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四章 修行隨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四章 修行隨笔

 

《永不退转》

不能满足自己,不能满足別人,挫折感油然而生。

自己不能突破,別人不能肯定,失落感油然而生。

昏沈无法克服,散乱无法降伏,无力感油然而生。

放弃便是失败,不修便是退道,墮落感油然而生。

不被感觉所惑,而是觉知当下,智慧心油然而生。

念念无常生灭,诸相虚幻不实,清净心油然而生。

眾生为苦所迫,不捨一人沈沦,慈悲心油然而生。

《修行益处》

  一、何谓修行

  所谓修行,即是修正错误的知见、言语、行为。错误的知见,名为「邪见」。它怎么生起?《坛经云:「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將邪见,修成正见,才有正確的一切行为。

  二、修行益处

  1、身体健康一心理影响生理,心理有压力,故身体时时紧绷,要观察身体的状况,探求心理的因素。

  2、情绪稳定一观照念头,不易生起情绪;若是生起,可马上降伏。

  3、工作顺利一身心状态良好,抗压性高,自然做事顺利。

  4、容易相处一懂得体谅別人、关心別人,故好相处。

  5、生活踏实一明白用心生活,时时活在当下故踏实。

  6、足知常乐一尽心付出己之所长,尽力为別人来服务,所得回报纯属自然,故常乐。

  7、不忧不惧一不忧一切事,不惧所有人。

  8、不卑不亢一对己有信心,故不卑;对人有谦卑,故不亢。

  9、不取不捨一隨遇而安,故能隨缘自在。

  三、如何应用

  一般人常误认佛法,信徒不瞭解佛法,初学却不明佛法,已学不会用佛法,这些原因造成多数人对佛法的误解及排斥,故常有人言:「退休再来学」或说:「第一顾肚子,第二顾佛祖。」之话语。

  事实上「肚子」跟「佛祖」並不衝突,「事业」与「学佛」並不相碍,二者反而是相辅相成,因为学佛就是学智慧,有了智慧,事业才能成功;有了智慧,才能化解危机;有了智慧,才能蒸蒸日上;有了智慧,才能永续经营。

  有本书,名为《当和尚遇到钻石》,敘述一位修行人,如何將佛法应用在他的事业上,並成功的告诉世人,这便是最好的证明:可以將佛法应用於事业。

  佛法所谈的重点,则是「缘起论」;意思是说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条件具足,所生起形成的。按照这样的理论,就可以观察您事业上的成败。所谓成功不是偶然的,定有它成功的条件;失败不是必然的,亦有它失败的原因。

  最近刚好有位学生,开一家素食餐馆,我们就以此例子来探討,开店的成功因素。

  业者首先应观察:这家店的客观环境及附近的消费型态。

  思考您的消费对象是谁?是特定的客源(素食者)或是一般大眾,是蓝领阶级还是白领阶级,是上班族还是家庭主妇,是低收入还是高收入,是老主顾还是新客户…等,经过市场调查之后,再来决定市场区隔、產品定位、定价策略及行销方式。

  最后就是经营者的理念、远见、智慧、胸怀及公司的制度和管理了。

  但是基本的条件应做到下列几点:

  1、菜色:餐馆是以菜色的口味,是否好吃(能让多数的消费者认同),是否丰富,是否有特色,为最主要的卖点。

  2、卫生:虽然好吃,但是食物的卫生更是重要,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安心,用得放心,是业者该去用心的。

  3、单价:虽符合以上的条件,但是价格公不公道,值不值得付出,是很实际的问题。

  4、环境:用餐的环境是否舒適、乾净、清爽、温馨、寧静,这包括门面、格局、动线、布置、採光、空调、隔音、餐具、桌椅、壁饰、音乐、绿化等条件。

  5、交通:现代人都是以车子为交通工具,若没有眾多的停车空间,则有可能考虑放弃,到方便停车的地方去用餐;或是路途遥远,来回的时间太久所以选择就近处。

  6、服务:人与人的互动是一种微妙的感觉,若是感觉不对,免费请客,他也不愿意来,更何况要他主动来消费呢?有许多成功个案,他们所卖的並非「產品」,而是「服务」。这是值得业者去重视的项目!

