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品第四 |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品第四
梵语菩提萨多,简称菩萨,汉译觉有情,也就是自觉觉他的人。菩萨有大威德、大神通、大辩才、大悲心,能上成下化,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乘声闻,唯求自了,不能利他,根小智劣,故不能前往维摩诘问疾。佛知其意,即派大智高德诸菩萨众前往问疾,故本品名为菩萨品。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弥勒即慈氏,因他母亲姓慈,故得是名。弥勒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即得成佛。《放钵经》中弥勒与文殊师利言:“如汝等百千万亿,亦不能知我举足下足之事”。而此经中佛命弥勒往诣维摩诘问疾,弥勒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此是弥勒的谦虚语,而并不是弥勒真不能胜任。诸大菩萨智慧神通,辩才悲愿皆悉平等,为了度济一切众生,有时互相抑扬,有时互相谦让。虽维摩诘辩才无敌,弥勒默然不语;但前者是方便智境,以言显无言;后者是实相智境,以无言显言;前者以语言文字假说一切,而后者以根本智慧实证现观。所以维摩诘以文字假问,而弥勒以默然答复。彼此之间平等,不分高下,故受持读诵此经典者,不可望文曲解。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兜率天”:汉译睹史天,是欲界六欲天中第四天。睹史,义谓知足,因此天虽受乐欲,但常能知足。又一生补处菩萨皆生此天。如弥勒菩萨曾受释迦佛偈云:“汝没当生睹史多天”。所以该天大众常来问法。不动八地,名“不退转地”。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授记”者:即提前预告弟子某劫某生成什么佛等等。如佛告弥勒当生兜率天,一生补处,即得成佛。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假施设,实无三世。《成唯识论》云:“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前因,对说现果;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所以实无三世,依现在假立。因为过去已灭,不可受记;未来未至,不可受记;现在生灭不住,亦不可受记。既言三世皆不可受记,以是义故,说言:“为用何生得受记乎”?故佛陀所说一切有情生生灭灭,变化无常,随老随死,随死随生,迁流变化,无有定法;既无定法,故一切皆不可得。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无生”者:真如法性,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清净寂灭,无能无所,无内无外,平等一相,怎能以分别言说而受记呢?又真胜义谛一法不立,世间如幻,出世间亦如幻;凡夫是空,圣者亦是空。《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有记可得,有我受记,则有我法二执,有二执即是凡夫。故《金刚经》云:“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无法可得,弥勒怎能受一生记呢?所以维摩诘言:“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如”者:如如不动,常恒不变之意。因空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出,是我法二空的真理,不由我法二执所显,故不可言说分别,所以不得受记。又受记在因位,成佛在果位,因无常因,果无定果,因时时灭,果时时生,因灭果生,无常变化,了无一物可得,云何可以受记?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贤圣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不二不异。 真如法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一法而不具足,无一法而不圆满。凡夫皆如,其性本空,圣者亦皆如,其性亦空,此理凡夫不减,圣者不增,平等平等,如如无二。所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因为弥勒是因缘所生,有相无体;而众生亦是因缘所生,有相无体。故永嘉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故于平等如幻的真如空性之中,不应独说弥勒受记。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弥勒能成佛,一切众生不欠不缺,亦应成佛。弥勒能觉行圆满,而得受记,一切众生亦能觉行圆满,而得受记,所以不应独授弥勒。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迦叶佛云:“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亦无灭”。因为真如空性,体自寂灭,如涅槃相,一切凡圣平等共有。弥勒能得,一切有情亦当能得;不是弥勒独得,一切有情不得;弥勒能灭度解脱,一切有情亦能灭度解脱。所以说:“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涅槃”:汉译寂灭,寂静、圆寂三义。此有四种:一、自性涅槃:即缘起性空的真如法性;二、有余依涅槃;即世间染因已尽而得解脱;三、无余依涅槃:即世间染果已尽而得解脱;四、无住涅槃:即二障习气永断,而得解脱。