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实 相 印 之 述 义(三) |
 
实 相 印 之 述 义(三) 好,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它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我们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再发明这个真跟妄的它的一个差别,看第二段。 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好,那么这个地方是《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先做一个总说,说如来藏中,这个如来藏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这念心,它有真也有妄,所以叫在藏,含藏真实的一面,也含藏虚妄的一面,叫真妄和合体,叫一念心性。 那么它体性叫性色真空,虽然它具足无量无边的法,性色就是它有染净诸法,但是它的本性是空的,它的体是空的,它又具足无量无边的染净诸法,性具这一块我们到了下一段再说,先知道,体性是空,作用它是随缘显现,这一段是总说,再看下一段,什么是体呢?体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我们一念心它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清净这个地方加一个本然,这个本然很重要,就是说它是本来清净,不是你经过修正以后才清净,这个很重要。就是说它是本来就清净的,表示它不可以破坏,它不能染污,你看虚空本来就清净,所以你用墨汁泼它,你不可能染污它的,你可以改变它的相状,但是你不可能染污虚空,所以它的本体是清净本然,但是它的作用是随众生差别的心念,应它所知的量,当然这个地方特别指凡夫法界,它有六道轮回的各式各样的思想,各种的业力,这个就是它所知的量,有不同的思想业力,所以它就循业发现。 前面是讲性空,这一段是讲缘起,循业发现。所以大乘的业力,是附属在心性当中,它不再谈业力,你心中就有业力,所以你自己去招感你的果报。循业发现最容易解释就是这个水,是最容易解释。你看我们众生的心相对来说善业比较强,所以我们的心跟水接触的时候,我们看到它是湿润的水;饿鬼道,他的心中有这个悭贪的业力,所以他这个恶鬼道看到水,他循业发现,他看到的是火,他去触摸水的时候被水烧到,他看到的是火;天人,他的善业更强,他接触水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宫殿,七宝庄严的宫殿。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本来什么都没有,循业发现。 佛陀在《楞严经》举一个例子,说虚空本来没有花,虚空本来就没有相,哪有花呢?但是有一群人眼睛有毛病,好像白内障,所以白内障的人看到虚空中有花,有些人看到的是红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白色的花,有些人看到是绿色的花,有些人看到花比较丑陋,有些人看到花比较庄严,其实是个人循业发现,本来就什么都没有,这叫清净本然,循业发现。 这个地方是说明什么事呢?就是我们轮回,其实轮回是不存在的,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所以你就看到了轮回。当你的妄念结束的时候,它就没有,本来就没有轮回。虚空本来就没有花,你把眼睛治好了,看虚空本来没有花嘛。 我们在日常生活很容易看到一个观念,比方说,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某甲讲一句话,这句话本来就是一个法,但是某乙,如果他过去生有这个恶口的口业,他听到这句话他就觉得很刺耳,他觉得某甲在讽刺他。那么如果某丙他本身过去生是修赞美法门的,他那心中赞美的业特别强,他循业发现,他听到这句话,认为是在赞美他,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呢?这句话什么都不是,本来就缘生缘灭的东西嘛,就是个人循业发现。 循业发现这句话是很深,诸位,你回家试试看,你在家吃饭的时候,晚餐一家人,五个人在一起吃饭,其实五个人看到的饭菜颜色不一样,真的不一样,福报大的人看到这个饭菜特别的美妙,福报差的人看到这个饭菜就特别的丑陋,就是本来就没有饭菜嘛。 在僧团更明确,在僧团,你看我在带那个新生的时候,一个团队,比方说一期有二十个三十个,你看僧团,大家穿同样的衣服,大家睡同样的寮房,大家吃同样的饭菜,有些人活得快快乐乐的,有些人活得苦苦恼恼的。你说这个环境到底是好是坏?那样就是那样,循业发现,所以你要知道,问题都出在自己。你那个心里面有业力,你自然循业发现痛苦的果报,你的忏悔干净以后,你再去看人生,那一切都是安稳快乐,这叫循业发现。那么一切法到底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一句话而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来是这样,那现在呢?现在已经失去,现在讲循业发现,本来是清净本然,现在叫循业发现。 也就是说我们做一个总结,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佛陀到了大乘实相的时候,否定了因缘说,我们在人天业果的时候,讲诸法因缘生,讲业力的概念,这种片断的概念,在大乘的思想,是把它说这是不圆满,乃至于外道的自然外道也不圆满。那么真正的大乘的思想是一切唯心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但是却循业发现,虽然循业发现,还是清净本然。这种大乘的空有无碍的思想,这不是一般的凡夫的分别计度所能够理解的,唯证方知的,只有佛陀出世才能够讲出这么深妙的中道的道理出来。 好,我们这个中道实相,诸位,很深,但是你要弄清楚。因为你是什么思考,你就走上什么道路。如果你要成佛,你一定要具足佛陀的思考模式,生命有很多道路,你可以走得很慢,但是你不能走错道路。 所以如果你这个大乘的思想建立不起来,你就没办法成佛,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思想,如来密因,《楞严经》讲这个是成佛的因地,佛陀出世就是传授这个法门而已,大乘的不二思想,我们不能老是活在业果思想,这是人天乘。就是说,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谈到修行,做得到做不到这不谈,先建立一个正确的知见,先让自己上路再谈修行,所以这个理观很重要。 理观就是你怎么看待人生,就决定你的种性,你是一个二乘种性,你是人天种性,你是大乘种性。如果你的人生观老是活在业力,那你的档次就不高了,就是你没有大乘的种子,到了极乐世界,佛陀要教化你就比较麻烦,我们必须把大乘的种子准备好,阿弥陀佛跟我们说法才可能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无生的概念我们下一堂会解释,很重要,什么叫无生?这个也是一种大乘的思想。 佛法修学概要——126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