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五) 

   比丘记事(之五)

  5、

  不少人内心深处都藏有深深的伤痛,但大多数人都是回避,似乎人的内心有主动遗忘的能力。

  遗忘了,不代表没有,它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某个时候,忽然跳出来咬我们一口。

  按照佛教的理论,我们所有做过的错事,都会形成一种力量,在我们的生命力发生作用,好事就发生好的作用,坏事就发生坏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各种各样的快乐和痛苦的生命体验。

  出家以后,我们常常有忏悔的功课,回忆生命那些伤害过的人,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少年的顽劣,青年的叛逆,中年的世故,越回忆越不堪。

  真正是不堪回首,难以启齿。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堪的往事记忆,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生命过成那么糟糕的一个过程。

  为什么呢?

  如果要原谅自己的话,那只能用无知作为理由,来宽慰自己一下。世上没有后悔药,对那些自己伤害过的人,做错的事情,只能以最虔诚的态度深深忏悔,以佛门的仪轨忏悔,发誓永不再造,发心发愿以自己的修行帮助所有被自己伤害过的人,以及所有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佛门讲无限生命,认定每一个相识其实都是轮回中的重逢。不仅要用发心发愿的力量将自己从痛苦的记忆中救拔出来,而获得更多前进的力量,也要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

  常常有师兄弟忏悔的痛哭失声,有人见过当家师也在深夜里在佛堂忏悔到哭泣。

  我自己也是。

  唉,对过往所作所为,无颜以对。佛门里的那个著名偈颂:“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在我们的宗教生活中,每天都会唱诵,每半月诵戒时,作为重要的仪轨要唱。不去思维则已,一思维则痛彻心肺,乃至不敢回忆。

  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我们就会做错事,所以,我们就要修行,让自己不再做错事,乃至做更多好事,世间和出世间的好事、善事都去做,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也让更多的人的生命更加美好。

  这和我们以往理解的崇高无关,这只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佛教徒、一个出家人、沙弥、比丘的生命觉醒,忽然间有一天知道了,人应该怎么活。如同吃饭、睡觉,就是要这么去做而已。

  我们亏欠众生太多,知恩报恩,乃至于报答所有众生的恩德。只有以此作为今生乃至未来无限生命的目标才有意思,才有价值,才不辜负信众的信施。

  中国佛学院的大门口立着赵朴老手书的一个牌匾,知恩报恩。

  可能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后学们这个意思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理解,师父教诲我们是要成圣成贤。

  即将出行,深深地感恩佛陀,以及历代传承佛陀教法的祖师大德,让我们能够重新看到生命的出口,我们可以学习戒律,受戒,持戒,弘扬戒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列车不再出轨,让我们的生命更健康,让更多众生的生命更健康。

  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律,佛陀不仅为出家人制定了完备的戒律,也为在家人制定了戒律,五戒、戒杀、戒盗、戒邪YIN、戒妄语、戒酒。

  也可以五条都持,也可以持其中的若干。

  乃至还有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以及居士们可以受的菩萨戒。

  戒律,出家人用来了脱生死、住持正法、度化众生,对在家人来说,只要多一个人持一条戒律,就少很多纷争、矛盾乃至犯罪。

  有修有证的人弘化一方,让更多的人受戒、守戒,就能让一方平安、稳定、富足乃至最终获得生命的解脱和超越。

 
 
 
前五篇文章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六)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七)

紫虚:佛说八大人觉经——一部简短扼要对修行大有帮助的经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八)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九)

 

后五篇文章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四)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三)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二)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一)

逸尘:禅定指要 参考书目 后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