此处所说:“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意指自性涅槃而言。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维摩诘即以跨进真如不二门,一超直入如来地的实相法门与诸天相示,不同弥勒以种种因缘方便法门相显。因为维摩诘以智慧观察此诸天子根机纯熟,不能以因缘浅教相授,故特以甚深的真如实相法门教导,令其速入道果,得真解脱。所以维摩诘对弥勒言:“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又真如法性无能无所,无进无退,本自不动,不可言语,不可心行,岂能为诸天大众宣说“不退转地之行”?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以下总明菩提心的殊胜义利。菩提即觉义,亦即正觉无相的清净智慧。《证道歌》云:“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若有一法可得,即不得自在,当然菩提也是一法,亦不可分别执著。虽诸如来证大菩提,但诸相尽遣,执著全空,它是以无分别智实证无分别理,言思道断,心行处灭,远离烦恼、菩提两边的分别执著而证得的,所谓证而不证,不证而证。因为菩提是大觉之道,不可以言显,不可以分别,故岂能以身心之所能得。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以下就真如法性而言菩提。 真如清净,无作无为,不生不灭,本性寂灭,远离言说戏论,分别执著相,故曰:“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法性真如尽虚空,遍宇宙,无能无所,无缘无虑,本性则属无漏,故曰:“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者:缘虑言说名行,由起作意以诸戏论缘虑诠显诸法性相,因法性法相不是戏论所能诠显的,亦不是作意所能缘虑的,故曰:“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永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无上大菩提是由断尽烦恼、所知二障粗重习气及诸邪见而证得的,故曰:“永断是菩提,舍诸见故”。又无上菩提是远离颠倒妄想,分别执著而证得的,故曰:“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即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诸障性空,清净无为,离名绝相,故言:“障是菩提”。法性空理,离诸愿求,故曰:“障诸愿故”。“不入”者:意即不受,对菩提不执著贪求,一心清净,是名:“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顺”者:随顺世出世间的因果规律,随顺诸法的真如实相,做到于一切法不增不减,不取不舍,故曰:“顺是菩提,顺于如故”。法相安立,法性安住,如如不动,寂灭无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故曰:“住是菩提,住法性故”。二空真理,是法实相,心常安住于实相无为之中,随缘度生,不动道场,故曰:“至是菩提,至实际故”。实际又名实相、实性、空理、法性、真如、圆成实、唯识性、无为、一真法界等。又真如法性是不二之性,不二者,不偏两边,无意无法,无能无所,本具中道实相,故曰:“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者:法性空理,等同虚空,遍一切时,至一切处,世出世间染净一切诸法皆平等平等,同一无相之实相,故曰:“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法性真如,无所造作,无所作为,本自不生,本自不灭,非染非净,故曰:“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般若智慧能遍知一切众生心行如幻,念念不住,迁流变化,故曰:“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内六根、外六尘、合称十二处或十二入,了知内六根空,外六尘空,内外俱空,则无有根尘相会的受者,故曰:“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生死并存,故曰合,无生无死,故曰:“不合”。远离烦恼,无诸恶习,出离三界,彻底解脱,故曰:“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十方空间,一切处所皆如幻化,无有实形实色,不可执著,故曰:“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又语言文字是缘生法,皆假施设,有相无体,性自空寂,故不可执著于语言,不可滞碍于文字,本经云:“语言文字亦是解脱相”。故曰:“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菩提如化,自性本空,不可执取,不可舍离;执取则同凡夫,舍离则同二乘,故曰:“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外不著相,故曰:“无乱”,内常不动,故曰:“自静”,于诸法不取不舍,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而又内心如如不动,自在安祥,故曰:“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内心常寂,寂则属善,善寂之性清净无染,故曰:“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菩提自性,本自离言,不可执取分别,不可缘虑攀比,故曰:“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菩提之性,等诸法性,诸法之性,亦等菩提性。