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天台宗简介:天台佛法修证次第论纲(达照法师) |
 
天台宗简介:天台佛法修证次第论纲(达照法师) 天台佛法修证次第论纲 达照法师 佛法修证体系非常庞大,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都有自己的修行方法和修证体系,其中天台佛法的教观理论体系极为缜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修行方法,二是证果次第。而当今汉传佛教的核心问题也就出在这两个环节上。许多学子因为皈依佛门多年也没有具体的修行方法可以实践,或者道听途说东闻西看学会了一些用功修行的方法,却不知道证果次第得失进退,而多年辛苦依旧茫然不知所措,良可慨叹!天台佛法对于佛陀一代时教条分缕析,归纳出佛法修证的实践方法和理论体系,清晰圆妙诚为不可思议。佛法就是佛陀应机施教的方法,因为众生根器不同,致使如来巧说各异。天台佛法把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内容大致分为四类,即:藏、通、别、圆四教,基本上概括了一切修行方法和证果次第。所以,这里就按照四教的不同角度来介绍天台佛法的修证次第。 一、藏教的修证次第 法无定法,对机者善!藏教就是阐述了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多局限,现实的生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就是藏教所讲的“苦谛”,也就是佛教最有特色的主张“六道轮回”,生活的苦乐,人生的曲折,智慧的多少,福报的大小,富贵穷通,悲欢离合,都具有不稳定的因素,所以现实的生命就是三藏教所要讨论的具体内容。藏教理论体系是以现实人生的“真谛”为核心,而这个真谛之理具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生是痛苦的——苦谛、痛苦是有原因的——集谛、痛苦和苦因是可以消灭的——灭谛、消灭痛苦是有方法的——道谛,只要证得了这四种真谛之理,就是藏教修行最高的成就。下面就按照“修行方法”和“证位次第”来逐步说明。 1、基础行 一切佛教修行都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就像改房子需要坚固的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基础便要强行自己修行,就像在沙滩上改房子一样,盖得越高就越是危险。佛法的修行基础是戒律,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以无漏慧,断除烦恼。在藏教的修行领域里,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方面的修行基础:一、持戒清净。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就要守护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轻重等持、尽力而为,也就是养成一颗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培植福德,锻炼身心,增强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学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宝为生命的依靠和归宿,在心中生起三宝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宁静、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贵之真宝。三、发出离心。藏教行人必须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许多负面的行为,如贪嗔痴,以及不稳定的轮回特质,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等等,同时也在事相上生起怜悯众生的慈悲心。做好这三方面的基础训练,也就具备了一个佛教修行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素质,接下去才可以论如何开始修行证道。 2、资粮位 入道先要具足资粮,即修道的路资与粮食,如果业障较重,先须调节好身心障碍,所谓“集资净障”就是资粮位和加行位用功的主要目的。主要修习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 (一)、五停心 三藏教声闻乘修习的助道资粮,贪、嗔、痴、障、乱这五种就是修观所对的“境”,不净、慈悲、因缘、念佛、数息等五种就是对治障碍的观法,正如《四教义》卷二说:“心既调停,乃可习观,犹如密室之灯。入道根本,无过此五法也。”以上五种障碍的烦恼心被调停了之后,不受严重的习气毛病所干扰,就可以进行正式的修习观法。此时的身心安定,光明坦淡,譬如处于密室之中的灯烛,不会随风飘散,不会随境动摇。一切修行的最初上路,莫过于从这里入手,首先调停自己的粗重障碍了。