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昭慧法师:寒潭清水,映月无痕——印顺导师圆寂“焦点访谈”录 |
 
昭慧法师:寒潭清水,映月无痕——印顺导师圆寂“焦点访谈”录
主 持 人:杨宪宏 受 访 者:释昭慧 节目策画:温金柯居士 时间:民国94年8月2日 地点:中央广播电台 节目:“为民服务——杨宪宏时间”焦点访谈 整理:德发、德风 近日检阅电脑,尚有十余篇演讲或访谈纪录,早经学生或义工逐字整理,却因笔者无暇润稿而暂予搁置。其中一篇访谈纪录,是94年8月2日,笔者应温金柯居士之邀而至中央电台,于杨宪宏先生所主持的“为民服务——杨宪宏时间”节目里接受访谈,向观众介绍印顺导师其人、其事、其思想的访谈纪录。录音时间约一小时,全文长约一万字。温居士嗣后寄赠录音资料,德发与德风两位居士乃发心逐字聆听,整理为文字稿。 笔者于十余年前,与杨宪宏先生及其爱妻蒋家语女士,因动物保护的理念相近而成为至交。杨先生是虔诚的基督徒,思想非常敏锐,言谈的内容,时常闪耀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除了担任媒体工作之外,亦兼任大爱电视台顾问,于大爱电视制作“印顺导师传”时,即曾与新闻部何建明主任莅院录影,与笔者展开深度访谈。他所提出的问题,极其精采而深刻,他的观察也极其细腻,令笔者在回答时,有着遇到“善问者”,而能“扣之以大则大鸣”的喜悦! 本次节目中亦复如是,因此笔者思之再三,认为本文可以让读者了解到:一位智慧敏锐的基督徒,从佛门之外,对印顺导师或中观智慧,竟能作出如此细腻的陈述与高度的推崇。因此虽极忙碌,依然在许多篇有待整理的演讲文字纪录之中,优先将本篇讲记作了一番润稿,于印顺导师一○一岁诞辰前夕,交由《弘誓双月刊》刊载。 (昭慧记) 杨宪宏 今天我们来谈印顺导师——佛教近代以来,最具批判性的思想家,他的一生以及他的影响。我们非常欢迎昭慧法师来到我们的节目。 法师好! 释昭慧 杨先生您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杨宪宏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今年六月四日,以一百岁高龄圆寂的,台湾佛教界最具有批判力的佛教思想家印顺导师,他的一生和他的影响。 昭慧法师可以说是印顺导师生前最亲近的学生之一,他现在是玄奘大学宗教学系所的教授,是佛教弘誓学院的指导法师,同时也是社会团体关怀生命协会创会理事长,跨足学术界、宗教界和社运界,是台湾青壮年一代出家人中的重要人物。 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印顺导师的生平。 印顺导师是中国浙江海宁人。一九○六年出生,一九三○年出家。导师出家以后,很早就展露他在佛学研究方面的长才。当时佛教革新的倡导者太虚大师非常赏识他,也让他协助讲学。一九五二年受邀来台湾以后,数十年来着述不断,至一九九三年八十八岁才停笔。导师提倡重新认识佛教的真面目,主张开展出具有现代性、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人间佛教,并对汉传佛教的思想和信仰形态,提出温和但是犀利的批判。印顺导师的思想在台湾影响非常深远,许多佛教学术界的领袖,以及宗教界的大德,像是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活跃在学术界、宗教界、社运界的昭慧法师,都是印顺导师最着名的学生。 昭慧法师!容我先回忆一段往事。在他九十九岁的时候,我曾经在花莲慈济静思精舍里,见过印顺导师,我见过他两次。这中间有一次,是证严法师带领一起去看他的。非常有趣,当场有这样的一个局面:第一、导师非常和善,他开口说话,可是他的浙江口音非常重,所以我很尴尬,因为他的话我大概只能听懂三、四成。因此一下子没能听懂他说什么。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他小时候,在海宁,有着钱塘潮。他讲那钱塘潮如何如何!他是思乡的,是想家的,所以他才会讲这些话。 我是没听懂太多,但“钱塘潮”三个字,我总算是听懂了。证严法师问我:“你听懂多少?”当着印顺导师的面问我听懂多少,我说:“我真的听不懂。”(这时候不能假装说我听懂)证严法师忽然告诉我一句话,她说:她也没全听懂。那时我产生了两个疑问——后来我也以此请教过证严法师。 