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结合佛教谈谈《奥义书》中的轮回思想(真诚)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结合佛教谈谈《奥义书》中的轮回思想(真诚) 结合佛教谈谈《奥义书》中的轮回思想 真诚 众生无始以来在六道中轮回,生生死死,无有出期。修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令众生脱离轮回之苦,而这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做善业得善报,造恶业得恶报,因因果果,丝毫不爽。 “业”不仅含有行为上善恶苦乐等因果报应思想,也含有前世、今世、来世的轮回思想。这种轮回思想,早在印度婆罗门教的《奥义书》中就有提及。 一、 《奥义书》 《奥义书》是印度正统宗教哲学的核心文献,是广义吠陀文献的最后部份,又称为吠檀多。由《吠陀》本集,继之《梵书》、 《森林书》而发展到《奥义书》,这是长时期汇集而成的文献,总数约二百种,内容有散文,也有韵文。其中有五十种已译为中文,名为《五十奥义书》。 《奥义书》的梵语语意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就语源上说,它有“对峙”、 “亲近接触”之意。可能是指师徒之间“近坐” (近侍)的意思,就是隐居于森林的婆罗门圣贤与弟子围近而坐所秘密讨论和传授的深奥教义。但在所有古文献里,对该字的意义都没有明确的叙述,故在汉译佛经中译为《奥义书》。从《沙他帕他梵书》以来的文献所采用的都是“对照”与“对质化”的意思,也许这意义符合了叙述结合关系的古《奥义书》文献的内容,因此学者们就把它翻译成“不可思议的同一化”或“结合”,由此乃产生奥义与秘义的意思。它的另一个名称是“吠檀多”,意思是吠陀文献的最后部分或吠陀的最高意义。 许多较近代的《奥义书》,仿佛是个别作家的作品,类似现在的论文或诗篇。但是较古的《奥义书》,除了很简短的以外,并不是个别人物表明他自己信念的作品,而是某一学派认为应该包括在本学派经典之中的哲学格言和故事文集。比如一部哲学性的民间传说,每一学派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若干部分精细地加以阐述。现在保存下来的《奥义书》大多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其中最重要的有《广林奥义书》、 《歌者奥义书》等十三种。 《奥义书》以前的吠陀文献,如吠陀本集和梵书等,都是以婆罗门教的祭祀活动为中心,讨论的是举行祭祀的时间、地点、方法、目的和意义等等。但是, 《奥义书》则完全摆脱了对祭祀的讨论,开始以理性的方法展开了对宇宙本源、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最终命运等哲学问题的探索。隐居于森林中的《奥义书》的作者们善于思索,崇尚自由,追求永恒,探求宇宙起源和人生真理,对各种人生问题都作出了解答。比如苦与乐、生与死、灵魂是否存在、死后的命运、如何解脱等等问题。因此, 《奥义书》从理论上解决了婆罗门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问题,为以后婆罗门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奥义书》是吠陀发展的一个总结,是印度哲学的源头。 二、轮回思想 轮回,音译僧娑洛。是指众生于六道中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如车轮一样的旋转,流转无穷,没有脱出之期。由于起惑造业的影响,在迷界(六道)流转生死,象车轮旋转循环,故云“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转、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轮回是佛教教义,法华经方便品曰: “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过去现在因果经》云: “贪欲、嗔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又此三毒,是诸苦因,犹如种子能生于芽,众生以是轮回三有。”盖欲灭六道轮回之苦,则必先断其苦因——贪嗔痴三毒。谓三毒犹如种子之能生芽,故众生流转三有——欲界、色界、五色界,不得出离,若断灭我执及贪、嗔、痴,则诸苦亦断。 轮回思想并非佛教独有,而是印度各派宗教、哲学所共通的根本思想,而此思想则源自灵魂转生、灵魂不灭的原理。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轮回理论作为他们的根本教义之一。轮回的思想最早见于《梵书》,在《奥义书》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所以本文把《奥义书》中的轮回思想提出来,愿各位同修更好地掌握佛教的轮回思想。 《奥义书》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我)在死后可以在另一个躯壳中转生,转生的形态取决于他生前的行为(业),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有的可以进入天道、祖道(人间),有的则堕落入兽道,沦为畜生等。