所以,这五停心观就是从光明智慧的角度来命名的,而五门禅则是从宁静禅定的角度来称呼的,实际上包含了定和慧两者的适当调和,恰到好处,让修道人的心变得温柔、听话,就象接受了“心灵的按摩”一样,宁静致远,光明愉悦!这就叫做五停心。 A、多贪众生不净观 a、九想观 即对人的死状作九种不净观,以灭除对男女色身肉体,相互之间所生起来的贪欲。将此九项冠以“想”的名称,这是因为此法能够转心、转想、生不净颠倒想的缘故。依据《法界次第》卷中、《次第禅门》卷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所述,略作解释如次: (1)胀想:即观想人之死尸,臭气甚浓,腹部胀满,宛若皮囊盛风盈满。 (2)坏想:观想死尸经风吹日晒,转而变大,随后裂坏在地。 (3)血涂漫想:观想死尸脓血流溢,污秽涂漫,不堪入目。 (4)脓烂想:观想死尸流出脓虫,皮肉坏烂,滂沱在地。 (5)青瘀想:观想死尸皮肉变黄赤之瘀,复化黑青之黤。 (6)啖想:观想死尸虫蛆唼食,鸟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撕裂。 (7)散想:观想死尸为禽兽分裂肢体,身形破散,筋断骨离,头手交横。 (8)骨想:乃观死尸皮肉已尽,但余白骨或连或散。 (9)烧想:观想死尸为火所烧,爆烈烟臭,薪尽形灭,与灰土同;未烧尽者,亦归磨灭,化为尘土。色身就这样,宛若一缕青烟,尘归尘、土归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间! b、八背舍 八背舍,这是八种由浅入深的禅观法门,即依八种禅定力以背弃舍离五欲境界的烦扰,且舍离其贪著之执心,故名八背舍。又叫做八解脱,这是指依此八种禅定力量可断三界烦恼,证得解脱,故名八解脱。如《大毗婆沙论》卷48说 。 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十所说的名字比较简洁,即为: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不用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八、灭受想背舍。大概意思是: (1)内有色相观外色:这是指离内心之色想,观外在诸色为青瘀脓烂等不净,从而不起贪欲之心,获得解脱。 (2)内无色相观外色:此谓内心已离色想,然为欲使心更加坚定不移,故于外在他人的色身上面,修习不净观,从而获得解脱。 (3)净背舍身作证:这是指为欲试练善根是否已经成功或者圆满,乃弃背前面二种解脱之不净观,而修观外在一切色境之色相,令烦恼不生。 (4)空处背舍:是说消灭了可以相对的色想,成就了空无边处的行相。 (5)识处背舍:这是指弃背空无边心,成就识无边之行相。 (6)不用处背舍:此是说弃背识无边之心,成就无所有之行相。 (7)非有想非无想想背舍:这是指弃背无所有心,无明胜之想,住非无想之相且成就之。 (8)灭受想背舍:这是厌背受想等,趋入灭一切心心所法的灭尽定,从而解脱生死。 c、八胜处 八胜处就是八种由浅入深的禅观行法门。亦即观欲界色处(色与相),制伏之以拂除贪著的八个阶段。因藉观想制伏所缘之境,摧破爱著,胜过所缘之境及烦恼,故称为胜处;或谓依此所得善根,称之为处,而彼处远胜此处,故称为胜处。异译有八除处、八除入、八制入。入是处的别称,如十二处译为十二入。《大毗婆沙论》卷85说 。 (1)内有色想,观外色少:内心未舍离色身清净之贪,为欲舍弃此贪,故缘外界少分色境,起胜知见,胜伏彼色,断坏超越欲贪。 (2)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这是指缘多分色境,胜伏彼色。 (3)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内心已离色想无须除,更观少分色境,胜伏彼色。 (4)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这是指缘多分色境以胜伏之。 (5)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青色。 (6)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黄色。 (7)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赤色。 (8)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白色。 B、多嗔众生慈悲观 a、非理嗔:自己没有道理的嗔恨(突然生起嗔恨之心,也不问是对是错),这就需要修行众生缘慈来对治(观想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亲人眷属)。 b、顺理嗔:自己有道理的嗔恨(他人真的来恼害于我),这就需要修行法缘慈来对治(观见一切诸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从而给予包容和理解)。 c、诤论嗔:为了诤论问题而产生的嗔恨(执著自己所理解的为正确,认为他人所说所做的都是错误),这就需要修行无缘慈来对治(能诤论的我和所诤论的问题、主观的和客观的都是同一体性,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任何条件就生起了大慈悲心)。 