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七章?流通分 第四节?四众奉行 |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七章•流通分 第四节•四众奉行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解字 [时]即如来作如上之叮咛嘱咐刚刚完毕的一刹那,所以,时,含有“当下就是”的意思。 [四辈]宗密认为:“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人、天、龙、鬼,疑故两存。”藕益认为:“四辈者,卽四众:一发起众,二当机众,三影响众,四结缘众。” [弟子]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弟子”之语义,据《慧远维摩经义记•卷二本》载,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之教化而生解,故称子。就佛而言,声闻、菩萨虽皆为弟子,但因声闻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 [欢喜]即接于顺情之境而感身心喜悦;亦特指众生听闻佛陀说法或诸佛名号,而心生欢悦,乃至信受奉行。《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云:“世尊为我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又亲鸾于《一念多念证文》中简别“欢”与“喜”之义,而谓“欢”是令身欣悦,“喜”是令心欣悦;这里,藕益云:“欢喜者,三义故喜: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所得利益清净。”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 说文 目连比丘,及与会四众弟子等听了佛陀的如上开示之后,都非常欣慰,都当下发愿一心受持此盂兰盆法而修孝慈之行。 会意 这段文字,主要是针对当时法会结束时的场景描绘,以“目连比丘,四辈弟子”的“欢喜奉行”映衬如来说法的真实利益,以及在当时的影响。这些主要是为了启发后来人对此经的彻底奉行的信心,以更进一步地发挥如来宣说此经的孝慈精神。 如来当时宣说此经之利益,经中虽无明文,但可以意想到当时的殊胜情况。藕益大师曾慨叹说:“今文利益,虽不明于果证;而圆音一唱,密益何穷。如初为提谓,说三归五戒,便有无量诸天发大道心,无量诸天得无生忍。况今殊胜法门,方弹诃于六通圣果,岂仅仅为人天浅津。经文自略,义必有秘密、不定二种深益也。” 毋庸赘言,藕师之语应慎思之。 鉴赏 尾声之“信受奉行”,与开首之“如是我闻”,遥呼相应,这便是结集经家与译经三藏之高超手眼。经始之所以称“如是我闻”,贵在彰信能入,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经末之所以言“欢喜奉行”,贵在表显服膺事已,良以孝顺之为道在于“念念之中,常忆父母;年年七月,如期设供”,“是一切佛弟子,应当奉行是法”故。 首尾的相呼应,是佛经的一种文风与体裁。而主要目的是,希望行人能彻底谛信“如是我闻”之《佛说盂兰盆经》,全盘承当孝慈之道而设供修福也。 料简 问:经中“四辈”之语,到底以何人说为准? 答:宗密与藕益二师之说,皆有道理,不过角度稍有不同而已,宜合不宜分。良以如来每次法会的召开,既内闻与外护之分,又有当机与同闻之别,乃至有辅助如来弘宣之影响众与随喜结缘众的不同。所以,应将二师之说合宜会之才是。 此经之列席人,经文无明文,故难以定论。总之,当机目连当时始得六通,自然是密付弹呵之意,其教化对象主要以二乘为主流,推测其“同闻众”、“影响众”、“结缘众”亦当有之。但据竺法护所译《四辈弟子经》中之“尔时诸四辈弟子、天帝、龙、鬼神、质谅神,皆诣祇树,稽首佛足,却就常位坐”可知,所谓的“四辈弟子”即指参与盂兰法会之一切出席人。 为了更进一步的弄清“四辈”之意,今将《佛光大辞典》中对“四众”的解释摘引如下,共有四种说法: 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监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 点评 这段经文是本经的尾声,是流通分中“依教奉行分”,不但是对与会者在听了佛陀说法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种记录,而且也是对佛陀说法效果的立竿见影的一种如实勘验。对于启发后人的信心来说,这样的勘验性的记录文字是非常有益的。但,这段文字不是如来所说的,是经家结集叙益时所附之文。 后记 在写此经讲义前,一点准备没有,只是因当时即将七月十五日,因念自己出家以来难报父母养育恩故,欲打算出外演讲此经一次,以伸张佛教孝慈精神与思想,以期人人皆作孝子贤孙也。因此之故,便急急拟草讲义,讲义已写一半,因机缘不成熟便取消演讲之行。为了便于自己更为深刻地领悟此经深意,就陆续参阅宗密大师之《旧疏》与藕益大师之《新疏》,糅合而成此文,因能力有限就此收尾。时已初冬子夜,百感交集,不由拈起心香一瓣至诚祈祷之,普愿天下父母身心康泰,远离一切忧恼之患,七世父母,悉皆离苦得乐也。 2007-10-30灯下,陇上游子昌莲脱稿于寒山寺云水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