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0)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聚集起来的条件也会分散,

  因为“诸法自性空”

  提要:

  ·事物都靠缘完成,古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条件变化,事物就要变化

  ·聚集起来的条件也会分散,因为“诸法自性空”

  ·法也是因缘分散而灭,所以说“彼法因缘尽”

  事物都靠缘完成,古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怎么生下来的?都是靠的缘。分析起来这个缘可多了。到了生的那一天,首先要送到产科医院去,坐的是汽车,汽车是一个缘,医院也是缘,医生也是缘,护士也是缘。怀孕的母亲,肚子里有孩子也是缘,没有孩子怎么生下来啊?父亲也是缘,如果光是一个女的就能生孩子,她做姑娘的时候早就应该生孩子了,六岁的小女孩也应该生孩子了,所以发育成长也是缘。就算结婚吧,首先你要有想找朋友的要求,你没有要求,人家给你介绍,“我不要”,也谈不成啊。还要有人介绍朋友,介绍了以后还要谈朋友,一步一步全是缘啊!最后成了一对夫妻。可有的还生不出孩子来,到医院里检查,一点病也没有。为什么生不出来?因为没有中有身去投胎,一定要有中有身去投胎才生得出来,中有身也是一个缘。再比如煮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你怎么煮饭?因为缺少一个条件,没有米。或者有米没有水,或者有米有水没有锅子,或者有锅子没有火,怎么煮饭?就算有煤气灶,你没有火柴,火怎么出来啊?这么说起来缘是多得不得了,只要少一个缘,事物就不会出生。

  条件变化,事物就要变化

  缘,现在的解说叫条件。缺少一个条件事物就不出生,条件变化了,事物就要变化。如果一个佛弟子不懂得这个道理,这就不像个佛弟子,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就是诸法从缘起。

  聚集起来的条件也会分散,因为“诸法自性空”

  “彼法因缘尽”,所有的法也是从缘灭掉的,条件一分散,本来缘起的法就灭掉了。条件会不会分散啊?既然原来分散的条件能聚集起来,当然聚集起来的条件也会分散,这就叫“诸法自性空”。举个例子说,一男一女一结婚就成立了小家庭,假如有个条件改变了,比如结婚以后脾气合不来,或者有一方犯了原则性错误,或者发生了特殊情况,譬如有一对夫妻非常和睦,可是生下来的孩子是怪胎,又生一个孩子,还是怪胎,后来调查下来原来他们是兄妹俩,兄妹不能结婚的,即使感情再好,也不得不离婚啊。或者结婚后家庭没有幸福,那么只好离婚。离婚以后男的还是男的,女的还是女的,可是条件分散了,小家庭就没有了。至于离婚以后他又去结婚了,又成立一个小家庭,这是第二场戏。所以当条件分散的时候,事物就要消灭。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谁也改变不了的。佛讲了四十九年的法,就是讲这个真理,所以叫“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

  法也是因缘分散而灭,所以说“彼法因缘尽”

  法怎么会产生的?靠条件的聚集而产生,也是因为缘的分散而灭的,所以说“彼法因缘尽”。有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请客吃饭很热闹啊!可是饭一吃完,客人都走了,总要分散的。一顿饭最多吃一两个小时吧,也要完的,这就是佛弟子应有的理智。理智能战胜感情,这个人是有智慧的;理智被感情干扰了,这个人就要受苦了。佛使众生离苦,就是叫大家要有智慧,理智一点。如果你能悟到这其中的道理,你就容易放得下,否则你很难放得下。对东西都难放得下,何况对人呢?对一个不太好的东西都放不下,何况对好东西呢?结果样样都放不下。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1)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佛以法为身,因此缘起论为佛法身

  提要:

  ·事物天天在变,最后全都不见了,包括我小时塑的泥菩萨

  ·什么都不属于自己,又何必如此执着

  ·缘变了,你保留的爱心就够你苦的了

  ·戒是纠正你的自由散漫,当你改变了自己,戒与你也就无关了

  ·佛以法为身,因此“缘起论”为佛法身

  事物天天在变,

  最后全都不见了,包括我小时塑的泥菩萨

  我84年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个老年人跟我说:“老师,你这只手表丢在马路上都没人捡的,你何不换一只呢?”这表是58年买的,面上都看不清了,玻璃像破掉一样,有纹路了,可是我不想丢掉,为什么?跟了我那么多年了,有感情啊。可是现在这只表没了,有一天发现被扒手扒走了,因为我放在口袋里,他以为是好表,扒走了。小时候属于我的家当,现在哪一样留下来?包括我自己塑的泥菩萨,包括从前香烟盒子里送的图片,叫香烟片子,包括我小时候跟人家玩的弹子,包括我抽屉里留的一根干瘪的甘蔗根,现在还在吗?连我的头发都不在了。留不住啊!青春哪能留得住呢?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死的死,分别的分别,冤家害你,亲家爱护你,最后全都不见了,天天都在变,你要它不变是不可能的。

  什么都不属于自己,又何必如此执着

  什么都不属于自己,何必如此执著?哪一样东西是属于你的?童年时代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哥哥照顾你,姐姐妹妹关心你,如今才明白,哥哥不属于我,他属于嫂嫂;姐姐属于姐夫;妹妹属于妹夫;老婆呢,属于她自己,她要怎么干就得让她怎么干,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的牛也不属于你的,牛发起脾气来,你绳子拼命往这边拉,它偏要往那边走,不听你的。

  缘变了,你保留的爱心就够你苦的了

  所以要从这里觉悟。缘总要分散的,不要起爱心,缘分散了变化了,你还保留这个爱心就够你苦的了!也不要起恨心,冤家有一天会变亲家,当烦恼消除以后,大家又变好朋友、好同学了,早知今天,何必昨天起烦恼呢?不要执著,烦恼也是由缘而生,内心的种子发动,加上外面出现不如意的境,你就起烦恼了,烦恼也是性空。成佛要绝对平等,去掉了贪心瞋心,住在平等的舍心里,你才能成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修法。人生犹如演戏,演完了他就不是台上的角色了,还执著它干什么呢?

