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傅味琴:谈三宝功德(50~69) |
 
傅味琴:谈三宝功德(50~69)
谈三宝功德 (50) ◎ 傅味琴 2006年5月13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混淆与片面,造成了末法 时期,所以末法在人身上 本次提要: ■ 儒教道教对佛教的混淆和宗派形成的片面,跟佛教的法门没有关系 ■ 把十方佛缩成一尊佛,有些人就会跟念别尊佛的人合不起来 ■ 由于人为地制造了末法时期,所以末法在人身上 儒教道教对佛教的混淆和宗派形成的片面, 跟佛教的法门没有关系 上次我们从历史上来说明,佛教传到中国后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今天佛门里末法现象越来越严重,这都是人为制造的呀。佛教传进中国,一开始就跟儒教道教混在一起,纯粹的正法被混淆了。又成立了宗派,每个宗派逐渐逐渐又形成了片面,越到今天片面越严重。形成了片面就等于脱离了圆满的佛法,也就形成了末法。虽然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而在中国佛教里带上了宗派的色彩。 法门跟宗派是没有关系的,释迦佛在世的时候就说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今天呢,你要进入法门,就是进入宗派的门。本来你要通过学法才能进入法门,你不通过学法,你仍然没有进入法的门,只是个是门外汉。而宗派经过逐步逐步的演变,有的到今天甚至连法都不要了。 就算是我年轻时,那个年代比现在好的多,可对宗派的执著已经很厉害,总是这句话:我又不学禅宗,所以我用不着修禅。往往只学自己宗派里的一两本经。比如禅宗不立语言文字,也主张学《楞严经》、《金刚经》,已经算是广开了,至于《阿弥陀经》、《药师经》,他认为那是净土宗的内容,他就不学了,这样就远离了“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宏愿。 把十方佛缩成一尊佛, 有些人就会跟念别尊佛的人合不起来 佛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净土宗,《阿弥陀经》、《药师经》那都是法,称为弥陀法门、药师法门。如今唸阿弥陀佛的人,往往只承认自己是修念佛法门,却不认可唸药师佛的人也是修念佛法门。比如我天天在山顶平地上,边经行边念药师佛,可是有人总是说我这个老师怎么不念佛?即使跟他讲清楚,他没话说了,心里仍然不欢喜。执著自己只要一句的人,即使你跟他讲法,可是他们对法并不重视。 当然也有根源,明的根源:只抓修,不抓学。可是没有学、没有教你哪来证?还有人主张学愚,这也是个根源。学愚的人怎会要听法呢?佛陀的法是智慧,智跟愚是对立的。 由于人为地制造了末法时期, 所以末法在人身上 不但在法上执著,还发展成宗派跟宗派之间互相排斥。我也曾经到国外去过,那个地方人告诉我,如果你是经常到这个寺院去,你再到别的寺院去,原来这个寺院里的师父以及大众就对你有看法。 我年轻时法师讲经我都去听,也没有人说闲话。现在就有人说话了,有个居士林请我去教禅定,有人就说,“我们是唸佛的,怎么请傅老师来讲禅宗?”禅宗也是佛教,他们却要说闲话,有人在佛门里讲道教儒教,却没人说话。再加上贪求名利的人也进了佛门,这些人必然会排挤别人、打击别人、诽谤别人,这种现象,有人说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钱。 我们是想学法修行的,可是今天的修行环境都变成这样,所以佛说到了这个时候证果成道人越来越少了。这可不是佛的安排呀,是人制造成的。由此可知,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是佛门里变了质的人逐渐逐渐制造出来的,所以末法在人身上。 谈三宝功德 (51) ◎ 傅味琴 2006年5月13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学修并重,不得混杂外道魔道知见, 修行才会有保障 本次提要: ■ 学修要并重,在纯粹的佛法里不得搀杂外道魔道的知见,修行才会有保障 ■ 如今经书、佛像都在,不应该出现不要法的现象。一句佛号包括一切法, 是赞叹佛的功德,可不能成为不要法的借口 ■ 末法时期不是法不好,是人不好 ■ 佛法衰落得这么快,是因为有人在正在滑坡的车后踢了一脚 ■ 学修分开,是抓片面,你走释迦佛的路,你证果就有希望 学修要并重,在纯粹的佛法里不得搀杂 外道魔道的知见,修行才会有保障 今天我们特地指出,学修不能分开,学就是为了修,要修就必须学,教证全都要。没有教就没有证,你要证你必须教理要通。要修也必须要有法,要有修行的场所,而这个修行的场所里必须是纯粹的释迦佛的正法,不允许有一点点外道、魔道的东西搀杂,这样我们修行才有保障。 如今经书、佛像都在,不应该出现不要法的现象。 一句佛号包括一切法,是赞叹佛的功德,可不能成为不要法的借口 到了末法最后时期,经书也没有了,佛像也看不到了,佛的名号也听不到了,只有极少数的人还能看到经书残破的碎页,能得到经书一只角,看到一个佛像的头,看到一个“佛”字,算是有大福气的人。我从前听法师讲经时说,到了最后的时刻,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在空中显现“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让众生还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佛号。 现在是末法初期经书、佛像都还在,为什么出现不要法、排斥法的现象,所有的法门都好,如果说只有一个法门好,其他法门不好,这就是谤法。念佛法门也是好,可是不能因为唸了佛就不要法了,比如说“一句佛号包括一切法”,这是赞叹佛的功德,而不能成为只要一句佛号可以不要法的借口。你讲得再漂亮,唸佛的人还是不懂法呀,大家不懂法,佛法也就被消灭了。 末法时期不是法不好,是人不好 只要是佛讲的法,没有一个法门不好,没有一个法不好。也不可能有一个法比别的法高,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嘛。只有不懂佛法的人、邪见、偏见的人,才会说:“唯有我这个法好,其他法都比不上”,或者说:“末法时期别的法门都不行了”,末法时期跟法有什么关系啊?现在每部经典都是全的。如果有一部经不全了,那么你也只能说:这部经比不全的经完整。可也不是法的问题。 要明白:末法是人不好,不是法不好!人可以使佛教兴起来,也可以使佛教毁灭掉。今天还只是末法的初期,不能由于外道魔道在佛门里散布种种错见,而把正法排斥掉,也不能谤法、阻碍学法听经。末法初期的今天,如果人为制造成末法的最后时刻,那不是颠倒了吗? 佛法衰落得这么快,是因为有人 在正在滑坡的车后踢了一脚 既然是末法初期,怎么佛法下滑得这么快?好比山坡上有车在往下滑了,我们应该赶快把这车挡住,再用力推上去啊,那才是真正行菩萨道。至少把它挡一下,让它滑得慢一点吧。可是偏偏有人在车的背后用脚一踢,车就“哗——”一直往下冲。当佛教处在正法正在衰落的时候,佛弟子应该这么做吗? 我讲这些话,是按照刚才唸的《婆罗门法经》的内容讲的,真正讲法的人为了要树立正法,必须要扶正摔倒的东西,揭露隐蔽的障碍,这是佛的教导。 学修分开,是抓片面, 你走释迦佛的路,你证果就有希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很长时期学跟修脱节。不能没有学,也不能没有修,学修不能分开。比如过去有的人理论研究得很好,可惜学法相的人大多只学法相,没有在修禅定。戒定慧是每个佛弟子都要修的,无论什么法门,戒定慧怎么能排除呢?就算你不修禅定,那么你就把你学到的法义贯彻在你的行动上,断断烦恼呢。只学不修,能解决问题吗?所以重视学而不重视修,重视修而不重视学,都叫片面。 佛法衰落到今天,不要说证,修的人也极少,因为中国佛门从历史上来看,有个特点,就是抓片面:只学不修,数食不饱,只修不学,盲修瞎练,并没有照释迦佛的话去做,像这种情况还能证果吗?你不走这条路,你走释迦佛的路,你证果就有希望。你跟着他们走,你也没希望,因为这不是释迦佛的路。 谈三宝功德 (52) ◎ 傅味琴 2006年5月13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修行中断,实际上是内魔 外魔合起来所造成的障碍 本次提要: ■ 外障已经很可怕,修行人还有自己内在的障碍 ■ 有人说着魔,可看不见抓不着,修行人的执著就是魔 ■ 徒弟用笔在魔脸上画个圈,用镜一照,实是画在自己脸上 ■ 明白了佛法,魔就没有了,所以戒定慧全是降魔的 ■ 内魔是你内心烦恼的执著,外魔是扰乱你依戒依法修行的环境 ■ 修行中断,实际上是内魔外魔合起来所造成的障碍 外障已经很可怕,修行人还有自己内在的障碍 讲到修,今天即使有人在修,也是障碍重重。外面环境的障碍已经很可怕了,还有自己内在的障碍呢! 什么叫外魔内魔?佛教所有的法,都是破除外道,降伏魔道。没有佛法,或者不照佛法去做,所以形成今天佛门外道猖獗,魔道当世。 有人说着魔,可看不见抓不着, 修行人的执著就是魔 魔究竟是什么?有说魔是三头六臂,专门害人。《西游记》里充满着妖魔鬼怪,这都是个比喻呀,人们现在所谓的着魔,那是因为他看到别人看不见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你说有魔,你把它抓来给我看看,说“抓不着”,抓不着你怎么说有魔呢?人吓人要吓死人。