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的伦理基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的伦理基础

 

  Buddhism and Ethics: The Ethical Basis of Buddhism

  Peter Morrell

  彼得•莫雷尔

  关键词:伦理、因果、轮回

  作者介绍:彼得•莫雷尔是一名医疗历史学家,自1975年开始教授生命与环境学的课程。他毕业于利兹大学的动物学专业。1982年与罗杰•约翰森一起出版了《环境学》这一教科书,并发表了大量顺势疗法的期刊类文章。

  佛教伦理的基础

  佛教伦理似乎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之上的,有的比较自我,有的则更普遍。其中一个非常基本的基础是不伤害。

  在小乘佛教中,最重要的就是不伤害众生。无暴力、不伤害是根本(丹增嘉措,打开眼睛的新意识、智慧,伦敦,1985,pp.19-20)。

  这就是说在对待自我、他人以及众生时要树立一个不伤害的态度,即对待自己和他人时都要善良、温柔、体贴和尊重,这也就意味着要调伏自身行为。要说明什么是不伤害与解释说明什么是“行为端正”是一样的。行为端正被解释为无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对众生有益的行为,它被视为行为端正、心存善念以及赞美的语言。这包括仁爱、慈悲、良善和布施以及因他人的快乐和所有无私慷慨的行为生起的无差别的欢喜心。

  与此相反的行为即是不好的行为,而这包含了所有对自他造成的伤害或是未能做好、未能质疑、未能抵制的不良行为,包括了植根于仇恨、愤怒、骄傲、嫉妒、暴力以及用粗俗或者不明显的方式伤害他人的行为。这些不明显的方式包括了各种对他人的不敬、恶言或者对别人不好的想法。在所有情况下,善行被认为是中立的或者积累功德的行为,这个功德将会成为来世幸福快乐的因。同样,不良的行为被认为是坏的、会积累恶业,并导致来世的不幸。因此遵循行善、不作恶的基本动机考虑到了行为、思想和语言所带来的后果。通过仔细分析后果,人将会被领进一个以道德为主导的世界,在其整体行为中要么中立,要么行善。正念与邪念以及两者的后果是在实践的层面上通过道德引领佛教的主线。因此通过认真仔细的考虑,佛教徒选择的途径对自他产生的伤害最少,并鼓励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善行。

  佛教徒也会运用六道伦理来引导自己。因为知道没有任何保障可以确保下一世再转生为人,并且知道恶业会让自己转生到地狱、饿鬼或者旁生道(嗔恨心、嫉妒心、愚昧和贪心很强烈的人)。这一认知对做恶业的决定起到一个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大概是为了通过使信徒受到惊吓和恐惧来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佛教著作中把六道众生的本性与痛苦描述得栩栩如生。但是在佛教中,对于不良行为的态度,与批判相比更侧重于治疗。没有一个人可以“注销”其下地狱的因,也没有人能“注销”其做过的无法挽回的各种恶业,也找不到任何方法判定做坏事的过失有多大。在某些方面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走了一条我们也都很容易遵循的路。但是因果的不可避免是毋庸置疑的:种何种因,得何种果报。

  虽然上述分析肯定是正确且适用的,但是我们也要去诠释佛教伦理是完全根植于因果与轮回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两个基本概念,在佛教中就没有对与错的概念。区分对与错与否是看做出的动作所带来的影响是否具有意义。如果不把因果和轮回看作事实,这些影响就不会存在。因此,如果没有新生命的出生和业力对生命的影响,那么也不会有对错的概念存在。事实上,我们可以断定,如果没有任何宗教规范生活,那么就根本不会有普遍适用的伦理,因为我们将只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流向没有任何道德形式的后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伦理的唯一基础必须是可以转换的、相对的、主观变动的、以社会和生物生存为基础的。

  基本上,所有的佛学院都把伦理视为一种让人专心致志、纯净生活、免于负面影响的方法。这有点像是要保持体内的血液和内脏干净健康,就要保持身体健康一样。思想被当作溪流或者河水,需要保持干净并且不断检查是否被污染,如果要保持纯净的精神,就要祛除污染物。这个观点来自一个教言,当一位僧人被问到什么是佛教徒的行为时,他答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源于往昔所做之事,我们如何处理或者处理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心境。佛教把自己的教义视为一种治疗不纯净心灵的疗法。