我说:“印顺导师是你的老师,他的话你没听懂,这师生关系是怎么建立的?”她闻言笑而未答!我想,佛教可能不只是运用言传,身教可能更为重要吧! 我今天要请教你的是另一个疑问。当时我听他讲这些话,忽然发现:这个大和尚,其实是很想家的。可是他不回去,他以台湾为家。那么,佛教是否必须离乡背井,进入一种修为? 可是人还是人,那一本《平凡的一生》,文字非常简练,我看了很感动!印顺导师到最后,……我没有机会讲他这件事情,是因为有所不尽。不过现在他已圆寂,我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他在六十岁写了这本书,当时他就说:有一天,有人会这样记载,某年某月某日,这人就这样死了。就这样结束,像落叶在流水中一样。落叶落在流水中,不知飘到何处。 这段话,看起来好像蛮虚无的,可是他又是这么重要的佛学导师。这样的一个意境,所代表的是什么?我很想知道!昭慧法师,我们过去在谈到印顺导师的时候,因为他的人还在世,有些话我仿佛不方便多问。可是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总结他的一生,你怎么看呢?你怎么去盖棺论定他这样的一生呢? 释昭慧 如果光从呈现他的人生意象的那一段话,拿来“盖棺论定”,可能是不足的。对他的盖棺论定,牵涉到的层面很广。 至于他以“落叶”自况的心境,个人以为,一方面他本身一向谦逊为怀,他以因缘观照此生,感觉到诸多不可思议的因缘,推动他走着这段人生旅程。所以他不会以个人的成就而自豪,反倒谦逊地以“落叶”自况。 另一方面,在他这一生当中,身体不好,再加上战乱频仍,所以他认为,个人健康因素与时势因缘都推移着他,连生死也由不得他做主。抗日战争时,他没有想要逃难,可是因缘推移着,他也就很自然的到达大后方。国共战争时,他也没有想要走避,却被因缘推移着,离开大陆而到达香港。他没有想要居住在台湾,却又被因缘推移着,竟也就定根台湾。所以他会觉得,一生宛若被流水推移着漂泊的一片落叶。 再一方面,他的佛学成就非常伟大,但是整个大环境的佛教传统,还是非常保守,他走到那么前面,一般佛弟子,乃至追随他的学生,都很少能理解他的思想。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在他六十岁写《平凡的一生》的时代),还是很少人听懂他真正在讲什么,更遑论身体力行。他在书中很感慨地说,他离中国佛教愈来愈远了。他又曾说,新义如故,讲与没讲还是一样,无足重轻。可以说是先知寂寞!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这样苍凉的感怀吧! 杨宪宏 我们把话题回归到他的出家——他很努力想出家,差一点出家不成,到最后终于出家成功的那段往事。那时候出家真难啊!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战乱社会,佛教一般帮人念经送亡的经忏僧,相当程度可以说是一种堕落。那是做一种身份,过一种生活,然后赚一点钱来糊口。我想,他是在那个时代里,憬悟到这样的佛教,已经离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太远。所以他要回到那佛之本怀。 这个过程,他凭借着一己之力,熟读整部藏经,有所领悟,然后将他的领悟写了出来。那样的意志力,影响了整个佛教与社会。他曾经有过很重要的思想辩证,包括回应当时儒家人士[1]对佛教的批判。他将这份憬悟最后定调为“人间佛教”。我知道,昭慧法师你也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亲近印顺导师,有这样的因缘,你怎么看这一段——他思想的转折,以及非常批判性、革命性的想法? 释昭慧 我亲近他的时间,算是相当长。一直到他圆寂之前,我都时常亲炙座下。从民国七十一年认识他,一直到他圆寂的民国九十四年,算起来足足有二十四年之久。我看他的情形是这样的:他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对于佛教在印度趋向神化,在中国趋向鬼化,在两个国度里,被两种文化拉扯着而几近面目全非,他不但极表关切,而且深不以为然。 但是,要跟文化对抗,简直像是跟空气对抗一样!文化是无所不在的。为什么中国佛教会导致(你刚才所说的那种)经忏佛事盛行的局面?其实也跟中国“厚葬久丧”的儒家文化有关。