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七 |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七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三十七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 午三、威力处(即威力品)2 未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威力? 未二、释2 申一、略三种3 酉一、圣威力 当知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 谓佛菩萨得定自在者:此中菩萨,唯约八地以上为论,由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得十自在故。下皆准知。 心调柔故,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 善修心故者:善故名圣,由无染义是善义故。如三摩呬多地中圣智三摩地说。(陵本十二卷十五页1030) 酉二、法威力2 戌一、释义 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 戌二、显体 此中法者,即是六种波罗蜜多,所谓布施乃至般若。如是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 酉三、俱生威力 三者、俱生威力。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 申二、广五种2 酉一、标列 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复有五种。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诸声闻、独觉威力,五者、不共声闻、独觉威力。 酉二、随释4 戌一、神通威力2 亥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神通威力? 亥二、释2 天一、出种类 谓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证通,二者、随念宿住智作证通,三者、天耳智作证通,四者、见死生[1]智作证通,五者、知心差别智作证通,六者、漏尽智作证通。是名神通威力。 神境智作证通等者:谓从一种变作多种,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是名神境。由神境智,于此神境领受示现,是故说此名为神境。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由此智,于彼境能领受、能示现,是故说此名神境智。即此智种子,由生缘所摄受故,势力增长,相续随转,名神境智作证。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神境智作证通。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九卷十一页5211)[2]如是乃至漏尽智作证通,皆如彼释应知。 天二、别辨相6 地一、神境智通2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神境智通? 玄二、释3 黄一、出种类 谓佛菩萨神境智通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种品类差别,各有多种。 黄二、别辨相2 宇一、能变通3 宙一、征 云何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 宙二、释2 洪一、出种类 谓十八变。一者、震[3]动,二者、炽然,三者、流布,四者、示现,五者、转变,六者、往来,七者、卷,八者、舒,九者、众像入身,十者、同类往趣,十一者、显,十二者、隐,十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辩才,十六者、能施忆念,十七者、能施安乐,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类,皆名能变神境智通。 洪二、别辨相16 荒一、震动 震动者,谓佛菩萨得定自在,心调柔故,善修心故;依定自在,普能震动寺馆舍宅、村邑聚落、城郭国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 祖父世界者:谓饿鬼趣应知。 一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皆能震动。是名震动。 荒二、炽然 炽然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从其身上发猛焰火,于其身下注清冷水;从其身下发猛焰火,于其身上注清冷水。入火界定,举身洞[4]然,遍诸身分出种种焰,青、黄、赤、白、红紫、碧绿、颇胝迦色。是名炽然。 荒三、流布 流布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流布光明,遍满一切寺馆舍宅,乃至无量无数世界无不充满,如前震动。是名流布。 荒四、示现2 日一、释2 月一、示现五趣 示现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如其所乐,示彼一切诸来会众沙门、婆罗门、声闻、菩萨、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5]、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现见下诸恶趣、上诸人天。 月二、示现佛土 复令现见诸余佛土,及于其中诸佛菩萨。乃至超过殑伽沙等诸佛国土,种种名声所表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来,悉令现见;亦为宣说彼佛土名,及如来名。齐彼至此,若复过彼诸佛国土及诸如来,随其所欲,乃至所欲皆令现见,亦为宣说。 日二、结 是名示现。 荒五、转变2 日一、释3 月一、于四大种2 盈一、于随一 转变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于其地起水胜解,即令成水如实非余;火、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水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火、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火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风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火胜解亦复如是。 即令成水如实非余者:谓所变水堪为受用,非唯显现令可覩见,是名如实。即于此事所作成办,故名非余。如说于水如是,于余一切皆应准知。 盈二、于一切 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月二、于所造色2 盈一、例大种 如于大种互相转变,色、香、味、触,当知亦尔。 若于一切起余胜解者:此中一切,谓即地、水、火、风。于是一切起空胜解,名余胜解。 盈二、举所摄2 昃一、于种种2 辰一、资具摄 若于草叶、牛粪、泥等,起于饮食、车乘、衣服、严饰资具、种种涂香、华鬘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辰二、财宝摄 若于沙石、瓦砾等物,起于末尼、真珠、琉璃、蠡[6]贝、璧[7]玉、珊瑚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于诸山、雪山王等起金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昃二、于一切 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若于草叶牛粪泥等者:自下为显八胜处中所观资具等色,若劣、若胜,随欲转变,故作是说。言劣色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与此相违,当知胜色。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992)此所举事,随应当知。 月三、于有情类2 盈一、举显色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于恶色有情起好色胜解,于俱非有情起好色、恶色胜解,于俱有情起俱非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盈二、例形色 如于好色、恶色,于具支节、不具支节,及肥瘦等,当知亦尔。 日二、结 如是于余所有自相可变色物起余胜解,皆随胜解一切转变,如实非余。是名转变。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等者:此显八胜处中所观有情,好色、恶色随欲转变,故作是说。言好色者,谓美妙显色。一向净妙故。与此相违,名为恶色。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992) 荒六、往来2 日一、释2 月一、别列三种 往来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随其所乐,于诸墙壁、山石等中纵身往来,无有滞碍。广说乃至往于梵世,乃至上至色究竟天,还来无碍。或复傍于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来皆无滞碍。 