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擅波罗蜜 |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擅波罗蜜
一、修福与惜福 弟子定普问:「请师父开示,什么是『 惜福』 ?什么是司积福』 ?」师父:「司惜福』 就是学佛之人,已有的福要好好珍惜,也要好好地使用它,不去挥霍它,这包括外在与内在两方面的福。外在方面,对于一切物品要好好地维护、保养及使用,一切都保持得干干净净的:例如器物要常擦拭它,房子要维护得整齐干净,东西若稍微故障时,要马上动手修好,不要等到全坏了,才花一大笔钱去请工匠来修? 来换。所有『 外在』 的物品,都应该好好珍惜维护。内在方面,则于自心中,对于资财本身就要很珍惜它,而且要很珍惜自己能有这个机会拥有及使用它,这样便是不但在内心中宝贵珍惜它,同时也发之于外在的表现来维护它,好好地使用、不糟蹋它,乃至凡是导致我能拥有这束西的一切因绿,我都要宝贵它― 不但要很宝贵、而且要很珍惜它。譬如对自己的工作、对眷属? 朋友,都要好好珍惜,要这样思惟:我之所以能有这下作的一切外在因缘都是很难得的,因此要好好地爱惜它? 宝贵它,这就是惜福的一种表现。总而言之,『 惜福』 是表示对『 已有』 的东西要好好珍重,尽量使用,且好好地使用它,而不是心存『 吝惜』 ,因而舍不得用。例如衣服买回来了就要拿出来穿,不要收到柜予裹放着不用,等过了时,褪了色,或放着被虫咬坏了,或身材变了,才发现已经不能穿了,这种表现不叫『 惜福』 ,而是『 吝惜』 ,是一种惶吝,属于贪所摄的烦恼。『 吝惜』 不用,最终反而成为一种浪费― 物尽其用,买来了就要好好地利用,且用得着的才买,才是真正的惜福。「以上所举是表示对已有之物如何去惜福;另外对『 尚未有』 的,要以正常的努力去造成种种因素,使自己能得到及拥有,拥有之后,再以其中一部分去与别人分一孚,此即是司修福』 。而司积福』 是尽量多修福,多以己有利益他人,此利人之行,作得多了,积聚起来,成一大福聚,称为积福。」 二、自受用福与他受用福 师父:「又,『 福』 分两种,一种是司自受用福』 ,一种是『 他受用福』 。『 自受用福』 是为了自己能受用某物、某事,而以正当手段努力去取得。这一畏的『 自受用』 指的不只是行者自身而已,还包括父母、妻? 子? 兄弟姊妹等亲人。不过这种福是小福,也是最狭隘的福。『 他受用福』 则涵义较广,是大福。它能令他人也能受用到你所修的福。修『 他受用福』 则不一定要拥有很多东西才能修,就算你只有少少东西,若别人需要,你便能「舍得」与人分享,即是修『 他受用福』 。给予人东西,量不在于多寡? 质不在好坏,而完全在于用心,其要则在于你能「舍得」。所以修福主要是修司舍』 。因为你能舍,别人才能受用到;你若舍不得,别人即使得到你的施舍,也不很受用。你的东西若爱之如命,锁在保险箱一畏,别人连看都看不到,哪能谈得上受用?佛经上说,世上有极其惶吝之人,他的东西连妻子儿女都受用不到,更何况是外人。又说,甚至有些最极惶吝又患痴的人,他所拥有的东西,连他自己都舍不得受用,更何况是妻予兄弟了― 这实在是太愚痴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所拥有的东西,能令自? 他都得受用,当然,如前所说,其物不在量的多寡? 或质的好坏。这是于物质上修司他受用福』 。至于精神上的,则涵盖范围更广,学佛之人,其有智者,乃至于一颦一笑都思能利益他人。即使他的一句话,也能使人受用无尽,乃至改变一生;有大修行之善知识,甚至三言两语,便能令人心开悟解,以致离苦解脱? 见性成佛道。如佛经上所载,诸佛及祖师的一两句话,便使学人开悟。所以精神上的『 他受用』 之功德,更加是无量无边,其果报也无有际涯。」 师父定普师父 三、积福 :「再说,什么叫『 积福』 呢?