  7、优势:这家店的优势到底在那里?凭什么胜於別家?例如「廉价的消费,高级的享受。」「路边的价格,餐厅的服务。」这点常常是胜负的关键,也是这家店的理念表现。

  8、变化:消费者是善变的,喜新厌旧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经营者要时时注意客户的动态来做应对。例如改变菜色、变化口味、促销活动、装潢更新或者让消费者有意外的惊喜…等。

  日本有家旅馆,有一位服务生,专门为客户提行李,只要是他服务过的客人,不论多久来一次,他总是可以叫出客人的名字,因此也带来更多的客户。

  以上所谈,是不是很像行销学呢?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有「智慧」才有成功的机会,有「慈悲」才有服务的热诚,有「快乐」才有做事业的意义。要拥有此能力,就要好好的学习佛法;明白佛法,应用佛法,帮助自己也成就了別人。

  四、如何来修

  修行当从做人学起,人总有许多的缺点,言行总是有一些过失,观念难免有所偏差,但这些並非无药可救;真正的无救,是此人不知己错、不愿认错、知错不改、明知故犯。

  让我们把心静下来探討,为何要修行?难道是要使自己更苦、更执著、更消极、更偏激、更狂妄、更自大、更傲慢、更差劲、更贪婪、更狠毒、更虚偽、更挑拨、更嫉妒、更计较、更现实、更无情、更愚痴吗?

  或是更不懂孝亲尊师、更不懂兄友弟恭、更不懂敦亲睦邻、更不懂待人接物、更不懂应对进退、更不懂恭敬谦卑、更不懂四维八德、更不懂三纲五常、更不懂人伦道德呢?

  人之所以为人,就不该有这样的观念及态度;若是有此,就没有资格当个人!

  今人谈修行,皆是「口头解脱」、「言说自在」,脾气毛病一大堆,习气个性依旧在,简直自欺欺人越修越远。心口不一,是顛倒愚痴;心口如一,是正见智慧。

  修行成就虽然不简单,但也並非不可能。只要按部就班,老实去做,如实观察,如理思惟,便可渐入佳境。

  人成才可佛成,故修行当从做人学起。那怎样做呢?当要存好心、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

  1、如何「存好心」?往好的想、往善的想、往向上想、往利益大眾想,时时这样想,久了慈悲自然生起,便是好心。

  2、如何「做好人」?为人服务、为人牺牲、为人著想;不与人爭、不与人辩、不伤於人,便是好人。

  3、如何「说好话」?常说有用的话、鼓励的话、关怀的话、启示的话、智慧的话,便是好话。

  4、如何「行好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己事人事、事事用心,便是好事。

  修是「修正观念」,行是「依法而行」,如此解行並进,知行合一,不落两边,才是中道智慧。

  《修行心态》

  修行者当有八种心:建立「信心」,下定「决心」,发「菩提心」,时时「观心」,日久「定心」,必將「明心」,自然「用心」,一切「无心」。

  信心是来自於了解,而不是出於口號!您要有信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並把它完成,不论是修行或者事业,都是如此。

  有此信心还不够,更要下定决心,彻底的自我改变。如何蜕变呢?读书、进修、学习、静坐,用此去突破您的脑袋;思考、观察、练习,由此去改变您的讲话;沉稳、隨和、轻鬆、自然,经此去转换您的态度。决心修正自己身、口、意者,才是有希望的人。

  人除了利己,也要利他,故应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虽决心悟道,更应发心助人,这才是祥和的人生。

  前面所言,信心、决心、发心皆是必备的观念,但不透过实际去力行,一切皆是枉然,所以要把握修行练习的机会,时时观照內在,体察心念的运作,以及我们妄生的执著。

  刚开始观心,无定力可言,常心猿意马,忽明忽暗,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但不要气馁,亦不可怀疑,只管观照下去,直到日子一久,功夫加深,自然心就安定了。

  乌云终有见日之时,无明也有觉醒之刻,只要您不放弃,时机成熟,必然明白此心,见到本性。

  明心之后,才能用真心生活,正如《金刚经》所言:「生其心」是也。生清净的心、自在的心、智慧的心、慈悲的心啊!