谁叫你过去头脑里神秘思想这么厉害,小时候听大头鬼小头鬼的故事,看神怪小说,头脑里这些多了,执妄为真,就着魔了。即使没有魔,你一执著,就会出现幻影,也就是精神病的幻视幻听,所以说执著就成魔。否则为什么那些人说看见什么听到什么,一吃药什么都没了,本来就是没有嘛。 徒弟用笔在魔脸上画个圈, 用镜一照,实是画在自己脸上 从前有个徒弟跟师父说:“师父啊,我一打坐就看见魔。”师父说:“有办法,魔来了,你用毛笔在他脸上画个圈,作个记号,我去把他赶走。”(众笑)徒弟听师父话,魔来了,他就用毛笔去在魔脸上画了个圈,说:“师父,画好了你来抓啊。”师父拿面镜子叫他自己照照,圈就画在自己脸上。魔就是你,因为你执著就着了魔。 明白了佛法,魔就没有了, 所以戒定慧全是降魔的 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了,编辑室告诉我,常有读者打电话来,问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我在新加坡的时候,住的地方有张桌子,抽屉里面有一张名片,还印有照片,这个人奇形怪状的,称为“降魔大师”。我没见过魔,我要找魔也找不到,你问我有什么用,本来就没有的嘛,你明白了佛法,魔就没有了,所以戒定慧全是降魔的。 内魔是你内心烦恼的执著, 外魔是扰乱你依戒依法修行的环境 内魔是比喻你内心的烦恼执著。外魔是指扰乱你依戒依法修行的环境。至于佛经里说的天魔波旬,那是在天上,释迦太子雪山洞里六年苦行,魔王波旬也没有出动。等到太子快要成佛了,他才出动魔兵魔将魔女。我们这些修行还不到成就的小巴拉子,能够惊动魔王大驾吗?他忙着在魔宫里搓麻将,没空!魔王波旬要破坏释迦佛的法,是通过很多的魔子魔孙魔的眷属在佛门里搞破坏,只要破坏了法,佛弟子就不可能成就。 只要是佛教的法门。走佛教导的路,有法可据,全好。而修行人的内心烦恼,在修行上走上了一条不清净的道,那就是内魔外魔所造成的障碍。 修行中断,实际上是内魔外魔 合起来所造成的障碍 要修行,就要排除内外魔障以及中断。由于内魔外魔的干扰,必然会产生你修行的障碍,所以叫魔障。有烦恼,必然会造业,所以叫业障。这些魔障业障,还有你自身素质降低,不接受释迦佛的教导,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学不好,修不好,还经常出现中断,因为你有随自己喜欢的习气,你喜欢中断就中断。不听佛的话,善知识也无能为力,在修行人身上,出现了因懈怠而中断的情况,太可惜了。可是偏偏经常会出现,这种中断实际上是外魔、内魔合起来所造成的,今天讲到这儿。 谈三宝功德 (53)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心里有惑,所以会迷,修行人不去掉惑, 那跟世俗人有什么区别 本次提要: ■ 舍不得丢掉修行的障碍,就因为人总喜欢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 内障外障不消除,再加上修行中断,养成了习气,就会在修行路上躺下去 ■ 众生由于烦恼的触动,都在追求自身以外的东西 ■ 心里有惑,所以会迷,修行人不去掉惑,那跟世俗人有什么区别 舍不得丢掉修行的障碍, 就因为人总喜欢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修行的障碍不去掉,修行就难以成就。有很多人还喜欢这个障碍,舍不得丢掉,所以我年轻时就说过:人总是喜欢干对自己不利的事。修行人本来想走离苦的路,结果来一个回潮,又回到苦海里去了,原因就是众生爱错了对象。有一个办法可以解脱,那就是离开它,可众生爱错了对象又不肯离开,所以佛说众生愚痴颠倒。 内障外障不消除,再加上修行中断, 养成了习气,就会在修行路上躺下去 末法时期要亲证、要成就,困难很多。经书上说障碍我们修行的就是:内、外魔障和中断。内障外障促使我们修行中断,一中断就前功尽弃。你即使再发心,还得重新开始。即使重新开始了,还是有内障外障,你不克服又会中断。慢慢养成习气,就更麻烦了。或者经过长期的波折,疲沓了,人世间常有句话:“我活得很累啊”,就躺下去了,这是生理反应;修行人也说,“在修行路上我很累啊”,在修行上也躺下去了,这是心理反应。 如果不消除外障内障,你是很难消除中断的。有人把中断全部归纳在外因上,没有看到自己的内因,世间人都是这样看问题,只看外不看内,如果修行人没有法的觉悟,也用这种老眼光看问题,还能修得好吗? 众生由于烦恼的触动,都在追求自身以外的东西 世间上人的追求也是这样,由于烦恼的触动,都是追求自身以外的东西,不管追不追求到,总是这个方向:房子、车子、金子还有娘子。 全追求到了,又怎么样呢?有的人醒过来了:“今天我样样都有了,可是人生到底是什么意义,我到现在还不明白。” 有些人还醒不过来,样样都有了,仍然没有快乐,他又去追求更多的欲:房子追求到一套还要两套,车子一辆还要两辆,老婆一个还要两个,从来没有往自己身上去求一求。 说有的人也在往自己身上追求,比如说化妆、牛奶洗澡。这还是外边呀,化妆、洗澡,全是在身体外面的皮上用功夫,皮上满意他就满意了,皮上快乐他就快乐了,这就是众生。好像皮会给我们快乐似的:你看,一化妆多漂亮,这是皮漂亮;男女握手,动了情了,也是皮碰皮;结婚是整天的皮碰皮。色声香味触,触觉都在皮上,那还不是追求外面的东西? 说“有人也在往里边追求,多吃一点营养,人就胖起来。胖不是皮的问题,里边肉也胖起来。”其实胖起来的人,肉的份量没有增加多少,增加的全是皮下的猪油呀,怪不得皮肤那么白,因为猪油是白的,这叫皮包猪油。 心里有惑,所以会迷, 修行人不去掉惑,那跟世俗人有什么区别 一个死人是男的,一个死人是女的,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皮碰皮,他们还会感到快乐吗?所以里边的东西不是你的身体起作用,而是你的心起作用,这颗心就叫惑。之所以会迷,就因为有惑,你不断惑就不可能去掉迷。人世间的文化、教育、艺术,几千年了,从来也没有提到怎么样去掉惑。如果修行人不去掉惑,那跟世间上人有什么区别? 谈三宝功德 (54)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贪心明显,瞋心猛烈,愚痴心很隐蔽, 痴者执著深,烦恼更难断 本次提要: ■ 人都在寻找别人,为什么不寻找自己,去掉迷就是觉,要觉悟首先要 认识自己 ■ 只强调外界环境,不消除内心烦恼;只说别人是冤家,不说自己给别人 添了麻烦,这样的修行人,怎么会证果呢 ■ 只说别人错,不说自己有什么不是,就把别人推到对立面去了; 僧团不清净,是僧团里的人不清净造成的 ■ 外魔可怕,内魔更可怕;瞋恨他人可怕,瞋恨自己更可怕 ■ 愚者的好心与智者的好心就不一样,觉悟不过来就叫痴 ■ 贪心明显,瞋心猛烈,愚痴心很隐蔽,痴者执著深,烦恼更难断 人都在寻找别人,为什么不寻找自己, 去掉迷就是觉,要觉悟首先要认识自己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的跑进树林里了,不多久一个男的追上来,问佛陀,“你刚才看见一个女的吗?”佛陀就问他:“你怎么去寻找别人,不去寻找你自己呢?”这个人听佛这么一说,愣住了,后来就觉悟过来了。凡夫众生从来不寻找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你不寻找自己,不认识自己,你这个觉悟到底在谁身上?要觉悟,首先要认识自己。去掉迷就是觉,首先你要认识自己迷的种种内在的性,外在的相。 只强调外界环境,不消除内心烦恼;只说别人是冤家, 不说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这样的修行人,怎么会证果呢 修行人遇到麻烦了,假如只是强调外面环境的错,就算你讲的有理由,可是怎么从来也不提到自己的烦恼?只讲这个人是我冤家,不讲我也给他制造了障碍;同学之间闹矛盾,总是说别人怎么样,意思就是说我受了多少欺负,受了多少委屈,也从来不说:我给了人家多少委屈,我给了人家多少欺负。像这样的修行,怎么会证果呢? 只说别人错,不说自己有什么不是,就把别人推到对立面去了; 僧团不清净,是僧团里的人不清净造成的 好比买了面镜子,老是去照别人,从不照自己,你这个脸怎么洗得干净呢?看问题总是只看别人错,不看自己错,只说别人不好,不说自己有什么缺点,这就形成了同学间的对立,把别人推到对立面去了,那这个团体,怎么合得起来呢?僧团合不起来,这个僧团就不清净。所以僧团的不清净,是僧团里的人不清净造成的,僧是以清净为体,你不清净,连僧的体都没有。 外魔可怕,内魔更可怕; 瞋恨他人可怕,瞋恨自己更可怕 外魔扰乱固然可怕,内魔的扰乱更可怕,就好比说,动瞋恨心伤害人要下地狱,可是对自己动瞋恨心,这人更可怕。所以自杀的人必定要下地狱,因为这个瞋恨心更厉害。 愚者的好心与智者的好心就不一样, 觉悟不过来就叫痴 世间上常说:“你别恨别人,”劝人家不要动瞋恨心,这是对的,“还是恨恨你自己吧”,这就不对了,所以世间上的学问跟佛法所讲的不一样。我们初步讲,有的地方相同,有的地方不相同,即使相同的地方,你再提高一步看,又不同了。佛都是方便说法,佛把世间上的一切全都否定掉了,世间上的人听得进去吗?众生都喜欢听好话,佛先认可世间上的善法,让世间人高兴高兴。再提高一步讲:你是好心,不过你这个好里也有问题。好比一个愚痴的好人跟一个有智慧的好人就不同,就看你的觉悟和智慧到了哪个水平。你智慧不够,觉悟不过来,就叫痴。 贪心明显,瞋心猛烈,愚痴心很隐蔽, 痴者执著深,烦恼更难断 我们讲的内魔,就是自心的烦恼,归纳起来无非是贪嗔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慢,就是傲慢,疑,就是疑惑。