修得之福,不浪费? 不挥霍,叫『 积福』 。璧〔 如说,有人很会赚钱,但也很会花钱。会赚钱却不会省钱,便无法保住钱财。像这样就是会『 修福』 ,却不会『 积福』 。行者要能『 修』 ,也能『 积』 ,才是最好的。总之,不浪费只是『 惜福』 ,是静态的? 消极的;『 修福』 是积极的,而『 积福』 则是更进一步,可说是最积极的,因为你把所修的福德都累积起来了,如生意人开创一项企业前的『 集资区,又如菩萨资粮位的『 集聚福德资粮』 」:「师父,我们要怎样积福呢?」:「积福的第一要诀就在于不可骄傲自满,也就是『 不以得少为足』 。『 不骄傲自满』 的意义是不拥有一点点小福报,就觉得很了不起了。修行人因为要成佛道,就须广积无量福德,有了『 福德具足』 的本钱,才堪修行智慧,了脱无始以来的生死大事。例如有些福德不足的人,一打坐或诵经、念咒,就障碍现前。何以故?怨亲债主都来了!那些怨亲债主见他修行,不但不生敬仰,反而会笑道:像你这副德性,也想修佛菩提?- 上具是不自量力!待我一脚把你踹到一边去!且会有一些小神小鬼、捣蛋鬼? 调皮鬼等,看你福德未充,还不自量力,也都会来找你麻烦或捉弄你。」:「师父,这是福德不够吗?」:「是的。福德不足之人,修习定慧即有障难。福德充足之人,人天拥护,修行多所成就。」:「师父,若不修行的话,他们会不会吵闹?」:「奇怪的是,你一不修行,自然马上就没事了。因为凡夫众生都有嫉妒心,除了怨亲债主以外,其它有些不太相干? 或无缘的众生,见你修行也会眼红,就深怕你修行之后越来越超过他,他因此以无明故,心生嫉妒,便要障碍你,留难你。可是如果你的福德人,有善神守护,他们也不敢来惹你,甚至为天神护法所敕,而恭敬你、拥护你呢!因为知道你将来修成之后,可以度他们。」 四、布施与布施波罗蜜 刁以上谈修福、惜福、积福,大都从布施中来。然而布施财物以修福,并非究竟之法,以其所得只是司人天有漏果报』 ,换言之,它是『 有漏福德』 ;若论究竟,司布施波罗蜜』 方为究竟!以修『 擅波罗蜜』 的功德,能令行者达于究竟之彼岸,成就佛道,因此擅波罗蜜才是究竟,其所成就者为『 无漏功德』 。功德分两种,一种是有漏,一种是无漏。那么,什么是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呢?简单讲,檀波罗蜜即是『 清净施』 。以清净故,所以能成就功德法身。『 清净』 与『 庄严』 是两回事。先清净,才能庄严。因此,『 庄严』 一定要经过『 清净』 这一阶段。就好像好花要插在干净的花瓶上,才会庄严,若插在污器一畏、或烂泥中,便失去庄严。修行也是一样,先修种种法,消除业障,令身心『 清净』 ,然后再进而以种种无上妙法『 庄严』 自身。」 五、转「檀那」为「檀波罗蜜」之九法定普:「师父,如何转『 有漏功德』 为『 无漏功德』 ?」师父:「如何转有漏功德为无漏功德?或者说:如何转『 檀那』 为『 擅波罗蜜鯈呢?这就要修行九法,由此九法可以成就檀波罗蜜,可以转『 檀』 为『 檀波罗蜜』 ,转有漏行为无漏行。这九法是什么呢?」 1 .信施师父:「转『 布施』 为『 布施波罗蜜』 的第一个法门是『 信施』 ,或称『 以信心施』 。这主要是指佛弟子对三宝的布施。为佛弟子,供养三宝时,应以信心而行布施,亦即:你供养三宝时,应本着你对三宝的信心,而不是看师父很可怜,没地方住,所以提供一个地方给他住;或看师父很可怜,吃得不好,你同情他,所以你来做饭给他吃,或请他去餐馆吃。那样就不是以信心而施,而是以怜悯而施,故不能称为『 信施』 。对社会上的人可以怜悯而施,但对三宝就不敬了。又,于律中规定僧众,白衣行施若非信施,则不当接受。因为出家人接受信施,主要还是在于令他有机会种福田? 亲近三宝、受三宝度化,而不在于得到他的财物;因此行施人若非信施,于三宝并无信心,便不能达到度化的作用,而且常有不好的副作用产生,因此僧众不可接受非信施。