条戒,就可以免一死,可想而知,受戒的功德有多大。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薄拘罗尊者,他也是持一条「不杀生戒」,就得到九十一劫无病无痛的果报;在佛世的现世,他还活到一百六十岁,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佛所说的戒,只要我们持一分,就有一分的功德,实在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议的。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就能体会了佛的慈悲,佛用各种不同的教法,不断的点醒我们——我们今天能遇到佛法,就像贫穷的人得到宝物一样,那样地欢喜,要用这样的心态来学习。那么,得到之后,就应该凭着这个宝物,改往修来,好好做人。 我们听取前人故事的好处,就是将前人的经验,作为借鉴,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如果有错的话,就应该把它改正过来,这就叫「改往修来」。过去已经犯了的错误,与其去后悔,不如忏悔;「忏悔」就是痛切反省自己过去的过失,从此之后不要再犯,这就是真正的忏悔,是佛法里面鼓励我们这样去做的。但是不能只是一味地后悔,自怨自责,因为一再后悔,对过去所造的,完全没有帮助,反而障碍现在修行。所以只要能够把毛病、习气,好好地改过来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