贪心很明显,瞋恨心很猛烈,愚痴心很隐蔽。由于贪心和瞋心的关系,颠颠倒倒,醒不过来就叫痴,所以痴里就包含了贪瞋。反过来说,贪里边也有痴,瞋里边也有痴,所以常说贪心跟瞋心合起来就是痴。痴心一出现,这个人的烦恼更牢更深。痴就表现在执著上,凡是执著的人,烦恼都很难断,因为他执著烦恼,贪了,他还执著贪,瞋了,他还执著瞋。 谈三宝功德 (55)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愚能抑制所有的能力,愚了,心就没有能力了, 还有什么希望 本次提要: ■ 瞋来贪去,爱敌人就无战争,古今中外说尽好话,但不解决问题 ■ 觉悟而没有行动,执著而不肯转变,都归在痴里 ■ 愚跟智不相应,没有智慧已经是痴了,再去学愚,痴上加痴 ■ 能说出愚的道理来,这是聪明人的错见,你跟着去学愚,那可真成了愚人 ■ 愚能抑制所有的能力,愚了,心就没有能力了,还有什么希望? 瞋来贪去,爱敌人就无战争, 古今中外说尽好话,但不解决问题 有时候看看这个人,好像现在贪得没有从前厉害了,因为他起了瞋恨心,人一起瞋恨心,贪爱心就下去了。外国人提出“要爱你的敌人”,说得好听,有几个做到了?现在每个国家都在准备武器,武器少,还花钱去买。既然你爱敌人,还准备武器干什么?有敌人来,你就跟他欢迎拥抱。即使这句话起一点爱的作用,也很有限,大部分人做不到,古今中外这种好听的话说了多少,有没有解决问题? 正好比有人挂了修行人的牌子,也能说出一些觉悟的话来,可是说过了还是老样子,根本没做到,那还不是跟凡夫俗子一样?好比开了一张支票,可是这张支票不能兑现,称为空头支票。兑现的觉悟才是真正的觉悟,画饼不能充饥的,咱们得讲现实。 觉悟而没有行动,执著而不肯转变,都归在痴里 你们修行也修不好,人际关系也搞不好,同学跟同学之间经常起矛盾,就因为你们的觉悟没有变成行动,甚至于还有老师在跟学生起矛盾,那这个老师也太不像样了。我曾说过:每个老师都有缺点,做学生的要谅解,总要让他慢慢的提高转变。可不等于你不提高不转变,而且同样的毛病,已经很多次了,不转变那不是死掉了?你是活人总要动一动吧?上海人说:死人额角头推不动。养成了习气了,就更难认识更难转变。烦恼还是粗相,习气可是细相,习气比烦恼更难转变。这种种执著、不肯转变都归在痴里。 愚跟智不相应,没有智慧已经是痴了, 再去学愚,痴上加痴 痴从愚来,所以称愚痴。要转变痴,就必须要修智慧。你不听法,不接受佛陀的教育,没有智慧,能转变你的痴吗?智慧跟愚不相应的。没有智慧已经是痴了,有人还去学愚,那不是愚上加愚,痴上加痴?这样的人三大阿僧祇劫都成不了佛。 能说出愚的道理来,这是聪明人的错见, 你跟着去学愚,那可真成了愚人 愚痴的人会说愚有好处,他还说出一些道理来,你听不出这些话里边的毛病,因为你也愚痴,佛从来没有说过愚有好处,众生本来就愚痴,听了愚痴的话,愚痴跟愚痴相应,所以现在形成一大片人都在崇拜愚。 他怎么说呢?“愚痴的人妄想少”,意思就是说知识分子虽然聪明,学了很多东西,可是他妄想也特别多,听听好像有道理。你能讲出这些道理来,我看你本人也很聪明,如果你是真的愚,你还讲得出这番道理来?你不过是叫人家走愚的道路罢了。或许你本人也确实是愚,可是能讲出这些道理来,我看你是聪明人产生了错见,聪明人脑神经一根也没少,一搭错就变成了又愚又痴。 愚能抑制所有的能力,愚了, 心就没有能力了,还有什么希望? 愚把所有的能力都抑制下去了,一个人没有能力了,他还会有什么成就啊?有一种男人,可是他没有男人的功能,这叫黄门。黄门不可能成佛,连出家都不许可,这种人修行是没希望的。所以并不是男人的功能不好,而是众生心里的烦恼不好。佛经里有个故事:一个比丘YIN心压不下去,拿刀把自己男根断掉,佛就批评他,你这样有什么用啊?问题不在男根上,是在心里。心愚了,心都没有能力了,还有什么希望? 谈三宝功德 (56)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说假话的人,虽能糊弄人,但不是善知识; 喜欢听真话的人,遇到善知识就会欢喜雀跃 本次提要: ■ 不是知识不好,是心里贪瞋痴不好;心好了,聪明人会尽干好事。既不干 坏事,也不干好事,是因为他没有能力 ■ 愚人有愚人的妄想,傻瓜还想娶老婆呢!不勤修戒定慧,又怎能熄灭 贪瞋痴? ■ 说假话的人,虽能糊弄人,但不是善知识;喜欢听真话的人,遇到善知识 就会欢喜雀跃 ■ 众生形形色色,变化无常,一高兴就来,一不欢喜就走。法没有变, 是人变了 ■ 贪不到就起瞋,受到了教育,又说“把我搞苦了。”好比治病怕吃药, 病怎么能好? 不是知识不好,是心里贪瞋痴不好;心好了,聪明人会尽干好事。 既不干坏事,也不干好事,是因为他没有能力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发高烧,虽然高烧是病,可是他高烧能够发得出来,说明这个人有能力。同样一个人生病,他不发高烧是发低烧,或许是因为这个人体质很虚,已经没能力了,这可不是好事情。所以不是你的聪明不好,也不是你听法听多了不好,也不是知识不好,是你心里的贪瞋痴不好。心好了,他可以利用他的聪明才能尽做好事;心坏了,他可以利用他的聪明才能去干坏事。把修行人的能力逐渐逐渐扑灭,难道是修行的方法吗?那你干脆做一个植物人好了,植物人从来不干坏事,可是他好事也干不出来啊,因为他没有能力。 有人说,干坏事的人大多数都是聪明人。这话不错,可是另一面呢?干好事的人大多数也是聪明人,聪明人能干出大坏事,可是他也能干出大好事。 愚人有愚人的妄想,傻瓜还想娶老婆呢! 不勤修戒定慧,又怎能熄灭贪瞋痴? 况且愚的人,不见得一点妄想也没有,傻瓜还想娶媳妇呢,难道愚人会没有男女心?仅仅是愚人有愚人的烦恼,愚人的贪瞋痴还不是跟世间上人一模一样?你有妄想、有杂念、有贪瞋痴,你不学智慧,你怎么去消除?不勤修戒定慧,又怎能熄灭贪瞋痴? 说假话的人,虽能糊弄人,但不是善知识; 喜欢听真话的人,遇到善知识就会欢喜雀跃 说愚人妄想少,这真叫糊弄人。现在把说假话的人看成是善知识,还受人崇拜,而我呢?说法快要四十年了吧,真正到我身边来的,两百个人都不满,是不是我讲的法,人家不要听啊?不见得吧?现在我讲的法印成的书和杂志,人家一看见高兴得欢喜雀跃,幸亏是人不是麻雀,是麻雀的话,真会高兴得跳。 众生形形色色,变化无常,一高兴就来, 一不欢喜就走。法没有变,是人变了 那为什么来的人多,能留下少呢?因为众生形形色色、心态也变化无常,就像人的脸,没有两张相同的脸。人也不可能老是这副样子,笑是笑脸,哭是哭脸,气是气脸,只要脸上的神经肌肉稍微动一动,脸就变了样子。 人也是变化无常,欢喜的时候说欢喜话,不高兴的时候说不高兴的话。初来的时候欢喜,就说欢喜话,后来起了烦恼就说烦恼话。欢喜的时候,“看了你们讲的法,真使我欢喜啊,我一看就来了。”一起烦恼,“难道就是你们这一处有正法啊?”一高兴:“因为这里讲的法,外面是听不到的。”意思很殊胜。一不高兴:“人家到你这里来实在没办法,是为了听法呀。”好像是不得已,为了要听法只好委屈你到这儿来。其实法没有变,是人变了。 贪不到就起瞋,受到了教育,又说“把我搞苦了。” 好比治病怕吃药,病怎么能好?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没有看到心里的烦恼魔,不是贪就是瞋,贪不到就起瞋恨心。天下事你能全贪得到吗?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在外面贪不到,天天动瞋恨心。跑到我们这儿来,又贪不到,又动瞋恨心。说起来全是理由:因为我觉得你们这儿好,又快乐又清净,谁知道到了你们这儿,叫我要遵守规章制度,要按照佛法去改变自己脾气,反而给我苦恼了。 真好比一个病人去求医,结果冒起火来:“我来是为了消除病苦,谁知道你们竟然叫我吃药打针,那我不是苦上加苦了吗?”我看世间上人只有两种人会说这种话,一种是小孩,怕打针,怕吃药;一种是精神病,精神病人恨医生给他治病,乃至会打医生,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病。医生总是原谅他,还不能说他是精神病人,否则他火冒三丈,“我有什么病?你才是精神病呢!”(众笑) 谈三宝功德 (57)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哪儿起烦恼,就在哪儿断, 起烦恼的时候才是断烦恼的好机会 本次提要: ■ 菩萨爱众生,凡夫爱自己,众生一起爱心,就被爱所迷 ■ 男女间有了爱,臭的也成香的;讲法说明白,是叫你修不净观 ■ 爱了就颠倒,坏脾气不肯放,犹如疯子抓粪吃 ■ 烦恼取得了胜利,众生就会去干危险的事情,不愿跳出来,就叫娑婆 ■ 哪儿起烦恼,就在哪儿断,起烦恼的时候才是断烦恼的好机会 菩萨爱众生,凡夫爱自己, 众生一起爱心,就被爱所迷 是什么使我们下三恶道?是什么使我们修行修不好?就是贪瞋痴,就是烦恼。外面的魔还容易认识,心里的魔很难认识,因为凡夫众生每个人都是爱自己的。菩萨爱众生,凡夫爱自己。众生一起了爱心,就被爱所迷惑,因为众生有贪爱,所以众生离不开颠倒。 最典型的就是男女之间的爱,哪怕并不漂亮,情人眼里也会出西施。眼睛大,也是美,叫大大的眼睛;眼睛小也是美,叫细细的眼睛;掉眼泪也是美,“眼泪像珍珠那样挂下来”,(众笑)眼泪成了珍珠,至于眼角边的眼屎,他就不说了,没有人会说:“亲爱的,你眼角里充满着像黄豆那样的眼屎,多可爱啊。” 嘴唇小也可爱,叫“樱桃小嘴”;嘴唇大也可爱,叫“两片明显的鲜红的嘴唇”;连脸上有粒黑痣,“美就美在这粒黑痣上。”(众笑)在没有贪爱的时候,别人靠拢你,“走开一点,你口里的气都喷在我身上,臭死了。”一贪爱,已经靠拢了,还想再靠拢一点。 男女间有了爱,臭的也成香的; 讲法说明白,是叫你修不净观 痰,人人都感到厌恶,你喉里有咕噜咕噜的痰声,别人就有意见,“真不文明,真恶心。”