  戒是纠正你的自由散漫,

  当你改变了自己,戒与你也就无关了

  再说下去,连你所学的佛法,也不要执著,当有一天你完全成就了,这个佛法也要放下。譬如佛法里有戒定慧,戒,我们今天完全需要,要用它来纠正我们的自由散漫,人要组织起来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可是当我们所有的戒都非常熟练了,再也不会犯戒了,变成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意识去控制了,那个时候我们所得到的戒也要放下。大迦叶尊者,当时就不受戒,释迦佛说可以的,因为他从不犯戒,那还要受什么戒呀?如果你已经是一个从不犯戒的人,你还要把戒抓住干嘛?一个人假如从不偷钱,何必从早到晚一直念“我不要偷钱!”一个人病好了,还需要天天提醒自己“我别忘了吃药”?所以懂得缘起论,你就是一个修行人,知道怎么样去培养好的缘,出生好的果;知道一切不好的东西,你怎么样去改变它的条件,使这个不好的东西不起作用,哪怕你能够抽掉一个条件,你也会得到改变。这个道理“是大沙门说”,大沙门就是佛。

  第二种翻译,“因缘尽故灭”,刚才已经讲过了。“我作如是说”,这个“我”也是指的释迦佛。

  佛以法为身,因此“缘起论”为佛法身

  “此偈义为佛法身,若解其义名为见佛”。这个偈子的意义就是佛的法身。佛有三个身体,法身报身化身,首先要成就法身。佛真正的身体并不是皮肉身体,而是以法为身,因为法能使人觉悟,觉悟了才能成佛,所以真正的佛就是法。供在大殿里的是释迦佛的太子身,释迦牟尼在王宫里从母胎降生,有这样一个身体,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成佛呢,所以不能把这个身体看成是佛的身体。这是一个皮肉的身体,四大所成,刹那变化,有生老病死。连已经成如来的释迦佛的皮肉身体也免不了老病死,所以太子成了佛以后,到后来就老了,成了一个老比丘。佛快要涅槃前,背很疼啊,最后涅槃了,也就是说物质的身体已经停止了活动。一停止活动,物质的身体不可能长期存在,即使你不烧掉它,它自己也要消失的。不懂佛法的人,他说释迦牟尼死了,也可以这么说,因为这个皮肉身体有生老病死。懂佛法的人就说,这不叫死而是涅槃。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死,死的是他皮肉的身体啊!佛的法身怎么会死?法并不是皮肉,没有任何四大的物质,怎么会有变化呢?怎么会消灭呢?怎么会分散呢?有物质就要变化,就要消灭就要分散。宇宙的真理绝不可能消灭,一万年前你敲桌子,一敲就有响声,这叫作反应。一万年以后你敲桌子,仍然有响声,这是永恒存在的。一切法最根本的道理就是“诸法从缘起”。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2)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从法上得到的觉悟是永恒的,

  所以法身不会死亡

  提要:

  ·一切皆无常,而我们从法上得到的觉悟是永恒的,所以法身不会死亡

  ·法身无有形象,如果你悟到缘起的道理,你就见到佛了

  ·要“见相非相”才能见如来,因为一切相皆虚妄不实

  ·放了又抓,恨了又爱,最后再也不见了

  ·如来的法身就在你的觉悟里,当你觉悟了就是见到如来了

  ·学愚的人,他不会承认自己走的是邪道

  ·建塔安置此偈,即代表了佛的法身舍利

  一切皆无常,而我们从法上得到

  的觉悟是永恒的,所以法身不会死亡

  今天你们大家都很有信心,很欢喜,一直在学法。你们将来,包括我,都要无常的。躯壳可以有死亡,你学到的法,所成的法身不会死亡,它会永远存在。这个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一个使你觉悟的作用。我们所得到的觉悟,它是永恒的,佛经上称为佛性。这样子讲懂了吧?听懂了再讲底下一句。

  法身无有形象,

  如果你悟到缘起的道理,你就见到佛了

  “若解其义名为见佛”,你想见佛,首先要了解这个意义,了解这个意义就是见佛,这个意义就是佛的法身。你朝泥塑木雕拜,拜几十年也见不到如来的,因为泥塑木雕的形象是太子身。法身没有形象,人的身体有形象,释迦太子的身体也有形象,没有形状的东西你怎么见得到呢?如果你能够悟到这首偈的道理你就是见到佛了,因为你所悟的道理跟佛讲的道理合得起来。