  虽生此心,却不执一物,当处生起,隨处灭尽,从此隨缘自在,自在隨缘,无心无事无境,无有一切,一切无碍。

  《修行道场》

  所谓:事不离理,理不离事。如此方能,理事不二,事事圆融。事即是事相,理便是理体;事相指外在有形的道场,理体指內在无形的道场。

  外在的道场,可分固定、不定两种。“固定”为常住修行之地方,如某某道场、禪寺、寺院、精舍…等;“不定”以天地为道场,虚空是我家,四处皆是修行之地。固定道场好修行,不定道场好度化,两者依旧不离。

  內在的道场,无形无相,看不到、摸不到,却可以感受得到!《维摩詰经》云:「直心是道场」是指质直而无諂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故《坛经》云:「莫心行諂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执著。」所谓直心,即是清净心。又云:「直心是净土」,唯有於一切法,內心无有执著,才能清净。

  不论是有形的道场,或是无形的道场,两者皆不能分离,但更重要的是,此一行者,是否有道!总而言之,「有道之人,处处皆道;无道之士,逢道亦无。」

  《如何破执著》

  执著使人痛苦、忧虑、迷失…,这一切烦恼皆由它而生起,故我们要学会破执著!

  一、执著什么?

  感情、事业、金钱、名声、身体、修行…等,其实最执著的莫过於自己的感受。

  二、自己是什么?

  所谓自己,指的就是身心。身体的外相,內心的感受,让我们產生一种错觉,以为有「我」的概念。

  三、我是什么意思?

  「我」是主宰的意思。我们真能主宰一切事物,使它们永恆不变吗?答案是不能的。

  四、我们该怎么办?

  生起智慧,看清楚万事万物的真相,它们是无常变化的、短暂的、虚妄不实的,故我们不该执著这一切。

  五、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呢?

  身的部分应起这样的观察:身,非身,是名为身。心的部分应起这样的观察:心,非心,是名为心。

  修行的不二法门,就是不断的练习,只要功夫得力,执著自除。

  《心的真相》

  心是无形,故言无实;心可作用,故言无虚。

  心是抽象,故不可得;心是无常,故不可求。

  心无定处,故不可寻;心无一物,故不可执。

  心不生灭,故常清净;心无动摇,故本自定。

  心本具足,故言无缺;心生万法,故言妙用。

  六根接触六尘,產生六识,其识因尘而认识、分別、执著、妄想、情绪…等;不论是快乐或者痛苦,满意还是不满,都已干扰清净的心,让烦恼生起了。

  意识是妄心,而非常住的真心。识遇境而变,情绪亦跟著受影响,时好时坏,虚妄不实,故为妄心。

  真心其本质是清净无染,如镜照物,不被物染;如空有云,不被云遮。其妙用是见、闻、觉、知,对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镜照物,真实呈现一般。

  妄心即是妄念,念有善有恶;有时起恶念,有时起善念,念即妄,故称妄念。真心简称心,心无善恶之別,非善非恶也。

  若心是善,念念当善;若心是恶,念念当恶;若心善恶皆有,便是善恶不分;若心不知善恶,便形同草木。故此心是平等,而不妄起分別,故名为真。

  心是体,念是用,知体方能应用自如;心是如,念是来,知如才能来去无住。心是主,念是客,主本常住客有往来;心是人,念是水,人观其水水本自流。

  《明心见性》

  心为性之用,性为心之体;无性则无心,无心则无性。心性本无別,体用分別说,真心之体性,其性本来无,究竟皆空寂,无物可染著,无法可言说,无事可譬喻,思量不能及。空性本无別,何来有对待,若能起分別,虚空成两半。