  三种教派的伦理观

  小乘佛教教派所述的简单的道德准则适用于自身以及独自追随佛教的信徒:小乘佛教的重点在于个人寻找避世的场所。小乘佛教似乎以一种冷漠的、毫不关心的自私自利的形式远离世界和所有其他的事情。没有敌意,对世界也漠不关心,他们宁愿像幽灵一样穿过这些俗事,以减少他们与一切人和事的联系。他们的目标是无我或阿罗汉的超脱和宁静。

  但在大乘佛教中有一个相对更广的道德行为观,这种观点非常与众不同,它包含了一切众生,并力求通过开展慈善活动来获得安乐。这种观点的目的在于要好好珍惜、爱护并安慰一切众生,这样做只是为了获得纯粹的快乐。因此,大乘佛教是针对一切有情众生的,而不是自我的避世。这点也体现在大乘佛教的四无量心和六波罗蜜多中。四无量心是慈、喜、悲、舍,六波罗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业力可以解释成善念在来世显现为善念、善行显现为善行、善言显示为善语,每一种都存在于自己的领域部分。善念不会是来世善行或善言的因,就像恶行不能引起来世恶念或恶语一样,诸如此类。因此,杀人导致缩短自己的生命,而说别人坏话将导致将来自己成为被说坏话的对境。万法的因与果严格地在它们自己的领域内产生共鸣。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业力被认为是作用与反作用或行为与结果定律、因与果的关系。

  小乘佛教的目的是自我解脱,而大乘佛教更倾向于培养慈心、悲心、喜心。不管是在精神进步方面还是为了发展一个好的来世,慈心、悲心、喜心都是比其他重要品质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仅仅通过慈悲喜舍,人的想法就会变得舒缓圆润。如果你先想到他人然后才是自己,那么你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仁慈、慷慨和给予。在心识上播种正能量的业力种子,这样你在未来世将变得越来越仁慈和善良,没有嗔恨和贪婪这些强烈的自私自利的态度,从而在世上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

  然而,在大乘佛教教派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因为禅宗人物证悟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完全超越了任何理性理解,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纯粹的智慧、高度的幽默和瞬间的顿悟。但在藏传佛教中,智慧方面没有像慈心和喜心一样被强调得多。然而这些最好是被作为互为补充的部分,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都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分,代表了智慧与方法的结合,或是智慧与慈悲都代表了佛陀最重要的本质。

  因此,不同教派的潜在道德基础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精神目标。尽善尽美是可能的,但是只能通过宗教修行来实现。什么也不做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努力规范道德行为准则来改善。人们需要努力改善的恶行其实是我们原本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但是好消息是,佛教认为,如果我们作出努力,那么就可以确保我们的努力可以改善这些情况。所有佛教教派都要求遵守相应的道德标准。这些行为、语言和思想,对播撒这些随着轮回一世一世存在着的无形的业力种子具有影响力、价值和意义。

  佛教徒要确保往昔所造的恶业都已忏悔,往后不要再造更多的恶业,而且在一个人的所有生活领域中只修习善业。如果确实是这样,知道自己更加完善,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出生在一个条件更好的环境,那么就可以高兴地死去了。这是一个人精神改善的标志,给更美好的未来或来世一个希望。简单来说,佛教生活就是通过慈悲的行为以及以善习代替恶习来克服恶业,并努力不再造任何恶业,同时在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修习善业。这好比从危害他人的人转变成一个利益他人的人。这是一种精神生活、宗教生活,也是一种教人积善行德的正能量。

  智悲翻译中心

  译者:王筱汐、王筱艺

  一审校对:丹秋白马

  终审校对:巴玛拉摩

 
 
 
前五篇文章

《法华经》的伦理思想(义慧)

佛教道德四人谈

北大教授呼吁守住人类最后屏障底线伦理

佛家伦理哲学(玠宗)

《善生经》中的伦理思想(远尘)

 

后五篇文章

佛教之男女平等观(戒毓法师)

略论佛教伦理及“心灵环保”之浅见(王春华)

勉励·期许篇:临终祈愿文

勉励·期许篇:消灾免难祈愿文

勉励·期许篇:为误入歧途者祈愿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