也就是说,文化的顽强力量,拉着一群出家人,不知不觉或是自甘堕落地,不断往这条应赴僧之路沉沦。 他像他的老师太虚大师一样,都想在强大的文化惯性中力挽狂澜。两人最大的不同是生命特质:太虚大师是革命型的人物,气象恢宏,有过“大闹金山寺”的革命纪录,想要让整个佛教改革体质,因此喊出教制革命、教理革命、教产革命的口号。这位革命和尚不但意志坚强,而且情感澎湃汹涌。 印顺导师呢,我曾形容他“寒潭清水,映月无痕”。他是一个感情非常平静,生活非常淡泊的人,思想深邃而行动务实。他看到了太虚大师改革失败的殷鉴,深深知道:改革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下手就抵触那么多人的既得利益,人家当然会为了维护利益而来个大反扑。这样还不是等于在原地打转!因此他从更根源处着手。 思想问题正是根源问题,必须让人从心灵深层来作改造,也就是从思想与观念来下手改革。所以终其一生,他并没有实际在制度层面,展开革命的霹雳手段,但是他几乎革了所有人的命——就佛教界而言。他可以说是把佛教大地全面铲了一层表土,把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所有他看得到的错误,通通给它捅了出来。这可说是捣了好几个大蜂窝,难怪会让许多宗派徒裔与利益人士错愕、惊骇、反弹、攻击! 杨宪宏 他不停做着精密的经典训诂工作。回到经典,其实正是“正觉”。我看他的文稿,时常出现“正见”这样的字眼。无论是佛教界或学术界,常常不求甚解。一个不求甚解,两个不求甚解,一百个不求甚解,这样下来,就容易以讹传讹。其他宗教也有这样的问题。 基督教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也很重视所谓“叛教”的问题。所谓“叛教”,并不是背叛原始的基督教,而是背叛那个教会。因为那个教会里头,所传所言已经不是真实的基督福音了。马丁路德就是这种“叛教”精神的代表。他其实是要回归到基督的本怀。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着很多的争战,也产生很多思想的暴冲,到最后大家才有机会回到“基督的本怀”。 我常常在阅读印顺导师的着作时,用不同的方式,看到了另外一个马丁路德的形象。同样的,佛教系出多门,有着很多不同的教义解读与修行方法。当“无量法门悉现在前”的时候,一般人是无法选择的——并不见得通达诸法,得大智慧。我在读他的书籍时,认为这对很多人而言,是“当头棒喝”。例如针对天国化的“西方净土”,他提出了“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这样的主张,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正是“人间佛教”的基础精神。 昭慧法师,你可不可以跟大家谈一下你学佛的过程?有这么一段经文的解释,回归到人间佛教,这对你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释昭慧 我常常在想,现在许多学生跟着我学法,他们起步踏入佛门,就跟着我听课,那些思想,宛若空气与水那般自然。当然这样也好,一开始就培养出了“回归佛陀本怀”的正见。但也因为如此,他们会将一切答案,视作理所当然,所以“思想会遇”的珍惜感没那么强烈。 回顾我自己出家的年代,那还是佛教刚刚由弱转强的时期。佛教僧尼长期以来被社会藐视,僧团内部也充满着僵化、保守而令人窒息的空气。无论是在思想面还是制度面,很多的“佛言佛语”,让我感受到的不是智慧与慈悲,而是“不很人性”,可是以我那时的佛学素养,也没有办法找到思想的出路。也就是说,虽然感觉它不正确,但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我只是在寻寻觅觅。 当时印顺导师的着作,在传统的佛教圈,是被很有默契地封杀的,我不太有机会读到它。等到我终于有缘接触导师着作,真觉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生命境界的豁然开朗,是传道法师所说“忽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的那种感觉。 正因为导师的智慧,是我们在生命无数个跌跌撞撞,寻寻觅觅之后悄然会遇的,所以珍惜感总是油然而生。他们这一世代跟在我们身边的人,反倒不容易产生这样强烈冲击与突破困境的感受。