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集散品 1 (2001年于法云寺禅学院)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集散品 1 (2001年于法云寺禅学院)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集散品第九 2001年于法云寺禅学院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觉不得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 我们现在想要学的这一品,在汉文本是第九品〈集散品〉。我先读一段〈集散品〉的文。「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觉不得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我现在简略地把这一段文解释一下。 「尔时,慧命须菩提」,「尔时」就是那个时候。就是前一品〈劝学品〉,这个汉文本,〈集散品〉前面是〈劝学品〉,讲完的时候;「尔时」就这么解释。 「慧命须菩提」,「须菩提」是佛陀的一位大智慧的弟子的名字;「须菩提」是他的名字。「慧命」,是赞叹他的意思。「慧命」就是智慧的生命。我们凡夫的生命,是生理的组织和精神性的心理连合在一起,不分离,我们就是继续不断地可以生存下去,那叫做「命」。现在佛教徒不是以这样的叫做命,是以智慧为生命。什么叫做智慧呢?能够认识、能够通达真理的智慧,叫做智慧。我们佛教徒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还没能成就这样的智慧,还没有这样的命,需要用功修学四念处成功了,才有这样的命。现在须菩提这位大阿罗汉,他成功了,他有这样的智慧的生命,所以称他为「慧命须菩提」。 我们佛教徒如果能够努力地学习佛法,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时时地能够如理作意,那就有一点慧命的气氛。若是我们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遇见一些顺心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忘记了如理作意,这个气氛没有了,这个智慧的气氛就没有了。须菩提这位阿罗汉呢,他成就的智慧的生命是永久存在的,不会因为外面的境界,使令他这个慧命失掉了,他永久不失掉的。「慧命」就讲到这里,现在我们解释这个「须菩提」。 「须菩提」是梵语,是印度话,不是中国话。翻到中国话,翻个「空生」,虚空的空,生命的生,生长的生;翻个「空生」。翻「空生」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降生的那一天,他家里面的这些财富,或器里面装的米,这些东西通通都没有了,所以叫做「空生」。他生的时候,家里面的财富都空了,没有了,以后又有了,所以翻个「空生」。又翻个「善生」,善恶的善,善良的善,生命的生。就是他生的时候,家里面出现这个现象,他家里的人去找算命先生来算,说是吉祥的,所以叫做「善生」。这位阿罗汉,他在佛弟子中是解空第一,他能够明白我空的道理;在那么多的阿罗汉里面,这位阿罗汉是最第一,解空最第一。 「白佛言:世尊!」他就对佛说话了,那么先称呼佛为「世尊」。就是世界上有智慧的人都对佛有恭敬心,所以称佛为「世尊」。 「我不觉不得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这位阿罗汉对佛说话了,他说什么呢?他说:「我不觉不得」,这个「不觉」就是不感觉,不感觉这是位菩萨,他修行般若波罗蜜。「不得」,就是得不到这个人是菩萨,他修行般若波罗蜜。这个「觉」是不感觉,不感觉有一位菩萨,他修行般若波罗蜜;这个「不觉」是不感觉的意思。这个「不得」,就是我不感觉,但是我注意去看呢,也得不到有一个人是菩萨,他在修行般若波罗蜜。 「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那么我应该给谁去讲般若波罗蜜的道理呢? 在这一品之前,前面有个〈三假品〉,佛命令须菩提尊者为菩萨说般若波罗蜜的法门,那么在这里须菩提回答,佛叫他为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这个问题;他说,我现在看不见有菩萨,我给谁讲般若波罗蜜呢?是这么意思。 这个「不觉不得」这句话,也就是不见的意思。我看不见有一个人是菩萨;看不见一位菩萨,我为他说般若波罗蜜。什么理由看不见有一位菩萨?什么理由不感觉到有菩萨?我们说一个比例,举一件事作一个比例来形容这件事。譬如说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我看见这有一位同学他学习佛法,我看见这一位同学、这一位同学在学习佛法,现在说我不看见有一位同学他学习佛法,我不感觉有人在这学习佛法,这话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应该说出一个理由来。我们分两个阶段来表达这个道理,表示这件事,分两个阶段。那两个阶段呢?第一个阶段,我们没有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前是一个阶段;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后,这是又一个阶段。分这两个阶段。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面,我们的习惯,我们思想上的习惯:我这有一位同学,他在这里学习佛法,又有一位、又有一位,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学习佛法;这就是「有」,有这么多的人在这学习佛法。若是我们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得到、成就摩诃般若的智慧的时候呢,就不见有人在这学习佛法;我不见有这一个人、这一个人在这学习佛法。