C、多散众生数息观 根据《俱舍论颂疏论本》卷二十二说:“经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云遣来,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此云遣去,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坐禅三昧经》说:“若思觉偏多,当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数一至十,念与息同,制心一处,数随止观,转观清净。心系一处,断诸贪嗔烦恼等各种粗惑思觉。粗细思觉除却,心厌世间,得无漏道,方得清净。《大般若经》也说:“学禅波罗蜜本业,能过欲界,除断五盖,成就五支,于四神足,游戏神通,见佛闻法,速得菩提。佛告清净智菩萨,初修禅定,于一切出入息相,系心缘念。以不乱心,出息入息。随入息触心,彼息触心者,名之为觉。随出息触心,随出息触心者,名之为观。乃至喜乐,一心不乱,将出欲界,离于觉观,断除贪欲,及嗔恚盖,伏一切恶法,得初禅有觉有观。”这是由于利用数息观对治了散乱,因此能够进入四禅八定等等的修习阶段。 D、愚痴众生因缘观 一般来说,愚痴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别,如二十二种愚痴、三种愚痴等,根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说,行者修禅定时,会有三种愚痴发相,即:(一)计断常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断灭或常住,如此痴觉念念不断,而障于正定出世之法。(二)计有无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有或无,且见心即发,随见生执,而障于正定。(三)计世性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四大五蕴、假名众生及诸世界,以智辩能问能说,是非诤竞,离于真实之道,如是执计世间之性,而障于正定。 《四教义》卷二说:“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第一种、三世十二因缘(过去的无明、行二支就是因,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就是果;现在的爱、取、有三支就是因,未来的生、老死二支就是果)。第二种、二世十二因缘(现在的有‘无明’到‘有’这十支,未来的有‘生’和‘老死’这二支)。第三种、一念十二因缘(这是从现在当下一念来说的,随便哪一个心念的生起,就完全具备了十二因缘的性质)。说三世十二因缘是为了破除断见和常见,说二世十二因缘是为了破除执著实我的存在,说一念十二因缘是为了破除自性实有。”《辅行》卷七上说:“说三世能够破除断常二见,三世相续所以不是断灭,三世迭谢更替所以不是常住。再者,说过去就是破除常见,说未来就是破除断灭见,现在这里的三种十二因缘就是双破断常二见。说二世能够破除我见,现在和未来这二世,具备十二因缘,对于父亲生喜爱之心,对于母亲生嗔恨之心,这就叫做无明。父亲遗出体内精子的时候,就认为是自己所有,这就叫做行。从识支以后一直到老死支这十支,与三世十二因缘的含义相同。” 《辅行》卷八上说:“所谓一念,并不是指极为短促的一刹那间的一个念头,而是指能够构成善业或者恶业的一念,叫做一念。差别于三世十二因缘、二世十二因缘,连缚十二因缘等行相 ,所以叫做一念。念念生灭都是无常,所以就不是自性实有。” E、多障众生念佛观 《禅门》卷第四,说明了修道过程中的三种障碍,应该念佛陀的三身来对治(那是相通于大乘的修行法门,现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小乘助道的修行法门)。障,就是指恶的行为所感召的违逆力量,因为这三种能够障碍禅定,使之不能得到开发。三种障碍,第一、昏沉暗塞障,是欲修禅定时,其心沉昏闇睡,无所别知,成为开发禅定的障碍。应该念佛的应身三十二相的相好庄严来对治。第二、恶念思维障,是欲修禅定时,虽无前事,却生恶念之心,或欲做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片刻停止,成为开发禅定的障碍。应该念佛的报身功德庄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来对治。三、境界逼迫障,是欲修禅定时,虽无前事,却身感逼迫,身体忽然疼痛,或见诸外境,或见无头目手足之人,或陷入地,或火来烧,或被水溺,或于梦见诸恶相,如此诸事皆逼迫行人使其惊怖、苦恼,成为开发禅定的障碍。应该念佛的法身非相,空寂无为来对治。 (二)、别相念 别相念就是分别开来观察四念处的意思,也就是把身、受、心、法等四者作了各自差别的观察推究。 我们知道,四念处是佛教基本修行法的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又称四念住、四意止、四止念,或单称四念。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亦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此四观来对治凡夫众生对身心世界的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念”指与观慧相应之念心所;“处”即身、受、心、法四境。