可以说,导师思想之于我个人的生命,不是一声遥远的呼唤,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景,而是在佛门岁月的生命探索过程中,在“此路不通”的悬绝心境中,峰回路转的无限风光。 “此路不通”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属于个人任情发挥的思想观念,完全不管原典在说什么,一味装神弄鬼,或是自由心证。另外一种人也很讨厌,他自认为抱住了经典,可是却完全没有经典中再三申明的“缘起”智慧,因此陷于“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的险境。 经典的流传,与圣经一样,是经过很多世代,不断在结集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字纪录。里面难免会掺杂佛弟子的个人意见或学派观点,并且映现部分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如何可以把这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当作是佛陀的遗言呢?读过佛教文献史就知道,我们是无法这样“挂保证”的。 可是这第二种人,往往一口咬定一切经语皆是佛说,声称教制不能有丝毫变动,这就形成基督宗教所说的“法利赛人”,死在教条底下,让人感到没有人性,冷酷无比。 这自由心证与不知变通的两种人,落于两个极端,打造的都是“不通之路”。可是印顺导师却不落入两极,直下把握“中道”。一方面他极其严谨地解读原典,另一方面,他依据佛法的精神,以更高广的视野来看待原典内容。凡诸不符合根本佛法(缘起、无常、无我等)的言词,即使信誓旦旦指是“佛说”,吾人都不可不善加拣择。我认为他这样的治学态度,在佛教界是一项很大的突破。当然,这样也会触恼一些认为“经典就等于圣旨”的人。 杨宪宏 我们知道,印顺导师整个佛教思想的核心,可以说是相当程度地认同龙树中观。中观的核心思想是“缘起性空”,我们在他的着作中,常常读到这种精神,其实这正是最深刻的佛教哲学反省。就台湾来看,这些思想到目前为止,对新生一代的佛教信仰者,依然是深重的冲击。另一方面,印顺导师的圆寂,在文化界也引起了非常钜大的震撼。我们谈论他的思想,都会触及到龙树、中观,可是中观似乎在佛教思想中,又是一个很艰深的概念,它的思想层面甚至超过了宗教层面。我想请教昭慧法师的是,你怎么去理解印顺导师跟龙树中观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释昭慧 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一般宗教的生命探索,会承认现象界是有些虚幻而不美好的成份,于是要去寻求真实而美好的境界。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之中,总认为,应该有一个实在的、本质的X,无论要把它叫作上帝,还是叫作神我、大我、真心、本体。大都会认为,如果没有那个更真实的本质作为依据,又怎么会出现这些虚幻的现象?那就是“假必依实”的方法论——承认现象界虚假不实,相信它来自更高的真实,于是从而探索真实。 可是,龙树哲学却是逆向思考的。他认为虚幻的现象,本就不必来自更为本质的实体。如果有一个所谓本质的X,那就表示这个X是不须依靠因缘条件而就存在的。如果这样,那么X在过去、现在与未来永不变易,一个人倘若是凡人,他将永远是个凡人,而不可能转凡成圣。 他的辩证非常犀利,他也确实回归佛陀的本怀——直指诸法是来自因缘和合,所以呈现或此或彼的现象,并且忠告吾人,不须依于现象来寻求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真实不虚的“自性”(svabhava)。性空,即是自性空,这不是空空荡荡,也不是虚无主义。他反倒提醒我们:当你能够打破寻求自性的迷思时,才能够真正的掌握现状,改变现况,并且对诸如实体、本质之类的事物,不再心存幻想。 杨宪宏 我自己读这部份的意外收获,倒不是佛学上的问题,也不是思想上的问题,而是非常基本的,人的大脑的问题。昭慧法师把这样一段哲理,用这样浅白的方式讲出来,我相信很多听众,听了以后就会似有若无的感受到那样的存在。虽然中观的境界不曾体悟,可是仿佛可以理解。 