自己情人有痰却从不讨厌。医生提倡卫生,反对男女之间的接吻,因为传播细菌。可是情人就喜欢干这一套,他也不想想,这口里充满一丝一丝的痰啊。(笑声)有人经常跟我打招呼,“老师,别讲得那么白,再讲下去我吃不下饭了,昨天吃的饭都要吐出来了。”众生迷惑了就会颠倒,臭的也成了香的,脏的也成了美的,讲得白讲得细,就是指导你们在生活中修不净观。 爱了就颠倒,坏脾气不肯放,犹如疯子抓粪吃 是谁促使你去干这种颠倒愚蠢的事情?就是心里的惑,这就叫贪爱。当然贪爱的面很广,只要你有爱好,你都会去贪。贪了就放不下,爱了就颠倒。更可怕的是执著,一执著,别人的话就听不进去,连善知识也拿他没有办法。 脾气也是这样,众生都讨厌别人的脾气,对自己的脾气却是百般宠爱,“我就是这个脾气。”好像还挺光荣似的,那自然是不肯改脾气了,这就是道道地地的众生相。每个人看见大便都嫌脏,可是偏偏有人看见自己大便用手抓了吃进去,因为他脑子有毛病;执著脾气不肯改,也是脑子有毛病。 烦恼取得了胜利,众生就会去干危险的事情, 不愿跳出来,就叫娑婆 瞋恨心也是如此,有句话说:我恨死他了。既然你恨了会死,还是别恨吧,何苦呢?其实“恨死了”是句形容的话,意思就是说我即使死了还要恨他。恨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很难受,可是难受了,他还是要恨,就是不肯跳出来,这就叫娑婆。宁愿被瞋恨心统治,做瞋恨心的奴隶!烦恼才是我们的冤仇,我们之所以去做种种危险的事情,全是因为烦恼取得了胜利。 哪儿起烦恼,就在哪儿断, 起烦恼的时候才是断烦恼的好机会 “我恨死他了”,第一个字就是“我”,稍微把我放松一点,你就不会这么恨了。修行是随时随刻修的,我不信光靠念经、修定、磕头、拨念珠就能断尽烦恼,证阿罗汉果。应该是哪儿起烦恼就要在哪儿断烦恼,什么时候起烦恼,什么时候就要断,这样才能够把烦恼断尽。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最后决定会成就。发现自己起烦恼,就要想到修行,一想到修行,人就转变了,所以起烦恼的时候,恰恰是修行最好的机会。 谈三宝功德 (58)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屡教不改,难免使人冒火,心里起情绪,小事情也会变大事情,想想对方的功德,火就消了 本次提要: ■ 屡教不改,难免使人冒火,心里起情绪,小事情也会变大事情, 想想对方的功德,火就消了 ■ 恨也解决不了问题,想想自己也有错,就不会厌离他 ■ 你说他不好,他说你不好,这就叫烦恼碰烦恼 ■ 不要受别人烦恼的影响,僧团不和合,起源还是没修好慈悲心 ■ 六道轮回都从愚痴开始,没有智慧怎能破得了无明? 屡教不改,难免使人冒火,心里起情绪,小事情也会变大事情, 想想对方的功德,火就消了 可是有几个人这个时候能想得通啊?即使想通也有快有慢。比如跟你说:以后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你是听到了,可是习气关系,总是不负责任。本来是件小事情,再加上一点心理情绪,小事情就变成大事情。 对小事情本来也谈不上满意不满意,谁的气量也没有这么小,但是你屡教不改,就引起对你的不满情绪,小事情也会牵动内心烦恼,多少会引发一点瞋恨心。再发展下去,火就越烧越大,把过去对你的一切不满,全会翻出来。那个时候就要很快的想到:修行就要灭掉这股瞋恨心。要想想他的功德:他也很辛苦,他也很发心,就是习气不好,这么想功德,慢慢火气就消除了。 恨也解决不了问题, 想想自己也有错,就不会厌离他 再提醒你们:你起瞋恨心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而越想越气,还不如想想他的功德。他不对的地方,你已经想得够多的了,再想下去了也没什么意思,想来想去也不过那么一点事翻来覆去的想,可以停止了。 停止了,人总要想,就想想功德呗。看到别人的缺点,你能不起瞋恨心,不起厌恶心,而是起慈悲心,以友好的态度去帮助他,这就对了。你动瞋恨心厌恶他、讨厌他、想离开他,能叫修行吗?更谈不上菩萨行了。不要老看别人错,也要看看自己的错。 你说他不好,他说你不好,这就叫烦恼碰烦恼 反过来说,你看别人坏,别人看你也不好,我当老师有体会,凡是向我来诉苦的都是说别人怎么样不好,轮到对方来向我诉苦了,也是说这个人怎么样不好,合起来你们两个人都不好。当然你们两个人都有对的地方,但是你们两个都有不对的地方,这叫烦恼碰烦恼。 不要受别人烦恼的影响, 僧团不和合,起源还是没修好慈悲心 你们把这种烦恼话说到我这儿来问题不大,每个学生都是我学生,即使是离开我的学生,我的心还在想着他,总希望他有一天觉悟了能再回来,何况是我身边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冤家。 你假如把这种烦恼话说给别人听,就要闯祸了。别人往往不是两面听的,也没有这种水平能保持心态的平衡,不受你烦恼话的影响。他听进去了,你的观点就变成了他的观点,本来没事,听了你的话以后,一看到这个同学,眼神就不对了:“我也认得你,你是不对的”。如果出现了这个结果,因果就在你身上。僧团不和合,细细的起源都是从这里开始,这些都是没有修好慈悲心的关系。所以如果你有男女贪爱,要修到不贪爱,那就是修不净观;如果你有瞋恚,要修到没有瞋恚,那就是修慈悲观。 六道轮回都从愚痴开始, 没有智慧怎能破得了无明? 愚痴,就是没有智慧的表现,一颠倒路线就错。六道轮回,都是从愚痴开始,轮回的开头就是无明,无就是没有,明就是明白,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也就是愚痴。要破无明才能了脱生死,没有智慧你能破得了无明吗? 谈三宝功德 (59)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败坏佛门的修行人其实都不是魔,仅仅是走错了路,可是他们干的是魔业 本次提要: ■ 不降伏自己心中的魔,也难帮助他人降伏心中的魔,内魔外魔来个 里应外合,修行也就完了 ■ 败坏佛门的修行人其实都不是魔,仅仅是走错了路,可是他们干的是魔业 ■ 我们不干魔业,可是内心的烦恼影响了僧团的安定团结,也是魔业 ■ 魔也是父母众生,对他最好是修供养。善心帮助别人,谁来跟你做冤家 ■ 你讨厌的人、你欢喜的人,都是未来佛,佛性跟佛性从不吵架 ■ 懒惰、涣散、时久生疲厌,翻起了世俗种子,生起了种种幻想, 都属于痴的烦恼 ■ 依教而修才能证,末法是指不断除心里贪瞋痴的众生而说的 不降伏自己心中的魔,也难帮助他人降伏心中的魔, 内魔外魔来个里应外合,修行也就完了 话再说回来,修行的障碍是内魔外魔。一个人发菩提心,要降伏别人的魔障,你首先要降伏自己心里的内魔。你降伏不了心里的内魔,你要帮助别人降伏魔障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心里的魔跟别人心里的魔,它们有共性,是相应的,反使它们来一个里应外合,你修行就完了。所以除了要认识外面环境的魔障,还要认识到心里的魔障——烦恼魔。 败坏佛门的修行人其实都不是魔, 仅仅是走错了路,可是他们干的是魔业 那些在干败坏佛门事情的人,人们就称他们是魔。其实我的看法,这些人都不是魔,因为他们都没本事的。真正的魔很有本事的呢。从前印度的外道尚且有神通,能移山倒海,他们这些人有什么本事?他们都不是魔,仅仅是走错了路,可是他们干的是魔的事业。 所以我们今天讲法不是去反对、排斥某一个人,我们是反对在佛门里出现的这种种普遍的、可怕的魔业。 我们不干魔业,可是内心的烦恼影响了 僧团的安定团结,也是魔业 更应该要看到我们自己内心的烦恼魔,这种烦恼也在促使我们干魔的事业,仅仅是与外面那些人性质不同,表现不同。咱们今天虽然既不为名又不为利,也不学敲敲打打去赚死人的钱,可是咱们在另一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既没有很好的去帮助别人,也没有很好的改正自己,反而在影响我们这个修行团体的安定团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些就是魔业。 魔也是父母众生,对他最好是修供养。 善心帮助别人,谁来跟你做冤家 我一向是对事不对人,所以我这个老师从不降魔。从前能海上师在求师父传一个降魔法,师父就问:“魔是不是众生啊?”回答“是众生。”“众生是不是父母啊?”“是父母。”“那你去降伏父母干什么?好好的修供养。”我对你们同学之间也是这么一句话:好好修供养,别心里怄气,老是看他这个地方不对,那个地方不对,你能够帮助他一点,使他发一点欢喜心,赞叹赞叹他,这都是修供养,这个魔业就转变了嘛,还有谁来跟你做冤家啊? 你讨厌的人、你欢喜的人, 都是未来佛,佛性跟佛性从不吵架 今天要认识到,如果你修行修不好,这是内魔外魔联合起来,里应外合的结果。外面有敌人,里边有内奸,修行就完了。佛跟佛从来不动瞋恨心,佛跟佛从来不吵架,无论是哪个众生,你讨厌的也好,你欢喜的也好,内心都有佛性,都是未来佛,你还吵什么架?佛性跟佛性会吵架吗?都是烦恼碰烦恼。 懒惰、涣散、时久生疲厌,翻起了世俗种子, 生起了种种幻想,都属于痴的烦恼 如果你今天听了我的讲法再醒不过来,还是疲疲沓沓,执著,始终没有决心去改正自己的缺点,这种情况就叫痴。一切懒惰、涣散、时久生疲厌,长期以来进步不大,包括你心定不下去,包括你内心起了世俗心,从前世俗上种子又翻出来,你起种种幻想,这些都是属于痴的烦恼。 依教而修才能证, 末法是指不断除心里贪瞋痴的众生而说的 佛法是教证二法,你得到了教,你必须要去修,才能得到证。修就是修断烦恼,你不走断烦恼这个路,非但证不到果,就是你听到的法,这里面种种的境界你也不可能成就。