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玄奘思想研究: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王惕) |
 
玄奘思想研究: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王惕) 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 王惕 谈到玄奘法师,就会想到,当他取经回国时,印度人民送给他的两个荣誉称号:“解脱天”和“大乘天”。《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 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 先说天之义:在梵语和藏语中,此“天”非彼天。在汉语中,天是天空的同义语,但在梵语和藏语中,天指天上(上界)、天部、天众、天趣、天道,天神、天乘,在梵语为“提婆”,藏语为“拉”指六道轮回中的最高、最胜之有情;而“天空”(虚空)则另有他词。 再说解脱:解脱,又作木叉、木底,意为解放,超脱。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从宗教的角度说,达到精神的净化与超升,而脱离迷与苦的境地。细分起来,解脱有多项,以小乘总体而言,得到解脱最速也需要三生,故称“三生解脱”。小乘的终极目标是跳出三界,得到解脱。 三说乘:乘,为车乘、乘载、舟乘等讲,是我们的心灵从此岸度到彼岸的“交通”工具。小乘为小车、小舟,只载一人或少数人,;大乘则为大车,大船,除了自己还要与众生同舟共度。 小乘的功德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原始佛教,根本佛教。主要依经是佛陀悟道成佛后十二年间说的四阿含等。学人主要是通过听闻佛陀的教授(声闻),修习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和戒定慧三学,而悟“我空”,依须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次第修行,出离三界,达到无余涅槃的境界。凡修至阿罗汉果,就已了脱生死,不再堕入轮回。所以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将其归入中士道: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其中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有,一切皆摄入下士……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注1) 过去有人将小乘修行人称为“自了汉”,意为只求自己解脱,不去普度众生。不过,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如果连自己都度不了,又何谈去度众生呢?小乘毕竟也要超出三界,了脱生死,诵经、坐禅、持戒一样也不能少。试问,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小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多有一些这样“独善其身”的人,不是也很好吗?小乘修解脱,要达到此目的,同样需要跳出三界,也就是说,要摆脱六道轮回的束缚,超脱生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达此目的,必须使自己产生质的飞跃,就是超凡入圣。这一壮举,已经超出了其他一切宗教的理念和范畴,真的也很伟大。 小乘经典见于大正藏的阿含部和本缘部,这两类经典在巴利文中也可以找到对应的,或类似的内容。过去有些人将阿含经锁定于小乘、四谛、十二因缘等法,实际上,在阿含部和本缘部中,都有演说发菩提心,修菩萨六度的内容。《增一阿含经·卷一》: 弥勒称善快哉说 诸法义合宜配之 更有诸法宜分部 世尊所说各各异 菩萨发意趣大乘 如来说此种种别 人尊说六度无极 布施持戒忍精进 禅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无极睹诸法 诸有勇猛施头目 身体血肉无所惜 妻妾国财及男女 此名檀度不应弃 戒度无极如金刚 不毁不犯无漏失 持心护戒如坏瓶 此名戒度不应弃 或有人来截手足 不起嗔恚忍力强 如海含容无增减 此名忍度不应弃 诸有造作善恶行 身口意三无厌足 妨人诸行不至道 此名进度不应弃 诸有坐禅出入息 心意坚固无乱念 正使地动身不倾 此名禅度不应弃 以智慧力知尘数 劫数兆载不可称 书疏业聚意不乱 此名智度不应弃 诸法甚深论空理 难明难了不可观 将来后进怀狐疑 此菩萨德不应弃 《佛本行集经·卷一》 目揵连。诸菩萨等。凡有四种微妙性行。何等为四。一自性行。二愿性行。三顺性行。四转 性行。目揵连。云何名为自性行。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知已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云何名为愿性行。若诸菩萨发如是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是名菩萨愿性行。云何名为顺性行。若诸菩萨成就具足六波罗蜜。何等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顺性行。云何名为转性行。如我供养然灯世尊。依彼因缘。读诵则知。是名菩萨转性行。目揵连。是名菩萨四种性行《悲华经》第三大施品。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本愿故取净妙国。亦以愿故取不净土。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恶不净土耳。是故吾以本愿。处此不净秽恶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牟尼佛在49年的说法生涯中,很多次讲述自己往世修菩萨行的故事以及成佛的因缘。既要说成佛因缘,就要说往世的菩萨行,既要说往世的菩萨行,就一定会有“六度”“四摄”的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善慧菩萨借花献佛……佛陀的往世无数次布施头、身、妻子、宝物等,都是修菩萨行的具体体现: 《佛说九色鹿经》 佛言。尔时九色鹿者我身是也。尔时乌者今阿难是。时国王者今悦头檀是。时王夫人者今先陀利是。时溺人者今调达是。调达与我世世有怨。我虽有善意向之。而故欲害我。阿难有至意。得成无上道。菩萨行羼提波罗蜜。忍辱如是。 可以说,想把大乘菩萨思想彻底从原始佛教中剔除是不大可能的。再说,即便是原始佛教中没有菩萨思想,也是修习大乘的基础,济群法师说: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解脱,就是解脱惑业,解脱痛苦,解脱生死,解脱轮回。由此,而能了无挂碍,得大自在。关于解脱的修行,首先,应认清解脱的意义。在盛行大乘佛教的中国,多数人对解脱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将之归于声闻行果,为不究竟。似乎大可跳开这一步骤,直接上求佛道。事实上,解脱才是三乘佛法的核心所在。声闻行者固然是以解脱为目标,菩萨行者同样离不开解脱。