也就是这句话:「不觉不得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这句话是这么意思。 我们没有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时候,我们的心都有执着。我们看见这一个人,就执着这是一个人。看见这一个人也执着,看见那个人……,看见所有的境界,心里面执着,执着有这么一个人。现在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得到般若的智慧的时候,没有这个执着了。所以看这个人是无所有的,看这个人也是无所有的,看那个人也是无所有的,所以不感觉到这个人是菩萨摩诃萨学习般若波罗蜜,是这个意思。 我们刚才是分两个阶段:一个学习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阶段;没学习的时候一个阶段。没学习的时候,我们认为是有一个同学,有一个人、有一个人在这学习佛法。若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多以后,你有这样的智慧的时候,就不见有一个人在这里,不见有一个人,都不见有这些人在这学习佛法。分这么两个阶段。这是学习般若法门、不学习般若法门,这是分这么两个阶段。但是这个道理,不见有人,这个人是无所有的,这个人也是无所有的;这个道理并不是两个阶段。你不学习般若波罗蜜,这个道理也是这样子;你学习也是这样子。这个道理并不是分两个阶段的。 不感觉到有一位菩萨,究竟什么理由说不感觉到有一位菩萨呢?我不看见有一位菩萨,什么理由说不看见呢?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睁开眼睛,我们看见这里有一位同学,这又新来了一位同学,一位同学、一位同学,这是有啊!现在为什么说不见呢?什么理由?在这个地方分两个理由来说明这个道理。第一个理由,就是我空的道理;第二个理由,就是法空的道理。 我们先说我空的道理。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成分组合起来,就成就了这个生命体。但是在我们没有学习般若法门的时候,我们的思想里面认为:这个生命体里面,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我。这个我这件事……,佛法是从印度传来的,在与佛同一时代的其他的宗教,多数是主张有我的。他们所主张的我,是怎么样主张的呢?他们主张这个我,认为这个我,它的体性是常住的;从无始以来一直是存在,而没有生死变化的。这些生死凡夫,从久远以来到现在,他们的生命是有生也有死,有变化的;但是里面这个我的体性,是不变化的。他的这个生命体,色受想行识结束了,但是我继续存在。我有可能会再来人间,有可能跑到天上去,有可能到三恶道去,我是常存不变的,但是他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有变化的。 所以若是有我论者,主张有我的这些思想家,他这样主张:我这个生命体里面有一个我,我现在在人间,我是人;我现在在天上,我是天。这个我是常存不变,但是这个生命体常常有变化。这个大概的说呢,主张有我论的人,就是执着有这样的我。 现在我们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没有我。虽然有这么一个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但是没有我。若是有我的话,我是人,我是天,我是龙,我是鬼,我是神,我是菩萨;现在没有我呢,这个菩萨他就不说:「我是菩萨」,没有这种语言,也没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没有菩萨可得,不见有菩萨。因为我不可得,所以说不见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 我们没有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人,没有学习般若法门的人,我们执着有我。我们说话的时候,就是「我」,我今天在那里,我今天做什么事情,就执着有一个我;我是人,我是菩萨。现在学习了般若法门呢,明白这个道理,是无我的,就不执着我是菩萨,没有这个执着。现在须菩提尊者他是通达无我义,已经到了阿罗汉的程度,他看见一切都是无我的境界,所以也不执着这个是菩萨。所以他说:我不觉不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所以这个文上说:「我不觉不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这话就是这样意思。 我们平常人呢,就是因为名字而有执着。名字就是我们平常说话,「我」,我在读书,我在走路,我在做事,有我的名字。我们常常用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就起了一个执着心,就认为真实有一个我的体性。所以,因名而执着有我。这是我们没有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习般若的时候呢,佛告诉我们:这是个假名字,不是真实有我的体性的,所以叫做无我。当然这样的无我,不是说无我就无我,不是这样意思。因为我们很久以来,我们就是这样执着。我们有我的这种执着是很强,很有力量的,很强大的。现在学习佛法,佛法中说无我,只是听见这句话就是了,我们这个执着不受影响,我们还继续执着有我的。需要修无我观,长时期的修无我观,加上禅定的帮助,来破自己这个我的执着。若是你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成功了,就是无我了。那无我是智慧,成就了这个智慧,名之为「慧命」,是这样意思。 你有什么话说? 【我想问一个问题:师父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时候,一个普通人,他眼睛看着一个东西,他有执着。那学习了以后,眼睛是看到这些事情,可是他没有这个分别。