《中论》云:“未曾有一法,而不从缘生,亦无有一法,而不是空者”。法法皆同一空性,染净诸法无二无异,平等平等,故曰:“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菩提自性,离名绝相,不可以言喻,不可以心测,离能离所,绝诸对待,故非世间言语譬喻之所能及,故曰:“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又无上菩提超世智境,绝寻思路,离相寂灭,微妙难知,故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弥勒总赞维摩宣说妙法殊胜无比,大众闻已咸得利益,故自谦虚,“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次告光严童子前往问疾。“童子”者:童贞入道,不染尘俗,为佛真子,故曰“童子”。相好光明以严其身,故名光严。光严童子即是佛国品中的光严菩萨。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罗什云:“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来”。佛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上,于中成道,名曰:“道场”。光严童子虽欲得道场,但不知从何所得。因为道场是果,得必有因,故维摩诘广说修得道场的万行。又心常慈悲,起广大的四无量心,修自利利他的六度万行,集积无量福德智慧,即能成就圆满的道果──大菩提。所以善心道场,是真道场。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直心”者:平常心是也。心无谄媚,亦无屈曲,随缘任运,于一切法无执无著,不增不减,不取不舍,故名“直心”。惠能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直心是道场”的注脚。“发行”者:发六度之万行,即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故曰:“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利利他,福慧双修,积累善根,增长功德,故曰:“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发广大心,如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只有发菩提大心,修菩萨大行,才能成无上道,证如如佛,故曰:“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总显六度是道场。布施以舍弃利人为性,如若贪求果报,即属有漏,故非清净。菩萨布施,不受福德,不望果报,也就是对所作福德心不贪著,即属无漏,而自清净。持戒以除恶修善为性,有如是正因净因,必得如是正果净果,能圆满成就无上大愿。忍辱以戒嗔发慈为性,能度嗔恚。精进以止恶修善,勤修福慧为性,能度懈退。禅定以伏烦恼,心柔调顺发通发慧为性,能度散乱。智慧以破邪断障,现见诸法本性为性,能度愚痴。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此显四无量心是道场。慈谓予乐,菩萨行无缘大慈,视一切众生如独子,平等摄受,予之以乐。悲谓拔苦,菩萨运同体大悲,不舍世间一切众生,对他们拔济生死大苦,故能忍受度生的疲苦。喜谓法喜,菩萨内心清净,无执无著,恒受广大法乐,故尔法喜充满。舍谓不取诸相,菩萨有大智慧,无有我法执著,对一切有情作平等观,皆了达为是缘起性空,故无有憎爱亲疏的分别。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神通”者:神谓神妙莫测,通谓畅通无滞。神通有六: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漏尽六通。此六通依禅定智慧所得,故曰:“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生死烦恼,不受世间轮回,故能背舍有漏世间,背舍生死苦海,故曰:“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依方便善巧的智慧来教化众生,对机施教,安立种种微妙法门,才能自他兼利,成就功德,故曰:“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法,以此四法摄诸众生,故名四摄。罗什云:“一、布施,此有二种: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此亦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轻语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行,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此复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瑜伽师地论》云:“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有其次第。”多闻正法,能生长智慧,依慧而行,能除苦海。如果只闻不行,犹若说食不饱,等于不行;只行不闻,终是盲修瞎炼,不能解脱。只有闻行并进,以闻导行,以行验闻,二者同时,才是真闻真行,也才能得真解脱。故曰:“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以般若智慧降伏攀缘心、颠倒心、散乱执著分别心,正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只有假相,而无实体;而人们的认识应对诸法之相有而不减(不舍),对法之体无而不增(不取),见相证性(不著法相),证性达相(不著非法相),法相即有边,非法相即空边;远离空有两边,自会证法实相,故曰:“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修三十七道品,能除生死,断烦恼,证涅槃,得解脱。