若人以清净信而行布施,则得转有漏的『 檀那』 为无漏的『 擅波罗蜜』 。」不轻心施:「转『 檀那』 为『 檀波罗蜜』 的第二法是『 不轻心』 :即不轻视受施者。『 施者』 不轻视『 受者』 ,不认为『 我是施者,你是受者』 ,就自觉我比你高,比你强。亦不能这样想:『 如果你不是地位比我低、或能力比我差,就不需要我的布施了;因为你受我的布施之惠,所以你在我之下;我是施惠者,你是受惠者― ― 我有恩于你。』 不应作是念。不应以『 轻他』 之心施人,不以为他人接受你的布施,就比你差,比你矮一截。我曾有一个朋友很喜欢帮助人,但他对我说:他从帮助别人之中得到很大的快乐;又说:他之所以喜欢帮助人的原因是:他能因此而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有能力,所以他喜欢帮助人。」:「这是自卑感。」:「对,这是自卑感的『 反射』 ,藉此来肯定自已,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此,若要令所修的『 布施』 成为司擅波罗蜜』 ,绝不可以轻人之心来行布 施。尤其是佛弟子布施三宝时,更不可以轻心而行,否则不但无功德,反而造罪。但当今之世,在家居士供养僧宝时,很多都不能以敬重之心行之。若人不以轻心行施,而以敬重之心行施,则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擅波罗蜜。」 3 .不慢心施 刁转布施为布施波罗蜜的第三法是:『 不慢心』 。如何是不慢心呢?若从受者的立场来讲是『 不轻心」,若以施者的立场来讲,就是『 不慢心』 。亦即,我行布施之时,心中没有傲慢。这一畏所说的傲慢亦有很多层次。施者可以表现很强烈的傲慢,对受者很不屑;也可以只露出一点点傲慢,然而即使只是一点点傲慢,也还是起慢心。所谓『 慢』 ,是视己为高,视他人为低,以己凌人,故称『 凌慢』 。若人有慢心,其态度? 言语、辞色都可察觉得出来。所以『 地藏经』 裹面提到:司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 下心』 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 这是地藏菩萨在教我们『 如何修行檀波罗蜜』 :以不轻心、不慢心,乃至欢喜心(下心含笑)来行布施,即是修行无漏的檀度功德。『 金刚经』 上面不是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吗?只不过这是更深奥、更微妙、更广大的道理就是了。因此,若人以不慢心而行布施,即得转有漏之檀那,而为无漏之檀波罗蜜。」不吝施:「转檀那为檀波罗蜜的第四法是『 不吝施』 。『 华严经』 上提到:『 诸有来求者,不令其空手而归。』 经上又说:不但要不吝惜而且还要尽心尽力、尽其所有,以利益一切众生。这非常难,但至少我们须要做到『 不吝施』 。不吝施不只是不吝『 财』 ,还要不吝『 法』 。例如有人虽能施财,却舍不得施法;有人能施法,却舍不得施财;也有人是既吝于施法,又吝于施财。若财与法两种都能不吝施,是最难能可贵的;只是众生的品类不一,对财法二施的倾向,也有种种差别不同。若人能以不吝惜之心而行布施,则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不悔施:「转擅那为檀波罗蜜的第五法是询不悔施』 。即布施以后不生后悔。有人答应要施某物,之后想想:我怎么说要布施这么多呢?于是后悔而改变初衷,减少分量。这样就不好,修行布施应该一答应要布施,即一定要做到;而且施后也不后悔。再者,『 不悔施』 是指『 施之前』 、『 正施之时』 、及『 布施之后』 ,一一)时都不后悔。而且除了对所施之物不后悔以外,对于所施之对象亦不后悔。