月二、随应配释 或运粗重四大种身,或于远处作近胜解,或如意势速疾往来。 日二、结 是名往来。 或如意势速疾往来者:身心符顺,名如意势。如说中有,身往趣生,非心缘往;此亦如是,以意为依,身往来故。 荒七、卷舒 卷、舒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极微,舒一极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是名卷、舒。 荒八、众像入身 众像入身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以种种现前大众,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丛林、诸山、大地一切色像内己身中,令诸大众各各自知入其身内。是名众像入身。 荒九、同类往趣2 日一、释2 月一、举于剎帝利2 盈一、示同类 同类往趣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或能往趣剎帝利众,同其色类,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若以此名如是义,亦即以此名如是义;彼不以此名如是义,亦不以此名如是义。 盈二、明化事 然后为其演说正法,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化事既终,欻然隐没。 示现教导赞励庆慰者:摄释分说:示现者,谓为令受学白品行故,示现四种真实道理。教导者,谓示现已,得信解者,安置学处,令正受行。赞励者,谓彼有情若于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尔时称赞策励其心,令于彼事堪有势力。庆慰者,谓彼有情于法随法勇猛正行,即应如实赞悦,令其欢喜。(陵本八十一卷八页6192)其义应知。 没后时众迭相顾言:不知没者天耶?人耶? 月二、例于余有情 如能往趣剎帝利众,如是往趣婆罗门众、若沙门众、若长者众、若居士众、四天[8]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乐变[9]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先[10]益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当知亦尔。 日二、结 是名同类往趣。 荒十、隐显 隐、显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于大众前,百度、千度,或过于是,隐没自身,复令显现。是名隐、显。 荒十一、所作自在 所作自在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普于一切诸有情界往、来、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转。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来即来,令语即语。是名所作自在。 荒十二、制他神通2 日一、释2 月一、总标 制他神通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现神通。 月二、别显3 盈一、如来 如来神通普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如其所欲,令事成办。 盈二、究竟菩萨 究竟菩萨一生所系,或最后有所有神通, 究竟菩萨一生所系等者:若诸菩萨到究竟地,住于最上成满住中,是名究竟菩萨。作大自在,过色究竟,一切生处最为殊胜。当知此由增上业感,得生其中,是名一生所系。若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剎帝利大国王家,能现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作一切佛所作事,是名略说菩萨最后生。如生品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五页3895)此最后有,准彼应释。 除诸如来、等类菩萨,悉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 除诸如来等类菩萨者:此中菩萨,谓同一住,功德平等,故名等类。 盈三、诸余菩萨 诸余菩萨所有神通,除入上地、等类菩萨,悉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 日二、结 是名制他神通。 荒十三、能施辩才 能施辩才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诸有情辩才穷尽,能与辩才。是名能施辩才。 荒十四、能施忆念 能施忆念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诸有情于法失念,能与忆念。是名能施忆念。 荒十五、能施安乐2 日一、释2 月一、与轻安 能施安乐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说正法时,与听法者饶益身心轻安之乐,令离诸盖,专心听法。暂时方便,而非究竟。 令离诸盖专心听法等者:盖有五种,谓贪欲等。于闻法时随一现行,能覆真实义不显了。诸佛菩萨以其神力,能令远离如是诸盖,无散乱心听闻正法。然此唯是暂时方便,而不能令毕竟[11]断灭,故非究竟。 月二、灭[12]灾害 又令诸界互相违变[13]能为损害、非人所行、灾疠、疾疫皆得息灭。 日二、结 是名能施安乐。 荒十六、放大光明2 日一、释3 月一、总标举 放大光明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 月二、别辨相3 盈一、恶趣苦 或有一光往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令恶趣等一切有情息彼众苦。 盈二、集会天等 或有一光往诸天界,令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14]、紧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宫中,蒙光觉悟,皆来集会。 盈三、集会菩萨 或有一光往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令住他方世界菩萨蒙光觉悟,皆来集会。 月三、举要义 以要言之,诸如来等能放[15]无量无数品类种种光明,能作无量无数世界无量无数诸有情类无量无数利益之事。 日二、结 是名放大光明。 宙三、结 当知如是一切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一一分别无量无数。由此神通,能转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故名能变神境智通。 能转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者:如地变水、水变地等,各各相望自性有别,是故更互相望名余,而作是说。 宇二、能化通2 宙一、征 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 宙二、释3 洪一、略标2 荒一、出体性 谓若略说,无事而有,是名为化。能以化心,随其所欲,造作种种未曾有事,故名能化神境智通。 荒二、辨种别 此复多种。或化为身及化为境,或化为语。 洪二、广辨2 荒一、化身及境2 日一、释2 月一、略2 盈一、化身2 昃一、辨似不似 或化为身及化为境者,化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身,或不相似。 昃二、简非实根 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而非实根。 唯能化作与根相似等者:清净色根,是名实根。谓所化身唯能化似自他根所依处,不能化似自他清净色根,故作是说。 盈二、化境 复能化作相似境界。谓饮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宝等,所有色、香、味、触所摄外资生具。若彼相似,若异于彼,随其所欲一切能化。 月二、广2 盈一、化身2 昃一、标列差别 又所化身与己同类,非一众多种种差别。 又所化身与己同类等者:谓若菩萨化菩萨身,与自相似有其多种。谓如分位、体性、容色、形貌种种相似,是名与己同类,非一众多种种差别。 或作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16]、紧捺洛、牟呼[17]洛伽色像,或作人、傍生、鬼、那落迦色像,或作声闻、独觉、菩萨、如来色像。 昃二、明似不似2 辰一、与己同类 若所化身与菩萨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自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 辰二、与他同类2 宿一、化一2 列一、举天身 又所化身与他同类亦有多种。若作天身,与彼天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他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他相似。 列二、例余身 如作天身,乃至佛身,当知亦尔。 又所化身与他同类等者:此中他言,谓即前说天、龙、药叉,广说乃至如来色相。与彼相似,亦有分位、体性、容色、形貌非一众多种种差别,故言多种。 宿二、化多2 列一、征 云何此中化作多身? 列二、释2 张一、明化事 谓佛菩萨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时化作种种形类,能为无量无数有情作利益事。 