“舍有为”者:能断生死相,能证涅槃理,故名舍有为。“四谛”者:苦、集、灭、道。谛谓谛理。苦即世间果,集即世间因,此二是世间因果;灭谓出世果,道谓出世因,此二是出世因果。以此四谛显示了世出世间的因果谛理,能使众生如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不虚诳,故曰:“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者:即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或谓若有死,当先有生;若有生,当先有有,乃至若有识,当先有行;若有行,当先有无明。依此顺观,故曰:“顺流转”,也就是世间的因果规律。从无明灭,故行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或欲无老死,当先无有;欲无有,当先无取,乃至欲无识当先无行;欲无行,当先无无明。依此逆观,故曰:“逆还灭”,也就是出世间的因果规律。从顺逆观十二缘起来看,则说明了世出世间的因果规律,更说明了世出世间只有如幻的因果,其中无有实在的我和实在的法可得,故曰:“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烦恼性空,无实烦恼可断,《中论》云:“诸烦恼及业,作者及果报,皆如梦如幻,如焰亦如响”。由此可见烦恼亦是如梦幻泡影,只要有般若智慧能够通达此理,烦恼不断而自断。古德云:“烦恼即菩提”,即是此义。故曰:“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菩萨在度众生中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知有情只有业果相续,其中无有实在的众生可得,而无有人我的执著,故曰:“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菩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只有众缘和合所生的幻法,其中无有实法可得,而无有法我的执著,故曰:“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诸佛有大智慧、大神通,不为四魔(烦恼魔、五蕴魔、天魔、死魔)所动摇,而能彻底降伏,故曰:“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诸佛菩萨不舍涅槃而不住涅槃。因为众生在三界,而常悲愍进行拔济,同时了达三界如幻,缘起性空,而不著于三界,故曰:“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诸佛菩萨威德无边,具四无畏智,说法化众如师子吼,无所怖畏,故曰:“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诸佛如来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一切功德皆已圆满,一切执著皆已远离,能对有情行平等慈进行摄受,能拔生死苦,能予涅槃乐,故曰:“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者:天眼、宿命、漏尽三通,谓之三明。明谓智慧光明。三明鉴照,离诸烦恼,智乃究竟,由此能断三际愚痴,明照事理,而无障碍,故曰:“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大乘能以一念双行,见相证性。以根本无分别智证法空性,以后得无分别智达法幻相,二智双运能于一念了真俗二谛,不同二乘念念相续方知,故曰:“一念知一切法,成就一切智故”。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总结如上,一切皆从道场来。若能按上到达彼岸的大乘法教化众生,则能自他兼利,共成佛道。当然能作所作,能施所施,手足所投,心目所向,皆不失如来的真实义,故其人行则常游于道场之中,止则安住于佛法之内,故可说言:“随处作主,立地皆真,行住坐卧,无不自在”。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总赞维摩诘所说妙法,诸天人等皆获利益,而光严推辞,故答:“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三命持世前往问病。持世者:守持着世出世间的绝对真理——缘起性空,依此真理自觉觉他,故名。因持世的神通智慧不如维摩诘,曾于恶魔而误认为是帝释,昔被维摩诘呵,故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 “波旬”:汉译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罗什曰:“波旬亦名恶中恶,此有三种:一、恶,二、大恶,三、恶中恶。若自作恶,必受恶报,是名为恶;若无故加害别人,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以恩报,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诸佛菩萨常作利他化众的善事,欲使有情离苦得乐,而波旬常行扰恼。所以持世菩萨在室宴坐,魔王波旬偕众天女化作帝释从天而降来至持世宴坐之处进行破坏。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桥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恶魔狡猾,故隐其形,而变为帝释相。持世菩萨不以智慧神通观察,而谓为帝释。