譬如施于甲或施于乙都要不悔,不能说『 这件东西我实在是应该布施给某甲,而不应布施给某乙的』 。布施之时,无论于物、于人皆不应该生分别心,而生后悔。若人以不悔心而行布施,即能转有漏之擅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以上四法!不轻、不慢? 不吝? 不悔!都有个『 不』 字,这是指消极方面而言。若要转消极为积极,就要修习以下四法。」恭敬施:「转檀那为檀波罗蜜的第六法是司恭敬施』 ,这是积极的。依理而言,修行人要能敬重所有的人,所以六祖大师要大家修行『 普敬』 。『 普敬』 亦即是『 普遍恭敬一切众生』 之义。修行人若能实行普敬,则能究竟去除慢心。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司慢心』 即是『 我』 ,司我执』 与『 慢心』 常相连结,慢依于我见、我执而来,故称『 我慢』 。修行『 普敬」之法,即是去除『 我』 与『 慢』 的无上对治法门。那么,菩萨道行人如何去我执? 我慢呢?就是在行布施时修『 恭敬』 。如是修行,便是于布施中修无相的『 心地法门』 ,因而转『 有相布施』 为『 无相布施』 。如是,藉种种有相行,而暗中于自心地中,秘密地修『 无相法』 ,速人无相门,成就无漏清净法身。同样是布施五十元― 你供养五十元,我也供养五十元― 但用心若不同,其所得之果报则可差之千里。这就是心地法门的奥秘。若人以恭敬心修行布施,则能转有漏之擅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平等施:「修恭敬施之后,更高的层次是第七法『 平等施』 。平等施有一一义:一、行者当观察觉了施者与受者究竟平等;二? 诸受施者之问,亦究竟平等。若真实见得施者? 受者皆悉平等,则我执? 我见即便一时销亡;我执? 我见一旦泯灭,彻见心佛众生三平等义,『 平等性智』 当即生起;平等性智生起,即得以此智而体入诸佛等虚空、遍法界之法身,入如来境界。再者,平等性智生起之后,也才能真正做到『 平等施』 ,亦即以究竟平等之心来布施。若人以平等心而行布施,即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不望报施:「转擅那为檀波罗蜜的第八法为『 不望报施』 。在布施时修『 不望报心』 ,不期望受者对我有所回报。一般人常会这么想:『 我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 ,或『 他即使不对我特别好,也已经不对了,更何况又还对我那么坏』 。说穿了,这就是于布施或行惠时,有所期望:期望对方以等质? 或等量的事物回报于我,或希望他因此优待于我。若是修行擅波罗蜜,便不应存有这种种的期望而行布施;应是完全为了利益安乐对方而行布施,而不是为了他能回体于我而行施。若是为了期待回馊,则还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行施,则此施仍是自利之行,而非利他之行。自利之心是有漏,纯利他之心方与无漏相应。再者,有时希望对方回报的并不一定是物质的,比方说:男子追求女子,男方赠送一些束西给女方,于是就期望对方回报以爱情。这种情形,所期望回报的就不是同类的东西。然而,有期望之施是一种『 交易』 ,因此就不是『 清净施』 ,不清净施就不能成就法身,要行清净施,才能成就法身。因为以上所说这些法(不轻施、不慢施? 不吝施? 不悔施、恭敬施、平等施? 不望报施)都是在修销除『 我』 相,既没有『 能施』 的我,也没有『 受施』 的他。没有『 我』 、没有『 你』 、没有『 他』 等等,则我相及人相等『 四无所求施施相皆销亡;四相清净,故能成就到彼岸行则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擅波罗蜜。。