于此四境起不净、苦、无常、无我等观慧时,能令念止住于其境。因此称为念处或念住。 依《俱舍论》卷23所说,于五停心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之后,更为毗钵奢那以自相、共相观身、受、心、法四者。自相,即身、受、心、法四者之自性。“身”之自性为四大种所造之色。“受”之自性为受之心所。“心”即心王。“法”指以上三者之外的其余诸法。共相,谓一切有为法是无常,一切有漏法是苦,一切法皆是空与无我之本性。 《四念处》卷一对于藏教声闻乘的别相念四念处作了详细的解说,指出了“别者,身、受、心、法也。”也就是把这四种分别开来观察,首先是身念处观,如说:云何观身?一切色法名之为身,内身、外身、内外身。己名内身,眷属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内外身。此三种色,皆从前世不净业生,前世不畏生死,不厌系缚,不欣解脱,不尚涅槃,于四圣谛,了无愿乐,种颠倒业,业缚于识,将入母胎,则有五种不净,谓生处、种子、相、性、究竟。生处者,女人之体是不净聚,虫脓秽恶合集成立,筋缠血涂皮裹其上,如彼土壁假以泥治虚庄粉墡,经十月日,二藏间夹,窄隘如狱。……种子不净者,揽于遗体赤白二渧于中而住,是识随母气息,是为受身最初种子不净也。相不净者,头等六分,从首至足,纯是秽物。譬如死狗,尽海水洗,洗死尸尽,唯余一尘,一尘亦臭,犹如粪秽,多少俱臭。从头至足,皆不净相也。性不净者,根本从秽业生,托于秽物长养其性,自是不可改变。身中有三十六物,内有十二名性不净,外有十二名相不净,中有十二通于相性。究竟不净者,业尽报终捐弃冢间,如朽败木,大小不净盈流于外,体生诸虫唼食其肉,狐狼鸱鹫啄裂其外,尚不可眼见耳闻,况鼻嗅耽湎。故毗昙偈云:是身不净相,真实性常其始终粗细过患若此,而言净者是大颠倒,如狂、如醉、如痴小儿捉粪唼噉是何可耻。 受念处者,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内外受。缘内名内受,缘外名外受,缘内外名内外受。又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内外受。于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生乐受,于违生苦受,于不违不顺生不苦不乐受。于六根即有十八受,根尘能所,合三十六受,约三世有百八受,诸受皆苦。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乐不苦受是行苦,诸受粗细,无不是苦。如食有毒,食消则苦,乐受坏则苦;如搔疥,初美后苦。乐受坏苦亦复如是,余两苦可知。 心者心王,异乎木石心,例上有内心、外心、内外心。心王不住,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皆悉无常、无奢、无促,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一比丘不保七月,乃至不保一日,佛诃皆懈怠。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刹那,促时无常!老死至近,是一期无常;佛法欲灭,是转变无常。山水溜斲石光,若不及时,后悔无益。 法念处者,法名轨则,有善法、恶法、无记法。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无记。若于心王计我,已属心念处摄。若于心数计我,从九心数,一切善数、恶数、通大地数,并属行阴,法念处摄。此等法中求我,决不可得。龟毛兔角,但有名字,实不可得。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有我,善法应无我。又恶法是我,何容为恶自害?若无记是我者,无记不能起业,但名因等起,因此无记起善起恶,善恶业尚非我,因等起何得是我?当知皆无有我,但是行阴故。经云:起唯法起,灭唯法灭。但是阴法起灭,无人、无我、众生、寿命,虽有法起,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身、边二见,名为污秽。五阴无记,亦是污秽。五阴无记缘报法起,故皆无我也。虽心王、心数同时俱起,用有强弱,若心强属心念处,若数强属法念处。……如是善恶等法,求我不可得故,名法念处也。 这样观察之后,善恶无记等等一切法,都是没有主宰的意义,一切法都是“缘起而生,缘散而灭。”其中没有一丝一毫可以作主,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给予主宰,因此一切法都是无我。这样认知之后,就会把凡夫众生的我执之心,逐渐调教松动,直到最后破除我执,而出离三界轮回的苦海!这就是“四念处”的别相念观法,将身心世界,分开来逐渐观察认识,达到自己对人生环境的初步定解,这就给以后修习佛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了。 (三)、总相念 关于总相念的修习,是建立在别相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为只有对别相念的内容全部把握了之后,才有可能对总相念作一个全面的审视和观照,从而了解了吾人身心世界的另一层内涵。 所谓“总相念”,又叫做“总相念处观”,智者大师《四念处》卷一说:“总相念处者,缘一境总为四观。”