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天台宗简介:天台宗 参、天台宗的教判组织 |
 
天台宗简介:天台宗 参、天台宗的教判组织 参、天台宗的教判组织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当中,对于佛学义理,能建立严密组织,并且有系统的加以阐发者,当推天台法华为第一。有首偈语很能说明中国八大宗派的特点:“禅贫密富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师根据《华严经.如来性起品》的三照三喻、《涅槃经.圣行品》的五味相生喻、《法华经.信解品》的长者穷子喻,将佛陀一生说法的次第分为五时: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并以教化的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化仪四教”,将说法的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以科学方式,将佛陀一代时教分门别类的归属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修行的方式与证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较。因此,说到义理的组织方面,天台宗是最严密,最有系统的。以下大略说明天台宗的教理组织: 一、教相判释 智者大师所主张的天台宗教判,是将佛教各种经论,依其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依佛陀说法的顺序,分判为“五时”。 %五时 下面的偈语,可以说明佛陀一代时教以及说法的顺序: @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第一、华严时: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二十一天),开讲《华严经》,是佛陀从自内证的真如法身所流露,譬如日出时分,初升的太阳先照到高山的山峰一样,此时只有普贤、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萨才能承受法益,小乘人则如聋若哑。好比刚从牛的身上挤出牛乳,非常营养,然而有些人却不敢喝。这就像有些人认为《华严经》太深了,没办法懂一样。这是五味中的乳味,受益的是善根深厚的别教、圆顿教的大菩萨。(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乳味) 第二、阿含时:小乘人在第一时听闻大乘华严经教,如聋若哑,不能领受,因此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十二年的时间,往来于印度十六大国,讲说《四阿含经》。此时譬如日轮渐升,照到幽谷一样;在五味中,犹如用牛乳来加工制成的生酪,方便喜欢酪味的众生。因为是佛陀在鹿野苑所说,所以又称为“鹿苑时”,这是佛陀专为诱引小根机者而说的教法。此时的说法,于“化仪”上是渐、不定、秘密三教,于“化法”上是三藏教。(酪味) 第三、方等时:二乘人于阿含时证悟无学的小果,却误以为那就是究竟之道。佛陀为了要破除他们的偏见,乃于阿含之后的八年间,讲说《楞伽》、《维摩》、《思益》、《胜鬘》、《宝积》等大乘经典,以弹诃小乘,使之耻小慕大而进入大乘。此时譬如太阳照在平地上,等于将酪味再精制成酥味。于“化法”上是藏、通、别、圆,四教相通;于“化仪”上是除了顿教以外的其他三教。(生酥味) 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的二十二年间,佛陀为了破斥大小乘分别的偏执,于王舍城灵鹫山、室罗伐悉底国的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及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处宣说般若经,以明诸法皆空,融和大小乘于一味。此时譬如上午十点钟的阳光照射大地一样,如同将“生酥”再精制成“熟酥”味。所说的法是通、别、圆三教,于“化仪”上是渐、秘密、不定等三教。(熟酥味) 第五、法华涅槃时:佛陀见众生根机渐熟,于讲说《般若》之后的八年间,于灵鹫山上宣说《法华经》,开演十界皆能成佛的真理。又于临入灭之前的一日一夜之间,讲说《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之理,是为法华涅槃时。此时如日轮当午照耀大地,如同“熟酥”再精制而成“醍醐”。(醍醐味) 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针对不同听众,分成五个阶段,所说出的五类教法。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以譬喻佛陀说教的次第。 %八教 八教,即化仪四教,是佛陀教化众生所使用的仪式方法,有如药方;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众生所使用的教法内容,有如药味。 化仪四教:智者大师依《华严经.性起品》日出光照的理论,立“顿教”;依《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虽然稍有懈怠,但终究当作佛,立为“渐教”;依《大智度论》在阎浮提转第二*轮,立“秘密教”;依《维摩诘经》一音异解,立“不定教”。 顿教:对于利根、堪受大法,听闻佛陀说法,很快就能顿悟体会的人,佛陀将自内证法门,直接传授给他,相当于《华严经》所说的内容。 