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L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L

 

  1305经:本经叙述修行不分场合,纵然是闹市,亦能入定。

  我们常说修行要找一个合适自己的环境,最好是无人打搅的安静之处。这种最好的表现形式,大约就是被大家心目中显得高深莫测的“闭关”。闭关作为修行方式之一,是指选择某一僻静场行进行闭门修持或研读经典。当然闭关也有一些必要条件,比如要有护关者,闭关时要禁语、不能走出关房,不能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等。闭关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七天(方便关),长的三年半,甚至有的长达数十年,如印光老法师在普陀山法雨寺前后闭关时间长达三十八年。

  现如今闭关者鲜见——普陀山法雨寺和慧济寺目前尚有数位法师掩闭静修,部分女众采取了安居的形式,聚在一起连续打七个净土佛七,以期道业进步。但是总体而言,出家法师们除了早晚功课以外,平时寺务繁多,与一般社会上的上班族,从劳动强度方面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差异(个人浅见)。也就是说,大家平时都很忙,法师们一般都要忙到晚上十点钟以后,方有时间休息。如果是世间普通劳作人群,除了单位(田间)和家庭事务以外,还有很多的人际应酬掺杂其间,其时间紧促性自不必言。在如此忙碌的情形下,我们应如何使妥善处理好工作与修为之间的关系呢?我想这不仅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我本人在这方面,也是一筹莫展,有时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弄得整天情绪烦燥,使工作陷于被动。

  在本经中,一位名叫般阇罗健的天子向佛陀禀白:“愦乱之处所,黠慧者能觉;禅思觉所觉,牟尼思惟力。”天子的观点我觉得不无道理:在愦乱的处所,真正的智者亦照样能够修行并且能够觉悟。修行不一定非要远离人间市井,到山林空闲处去坐禅修道;修行也不一定非要整天手持经卷念珠佛号不离口;修行也未必身居禅室、孤家寡人且不食人间烟火……一句话,形式上的修行并不能说明什么,修行的关键在于把握心态,做到“我的念头我作主”。若心中怀有一颗向佛向善之心,即便是从事着卑贱的行当,又有何妨呢?所以佛陀在表示肯定的同时,进一步回答说:

  “了知愦乱法,正觉得涅槃;若得正系念,一心善正受。”

  对于黠慧者而言,重要的是要“了知愦乱法”,世间万象,呈现纷缤愦乱。但是在“乱象丛生”之中,总有规律可寻。就好像我们在看无声电影,拥挤繁华的闹市、吵闹嘈杂的人群,此时显得静悄悄的,什么声间也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来往蠕动着的单个体,它们只是我们眼前晃动的幻像而已。若眼根不见色相(视若无睹),又岂有色相可言?这是修行的初级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基本要领。把世间百相看明白了,看彻底了,也就没有什么值得你我去留恋和贪执了。“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当我们临命终时,“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憨山大师《劝世醒世歌》)若到那时再来找去回到“家乡”之路,岂不是为时已晚?

  文末说些题外话。海天佛国普陀山有一处尚未开放的道场,名曰“法华洞”,位于普济寺后的几宝岭东天门下。此处景致绝佳,明代洪陈诗曰:“游山须选峰,峰峰必造极。试问何处佳,法华最奇特。”奇特于何处?在我看来,其奇于其洞中四字,乃“法华面目”也!何谓“法华面目”?这恐怕让我们参究一辈子也参不透的大禅机。

  在末法时期,但愿我们不仅识得回家之路,且能寻得“法华面目”。(4.25.)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N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O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P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Q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R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M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K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J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I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H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