张二、显差别 如是所化种种形类,于中或有诸佛菩萨虽灭度后,由住持力而故随转;或有暂时作利益已,化事便息。 一时化作种种形类等者:决择分说:诸佛世尊有四种化,遍十方界功能[18]无碍。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萨行化。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故,于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赡部洲中,同于一时方便摄受如来之化。三、即为彼所化有情作声闻化。四、即为彼所化有情作独觉化。(陵本七十四卷十一页5706)此说种种形类,能为无量无数有情作利益事,准彼应知。 盈二、化境2 昃一、令覩见 又佛菩萨或作化事,唯令众生覩见而已,如幻所作不堪受用。 昃二、令受用 或复化作饮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19]玉、珊瑚、车乘等事,与实无异。如是所作财食众具,令诸众生常得受用。 日二、结 是名化身及化境界。 荒二、化语2 日一、列 或化为语者,或有化语妙音相应,或有化语广音具足,或有化语[20]系属于自[21],或有化[22]语系属于他,或有化语无所系属,或有化语宣说正法言辞所摄,或有化语诲责放逸言辞所摄。 日二、释7 月一、妙音相应2 盈一、众会相应 妙音相应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其声深远如云雷音,其声和雅如频迦音,能感众心,甚可爱乐。 盈二、法义相应 又此化语,圆上、微妙、显了、易解、乐闻、无逆、无依、无尽。 圆上微妙等者:此显八种语具圆满。声闻地说: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如是名为语具圆满。(陵本二十五卷三页2078)一一差别,如摄释分释。(陵本八十一卷三页6172)今此圆上,即彼上首,谓以圆满涅槃为上首故。余文易知,如次准释。 月二、广音具足2 盈一、随类遍告2 昃一、遍无量类 广音具足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其声广大,随其所乐,无量种类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23]、紧捺洛、牟呼洛伽、声闻、菩萨、人、非人等无量众会,一逾[24]缮那皆悉充满,以妙圆音随类遍告。 昃二、遍无量界 又随所乐,小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25]世界,乃至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若近、若远所有众会,以妙圆音随类遍告。 盈二、随应说法 于此声中出种种音,为诸众生说种种法,随其所应,各得义利。 月三、系属于自 系属于自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于化自身出种种音,宣说正法,诲责放逸。 月四、系属于他 系属于他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于化他身宣说正法,诲责放逸。 月五、无所系属 无所系属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或于空中、或于所化非情法上而有所说。 月六、宣说正法言辞所摄 宣说正法言辞所摄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开示正理,令诸愚痴于种种法皆得悟解。 月七、诲责放逸言辞所摄 诲责放逸言辞所摄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为不愚痴获得净信而放逸者,责其放逸,令生惭愧;诲不放逸,令勤修学。 洪三、总结 如是所说众多化事略有三种,化身、化境,及以化语。当知如是一切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一一分别无量无数。 黄三、结作业 如是二种诸佛菩萨神境智通能办[26]二事。一者、示现种种神通,引诸众生入佛圣教。二者、示现种种神通,惠[27]施无量受苦众生众多品类利益安乐。 地二、随念宿住智通2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随念宿住智通? 玄二、释3 黄一、辨差别3 宇一、于如是处3 宙一、自能念 谓佛菩萨以宿住智,自能随念己之宿住,曾于如是有情类中,我如是名,如经广说。 我如是名如经广说者:经中说有八言说句,谓如是名、如是生类、如是种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苦乐差别、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寿量边际。依此八言说句,忆念过去身等一切品类差别,是名宿住随念。 亦能随念他诸有情身等一切品类差别,如自随念己事无异。 有情身等一切品类差别者:谓随言说句有六种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类差别,三者、父母差别,四者、饮食方轨,五者、兴盛衰损,六者、寿量差别。如建立品释。(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3964)是名有情身等一切品类差别。 宙二、令他念 又能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随念前际所经若自、若他身等一切品类差别,曾于如是有情类中,我如是名,乃至广说。 宙三、展转念 如是有情转复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随念一切宿住,如前无异。如是展转令忆宿住,皆如自己。 宇二、于如是类 于现法中,又能随念诸微细事,所有一切若少若多先所造作、先所思惟,皆无忘失。 先所造作先所思惟者:身语意行,名所造作。种种分别,名所思惟。 宇三、于如是量3 宙一、剎那无间 又能随念无间剎那,次第所作无间断故。 宙二、有量有数 又能随念有量有数宿住差别,所知时劫可算数故。 宙三、无量无数 又能随念无量无数宿住差别,所知时劫不可数[28]故。 黄二、举要义 以要言之,此宿住智于如是处、于如是类、于如是量,随其所欲皆无碍转。如是名为诸佛菩萨随念宿住所摄威力。 于如是处等者:自他有情身等一切品类差别,名如是处。诸所造作及所思惟,名如是类。无间剎那及有量数、或无量数,名如是量。 黄三、明作业2 宇一、示难行苦行 又由随念宿住智故,忆念本生,为诸有情开示先世种种品类第一希有菩萨所行难行苦行。令于佛所生净信故,起恭敬故,令于生死深厌离故。 忆念本生等者:声闻地说:云何本生?谓于是中,宣说世尊在过去世彼彼方分,若死、若生,行菩萨行、行难行行,是名本生。(陵本二十五卷七页2096)由是当知,此所说义,即彼本生言教所摄。 宇二、示业果异熟 又由此智忆念本事,为诸众生开示种种先世相应业果异熟,为令妄计前际常论、一分常论常见众生破常见故。 忆念本事等者:声闻地说:云何本事?谓诸所有宿世相应事义言教,是名本事。(陵本二十五卷七页2096)由是当知,此所说义,即彼本事言教所摄。谓除本生,宣说前际诸所有事故。 地三、天耳智通3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 玄二、列 谓佛菩萨以净天耳,能于种种天声、人声、圣声、非圣声、大声、小声、辩声、非辩声、化声、非化声、远声、近声皆悉得闻。 玄三、释12 黄一、闻天声2 宇一、不作意 闻天声者,若不作意,下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宫,其中受生诸有情类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宇二、作意 若作意时,过是已上诸世界声皆亦能闻。 过是已上诸世界声等者:谓过此世界,于余一切世界诸天趣声皆遍能闻。由闻天声,故说上言,为简生傍人趣闻人声故。 黄二、闻人声 闻人声者,遍于一切傍四大洲受生有情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三、闻圣声2 宇一、辨2 宙一、修善舍恶声 闻圣声者,于诸如来、声闻、独觉及诸菩萨,若从彼闻展转为余诸有情类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劝修诸善、劝舍诸恶所有音声皆悉能闻。 宙二、能引义利声 又于一切无染污心受持读诵、论议决择、无倒谏诲、为作忆念、教授、教诫,及余所有善言善说能引义利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宇二、结 如是等类,名闻圣声。 无倒谏诲等者:声闻地说:善能谏举、善作忆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诫。如彼一一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页2078) 黄四、闻非圣声 闻非圣声者,于诸有情虚[29]妄、离间、邪绮、粗犷、生下恶趣、生上天趣、生傍人趣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五、闻大声 闻大声者,谓于大众生声、大集会声、种种苦具所逼切声、大号哭声、相呼召声、大雷吼声、诸螺贝声、诸鼓角等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六、闻小声 闻小声者,下至耳语诸微细声皆悉能闻。 黄七、闻辩声 闻辩声者,于义易了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八、闻非辩声 闻非辩声者,于义难了种种音声,谓达罗弭荼种种明呪、风、铃、树响、鹦鹉、鸲鹆、百舌、鹂鷜[30]、命命鸟等所出音声皆悉能闻。 