  要“见相非相”才能见如来,因为一切相皆虚妄不实

  《金刚经》说,如果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是不可能见到佛的,要见相非相,才能见到如来,这就是要你悟到缘生的道理。见到有形象的东西,譬如你见到这个钟,你就要悟到,其实没有钟,钟是缘生的,有钟架子,有钟的机器零件,有分针、秒针……拼起来就是钟。而且这只钟现在看是有,坏了它就不走了,过了多少年它就烂掉了。所以钟只是个假名。众生是见相着相,一看到你有一点不顺他的心,就说你是坏人;一看到你帮他忙,就说你是好人。不要执著,假如过了两三天呢,他又说:“你怎么这么坏?”“咦,你昨天说我挺好的嘛。”好人不见了,变成坏人了。“我今天才明白你是好人。”“你前两天还说我是坏人。”你能够执著吗?当你抓住的时候,不要说过两天要变化,现在就在变化。

  放了又抓,恨了又爱,最后再也不见了

  有一只花猫,喜欢抓老鼠来玩,抓了又放,放了又抓,最后老鼠被它吃掉了,再也不见了。人生也是如此,一会儿恨,一会儿爱,最后大家死掉。一会儿相聚,一会儿分散,好像闹着玩,最后说了一句话:“你慢慢走,等等我啊。”还要黄泉路上等等她,听起来真好笑!

  如来的法身就在你的觉悟里,

  当你觉悟了就是见到如来了

  所以一切相都靠不住的。要了解这个道理,《金刚经》上说:假如你见相非相,你这个觉悟就是见到如来。如来在哪里啊?如来就在你的觉悟里。你怎么这么傻,见到了还不认得。一觉悟,就见到了。你的觉悟就是如来,就看你能见不能见!十方如来共同法身只有一个,释迦佛的觉悟就是你的法身,你的觉悟也就是十方如来的法身,你觉悟了,如来法身就在你觉悟里,当然叫见如来。

  学愚的人,他不会承认自己走的是邪道

  《金刚经》里还说,“若以色见我”,你看到太子身有形象,以为这就是真佛,“若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这个修行人走的路子不对。

  你们听到了,别跟那些头脑顽固,坚持学愚的人去说,他们想不通啊。古人说“夏虫不能与之语冰”,夏天的虫你跟它讲冰,它不会理解的。还有句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第一,他们从来没有去饮,也不想去饮如来的法乳,第二,他们头脑里充满了邪知邪见,执著得非常厉害,而且还有一种由于愚而产生的傲慢,把学法求智慧的人看成可怜,很难度啊!所以有位法师不想跟他们说法,因为他们是花岗石头脑,怎么也不开窍,没办法。你们是年轻一代,今天又在听法,所以要给你们讲清楚。

  建塔安置此偈,即代表了佛的法身舍利

  过去印度各地在建塔的时候,都在塔基或者佛像内安置这个偈,因为塔里要供佛的舍利,这个偈就代表了佛的法身舍利,佛的法身永远不会灭的。今天就讲到这儿。(第十四讲完 2002.5.23)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3)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颂:尊者舍利弗 请问于世尊 过去等正觉

  何者法久住 何者法不久 愿如来指授

  佛告舍利弗 毗婆尸式弃 拘留孙迦叶

  四佛法久住 由广说经法 结戒亦说戒

  七佛~释迦牟尼及他以前六佛

  ①毗婆尸佛 ②式弃佛 ③毗舍婆佛

  ④拘留孙佛 ⑤拘那含佛 ⑥迦叶佛

  ⑦释迦牟尼佛

  此七佛称过去七佛

  其中贤劫中出世的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称贤劫四佛,释迦牟尼为第四

  毗婆尸~意译胜观佛,是过去七佛中第一佛名

  式弃~意译顶髻佛,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

  拘留孙~译为所应断已断成就美妙等,是过去七佛中第四佛名,在人寿六万岁时出世

  迦叶~意译饮光佛,此贤劫中出世

  结戒~制戒,结成戒律而护持

  说戒~诵戒:律之作法,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曰布萨,不受具足戒者,不使得听

  广说经法,结戒说戒,

  佛法才能久住世间

  提要:

  ·过去佛中有四尊佛,佛法久住于人间

  ·“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佛法才能久住世间

  过去佛中有四尊佛,佛法久住于人间

  今天继续讲《律海十门·制戒缘起品》,“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世尊就是释迦佛,舍利弗是佛的弟子,他已证到阿罗汉果,所以称尊者。“过去等正觉”,过去就是以往,“等正觉”就是佛,佛的觉悟是平等大觉,所以称为等正觉,“等”是平等,“正”是不邪,“觉”是觉悟。“何者法久住,何者法不久”?哪尊佛的法能够久住于人间,哪尊佛的法不能久住人间?“愿如来指授”,“愿”就是希望,“如来”就是佛,指的释迦佛。“指授”,给我讲一讲。“佛告舍利弗”,佛回答舍利弗,“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过去六尊佛里这四尊佛的佛法能够久住于人间。

  先介绍一下在最近的七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以及以前的六尊佛。第一尊,毗婆尸佛,第二尊,式弃佛,第三尊,毗舍婆佛,第四尊,拘留孙佛,第五尊,拘那含佛,第六尊,迦叶佛,第七尊,释迦牟尼佛。其中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称为贤劫四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

  “毗婆尸式弃”是两尊佛,毗婆尸佛是过去七佛的第一尊佛,毗婆尸是印度话,意译是胜观佛,他是从极其殊胜的观想中成就的,他看一切问题的观点也极其殊胜。第二尊佛叫式弃佛,意译叫顶髻佛,是过去三十一劫出世的。我们稍微介绍一下就可以了,佛经上都有提到的。“拘留孙迦叶”,拘留孙译成汉文,意思就是凡是修行过程中应该要断的烦恼恶业,他都已断了。也可以译成一切美妙的东西他都已经成就了,别的经书里还有别的意译,这是过去佛中第四尊佛。根据经书上讲,这尊佛出世时,人间的寿命有六万岁。迦叶佛呢,意思是饮光佛,从这两个字来看,他是从光明定中成就的。这四尊佛他们讲的法能够久住人间。