这里的“缘一境”,就是“念处”的意思,缘就是念,境就是处,如说:“缘念处者,《大论》云:一切色法名身,一入及十入少分既是色,色属身也;六受为受;六识为心;想行两阴,及无为法名法。通一切境界,皆名缘念处观。” 这就是修习总相念的“所观境”,包括了五阴、六入、十二处,乃至十八界等等“通一切境界”,亦即上文所说的我人整个身心世界。 首先境别观总,这有四个层次的观法区别:一是观身不净、苦、无常、无我,二是观受不净、苦、无常、无我,三是观心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是观法不净、苦、无常、无我。 其次境总观别,这也有四个层次的不同观法:一是观身、受、心、法皆为不净,二是观身、受、心、法皆为苦,三是观身、受、心、法皆为无常,四是观身、受、心、法皆为无我。以上这两种观法是属于总相念的“前方便”,在这两种观法都很熟悉之后,才可以观照第三种真正的“总相念”了。 最后境总观总,由此身、受、心、法构成的身心世界,无论是局部的个体,还是全部的整体,只要有形有相的一切事物,五蕴色心等等诸法,都是属于不净、苦、无常、无我,在我们整个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中,没有一点常、乐、我、净的东西。反复推敲,终于成为自己思维的基本模式,不可能再有别的看法和想法了。这样便成就了小乘三藏教的“总相念处观”,以此来破除凡夫众生对色身乃至一切缘起虚幻之法的执著,解决了凡夫在身心世界的外在表面上生起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以上所介绍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都是属于藏教的“外凡资粮位”,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粮,才可以远行他乡,寻求无上珍宝,探索生命的真谛。 3、加行位 根据天台智者大师的说法,首先对这四个位次的大义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暖,这是从譬喻来说的,因为在“总相念”的修习之后,对于总相念所修习的境界非常熟悉了,明白了凡夫众生的身心世界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并且对这个道理非常信受,没有丝毫怀疑,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观照生活,体察自己的生命景象,得到了极为确定的认知,于是对佛陀所说的四圣谛道理产生了相应,进而观修四谛的十六行观,从此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也已经日趋增长,力量比原来更加大了,知道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地去实践,一定会彻底找到究竟的真理,信心实足,得到甜头,好象钻木取火一样,得到了暖气,就确定能够最终获得智慧的火花,所以叫做暖位。正如《法华玄义》卷四说:“使用别相念、总相念两种观法,心缘四谛之境,能够启发相似的理解,伏住了粗重的烦恼迷惑,得到根本佛法的气分。就象是钻木取火的燧石,首先见到冒烟一样,春天到了阳光的暖气也开始发出来。以观慧来钻研四谛境,启发了相似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比喻为暖气(这是比喻为慧行)。又象是春夏之际,聚集了很多花草,自然就有暖气从中生出来。以观修四谛的智慧,修习众多的善法,善法就会受到熏习而积聚起来,智慧的解悟也就得以生起,所以叫做暖(这是比喻为行行)。” 顶,这是在修习暖位之后,继续修习十六行观,相似地理解了真理的内涵,对于整个四圣谛的义理已经了然于胸,就象看到电视里面的全部景象,虽然还没有亲自到达真理的境界,但是对真理的整体情况已经大概的掌握了。对于彻底把握真理的方法,也已经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说在知解上已经到达顶峰了,就象登到高高的山顶一样,能够眼看四面八方,道路曲折大小,都已经一目了然,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加清楚了,所以叫做顶位。比如《法华玄义》卷四说:“相似的理解辗转加深,便能够证得四如意定,所修的十六谛观,转而更加分明了,此时的位次已经在暖位之上。就象登上山顶,眼睛观看四面八方,都能够清楚明了,所以叫做顶法。” 忍,这个位次是四加行位的重心所在,包括了下忍、中忍、上忍。下忍位是继续修习顶位所修的十六行观,这是指对于顶位所了知的见解和看法,都能够认可,并且紧接着就加深对于十六行观的练习,一直到非常自如地能够把十六行观的境界,练习成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是下忍位成就了。中忍位就是忍位修习最为复杂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忍位修习的中心位置,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说。上忍位则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所修的观行过程,所以内容也就比较简单,但它是在中忍位成就之后的一刹那间的修习,所以并不复杂。