所以说末法时期证果证道的人极为稀少,这是指末法时期众生不去断除心里的贪瞋痴而说的。今天讲到这儿。 谈三宝功德 (60)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6日 要使法宝产生度众生出苦海的作用, 就要排除一切不要法的愚人知见 本次提要: ■ 要使法宝产生度众生出苦海的作用,就要排除一切不要法的愚人知见 ■ 有了法,还得你自己去亲证这种解脱的快乐 ■ 要达到证的功德,就必须要扫除内外魔障与中断的障碍 ■ 用佛法去分析就出智慧,带着烦恼去分别,一直做老众生 ■ 讲佛法就是广大分析、细细分析觉悟就快 ■ 外魔并不是指环境的种种景色,而是环境中的人起了烦恼,把环境污染了 ■ 为什么业障消不尽,因为果缚未断,子缚又生,业障越来越多,必然越来 越苦 要使法宝产生度众生出苦海的作用, 就要排除一切不要法的愚人知见 法宝有教证功德,要得到法宝的功德,必须要让法宝发挥出作用来,如果不起作用,这个功德也不会产生。教是为了证,要证必须要有教。为了使法宝产生度众生出苦海的作用,我们要排除一切不要法的愚人知见。我们护法的目的就是要使佛法发扬广大,而不是把经书成为古董,让经书不起作用,本身就是灭法的手段。 有了法,还得你自己去亲证这种解脱的快乐 有了法以后,我们必须要去证,你亲自证到了,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所以要自己解脱自己,还得你自己去证到这种解脱的快乐。修行的快乐是从觉悟来,觉悟又是从佛法来。 要达到证的功德, 就必须要扫除内外魔障与中断的障碍 我们要达到证的功德,那就必须要扫除亲证路上种种的障碍。这些障碍决定能扫除,因为这些障碍是人为制造的,我们通过人的努力,当然能扫除。这些障碍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内、外魔障和中断。外魔是环境,内魔是烦恼,实际上它们是一个东西,但是不分开来讲,众生不明白。 用佛法去分析就出智慧, 带着烦恼去分别,一直做老众生 闻思修,思是个重要环节,思惟就是分析。五停心观里有个界分别观,分别就是分析,把各种事物利害关系,以及人的内心状态、功德和过患,分析得清清楚楚。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那就会出智慧。如果不学佛法,你带着烦恼去分别,那都是烦恼愚痴的分别,不可能走上智慧觉悟的路,所以世间上的人一直在做老众生,始终没有跳出来过。 讲佛法就是广大分析、细细分析,觉悟就快 如果通过智慧觉悟去思惟,那叫分析,也叫慧分别。从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通过精神分析,还能把精神病治好。我们讲佛法实际上就是分析分析再分析,通过广大分析,细细的分析,才能把事物每个微细的环节看得清清楚楚。看得细、心里想得细,这个人觉悟就快,要不然就叫糊涂,愚就是糊涂。 外魔并不是指环境的种种景色, 而是环境中的人起了烦恼,把环境污染了 为了便于分析起见,就把修行的障碍分成:外魔内魔和中断。其实环境哪是魔呢?外面的形形色色,它怎么会迷惑你?从前有句话:酒不醉人人自醉。外面有酒,放着就放着,你不喝怎么会醉?我们说的环境魔是指环境中的人,起了烦恼,把环境污染了,并不是指环境的种种景色。因为景色没有烦恼,人心里有烦恼,人心里的烦恼不光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为什么业障消不尽,因为果缚未断, 子缚又生,业障越来越多,必然越来越苦 世间上的人为什么业障消不尽?要消业障也不容易的,原来的业障还没有消掉,新的业障又起来了,没完没了。所以众生不修行什么时候能了脱生死,没办法说了。所谓:果缚未断,子缚又生。使你受苦的业障,还没断掉,新的业障又产生了,而且越来越多了,那必然越来越苦。 打个比方,爸爸还没有死,儿子倒生了好几个;爷爷还没有死,孙子倒生了好几个,所以世间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业障也是这样,新的业障越来越多,必然越来越苦,好比冤家越多,欠债越多你必然越苦。 谈三宝功德 (61)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6日 佛四十九年教法,就是以各种方法来断众生的烦恼,不断烦恼都是空忙,修行功德不可能产生 本次提要: ■ 杀盗YIN妄种种恶业,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修行,所以这都 是愚痴的行为 ■ 佛四十九年教法,就是以各种方法来断众生的烦恼,不断烦恼都是空忙, 修行功德不可能产生 ■ 烦恼才是冤家,死了还跟着你,因烦恼而走错一步路,修行就很难成就 ■ 修行光抓理论是不够的,无论你学法多高,不断烦恼,这些法就跟你没关系 ■ 能改正错误就是觉悟,不能让烦恼做主人 杀盗YIN妄种种恶业,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修行, 所以这都是愚痴的行为 在世间上造了恶业,杀盗YIN妄,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伤害了别人,你自己也逃不了被伤害,这本身就是因果,所以这都是愚蠢的行为。对修行人来说,也伤害了我们修行,修行不是被人伤害,是被烦恼伤害,所以说外魔是环境魔,是指环境里的人。 佛四十九年教法,就是以各种方法来断众生的烦恼, 不断烦恼都是空忙,修行功德不可能产生 众生是互相伤害,释迦佛因为觉悟到这一点才逾城出家。释迦佛成道后讲了四十九年法,就是教导众生断烦恼。这些四十九年的教法归纳起来只有一个原则: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断众生的烦恼。随便你学法学得多,文化高,以及有种种特点,你不断烦恼都是空忙。庙造得富丽堂皇,这叫造庙功德,香烧得这么多,叫烧香功德,这可不是修行的功德。离开断烦恼,修行功德也不可能产生,否则的话就变成不断烦恼你也能证果。 烦恼才是冤家,死了还跟着你, 因烦恼而走错一步路,修行就很难成就 释迦佛当年组织僧团,比丘僧团里人已经够多了,如果包括四众弟子的话,人数更是广大,释迦佛讲法时法会上人更多。佛弟子总是相聚在一起,因为要听经,要修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所以叫同学。同学不是一个人啊,佛弟子互相做同学,干的是断烦恼的工作,互相不要因为烦恼而伤害。同学不是我们冤家,烦恼才是我们的冤家,世间上的冤家欺负了你,过后他就跑掉了,烦恼这个冤家,一直跟着你,死了还跟着你。所以在修行路上走错一步路,你就很难成就。 我们有时候说修行很简单,有时候又说修行很难修,两面都可说,这叫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把修行说得很简单,这是鼓励你,但是你不能因为听到简单就不断烦恼,不断烦恼你什么也没有,连初果都证不到。 修行光抓理论是不够的,无论你学法多高, 不断烦恼,这些法就跟你没关系 同学之间起烦恼,互相伤害,这要背因果的,这就是你在制造新的业障。很多人时久生疲厌,修行久了就疲沓了,原因就是进步不明显,进步不明显原因是你新的业障又产生了。你自己还不觉得,好像起起烦恼自己蛮痛快的。你一起烦恼你修行就往后退了,进进退退,必然是慢了。所以如果不实践,光学理论是不够的,不要以为抓到了理论你就成就了,无论你法学得多高,你不断烦恼,这些法跟你没关系。所以要想得到证的功德,那么你必须要修,要实践,要抓实事啊。 能改正错误就是觉悟,不能让烦恼做主人 说起抓实事,我这次从开化回来,一进门,在楼梯口就看见你们贴的墙报,每个人哪怕一个细小的漏洞也写上去,而且要你改好了才勾掉,这就对了,这就是在抓实事,这就是修行。可是这种修行方式被今天佛门里的人看不起,认为这些都是小孩儿搞的。还是小孩儿认真一点。旁边还有一句,“我们都是这儿的主人”,假如我们起了烦恼,那是让烦恼做主人,这些烦恼倒在抓实事,而我们应该以觉悟为主人啊。 谈三宝功德 (62)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6日 世俗感情习气相投,那是靠不住的, 互相帮助断烦恼,才是修行人的感情 本次提要: ■ 不修行断烦恼才是抓实事,烦恼在心里,恰恰表现在事上 ■ 世俗感情习气相投,那是靠不住的,互相帮助断烦恼,才是修行人的感情 ■ 心里的烦恼是内魔,别人用烦恼来勾你是外魔,里应外合,还认为自己不是 修行的料 ■ 为了发展人就忙着搞钱,为了保持师徒关系,也忙着搞钱,这些都是 不如法的做法 修行断烦恼才是抓实事, 烦恼在心里,恰恰表现在事上 又想起来,我给你们建立了四个堂口,假如我来抓那当然最好,我就要在你们各个堂口里管头管脚,不管头管脚怎么叫抓实事呢?不管头不管脚,人就不像样,好比一个人老不剃头不洗脚,这个人还像啥样子?可是我整天忙给你们管头管脚,讲法就没时间了。所以我讲法是讲一个总纲,给你们总的指导,具体抓实事,怎么样去修,要你们自己动手呀。总要有个领队的,给你们做督促检查,这必须要由你们辅导老师来抓这件工作,否则的话虎头蛇尾,越来越没劲。为什么人会疲沓,就是虎头蛇尾。抓什么实事?是抓断烦恼。 抓工作上的漏洞也算是实事,你所以会出现工作漏洞,就是因为你有烦恼。心不细致、涣散、懒惰、不负责任,那不是烦恼是什么?烦恼在心里,恰恰会表现在事上。我们身体的行动、口里的说话,还不是表现在事上? 世俗感情习气相投,那是靠不住的, 互相帮助断烦恼,才是修行人的感情 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断烦恼的团体、一个修行的团体。