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丁二、教诫修善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智者知已”,就是智者通过以上的开示,会了知“性空缘起”。也就是:以诸法无自性的缘故,空幻的因、缘一旦集聚,就丝毫不爽地现起果报。认识了这条法则后,应当在自己身、语、意上修习善业。以身业、语业、意业端正的缘故,所现的蕴、处、界等就都是端正的。由此见到自己的众生都生起恭敬心和欢喜心。这样就能摄化无量众生,成为众生利益安乐的所依。

  丙二、举证分二:一、诸善报由善业生 二、诸恶报由恶业生

  这是举例证明:众生身体的差别都是由自己的心造善恶业所感。引申开来,就要知道:苦乐的受用无不是由善恶业所生,上至诸佛的安乐、下至地狱里感受一丝凉风的安乐,都无不是自己的心造作善业所感;上至阿罗汉身体上遭受的苦受、下至地狱被烈火焚烧的苦受,都无不是自己的心造作不善业所感。

  丁一、诸善报由善业生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

  龙王!你看佛的色身具足无量相好,这是由百千亿福德所生。佛身相好庄严、光明显耀,映蔽了在场的大众。即使无量亿大自在天和大梵天王聚集一起,他们身体的光明也在佛身光明的照耀下隐没不现。凡是瞻仰如来光明身的人,无不目眩!(佛的色身超出一切圣凡,也是由于佛的福德最为圆满。)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你再看诸大菩萨,色身如此庄严清净,这也都是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不可能以心造恶能感得相好)。而且这法会里,天龙八部等具大威势的众生,也无不是由善业福德所生,丝毫也不是以心造恶而生。

  丁二、诸恶报由恶业生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前半句是出示大海里水族无量恶报的差别。“所有”是指海中无数的水族;“形色粗鄙”,指这些水族像鱼、鳖、虾、蟹等,相貌丑陋;“或大或小”,指水族身体的形象大大小小,千差万别,大的鲸鱼能吞没大船,小的微生物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见到。像这样,水族的身体有无量无数的差别。

  这些差别是怎么来的呢?“皆由”以下是点明:这无数的差别都是由前世自己心上起了种种想念,造作身、语、意等种种不善业,由此就随着各自的业力而受果报。意思就是:这些苦果每一点都是由自己造恶所感,绝不是善业所生。

  丙三、劝修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

  既然佛、菩萨、天龙八部等的色身都是由修集福德而生,那么你现在也应当按这样修学,也使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你应当对缘起律生起正见而不动摇,不要再堕入断、常邪见中。

  断、常见有粗有细。粗的比如:认为一死永灭,造业没有果报,这是落于断见;认为众生的状况一成不变,生天就永远是天,堕旁生就永远是旁生,或者现在的状况不能改变等,都是落于常见。细的比如:把因果看成实有,就落于常边;看成无有,就落于断边。实际上空有不二,既不落常、也不落断。

  下面讲一则公案:

  宋朝王古居士,祖先七代都持不杀生戒,喜欢放生。到了王古时,忽然生起怀疑。有一天,他问小法华禅师:“以王古所见,不杀不放,一切都付之无心,可以吗?”禅师厉声说:“你错了!怎么能作断空理解呢?面前的柱子也没有心,几根柱子救得了一个苦众生吗?”王古心里大惊,从此发心放生一百万。

  王古认为杀生、放生都不做才是无心,他落于断见。他不知道对于心前虚幻的缘起法既不能著有,也不能著无。利益众生的事应当尽管去做,做的时候心里不著相,才是不落断、常二边。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上面“举证”当中讲到佛菩萨等的色身都是由修集福德而来。那么怎么修福德呢?方法是依靠福田来修,就像农夫要依靠田,在田里播种、灌溉,才能收获果实。

  哪些是能生福德的福田呢?一切有情都是福田。依靠对有情以欢喜心恭敬承事,就能获得福德。福田按照类别可以分成三种,就是恩田、德田和悲田(师长、父母对我们有大恩德,属于恩田;三宝有无上功德,属于德田;众生有无量苦恼,属于悲田)。在这三种福田里以欢喜心、恭敬心供养、承事,就是在福田里种福德。以种福德的缘故,将来就能跟在场的菩萨一样,得到人天尊敬供养。

  乙二、特示十善业道分二:一、示因行 二、明果德

  丙一、示因行分三:一、示一法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二、释善法名义 三、出善法体相

  丁一、示一法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要知道,菩萨有一种法能截断一切恶趣苦。(从“菩萨”两字看出这是大乘的基础法门。它的功效是能断地狱、饿鬼、旁生等一切恶道的苦。)是哪一法呢?就是从早到晚都观察我是不是安住在善法当中。“常念、思维、观察”非常重要。“常念”,就是时时明记不忘,无一刻忘记,不能一下子就落在散乱、昏沉中或者贪嗔痴里。思维就是要想我现在应该怎么来行善。如果这个忆念、思维、观察善法常常在心里有,那就一直是以心缘善、以心行善,日日夜夜心都投注在善法上,一生就成了昼夜行善的一生!

