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人人皆具如来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人人皆具如来藏

 

  如来藏者,即理性如来。『藏』就是要能够含藏的意思。佛陀来人间,就是要指导我们,人人心中都含藏着如来真如的本性,所以如来藏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你六根、六尘,起心动念所造作的结果,都是含藏在藏识中,这个藏识就叫做『如来藏』。

  这个藏识中,有我们清净的真如本性存在。就如石中、沙中有金。我们难道不知道金子,是从矿石、沙中这样淘炼出来的?木中也含藏着火。古人要生火是怎么生呢?就是木柴互相摩擦。所以,在垢藏中,很污垢中,还是同样佛性满足。

  虽然我们日常生活,六根、六尘,在外面受很多的污染,甚至我们的行为,造作很多的业力,所造的业力归纳于我们的藏识中。虽然这个『藏』——第八识,隐藏着很多的垢秽,造作业力的行为,但是垢秽中还是有佛性,还是满满的佛性。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人人心中本具佛性。

  过去佛陀的时代,有这样一段的故事。有一位老人,年纪很大了,自己知道剩下的生命没有多少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出家。有一天,下定了决心,来到祇园精舍。佛陀不在,他就赶紧去见舍利弗。舍利弗默默地思考,感觉这位老人,看他的过去都没有一点善根,这辈子也没有造什么福,那就没有因缘可出家了,所以舍利弗拒绝他,劝他回去。

  但是这个心愿还是很坚切,所以他就在比丘群中一一请求,却是比丘群中,看舍利弗都不敢收他出家了,我们怎么敢呢?还是同样拒绝他。这位老人心灰意冷,不过出家的心还是很坚切,久久不愿离去,他就是蹲在精舍外面哭,哭得很悲切。他就这样说:『贱民都能出家,为何佛法中不能容纳我呢?我是不是在人间最不调顺的人?』此时正好佛陀回来了,佛陀就说:『人人都是一样,身体中都有这一切智。』

  『一切智』那就是如来藏,如来藏都有含着如来的本性,大悲为体,人人都有这念的悲心,这就是『一切智』。这种性与体,以智为性,以悲为体,这是人人都有。

  『佛于三界中,觅诸受化子。』佛陀来人间,在这三界中寻寻觅觅,就是一直在找有缘、能够感化的人。『犹如牛求犊』,母牛在找孩子一样,『爱念无休息』,佛陀的慈悲,佛陀对众生的爱,就如母牛在护子,这只小牛若跑走了,母牛就找啊叫啊。同样的道理,要知道,人人心中就是有如来智性,就如在沙砾中有真金。所以他就伸手,将这位老人牵起来,很温柔,将这位老人牵进去。

  佛陀就说:『在沙堆中都能炼出真金,哪一位众生没有如来藏性?所以人人都能出家。』舍利弗就说:『到底他那个善根,如来藏,那个本性是在何时发现?』佛陀就说:『过去无量劫前,有一位砍柴人在森林中,忽然间一群虎包围过来,这位砍柴夫一时受惊吓,赶紧念一句【南无佛】。这一句,那就是他的善根。』佛陀就为这位老人剃度,让这位老人出家修行。

  这段故事说明了,无论是在石、在木、在沙,都能找出它的本性出来,那个价值的真如。只是我们日常的生活,在缘这个境界,复制我们烦恼的习气,所以在那里分别: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年轻的比较好,老的不要。不要如此。所以佛陀的慈悲,生生世世来人间,为一大事因缘,就是希望能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

  所以我们前面那段文,经文就是说:『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就是要人人能够觉悟佛的知见。就如人人本具佛性,只要在这如来藏中,我们自己反观自性,找出了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诸佛出现三界,来人间寻寻觅觅,就是要找有缘人度化,开众生悟佛知见。

  ⊙悟佛知见:悟实相之理,障除体显,性相行明,诸法融通,更无二乘。

  所以这悟佛知见,『悟』就是悟实相之理。因为我们有分别烦恼的人相。佛陀这些人相都去除了,人相、我相、寿者相,一切都去除了。佛陀唯有这个实相的道理,人人本具佛性。却是我们在比丘群中,自己去障碍他人出家,其实是自己内心有障。