若人以不望报之心行于布:「转擅那为擅波罗蜜的第九法为司无所求施』 。此处的司无所求施』 与前一项的『 不望报施』 有所不同。所谓无所求,包括『 于己无所求』 以及『 于他无所求』 。先讲『 于他无所求』 ,譬如说:我赠给我的知己好友二仟元美金当本钱做小生意,结果他生意没做好,不但没赚钱,反而连我给他的本钱都亏掉了,于是我就对他很不谅解,很生气;这就是司于他有所求』 ,虽然我没有期望他能赚钱之后便把钱还我,甚或回报于我,我只诚心地期望(要求)他做生意成功,至少不要亏本,然而那就是于他『 有所求』 了。此是财布施,若以法布施来讲,例如我现在教你种种法门,我若要求你一定要达到什么境界,那样就是对你有所求,这样于你我双方都有一种压力。所以修行人不应『 有所求于人』 而行布施。行布施而对人有所要求,那是有条件的布施,非是清净之施,施不清净,故是有漏,与烦恼杂染相应,不能究竟。「以上是讲『 于人无所求』 (行施而对人无要求),至于『 于己无所求阴则是指:我行布施,并非为自己求取任何名? 利、赞叹、恭敬、乃至功德。简言之,即不是为自己求取少法,而行布施。若能如是布施,则所行之布施便不只是『 布施』 ,而已是司布施波罗蜜』 了,因为此时所行之布施法,已清净无染着,故能成就无漏功德,究竟到达彼岸,故称『 布施波罗蜜』 。若人以无所求之心而行于布施,是人则能转有漏之擅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成就最上清净功德,速转凡夫身为菩萨身,逮得无上菩提。「综上所说,若能成就此『 九法』 或司九心』 ,即能成就『 清净布施』 ;成就『 净施』 即能转有漏之『 檀那』 为无漏之『 擅波罗蜜』 ,成就清净法身,究竟彼岸。因此在这件表面上看似简单的『 布施区之事上,都能具足无量的心地法门,而且这么多心地法门,都是在修行当卜的一剎那问就决定、就成就的,甚至无法先想一想:司我现在要以什么心来布施』 须想一想,就来不及了!因为能那样具足修九法以行布施的人,一定是累劫已经聚集了无量功德,而今在起用的时候,即不假思索,称性而行。犹如打篮球时,若技术练得很纯熟,临运用的当场,闪两个人? 一个花招、上篮,就令人欣喜喝彩;或像在足球赛中,一个机绿出现,有人传球过来,另一球员把球用脚接住? 再一个倒挂金钩入门,哇!多么棒的历史镜头!不过你可知道,你所看到的那一,lJ 那历史镜头,那要苦练多久呀!而菩萨度生时的每一个『 妙招」(妙功德)都是像这个样予的:『 久修成就』 ,甚至于菩萨的一举手? 一投足,都是累积了无量的功德,然后运用纯熟,因此随机一用,都是很漂亮的妙招,甚至于有时漂亮到让你连看都看不出来,凡夫人都不知不觉,唯有内行人看得懂,而菩萨就常是这样于其它愚痴众生都不知不觉之中,他默默地成就稀有功德,于自度度他皆得自在无碍,乃至神通变化亦复如是。以上是如何修檀波罗蜜? 或如何转擅那为擅波罗蜜的法门;也可说是:『 如何于檀波罗蜜中修无上心地法门』 「你曾问过我:『 菩萨修行,应不受福德。』 又说:『 那么如果有一个人自己有能力维持自己的生活,然后… … 』 你那问题是怎么问的?」 定普:「他如何去亨福,而不会消掉那个福?」 师父:「你的意思是说:虽然享用,但并不把它用掉,是吗?」 定普:「譬如说,我中午去吃饭,我一定要吃,因为工作要体力,非吃不可;因 此我吃一碗面和一碗汤。别人吃一顿午餐要花五元美金,我只花了一块半,这也算是我在修福或惜福,可是我还是花了钱。有一句话说:『 若不为自己亨受而去消受,就不会把福消耗掉』 ,是不是这样?」 师父:「依理而言并非如此。修行人为了惜福,在食物方面虽然不应刻意去求美味,不去考究烹调上的色、香、味,但修菩萨道也不是那么死板。也不必故意去挑最难吃的来吃,才表示惜福或『 有修行』 。