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成实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成实宗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在本经所举十宗之中,首先是成实宗。成实宗是以研习和弘扬《成实论》而立名的,学者称为“成实师”。《成实论》的作者是印度的诃梨跋摩,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共16卷(一说十四卷或二十卷)。诃梨跋摩旧传约在佛灭后九百年顷生于中印度。考所译本论卷八〈三受报业品〉,引提婆《四百论》,又本论译者罗什,系于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到达凉州,据此,跋摩当生于提婆著作《四百论》之后,罗什入凉之前,即约当于250至350年期间。他生于婆罗门家庭,博通《吠陀》等世典。出家后,师事罽宾有部学者鸠摩罗陀,研习《发智论》。但他不满于该论之拘泥名相,繁琐支离,乃自穷三藏,以探教说的本源,时时和同部诸师辩难,因而遭到保守派长老们的压制。其时巴连弗的僧祇部众,对他遥寄同情,他便前往共住。由此,他得以接触到大乘思想,泛览九经,评量五部(律),旁穷异说,考核诸论,斥偏取长,弃末存本,因而有本论之作。论成后,旬日之间,倾动摩揭陀国。后又论屈了胜论学者,被尊为国师。

  《成实论》的主要思想与大乘佛教的二空教义相接近。它是以“四谛立章,五蕴明义”,显示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假合,无有实体,最终是空。修如是观可体解四谛之理,以八圣道灭除所有烦恼,近而达到出世的涅槃解脱。

  《成实论》的内容分〈发聚(序论)〉、〈苦谛聚〉、〈集谛聚〉、〈灭谛聚〉、〈道谛聚〉(以上为本论)等五聚,计二○二品。〈发聚〉共三十五品,先论述佛、法、僧三宝,后说造论的理由及四谛的法义,并列举佛教有关“有相、无相”等十种重要异说,以示明本论的立场。〈苦谛聚〉共五十九品,说明五受阴(五取蕴)之苦,并详叙色、受、想、行、识。〈集谛聚〉共四十六品,说明苦因与业、烦恼。〈灭谛聚〉共十四品,披沥本书独特的见解,即谓灭尽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达到涅槃的境界。〈道谛聚〉共四十八品,说明灭苦而实现涅槃的方法,即禅定与智慧。其中,智是空、无我的真智,系灭烦恼后所得者;此外,又说到空与无我的实践。

  本论自罗什译来东土后,其门下就争相研习,竞作注疏。僧导曾撰《成实义疏》,后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弘传此论,门下逾千人,其后形成“寿春系”,流行于南方。僧嵩则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既传《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同时也弘传《成实论》,经其弟子僧渊等几代的传播,形成“彭城系”,流行于北方。南齐永明年间,在齐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主持下,集名僧五百余人,以僧柔、慧次为上首,对此论要义进行讨论,并将论文删为九卷。时僧祐亦参与其事,作《略成实论记》,学士周顒撰《钞成实论序》,说明删节的用意。以后,此略本曾风行一时。到了梁代,对《成实论》的研究更盛。智藏、僧旻、法云被称为梁代三大家,他们站在《般若》、《法华》、《涅槃》诸经的立场,认为声闻乘不解法空,而本论独说及法空义,遂判定为大乘论。到隋代时,智顗、吉藏出,他们都判《成实论》仍为声闻教。吉藏更依旧序十义,说《成实》只是析法明空,不同于大乘本性空寂,只是明空,未说不空,不同于大乘明空又明不空,只是住于空,不知空亦复空,不同于大乘知空亦空,所谓不可得空,故判“成实为小内之胜”。(其后唯道宣、元照又说本论“分通大乘”)于是《成实论》的弘传及影响逐渐衰退,唐初唯识学的兴起,成实师也就随之而消失了。《高僧传》里说得很清楚,可以为证。?

-----------------------------------------------------------------------------------------------------------------

更多唐思鹏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俱舍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禅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律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天台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贤首宗

 

后五篇文章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大法东来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结集三藏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释迦佛生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法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