古《奥义书》 (西元前七世纪前后)中,对于人死后之命运,曾提出‘五火二道’说,这是轮回思想最原始之说法。二道说指人死经火葬后,即赴月世界。此中,如果此人前生作善、具正知识、完成正祭祀,信奉神明,奉行吠陀的规定,则不久即可离开月世界,而抵达梵天世界,不再返回此世,此等过程称为神道:而另一种人在一定期间停留在月世界之后,即随着雨而返回此世。然不久即进入植物的种子之中,而成为食此种子之人或犬等生命体的精子,最后再生为人。至于再生为何人或何物,则全依其前生之善恶多寡而定。此等过程称为祖道。经由祖道再生者,将会再受老死之苦;而由神道抵达梵天世界者则不必再生,因此亦无再度死亡。中国汉藏地方与日本也流传有此等轮回思想。在西藏,更形成历代达赖、班禅等喇嘛转生的信仰。 佛教沿用了这种与业结合的轮回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演绎与发展。佛教认为,众生由于无明与爱执而轮回于生死。其轮回境界有三界(欲界、色界、五色界)与六道(天上、人间、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轮回之说,即指后者而言。六道为大乘佛教一般性的说法,说一切有部则除去阿修罗而说五道、五趣。在六道或五道之中,以地狱为最恐怖之处,天为最佳之处;此中之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道、或三恶趣:天、人、阿修罗称为三善道,或三善趣。原始佛教采用业感缘起的学说解释轮回之道,认为众生今世不同的业力在来世可以获得不同的果报,贪嗔痴等烦恼可造成恶业,由恶业招感苦报。苦报之果,果上又起惑造新业,再感未来果报,往复流转,轮回不止。因此轮回贯通现在、过去和未来三世,包摄六道、四生(胎生、卵生、化生、湿生)。 佛教认为,有情的生命是依缘而起,关于造业、受报、进入生死轮回的主体是什么,有些部派提出了“中有”或“中阴”理论。例如犊子部提出了“不可说的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我)意译为“数取趣”,意思是说一次一次地在六趣(道)中轮回受生,也就是轮回的主体;经量部提出了“胜义补特伽罗”,认为补特伽罗是由永恒的体性“一味蕴” (“报主的细意识”)所构成,它是由前生转到后世的主体;大众部提出“一心相续说”,认为有情的心和心所的相续活动中,有着一种永恒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轮回的主体。以上这种轮回主体的学说在大乘佛教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大乘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在轮回中被称为执持识,执持识是无始以来各种生类轮回转生的生命的主宰,也就是轮回果报的主体。 三、 《奥义书》中的轮回思想 总结《奥义书》全书的思想,是以大宇宙本体的‘梵’与个人本质的‘我’为一体,是宇宙万有的根本原理,此即‘梵我一如’思想。顺此根本原理,万事万物的发生必有其一定的顺序。人类生命即因‘业’的原故,而于轮回之道中往返,将人类的行为,以善恶果报的道德要求为基础,而展开轮回转生的思想。如果经禅定与苦行来认识梵我一如这个真理,即可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而到达常住不灭的梵界,此即人生最高目的。这就说明一切现象界皆为虚妄,唯独梵为唯一的实在,并以梵、我代表心与物的两面,而生成宇宙万物。 《奥义书》从吠陀宗教中提升了三个基本观念,从而规定了以后印度哲学发展的线索和去向。这三个观念即是:梵我同一、业报轮回、解脱之道。 (一)梵我一如 梵我一如,是《奥义书》所代表印度正统婆罗门系统世界观的根本思想,即宇宙根本原理的梵与个人本体的我同一不异的思想。据此根本原理,一切万物依一定顺序发生,人类乃至一切生物的灵魂从其业力而有各种形式的轮回。从此轮回中求解脱,即是人生最高目的,而由于觉悟梵我一如之根本真理,消灭业力,即能免再生之痛苦。 何谓“梵”? “梵”是印度语,原来指祭神的颂歌,这种颂歌的语言当中有一种咒力,可以让人求福禳灾;在进一步发展之后“梵”成为全宇宙的活力,宇宙的精神,从而成为宇宙的至上神;至上神代表了整个的宇宙。宇宙需要抽象,从整体来把握, “梵”就是宇宙整体;然而整体必须通过部分来表现,所以印度人在反复考虑部分如何与整体融合。梵可以体现在任何事物身上,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神的化身。婆罗门教提出了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一个个的具体的部分,到后来整体就霍然而显。首先说梵是一切,梵是牛,是马,这是用肯定的方式来描述;接着又说梵不是这个,不是那个,这就是否定的辩证法。梵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描述,就成了一个超越认识的、超越经验的、超越逻辑思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整体,它体现在一切当中,又从这一切当中超脱出来,不具有任何的属性。这就是梵。 婆罗门教认为世界起源于“梵”,因为梵而存在,又复归于梵。然而除了梵之外,还有一个“我”——神我。