  见相而著相,不悟其空相;诸法因缘生,明瞭知「无相」。遇境而起念,念上有妄想;念念皆不实,观此自「无念」。於外不著相,向內不落空;法性无自体,当下悟「无住」。若能悟三者,便是见性人,此为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真空之性体,六祖之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证悟本来无,一切无所住,参透「无」一字,心地自光明,诸君如实观,法法尽如是。

  祸福本无 → 惟人自召

  吉凶本无 → 惟人自找

  苦乐本无 → 惟人自想

  顺逆本无 → 惟人自分

  得失本无 → 惟人自心

  成败本无 → 惟人自求

  兴衰本无 → 惟人自认

  荣辱本无 → 惟人自尊

  贵贱本无 → 惟人自別

  贫富本无 → 惟人自贪

  善恶本无 → 惟人自起

  好坏本无 → 惟人自恶

  生死本无 → 惟人自迷

  身心本无 → 惟人自愚

  空有本无 → 惟人自偏

  凡圣本无 → 惟人自邪

  诸相本无 → 惟人自著

  心念本无 → 惟人自有

  法性本无 → 惟人自住

  妙有之应用,六祖大师之所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理事无所碍,空有皆自在,念念不执迷,自然生其心。此是曹溪水,顺乘般若舟,智者速上船,一路到彼岸。

  《不求顺境》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七、於人不求顺適,人顺適则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沽分,利沽分则痴心亦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节录《宝王三昧论》

  常人深怕逆境现前,却贪爱顺境来临,孰不知「生於忧患,死於安乐。」之告诫!故行者,当要勇於面对一切逆境,在困境中修行,在艰难中体悟。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物有成住坏空,身有生老病死,此变化本是自然法则,故行者不可执此念,妄想身要无病痛,而应甘心接受,体认无常!身若无病,心又无定,则易贪欲丛生,反是障道矣!此段:不求身无病。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山有高低,路有曲折,人有起伏,事有难易。故行者不可执此念,妄想为人处世,事事顺遂,处处如意;更不应畏惧困难,而要在难中,体认悟境,找到出口。若常遇事无难,则骄心必生;又无戒慎恐惧之觉,则奢侈必起。此段:不求世无难。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凡心无始劫以来,无明遮蔽,意念纷飞,识心分別,妄想执著,怎能一时无障碍呢?若要探究本心,当不求妄念止息,不受昏沈散乱所干扰,只要如实观照,定有见性之期。若行者自觉无障,则道心不进,道业不成,所学必是躐等不实。此段:不求心无障。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修行之事,非常人可为,今已立志,怎怕魔难来?何况此魔,皆是自心而生,岂有自怕己之忧。行菩萨道者,如不经魔考试炼,又如何生生世世度尽一切眾生呀!若无魔难,则誓愿怎能坚固。此段:不求行无魔。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故求天难,求人更难。做事有成有败,成不足喜,败不足忧,成败兴衰,常於瞬间变化未定。事在难中而成,才足以珍贵;若在易中而得,志存轻慢疏忽,则容易败亡。此段:不求事易成。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益吾者,常有求於我;夸吾者,常毒害於我。故与人交往,应坦诚相对,所谓:忠言必是逆耳,良药定是苦口。若只交益吾者,则有过人不提,有错人不指,日久道义自损而不觉。此段:不求交益吾。

  七、於人不求顺適,人顺適则心必自矜。

  人皆要,他顺於我;却莫要,我顺於他。顺乎己意,则乐生;逆乎己意,则苦起。与人相处,应隨顺大眾,则能隨缘,才可自在。故行者不求顺遂適宜,而当改习气,除好恶。若人尽顺適於我,则心必自矜贡高。此段:不求己顺適。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他如己身,人心我知,眾难我苦,人我一体。眾生有难,布施扶助,若无大眾,我亦不存,故施德不求回报。若有所求,此施无德,而是意有所图,偽君子也。此段:不求施望报。