  “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

  佛法才能久住世间

  “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原因就是广说经法,也称广转法轮。广说经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法久住,为了佛法不要消灭。没有人讲佛法了,佛法就要消灭。假如佛弟子都不讲佛法、不听佛法,佛弟子就把佛法消灭了。佛教,就是按照佛讲的话教你怎么做。佛讲的话就是法,有佛法才有佛教,没有佛法就没有佛教。譬如学校里的教师要教你学问,如果这个教师不教了,那么教育也就不存在了。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4)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要为弘扬正法扫除障碍,

  无人再敢说法,佛法就灭了

  提要:

  ·不懂佛法的人尽干坏事,排斥正法,胆小的人都不敢讲法了

  ·你不是我这个宗派,我就找你麻烦,连说法穿短袖也是错的

  ·听正法不听邪法,说正法的人是代如来宣化

  ·法师说了些批评话也会起风波,无人再敢说法,佛法就灭了

  ·要帮助鼓励弘扬正法的人,要为他扫除障碍

  不懂佛法的人尽干坏事,

  排斥正法,胆小的人都不敢讲法了

  法师应该讲法才称法师!但是现在法师也不大肯讲经,连我都怕讲。我昨天在佛协文教部讲法,我准备讲三个例子,都是举路上看到的狗的例子。可是那天我就不敢讲,怕讲出来有人又要神经过敏,说我闲话了:“明明讲我们是狗。”举例子都不好举了,一动起瞋恨心来,哪怕是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也会把你搞得焦头烂额。谁不懂佛法,谁就尽做坏事,最后就是消灭佛教。非但有种种闲话是无中生有的诽谤,传开去,再形成一帮一帮的反对派,吓得讲经的人胆子也小了,有时候想这没有问题嘛,讲出来也被他们歪理十八条挑出问题来。

  你不是我这个宗派,我就找你麻烦,

  连说法穿短袖也是错的

  我听到有这么句话:“傅老师怎么不跟佛顶礼的?”确实给他看见了,我只顶礼到桌子上,这么一传开去,傅老师连佛都不恭敬了!那么你干脆来问问我。他不来问我,宁愿跟七八个人嘁嘁啜啜。你来问我,我会告诉你:因为我高血压,医生特别叮嘱我头不能太低。我问过医生:“我是佛教徒,我跟佛跟法师顶礼时,头要碰到地的。”医生说:“不行不行。”你不了解原因,问问清楚呢!以破坏人家名誉为得意,这样子搞,佛门怎么能团结得起来呢?全在造口业啊。尤其是你不是我这个宗派,我就处处找你麻烦,哪怕你讲得没错,也有麻烦可找。

  比如大热天我穿了短袖的衬衣去讲法,又有人抓辫子,“傅老师怎么讲经穿短袖的?”传开去,这个老师不懂规矩,讲经穿短袖,意思一定要穿起他们长袍子的海青。我讲经时就回答:“有人说我不对,讲经的时候穿短袖,释迦佛穿的衣服连袖子都没有。”

  听正法不听邪法,说正法的人是代如来宣化

  听法要欢欢喜喜,对于能够弘扬佛法的善知识要恭敬赞叹,一上法座,他的身份是代如来宣化,要把他作大师想,大师就是佛,哪可以背后说他闲话的?当然喽,他讲错的地方不能听,我们只听正法,不听邪法。

  法师说了些批评话也会起风波,

  无人再敢说法,佛法就灭了

  现在的法师不大肯讲法,说起来因为他们忙,实际上与被人说闲话有关,我讲法时也有亲身体会。去年听说,有人请一位山上的法师来讲法,法师说:“如果是年轻人听,我下来讲,老太太听,我不下来,因为跟她们讲不通。”最近这位法师的讲经在我们杂志上公布了,又引起了一场风波,因为法师在讲法中批评了几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但有人就说不应该登。

  大家都怕讲,没人讲,法轮不转了,正法怎么久住啊?这里讲由于广说经法,正法才能久住,你们可能会想,干嘛讲得这么可怕。我讲的都是现实,也好让你们思想有个准备,将来你们弘法的时候,如果碰到诬蔑、诽谤、打击、把你搞臭的情况,你是退心还是不退心?是继续讲还是就算了,不讲了?你们将来也要弘法的,意志力要坚强一点,否则佛法就灭掉了。

  要帮助鼓励弘扬正法的人,要为他扫除障碍

  一个讲正法的人没有讲错,一颗菩提心不为名不为利,你应该要鼓励他、帮助他,你把他搞得没办法讲下去,你就有灭法的罪,破转法轮是五无间罪。我们大家都希望娑婆世界的佛法不要灭,佛弟子个个都希望正法久住。可是没有行动,正法怎么久住?你自己不会讲,要帮助、鼓励能够弘扬佛法的人,不要让他退菩提心,要给他扫除障碍。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5)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要持戒走清净道,

  出家人不穿白衣、白袜、白鞋

  提要:

  ·不断烦恼的人去弘法,挨了一巴掌就直不起来了

  ·主张不讲经说法不深入经藏,是令正法速灭

  ·释迦佛到八十岁涅槃前还在说法

  ·佛法要广说大说,才能使正法久住

  ·持戒走清净道,成就才有保障

  ·听法持戒才会明白,出家人要穿染衣,不穿白衣白袜白鞋

  不断烦恼的人去弘法,挨了一巴掌就直不起来了

  佛法所以会消灭,全是因为众生起了烦恼,这个烦恼又影响了正法久住,这个不得不警惕啊!有些人头脑清醒时,看看傅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挺着,而且还受打击,想想自己真惭愧啊,过了一会儿同学间有了点矛盾,又起烦恼了,过不下去了。佛法的事业,有这么多的问题要解决,种种的事情要去安排,你这一点烦恼还当作大事情来汇报,真好比火车快要开了,为了赶上火车拼命跑。不小心掉了一只苹果,孩子说:“妈,掉了一只苹果。”妈说:“不要了不要了,快走啊。”(众笑)差一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妈还管你苹果了。你们这点矛盾就起烦恼,将来弘法了,只要挨了一个嘴巴子,不要说嘴打歪了,头颈也歪过去扭不过来了。

  主张不讲经说法不深入经藏,是令正法速灭

  咱们发菩提心的人,今后的路长了,障难多啊!千万不要受别人的烦恼干扰,也不要受自己的烦恼干扰,一心一意广说经法,使佛法久住,应该发这样心。这完全是经书上的话。有人跟佛唱反调,大讲唸经不必求懂。你不懂就不会讲经了嘛,或者说“不必深入经藏”、“听法越听多越糟糕”,那你怎么讲经啊?我从前佛法不听得多,今天也不会讲啊?有的还挂出牌子,“我这儿从不讲经”,那岂不导致正法速灭?还说“要关起门来修”,即使你能修得成,由于没人讲法,没人听法,佛法也灭光了。

  释迦佛到八十岁涅槃前还在说法

  你们将来弘法准备弘到哪一年?假如你们说“我弘到70岁”,不对,我傅老师73岁还没停,你别到了60岁,“我要关门啦”。(众笑)如果我60岁关门,你们今天佛法还听得到吗?释迦佛到80岁涅槃前还在说法呢。

  佛法要广说大说,才能使正法久住

  要使正法久住,第一个是广说经法,法要广说,这部经讲完了讲那部,那部经讲完了讲这部。有的法师讲来讲去只讲一部经,不能称为广说,有的法师这部经一下子就讲完了,这也不能叫广说。我在大明寺讲《心经》,整天讲,讲了八天。要我讲得快我照样会讲,往年我有个即将出国的学生,临走前请我讲《心经》,我两个小时就讲完了,还能讲得更简单,念一句讲一句,五分钟就能讲完,“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是菩萨的名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修的是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一照,五蕴都空。“无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耳朵等等都没有的。(众笑)就算你没讲错,也不应该讲得这么简单啊,应该广说大说才行。

  持戒走清净道,成就才有保障

  “结戒亦说戒”,结戒就是制戒,结成戒律而护持,说戒就是诵戒。使正法久住,第二个要有戒,一个是法,一个是戒。法给我们智慧,戒要我们走向清净的道路,那样你成就就有保障了。城市里的路,一看就知道这是人走的路,假如这个地方是专门养狗的,没人去,满地都是狗屎,一看就知道这是狗走的路。不清净的道路可不是人的路,那是三恶道的路。再来说句笑话,有人捡到一双袜子,说:“是不是小黄的?”那个人说:“不可能的,小黄的袜子从来干干净净的,肯定是小李的,小李的袜子一向是臭得不得了。”一看见袜子就知道是小李的袜子,同样一看见路就知道,这条路肯定通向三恶道,那条路通向人天道。走清净道到彼岸。

  听法持戒才会明白,出家人要穿染衣,

  不穿白衣白袜白鞋

  有篇日记可能是你们何老师写的,有个居士问:“前边的出家人是不是你们佛学苑的同学?”何老师一看就说:“不是。”居士就奇怪:“这么远,你能看得清楚啊?”“因为我看到他脚上穿的是白袜子。”我们佛学苑出家同学一律不穿白袜白鞋的,白的是居士穿的,出家人要穿染衣,这些常识不听法怎么会懂呢?听了法才能懂呀,听了法才能清净呀!听了法你持戒才持得好呀!戒本身就是法呀,所以这两点是最最突出,一个人有法的智慧,懂得什么是干净,走上清净的道,将来就能到彼岸了,因为方向不错。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6)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出家人不得贸易耕种,

  修好戒定慧是佛遗教

  提要:

  ·比丘戒要由法师来说,诵戒要观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

  ·出家人不干在家行业,八仙桌上更不能打牌

  ·出家人不得贸易耕种,修好戒定慧是佛遗教

  ·居士奇装异服,胸前猫、背上狗也不像样

  ·能自恣很好,同学帮你指缺点要欢迎

  ·四众弟子的排列是依戒的功德,并非不平等

  ·佛门平等,兄妹不得谈恋爱,哥哥不能欺侮弟弟

  ·进佛门要抛弃世俗上的等级观念,上压下,会出现阶级萌芽

  比丘戒要由法师来说,

  诵戒要观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

  我居士不能讲《比丘戒》《比丘尼戒》,也不能看,这是释迦佛的规定。可是现在佛经流通处把戒本竟然放在玻璃橱窗里,你只要有钱就能买,乱成了这样子。

  出家人的戒要由法师来讲,还要诵戒,一个月两次。以前我们居士也诵戒,跟出家人就差一天。譬如出家人是十四,二十九,我们居士是十五,三十,出家人是十五,三十,咱们就是十四,二十九。咱们居士诵戒是诵《戒定慧基本三学》里的《制戒缘起》,《高洁大行》,一直到《五戒》《八戒》全部诵完,还要诵持戒的功德跟犯戒的过失,而且要背出来。能海上师法流对戒特别重视,五台山清凉桥就称为吉祥律寺,戒上不准有一点差错。