靠世俗感情、习气相投,暂时联合起来的感情,那是靠不住的。不要说这根本不是修行人的做法,就是这个感情也靠不住。世间上的感情最亲密的无非是夫妻,现在一大半的夫妻在闹离婚。世俗上的感情产生于爱,你有烦恼,这个爱也不长的,如果爱不着了你就要动瞋恨心,爱也就失去了。我们同学间的感情是修行人的感情,所以大家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一起断烦恼,当别人指出你烦恼的时候你要高兴,这就是修行人的感情。如果你怄气了,这是世俗人的感情。 心里的烦恼是内魔,别人用烦恼来勾你是外魔, 里应外合,还认为自己不是修行的料 所以进步慢,都是自作自受。不要理解错误,认为佛法不起作用,佛法哪会不起作用?是你被烦恼搅乱了,是烦恼让你进步慢。所以人不是魔,人心里的烦恼是魔。如果他起了烦恼又勾起你的烦恼,这就是外魔。那么你怎么会这么轻易被他勾起啊?因为你自己心里有烦恼,他用烦恼一勾,里应外合,刚刚合得起来。 比如有人看见这朵花起了贪爱,摘下来,想带回去放在桌子上。看见别人不摘,他一个人摘不好意思,就说:“这花好香啊!”还鼓动你,“你也摘一朵吧。”你也去摘了,这就是外魔。 再比如玫瑰花,玫瑰花怎么会影响你?因为你戏里看到,男人手拿玫瑰花去送给女朋友,这个境会把你心里的男女心勾起来,你心也痒痒的,这画面很有情感,很美啊,所以想回家找一个情人。还说:我不是修行的料。下面一句话没说:因为我是下三恶道的料。(众笑)这种种都是外魔,这是举世俗上的例子。 为了发展人就忙着搞钱,为了保持师徒关系, 也忙着搞钱,这些都是不如法的做法 在佛门里边呢?影响修行的也是人的烦恼,这些钩子都是从人的身口意上表现出来,来勾你心里的贪瞋痴。比如有人想,我这个庙没有人,总希望来人啊,就因为我这个庙穷,条件不好,没有钱兴不起来啊,那么开始搞钱了。有了钱,谁愿意到我这儿来,衣单费八百元,用钱去勾人了。有些人贪钱的烦恼心被他勾起来了,看在钱份上就去吧,结果呆不久又跑掉了,因为别的地方做佛事很需要人,一个月能拿两千元。搞得现在大家为了自己的地方能发展人,都忙着搞钱、提高衣单费。 衣单费八百元是我前几年听到的,现在不知道提高到多少。听说现在有的师父给年轻的徒弟零用钱一个月两千啊,用这种方法来摄持徒弟,他修行还修得起来吗?至少使他掉在贪欲的坑坑里了。归根结底还是这些人不懂法,或许懂了法他不肯照法去修,法是法,他是他。 谈三宝功德 (63)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6日 贪瞋痴下三恶道,傲慢易着魔, 疑的结果是破坏你的成就 本次提要: ■ 出家不是为了吃饭,修行是为了走清净道 ■ 难道弘扬正法的路真是走不通吗?不赶经忏的比丘可没有饿死啊 ■ 内魔外魔全是烦恼魔,修行要通过认识才会信心坚固 ■ 老在贪瞋里就是痴,因此痴烦恼更难断 ■ 贪瞋痴下三恶道,傲慢易着魔,疑的结果是破坏你成就 ■ 众生生生世世都掉在傲慢里,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有好的,也有不 好的 出家不是为了吃饭,修行是为了走清净道 去年女众部来了个年轻的出家人,来了后,她师父就来找她回去。师父对我们很赞叹,却把徒弟拖到厕所里去训话:“你不学会唱唸,将来连饭都没得吃。”这就不对了。出家难道就是为了吃口饭?早晨我讲法时,就开导了几句,“连我这个居士,从不搞唱唸,到今天没有饿死,还能够供养一百多个修行人。”修行人自己起了贪欲,就别去勾人家也掉在名利的泥坑里。修行人应该走清净的道路,哪可以叫徒弟同流合污,推到地狱里去呢? 难道弘扬正法的路真是走不通吗? 不赶经忏的比丘可没有饿死啊 还有的人说:“我原来也很发心,可是一进入这个环境,我才明白,这是行不通的。”那我们怎么行得通?事实不是摆在面前吗?你尽管可以走弘扬正法的路,无论到哪儿,都可以跟大众讲经说法。这么多信佛的群众,会把你饿死吗?来我们这儿学法修行的常住同学,这么多年来饭还吃不完呢。出家人还怕没饭吃?佛在世时,僧团从不搞经忏唱唸,比丘也并未饿死。即使真为弘法而饿死,也死得光荣。世间上人尚且有句话: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竟然佛弟子的耳朵里听不进去,偏要“生得渺小,死得卑劣”。(众笑) 内魔外魔全是烦恼魔, 修行要通过认识才会信心坚固 由此可以知道,外魔内魔,实是一个东西,全是烦恼魔。你学了佛法自己好好去研究研究,思惟思惟,你会悟到很多奥妙,你会确认释迦佛是智慧圆满,实在太伟大了。如果没有好好去认识,就会有点想不通。所以要通过认识和确认才会信心坚固。 老在贪瞋里就是痴,因此痴烦恼更难断 比如说贪瞋痴,实际上也是一个东西,不过分开来讲罢了。贪瞋痴的因果关系是分割不了的,贪不着就要瞋,老是在贪瞋里就是痴,也可以说,因为痴所以你才会去贪,会去瞋,所以贪瞋本身就是愚痴的表现。还可以明白,贪、瞋、痴,这个排列很有道理,是一个发展,由贪发展成瞋,由贪瞋发展成痴,因此痴更难断。 贪瞋痴下三恶道,傲慢易着魔, 疑的结果是破坏你成就 假如我们讲五种根本烦恼,再加一个慢,一个疑,也是发展。因为有贪瞋痴,你才有傲慢,有傲慢,才有怀疑。有了烦恼就会有果报,但要说明白还得分别而说:贪瞋痴下三恶道;我慢贡高,容易着魔,成为魔的伴党,魔钻修行人的空子就是钻傲慢的空子;疑呢?疑的结果是破坏你的成就,破坏修行成就最厉害、最根本的手段就是破坏你的信心,就是让你怀疑。外魔给你的障碍,也是贪嗔痴慢疑,内心给你的障碍也是贪嗔痴慢疑。 众生生生世世都掉在傲慢里, 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拿傲慢来说,众生生生世世都掉在傲慢里,傲慢比贪瞋痴还要麻烦,傲慢的人认为自己了不起,很难放得下,所以叫自命清高,实非清高。父母是傲慢的,身边儿女也是傲慢,因为经常跟在父母身边,当然随时随刻都会受环境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给孩子的教育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谈三宝功德 (64)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6日 傲慢易被魔钻空子,指挥欲跟傲慢结合起来, 就会到精神病的边缘 本次提要: ■ 不去掉坏的,好的力量就不足了,所以在家修不是一个好办法 ■ 好斗嘴的人歪理十八条,不吭声表示不理你,这都是傲慢胜利了 ■ 傲慢的人烦恼很重,自然会说东说西,心态摆不平也会气死 ■ 傲慢易被魔钻空子,错了也说你对,你就被魔抓住了 ■ 如果你的指挥欲跟傲慢结合起来,就会到精神病的边缘 不去掉坏的,好的力量就不足了, 所以在家修不是一个好办法 为什么人类修养、道德品质越来越败坏?因为好的影响少坏的影响多。即使有好的教育,你不去掉坏的,坏的也可以把好的冲掉。即使没有完全冲光,冲淡了,力量也不足了。所以要修行,留在家里不是一个好办法。有人说在家修得好?真是瞎子摸象,乱说一通。 好斗嘴的人歪理十八条,不吭声表示不理你,这都是傲慢胜利了 有些人受世俗影响,年纪轻轻习气很重,嘴巴不饶人,你说一句,他必然会反驳你一句,除非你先停,你嘴巴不停他陪你到底,(笑声)俗话叫喜欢斗嘴。讲到后来实在没有道理,照样歪理十八条,表示他的胜利。这是傲慢胜利了,并不是真正的胜利。这种习气大都是跟他爸学的。有的女孩子,问她一句不吭声,问她两句不吭声,你拿她没办法,(众笑)这大都是跟她妈学的。妇女就有这个习气,以不吭声表示不理你,这就是傲慢。 傲慢的人烦恼很重, 自然会说东说西,心态摆不平也会气死 人有傲慢各方面都会表示出来,一种是在说话中劲道十足,总是好表现自己。难免要带一点说别人不好,或者一开口就说东说西,喜欢说人家闲话,最后总会带一点自己很好。比如上一次,有个出家人说是特地来看看傅老师。他的话很多,讲不完的讲,我只好听。他去过的地方很多,说起这个庙怎么怎么样,那个庙怎么怎么样,都是不满意的话。那么说到我们这儿来看见这儿有个出家人,他就恭敬顶礼,这个出家人竟然说:“免礼免礼。”他气坏了。而且每说几句不满的话,必要唸一句“阿弥陀佛”!(众笑)所以傲慢的人烦恼很重,心态摆不平也会气死。还有一种,别人这么说那么问,他就是不开口。你不开口,脸上带一点微笑,也算比较和善,可是他的脸上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前一时,有个出家人来住了两天,临走时我们请他提意见,以供我们今后改进。他后来总算写了一张纸,还记得有这么一句,“傅老师讲法时,我进大殿是合掌的,不过我不是跟居士合掌,我是跟傅老师背后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合掌。”我去过的大寺院里,大和尚都是跟居士合掌的,他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大大的和尚。(众笑) 傲慢易被魔钻空子, 错了也说你对,你就被魔抓住了 魔钻空子就是钻修行人的傲慢,傲慢人喜欢听好话,所以魔就拼命跟你讲,“你对你对”,明明错了他也说你对,你就被魔抓住了。傲慢到最后,在佛教讲就是着了魔了,在医学上讲就是精神病。我从前就喜欢研究精神病,病人的眼神就看得出来,一种眼神乱动,从来不安定的,一种眼神死紧盯着你,一动不动,一种表现了自卑,一种表现了傲慢,傲慢厉害了,会跳上桌子发表演说,都喜欢自己是大人物,大大大,还充满着指挥欲。所以千万不能傲慢。 如果你的指挥欲跟傲慢结合起来, 就会到精神病的边缘 如果你喜欢指挥别人这个欲望跟傲慢结合起来,很快就到了精神病的边缘。