黄九、闻化声 闻化声者,谓于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依神通力所化音声皆悉能闻。 黄十、闻非化声 闻非化声者,谓于种种异彼音声皆悉能闻。 黄十一、闻远声 闻远声者,除佛菩萨所住聚落、城邑等中所有音声,于余乃至无量无数世界中声皆悉能闻。 黄十二、闻近声 闻近声者,闻所除[31]声。 地四、见死生智通2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见死生智通? 玄二、释2 黄一、辨所见2 宇一、有情世间相 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净天眼,见诸有情死时、生时、妙[32]色、恶色、若劣、若胜, 以超过人清净天眼等者:建立品说: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名极清净。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人中亦无。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趣黑暗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阴暗夜,故名恶色。趣明白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罗痆斯极鲜白衣,故名好色。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诸好色者,说名为妙。诸下劣者,名往恶趣;诸胜妙者,名往善趣。(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3967)如彼应释。 及于后际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身诸所作善、恶、无记差别而转。 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者:此显次第生身之相。谓出胎已,从婴孩位至少年位,是名生已增长。从少年位乃至老位,是名诸根成熟。 宇二、器世间相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诸微细色、诸变化色、诸净妙色,下至无间,上至色究竟宫,不由作意皆能见知。若作意时,能见上下无量无数余世界色,亦能见傍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切诸色,乃至能见彼彼佛土彼彼如来安坐彼彼异类大会,宣说正法,显然无乱。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等者:谓如日月星等及诸有情自然身光,是名诸光明色。微细色聚,名微细色,非谓极微。决择分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暗,必不能取极微处所,由极微体以慧分析而建立故。(陵本五十四卷十二页4335)神境智通诸所有色,名变化色。上诸天趣彼所有色,名净妙色。 黄二、明作业2 宇一、别释2 宙一、正显天眼 又佛菩萨以净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净不净业。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 宙二、兼明天耳 以净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净不净业。既闻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 宇二、总结 是名略说诸佛菩萨天眼、天耳之所作业。 地五、知心差别智通2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知心差别智通? 玄二、释2 黄一、辨差别2 宇一、所知心4 宙一、有烦恼离烦恼心 谓佛菩萨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 宙二、有染无染心 又遍了知有染心、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 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者:谓堕邪梵行求,是名诸外道心。若堕欲求、有求,是名有爱染心。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由彼皆为后有爱之所摄受,是故皆名有染及邪愿心。 宙三、劣中胜心 又遍了知劣心,谓生欲界诸有情类,下至一切禽兽等心。又遍了知中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 宙四、受相应心 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 宇二、能知智2 宙一、于一有情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一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于一有情如是所有等者:所有,即是烦恼差别。有寻有伺地说:能摄依事,故名所有。(陵本八卷六页567)体性,谓彼善不善等心转差别。品类,谓彼软中上品差别。行相,谓彼缘境生起差别。分齐,谓彼凡圣建立差别。 宙二、于多有情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多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黄二、明作业 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知诸有情种种界行,随其所应,能正安处趣涅槃宫种种正行。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种种胜解。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陵本四十九卷十九页3961)准彼应释。 地六、漏尽智通2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 玄二、释3 黄一、辨差别2 宇一、于漏尽得等 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33]漏尽已得未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 宇二、于有增上慢等 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 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者:谓心于彼烦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是名烦恼尽得,亦名漏尽得。漏即烦恼之异名故。 黄二、显最胜 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而不作证。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舍离,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 黄三、明作业 又佛菩萨由漏尽智,自无染污;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戌二、法威力3 亥一、征 云何法威力? 亥二、释2 天一、略标列 谓布施威力乃至般若威力。此布施等诸法威力,应知一一略有四相。一者、断所对治相,二者、资粮成熟相,三者、饶益自他相,四者、与当来果相。 天二、随别释6 地一、布施2 玄一、释4 黄一、断所对治相 布施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34]吝,施所对治。是名第一。 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者:财、法执着,是名悭吝。此亦名为施所对治,由行惠施能断彼故。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于三时中心常欢喜,以自饶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种种疾病、所欲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等者:施以饮食,能除饥渴。施以衣服,能除寒热。施以医药,能除种种疾病。施以资生众具,能除所欲匮乏。施以无畏,能除怖畏众苦;谓如拔济狮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如是一切名饶益他。 黄四、与当来果相 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恒常富乐,得大禄位、得大财宝、得大朋党、得大眷属。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地二、持戒2 玄一、释4 黄一、断所对治相 持戒四相者,谓诸菩萨受持清净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名第一。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所受持清净尸罗,能为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受持净戒,舍离犯戒为缘所生怖畏、众罪、怨敌等事,寝寤安乐,以自饶益。