  出家人不干在家行业,八仙桌上更不能打牌

  有个寺院把当年一张八仙桌还保存着,作为纪念。这张八仙桌的故事大概是这样,有人在这寺院里用八仙桌打牌,结果被能海上师训斥了一顿,后来寺院里就把这张八仙桌保存起来,警诫后人:这是上师不许可的。我24岁上五台山,那时清凉桥什么都没有,有个出家人刚出家,从前他是做木工的,他拿起工具想做一个蜡烛台。刚好上师出来,他每天下午都要拿着一根拐杖出来散步,我就跟在旁边,上师就说话了:“你出家喽,这个事不得干喽。”原来你是做木工的,出家了就不能干了。

  出家人不得贸易耕种,修好戒定慧是佛遗教

  出家人不得贸易,也不得耕种,《佛遗教经》里都有讲的,要有戒,要有定,要有慧。你没出家前的这一套,全部抛光。清定上师出家的时候,他把以前穿的西装、皮鞋,全丢进大铁桶烧掉了。出家人连个白衣都不准穿,何况西装?

  居士奇装异服,胸前猫、背上狗也不像样

  我的衣服都是兄妹家不要的,后来连我儿子丢掉的衬衣我也去捡起来,还有一件是扫垃圾的工人捡到的背心,我花一块钱跟他买来。现在更多了,你送我一件,他送我一件,我挑来挑去只穿三种颜色:一种灰色,一种是黄色,一种是白色,因为我是白衣居士,名正言顺。我从来也没有穿一件衬衣,前面是小狗,后面是小猫,像样吗?老头子总得有个老头相。同样道理,出家人也总要有个出家相吧?

  能自恣很好,同学帮你指缺点要欢迎

  诵戒就是叫你复习一下,自己检查这条戒你做到吗,你犯了没有啊?你们的自恣非常好,有时候自己会疏忽了,别的同学给你提醒提醒,你就能改正了。

  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招生简章招的是学生,不管是出家人、在家居士,全是学生,同学跟同学之间就可以互相帮助。如果招的是师父,咱们居士老师也就不敢上台讲课了。你们出家同学说说,要不要我讲课啦?(下答:要)那我才敢讲。自恣的时候,无论谁给你提意见,要非常欢迎,谢谢他的关心,谢谢他的帮助。

  四众弟子的排列是依戒的功德,并非不平等

  虽然大家都是同学,但四众弟子的排列,比丘在第一位,比丘尼第二位,男居士第三位,女居士第四位。这不是不平等,如果绝对平等,走路怎么走啊?如果这条路只能走一个人,四众弟子一列横队,一个也走不过去,那么当然要有个顺序喽。说这样是不是男尊女卑?不是!因为男的烦恼比较少一点,女的烦恼多一点,男的不大会哭,女生容易哭。(众笑)而且男的力气大,女的力气小,男的力气大走在前面等于保护你,有什么不好呢?

  佛门平等,兄妹不得谈恋爱,哥哥不能欺侮弟弟

  反过来说,不要忘记平等。比丘、比丘尼应该是兄妹关系,哥哥要爱护妹妹,不能欺负妹妹,妹妹要尊重哥哥。兄妹之间不得谈恋爱,(众笑)这是讲道理嘛。你们男众也是如此,比丘是哥哥,沙弥是弟弟,比丘怎么好欺负沙弥?要有爱护心,要有平等心,要有慈悲心,也要有恭敬心。

  进佛门要抛弃世俗上的等级观念,

  上压下,会出现阶级萌芽

  佛门里不应该出现新的阶级,因为释迦佛是反阶级的。印度的阶级观念最严重。我记得你们演出的《优波离出家》,优波离就是最低层的阶级。在世俗上有等级,在释迦佛那里一律平等,所以世俗上的一切生活习惯、生活用品、阶级观念进了佛门全部要扫除。

  如果佛门出现了阶级萌芽,这就不好。佛门是平等的,不要出现上层压下层,有权势的人去压没有权势的,用种种社会上的方法拉拢关系等等,使得你一动也不好动,这都是不应该有的现象。当然在你们学生里边可能问题并不大,我今天只是提醒你们,不要失去佛弟子应有的平等,我是一颗菩提心想把佛教搞好。如果人压人的风气发展起来了,新的阶级观念就会在佛门里出生了。今天讲到这儿。(第十四讲完 2002.6.4)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7)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颂:拘那含牟尼 毗舍二如来

  不广说经法 未结戒说戒

  时人根善利 但说教授戒

  诸恶莫作等 皆除惑证道

  释迦佛为正法久住而制戒

  提要:

  ·释迦佛为正法久住而制戒

  ·要求懂,要重视经验,不可过于自信

  ·严是管得很细致,小事情也不能违反规定

  ·不接受管的人到老就老气横秋

  释迦佛为正法久住而制戒

  “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过去等正觉,何者法久住,何者法不久,愿如来指授。佛告舍利弗,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这一段讲的就是制戒因缘,佛怎么会制戒的,是由于舍利弗的请问:在过去佛里边,哪些佛他的佛法能久住,哪些佛他的法不能久住?佛就把过去佛的情况讲一讲,因为佛无所不知。譬如我们也常会发问:“你知道过去办这种事业的,哪些人是成功的,哪些人不成功?”一般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我们是根据生活经验,也就是说根据过去看到的以及自身的体验来回答的。

  要求懂,要重视经验,不可过于自信

  老话说“若要好,问三老”,老人有老人的经验,年轻人过于自信,往往失败的很多。年轻人有他的优点,充满热情,血气方刚,精神是好,但也有他的缺点,经验不够,又不大肯请教别人。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的小牛看见老虎它不怕的。这个不怕的精神当然是好,可它没有经验,你再怎么不怕,老虎也会把你吃掉。没有经验,不懂得危险的人经常犯错误,甚至会拿鸡蛋去碰石头。年轻人最要紧的是要求懂,所以要虚心地跟有经验的人学习。比如出国前首先要知道外国的风俗习惯,否则你一到外国,人家就觉得你很不礼貌,对你印象就很坏。在国内,你要去拜访一个人,你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在外国,首先要经过他同意你才能去,有的还规定的:星期几专门接待客人。如果你冒冒失失地去了,外国人认为你不礼貌。

  严是管得很细致,小事情也不能违反规定

  有人说我们订的制度很严,这里女众部更严。所谓严不是凶,严就是管得很细致。这有几种情况:第一种,人家不知道,那你总要先跟他讲清楚,否则你也不能说他不礼貌;还有一种,讲清楚了他也不做,或者做得很随便。譬如,规定进我房间要敲门,新来的学生不会不遵守,老学生中间最老的,跟我最靠近的,经常要来找我的,随随便便,不敲门就进来。你们看成是小事情,其实是违反规章制度的。我现在因为生病,也就不批评了。从前我一看到你违反规矩我就要批评,前天有人没敲门就进来了。还有人更好笑,人已经走进来了,再在门上敲敲。敲门是要人家同意你进来方才能进来,你进都进来了,还敲什么门呀?太随便了。

  不接受管的人到老就老气横秋

  佛协文教部最近来了七八个新同学,表现都很好。有的老同学反而比不上这些新的,闲话特别多:“这些新来的竟然管到老同学头上来了!”他管错了没有?没有管错你应该惭愧啊,退步了还摆老资格,将来老了就老气横秋,目中无人,像佛弟子吗?别看这种人在我面前很听话,因为他跟傅老师有感情。假如天天在我身边,被我天天批评,可能也不会听我话了。这不叫真听话,什么叫听话?我给你指出错误,你就要改正,那才叫真听话。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8)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僧团没有戒,就像一盘散沙

  提要:

  ·善知识给你的指导,那是他的修行经验,是活的

  ·僧团没有戒,就像一盘散沙

  ·没有基础的人,脱离了大众很难修啊

  ·不遵守戒律,就等于你不要佛来度你

  ·诵戒并自说所犯之罪以长善除恶

  ·愚痴的人易起瞋恨心,不愿发露忏悔,毒更深

  善知识给你的指导,

  那是他的修行经验,是活的

  话再说回来,经验最重要,善知识有修行经验,佛学辞典上没有修行经验,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善知识给你的指导是活的,差别大了。我讲课里边有很多插曲,这些插曲就是修行经验。事实证明,人们很喜欢我这种讲课方式。譬如你问我:“我想这样做可以吗?”我就以经验告诉你:“从前也有这样情况,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失败的;如果照我的话去做,你会成功的。”

  僧团没有戒,就像一盘散沙

  舍利弗请佛指点一下,佛就告诉他,“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过去七佛中的这四尊佛,他们的佛法久住于人间,为什么呢?“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广说经法,使众生能够明白佛法道理,脱离凡夫知见,进入佛之知见。“结戒亦说戒”,结戒是很重要的,没有戒、没有规矩,就像一盘散沙,对戒律放松了,也是一盘散沙。一个人怎么好放松呢?我多年当老师的经验,一放松就要出事。修行对付烦恼天天像打仗那样,全靠戒律。戒就是组织,组织僧团没有戒,就像乌合之众。烦恼起来就会吵吵闹闹,或者自管自,大家也团结不起来了。

  没有基础的人,脱离了大众很难修啊

  住茅篷的人原意是为了要专心用功,要了生死。如果尽打妄想,睡到八点钟才起来,这样修行十个倒有九个落空,没人管啊!要么你是躺在床上“用功”。名义上住茅篷、闭关、用功,脱离了大众,没基础的人很难修啊!大众的力量最大,依靠大众是最最重要的,大众的加持力最大。我年轻时在社会上工作,老干部一开口就是“组织”,他们对组织很重视,因为脱离了组织就没有依靠了。

  不遵守戒律,就等于你不要佛来度你

  所以佛强调戒律,强调组织,就是使我们快快成就啊!佛制订了那么许多戒律、规矩,这些都是度众生的方法,你不遵守就等于你不要佛来度你。

  诵戒并自说所犯之罪以长善除恶

  诵戒一个月诵两次,“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语叫布萨。不受具足戒者不使得听。”诵戒的时候不受具足戒的人是不能去听的,哪怕窗口门口也不准站的。我们以前在昭觉寺的时候,出家师父们每天先诵戒,诵完了打鼓三下,居士方才可以进去诵经,很严肃的。