两者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后者是以慈悲和智慧的圆满为终极目标。慧的修行,正是为了成就解脱。否则,自顾尚且不暇,何以觉他!何以利他!(注2) 因修大乘菩萨行,必须建立在出离三界、解脱生死的基础之上,故,因怖畏落入三恶道而修的人天道(下士道)和培植出离心而得解脱的中士道,成为修习大乘的基础,宗喀巴大师将其称为“共道”。所以,如果说佛教是一棵大树,小乘则是其根,根之不存,干、叶、花、果无从说起,故称小乘为“根本佛教”是非常贴切的。 小乘佛教的功德与大乘功德是一,不是二。 回小向大:回小向大,是指从小乘法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具慈悲心,广化众生,通达空性,上求菩提。在佛教流传世间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不乏其人。首先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受佛陀的委托,有十六尊者驻世,实际上就担任着大乘的任务:承佛敕命,驻世护持正法。这是佛国的派出机构,既然是护持正法,已经是在为人民服务,故在藏传佛教中,认为十六尊者是“大悲为体”“饶益一切有情”的“尊贵补特伽罗大圣者”: 诸佛所化罗汉圣会众, 为利众生正法内护持。 真实住持三宝十六尊, 圣教长久驻世求加持。 …… 三世一切诸佛及佛子, 悲心随世显现声闻相。 守护圣教利益有请众, 诸尊具寿圣者吉祥临。(注3) 在《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干喻经》(注4)弥勒菩萨从十二因缘讲到大乘空性,无痕无迹,自然过度,如履平川,先说: 薄伽梵常为苾刍说如此义。若见缘生即见法。若见法即见佛。 再说: 云何是法。如来略说八支圣道果得涅槃。是名为法。云何是佛。觉悟一切法故。以圣慧眼证于涅槃。见作菩提所学之法。是名为佛。 三说: 云何见缘生。如来说此缘生常住。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不颠倒。无生无作无为无对无碍。见自性寂静即见法。此是将缘生与空性圆融而说。 比喻: 所谓从种子生芽。从芽生叶。从叶生枝。从枝生茎。从茎生干。从干生花。从花生果。若无种子芽无从生。乃至无花果亦无所从生。有种故生芽乃至有花生果。其种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从种生。乃至花亦不作是念我能生果。果亦不作是念我从花生。然有种子故生芽。乃至有花生果。如是外缘生应知系属于因。云何外缘生系属于缘。所谓六界 和合缘生系属于缘。云何六界地水火风空时和合缘生系属于缘。云何地界水火风空时界。令种子摄持名为地界。令种子滋润名为水界。令种子成就名为火界。令种子增长名为风界。令种子作无障碍名为空界。令种子变易名为时界。若无众缘子不生芽。若不阙地界不阙水火风空时界。则一切和合种子生芽。其地界不作是念我能摄持种子。水界不作是念我能滋润种子。火界不作是念我能成就种子。风界不作是念我能增长种子。空界不作是念我能令种子作无障碍。时界不作是念我能变易种子。其种子亦不作是念。我从众缘而得生芽。然假如是缘种子生芽。其芽不自作不他作不二俱作。不自在天作。不时变易作。不自性生。不系属作者无因得生。如是种子以地水火风空时和合故。而生此外缘生法。 下面,弥勒菩萨详说十二因缘,之后,归于大乘: 若以正见相应于此时。悉断诸结证得遍知。如断多罗树。无所有性入于胜义。于诸趣长时悟不生不灭。得成就忍广作无边利乐有情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若须臾顷。审谛观察缘生义理者。即能顿灭无始时来极重业障。广集福德智慧通达。永断耶见说法无畏。大德舍利子婆伽梵。与彼善男子善女人。授无上等觉大菩提记。 小乘是佛教的根本,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小乘与大乘根干枝叶相连,不可能断然分离。 大乘的确立 一、大乘思想的基础——佛本生故事 大乘理论起源于何时?其说不一。从佛说经教来看,最早的大乘思想应该是“无始”,因为大乘思想的核心就是佛性真如。但这样说,恐怕不能契合那些习惯于编年、系统、考证、思辩与分别的研究者。故我们不妨将时间拉近一点,在往昔无量劫中,佛陀的前身多生修习菩萨行的佛本生故事,就是大乘思想的发源处。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应大梵天王之祈请,开始在人间说法弘化。在原始佛教时期,他说的佛法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凡夫的启蒙教育——人生八苦,六道轮回,四谛,十二因缘……使凡夫首先超脱三界,这对于地球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二是潜移默化地传播大乘思想,为了不使凡夫乍听大乘之法产生“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现象,“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均出于《金刚经》)故世尊巧妙地运用方便,讲述自己过去世修菩萨行的因缘故事。有关佛陀的本生传说,于佛陀在世及入灭后一直在佛弟子间以及印度民间广为传诵,并建立了种种纪念物;从佛弟子们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屡屡引用佛本生的实例。本生传说作为当时的教材和佛教文学,是最有趣、最生动、最易懂、最富含教育意义的一种“佛说”,普及于印度社会上上下下各阶层,深入人心。目前存在于印度民间的传说还有很多不为中国信众知晓。在佛本生传说中,施、戒、忍、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具全,慈悲愍生,舍生忘死……这无疑给后面的大乘经典的出世作了很好的准备和铺垫。要当成佛,必修菩萨行,要修菩萨行,必发菩提心,奉行六度,而那些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贤圣,就能顺理成章地进入大乘的修行了。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立足点:“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于《金刚经》)。一个学说的建立与完善,不可能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业。比如中国的儒教,由孔老夫子创立,还有他的众多弟子的帮衬,还有后世朱多贤人的完善。不能说,某文非孔子所作,就将其剔除于儒学之外。佛教亦然。 (二)研究的方法:本文运用圆融法进行研究。此方法与分别法对应。 三、弥勒及兜率净土的出现 (一)弥勒其人 在佛教史上,对于弥勒的称谓较为多样,弥勒、梅达丽、梅达丽耶、末怛唎耶等,又称慈氏,还有称阿逸多者。对他身份的确认也是多样的:弥勒尊者、弥勒菩萨、弥勒佛。也就是说,他一身兼有佛弟子阿罗汉、菩萨、佛,三种身份,还有中国本土演绎出来的五代的契此和尚,就又多了人间比丘的身份;加之历史的原因,后世还有和他同名的弥勒论师,就是《瑜伽师地论》的作者,又传此人是无著的老师,但另一说法,是无著常上兜率天宫去请教弥勒菩萨,故后世简直无法分辨此弥勒与彼弥勒究竟是一、是二、是三。 