又由净戒、无悔、欢喜乃至心定,以自饶益;受持净戒,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寝寤安乐者:发心品说:菩萨成就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页2877)今说持戒,寝寤安乐,义应准释。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持戒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地三、忍辱2 玄一、释4 黄一、断所对治相 忍辱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忍辱,能断不忍,忍所对治。是名第一。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由此忍辱,济拔[35]自他大怖畏事,饶益自他。是名第三。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等者:此说菩萨耐他怨害忍。忍品中说: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便为于己自生结缚,便为于己自兴怨害,非是于他。(陵本四十二卷六页[36]3431)由是当知此所说义。谓若不忍,能为当来大苦因处,是名大怖畏事。若能堪忍,便得出离,是名济拔。自现受学及与劝他,由是说名饶益自他。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能令菩萨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离隔、无多忧苦;于现法中,临命终时心无忧悔,身坏已后生于善趣[37]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无多离隔者:谓多有情愿为摄受,住亲爱心,不生猜沮故。 玄二、结 是名忍辱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地四、精进2 玄一、释4 黄一、断所对治相 精进四相者,谓诸菩萨住勤精进,能断懈[38]怠,精进所治。是名第一。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精进,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后后所证转胜于前,倍生欢喜,以自饶益;勤修善品,不以身语损恼于他,令他发生精进乐欲,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得安乐住等者:住四静虑,名安乐住,由依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初静虑中,远离诸欲一切恶不善法,是故说言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从是以后更求上进,渐次证得后后静虑,不为寻、伺、喜、乐之所散动,是名后后所证转胜于前。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此因力,于当来世,爱乐殊胜士夫功业。是名第四。 爱乐殊胜士夫功业者:谓诸菩萨难行苦行,是名殊胜士夫功业。心生希慕,是名爱乐。 玄二、结 是名精进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地五、静虑2 玄一、释4 黄一、断所对治相 静虑四相者,谓诸菩萨入静虑时,能断烦恼、语言寻伺、喜、乐、色想等随烦恼,静虑所治。是名第一。 能断烦恼语言寻伺等者:入初静虑离欲、恚、害,是名能断烦恼。第二静虑离诸寻伺,是名能断语言寻伺。第三静虑出离于喜,第四静虑出离于乐,是名能断喜乐。又修定时,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或行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如是色想,与定为难,能障定相,及令退失。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十四页1025)又若补特伽罗,多随烦恼染污相续,不能正证心一境性。此中多随烦恼差别,如摄决择分释。(陵本六十二卷一页4965)如是色想等随烦恼,入静虑时总说能断,以彼亦是静虑所治法故。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静虑,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现法乐住以自饶益,其心寂静、最极寂静,远离贪爱; 现法乐住以自饶益等者:静虑品说: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陵本四十三卷一页3483)此应准知。 于诸有情无损、无恼,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于诸有情无损无恼等者:此即菩萨饶益有情静虑。如静虑品别释其相应知。(陵本四十三卷二页3484)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此因缘,智得清净,能发神通,于当来世生净天处,得静虑果。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静虑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地六、般若2 玄一、释4 黄一、断所对治相 般若四相者,谓诸菩萨具足妙慧,能断无明,慧所对治。是名第一。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般若,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者:此中成熟有情,具四摄事。由诸菩萨妙慧为先,能以四种摄事方便,于诸有情普令摄受、调伏、成熟故。 黄三、饶益自他相 于所知事如义觉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普为有情称理说法,令其获得现法当来利益安乐,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摄诸善根,能正所作,于当来世能证二障离系,谓烦恼障离系及所知障离系。是名第四。 摄诸善根能正所作者:谓由妙慧,与信、勤、念、定及慧为摄受因,是名摄诸善根。能成菩萨正所应作,是名能正所作。 玄二、结 是名般若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亥三、结 是名法威力。 戌三、俱生威力3 亥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俱生威力? 亥二、释5 天一、堪忍大苦 谓性能忆念诸本生事,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不由思择,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悉能堪忍。 天二、乐利他事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 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由彼所生种种忧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他众苦。如忍品说。(陵本四十二卷十页3445)言十一种利有情业者,如戒品中饶益有情戒说。 天三、生覩史多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上生第四覩史多天,尽覩史多寿量而住。 尽覩史多寿量而住者:有寻有伺地说:四大王众天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日一夜,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诸天众寿量五百岁。如是所余,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各增前一倍。(陵本四卷四页276)由是当知,覩史多天寿量四千岁,然有中夭;菩萨上生无中夭者,是故说言尽覩史多寿量而住。 有三胜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一、天寿量,二、天形色,三、天名称。 一天寿量等者:谓寿量终尽故、形色广大故、名称普闻故。由此三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故名为胜。 天四、下生人中2 地一、辨相12 玄一、将欲下生相 将欲下生入母胎时,放大光明,普照世界。 玄二、入住出胎相 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 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者:意地中说:云何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陵本二卷十九页173)此当第三,故作是说。 玄三、出胎初生相 既出胎已,即于地上,不待扶侍而行七步,自称德号。 自称德号者:谓如经说,佛作诚言:我是正等觉者。如是等类应知。 于初生时,有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39]、紧捺洛、牟呼洛伽等,散以种种天妙华香,持天伎[40]乐、上妙衣服、幢旛、宝盖,殊胜供具而为供养。 