  修行人就是以自己的心昼夜行善的人,就像商人常常想怎么赚钱,以什么途径或方法赚钱,他是常念、思维、观察赚钱。修行人就是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修持善法。

  比如早上起来,要观察是不是处在善当中,吃饭时也观察是不是安住在善当中,走路时又观察是不是处在善当中;做事之前也观察是不是处在善当中,做事期间还观察是不是处在善当中,做完又观察是不是处在善当中。总之,日夜观察自己的身、语、意是不是处在善当中。如果在善当中,就对这个善作随喜,使它进一步增长。如果处在恶当中,就立即把它转成善心。

  像这样时刻观察身语意三门,不容许有一毫不善夹杂在里面,最后就会使恶业永断,善法圆满。有一个榜样就是宋朝的赵康靖,他平时在身边放瓶子和豆子。每起一个善念,就往瓶子里投一颗白豆;每起一个恶念,就往瓶子里投一颗黑豆。最初投的黑豆很多,后来黑豆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善恶的妄念都不生起,瓶子和豆也就舍弃不用了,他的心已经修到了清净无染的境界。

  经文说“不容有丝毫不善夹杂”,这好比画家要画出庄严的佛像,需要每一笔都不出错,不能有丝毫颠倒、错乱。现在是画自心的佛,就更不容许有丝毫不善夹杂。只有这样做到纯善,才是断了恶业相续。

  过去我们造恶,是不觉悟才在恶业里打转,现在觉悟了,就要坚定地断恶,念念断恶。这样恶业日益减少,善业日益增加,就自然跟佛菩萨和圣贤亲近,自然恒常不离佛菩萨和圣贤。

  所谓的“不离”,就好比是河水染污了就现不出月亮的影像,净除染污而变得清净时,就恒时有水月显现。同样,日夜观察自己的心,以这样的觉察,遮止不善法产生,在做到没有丝毫不善夹杂时,业行就得以清净,以清净的缘故,就恒常不离佛菩萨和圣贤。

  以上这一段是说:菩萨有一个法能使诸恶永断、善法圆满,这一法就是从早到晚,行住坐卧,时时观察自心,让善法念念增长,不容许有丝毫不善夹杂。

  丁二、释善法名义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为什么称为善法呢?这是因为不论人天的善趣身、声闻、独觉的菩提乃至无上菩提,都是以此为根本而成就,因此称为善法。相反地说,如果不具备这个根本,那么修五乘的任何法都不可能成就。

  通过这段开示就知道:称为善法的原因是它成为五乘成就的根本。

  丁三、出善法体相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上面讲到以这个法是五乘成就的根本,所以叫做善法,那么这个法是什么法呢?这个法是十善业道。是哪十种善业道呢?就是能永远远离杀生、永远远离偷盗,乃至永远远离邪见。

  “永离”这两个字很重要。因为恶趣的根本就是杀生等的十恶,如果没有远离,即使身口上做很多、念很多,但心里的杀、盗、YIN乃至邪见,却念念增长,这样就是表面身口上做很多,心里实际念念在增长恶趣业因,这样做到临终,只见恶趣现前,那时就后悔已晚!所以现在一定要在自己心上,把杀生这条连向恶趣的根一刀斩断,又要把偷盗这条恶趣的根一刀斩断,乃至把邪见这条连向恶趣的根一刀斩断,只有这样做到了永离十恶,才真正从心上断除了恶趣。

  举清朝安士居士的事迹来说。他讲述自己每次经过神祠时,都一定发愿说:我从24岁起一直到临终,在这期间,如果杀害一条鱼虾,乃至家中眷属有一人伤害一只蚊虫、蚂蚁,唯愿尊神诛杀,迅雷击碎我所著的书板(指《安士全书》);我从24岁起一直到临终,如果我在河边见到鱼,仰面见到鸟,心里不思救度,反而萌生杀机,也等同此誓;我从24岁起一直到临终,如果梦中见人杀生,不能至心称佛号、发起救度心,反而欢喜赞成此事,也等同此誓。像这样发誓断除杀生,这样具有断恶的心。以这个心摄持,远离一切杀生,就是在修离杀生的善业。其它九种善业要依此类推来了知。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后五篇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益西彭措堪布:关于闻思修般若的开示

我与正念动中禅的因缘(续智法师)

宣隆内观禅与修行解脱(香港宣隆内观禅修营讲话)

疼痛是开启涅槃大门的钥匙!(方兰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