我年轻时,有一天在上海公园里,遇到一个居士家里的嫂嫂。我看她手里拿着一把剑,裤子是用根带子吊起来,听听话就不对头了,“我最近特别忙,晚上都要到一两点钟睡觉。”我说“你在忙啥?”“哎呀,你怎么不知道?中东战争是我指挥的。”我听这句话就知道,她精神病又发了。所以做人谦虚一点,你们做领导的可不要在指挥的时候产生傲慢。你们要我讲这些心理问题,那可讲不完了。 今天时间到了,明天再给你们讲。 谈三宝功德 (65)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7日 不学佛法,错了也醒不过来, 因为没有佛法就觉悟不了 本次提要: ■ 不学佛法,错了也醒不过来,因为没有佛法就觉悟不了 ■ 不懂佛法的人,佛的名号也会搞错,唸了名号仍会干坏事 ■ 不要佛法,佛法就灭了,谤法罪尚且不能生净土,灭法罪更重 ■ 佛法不懂,怎能深信因果?愚人的嘴里也长不出象牙来 不学佛法,错了也醒不过来, 因为没有佛法就觉悟不了 末法时期什么都容易搞错,搞错了就叫错见,也就走错了路,学了佛法,就不容易搞错,即使搞错了,也会醒过来。假如要使佛弟子容易搞错,错了也醒不过来,一直错到底,有个办法,就是让他不懂佛法,因为佛法是使人觉悟,你没有佛法就觉悟不了。 不懂佛法的人,佛的名号也会搞错, 唸了名号仍会干坏事 我今天看了一本书,有这么一段话,古人说:如果一个人在干坏事,怎么样使他停止干坏事?“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一个人做好事,怎么样使他继续做好事?“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位作者也没有对这两句话肯定或者否定,他说他的观点,“如果一个人肯学佛法,他就懂得因果;一个人能学佛法,他就会做好事;一个人能学佛法,他就会不干坏事”。我看还是这个作者说得具体、确切,而且也符合佛陀的教导。佛陀讲法就是使人觉悟,要觉悟,不是靠唸名号觉悟的,而是从佛讲的道理里去觉悟的。你光唸名号,有时候还搞不懂名号的意义。 从前浙江有个地区,有人告诉我:那边把阿弥陀佛的解说成:是两个人,“阿弥”是一个人,“陀佛”是一个人。这就闹笑话了。又好比跟在我身边多年的学生,天天知道我的名字,可还在闹矛盾起烦恼。认为知道了名字就什么都解决了,这都是愚人自说自话。世间上的人都知道佛菩萨是好的,也还会到庙里烧香磕头,可是他出了庙仍然干坏事。所以对许多古老的说法,要好好思考,好好研究,有些话是道道地地的资产阶级唯心论。 不要佛法,佛法就灭了, 谤法罪尚且不能生净土,灭法罪更重 你说一句佛号就能够使人做好事不做坏事,有些事实刚刚相反,佛门里近年来风气败坏,有人尽干对清净佛门很不利的事情,而且愚痴颠倒,错见邪见一年比一年泛滥,就因为这些地方不学佛法的人占绝大多数,他们所信仰的就是一句佛号包括一切,只要唸佛号什么都行了,佛门不要佛法,佛弟子不懂佛法,促使末法的初期快速地衰落,形成了末法的后期,还以为这样对,还会从这里产生傲慢。你不要法了,当然不会学法,也不懂法,就等于把法灭掉了。谤法尚且有很重的罪,有的法师说过,犯五无间罪还可以忏悔,忏悔清净还能往生净土,谤了法是绝对不可能往生净土的。那么灭法的罪就更严重了。而他们的观点,越不要法越能往生,等于说越灭法越能往生,这就邪了。 佛法不懂,怎能深信因果? 愚人的嘴里也长不出象牙来 所以我是赞同这位作者的观点,没有佛法就不会信因果。可是不懂法的人,嘴里却说要深信因果。你因果都不懂,你怎么深信呢?他们说的因果就相当于从前有本《三世因果文》里讲的:驼背是因为前世对人不恭敬,残废因为前世压断了蚊子一条腿,他们信的是这种因果。佛是智慧圆满,佛讲的都是智慧的法,而在愚人的天下,佛教就灭了,就好比俗话说,狗的嘴巴里是长不出象牙来。 谈三宝功德 (66)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7日 走魔道的人,总有两个通道,就是愚痴与傲慢 本次提要: ■ 不懂佛法的人,在佛门里尽骂人,排斥别的法门,骂弘扬正法的人是邪的 ■ 往生净土要修好净业,粪蛆总是留在粪缸里,佛也要捂住鼻子,太臭了 ■ 走魔道的人,总有两个通道,就是愚痴与傲慢 ■ 傲慢的人必然愚痴,愚人必然包含贪瞋痴 ■ 愚人也会傲慢,傲慢并非自尊,不尊重自己的人成不了材,还尽干坏事 不懂佛法的人,在佛门里尽骂人, 排斥别的法门,骂弘扬正法的人是邪的 现在佛门里佛法不容易听到,却常能听到用佛法名词骂人,一开口就是:“你这个魔”,“你这个畜生”,“你是饿死鬼投胎”,“死了下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全骂到,还要骂:“前世业障”,其实你没宿命通,你怎么知道是前世业障? 现在骂得比世间上人还恶毒,从前有个居士林请我去教禅定,开始是讲讲三归五戒,这还没有什么矛盾。一教禅定,矛盾来了,有人说“居士林一向是念佛的,怎么搞出一个禅宗来”,他根本不懂:禅宗跟禅定是两码事。后来就发展到骂我们是邪的,种种恶毒的话,今天也不提了。就因为我们根据释迦佛的观点讲法,他们听不进去,非要污蔑诽谤。 往生净土要修好净业,粪蛆总是留在粪缸里, 佛也要捂住鼻子,太臭了 这些人拿了一串念珠,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你说一句佛号有解决问题吗?还好,这些诽谤的话只有少数人听得进去,多数人听不进去,为什么?实在骂得离谱、恶毒,难听极了。阿弥陀佛看见他们,只好把鼻子捂住:太臭了。 不懂佛法什么都搞错,坏事干尽,还能往生净土吗?你要去净土应当修好净业、断除贪瞋痴,粪蛆总是留在粪缸里的。所以佛弟子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要懂佛法,不懂佛法,错误百出,干了坏事还以为是功德,那就邪了。 走魔道的人,总有两个通道,就是愚痴与傲慢 容易走魔道的人,有两个特点,或者说两个通道,一是愚痴,二是傲慢。魔就是希望你贪求五欲,好名好利,其实好名好利全是愚痴的人干的,这是佛讲的,“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喜欢朝地狱走,那不是愚痴吗?所以佛称世间上的人愚痴颠倒。 傲慢的人必然愚痴,愚人必然包含贪瞋痴 说愚了还傲慢什么呀?看看今天事实,世间上傲慢的人普遍都是,聪明人也傲慢,愚痴的人也傲慢,连精神病也傲慢,那些人才是着魔了。 比如说,科学创造发明是好的,可是科学的创造发明将来用在毁灭地球毁灭人类上就不好,那你自己也在毁灭里边,还不是愚痴? 恐怖分子搞人体炸弹,有个十几岁的姑娘,执著于她的愚见,连妈的话都不听,她一面往外奔,一面说:我要做烈士。还有的人一听到人体炸弹爆炸,炸死了二十几个,高兴啊,这就是愚蠢。 拿“九·一一”事件来说,死了五千多个人,这五千多个人跟你无冤无仇,就算世贸大楼炸掉了,可是现在又重新盖起来了,可能后来盖的世贸大楼比前面还要好,你反而在帮助对方毁灭了旧的发展了新的,当然愚蠢里必然包含着贪瞋痴。 愚人也会傲慢,傲慢并非自尊, 不尊重自己的人成不了材,还尽干坏事 傲慢就是愚的表现,愚人也会表现傲慢,越是到今天愚人的傲慢越是厉害。我一直讲:在智慧的辞典里没有“傲慢”两个字,当然我们讲的智慧不是世间上的智慧,而是佛法的智慧。 佛讲法从来也没有叫修行人修傲慢,只提到修菩萨法的人必须要自尊,是以自尊去打掉自卑。自卑感的人是干不出大事情来的,菩萨法是伟大的事业,将来要成佛,你没有自尊心,素质就差了。 没有自尊心的人只能走两条路,一条路没得用,一条路尽干坏事,因为他不尊重自己。 谈三宝功德 (67)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7日 外现清净相,里边实腐烂, 就形成了末法时期 本次提要: ■ 内心傲慢、世俗气重的人,就谈不上对人的尊重、虚心 ■ 以一点代表全面,就把事情搞乱了,不接受释迦佛的教法,难道不是愚人 的傲慢 ■ 世间上尚且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佛门竟然不敢刊登怕有争议的文章 ■ 不懂佛法,或一知半解,或不能如法修行,这些人必然烦恼泛滥,尽造恶 业,因为恶业都是从烦恼来的 ■ 外现清净相,里边实腐烂,就形成了末法时期 内心傲慢、世俗气重的人, 就谈不上对人的尊重、虚心 世间上人的傲慢容易看出来,佛门里人的傲慢有的很难看出来。佛教讲三世因果看问题,每个人的前世谁也不知道,但是你有智慧的话,细细地去研究辨别,也能明白。 有许多人从世俗里走进佛门,世俗气还没有去掉,就好比带着肮脏进了洗澡堂,还没有洗澡,身上的肮脏还保留着,所以容易从他的语言态度上看出来 。人们常说:这个人世俗气怎么这么重?有的是背后说闲话,人多的地方咬耳朵,还有的是随随便便讲话,一开口就刺伤人自尊心。男众里经常听到一句话:他算老几啊?女众里常听到:你就得了吧!(众笑) 这些说起来是世俗气,其实是内心的傲慢,根本谈不到对人的尊重、虚心。而且世俗气的表现都离不开傲慢,因为他世俗气表现得明显,即使里面有傲慢,人们也只是说他世俗气。 以一点代表全面,就把事情搞乱了, 不接受释迦佛的教法,难道不是愚人的傲慢 佛门里还有一种现象,如果这个人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别人就会认为他非常好,全部好,认为他是善知识。假如有人稍微指出他一点缺点,那些人就听不进去。以一点代表全面,结果把事情都搞乱了。只要一句样样不要,也是从这个观点里面产生出来的。 为什么样样不要?因为这一点是好,就以为全面好。比如唸佛是好,有的人就认为唸佛可以代表全面,乃至法都不要了、只要佛不要法,那释迦佛何必说四十九年法呢?