  所以说『障除体显』,我们若能悟实相的道理,我们就能『障除体显』,障碍去除了,以悲心为体,我们视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所要救度的人。所以『性相行明』。『性』,我们智慧的本性;『相』,是人生一切形形色色的相。自然『性』与『相』,与我们的『行』,行蕴,所有一切的见解理念就全都很分明。

  所以『诸法融通,更无二乘』。我们若能悟佛的知见,自然很多的障碍我们都看得开,就不会去分别有善根、无善根,因为人人本具如来的智性,善根与无善根,只是我们一念无明起,才会去分别善与恶。我们若是原来如来的本性清清明明,善就是全都善,哪有恶呢?没有恶就没有什么叫做善。

  所以说来,真如本性就是平等,就是我们凡夫自己自我障碍,去分别一切的性相。我们若实相真理了彻,性相不就是全都分明吗?诸法不就是都融通吗?『更无二乘』,佛的真理只有一乘实相的真理,就没有二乘、三乘的道理,唯有一乘实相。所以,我们若能了彻,就能够很清楚人人本具佛性。

  下面这段经文再这样说:『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感觉佛陀的慈悲,不厌其烦,还是一而再来表达佛陀出现人间,与众生这么大的因缘,只希望众生能够体会自身如来本性的道理,所以很辛苦,一再地表达。

  ⊙入佛知见:入于实相之理,事理圆融自在无碍,自然流注任运去来,入一切诸佛究竟圆满之大智慧。

  何谓『入佛知见』?这『入』字,就是要引导众生入实相的道理。『开』,他已经为我们开启这个门;『示』,也为我们指示。开了我们的心门,为我们指示,有什么东西含藏于我们的内心。所以,这『入』,就是要让你反观自性,自己要再了解。打开门了,你就要进来,『入』里面才能了解实相的道理,事理圆融;事理若能够圆融,自然就是无碍。

  一切人间的道理,世出世间,无论是我们处世入群,形形色色的众生,不同的习气,我们入于这人群中,对我们也没有障碍;想要出世,出世的道理我们也是了然无碍。这种自然无碍,就如宇宙虚空并没有障碍,天下事物全都无障碍,天下事物也不障碍了虚空。

  我们能够『自然流注』。『流注』,就如水这样流下去,无论是有石头、有沙、有土,水还是畅通;或者是放在圆的,放在四角的,水性就是同样。这就是我们佛性,就像在虚空,如水一样,一切无碍自在,自在无碍,『自然流注,任运去来』,这多么解脱。所以『入一切诸佛究竟圆满之大智慧』。他就是要引导我们这样进去,入了如来真如本性,我们自然就能到达诸佛究竟圆满的大智慧。

  凡夫总是局限自己,束缚自己,所以无法真正自在无碍,去来自在。其实,我们如来本性就是那么自在。比如,告诉大家:『有想到吗?昨天你们去哪里,做什么事情?』你们很快,无碍,想到你们昨天出坡,是在东区,或是西区。没有人能障碍得住你,你的思想,你的意识,很快就跑到你昨天过来的过程。我们全都很自由。

  其实,凡夫这个意识,就是还有自我执着。只有凡夫会说,哪个与我有缘,我见了欢喜,与我有缘,我见了……;与我没有什么缘,我要离他远一点。这叫做凡夫。佛陀不是这样,通通都要,所有都爱。佛陀的爱心是这样的开阔,对众生没有分别。

  若我们能入真如本性,实相的道理,自然事理圆融,自在无碍,自然流注,任运去来,这就是已经能够『入一切诸佛究竟圆满大智慧』。各位,这是非常的重要,我们听经,希望你们要用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要如何才能与佛心会合呢?佛陀来开示,我们要赶紧悟入。佛陀为了众生,辛辛苦苦,寻寻觅觅。看,我们好不容易与佛有缘,佛陀伸手要来牵引、化度我们,而我们是否有伸手出去,让佛将我们接引进来呢?那就要问各位自己的心。所以人人要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闻教诫需敬受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开佛知见离垢清净

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 四、最后一席话 全心全意的修

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 生命中的洪流

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 生活因修行而富足

 

后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如理如量之智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令发心起行

念佛四十八法:Notes - by Van Hien

念佛四十八法:48) 发愿忏悔持名

念佛四十八法:47) 临命终持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