1、久远劫前,弥勒就是菩萨:见于《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和《法华经》。(见下面二) 2、世尊弘法时期的弥勒菩萨:笔者认为,释迦牟尼佛在世弘法时代的弥勒和阿逸多当为一人。在《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弥勒和阿逸多两个名字是同时出现的: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注5)《大藏经》第14册 No. 452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无量化佛。是诸化佛异口同音。皆说清净诸大菩萨甚深不可思议诸陀罗尼法。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碍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 …… 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告优波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在此经文中,弥勒和阿逸多的名字同时出现,而且显而易见的说的是一个人。先说“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注意,这里说的是菩萨,也就是说,弥勒当时的身份就是菩萨。下面紧接着优婆离尊者请问佛陀时,说“此阿逸多”,就是指前面的弥勒;在后面世尊回答优婆离尊者时,又复弥勒的名字,优婆离尊者知道了弥勒菩萨的殊胜因缘,不再直呼阿逸多,而改称“大士”,佛告优婆离尊者:“弥勒先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佛告优婆离,汝今谛听:是弥勒菩萨于未来世,当为众生作大归依处,若有归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可见,阿逸多是佛弟子之间平时对弥勒的称呼,而佛陀则一直非常尊重他,而称弥勒菩萨。 3、弥勒佛,是弥勒未来的身份。 4、契此和尚:是中国国籍。是弥勒化身。 5、弥勒论师是后世之人。 6、无著到兜率天宫请问弥勒菩萨,也应是事实,这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叙述,俗谓“神交”,没有修禅、入定、观想等经历的人,很难理解,或者也会“心则狂乱,狐疑不信”。在玄奘法师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有多处提到睹史多天(即是兜率天)和慈氏菩萨: 一处在卷四,言有小伽蓝比丘提婆犀那(译为天军)罗汉往来睹史多天。另有德光比丘愿见慈氏菩萨,经天军引见,德光见慈氏菩萨时起我慢言“而欲作礼,恐非所宜”。故难证道果; 另一处在卷五,言“无著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授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后无著菩萨舍寿升彼,而师子觉则“在外众中耽著欲乐,无暇相顾……”云云。可见,一是玄奘法师深信兜率净土,二是谈到多人往反兜率,与慈氏菩萨交流,则多是定中事,并不是当是就有火箭航天也。 (二)弥勒的过去世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见于《大藏经》第三册): 尔时兔王说此偈已。告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养法。汝等宜当各各随喜。所以者何。我 从多劫丧身无数。三毒所使为鸟兽形。唐生唐死未曾为法。吾今欲为无上法故弃舍身命供养法师。时山树神即积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围绕仙人足满七匝白言。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虽有慈心何缘能办。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养仁者。为法久住令诸众生得饶益故。作此语已即语其子。汝可随意求觅水草。系心思惟正念三宝。尔时兔子闻母所说。跪白母言。如尊所说无上大法欲供养者。我亦愿乐。作此语已。自投火中母随后入。当于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以诸天。皆雨天华持用供养。肉熟之后。时山树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为供养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时彼仙人闻树神语。悲不能言。以所诵经书置树叶。又说偈曰: 宁当然身破眼目 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 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 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 迷没生死不成佛 时彼仙人说此偈已。因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作此语已。自投火坑与兔并命。是时天地六种震动。天神力故树放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国土。时彼国中诸人民等。见金色光从山树出。寻光来至。既见仙人及以二兔死在火中。见所说偈并得佛经。持还上王。王闻此法传告共宣。令闻此者皆发无上正真道心佛告式干。汝今当知。尔时白兔王者。今现我身释迦文尼佛是。时兔儿者今罗睺罗是。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槃后五十六亿万岁。当于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轮。时五百群兔者。今摩诃迦叶等五百比丘是。时二百五十山树神者。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时千国王。跋陀婆罗等千菩萨是。 《法华经·序品》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呼?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原来,弥勒过去世,就修慈心,因见兔王母子舍身供养自己,而发慈悲心,永断肉食。而且,他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前,已经是求名菩萨,虽然“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但毕竟已经是菩萨了。 (三)弥勒菩萨的现在和未来: 现在世——指2000多年前,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众多大阿罗汉的同时代的梅达丽,即阿逸多;未来世,有二:1、在(当时世尊说法)十二年后,往生兜率天宫后直到成佛的五十六亿万年间;2、成佛之后。 