“桥尸迦”者,帝释的姓名。持世说言:来得好,桥尸迦!虽有福德而不应纵女弦歌过于贪享欲乐。 常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即与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我言:‘桥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以此五法能生欲乐。不观五欲无常,贪著不舍,纵享欲乐,是为生罪的根本;若能观五欲无常,如幻非真,心不贪著,则能生诸善功德。故曰:“常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身命财”者,此有二种:一、四大假合的有漏肉身、寿命、财货,凡夫贪著,实是无常变化,转瞬坏灭,性不坚住。二、无漏法身慧命、圣德财宝,由出世智圆满证得,性是坚住,常无变异。故应舍有漏不坚法而修证无漏坚法。“坚法”者:僧肇说有三种:即身、命、财。“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道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宝也。此三天地焚而不能烧,劫数终而不能尽,故名坚法。以天帝乐著五欲,不虑无常,故劝修坚法也”。波旬诡计多端,表面为善,实欲将女扰坏持世道行,故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而持世菩萨能以正念防心,严持净戒,知道万二千天女实是非法之物,一心不动,故言:“此非我宜”。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 持世智慧低劣,神通浅小,要入禅定才能知是魔惑;维摩诘智慧圆满,神通广大,不入禅定而能随见不是帝释。故维摩恐持世被魔相娆,故特前来降伏。 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维摩诘为了方便教化众生,故摄受诸女,此理有二:一、维摩诘身为白衣居士,不同持世菩萨身为出家沙门,故于诸女可正受之;二、维摩诘不同一般心有贪著的凡夫受诸天女,而是为了教化诸女要远离五欲,乐常信佛,乐于听法,以此道理,故受诸女。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与。 此显维摩诘神力无边,以大通制伏恶魔,波旬尽其神力而不能隐形,亦不能离去。“俯仰而与”者:俯仰,形容时间很短,魔王情急而与。 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 肇曰:“在魔纵欲教,在我宜从道教也”。道生曰:“既已与我,便属于我,不得不从我教也”。魔女既受维摩教化,故首劝当发无上心,次再令其趣入佛道。 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法乐在内,欲乐在外。发菩提心,自利利他,心常寂静安祥,超然解脱,故可说为法乐。本经云:“以大法乐为妻”。若心向外逐物,贪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中,是为欲乐。欲乐非真乐,乐坏生苦,故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所以五欲之乐应当远离。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 维摩诘开示道,在诸乐之中,应该首乐三宝:一、乐常信佛,因佛为大导师,他已是彻底出离三界的圆满觉者,已把人生宇宙的秘密早给人们揭示出来了,他能正确地引导大众出生死海,到涅槃城,故在三乐之中应首乐信佛;二、乐欲听法,法是佛陀般若明灯的具体所在,它能除众生生死长夜的黑暗,能破凡夫的烦恼执著,能使有情越度生死苦海,故次应“乐欲听法”。三、乐供养众,众即和合众,亦即僧宝,因僧能住持正法,度化众生,能荷担如来的家业,所以僧是一切众生广种福田的地方,故三应“乐供养众”。在信乐佛法僧三宝的基础上,则应乐离五欲,因五欲能令众生心不清净而生烦恼,有烦恼则造染业,有染业则感染果,不得解脱,故在三乐之后,即应“乐离五欲”。 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 “五阴”者:色、受、想、行、识。阴是覆盖义,能覆盖有情的真性,不得显了,新译五蕴,蕴是聚积义、和合义。一切有情皆由五蕴聚积而有,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所成,其中无有实在的有情可得。同时还要了知五蕴四大是生起一切罪恶的怨敌,是生发各种灾疾病毒的瘟床;又如强盗,能掠夺功德财宝;又如毒蛇,能伤害有情的性命,知此者甚可怖畏,甚可厌患,应该常乐远离。同时每个有情的内六根亦是因缘所生,如梦幻泡影,亦如空花聚积,应当常观为假有,幻相,不可爱乐。所以维摩诘说言:“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 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 “道意”即菩提心。“乐随护道意”即乐守护菩提道心。此段说明学人应乐发菩提道心,次应广兴大悲,普度群迷,更应尊敬师长,上报四恩。何故学佛者要尊师度生呢?因为师长是培育我们慧命的法身父母,是直接指引人们出离生死苦海的导航人,如果没有师长的启发和开导,人们将永远堕在三界之中,长处世间,不得解脱,依此道理,故应尊敬师长,所以上报四重恩中即有“报师恩”一语。报师恩如是,报众生恩亦复如是。因为众生是生起一切佛菩萨花果的大地,是佛菩萨成就无边功德的处所。佛名两足尊,是在度济众生中圆满的福慧,若不度众生,福慧从何圆满。同时学佛者若不把小我融入度济众生的大我中去,则始终不能摆脱个人主义的圈子,既不能摆脱个人主义的圈子,我法执著又怎能彻底破除呢?若有我法执著,当然也就不是菩萨,何况成佛。《金刚经》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明真是菩萨。”