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学名相杂集:菩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学名相杂集:菩提

   菩提者梵语为bodhi,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而要得此菩提,当依佛福田中得,如《大悲经》云:「如是田中种少善根福德种子,于余田中不生长者,于三种菩提能作种子。若无上菩提,若缘觉菩提,若声闻菩提,彼诸善根终不差失,以是布施心生敬信增上因缘,得趣善道及清净法必入涅槃。」

  有关佛之菩提修证约分五阶段,据《大智度论》载,菩提有五种:

  (1)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又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此因中说果。然发菩提心愿,当知依正法而学。《大宝积经》云:「发心菩提者,谁不随而学,坚住于正法,得如是功德。是故求道者,常应勤求法,以法求自利,增益于菩提。」

  (2)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又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3)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又说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4)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又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5)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准《智度论》说,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无上菩提,即如来地是。

  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

  法身菩提─入如来法身菩提法藏中,菩萨将自心眼反照见用,自心智眼内观澄寂,智眼照见五蕴性空,智眼寂静寂智同体,观见意净静照无见名见肉眼。观用心眼智见相应,用照寂体心眼无碍,智眼明净名见天眼。谛观识用了别体静,识用智明慧观照性,了见法性名见慧眼。谛观法智所知了见法义无边,圣性能见自性慧体,名见法眼。观照寂灭觉了寂静,性同法界法性无体,觉即真净无觉实际,了了见性名见佛眼。

  报身菩提─入者令证不退转地故,即是因义。为证初地已上为菩提涅槃因故,就修行次第前明法身,法身即是自性住佛性故,根本有佛性,所以第一前明法身以有佛性故行因满足,佛性显现称曰报身菩提。

  化身菩提─自德既成,次明化物故有化身菩提。今明说门次第释迦八相成道示现于菩提伽耶得佛,故知化身菩提,此之化身由报身故。

  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1)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2)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3)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

  (1)执着自我,

  (2)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

  (3)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

  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

  (1)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

  (2)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

  (3)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最重要者还是依戒修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现在十方诸善逝,具修三聚净戒因,永断生死苦轮回,得证三身菩提果。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萨净戒为船筏;永断贪瞋痴系缚,菩萨净戒为利剑;生死崄道诸怖畏,菩萨净戒为舍宅。」

 
 
 
前五篇文章

佛学名相杂集:卅七道品

佛学名相杂集:入暖法

佛学名相杂集:四应证法

佛学名相杂集:不觉始觉义

佛学名相杂集:本觉下转与始觉上转

 

后五篇文章

佛学名相杂集:通达位

佛学名相杂集:见道

佛学名相杂集:三细六粗

佛学名相杂集:浮山和尚九带

佛学名相杂集:初禅与初禅天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