玄四、生身庄严相 又以无上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 又以无上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者:此中等言,等取随好。如是相好,建立品中一一别辩应知。(陵本四十九卷七页3928)又此相好,菩萨地中已名为得及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玄五、自体增上相 住最后有最后生中,一切怨敌、一切魔军、一切灾横不能侵害。坐菩提座,以慈定力摧伏众魔。 住最后有最后生中者:谓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剎帝利大国王家,能现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作一切佛所作事,是名略说菩萨最后生。如生品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五页3896)其义应知。 一一支节,皆悉备足那罗延力。 一一支节皆悉备足那罗延力者:俱舍颂云:身那罗延力,或节节皆然,象等七十增,此触处为性。论自释言:佛生身力等那罗延,那罗延力其量云何?十十倍增象等七力,谓凡象、香象、摩诃诺健那、钵罗塞健提、伐浪加、遮怒罗、那罗延,后后力增前前十倍,如是身力触处为性,谓所触中大种差别。 玄六、习诸工巧相 于稚童时,不由习学,自然善巧,于诸世间工巧业处疾疾能入。 玄七、成等正觉相 无师自然独处三千大千世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玄八、转正*轮相 索诃界主大梵天王自然来下,殷勤劝请哀愍世间宣说正法。 玄九、住极寂静相 其定寂静,设大云雷,曾无觉受,安然不起。 玄十、受诸供养相 为菩萨时,一切禽兽蠕动之类,皆极仰信,常来归趣,随其所欲亲附而住。既成佛已,下至傍生亦来供养。如彼弥猴献清净蜜,世尊哀受,欢喜舞跃。龙云常候,洗便降雨;若出游行,止而不落。 玄十一、宴坐树下相 菩萨如是若坐树下,一切枝条并皆垂影,随荫其身,曾无亏舍。 玄十二、念无忘失相 证菩提已,于六年中,魔求其便竟不能得。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由此念故,受想[41]寻思生住灭等无不觉了。 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等者:此显如来无忘失法。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普于一切方处差别,普于一切所作方便,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常住正念,是名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由此念故,诸有所作无不觉了。言受想者,谓即意行。言寻思者,谓即语行。生住灭者,谓身表色。等言,等取入出息风,谓即身行。如是一切三业所摄应知。 地二、明摄2 玄一、标 又佛成就俱生威力,或有见便饶益所摄,或有贤圣行住所摄。 玄二、释2 黄一、见便饶益所摄2 宇一、列 见便饶益所摄俱生威力者,谓诸世间若见如来,癫痫心乱还得本心,逆胎得顺,盲者得视,聋者能听,怀贪欲者得离贪缠,怀瞋恚者得离瞋缠,怀愚痴者得离痴缠。 宇二、结 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见便饶益所摄俱生威力。 黄二、贤圣行住所摄2 宇一、列2 宙一、住所摄 贤圣行住所摄俱生威力者,谓佛菩萨常右胁卧,如师子王。虽现安处草叶等蓐,一胁而卧,曾无动乱。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虽现睡眠而无转侧。 宙二、行所摄 大风卒起,不动身衣。行如师子,步若牛王。先举右足,方移左足。随所行地,高处便下,下处遂高,坦然如掌,无诸砾石、砖瓦等物。心专远离而入聚落,随所入门,门若狭小自然高广。食所食时,有粒皆碎,无口不殚。 宇二、结 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贤圣行住所摄俱生威力。 天五、证般涅槃相 般涅槃时,大地震动,众星晃耀,交流而陨,诸方一时欻然大热,遍满虚空奏天大乐。 亥三、结 如是无量甚希有事,皆是如来俱生威力,非是神通威力所作。如是名为诸佛菩萨俱生威力。 戌四、共不共威力2 亥一、显共不共3 天一、征差别 云何诸佛菩萨威力,与声闻、独觉有共不共? 天二、释二种2 地一、不共2 玄一、标列 略由三相应知不共。一者、微细故;二者、品类故;三者、界故。 玄二、随释3 黄一、由微细 诸佛菩萨于无量无数诸有情类,及无量无数威力方便,如所应作诸利益事,皆如实知,无不能作。是名微细。 黄二、由品类 一切品类神通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悉皆成就。是名品类。 黄三、由界2 宇一、显自 以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为威力境。是名为界。 宇二、简他2 宙一、标二种 声闻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为神通境,独觉但以三千世界为神通境。 宙二、随难释 何以故?由彼唯为调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诸有情;是故最极唯以一界为神通境。 最极唯以一界为神通境者:界有二种,一者、世界,二、有情界。此中一界,谓即世界。简非有情,故作是说。 地二、共 除上所说,所余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粗相,与诸声闻、独觉等共。 天三、结不共 如是诸佛菩萨威力,声闻、独觉尚不能及,何况所余一切天人异生外道。 亥二、略摄三种2 天一、标列 诸佛菩萨略有三种神变威力。一者、神境神变所摄,二者、记说神变所摄,三者、教诫神变所摄。 天二、明摄 当知此三,如其所应,摄入三种神通威力。谓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别智通威力、漏尽智通威力。 略有三种神变威力等者:声闻地说:由神境神变,能现种种神通境界,令他于己生极尊重;由彼于己生尊重故,于属耳听瑜伽作意,极生恭敬。由记说神变,能寻求他心行差别。由教诫神变,如根、如行、如所悟入为说正法,于所修行能正教诫。(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页2321)由此三种神变能摄诸相圆满教授,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成熟品第六 午四、成熟有情处及成熟自佛法处(即成熟品)2 未一、征 云何成熟? 未二、释3 申一、标列 当知成熟略有六种。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补特伽罗,三者、成熟差别,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补特伽罗,六者、已成熟补特伽罗相。 申二、随释6 酉一、成熟自性3 戌一、征 云何成熟自性? 戌二、释2 亥一、明自性 谓由有善法种子及数习诸善法故, 由有善法种子等者:此中善法种子,谓即本性住种性。数习善法,谓即习所成种性。 获得能顺二障断净增上身心有堪任[42]性、极调善性, 有堪任性极调善性者:谓如下说诸根成熟、善根成熟,如次配释应知。 正加行满。 正加行满者:此即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于此住中,诸菩萨道皆得圆满,菩提资粮极善周备故。 安住于此,若遇大师、不遇大师,皆有堪任、有大势力,无间能证烦恼障断、所知障断。 亥二、喻成熟2 天一、举喻 譬如痈痤,熟至究竟无间可破,说名为熟。又如瓦器,熟至究竟无间可用,说名为熟。又如众果,熟至究竟无间可啖,说名为熟。 天二、合法 如是由有善法种子及数修习诸善法故,获得能顺广说乃至正加行满,无间能证二障清净,说名成熟。 戌三、结 如是名为成熟自性。 酉二、所成熟补特伽罗2 戌一、征 云何所成熟补特伽罗? 戌二、释2 亥一、标列四种 谓所成熟补特伽罗略有四种。一者、住声闻种性,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二者、住独觉种性,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三者、住佛种性,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四者、住无种性,于往[43]善趣应可成熟补特伽罗。 亥二、明所成熟 诸佛菩萨于此四事,应当成熟如是四种补特伽罗。是名所成熟补特伽罗。 酉三、成熟差别2 戌一、征 云何成熟差别? 戌二、释2 亥一、标列 谓此差别略有六种。一、诸根成熟,二、善根成熟,三、智慧成熟,四、下品成熟,五、中品成熟,六、上品成熟。 亥二、随释2 天一、前三种2 地一、出体性3 玄一、诸根成熟 诸根成熟者,谓寿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44]具足、大势具足、人性具足、大力具足。此依身果异熟具足为所依故,堪任发起勇猛精进,修诸善法,于勤修集一切明处心无厌倦。 玄二、善根成熟 善根成熟者,谓性薄尘垢为所依止,性于诸恶不善法中心不乐入;诸盖轻微,寻思薄弱,柔和正直,随顺而取。 柔和正直随顺而取者:谓善净戒及正直见,是名柔和正直。善思法义,无惑无疑,远离二路,逮得升进,是名随顺而取。 玄三、智慧成熟 智慧成熟者,谓具足正念,为性聪敏,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解善说、恶说法义,能受、能持、能正通达,具足成熟[45]俱生妙慧。依此妙慧,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令其心究竟解脱一切烦恼。 