就像一个人说看到一个梦一样……,他眼睛还是看到这个杯子,可是他不会说这杯子是长、短,就是没有这个分别,是不是这样意思?】 不是!我们看见东西,没有分别,并不是表示他没有执着,他还是有执着的。这需要长时期的修无我观,把内心的我执破除去,成就了无我的智慧,到了阿罗汉的境界,那这个人是有无我的智慧了。如果只是我们看见什么心里不分别,这不是,这不是无我,这还是有我的,还是有执着的。我们佛教徒里面是有这个情形,就是不欢喜学习经论,但是也愿意用功修行。修行,究竟无分别,这就是对了;其实这是个错误。因为你只是无分别,这个无分别里面没有智慧,是个愚痴境界。我们不学习经论的时候,这个愚痴境界不能破除去。你最多,就算是搞得好,顶多有一点禅定的功夫;若看见什么境界不分别,但是你没有般若的智慧。没有般若的智慧,你还是在生死里流转,你不能够从生死里面解脱出去。这是我们佛教徒里面,有一些人有这种邪知见。 佛教徒、非佛教徒都能达到这个境界,都能达到色界四禅,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定。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心里面也是有明。因为你不是地水火风,不是一块石头,他是有心识的。这个心识是明了性,有明了性,但是没有智慧。所以得到定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有明、有静,有寂静,也有明了。但是这个只是心的境界,还没有智慧,智慧还不成就。什么叫做智慧?无我就是智慧。我空也是智慧,法空也是智慧;这个智慧成就了,才是圣人,才能从生死苦里面解脱出来。如果你没有成就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你还在生死里面。说是他在禅定里面八万劫,过了八万劫这个禅定就失掉了,所以他还在生死里流转。 所以我们佛教徒应该不同于非佛教徒,非佛教徒他们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但是没有般若的智慧;这般若的智慧是佛法不同于外道的地方。而我们佛教徒也不学习经论,也没有这个般若,那就和外道一样,还是不能成为圣人的;只是得禅定,不能成为圣人。所以学习佛法、修学止观的时候,你修止,还应该修观的,观就是般若的智慧。只是修止,是定,成功了是定,还没有智慧的。这个智慧要你自己努力地修毗钵舍那观,才能成就的;成就了,是不同于外道。这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 我们佛教徒欢喜静坐,只是修奢摩他的止,只是修止的时候,假设成功了,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得了这样高深的禅定,心里面能无分别;我看见什么境界,心里能无分别住,这不同于一般人,不同了。但是你没有修我空观,你的我的执着还在里边,我执还在。我执还在呢,使令你成就的色界的禅、无色界的定,是有漏的禅定。有漏的禅定是有时间性的,就是到时候就没有了,这个禅定没有了。没有了,又回到欲界来,在这流转生死。说我成就了禅定以后,我心里无分别;无分别不行,你那个我的执着还在那里。若有问题的时候,你的我还会出来,就和一般凡夫一样。所以,一定要修我空观和法空观才可以。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无闻比丘,他得到了色界四禅;色界四禅是很高的禅定,能成就这样的禅定,这是很难得的事情、很殊胜的事情。但是他没有修我空观、法空观,他就认为他得到四禅,就是得四果阿罗汉了,这是个误会,所以叫做增上慢。等到临命终的时候,因为他不是圣人,他这个中阴身出来了,他就感觉到:中阴身这还是有,没有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嘛,他认为佛是欺骗他了,他就毁谤佛,就到了地狱去了。所以只修止,得到禅定,还没成功;还应该修观的,修我空观。南传佛教只是修我空观,还没有修法空观,所以南传佛教只能得阿罗汉,想要成大菩萨、行佛的境界,还不行,还差一个阶级的。 观,有无常观,有不净观、有苦观、有无常观、有无我观,那么北传佛教还有一个空观。如果法起法灭,只是无常观,还应该修无我观,也应该修空观。这个观,前后的次第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没得定,就是奢摩他没有成功。你也修奢摩他,但是没有成功,这时候也可以修观。一个阶段是奢摩他修成功了,成功的时候,在奢摩他里面,不是在外面,是在奢摩他里面思惟无常义、思惟无我义、思惟空义,这叫做修观。这个修观的时候呢,修奢摩他的止是得定,修观是得慧。你由凡而圣,是根据慧的力量成就的,而不是定。你得定以后……,没得定是一般散乱的凡夫,得了定呢,还是个凡夫,但是有定力,他还不是圣人。所以另外修观呢,但是是在定里面修观;修观的时候,修成功了,能断烦恼,能断这我执的……,执着有我是烦恼,贪瞋痴也是烦恼,这些烦恼用毗钵舍那的智慧把它消灭了,这时候这个有定的凡夫成为圣人。所以这个观,怎么样观?就是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空观,也可以修不净观,这么多的观都可以。但是大乘佛法里面这个观,说空观,是南传佛教没有的。南传佛教就是无常观、无我观,也有不净观、苦观,但是没有北传佛教的空观,没有。这都是观。 这个观,我刚才说分两个阶段:一个得定之前,一个得定之后,都可以修观。所以又修止又修观,修观而又修止,这样子慢慢成功了,可以转凡成圣。如果只修止,不能成为圣人,如果你不修止,只是修观,也不行,也不能成为圣人。一定要修止又要修观,修观也要修止,止观两方面你都修,成功了才是圣人。这是我们佛教徒里面,不管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大意都是这样子。 我们这一段是用我空的道理,讲这个没有菩萨,不见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下面是用法空来解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