  九、见利不求沽分,利沽分则痴心亦动。

  只为名利,相互伤害,鸟为食亡,人为財死。见人得利,是他人辛勤而来,福报所积而有,故见利不起贪心,不求沽分给己。人愿將利分,则必有诈;己若不察,则痴心妄动,终將后悔。此段:不求利沽分。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无心之过,却被人记。使人误解是常有之事,若事事要解释,终日定无寧静之时,內心亦不快活。但应反思己身,有无过失;有过认错,无过放下。故被抑不求申诉说明,若有不甘,则反遭他人怨恨滋生,从此恶缘不断。此段:不求事申明。

  结语:

  俗语云:「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此篇劝人十点无求,不外乎人事、名利、难易、顺逆、得失。

  所谓智者「居碍反通」:於怀疑处,反有悟时;於障碍处,反能通达。但愚者「求通反碍」:心想求通,反而有碍;心想求悟,反落於迷。

  是故圣人设教:於有处说无,於空处说有;於难事说易,於易事说难。只为破除眾生「执著」二字。请诸位行者,细细参之!

  《达摩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明理方知,修行之道;明理能行,解行相应。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自迷不悟,故藉经教,来悟心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眾生皆有佛性,被客尘所迷,妄想所覆,故不能显了。

  若也捨妄归真,凝住壁观,

  捨妄归真,凝神安住,心如墙壁,如如不动,如是观照。

  无自无他,凡圣等一,

  无分別对待,凡圣同等。

  坚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与理冥符。

  內心坚固,不被境转;藉教悟心,不被经转。此即契入,与理冥符。

  无有分別,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既无分別,寂然解脱,无为自在,此从理上悟入。

  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隨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一切修行,不离四行。

  云何报冤行?

  此言遇逆境,当修「报冤行」。云何报冤行?即是甘心受报,都无冤诉。

  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修行人,遇逆境时,当自念言:因为「弃本从末」,故造诸罪;果为「恶业果熟」,故受诸报。明此因果,「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识达此理,故「逢苦不忧」;以理相契,故「体冤进道」。

  二、隨缘行者:

  此言遇顺境,当修「隨缘行」。隨顺因缘,了知缘生缘尽之理而行。

  眾生无我,並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缘生而有,缘灭而散,实无自我,故谓「眾生无我」;不明此理,故「苦乐齐受」。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

  今遇顺境,为「宿因所感」;福报缘尽,「何喜之有」哉?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於道,是故说言隨缘行。

  缘生为得,缘尽为失,相有得失,心无增减。八风不动,苦乐无受,此便「冥顺於道」了。

  三、无所求行者:

  此言心境,当修「无所求行」。万有斯空,无所愿求。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

  迷境实有,处处贪求;有而执著,失而痛苦。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无为,形隨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智者悟空,心无所求。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

  功过相隨,迷悟之间,有我皆苦,谁能安得。

  了达此处,故捨诸有,止想无求。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了达万有斯空,故捨诸有,止息妄想,心无所求。

  四、称法行者:

  此言真心,修行不离清净的自性,当契入真如本性而行。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眾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

  自性无別,故「无此无彼」;自性清净,故「无染无著」。

  经曰:「法无眾生,离眾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离人我执相,故「法无有我」;离眾生执相,故「法无眾生」。信解此理,依法修行。

  法体无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无吝惜,脱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眾生而不取相。

  法本无慳,眾生执迷,若能去贪,心无吝惜,三轮体空;应不取於相,而行布施。

  此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依四行而修,不但自利,亦能利他;且庄严自性的道场,行菩提道也。

  檀施既尔,於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为除妄想,故「修行六度」;行而无住,故「无所行」也,此为「称法行」。

  《人成佛成》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眾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內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节录《六祖坛经》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止恶行善,便是持戒;若能持戒,其心自安。心安理得,平等待人,是名心平。心平净生,则不犯戒,故言:「心平何劳持戒」。