地二、略摄义 当知此中,诸根成熟故,解脱异熟障;善根成熟故,能解脱业障;智慧成熟故,解脱烦恼障。 天二、后三种3 地一、下品成熟 下品成熟者,谓二因缘下品成熟。一者、未久修习,诸根、善根、智慧成熟因缘未极增长;二者、串习下劣因缘。 地二、中品成熟 中品成熟者,谓即于此二种因缘,随一阙减,随一具足。 地三、上品成熟 上品成熟者,谓二因缘俱无阙减。 酉四、成熟方便3 戌一、征 云何成熟方便? 戌二、释2 亥一、标列 当知此有二十七种。一者、界增长,二者、现缘摄受,三者、趣入,四者、摄乐,五者、初发处,六者、非初发处,七者、远清净,八者、近清净,九者、加行,十者、意乐,十一者、财摄受,十二者、法摄受,十三者、神通引摄[46],十四者、宣说正法,十五者、隐密说法,十六者、显了说法,十七者、下品加行,十八者、中品加行,十九者、上品加行,二十者、听闻,二十一者、思惟,二十二者、修习,二十三者、摄受,二十四者、降伏,二十五者、自成熟,二十六者、请他成熟,二十七者、俱成熟。 亥二、随释2 天一、前二种2 地一、出体性2 玄一、界增长 界增长者,谓本性善法种子具足为所依止,先来串习诸善法故,后后位中善法种子转增转胜,生起坚住。是名界增长。 生起坚住者:善法现前,是名生起。得无退失,是名坚住。 玄二、现缘摄受 现缘摄受者,谓于现法中无倒说法、无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随法行。 地二、略摄义 当知界增长,由先世因现在成熟;现缘摄受,由现在因现在成熟。 如理修行法随法行者:力种性品说: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乃至广说。(陵本三十八卷十八页3158)此应准知。 天二、后二十五种25 地一、趣入 趣入者,谓得净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 地二、摄乐 摄乐者,谓依出离众苦行迹,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于佛善说法毗奈耶真实圣教深生爱乐。 谓依出离众苦行迹等者:此中二种行迹,谓即四种圣谛及与无罪欢喜处戒,如次配释应知。 地三、初发处 初发处者,谓即最初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于能成办真实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而创趣入。名初发处。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等者:趣证三菩提果,名能成办真实理义。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故发正愿,猛利趣入。于此处所最初发心,名初发处。 地四、非初发处 非初发处者,谓已趣入补特伽罗,现成熟时,常不舍离诸佛菩萨,诸明了处转转明了。由此成熟,转转增进。 现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谓已成熟。现能趣入正性离生,名现成熟。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七页1870)是即菩萨最初证得极欢喜住。住此位中,引发大愿,随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由是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净。义如住品中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二页3804)此所说义,准彼应释。言诸明了处者,谓即五种明处应知。 地五、远清净 远清净者,谓由懈怠,或由违缘,经极[47]长时,或经多生、或经多劫方能清净。 地六、近清净 近清净者,当知一切与此相违。 远清净者等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名不清净。从净胜意乐地以上所有一切增上意乐,方名清净。义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3766)此说清净,义应准知。 地七、加行 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猛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 地八、意乐 意乐者,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于佛善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信有功德为所依故,于三宝所及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 地九、财摄受 财摄受者,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一切饮食等物; 谓于一切饮食等物者:此中等言,等取所余诸资生具。施品中说,菩萨遂求施有八种相,其事应知。(陵本三十九卷十七页3227) 或于随顺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随顺饮食等物。 或于随顺饮食等物者:谓财宝等应知。 地十、法摄受 法摄受者,谓或宣说正法,施诸有情;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 地十一、神通引摄 神通引摄者,谓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或为有情意乐清净、或为有情加行清净增上力故,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欲令有情见已、闻已,于佛圣教,或当获得意乐清净,或当修行无倒加行。彼诸有情,由此神变引摄心故,或有获得意乐清净,或有修行无倒加行。 或为有情意乐清净等者:此中意乐、加行,如前已说,应准彼释。 地十二、宣说正法 宣说正法者,谓于获得自胜义利若无堪能,为说正法,伴助令彼发生正行;若有堪能,为说正法,随顺令彼速证通慧。 地十三、隐密说法 隐密说法者,谓于婴儿智慧有情,隐覆广大甚深义法,为说粗浅易可悟入、易为方便趣入处法。 地十四、显了说法 显了说法者,谓于广大智慧有情,已善悟入圣教理者,为其开示广大甚深道理处法。 地十五、下品加行 下品加行者,谓若远离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 地十六、中品加行 中品加行者,谓或远离无间加行,或复远离殷重加行,于二加行随阙一种。 地十七、上品加行 上品加行者,谓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应。 地十八、听闻 听闻者,谓于佛语深生信解,精勤听闻、受持、读诵契经等法。 地十九、思惟 思惟者,谓居远离,乐思惟法,推度其义,解了决定。 解了决定者:摄异门分说: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近解了者,求已决定。(陵本八十三卷十页6306)此应准释。 地二十、修习 修习者,谓于止、举、舍相正审观察为先,深心欣乐修止、举、舍。 地二十一、摄受2 玄一、与作依止 摄受者,谓无染心,以亲教师及轨范师道理方便,无有颠倒与作依止。 玄二、起供事行 又即于彼发起种种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生具行,除遣忧愁及恶作行,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事行。 除遣忧愁[48]及恶作行等者:戒品中说: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乃至广说。(陵本四十卷十页3288)又说:为贪欲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贪欲缠苦。如是若为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疑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苦。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乃至广说。(陵本四十卷八页3281)此中除遣忧愁,及与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准彼应释。言恶作者,谓由毁犯净戒因缘,即便生起五种恶作,亦由五相能正除遣。一一差别,皆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九页7427)此说除遣恶作,应可准知。 地二十二、降伏2 玄一、标列 降伏者,谓深防护自身杂染。于毁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谏诲;若犯中品,慈心诃罚;若犯上品,慈心驱摈。 玄二、料简2 黄一、谏诲诃罚 当知此中,谏诲、诃罚,令彼及余利益安乐。 黄二、驱摈2 宇一、标差别 驱摈一种,若重摄受,令彼及余利益安乐。若驱摈已,不重摄受,但令其余利益安乐。 宇二、随难释 何以故?余若见彼毁犯因缘,既被驱摈,便自防护,不起毁犯故。 地二十三、自成熟2 玄一、自正修行 自成熟者,谓自宣说随顺正法,令诸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如自所说,亦自修行法随法行,令诸有情同分随转。 玄二、遮他讥毁 勿使他人作如是说:汝自不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云何于他教授、谏举、为作忆念?他应于汝教授、谏举、为作忆念。 