渐教:对于我执、法执很重的钝根之人,佛陀教化的内容即由浅而深,用种种的方法破除其错误,再循序渐进地告诉他究竟的真理。如:先说小乘教法,再渐次诱引进入大乘。首先于鹿野苑等处说小乘阿含经,其次宣说大小乘混合的方等经,再进入纯大乘学说的般若经等,依次递进的教化。 秘密教:例如佛陀于一处,应众生的根机、能力而说各种法;众生领受的法益也各不相同,有的一闻顿悟,有的仍要渐修,而且彼此互不相知。 不定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各种众生的根机不同,虽然同坐一席,但是依各人能力的差异,所体悟的教法也不一定。说“渐教”时,得“顿益”;说“顿教”时,得“渐益”,都有可能。如是得益不同,所以名“不定教”。 化法四教,是佛陀济度众生所使用的教法内容及意义,也就是对于三界内外种种利钝的根器,以机宜、诱引、弹呵、淘汰等方式,由“观机逗教”而施设的法门。“化法四教”是依《大涅槃经.德王品》的四不可说、《圣行品》的四种四谛*轮、《法华经.药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以及《中观.四谛品》的四句偈为前提,而组织成立的,是天台宗独特的讲法。以下依次说明: 藏教:三藏教,略称“藏教”,是指在鹿野苑为三乘人所说的阿含经。所教化的对象乃“正化声闻、缘觉乘,旁化菩萨乘”。主要宣说生灭四谛教,以破斥外道的邪因缘,而后宣扬佛法正因缘之理。 通教:是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通学的教义。通教有二层意义:一、通入义:钝根菩萨与二乘人同证《般若经》的空理,所以“通入”前三藏教。利根菩萨不仅证空理,并且等证中道之理,由是“通入”别教或圆教。二、共通义:通教为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的真义,属于同一位,所以名“共通”之教。通教的经典包括小乘的四阿含、《六足论》和大乘的方等、方广经典,如《大集经》、《大宝积经》、《大般若经》、《维摩诘经》等。 别教:因与藏教、通教、圆教的教义不同,所以称为“别教”。这是小乘教所没有的,唯独具足菩萨根器才能修持的法门。要了解“别教”的教义,必须达到某一种内证程度才能通达。“别教”的经典如《华严经》,想要了解《华严经》的道理,必须具有大菩萨的利根器。 圆教:是大乘教中的“实大乘”,对最上利根菩萨丝毫不假方便权说,直接宣说内证究竟真实义的教法。如《法华经》、《涅槃经》就是圆教的教义,代表圆满的完成,而且不属于顿、渐、秘密、不定的根器中。圆教的道理是说,法界万有,情与无情,当下就是诸法实相,当下即能显现全体真如中道。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谛相即的道理。说浅近一点,就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在大乘经典里,凡是说到佛乘的法门,即是圆教。例如《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维摩经》说:“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因此,“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无明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都是圆教的特色。依《法华经》所说,圆教的修行法门是透过“五品弟子位”,进入“六根清净位”,然后才证入“中道实相”,是一生可成就的速疾法门。 “化法四教”可摄尽佛陀一代的教说,因此,在“五时”的分配上,初时“华严”,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第二时“阿含”,但说三藏教;第三时“方等”,大小乘兼说;藏、通、别、圆,四教并谈。第四时“般若”,是以通、别、圆为教味;第五时“法华、涅槃”,开权显实,以纯一的圆教为教味。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宣讲了三藏十二部的教典,最独特的地方,就是观众生不同的根机,分为“化仪四教”,又以“化法四教”来调摄众生,这些都是权巧方便法门,但无非是要一切众生都能进入一实佛乘,从烦恼的生死苦海,到达究竟的涅槃彼岸。所以,《法华经》中说“一切众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也就是将三乘会归于一佛乘。 五时、五味、八教关系列表如下: 化仪四教 五 时 五 味 化法四教 顿 教─────华严时─────乳 味 兼 藏 教 ┌─初 渐教┤ 中 阿含时─────酪 味 但 通 教 └─末 秘 密 教 方等时─────生酥味 对 别 教 不 定 教 般若时─────熟酥味 带 圆 教 ┌约教 非顿、非渐 ┐ ┌法华─┐纯 ┤ │ │ │└约部 ├──┤ 时───醍醐味 │ │ │ ┌追说 非秘密、非不定┘ └涅槃─┘ │ 开显圆 └追泯 %六即佛 前面的“五时、八教”,目的在使行者能依次修习,最后进入圆教的法门。但是为了避免行者以为圆教强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起增上慢,误认为自己不需要修行就可成佛,所以接下来又提出“六即佛”论,使之明了修证的层次。 根据《华严经》,大乘菩萨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位;天台宗将之定为“别教”的行位,而另立“圆教”菩萨六行位,称为“六即”。“即”,是指理体不二。但于修证上,从凡夫到佛有六种层次。此“六即佛”位,是显修证法门的深浅,明修行的次第。 