现在世—— 在《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作为祈请众的优婆离说: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当时的阿逸多的确具凡夫身,连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现凡夫身。在藏传佛教中,三法印之外,还有一法印,即“有漏皆苦”,既具凡夫身,就有饮食便溺之事以及微细烦恼,此即为“漏”,连释迦牟尼佛也有三个月吃马麦以及提波达多出佛身血的经历,何况弥勒?所以,当时的弥勒未断诸漏,是很自然的事。 此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他平时已经在定中了,已经没有必要再去作秀。(注意,不可盲目模仿。就像济公大士说自己“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的人就当做不修梵行的挡箭牌。) 不断烦恼,弥勒没有按照僧团中的一般规律去修头陀行,而是直接进入菩萨行,所以,严持戒律的优波离必须提出这个问题,以断诸比丘之惑。在由凡夫修行成佛的漫长的过程中,修到十地等觉菩萨也还有一念烦恼——度众生。在没有成佛以前,烦恼是不容易彻底断除的。 现在进行时和未来世—— 《中阿含经第十三卷·相应品说本经》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尊者阿那律和世尊对话后,情节有几个转折: 1、释迦牟尼佛说:未来久远当有人民寿八万岁。人寿八万岁时。……有王名螺。为转轮王。 2、尔时。尊者阿夷哆在众中坐。于是。尊者阿夷哆即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具足种种功德,且特别提到:下便布施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 解释:佛陀说将来会有转轮圣王出兴于世时,上根利智、意识超前的阿夷哆当下承当,他将来就是那位叫做“螺”的转轮王。但根据佛制,修行人自己的神通在平时是不可以自我表白和显露的,尤其是在当时,众多的阿罗汉都修小乘,惟独阿夷哆这样说,会有人不理解,故: 3、于是。世尊诃尊者阿夷哆曰。汝愚痴人。应更一死。而求再终。但毕竟阿夷哆说的是事实,故佛陀重宣此义时,变成了佛的印证和认可: 4、世尊告曰。阿夷哆。汝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 这位转轮王会成佛,即是弥勒如来: 5、佛告诸比丘。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犹如我今已成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 有了佛陀的认可与加持,弥勒(阿夷哆)按照佛的教导,重新说出了自己在未来成佛的誓愿: 6、尔时。尊者弥勒在彼众中。于是。尊者弥勒即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 释迦牟尼佛赞叹弥勒(阿夷哆): 7、于是。世尊叹弥勒曰。善哉。善哉。弥勒。汝发心极妙。谓领大众。所以者何。如汝作是念。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如今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 释迦牟尼佛为弥勒授权: 8、世尊回顾告曰。阿难。汝取金缕织成衣来。我今欲与弥勒比丘。尔时。尊者阿难受世尊教。即取金缕织成衣来。授与世尊。于是。世尊从尊者阿难受此金缕织成衣已。告曰。弥勒。汝从如来取此金缕织成之衣。施佛.法.众。所以者何。弥勒。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世间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于是。尊者弥勒从如来取金缕织成衣已。施佛.法.众。 这样,此经的脉络就清晰了:弥勒是释迦牟尼时代的佛弟子。在阿罗汉中间,平日俗称阿夷哆,弥勒是慈氏之意,是尊称;因为释迦牟尼佛通晓弥勒的过去诸世,故尊称他为菩萨。他的智慧和行为超前,往往不被一些人理解,正好在佛陀说法时,阿夷哆又当下承当将来会做转轮王,为了平息众疑,佛陀先是呵斥他,说他是愚痴人;但马上,佛陀又亲自印证了此事,并为弥勒授记,最后赠以金缕衣。这与《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是基本吻合的,只有一点有差异:弥勒的后世并不是儴佉王(即是螺义),而是该王手下一位大臣修梵摩之子。 弥勒现在在兜率天宫说法,未来必定成佛。 佛说长阿含经卷六 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彼众弟子有无数千万。如我今日弟子数百。彼时。人民称其弟子号曰慈子。如我弟子号曰释子。 (四)弥勒菩萨的特点: 1、慈心为本:为利众生不食肉,佛教史上第一位素食者;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14—456) 弥勒佛国从于净命无诸谄伪。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得不受不着。以微妙十愿大庄严。得一切众生起柔软心。得见弥勒大慈所摄。生彼国土调伏诸根。随顺佛化。 2、直指般若,随缘方便:弥勒往生兜率内院,日夜恒常“演说不退转地*轮之行”;“演说十善四弘誓愿”(注意呕,四弘誓愿就包括“众生无边誓愿度”和成佛的内容),“赞叹菩萨六波罗蜜”;“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弥勒说法的特点是小乘、大乘圆融不二。 3、上根利器,超前意识:敢于承当将来作佛;敢于接受金缕袈裟,并施佛、法、众。 4、悟性极高,举一反三:在《弥勒上生经》中,“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 (五)诸佛净土: 净土之义:净土是什么意思?修行人死后往生净土就是成佛了吗? 净土,又称净方、佛刹等,大乘认为,净土是针对众生居住的秽土而言,是佛菩萨等圣众所居住的世界,以清净无垢染为特征;,是由诸佛分领的菩萨研究院,是由佛的愿力化生而来,是诸佛为了救度众生而假现的应化土,或曰即是《法华经》中的化城,是成佛之路上的驿站、培训中心,相较秽土更利于修行,往生净土不等于成佛。 那么,到底净土有多少?是一,是二,还是无数?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有的说,只有西方极乐世界一个净土;有的说,有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净土和兜率内院弥勒净土两处,但从佛经中看,有恒河沙数诸佛,就应有恒河沙数净土,就连佛陀的诸大弟子,未来成佛后,也都有自己的佛国土。这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要有体现: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弗,汝等皆当欣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世尊在此经中,说出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近40位佛的名字,也就是近40个佛国土,况且没有说出名字者,一律称为恒河沙数诸佛,故净土之数也有恒河沙数之多。