谓自宣说随顺正法等者:当知此显菩萨同事摄事。摄事品说:云何菩萨同事?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3535)为显此义,故作是说。 地二十四、请他成熟 请他成熟者,谓若有余无量有情,于彼发起上品爱敬;或复有余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即应劝请殷勤营助,令其成熟无量有情。 请他成熟等者:此中略显由二因缘。一、由无量有情,于他发起上品爱敬;二、或由他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是故请他营助,成熟无量有情。 地二十五、俱成熟 俱成熟者,谓具二种。若自成熟,若劝请他令其成熟。 戌三、结 由此所说二十七种成熟方便,当知令前六种成熟差别圆满。所谓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酉五、能成熟补特伽罗2 戌一、征 云何能成熟补特伽罗? 戌二、释2 亥一、标列能成熟 谓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能成熟有情。一者[49]、胜解行菩萨住胜解行地;二者、净胜意乐菩萨住净胜意乐地;三者、行正行菩萨住行正行地;四者、堕决定菩萨住堕决定地;五者、决定行正行菩萨住决定行正行地;六者、到究竟菩萨住到究竟地。 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等者:地品中说: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净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陵本四十九卷一页3910)此说菩萨六地,一一差别,应准彼知。 亥二、料简所成熟2 天一、无种性 住无种性补特伽罗,于往善趣[50]而成熟时,有数退转、有数应作。 有数退转有数应作者:时堕恶趣,名数退转。作非究竟,名数应作。 天二、有种性 安住种性补特伽罗,于往三乘而成熟时,无数退转、无数应作。 于往三乘而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如应当知,唯说中品及与上品。若中品熟,不往恶趣,是故说言无数退转。若上品熟,得般涅槃,是故说言无数应作。义如下说。 酉六、已成熟补特伽罗相2 戌一、征 云何已成熟补特伽罗相? 戌二、释3 亥一、声闻3 天一、下品成熟 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 天二、中品成熟 若时安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 天三、上品成熟 若时安住上品成熟,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 亥二、独觉2 天一、例同 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 天二、显别 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 亥三、菩萨2 天一、标三品 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 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者:此说中品成熟,应非唯住净胜意乐地,住行正行地亦此摄故。下说住中品成熟,尽第二无数劫边际故,今未具说,然义应知。 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熟。 天二、释三品2 地一、辨品类3 玄一、下品成熟 若时菩萨住下品[51]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 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者:此中觉品善法,谓即菩提分法应知。余如下释。 玄二、中品成熟 若时菩萨住中品[52]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净觉品善法未得相应。 玄三、上品成熟 若时菩萨住上品[53]成熟,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 地二、释种种 今于此中,性淳厚故,极猛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 今于此中性淳厚故等者:谓性成就净胜意乐,名性淳厚。一切善法不由思择,炽盛现前,名极猛盛。由是因缘,在在生处受增上生,于彼生中超余种类,是名上品广大果。又复成就无量威力神变,名大胜利。 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54]进故,名为无动。菩萨地中最无上故, 不转还故等者:摄事品说: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于当来世能无退减。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无减。(陵本四十三卷二十页3541)此中三义,准彼应释。 当知说名极善清净。 当知说名极善清净者:增上意乐品说:又诸菩萨,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是名菩萨善清净意乐。(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3766)由是当知,极善清净非下地有,故最无上。 申三、料简2 酉一、品类差别2 戌一、唯下品摄 当知此中,若财摄受所作成熟、若神通引摄所作成熟、若隐密说法所作成熟、若下品加行所作成熟、若唯听闻所作成熟,如是五种所作成熟,若于长时修习彼法,尚为下品,况于少时修习彼法。 戌二、通三品摄3 亥一、三品 其余一切成熟因缘所作成熟,当知皆有三品道理。谓若于彼下品修习,成下成熟;中品修习,成中成熟;上品修习,成上成熟。 亥二、九品 此下中上三品成熟,当知一一复有三品。于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成熟;于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三品成熟;于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成熟。 亥三、无量品 如是等类诸佛菩萨成熟有情,当知展转差别道理有无量品。 酉二、自他差别2 戌一、为自成熟 此中菩萨,由前所说成熟因缘,为欲成熟自佛法故,精勤修集[55]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戌二、令他成熟 又欲令他诸有情类补特伽罗乘三乘法而出离故,往善趣故,修集[56]如是六种成熟。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三十七 -------------------------------------------------------------------------------- [1] 「死生」,磧砂作「生死」。 [2] 編按:此段引文原在卷六十九,韓清淨將之調整至卷六十五。 [3] 「震」,大正作「振」。後皆同此。 [4] 「洞」,磧砂作「烱」。 [5] 「荼」,陵本作「茶」。 [6] 「蠡」,大正作「螺」。 [7] 「璧」,大正作「壁」。 [8] 「天」,大正作「大」。 [9] 磧砂無「變」字。 [10] 「先」,磧砂作「光」。 [11] 「竟」,手稿原作「究」。 [12] 「滅」,手稿原作「減」。 [13] 「變」,磧砂作「反」。 [14] 「荼」,陵本作「茶」。 [15] 「放」,磧砂作「故」。 [16] 「荼」,陵本作「茶」。 [17] 「呼」,磧砂作「普」。 [18] 「功能」,披尋記原作「功德」。卷七十四原文作「功能」。 [19] 「璧」,大正作「壁」。 [20] 「語」,磧砂作「諸」。 [21] 「自」,大正作「目」。 [22] 「化」,磧砂作「是」。 [23] 「荼」,陵本作「茶」。 [24] 「踰」,磧砂作「瑜」。 [25] 大正無「大千」二字。 [26] 「辦」,磧砂作「辨」。 [27] 「惠」,磧砂作「慧」。後皆同此。 [28] 「數」,磧砂作「算數」。 [29] 「虛」,大正作「慮」。 [30] 「鷜」,大正作「黃」。 [31] 「除」,磧砂作「餘」。 [32] 「妙」,磧砂作「好」。 [33] 「諸」,磧砂作「者」。 [34] 「慳」,磧砂作「性」。 [35] 「拔」,大正作「[打-丁+犬]」。 [36] 「六頁」,披尋記原作「九頁」。 [37] 「趣」,磧砂作「起」。 [38] 「懈」,大正作「解」。 [39] 「荼」,陵本作「茶」。 [40] 「伎」,磧砂作「妓」。 [41] 「想」,磧砂作「相」。 [42] 「任」,磧砂作「住」。 [43] 「往」,大正作「住」。 [44] 「言」,磧砂作「信」。 [45] 「熟」,磧砂作「就」。 [46] 「攝」,磧砂作「接」。 [47] 「經極」,磧砂作「或經」。 [48] 「憂愁」,披尋記原作「愁憂」。原文為「憂愁」。 [49] 「者」,大正作「切」。 [50] 「善趣」,磧砂作「善趣種性」。 [51] 磧砂無「品」字。 [52] 磧砂無「品」字。 [53] 磧砂無「品」字。 [54] 「勝」,磧砂作「精」。 [55] 「集」,磧砂作「習」。 [56] 「集」,磧砂作「習」。
---------------------------------------------------------------------------------------------------------------- 更多韩清净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