  修禪修心,心有三毒,故以三学,降伏其心。心无諂曲,其行正直,若能行直,即是修禪,何须费神,故言:「行直何用修禪」。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上报四恩,一报佛恩,二报母恩,三报师恩,四报眾生恩。若报亲恩,当孝父母,为人子女,本应如此,何况佛子,怎可不孝,故言:「恩则孝养父母」。

  人道伦理,仁义相繫。对上有敬,於下有慈,彼此体恤,上下相怜。仁至义尽,不愧为人,人成佛成,理当如此,故言:「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眾恶无喧

  眾生是佛,我当礼敬;我未成佛,应要谦卑。人尊我卑,虚心求教;让而不爭,人自和睦。故言:「让则尊卑和睦」。

  眾生之心,贪瞋痴愚,若无去除,恶念不停。念在於心,行出於口,是非不断,爭执不休,唯有忍辱,方可止息。故言:「忍则眾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人乘方面:孝亲报恩,对眾仁义,一切谦让,能行忍辱,则人道成。佛乘方面:勤修三学,息灭三毒,持戒修禪,定慧等俱,心平无乱,行直无曲,则佛道证。

  精进修行,道才可成,如勤钻木,方可出火,故言:「若能钻木出火」。五浊恶世,犹如淤泥,一心不退,似莲出离,故言:「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佛来娑婆,一大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苦口婆心,无量祇劫。眾生有病,佛有良药,药到病除,佛子应服,故言:「苦口的是良药」。

  多生累劫,习气染浊,一闻佛语,必难堪受。孰知佛心,句句忠言,发人深省,直入佛性,吾应不疑,信解行证,故言:「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內非贤

  学佛当先,懺悔前愆!知过改过,方能无过。有过则愚,无名障蔽;无过智生,拨云见日。故言「改过必生智慧」。

  莫道人短,应讚人长,若能隨喜,定是贤者。若夸己长,或护己短,果是如此,其人非贤。故言「护短心內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助己助人,助万物矣;利己利人,利天下矣!修行之人,行住坐臥,动静语默,寻常日用,饶益一切,故言:「日用常行饶益」。

  布施钱財,有漏福德;以般若行,无漏功德。若要成道,宜善护念!无念无相,无住生心。无执无妄,心生智慧;无瞋无怨,心生慈悲;无贪无爱,心生清净。故言:「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心中有佛,佛是觉义,菩提为觉,自觉不迷。若觅菩提,唯向心觅。故言:「菩提只向心觅」。

  眾人心中,皆有佛性,是心作佛,心作眾生,存乎於己,一念之间。故言:「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眾生无迷,何劳说法。六祖慈悯,开示行持,大眾听闻,当依此修。故言:「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地狱,一线之隔;佛与眾生,迷悟而已。依颂修行,自悟自行,自成佛道。故言:「天堂只在目前」。

  《本来清净》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节录《六祖坛经》

  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因为它无染无別,无爭无求,无怨无悔,无忧悲苦恼,无妄想执著,无七情六欲,无贪瞋痴慢疑,无邪知邪见及一切不善心…等。

  是谁污染了自性?又是什么遮蔽了它?自性无人、无事,无一物可染,说它有,便执「有」,即落入常见;道它无,便执「空」,即落入断见。它无实无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言「不可说」。

  什么遮蔽了自性?向外望去,有花花世界七彩繽纷的事物,有令人心动流连忘返的景象,有错综复杂名利的道路,有爭夺地位权势的幌子,有永远追逐不到的慾望,有无明作祟的迷失…,这所有的现象並非主因,而是自身不见本性呀!