见于经典的有:释迦牟尼佛之灵山净土、莲华藏净土密严净土,东方阿閦佛(即阿閦鞞佛,又称不动佛、智积佛)及妙喜(阿比罗提)净土,东方药师琉璃光佛的东方净琉璃净土,南方宝生佛之净土,北方不空成就佛之净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兜率天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还有《维摩诘经》中提到的距此四十二恒河沙的众香佛国,密宗还有时轮金刚的香巴拉净土等。或有人说,诸佛净土是化生的,心净则国土净;也有人在认真地寻找这“西方”到底在哪里;还有的说,西方在“地上”,兜率内院在“天上”;当代高僧净空长老说,西方既不在地球,也不在太阳系,而是指银河系的西方;但浩瀚宇宙,我们又如何去辨别方向呢?我们作为有形质的人身又如何飞出太阳系,冲过银河系哪?其实,这都是忽略了佛教修行的本质:心识。净空长老说,我们往生不是这个臭皮囊去,而是神识往生。一念三千,不必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啊。 大乘无胜劣:我们不必去较量大乘各净土的优与劣。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经典中教导信众:“于大乘中分胜劣”是大恶业。故在此不再比较各个净土之胜劣。弥勒净土殊妙,西方净土殊胜,都是修行人的理想归宿。凡见道以上的修行人也会明白,诸佛净土不一,不二,会用圆融的方法去修自己的功课。 西方极乐世界极为殊胜,西方三圣共同管理、教化学人;,彼土环境七宝所成,辉煌华丽;七宝池中充满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地;人民长寿、快乐;七宝行树也会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连白鹤、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是阿弥陀佛欲让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凡我等人,只要若一日、若二日……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即现人前,迎接彼人往生极乐。故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中国人民全民的理想,影响到方方面面,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处处可以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影响:如:招魂幡上书有“西方接引”字样,去世的人,要枕莲花枕头;要请法师念经超度等。 弥勒净土庄严瑰丽,光明灿烂,宝中有宝,光中现光,“第五大神名曰正音声,身诸毛孔流出众水,一一水上有五百亿花,一一花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诸毛孔出一切音声,胜天魔后所有音乐。”就连龙王种的树也会说法:“自然有风,吹动此树,树相振触,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一切光辉灿烂美妙无比的景象,不是为了享乐,而是“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轮之行。”还有几点需要强调: 1、这里是候补佛下降人间成佛的最后身必住之地,在成佛之前,不论先前在哪一个净土,最后都要到兜率内院来参加成佛前的培训,然后下至人间成佛。不能将此认为是“退转”,因为成佛必须是在人间,是乘愿而去,不是“堕”。 2、弥勒净土为大、小乘经典共同宣说,南传佛教也承认有此净土; 3、若要往生弥勒净土,须在平时修五戒、十善、四弘誓愿以及八关斋法,故被认为是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困难。然作为有志之士,却是难行能行,正好精进。 因为以上原因,玄奘法师在一生中,既修西方净土,也修弥勒净土,于关键之时往往祈求观音菩萨护持,诵念《心经》;有时也在祈求弥勒菩萨的怙佑,决心往生兜率,他的印度恩师戒贤法师亦是立志往生弥勒净土,后来终于如愿。藏传佛教亦然。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普陀洛迦”之意,是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地;藏传佛教信徒,普遍以观音的心咒“六字大明咒”(大悲咒的浓缩咒)为日常功课;但这些并不妨碍对弥勒的信仰。弥勒菩萨在藏语中称为“强巴佛”或“香巴佛”,,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大寺庙均设有专门供奉弥勒佛的圣殿。最为典型的,就是北京雍和宫的木雕强巴佛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就在弥勒净土继续他的弘化生涯,在该派的日常功课中《兜率瑜伽上师供养法》(音译“嘎丹拉乌嘉玛修索”)是每天必读之经典,内容就是供养兜率天的宗喀巴大师和他资粮田中的诸多祖师。由此可见,西方极乐世界与弥勒净土也是一,而不是二,那里不像人间的国土,界限分明,重兵把守,捎有侵犯,即刀兵相见,非也,理想的美妙佛国哪能是这个样子?“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大菩萨们也是来往无碍的。 再强调一下,第一,所谓大乘,是指负载众生一同超脱,度于彼岸的理想;第二,修学大乘须发慈心、悲心、增上心——即菩提心,为了度恒河沙数众生而里利己利他;第三,净土是应化土,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里有十万亿佛土,不在地球,也不在太阳系,所谓方向须在入定中去辨别;第四,所谓往生净土,不是作为色身的实物质离开地球,而是作为第八识,或曰阿赖耶识、种子识、神识,这个无有形质的场物质往生;第五,很多修行境界,须是真实修行的人才有体会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玄奘的足迹 玄奘法师生活在1340余年前的隋末唐初(600——664),出生于河南省洛州缑氏县游仙乡陈村(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的书香门第。父亲陈慧,英洁有雅操,儒风博学,美眉明目,性情恬简,教子有方;生有四男,法师为第四,俗名祎,圭璋特达,聪悟不群。年八岁悟《孝经》,父甚悦,知其悟性极高,必成大事。二兄长捷法师早年出家,对玄奘法师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玄奘法师13岁出家,勤奋学法,深入经藏,兼容二乘,20岁时,已经“究通诸部”,21岁时,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律,对于各种戒律的分科,读了一遍就都掌握。玄奘法师当时已经誉满南北,别兄长捷法师,与商人结侣,开始游历大江南北。汉阳王闻法师至甚欢,“躬申礼谒” “称叹无极”,“嚫施如山”(注6)。按照常人的价值标准,他已经功成名就,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不惜生命,西行取经,而归国之后,又舍弃高官厚禄,殚心译著呢?