从龙树中观思想的形成,一直到我读到印顺导师有关中观的论证,我时常不免惊叹:这么复杂的思维,人的大脑竟然可以想得出来!这是了不起的逻辑连系,看起来好像一堆神经眼与神经线在连来连去,虚实之间有非常多可以论证的东西。 达赖喇嘛从一九八七年以后直到现在,每两年一次,他就着佛学理解,与许多意识研究、认知科学研究、精神医学研究的科学家,针对意识与心灵问题(包括西藏“灵童转世”的观念)来作对话。当然,论证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答案,可是他已经在那个方向往前迈进了。 我看龙树的中观概念,其实已触及到人类意识流的深层。很多看起来有点表演性质的事情正在发生。有些高僧能够完全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呼吸、心跳等等,然后慢慢把它放下。这证明人类的思想,是可以直接指挥肉体的。但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不是一个很具体、真实的东西。要描述思想是怎么一回事,其实非常困难。意识是怎么回事?有一块叫做“意识”的粒子,在细胞内穿来穿去吗?不是,但它又真的存在。我的学习背景是大脑研究,所以对它非常有兴趣。我们今天谈到龙树与印顺导师思想一脉相承的中观,它开启了一个在科学上非常值得探究的内容。两千年前它竟已存在,这不是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答案,而是用另外的思维方式,贯串出了一套解释现象的体系。在这里我请教昭慧法师,中观这样的思想内涵,是怎么吸引着佛教的信仰者,包括昭慧法师你自己呢? 释昭慧 在诸多的信仰形态里,照理说,追求真实,认为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是至善的,是深深在内或高高在上的,这样在我们心里,会有一种比较踏实的感觉。例如说:人性本善,只要回归到原点就好。这给人的激励是很强大的。龙树这把手术刀却极其猛利,他让这样踏实的感觉瞬间粉碎!你确实问到了关键——中观思想为什么会吸引人? 就我个人的生命经验而言,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理性层面,一是在经验层面。就理性层面而言,我体会到佛陀所说的因缘生法——确实没有“终极实在”可言。这是一个很高明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如实观察世间的忠诚态度。原来,只要你以任何一个X作为“终极实在”,那将不是一般常识所能经验到的,往往须要透过想像与信仰来接受它。这种东西你只能说:要信,不能不信!等到你信了以后,心里接受这个答案的暗示以后,它很有可能会忽然间呈现在你的心中,于是你就更是视为真实不虚的美妙见证,证明“那就是了”。 但是对那些没有相同经验的人而言,这些见证永远是“鸡跟鸭讲”,无法对焦。佛说“缘起”,龙树接着讲“缘起性空”,印顺导师将它作为佛法纲领,这套思想体系有一个好处:理解它不须透过想像与信仰——这是在理性方面的思辩。 在经验的层面,我深深感受到,世间有许多的苦难,来自意识形态的斗争。意识形态往往使人觉得:真理站在他这一边,真理就在他的身上。至于对方所说的,他会认为:那不是真理,有时甚至会很粗暴地意图征服对方,强迫对方接受这个“真理”。意识形态往往产生人与人间、国与国间、族群与族群之间,非常残酷的斗争。 回到原点来看,佛说“缘起”,这提醒着我们:你、我,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生命经验都是有限的因缘生法。例如,我们跟中国大陆土生土长的人,很难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经验、历史情怀与思想训练,许多因缘是不一样的。我们被抛在各自接触的众多因缘里,就宛若水面落叶,各自不知飘向何方。在这诸多因缘之中,我们要怎样自处?彼此之间要怎样互动?这正须有观照因缘的智慧。否则动辄将自己视作真理,一定要把对方全盘否决。由于对方未必见得会从地球上自动消失,那么,他的存在,岂不就永远碍着你的眼目!若要处心积虑让他消失,那你肯定会跟他产生激烈的斗争;纵使你把对方消灭掉了,到头来也会遍体鳞伤、面目全非。 中观智慧提醒了我:意识形态正是一种虚幻的“自性见”,因此佛法带给我无比平安的感觉,让我有能力与统派和独派这两极意识形态的人士真诚共处。