奥义书时代,主张‘我’创造宇宙,或谓‘我’是个人我(小我),然同时亦是宇宙中心原理之大我,梵(意谓宇宙原理)与‘我’乃为一体、同一。更进一步主张唯 ‘我’方为真实存在,其余皆为虚幻。如果说“梵”是客观世界的,那么这个“我”就是主观世界的。梵我一如,就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同一,就是世界与我的同一,认识到梵我同是与梵我同一紧密相连,业报轮回基于人具有灵魂这样一种看法。承认灵魂存在观念在宗教、哲学、社会学中皆可见,然论及其特质、本源则有不同。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才趋向非物质化的‘精神统一体’。在佛教中,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未予以作答。关于轮回的主体问题,佛教的《g口先比丘经》中言人死以后,更受新身,身不随后世生,而精神却是辗转相续。譬如灯中火,灯芯更换而火相续。那先比丘承认精神的存在,认为它就是承受业报、辗转轮回的主体。至于人是否真有灵魂,信与不信另当别论,大体说来,关于灵魂的问题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灵魂和肉体不可分离,人死如灯灭,灯灭了光也就没有了,肉体死了灵魂也就散了;西方基督教则相信有灵魂,但是他们认为人的灵魂只有一次,人死后,人的灵魂或者上升天堂,或者堕入地狱,为了灵魂能上天堂,所以人生就应该信仰上帝,救赎原罪;而在印度婆罗门教中,灵魂观是最为独特的。 婆罗门教坚信,人是有灵魂的,在人死后,灵魂可以不断再生,可以不断转世投胎,也许会变成植物,也许会变成动物,也许会变成饿鬼、畜生等等,这就是轮回。是以人生之时的行为(业行),作为回归梵天、大我的衡量尺度,不必再生;或者是做为投生为人、为畜牲,必需再受老、病、死苦的标准。这种与业结合的轮回思想,佛教加以采用,佛教的三世六道轮回思想不能说与这种灵魂观无关。 印度正统文化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认为:梵神是创造主,不仅创造了人间世界,也创造了其他五道世界。人的灵魂是梵所赋予,所以梵是“大我”,给人的灵魂是“小我”,小我的灵魂居于人类肉体的心脏。人如果能经常在森林中修习禅定以净洁自我的灵魂,以苦行克服从肉体上所发生对物质的欲望,以祭祀梵神救赎自身所有的罪行,此后小我灵魂便得与梵的大我同住,这是善业;否则,便是恶业,死后灵魂要堕落到其他恶趣中去。 吠陀时代的地狱观念还处在萌芽状态,它在大地之下,是因陀罗神(帝释天)惩罚敌人和恶魔的地方,这时的天堂和地狱并未与善恶行为相联系。 到了梵书时代,出现了“再生”的概念,一般认为转生的概念乃至轮回的观念是受此启发而来,但此时还没出现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轮回业报思想,这一时代祭祀盛行。 到奥义书时期,业报轮回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开始提出,报应的观念也已出现。这时婆罗.门教内部祭司阶级的腐化已经十分明显,祭祀万能神话被打破,社会上开始注重业报伦理。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和平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月亮即使在黑半月的第十五天消失了,众星也没有丢下它。灵魂即使离开了肉体,它在肉体内所做业的果报也不会离它而去。”一切众生都受着自己所做业的控制,在天堂和其它好的地方享受善业所带来的欢乐,在地狱里饱尝自己罪恶所带来的痛苦煎熬。他们带着自己已经减少的宿业来到这个世界上,受着种种可怕的侵扰和死亡的折磨。 2、业报轮回思想 《奥义书》对人死亡后的命运,提出了“五火二道”的最原始轮回思想。 “五火二道”思想,见于《广林奥义书》及《歌者奥义书》,二者皆属于古《奥义书》。它代表印度古奥义书对轮回与解脱的看法,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于自然世界生命之循环互依的见解。 “五火”指的是人死后所经历的五个轮回阶段:人死火葬, (1)灵魂先进入月亮; (2)然后变成雨:(3)雨下到地上变成食物: (4)食物被吃变成精子; (5)精子进入母胎而后出生。五火之道即是轮回之道,也称为“祖道”,相对于此的解脱之道,即所谓的“神道”,也称天道。它是指人死后灵魂进入梵中,梵我合而为一,不再轮回于生死之际。所以祖道和天道就是“二道”。 为了说明果报不同, 《奥义书》提出了三道四生。轮回业报思想在《梨俱吠陀》中还未见到过, 《梵书》中间或谈到死后转生的问题,但并不一致。在《奥义书》中则被系统地提出,可见这种思想是和印度阶级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轮回解脱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每一个人的灵魂在死后可以在另一个躯壳里复活,一个人重新转世的形态,首先是取决于他过去本人的行为——业(羯磨),即取决于他奉行婆罗门、刹帝利的要求和保持那些树立在各个种姓之间的界限认真到什么程度, “依照人的行为决定那个人将来要成什么样,行善的成善,行恶的成恶。” (《森林奥义》)。 (中国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之说)如果他崇信神明,奉行吠陀的规定,死后可以投入“天道” (神的地位);次之,可投入“祖道”(人的地位),轮转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等;至于不信奉神明,违逆种姓的义务者则要永劫沉沦于“兽道”,即地狱之中,来世变为首陀罗和动植物等等。奥义书根据轮回教义把有生命的物类(有情)分为胎生、卵生、湿生、种生四种。所谓胎生是从母胎生,如人与哺乳动物等;卵生是从卵化生,如鸟、鸡、鸭等;湿生是从湿气生,如蚊蚋等等;种生是从种子生,如草木等各种植物。这就是“三道四生”,三道是天道、祖道、兽道;四生是胎生、卵生、湿生、种生。 为何众生的生命是不完美的?因为生命与轮回的动力,即来自众生的意欲与意欲所展现的行为,这些意欲与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影响,不论是可见或不可见,就叫做业。众生的意欲大多是盲目的,以盲目的意欲指导行为,因此造成了众生诸多苦难,这盲目的意欲,又可称为无明,它就是生命之盲目冲动,也是轮回的原因,因此想要摆脱轮回无穷的生死之苦,那便只有去除无明一途。印度婆罗门教徒普遍相信,每个众生的灵魂即自我,来自于梵,梵是宇宙的创造者,是万物的根源,是全知全能;众生的自我来自于梵,故本质与梵相同,但因为无明的缘故, 自我与梵分离,因此不再具有与梵相同的全知全能,同时陷入生死轮回之中而不自觉。因此所谓解脱,就是自我能够回到梵,达到梵我合一的状态,梵我合一乃是人生与宗教上的终极目标。 3、解脱的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享受幸福,有的人总是受苦受难,这是人前世的所作所为而决定。前世积德,则今世可以享福;前世作恶,则今世受苦。而今世作恶,则来世受苦;今世积德,则来世享福。前世、今世、来世,人的行为会有报应,这就是业报。人的记忆可以消除,业报却不会断除,这就是业报轮回。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盖以过去之业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由现在之业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此即迷界流转之相状。这种观点不仅仅主宰了印度的婆罗门教徒,同时对其他民族也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全世界。比如我们中国人经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三世轮回的观念。婆罗门教徒认为人应该超脱轮回,寻求解脱之道。 解脱,就是使人的灵魂或精神从生死轮回中,从肉体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达到永生不灭、无限福乐的境界。解脱的观念离不开梵我一如思想,我来自于梵,也必然返回于梵,人之所以处于轮回之中,原因就在于“无明”。由于无明而认识不到梵我一如真理,迷恋世俗生活、迷恋男女之情而处在轮回中。 《奥义书》的圣贤们认为,只要通过宗教实践努力修习,体悟梵我一如真理,就可消除无明,抛弃一切欲望,使灵魂摆脱轮回,返回到梵界,达到解脱。 解脱的途径,婆罗门教典藉中在不同的地方常有不同的推荐:冥思、苦行、祭祀等等,但最重要的是瑜伽,瑜伽分为智瑜伽、信瑜伽和业瑜伽,其中业瑜伽就是业解脱。 《奥义书》也规定了各个种姓断灭轮回的解脱方法。解脱方法主要是证悟梵我合一(即通过自我的冥想使个体灵魂与梵合而为一),在生活中要刻苦修行。 《奥义书》规定的修行的方法是:苦行、布施、正行、不杀生(即非暴力)、实语、禁欲、奉爱。这些规定到后来也被一些统治阶级借用。例如婆罗门教倡导施舍,在吠陀时代以后,施舍观念成熟,施舍物包括土地、树木、金银珠宝、食物、女佣、灯、衣服、马匹、牛、酥油、鞋子、伞具、吠陀知识、抚慰言词等等。施舍对象主要是僧侣阶层。施舍的报偿就是积累功德,涤除罪愆。施舍也有规则和禁忌,比如不施给不诵经的人或者品德有问题的人,施舍给博学者或者生活穷苦之人会受福报,施舍了弄脏了的食物将招致祸害等等观念。 《奥义书》的轮回与解脱思想,是指有情的命运有两条路:要么跟着现象在继续变化而轮回;要么返还到大梵的本位而得解脱。 《奥义书》最终的目的便是求得解脱,脱离罪恶和烦恼,也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人之所以不能还到梵净的本来面目是因为无明的障碍,如果没有无明,明了之时就可回归到梵净。人们怎样才能明了?怎样返还梵净呢?只有修习禅定和瑜伽,抑制感觉和表象的活动,念诵梵的表征安崦(嗡om)字的密语(密咒),念念相续,就可以渐渐把握身心,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合一的境界。轮回是苦,所以印度的婆罗门教徒认为人应该超脱轮回,寻求解脱之道。 总之, 《奥义书》中阐明了业报轮回思想,这种轮回思想对佛教理论有一定的影响。古老的印度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从吠陀圣典发展到奥义书时代逐渐形成深奥的理论体系,佛教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上结合佛教理论对《奥义书》中轮回思想加以剖析,愿对修学佛法者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