  愚痴的人易起瞋恨心,不愿发露忏悔,毒更深

  还要把自己犯的戒在大众里讲出来,有的事情你忘记了,还要回忆出来,假如旁边有个同学,帮你指出来,这不是更好吗?现在有些人,谁给他指出来,他就对谁起瞋恨心,意思自己没想出来就不用说了。即使想出来了,也假装糊涂,这叫喜欢隐瞒。不发露你怎么忏悔啊?不肯发露是什么原因啊?怕说出来丢脸,还有的不服气。好比脚背上生了疮,给人看见了不好意思,衬一张油纸,再包棉花,再一块布把它绑起来,密不透风。结果烂得越来越深了,臭气都露出来了。陪他去看外科医生,他还不让医生去掉,因为去掉了包布,疮暴露出来了,多难为情啊。医生管你的呢,就把它剪掉、拆掉,哪怕他疼也不管,目的是为了给它治病呀!看看是什么毒疮,该用什么药,还要给他洗干净。那些想隐瞒的愚蠢人,最容易养成这种习气,佛门里懂法的、有智慧的佛弟子就不应该这样。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9)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提要:

  ·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遍一切自在

  ·小事也怄气的人,吹口气也会动

  ·能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就叫自觉,去掉烦恼就叫自在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利根人不需多说,不多说,佛法就容易灭

  ·拍桌即悟,何用多说,因未悟才为你说到今天

  拘那含牟尼~简称拘那含,译金寂,是过去七佛中第五佛名,人寿四万岁时出世

  毗舍~毗舍婆佛亦名毗舍浮佛,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译遍一切自在,庄严劫中最后一佛

  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遍一切自在

  “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这是两尊佛。拘那含翻译成金寂,是过去七佛中第五尊佛的名号,在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简称是拘那含佛。毗舍佛,这也是简称,应该是毗舍婆佛,或译成毗舍浮佛,在过去三十一劫的时候出世,翻译汉文就叫遍一切自在。佛种种的功德都归纳总结在佛的名号上。每尊佛都是圆满的,所以名号虽然不同,其实这尊佛的功德其他的佛也有,其他的佛的功德这尊佛也有。譬如“遍一切自在”,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他对一切境界都非常自在。

  小事也怄气的人,吹口气也会动

  庭园石头上刻着四句话,其中一句,“八风吹不动”,那样就自在了。你们被世间八风吹动没有?不要说八风了,吹口气你就动了,所以我们到处都不自在。人们常说“我看不惯”,看不惯就不自在。喜欢评论别人的人,生活中的小事情他也要怄气,对这个有意见,对那个有意见,全是被八风吹动了。

  能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就叫自觉,

  去掉烦恼就叫自在

  如果一个人能提些合理化建议,这是好的,往往事情本身倒不大,因为心里有烦恼才提意见。从前有一个比丘尼,曾在五台山学过戒律,她来到佛协文教部,看到文教部的规章制度,她就说:“这个规章制度完全是修行的法则。”其中有一条:同学之间不得有对立情绪,你能做得到吗?这种事情纠察也很难帮助,纠察只能看你的脸上是不是好看,你脸上笑嘻嘻的,其实你心里已经产生对立情绪了,所以要你自觉,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去掉烦恼就叫自在,没有烦恼,生死都自在了,有烦恼就不自在。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最近这个时期,你们女众部大家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比较安定团结。回忆过去的一个阶段呢?来报到的同学走了好多,归根结底就是不自在,她们的话叫“不适应”。不适应再待下去慢慢会适应的。说起来么,因为我们管得太严了,实际上为什么她不自在啦?烦恼关系呀!同样是人嘛,也是同样的规章制度,可能现在比从前还要严一点,因为起了烦恼所以她想逃,逃到哪里去?逃到一个烦恼自在的地方去,那就是流转自在。众生解脱烦恼不容易,流转生死倒挺容易的,很自在。

  利根人不需多说,不多说,佛法就容易灭

  这两尊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他们说也说,不广大地说,“未结戒说戒”,也没有结戒,也没有说戒,也没有诵戒,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时代不同,这两尊佛的时代,“时人根善利”,人的根机非常善利,利就是利根,善就是善良。“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只要跟他说一点佛的教导,给他们授授戒就可以了,用不着结戒诵戒,乃至于讲讲简单的开示,“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都能够断尽烦恼,证果。除惑,除掉烦恼,证道,就是证果。因为他们根机很利呀,一听到,马上接受,马上做到。可是这两尊佛涅槃以后,佛法就没久住,因为当初没有广说经法,没有一种组织,后世的人根机没有前面的人好,越到后来根机越差了,所以这两尊佛的正法很快就灭掉。

  拍桌即悟,何用多说,因未悟才为你说到今天

  我看在法师或者居士讲经说法中,也没有像我这么样,讲的时间特别长,如果你嫌我罗嗦,不妨试试看,如果你能听一两句话,就证阿罗汉果,那么你可以说我罗嗦。哪怕你打瞌睡,不容易听进去,我一拍桌,“诸恶莫作”,你印象深刻,证果了,(众笑)那么我何必自讨苦吃,还要讲不完地讲。你都达到目的了,还要学什么呢?

  [转载自-佛教菩提心网]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律海十门》开示

 

后五篇文章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20~2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10~19)

傅味琴: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1~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