让我能跟基督宗教的教徒,或是主张“真常唯心”而不认同“缘起性空”思想的佛教徒成为好友。原因是,在因缘推移之中,你、我,我们都是缘起性空的相对稳定个体。所以我不要把自己或他人加以定格,而要时时易地而处,尊重对方的历史情怀与生命经验。这样,我们之间自会开启一道明朗的沟通渠道,它搭建在双方善意的平台之上。以上这种思维的本身,同样是很好的因缘生法。这是中观智慧在经验层面带给我的启发。 杨宪宏 这可说是中观思想的实践。我自己是透过印顺导师的着作,方才认识到龙树中观,如果不是透过印顺导师,我没有办法完整地透视整个中观思想。刚刚我们的那一段对话,其实透露了我自己的思想训练。即便到今天,我认为这套思想,还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先进的思想,而它竟然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佛教之中。然而就我的理解,龙树的中观思想,在两千年来中国佛教的主流是并不重视它的,到了印顺导师以后才又受到重视,是不是这样呢? 释昭慧 认为“个体生命内在有一种真实本质”的如来藏思想,确实是中国佛教的主流。 杨宪宏 在中国佛教而言,中观的想法,是到了印顺导师以后才被重新认识的,现在的情况如何? 释昭慧 印顺导师的思想逐渐普及,知识份子思考力比较敏锐,相当能接受这套“立破无碍”的辩证方式。所以他们大都欢喜导师思想。再加上世界佛教交流的资讯丰富,西藏佛教有大量中观论疏,南传佛教则一本“缘起”以贯彻佛法要旨。他们会在文献之中互相印证,发现印顺导师的思想确实比较接近佛陀本怀。但“回归佛陀本怀”不等于“回归佛陀时代”。印顺导师拒绝复古,思古幽情往往无视于时空差异,障蔽了观照因缘的能力;把复古视作真理,已经又落入自性见了。 杨宪宏 这个思想是很珍贵的!很多人是借古说今,不免诉诸古老的权威。我们不能将古早状况完全置之不理,因为古人有他们的智慧。可是几千年前的现况要完全复原,这也未免是一种愚昧。 想来最可贵的不是复古,而是善念吧!善念被集中,就产生了一种力道。这股力道最后还是要在俗世之中获得伸展。印顺导师因低俗化的中国佛教现况而受到冲击,于是进行一种对社会贡献钜大的思想改造工程。当然那是俗世,是“即人间而净土”的俗世工程。所以,昭慧法师可不可以跟大家介绍,如何从亘古以来的中观思想,化作一种善念,发为实践而兑现在当前? 释昭慧 杨先生,你提问题高明而切中要害。对导师个人而言,本来是研修佛法的喜悦,使他选择过出家生活,但佛教现状又使他深觉困惑。他在学院的象牙塔里其实是很平安的,因为他淡泊自甘,悠游于学术之海,大可自我满足,法喜无量。 新儒学的开山祖师梁漱溟先生有一次在汉藏教理院演讲,提及“此时、此地、此人”的观念。他为自己的“弃佛入儒”而现身说法,他看到民生凋敝,国难方殷的现况,这使他不但选择了重视现实事功的儒家,而且实地进入基层的农村,想要施行社会改造。这段与新儒大家的思想会遇,给印顺导师带来很大的思想反省。如果说,这么杰出的思想家竟然会弃佛入儒,那佛教必须痛下决心,反省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对导师是一个很大的增上善缘,激发了他力挽狂澜的善念,使他提供了“人间佛教”的理想蓝图,让众生得到更多佛法的饶益,让佛教能够更为健康而宽广地帮助广大众生。 杨宪宏 昭慧法师谈到“此时、此地、此人”,六个字看似简单,可是却像三根利剑,直穿佛法真义的三根利剑。想来释迦牟尼佛,正是依“此时、此地、此人”,而建立了悲天愍人的教法,相传数千年而延续至今。 今天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访问昭慧法师,来谈论印顺导师其人其学。我们正是在此时、此地,讨论此人——虔敬地追思印顺导师的生命故事! -------------------------------------------------------------------------------- [1] 编按:在此应是指新儒学者梁漱溟先生。 ----------------------------------------------------------------------------------------------------------------- 更多昭慧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