  当不注意它时,好像是有它在运作;当观照它时,却又是空无一物。似有非无,是自性难以理解的地方。当什么时候领悟到,缘起的中道实相,您便能体悟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就在那个当下,此心是觉,觉即是佛,直了成佛。

  《如何解脱》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號波罗蜜。 ──节录《六祖坛经》

  六祖大师说:何名波罗蜜?波罗蜜是印度语,中国话译成「到彼岸」。解释其义,就是离一切生灭的事相,而证悟不生不灭的理体。

  执著境界,便会產生障碍,而有生灭得失之心。正如水因有风的关係,而生起波浪,此时即名为生死的此岸;若能离对此境的执著,就无生灭得失之心,正如水因无所障碍,故常通流,此时即名为解脱的彼岸,所以称它为波罗蜜。

  为何人会执著境界,因为我们总认为境界是真实不虚的,所以见相就著相,无法离相,就隨此境界而转,顺境则生喜乐,逆境则起痛苦,隨生灭的现象而心有得失。

  得的时候害怕失去,失去的时候想要再得。得到之时,心增贪欲;失去之时,心生瞋恨。不论得与失,心中的贪瞋不断增长,內心的烦恼不停增加,自心的无明越来越重,最后使自己掉入忧悲苦恼的深渊,让自我折磨的心重覆生起、再生起,重覆痛苦、再痛苦。

  一念一念苦,一刻一刻苦,一时一时苦,一日一日苦,一月一月苦,一年一年苦,一生一生苦,生生世世苦,轮迴不停,永无止息,身处地狱,万劫不能脱离!这便是「著境生灭起」。

  我们还想过这样的生活吗?我们还想要这样的人生吗?我们还想有这样的生命吗?再愚昧的人,终有清醒之日;难道有幸听闻佛法之人,还不会觉醒吗?

  处在困境,要从困境中走出;处在忧鬱,要从忧鬱中觉醒;处在痛苦,要从痛苦中起来;处在烦恼,要从烦恼中觉悟;处在地狱,要从地狱中解脱。

  那又如何解脱?

  首先,知道一切现象的形成。所有的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起的。因缘条件成熟则「生」,因缘条件消失则「灭」。如下雨,达到降雨的標准,才会下雨;条件不足,自然雨停了。降雨非无因缘,而雨自下呀!

  又以人来做比喻:有缘而聚,缘尽而散。聚时要知终散,故不足喜;散时还会有聚,故不足忧。何时聚?又何时散?因缘成熟则聚,因缘消失则散,用不著我们担忧、罣碍。若能明白因缘聚散的道理,自然就能一切隨缘,而后活得自在!

  再来,知道一切现象的真相。当我们已知它形成的原因,就能知其本质,並没有不变的实体,我们姑且称它为「空」。故《金刚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意为:现象本是虚妄不实的。是自迷不悟,以假当真,所以执著一切境界,让心生痛苦得失,念念烦恼不停。

  所谓现象,就是有生有灭。简要的说,会变化的,皆是现象。但不变的,却是那个「空」;其空未曾生过,亦未曾灭过,自始至终如如不动,不生不灭。若能悟此理,便能「离境无生灭」。

  最后,以智慧观照所有诸法。面对一切境界,察觉是变化无常,没有恆常之相,故说虚妄;既是不实,便如人作梦,梦醒之后,本无此事。

  透过观照而深知此理,再也不生贪爱执取,亦不產生瞋恨捨弃之念。遇到境界现前,自然就无取捨之心,而念念平等看待,从此不被任何境界所束缚,当下解脱自在!

  《观身心触受》

  一、观不苦不乐受

  行者当观,坐禪之始,身心状态,不苦不乐,常人不察,轻易略过,不明禪坐,所为何事,愚痴则生。

  二、观苦受

  色身无常,坐久起变,四大不调,气脉不通,酸麻涨痛,全身绷紧,如坐针毡,无乐可言,痛苦不堪,轻言起坐,瞋心则生。

  三、观忧受

  心念生灭,无法降伏,昏沈嗜睡,散乱难定,长坐不安,久修无成,任何法门,无一受用,妄想执著,心生烦恼,初发菩提,道心渐退。

  四、观乐受

  知见正確,老实坐禪,日久行深,功夫得力,四大调和,气脉畅通,全身轻安,乐受无比,若是执迷,则失禪义,修为解脱,而非强身。

  五、观喜受

  层层过关,无所障碍,心生法喜,犹如仙境,贪著此境,乐不思蜀,不愿往前,尽是迷人,只到门前,並未入室,不住喜受,方可进门。

《观身心世界》

一、观身非我
    观此身自然呼吸,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飢饿,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排泄,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入眠,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甦醒,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调节,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吸收,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运作,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成长,非我使唤。
     观此身自然老死,非我使唤。
     观此身四大假合,非我使唤。