譬如有人在吃方面很刻苦,吃面时,只用开水把面煮熟,不加任何调味料,只放些盐巴,其实也没必要刻苦到这地步,油跟酱油并没那么贵,更何况修行也要顾及健康和营养的问题,那样的做法,我认为并没有必要。简言之,惜福最重要的是不挥霍? 不浪费;营养还是应该顾到,并非都不受用,叫做惜福,那是『 吝惜』 而非真惜福。在合理的情况下,要顾到这个无常的色身,维持这个色身;你吃饱了,营养够了,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努力工作及精进修行。你那样『 节俭』 ,不管你是为了『 惜福区或『 积福』 ,你把自己饿得扁扁的,名为惜福、积福,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其次,更重要的是,合理且适当地受用已得之福,并不会把福涧消掉』 (那种观念不是很正确);相反的,当『 守福奴』 绝对不是增福之法,反而是与司守财奴』 不分轩轾。再者,关于『 修福』 ,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利他之心,若有清净的利他之心,一切所行,皆悉清净成就。」定普:「师父,上一趟我去中国城,有一位酒醉的人走过去,我看他很可怜,帮忙他、给他一点钱,结果他拿去暍酒,这算不算浪费。」师父:「因为他拿去喝酒,所以不但是浪费,而旦还是助他为恶,反成造恶。所以说『 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你修任何法门都要有智慧,用智慧作前导,所以如果持戒而无智慧,则是『 肓戒』 。修禅定若无智慧,那是『 痴定』 。布施也是一样,行布施而不用智慧,对方就不能真正受益,等于是浪费,有时甚至有害。」定普:「师父,是否因为对方没受益?」 师父:「对方不但没受益,你反而变成纵容他。」定普:「对。甚至于作恶!所以布施就是要令对方受了施之后,的确受用。」师父:「我在前面开宗明义时说:福有两种,『 自受用福』 及『 他受用福』 。你布施给他,就是要利益他,要他能真正受用,不是假的。你不能『 为了布施而布施』 ,而应为了『 利益他而布施』 ,若没有人真的受用,就没有人受到你行布施之益,所以布施时一定要『 施』 与『 受』 二者之问的一切因缘都具足了,然后他才能得到利益。因此,布施的目的在使他真正受到利益,并非司只要施就行』 ,不管其结果如何。所以于布施时,要用智慧观察施者与受者的一切因缘,及可能达到的结果,并非『 只要是布施,就是好的』 。佛法中的修行,不但要讲究方法,也要讲求目的及功用。若漫无目的,及无功用的修行,此种修行即成『 无用呕;既然无用,则何必要修?因此一切修行须对自他有用、有真实利益才作。」定普:「师父,也就是说:一切要为了『 利他』 且要有『 真实受用』 ?」师父:「对。要他能真实受益,真实受用。要他能领受到,而且好好用,达到真实受益,这对他才有真的受用。这一袅的『 受』 与『 用』 是各有其义的:『 受』 包括『 身受』 与司心受』 ,必须令对方能司身接受』 ? 『 心欢喜』 这才是达到身受与心受的作用,这是第一层;第二,在司用』 来讲,你所布施的东西还必须是对他『 有用』 ,而且最好能『 起大用』 (例如,因为受你之施很感动,而发心改邪归正),否则就不是真的『 大受用』 ,可能只是暂时的『 小受用』 。」 定普师父:「师父,于六波罗蜜一袅修这九法是最基本的,其它像『 禅』 比『 檀波罗蜜』 更难吗?」:「傻瓜,你正好讲反了,檀波罗蜜才是最深、最难的!擅波罗蜜是一切菩萨从初发心以至于成佛,主要在修的都是这个法门。其严重性是:若没有擅波罗蜜就没有佛法!甚至可以说:若没有司檀那』 这件事,则一切世问与出世问都不会有善事,因为人人都会变得自私自利,不能为他人作毛发善事。简言之,世间? 与出世问的一切功德与福德,都是从布施中来,也都是从檀那中来。」