所以若欲破除我法执著,集积无边福慧资粮,就必须要度济一切众生。故在上报四重恩的基础上,还要下济三涂苦,即属此义。 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积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 此段总明菩萨所修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悲智等运、福慧双修、真俗圆融的六波罗蜜。 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无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乐四无量心,即名“乐广菩提心”。乐降四魔,乐断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也就是要常乐远离世间生死苦海,故名“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学佛者应该欣乐清净无漏庄严美妙的佛国净土,此佛净土不同有漏染污不净、无常变坏的世界,故曰:“乐净佛国土”。诸大菩萨、诸佛如来皆具三十二种庄严相,此庄严相是由广种无量清净福德和无量清净智慧圆满所招,故曰:“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诸佛如来从金刚座上,转识成智,证无上觉时,三千大千世界皆以佛成道处为中心,故学佛者即应欣乐坐庄严清净的金刚道场,成圆满佛,故曰:“乐庄严道场”。诸大菩萨对于甚深微妙大法皆能如实了知、如实通达,不因佛陀的意趣密秘教而起怖畏,故曰:“乐闻深法无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者:空、无相、无愿谓三解脱门。远离烦恼缠,而得解脱,故名“脱”。小、中、大三乘皆依此空、无相、无作而得解脱,故名“门”。二乘三脱门,半路即终,便证涅槃,而不究竟,故曰:“非时”。大乘菩萨历时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愿大、行大、果大,故于中途留惑度生而不半路速证涅槃,故曰:“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 我学大乘,彼亦学大乘,是名“同学”;彼此所学各殊名“非同学”。菩萨行平等大慈,对同学则乐,对非同学亦乐,平等平等,远离分别执著,于是于非,无有增减,心常安住于自他解脱的无碍境中,故曰:“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挂碍。”菩萨心常仁慈,度量宽宏,于一切众生平等摄受,而对世间习恶之徒,执断执常等诸外道,劝其舍邪归正,以斩其烦恼恶行,育其法身慧命,对他们常加爱护,故曰:“乐将护恶知识”。菩萨崇德亲仁能于同类善友常乐亲近,相近相爱,常于学法道上互相鼓励,互相促进,故曰:“乐亲近善知识。”菩萨内心清净,自在安祥,无有我法执著,时时法喜充满,故曰:“乐心喜清净。”诸菩萨众,广学多闻,能修如上无量道法,故曰:“乐修无量道品之法。” 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波旬魔王,欲乞诸女,复还天宫,维摩大士即便回施。可见大乘菩萨方便摄受众生,其悲愿智慧、善巧功德如此不可思议。“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者:此是菩萨的大愿,因天女已被维摩诘度化,同时还希望天女以此无上妙法转化其他有情,令其法愿具足,也如波旬乞诸天女,而维摩将女施于彼,令波旬魔愿具足一样。故曰:“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肇曰:“昔以五欲为乐,今在菩萨以法乐为乐,复还魔天,以何所乐耶”?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无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诸女将还天宫,复向维摩问道,大士即为如法宣说无尽法门。虽住魔宫,勤修善法,进趋佛道,以妙菩提心展转引发令诸天子、天女皆发无上道心,犹如一灯转引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无尽,此即名为上报真实佛恩,亦即名为下济无边有情。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天女礼谢维摩诘后,与魔还宫。持世菩萨广赞维摩诘的自在神力及智慧辩才,故言不堪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四命善德菩萨前往问疾。善德又名善施,梵语苏达多。因善德既能财施,又发大心,福慧双修,普度众生,故佛命前往问病。但是善德昔时只知以财布施,不知以法布施,曾被维摩诘呵,故辞不往。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 什曰:“大施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道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沙门”者: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异学能大议者,名外道。”乞人有三种:一、沙门,二、贵人,三、下贱,随其所求,皆名为“乞人”。 善德回忆往昔,集大众于一处,以种种财物广行布施。 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维摩诘于最后第七日来到施会之中呵斥善德,应舍财施而为法施。本来布施有三: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在三施之中应以法施为主。