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玄奘法师对于佛教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印度,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他既学小乘,也学大乘,既修小乘的四谛、八正道;也修大乘的六度万行,既翻译小乘经典,也翻译大乘经典,大、小二乘圆融,互相渗透和补充,他所追求和弘扬的真理、遗法,是佛教的全部,是佛教的整体,故在印度同时得到“大乘天”和“解脱天”的赞誉。 一、正志出家 玄奘法师从小,即显示出善根深厚,宿植德本,温清淳谨,风骨难得。幼年在家学习儒学时,就不交童幼之党,不出大门,虽然通衢(街道、胡同)中士女云集,钟鼓嘈杂,百戏歌舞,他也“非圣哲之风不习”(参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这样具足定力,不被世俗迷惑干扰,相对封闭式的强化学习,为他铺就成功、成材的雄厚基础。十三岁出家时,法师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的抱负:“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为此打动大理卿郑善果,“贤其器貌”预言法师“必成释门伟器”。这句立志弘扬佛法、普度群生的大乘口号,不但使他被破格批准出家,而且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法师从一开始起点就高于常人,这与他的父兄对他的教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二、正行云游 玄奘法师出家后,继续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从景法师听讲《涅槃经》,又学严法师的《摄大乘论》,拿着经卷伏在案上,废寝忘食,最令人惊叹的,是他凡学过,便可以毫无遗漏地升座覆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芳声从此传扬。之后,逢隋唐更迭之战乱,他又审时度势,情达变通,建议其兄,先奔西安,后到蜀地,年满二十之后,独立云游,足迹遍于大江南北,到相州、赵州、等地,开解疑难,深究经典,被誉为“释门千里之驹”。岂知,在常人看来,法师的巨大成功,只是他弘法利生生涯的铺垫而已。 在玄奘法师21年的生涯中,他的二兄长捷法师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法师兄因住成都空慧寺。亦风神朗俊,体状魁杰,有类于父,好内外学,凡讲《涅槃经》、《摄大乘论》、《阿毗昙》,兼通书传,尤善老庄。” “无愧于弟”。 三、正业西行 法师虽在国内遍访众师,但仍有疑难未得解决,“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当与众人结伴申请未获批准时,唯法师一人不屈,虽然孤身西行多有艰险,但他决定自己考验一下自己的决心,看看能不能忍受人间众苦,“以释众疑”,“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利导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偷度之初,千难万险,过五烽,困沙漠,攀冰山,百里失道,妖火惊风,玄奘多次祈祷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并向西域众人晓谕,曰:“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道心,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呼?” “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溢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西方请未闻之旨。”当高昌国王一再诚心挽留他时,法师说:“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于是以绝食来表明心迹。所谓无上道心,就是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础。修大乘法,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玄奘法师就是突出的典范。在西行路上,玄奘法师不但严持戒律,精勤勇猛,而且,沿途也受着大乘佛法的熏陶和滋润。行至阿耆尼国时,他满怀深情地记录了舍命为众人开泉导水的阿父泉的故事,并宿于泉侧。到了北印度境内,参访了多处佛陀圣迹,多与佛陀过去久远劫前的本生故事有关,并都建有窣睹坡,法师如实作了记录,如在始罗国境内,有昔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处,传说其地为太子身血所染,“今犹绛赤(紫红色),草木亦然”。大乘精神潜移默化地注入法师的民族魂中。 玄奘法师一路行来,一直坚持素食。过屈支(龟兹)国时,国王请他进宫,给予丰盛的供养,食物中有三净肉,法师不受,解释说:“此渐教所开,而玄奘所学者大乘,不尔也。”在此国中,有僧木叉鞠多,与其辩道,鞠多“发端即谬”,终于甘拜下风,私下里叹服,对别人说:这个少年娃娃要是到了印度,恐怕没人能比啊! 玄奘法师一路行来,遇不信佛教者,为之说因果报应,遇修小乘者或学或辩,在那仆底国突舍洒那寺,从“好风仪、善三藏”的大德毗腻多钵腊婆学习自造《五蕴论》、《唯识三十论释》及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盘桓14个月方继续前行。路上遇五十余强盗,将法师等一行人的衣资尽掠去,众人皆悲泣,唯法师笑无忧戚,问其原由,法师说:人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现在我们还活着,有什么可忧愁的呐!修行人阔朗、豁达可见一斑。在北印度、中印度法师遍礼圣迹,二乘兼学,并都作了记录。 法师对弥勒菩萨和兜率净土的信仰笃深坚定。行至阿输陀国时,参拜城南伽蓝,是“阿僧伽菩萨说法处。菩萨夜升睹史多天,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论,庄严大乘论,昼则下天为征说法。”阿僧伽者,即是无著。又在恒河上遇贼劫持,衣服珍宝悉皆搜去,贼“素事突伽天神(注7),每于秋中,觅一人质状端美,杀取肉血,用以祠之。以祈嘉福。”见法师仪容伟丽,形貌淑美体骨当之,于是决定杀掉法师。此时,信仰的力量发挥作用,当法师被缚于祭坛,强盗挥刀相向时,“法师颜无有惧,贼皆惊异。既知不免,语贼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取灭。法师乃专心睹史多宫,念慈氏菩萨,愿得生彼,恭敬供养,受瑜伽师地论,听闻妙法,成就通慧,还来下生,教化此人,令修胜行,舍诸恶业及广宣诸法,利安一切。” 于是他正念入定,排除异缘,一心念慈氏菩萨,感到好象自己登上须弥山,越一、二、三天,见睹史多宫慈氏菩萨,处于妙宝台上……这时,法师端坐入定,已经不知贼之所在,反而心生欢喜,也听不到同行之人的号哭声。须臾之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船舫漂覆,贼徒大骇”问明原由,不敢再害,并忏悔罪业,将诸凶器投入河中,衣物还归原主,受三归、五戒。