:「这也就是说要度生利他,都出自檀波罗蜜吗?」:「对。甚至说世上的好人,所谓涧乐善好施』 者? 慈善机构等,也都是从布施法来的。这世问上一切的善事都是从布施中来。行布施法,都是在给别人好处? 好束西。总之一句话,从『 有相』 的布施,到『 无相』 的檀度,从有形的布施到无形的布施,都是以好东西令他人受用。佛法也是如此:有人于修行上有心得、乃至开悟证果,转而利益他人,教人也依法修行度烦恼? 得解脱? 乃至证菩提,佛法就这样才能够世世代代传扬不断,这关键全是依檀波罗蜜所成就之功德。」定普:「师父,修这擅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中最难的吗?」师父:「这波罗蜜是最高、最广、最深,其它波罗蜜都没有能及于这个波罗蜜的。如果没有擅波罗蜜,就没有一切佛法;如果没有檀波罗蜜,也不会有世问善法,如此则一切世间人只求自利,不思利他,甚至为了己利而用尽心机,巧取一最夺,那就会天下大乱。就因为世上有此檀那一法,才有利他之行。我现在问你:菩萨主要是在修什么呢?」 定普:「擅波罗蜜。」师父:「菩萨道主要在修『 六度四摄』 。而『 六度』 的第一项是什么呢?」定普:「檀波罗蜜。」:「笠口萨修行的第一项― 六度的第一度― 是檀波罗蜜,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菩萨修行的檀波罗蜜门,又与我们一般人所修的布施很不一样:布施又称为舍,菩萨所修者共有内舍? 外舍及内外舍三种,菩萨于一切都能舍:内舍自无常之身、头目脑骷,及无常之心、心所法亦即心意意识,皆悉能舍。菩萨修外舍,能舍世界、田宅房舍、妻子儿女,一切都能舍;以菩萨修行内舍? 外舍? 内外舍,是故菩萨之舍甚难稀有。所以菩萨修行六度,若第一度(檀度)都能达于究竟,则其它五度,如禅定等,即不足为难,亦无魔事。」:「为什么呢?」:「因为内不贪着:任凭得到什么境界都不贪着,所以魔不能得其便。为何能不贪着?因为菩萨所修,一切都是为了要司利安一切众生』 ,若能如是纯以利安一切众生而修一切行,则其悲心及菩提心都具足函摄于其擅波罗蜜中。菩萨欲利益? 安乐、度脱有情,这就是菩萨的『 大悲心L ;为了利益安乐度脱有情而努力修集一切善法,这就是菩萨的『 菩提心』 。所以司檀波罗蜜』 这一法,就可具足函摄菩萨的一切稀有功德在裹面。我再重复一次这句话,因为这非常重要:于佛法中修行菩萨道之如来弟予,从初发心乃至于成佛,所修之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即是檀波罗蜜。而且菩萨无量劫修集无量功德,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能布施利益众生― 亦即:以所修集之功德,藉擅波罗蜜之力,而『 度脱众生』 。菩萨修至十地满心之后,『 度尽无量众生已,然后方成佛道』 。所以修行佛道,并非光是一个人坐在树下,其它什么都不做,就能成佛。不是这样子的!附带提醒你一下:这就是为什么佛在『 金刚经』 中为了回答须菩提的问题:『 菩萨摩诃萨在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应如何修』 ,这问题,结果几乎整部『 金刚经』 ,佛都一直只在谈怎么司布施』 ― 你说奇怪不奇怪”」定普:「师父,所以说,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要利他,为了利他,故行布施,而修檀波罗蜜?」师父:对,很好! 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三日于纽约「昆卢精舍」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