释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他不接受,那不是愚人的傲慢?也等于在否定释迦佛,暗地里在贬低释迦佛没有他聪明。 世间上尚且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佛门竟然不敢刊登怕有争议的文章 有的人对此实在看不惯,也写文章说话了,可是这种文章很不容易见到,人家不给发表。总算前两年有个刊物上发表了一段,还跟读者打招呼,“这篇稿件内容很多,为了避免争议,我们只登其中一小段”,世间上尚且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佛门哪可这样? 不懂佛法,或一知半解,或不能如法修行,这些人必然烦恼泛滥, 尽造恶业,因为恶业都是从烦恼来的 这一小段题目叫“一句佛号岂能代表佛法”,说得对啊!佛门里没有佛法就什么也没有了,那跟世间上还有什么区别?那当然佛教也就灭了。 佛教是佛的教导、佛的教言。 房子不是佛教,因为房子从不开口;虽然有佛经,你不懂法,或者虽然懂佛法,仅仅为了脸上涂金,行为根本没有照佛的教导去实践,佛教在你手里就灭了。这些人必然是烦恼泛滥,尽造恶业,因为恶业都是从烦恼来的。 外现清净相,里边实腐烂,就形成了末法时期 可是有些人在威仪上表现好,世间上称为有风度、仪表好,容易使人看到他的庄严。世间上人男女谈朋友,风度好就容易有好感。其实有些风度好的人背后却在干坏事,末法时期要特别提防这种人。实在说:威仪好,可不等于他全部好,佛告诉我们:佛门里边有一种人外现清净相,里边非常腐烂,最容易使人上当,上当的人太多了,就形成了末法时期。 能海上师讲法时讲过四种梨子的比喻,有一种梨外相好,吃起来很甜,好比是真正善知识;第二种梨子外相不太好看,可是吃起来非常甜;第三种,外相很好,吃起来没有味道,乃至于咬也咬不动,上海人称它“老木梨”,像木头那样,连水分都没有;还有一种梨,外相也不好,里面也不好。 谈三宝功德 (68)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7日 明明是愚蠢的偏见,却要固守自己头脑里的 独立王国,他就在执著的路上错到底 本次提要: ■ 里外都好,如今已极少;里外都不好,谁也不上当;外不好里好还可以; 外好里不好,最易使人上当 ■ 佛教导:不要相信名望高的人说的话。有些名望高的人,表面好并不是全 部好 ■ 如今傲慢的人对善知识也傲慢,还会把师赶出山门 ■ 有本事也用不着傲慢,没本事才去吓唬人 ■ 明明是愚蠢的偏见,却要固守自己头脑里的独立王国,他就在执著的路上 错到底 里外都好,如今已极少;里外都不好,谁也不上当; 外不好里好还可以;外好里不好,最易使人上当 能海上师说:外相好,里边也好,这样的善知识末法时期极少了。(现在可能是极少极少了。) 第四种,外相不好,里边也不好,这问题不大,因为谁也不会上当,这种梨谁也不要。第二种,外相不好里边好,吃起来很甜,这种梨还是可以的。第三种外相好里边不好,这种梨最坏,很容易使人上当。 比如说我房里的东西太多了,真是头疼,叫居士们不要送,他们还是要送,怎么办?只好到恰当时候再转送别人,那么要挑了。我看包装得好,就以为好,结果被旁边的同学否定了,“这个里边不值钱,送不出去的”,那么谁买这个谁上当。 佛教导:不要相信名望高的人说的话。 有些名望高的人,表面好并不是全部好 如果当师的心不清净,给人当面印象好,能称善知识吗?即使假装清净正派也靠不住。佛说过:不要相信名望高的人说的话。 也可以这么说,不要去相信表面好的人全部好。而偏偏这些表面好的人容易受人恭敬,他们自身有傲慢的种子,外面再一受恭敬,非常容易发展傲慢,你不恭敬他,他还没有发展得这么快。 所以释迦佛一直教导:出家人穿的是忍辱衣,要忍辱,不应该傲慢。还有句话:“身披法王服,若以瞋报瞋,打杀还打杀,同世间粗汉,何能称福田?”你穿了佛的衣服,行为上怎么能跟世间上的粗汉一样呢? 如今傲慢的人对善知识也傲慢, 还会把师赶出山门 如今末法时期的众生一出家很容易出现傲慢,别看他对大和尚很恭敬谦虚,对小和尚就傲慢了,他不一定是真正的谦虚,因为他要依靠大和尚。老话说:见大佛扑扑拜,见小佛一脚踢。 现在非但对小和尚傲慢,对中和尚也傲慢,对善知识也傲慢,有的徒弟对师父也傲慢,越来越发展了。有的徒弟今天称师父,明天骂师父,后天打师父,时候一到,徒弟抢庙还不是把师父踢出去?傲慢的人尽干坏事啊,因为傲慢是从贪、瞋、痴发展出来的,所以傲慢的人必然包含着贪瞋痴,很容易形成蛮不讲理。 有本事也用不着傲慢,没本事才去吓唬人 世间上人有许多话,佛门里边好像还听不到,可是细细的看看,话是听不到,他表现出的傲慢样子很像啊。 世间人吵起来:我是你老子。傲慢!对方假如不接受他的傲慢,还不会受他影响,可是有几个不受影响啊?马上跟他学,回一句:我是你爷爷。(众笑)他反过来说,我是你太爷。也不想想爷爷、太爷全死光了,这岂不是在骂自己是死人了? 愚蠢啊!武将出来了,首先傲慢:“报上名来,我不杀无名小卒。”对方说:“好个狗崽子,(众笑)你小心坐坐好,别一听我的名字从马上掉下来。”最后来一句:“唉,我命休矣。”完了。有本事也用不着傲慢,没本事你傲慢是吓唬人。 明明是愚蠢的偏见,却要固守自己头脑里的独立王国, 就在执著的路上错到底 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到了末法时期,大多数修行人执著于自己这一套。当然正确的应当坚持,这不属于执著。从前毛泽东说过: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你确是正确的,哪怕你是少数,也应该坚持。 当年的印度,外道极多,释迦佛成道度五比丘成立了僧团,还不是少数? 可是另外一种情况,明明是愚蠢的、不恰当的偏见,却执著得厉害,连善知识讲话都听不进去,固守他自己头脑里的独立王国。而这种人,都是修行人,非常可惜,往往一执著,他就在执著的路上错到底。 谈三宝功德 (69)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7日 唸经不求懂,依文解义成错见, 都是佛门人自己搞出来的 本次提要: ■ 离开佛的教导,离开佛法的圆满,就是错,没有法就没有佛教的境界 ■ 唸经不求懂,依文解义成错见,都是佛门人自己搞出来的 ■ 听经作消遣,名词挂嘴上,法义不实践,就会把修行架空,把佛教架空 ■ 佛教无宗派,中国佛门建宗立派、或执持名号,或执话头,或执法相, 或执加行,放不下执著,就放不下宗派 ■ 师有传承功德,每一代的传承不能随心所欲改变,改变了就不是释迦佛的 传承 离开佛的教导,离开佛法的圆满, 就是错,没有法就没有佛教的境界 那么修行人怎么会错呢?修行人不会错早就成就了。离开释迦佛的教导就是错。 比如说释迦佛叫你圆满,你去执著一点一滴,你就错;释迦佛叫你教证二法都要,你不在善知识那里好好学佛法,认为懂不懂没有关系,好像只要按照自己这一套修,就能够亲证,这就是错。 你就是修出一点境界来,没有法就不是佛教的境界,这种境界世间上也有的。而且假如真的出了境界,他认为自己路子对,就更加难转。 比如世间上人弹钢琴,弹到后来,心定下去了,也会出现境界,房子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当然喽,你不懂禅定的修法,也不修佛教的止观,只知道打坐,什么念头也不起来,你也会出现这种境界,你以为这个对,其实你修的是外道无想定。 唸经不求懂,依文解义成错见, 都是佛门人自己搞出来的 再比如你喜欢唸经,认为只要唸经就是修行。在中国佛门里几百年来,只知道唸经,经里边什么意思他认为用不着知道。有文化的人嘛依文解意理解错了,变了错见。文化少的人,好不容易把经书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学会,但只知唸,也不求懂。 有人还唸一个字,拜一拜,称为拜经,那你一部经拜完至少要几年功夫。中国佛门几百年来都是这个风气。释迦佛从来没有叫佛弟子拜经,这一切,很多都是中国佛门人自己搞出来的。 听经作消遣,名词挂嘴上,法义不实践, 就会把修行架空,把佛教架空 有些人虽好听经,但并不作为修行的指导,而是作为爱好消遣,为了增加一些常识。有的人学到几句,“要六度万行”,他只是名词挂在嘴巴里,却不一定懂,懂了也认为跟他无关。每个修行人把自己架空,就会把整个佛教架空。 佛教无宗派,中国佛门建宗立派、或执持名号, 或执话头,或执法相,或执加行,放不下执著,就放不下宗派 要对这些问题好好观察,好好去思考,否则出不了智慧,也达不到圆满的悟。佛教原无宗派,中国佛门成立宗派后,如今各宗派的人对自己的宗派都很执著。 净土宗执著于一句佛号,法相宗执著法相唯识,禅宗执著话头,密宗执著念咒、四加行、磕大头,显教的道理不通,密教的道理也听不到,好像这样就可以了,我们没有宗派,虽说是大般若,因为大般若是圆满,圆满了还有什么宗派? 说是大般若宗,也是方便而说。而中国的佛教有个怪现象,你没有宗派好像就不是佛教,这种观点就把释迦佛讲的法否定了。 师有传承功德,每一代的传承不能随心所欲改变, 改变了就不是释迦佛的传承 如今有许多现象都值得研究,因为从现象的里里外外、各个角落、全过程、圆满地看,有矛盾啊,可是这些矛盾有谁去想?有谁去研究啊?你看不到矛盾也会不去研究,那么一代传一代,年代久了,就变成了固定的传统,那是执著得更加厉害了。释迦佛圆满的法对他已经水都泼不进了,只是按照自己的师父。师父有传承功德,可这个传承应该是释迦佛圆满教法的传承。每一代的佛弟子在传承上不能随心所欲改变,如果你的师父偏掉了,改变了,那就不是释迦佛的传承,而是你师父的传承。所以凡是信仰、恭敬、虚心、奉行,都要有原则的,原则就是根据释迦佛。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