因为财施无畏施只能拔众生的暂时痛苦,而不能拔众生的生死大苦;同时能施者不达我空法空,虽在作善财施,但始终亦是迷人,所以学佛者应该彻底通达诸法实义,实证我法二空的绝对真理,并以此真理转觉他人,使自他同得解脱,才是布施,这种布施就是三施之中的法施。彻底能够以法布施的人才能真正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众生闻法可以解脱,能施法者也可圆成佛道。 《华严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从上两段经文可以看出以法布施的重要性。所以维摩诘呵斥善德应舍财施、当为法施的伟大意义。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法施之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以下广明法施之相。财施有限量,有质碍,故于一时不能供养一切众生。法施无尽广大,亦无滞碍,以缘起性空、真如实相之法惠施众生,则无前无后,故于一时能供养一切众生。 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常起四无量心即是法施之会。罗什曰:“起慈心有三种:凡夫为生梵天,二乘为求功德,菩萨则为求佛、度脱众生。今欲令其求佛道而起慈。”慈谓与乐,与涅槃乐,使有情彻底解脱;悲谓拔苦,拔生死苦,使有情不在三界;喜谓法喜,见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心生欢喜;舍为不取相,以智慧了达我法二空,一切如幻,而无执著,心常清净,安住上舍,不取诸相。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常行六波罗蜜即是法施之会。梵语檀波罗蜜,汉译布施到彼岸,若有悭贪不舍者,则以布施度之。若施者有人法执著,则施不到彼岸;以无所住而行于施,则心清净,而到彼岸。梵语尸波罗蜜,汉译持戒到彼岸,若有毁犯禁戒者,则以持戒度之。若执著禁戒,于犯戒有情而起憎恚,则戒不到彼岸;若心宽量广,宏忍不住,乃能化导犯戒有情,而到彼岸。梵语羼提波罗蜜,汉译忍辱到彼岸,若有嗔恚烦恼者,则以忍辱度之。执我执他,起贪嗔等烦恼,而忍辱不到彼岸;通达无我忍、无法忍,远离嗔恚烦恼,而到彼岸。梵语毗梨耶波罗蜜,汉译精进到彼岸,若有懈怠放逸者,则以精进度之。执有身心,便有爱著,易起疲倦,则精进不到彼岸;远离身心爱著,无有舍已度人、忘身求法的执著,故能勇猛精进,而到彼岸。梵语禅波罗蜜,汉译静虑到彼岸,若有散乱不定者,则以禅定度之。世间禅定有取无舍,性属有漏,则静虑不到彼岸;以出世妙菩提慧不取不舍,一心禅寂,而到彼岸。梵语般若波罗蜜,汉泽智慧到彼岸,若有愚痴迷执者,则以智慧度之。世间俗智虚妄分别,颠倒执著,则不到彼岸;二乘智慧不证二空,于法有住,虽到彼岸,而不圆满;诸佛如来以一切智智双破二执,齐断二障,遍证真空,于法无住,故能以真俗圆融的大智慧而到彼岸。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三解脱门即是法施之会。空解脱门:教化众生而不执著于众生,《金刚经》中佛陀答复须菩提云何降伏其心,即首先告诉要把所有的众生度到无余涅槃的彼岸去,而又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说在度生的同时,了达我空法空,内心荡荡无著,远离能取所取,即是“教化众生,而起于空”的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在有为法上证无为法,也就是说在缘生法上观如梦幻泡影,而远离主观上的分别执著相,故是无相解脱门。慧能云:“于相而离相”。《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故曰:“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无作解脱门:“作”谓造作生死,菩萨在生上离生,老上离老,死上离死,虽有时在世间示现受生,但心常清净,无有生死的恐怖,而常起无作,故曰:“示现受生,而起无作。”此三解脱门是大小二乘所共修学,其不同者,小乘观空而不度生(空),遣相而不见相(无相),无作而受生(无作)。大乘反是,观空者在度生中观空,行无缘慈,运同体悲,内心无有我法执著(空),遣相者在相上离相,虽住有为而不执取有为(无相),无作者在生死上无作,虽大悲度生,常在世间生死,但心不染著,如莲出水,如鸟翼空(无作)。菩萨悲愿无穷,常修空等三解脱门而不舍世间。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诸佛菩萨为了圣教的尊严和永住世间,以种种方便慧破邪显正,降伏外道,制诸邪见,故曰:“护持正法,起方便力”。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对他们进行摄受,故曰:“以度众生,起四摄法”。诸大菩萨常在度生中起大悲心,敬事一切众生;又起大智慧了达我及众生平等如幻,都无实体,以除其我慢,故曰:“以敬事一切,起除我慢”。世间有漏肉身、寿命、财物皆是无常,性不坚实;出世无漏法身慧命及圣教皆是常住不变,性是坚实。于有漏的身、命、财三不坚法舍弃不受;勤修无漏福慧,以证得圆满的身、命、财三坚法。故曰:“于身命财起三坚法”、“六念”者:佛、法、僧、施、戒、修(修禅),初三为三宝,后三为三学。心中常起六念,自能成就无漏正念,故曰:“于六念中起思念法。“六和敬”者:佛陀在世时,有二比丘常常诤吵,佛即说有六和敬。一、戒和同修,二、身和同住,三、口和无诤,四、意和同悦,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比丘常常以质直心行此六法,无有乖诤,故曰:“于六和敬,起直质心。”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以出家法,起于深心;以如说行,起于多闻;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趣向佛慧,起于宴坐;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起四无量心,修四摄六度,是名“正行善法”。