理即:就理论上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然而理虽“即是”,日用却不知此心具三谛妙理,不可思议。 名字即:或从善知识听闻,或从经卷阅读,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开始修行,故称名字即佛。 观行即: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进而依教修行,达于心观明了,理慧相应,观行相即;又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故称为观行即佛。此位分为: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的深浅次第。 相似即:指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此等人虽未能真证其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十信位。 分证即:观慧倍增,初破一分无明惑,证入中道实相,见佛性理。从此以后,断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其后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入于萨婆若一切智海。 究竟即:断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觉智”而成就佛果。 此“六即佛”,虽因悟迷的深浅有别,然其体性不二,能彼此互即,故称“即”。元代蒙润大师以《六即颂》来说明“六即”,很有意义: 理 即 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名字即佛: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相似即佛: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分证即佛: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究竟即佛: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六即佛位”与“八位”、“五十二位”相配的关系表解如下: ┌─理 即(未闻佛法) │ 名字即(已闻佛法) │ 观行即(外 凡)───五品弟子位─────┐ │ 相似即(内 凡)───十信位─┐ │ 六即┤ ┌─十住位 │ │ │ │ 十行位 │ ├八位 │ 分证即(分 证)─┤ 十回向位 ├ 五十二位 │ │ │ 十地位 │ │ │ └─等觉位 │ │ └─究竟即(极 证) ──妙觉位─┴─────┘ 二、经典判释 天台宗智者大师为解释《法华经》及各种经典的内容深义,所以立五种义解法,称之为“五重玄义”或“五重玄谈”。释此“五重”,有通、有别,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说”。 %五重玄义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以“五重玄义”的判释方法解释《法华经》的幽玄义旨。 五重玄义的内容是: 释名:解释一经的题目。 辨体:辨别一经所诠的体性,如《法华经》即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的妙体。 明宗:阐明一宗的旨趣、目的。 论用:论说一经的功用。 判教:又作“判教相”。也就是判立一经的教相,以定一经的次第。 此一义解法,见诸于《法华玄义》、《维摩经玄疏》、《金光明经玄义》、《仁王经疏》、《观音玄义》等著作中。如《法华玄义》卷一举出《妙法莲华经》所具五重玄妙之义,称为“法华五重玄义”。即:以法喻为名,以诸法的实相为体,以一乘的因果为宗,以迹门十四品为“断权疑,生实信”之用,以本门十四品为“断近疑,生远信”之功,以“无上醍醐”为教相。 智者大师即是以此方法解释《法华经》、《金刚经》、《弥陀经》、《维摩经》等。这是具有归纳、组织的一种科判方式。 %七番共解 天台宗疏释五重玄义的七种方法。天台宗立名、体、宗、用、教等五重,以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等七法,分别加以解释。 标章:即标名。 引证:引经文为证据。 生起:明其次第。 开合:明其演绎及归纳。 料简:设问答以明其核心义理。 观心:闻法而能起修实践,方法以“观心”为前提。 会异:会释其异点。 《法华玄义》卷一云:“标章令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脱门。” “七番共解”与“五重玄义”列表如下: ┌一、标章 │二、引证 ┌─通 释│三、生起 │(七番 ┤四、开合 │ 共解)│五、料简 │ │六、观心 │ └七、会异 ┌一、判通别 │ │二、定前后 │ ┌ 一、妙法┤三、出 旧 │ │ │ │ │ │ ┌一、略示 │ │ └四、正 解┤ │ │ │ ┌ 一、法(三法妙) │ │ └二、正释┤ ┌一、通释(待绝二妙) │ ┌一、释名┤ │ │ ┌一、境 妙 │ │ │ ┌一、定法譬 └二、妙┤ │二、智 妙 │ │ │ 二、莲华┤二、引旧解 │ │三、行 妙 │ │ │ │三、出经论 │ │四、位 妙 │别 释 │ │ └四、正解 │ ┌迹门┤五、三法妙 └(五重 ┤ │ │ │ │六、感应妙 各说) │ └ 三、经 │ │ │七、神通妙 │二、辨体 │ │ │八、说法妙 │三、明宗 └二、别释 ┤ │九、眷属妙 │四、论用 │ └十、利益妙 └五、判教 │ ┌一、本 迹 └本门┤ └ 二、十 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