二、观心非我
    观此心自然觉知,非我使唤。
     观此心自然起念,非我使唤。
     观此心自然想像,非我使唤。
     观此心自然感受,非我使唤。
     观此心自然反应,非我使唤。
     观此心自然作梦,非我使唤。
     观此心自然生灭,非我使唤。

三、观世界非实
     观此色尘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声尘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香尘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味尘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触尘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法尘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名利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权势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成败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兴衰无常,非是实有。
     观此一切无常,非是实有。

《坐禪图》

  修行之人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为何要从三毒下手?因为佛於四圣諦告诉我们:「身心痛苦,是苦的事实;皆因贪瞋痴,造成苦的起因;若要身心解脱,当要灭除苦因;唯有勤修戒定慧,才是灭苦之道。」

  以八正道来看:「正见、正思惟,属慧;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念、正定,属定;正精进通三学。」

  用六波罗蜜来分:「布施、持戒、忍辱,属戒;禪定,属定;般若,属慧;精进通三学。」

  就事相渐修来说,神秀大师云:「诸恶莫作,名为戒;眾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从理上顿悟来论,惠能大师言:「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虽然解释不同,其义是不变的。

  人因无明愚痴,不明境界本无顺逆之差,皆因妄心之分別,故对顺境起贪、逆境起瞋、常境起痴。境皆无常不实,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能明白此理,就可依惠能大师所教导的方法修行「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见性成佛道。」不取则无贪,不捨则无瞋,以智慧观照则无痴,故僧璨大师言:「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若於境上,不起憎恨、贪爱,自然就能明白大道,即是见性成佛道也。

  坐禪时当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修行不是只为个人解脱,而是「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有了正確的知见之后,就以平常心来静观身心,如僧璨大师所教:「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此为空有不住,能所双亡,应用无碍,动静无心,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观照此身,无常无我,妄念纷飞,此为多心。

  观照此心,无常无我,妄念渐息,此为少心。

  观照身心,无常无我,妄念止息,此为一心。

  观照身心,五蕴皆空,念念不住,此为无心。

  觉悟身心,诸法实相,缘起性空,此为明心。

  《掌控的心》

  人习惯掌控別人,却不习惯掌控自己;人想要掌控別人,却不想被人掌控。人性的自私,皆由无知而来;人性的动机,常由自我引起。

  我们常用许多的概念,来掩饰掌控別人的动机!如关心您、保护您、为您好…等等字眼。

  每个人的內心世界,都想要对方「听他话」、「顺他意」、「如他愿」,这样潜藏的意识型态便是「我执」在作祟,用我的想法在控制別人,用我的观点在看待世界。

  父母希望子女顺他意,而谁顺子女意呢?主管希望部属听他的话,有谁听部属的话呢?夫妻常要对方如他愿,但谁能如对方的愿呢?我们静心而论,这一切非理性的心态,只是自己的愚昧。

  佛陀教人「无我」,庄子让人「忘我」,智者要人放下自我的成见、內在的慾念、一切的执著,方能不被自我所束缚,亦不再束缚於人。

  不要因为內心的无知,而苦了自己亦伤害到別人,把掌控的心放下,学习隨顺您身边的人吧!

 
 
 
前五篇文章

药师佛·文集 药师佛简介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五章 般若要解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六章 念佛心要

药师佛·文集 药师法门如何帮助病苦众生?

达观法师:离苦得乐的良药

 

后五篇文章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三章 禅诗意境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二章 人生智慧

达观法师:随缘自在 第一章 心灵良方

药师佛·文集 药师如来无上医王(水羚 撰)

药师佛·文集 无所不能的药师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