善法圆满,即能招感清净无漏的三身、四智,故曰:“起于净命”。净信爱乐,心无染著,是名“心净欢喜”。于诸贤圣,常乐亲近,参礼大善知识,听闻正法,故曰:“起近贤圣”。于行恶违善的人,要善于调伏,不要憎恚,要以种种方便的智慧,引导他们舍恶从善,故曰:“不憎恶人,起调伏心”。出家者不为活命逃生、贪享世荣出家,应为希求发菩提心,自度度他,广修福慧,成无上觉而出家,如是名“以出家法,起于深心”。既发深心,则应广为众生如实宣说妙法,欲说妙法,则必须广学多闻,精研教理,彻底通达如来一代圣教,具备广博的知识,开发无量的智慧,这样自己才是一位觉者,也才能真正地如实度化众生,故曰:“以如说行,起于多闻”。“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者:肇曰:“忿兢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出嚣入静,远隔红尘,常观我空,无有人我执著,不与他人诤讼。既居空闲静处,应当安然晏坐。但是二乘宴坐,趋于空寂,身如木石,心如死灰,身智都灭,不能起诸妙用。所以大乘则应以引发无上佛慧,成大菩提,证大涅槃而宴坐,故曰:“趣向佛慧,起于宴坐。”众生欲要彻底断除分别俱生二执二障,成圆满佛,得大自在,则应首先依于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究竟五位认真修持戒、定、慧三无漏学,特别要依于修道位中十地来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才能彻底断除一切分别执著,证得出世离系圣果,见如如佛,成两足尊。故曰:“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业”有三种: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三业之中又分有漏的身、语、意三业及无漏的身、语、意三业。无漏的身、语、意三业中又分福德业和智慧业。身、语二业表现于外的大多属于福德业,意业蕴藏于内,大多属于智慧业。智慧业是内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而又用即了了分明,属内真;福德业是乐说正法,广行利益一切大众的善事,属外俗。内真是于法不取,外俗是于法不舍。以六波罗蜜为例,前三波罗蜜属福德业,后二波罗蜜属智慧业,精进波罗蜜通福慧二业。广修福慧业能招感圆满庄严的三十二种身相及清净无漏的佛土,故曰:“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菩萨要广兴大悲,普度众生,则应视众生的根机,方便善巧以种种智慧,宣说种种妙法,故曰:“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诸大菩萨以大智慧了达世出世间最深妙的道理——缘起性空,而以瑜伽主观的认识和行动与客观诸法的性相相契合的相应义为修持方法,达到以如如智证如如理,现证现观,不取不舍,从而以真如不二的一相门得入真解脱。故曰:“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肇曰:“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慧”,是谓智与慧的差别。菩萨以一切智智断除一切烦恼(《百法明门论》说有二十六种)、一切诸障(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修道位中说有十障)、及一切不善法(杀、盗等十恶业),生起一切善法(世间十善法及出世间四摄六度)。肇曰:“一切智慧即智业;一切善法即德业也;助佛道法,大乘诸无漏法也。”福慧二业是成就佛果的助道之法。《阿毗达磨大乘经》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积集无边际。”佛名两足尊,皆由集积无漏福慧圆满所成,故曰:“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总结如上法施的优越性,可以说是:财施济人有限,法施济人无限;财施济人一时,法施济人始终,财施长人骄奢怠慢,法施令人止恶修善;财施济人暂止饥寒,法施济人永断烦恼;财施济人只拔苦果,法施济人兼拔苦因;财施长人懒惰之心,法施发人自奋之志;财施只除现前之苦;法施可拔生死大苦;财施令他迷惑,法施令他觉醒。所以菩萨视财施为方便法门,而不以为究竟。菩萨修行主要是发菩提心,修大士行,常起四无量心,广修四摄六度及三解脱门,既可自度,又能度他,真俗圆融,福慧双修,如是行者为“法施之会,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岂但善德以七日施财,暂解他人饥渴欤!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为具足法施。’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善德菩萨闻此妙法,欢喜赞叹,顶礼维摩诘足,随即供奉价值连城的璎珞宝珠,而维摩受此宝珠,当即分作二分,一分供养上至圆满的佛陀,一分布施下至贫穷的乞人。足见维摩诘大慈大悲心,等施一切而不分别,同时也显示了圆满的具足法施。最后善德理屈词穷,不能加辩,故答不堪问疾。 此段文句通俗易懂,义理显明可知,不必详释。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菩萨众多,不能一一详述,故以各各俱言“不堪”作结。
----------------------------------------------------------------------------------------------------------------- 更多唐思鹏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