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啊!玄奘法师受到死亡的威胁时,还念念不忘受瑜伽师地论和还来下生,救度贼人,犹如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作忍辱仙人时所表现,这需要何等的坚韧与魄力!只有当法师来到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树下时,他才“悲欣交集”,“五体投地”、“悲泪盈目”,“远近辐凑数千人,观者无不呜噎。”他毕竟还是没有成佛的血肉之躯,即便是难行能行,为法舍生忘死,也还有深埋于心的宗教感情。 四、正勤参学 玄奘法法师经历千辛万苦,自菩提伽耶被隆重地迎至那烂陀寺,礼见渴慕已久的戒贤长老。由于他在西游的过程中,足迹所到之处,讲经说法,参学布道,早已名声远播,故戒贤长老并没有把他当作一般学僧;加之戒贤长老三年前梦见观音、文殊、弥勒三位大菩萨指点,命其等待“支那僧”,传以大法,故戒贤长老给予他相当于现代高级的访问学者的待遇:“那烂陀寺主客万僧,预此供给添法师合有十人。”“印度伽蓝数乃千万,状丽崇高此(指那烂陀寺)为其极。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并学大乘兼十八部,爰至俗典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研习。凡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余人;三十部者五百余人;五十部者并法师十人;唯戒贤法师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注8 )安顿好之后,玄奘法师观礼胜迹数十日,然后返回那烂陀寺研习经教,于32岁至35岁4年中—— 请戒贤长老讲《瑜伽师地论》三遍; 听习《顺正理论》、《显扬圣教论》、《对法》、《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各一遍; 又听习《因明》、《声明》、《集量》等各三遍; 又学梵语的词语文法诸书《声明记论》、《记论略经》、《门择迦》、《温那地》、《八界论》等; 在玄奘法师进入那烂陀寺学习之前,于西行途中和后来参访五印的过程中,也多有停留,学习大小乘经典: 从僧称法师学习《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等; 在磔迦国从一老婆罗门学习《经百论》、《广百论》等; 在至那仆底国从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杨曾文教授说:“毗腻多钵腊婆曾著《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看来也是位瑜伽唯识学派的论师。”(注 9 ) 在中印度的窣禄勒那国,从阇那鞠多学经量部《毗婆沙论》; 在秣底补罗国从蜜多斯那学有部的《辩真论》、《随发智论》等; 在曲女城,依毗离耶犀那三藏读佛使《毗婆沙》和日胄《毗婆沙》。 贞观十年到贞观十三年(约636—639年),法师三十四到三十八岁,暂离那烂陀寺,到五印参访,在此期间,仍不断地与各地大德学习研讨佛教经典: 在伊烂孥国从怛他揭多鞠多和羼底僧诃二僧学习有部的《大毗婆沙论》和《顺正理论》; 在南憍萨罗国,从一位婆罗门学习因明、读《集量论》; 在驮那羯磔迦国,从苏部底、苏里耶二僧学习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等论; 在北印度的钵伐多国,学习正量部的《根本阿毗达磨》、《摄正法论》、《教实论》(《续高僧传》卷四作《成实论》)等; 在那烂陀寺西不远的地方,有低罗择迦寺,玄奘法师又到彼与般若跋陀罗探讨有部三藏及声明、因明等; 在杖林山从胜军居士学习《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还就《瑜伽师地论》和《因明》等请教、探讨; 又兼学印度经典《吠陀》等婆罗门书和梵书。 玄奘法师大小乘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为他与外道、邪说辩论取胜和回国后的译经、著作打下了宽广和坚实的基础。他没有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有很多经论都学习了不止一遍,汇通圆融,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学问家。他对印度的民俗、历史乃至军事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印度人。 五、正语论道 讲: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往来共一十七载,沿路讲经布道,从开始在高昌国讲《仁王般若波罗蜜经》直到归国后,每日黄昏二时给学僧讲经论,再到于宫中为皇帝、太子、嫔妃、大臣讲经,说法,授三皈五戒,他一直在实践着自己“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誓言。 在那烂陀寺,接受戒贤法师的委托,为众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 著:在印度著《会宗论三千颂》,促进和谐,平息诸派之争;归国后,主要著述有《大唐西域记》,为记录和考察西域(包括整个西域和印度)历史、民俗、宗教、政治乃至军事等作出巨大贡献。 辩:即辩道,辩经,是佛教提倡的一种追求真理,辩明是非,辩清反正等方法。辩才无碍,是诸佛菩萨及圣僧为转大*轮,降伏外道而必备的超人的辩论能力。也是佛教僧人学习经论,巩固成绩,坚守正道的一种重要方法,至今在藏传佛教中仍然被广泛应用。辩才,指巧于辩术,即善巧说法的才能,为佛菩萨于多劫中由庄严口业的功力而得,能随机演说大、小乘法,通达无碍。在佛教中,还有“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说法。辩论,是佛教的活水,使佛法更加五光十色,更加灿烂辉煌。辩论不是吵架,不是不团结,不是不和谐,正好相反,辩论是去伪存真,统一思想,使之*轮常转,正法久住的法宝之一。玄奘法师,他虽然温文尔雅,道风醇厚,甚至在小说《西游记》中被写得有点窝囊,被人称为“愚氓”,但他实际上却是一位佛教的斗士,他讲经一路,也辩论一路。如前所说,法师所撰《会宗论三千颂》就是针对师子光的偏见而说;又有般若鞠多造《破大乘论七百颂》,自赞毁他,戒日王请那烂陀寺差大德四人,善自他宗,兼内外者,赴乌荼国去参加辩论,戒贤法师所派四人中,就有玄奘法师。法师说:“小乘诸部三藏,玄奘在本国及入迦湿弥罗已来遍皆学讫,具悉其宗。若欲将其教旨能破大乘义,终无此理。” 降伏:最著名的是玄奘法师通过辩论,降伏顺世外道,语言犀利,幽默,使得外道不得不承认“我今负矣,任依先约”(即“斩头相谢”),法师说:我们佛教不杀生命,你就作我的侍者,听我教化吧。后来,此外道为法师提供了详细资料,帮助法师撰出《破恶见论》。 获誉:玄奘法师的辩才贯穿他学法的始终,最辉煌的一幕就发生在他回国以前,戒日王和鸠摩罗王联合建立辩经大会,“十八国王到;谙知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到;外道二千余人到;那烂陀寺千余僧到”,高悬《真唯识量》辩题,经十八日,无人能破。“将散之夕,法师更称扬大乘,赞佛功德,令无量人返邪入正,弃小归大。”如此获得“解脱天”“大乘天”的殊荣。 六、正念度贼 在玄奘法师西行的路上,很多次遇到强盗和劫匪,这些被称之为贼者,或许就与小说《西游记》中的妖魔相似,但在小说中,这些妖魔是由孙悟空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降伏的,而在正史中,皆由玄奘法师降伏:先是镇定不惧,再是运用定力和祈请菩萨加持,三是晓之以理,贼众等人皆弃恶从善,皈依三宝。从此可以看出玄奘法师的人格魅力和由大智慧、大慈悲而形成的辩才和法力。。 七、正命译经 玄奘法师在印度曲女城大辩经会上,得到决定性的胜利后,他委婉地辞去印度十八国国王的盛情挽留,报请东归译经,得到戒贤法师的赞赏和支持,“戒贤喜曰:此菩萨意也,吾心望尔亦如是。任为装束,诸人不须苦留。”贞观十七年,法师辞印东还,对于极为丰厚的珍宝财物资粮法师皆不受,唯受鸠摩罗王所赠的一件曷剌厘披风,作为途中防雨用。贞观十九年,法师奉帝敕入长安弘福寺,开辟了第一译经场,摄受诸多佛教界大德高僧共同完成译经事业。 当年译出《菩萨藏经》《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 贞观二十年,翻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瑜迦师地论》(二百卷); 贞观二十二年,《瑜迦师地论》译讫;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摄大乘论》《缘起圣道论》和《百法明门论》; 之后,译经场移至慈恩寺,“其新营道场宜名大慈恩寺,别造翻经院,虹梁藻井,丹青云气……”十分壮丽。在此期间,因唐太宗和大内的需要,玄奘法师也有一些时间在“伴君”,为皇族讲经说法,授三皈依,直到送太宗往生。 高宗永徽元年,法师四十九岁,还慈恩寺专务译经。非常精进,不弃寸阴。每天自己定出指标,假若日间有事耽搁,没有完成进度,必兼夜间续之,直到完成指标方乃停笔。在此之后,还要礼佛行道,至三更暂眠;五更又要起来,诵读梵本,用红笔做出记号,准备天亮后翻译使用。每日晚斋后,讲解新经论和回答各地来访学僧提出的问题。 又译《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等。 显庆四年,法师五十八岁,移锡玉华宫,开始翻译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本想删略节选,但作此念后,夜即得不祥之梦,所以还依广翻,共历五年。 八、正定入灭 玄奘法师在印度参访诸贤,曾在伊烂拿钵伐多国,参拜孤山精舍的观自在菩萨像,其像威神特尊,所求皆如意。据说有求之殷切者“菩萨从像中出,慰喻其人”。法师到彼时,菩萨像的四周已经建立护拦,法师买种种花,穿之为鬘,于护拦外七步之遥处,胡跪发三愿: 一者,于此学已,还归本国得平安无难者,愿华住尊手; 二者,所修福慧愿生睹史多宫,事慈氏菩萨,若如愿者,愿华贯挂尊两臂; 三者,圣教称众生界中有一分无佛性者,玄奘今自疑,不知有不。若有佛性修可成佛者,愿华贯挂尊颈项。 语讫,以华遥散,咸得如言。既满所求,欢喜无量。 由此可见玄奘法师是自始至终在修弥勒净土,据说,弥勒净土不但有弥勒菩萨昼夜六时,恒说大法,而且,诸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虚空藏、除盖障、地藏王、金刚手等亦是常来常往,还有诸多佛教圣僧、祖师:龙树、无著、世亲等所有中观派和瑜迦派的祖师,都聚集在那里,包括玄奘法师的恩师戒贤长老。在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的“资粮田”中,更有具体的表现。笔者在1999年—2000年创作大慈恩寺玄奘三藏院壁画时,接受诸多学者的建议,在弥勒说法图中,就将这些有代表性的祖师菩萨都画在其中。犹其值得重视的是:玄奘法师是祈求净土宗的三圣之一观自在菩萨,发愿往生的却不是西方净土,而是弥勒菩萨的睹史多宫,而得吉祥预兆,由此更可证明,西方净土和弥勒净土是不二的,是圆融无碍的。即便是各有各的范围,也是一念三千,须臾即到。果然,师于麟德元年翻译《大般若》圆满后,正月八日,起弟子梦见高塔崩倒,九日,师于房后跌伤,后见眼前有大白莲华,又梦见百千人“形容伟大,俱著锦衣,从法师所卧房屋,以次庄严遍翻经院内外;爰至院后山岭林木,悉竖幢幡,众彩间错,并奏音乐……”二月四夜半,“瞻病僧明藏禅师见有二人各长一丈许,共捧一白莲华,如小车轮,华有三重叶,长尺余,光净可爱,至法师前。擎华人云:‘师从无始已来所有损恼有情诸有恶业因今小疾并得消殄,应生欣庆。’”法师遂罢饮食,右胁呈吉祥卧,五日夜半,弟子明藏问法师,见到何种景象,师答曰 :“勿问,妨吾正念。”弟子光等问:“和尚得生弥勒内众不?”法师答:“得生。”,其后渐渐气息微弱,“从足渐冷,最后顶暖,颜色赤白,怡悦胜常,过七日竟无改变,亦无异气。自非定慧庄严,戒香资被,孰能致此!” 法师自知往生时日,且与来迎天人有所呼应,按照信仰之轨制,右卧吉祥,正定取灭,将自己壮丽、伟大的一生,划上圆满的句号。这或许对于不信佛教的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按照佛教信仰而言,则是毋庸质疑的。注意!在三藏法师传中对他的评价是:“自非定慧庄严,戒香资被,孰能致此!”此句话,概括了戒、定、慧三学,是对他的一生最恰当的总结。 玄奘法师一生,修习、传播、弘扬大乘佛教,他终于如愿以尝,得到解脱。 注释: (注1)引自《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 (注2)见于《法音》2009年第5期24页《我的判教观》 (注3)见于藏传佛教格鲁派《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 (注4)见于《大藏经》第16册 (注5)《大藏经》第14册 (电子版No. 452)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注6)此节文中的楷体字,未特别注明者,皆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注7)突伽天神:又作突迦,印度教雪山神女化身之一,意译难近母,性力派所崇女神之一。每年春、秋两季祭祀,为当地之节日。 (注 8 )唯戒贤法师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惟有戒贤长老德行超群,年纪最长,通晓一切,是大众中的宗师。据说“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人称“正法藏”。 (注 9 )参见《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19页,杨曾文《唐玄奘及其佛经翻译》 参考书目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菩提道次第广论》 《增一阿含经》 《佛本行集经》 《悲华经》 《佛说九色鹿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干喻经》 《金刚经》 《佛说阿弥陀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妙法莲华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大唐西域记》 《中阿含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兜率瑜伽上师供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