关于忍位的情况,如《法华玄义》卷四说:“这也是相似的理解更加增长,积聚了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法,增进到成为五根,此时便能够于四谛之境中,堪能忍可各种乐欲了。” 所以这里的“忍”,也就是忍可的意思。 世第一,这就是经过了前面三个步骤的修习之后,所到达的真理的边缘,是凡夫和圣人的分界线,在世间来说已经到了最为殊胜第一的境界了,其实也只有一刹那的一个观念,把凡夫的最后一个观念变成了圣人的观念,那就是进入见道位了,在最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改变之前,仍然还是属于凡夫,是第一等的凡夫,所以叫做世第一位。《释籖》卷四说:“此是有漏,故名世间。于中最胜,故云第一。” 4、见道位 《四教义》卷六说:“通名圣者,圣以正为义。” 舍弃凡夫的错误习性而进入到圣人的正确习性,初果须陀洹见到真谛之理,破除了八十八使的见惑,名为见道位。证得这个初果位的时候,是从世第一位的后心,修习苦法忍而使真智明发成就苦法智(苦忍真明,或者说是苦忍明发,苦忍就是指在欲界苦谛之下的苦法忍。明发就是指苦法智,所谓真实的智慧转向明白而被开发出来),在三界八谛之下,开发了八忍八智,加起来总称为十六心。有门认为是十五心就是明了真谛的见道位,就是初果向的位次,十六心就是破除见惑的修道位,属于初果的位次。《析玄》空门的观点,却认为是十六心叫做见道位,就是初果的位次了。 5、修道位 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以上,加重禅定静虑的功夫而缘于真谛理性,名为修道位。修道,又称为有学道,就是修行三个阶段的见道、修道、无学道之第二阶段。关于修道的位次,这就可以依据修行者的能力及其修行程度可分成许多阶段。在四向四果中,相当于预流果之后的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位次,也就是在预流果和阿罗汉果之间的所有经历,都属于有学道的范围。因为还要在事相上、感情上用心修学,在见道位时能够断除烦恼障,而在修道位还要断除解脱障,所以叫做有学道。修道位的最终结果,就是可以断尽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修惑也叫思惑。如《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说:“见道是猛利道,暂现在前,一时能断九品烦恼。修道是不猛利道,数数修习,久时方断九品烦恼。如利钝二刀同截一物,利者顿断,钝者渐断。暂见断者名见所断,数修断者名修所断。” 这就是说,在修道位的时候,断除惑业就不象在见道之时所断见惑那样快捷,而是要在数数修习之后,才能逐渐把思惑一品一品的断除。亦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知道容易做到难”啊! 从四果的角度来看,修道位就是二果和三果的事情,但是更具体的分析一下,还是包括了二果三果的前前后后,应该有五个位次的修习情况,其断惑次第和证位情况可以从“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就是严格的按照前后次第来修习,逐步上升,一品一品的断除思惑;特殊而言,那就是不按照次第的特殊修习,超越而证,断惑快慢多少等情况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中间,次第而断的又有快慢的区别,超越而证的也有多少的不同,所以在见道位之后的修道位情况就显得尤其复杂,但总的情况就是“见道之后,再进行断除思惑的全部过程”。 6、证道位 四果阿罗汉的见思二惑已经断尽,名叫无学位。通过了修道位在事相和感情上的训练之后,便能够获得事相和理性的一致解脱,在轮回苦难的生命景象当中,已经彻底摆脱了三界火宅之中的愚昧无知,自己身心的各种情况也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掌握,见思烦恼已经没有市场,他的看法和想法不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负面的作用,这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到家了,考试一定全部及格了,不用再为自己的现实生命担心受怕,可以安住在自己最为现实的生命境况当中,大事已了,愿望实现,好不畅快!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具有应供、杀贼、无生的三种意义,这就是无学道的情况。无学道,又称为无学地。与前面所讲的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这就是完全证得了真谛之理,解脱一切见思烦恼,学道圆满,不用再修学胜果之道,也就是指四果阿罗汉的果位。 阿罗汉,指断尽一切见思烦恼而得尽智 或无生智,值得受世人供养的圣者。断色无色界惑,最后入金刚喻定 而断尽有顶地第九品惑时,尽智生即成无学阿罗汉果。另外,阿罗汉的名称,并不是仅限于声闻的果位,独觉及佛亦可称为阿罗汉。如《成唯识论》卷三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 7、胜进位 在藏教的修证理论体系当中,阿罗汉之后的位置都算是胜进位,因为此教主要是针对声闻弟子而说的,声闻弟子既已证道,但是没有除尽余习,所以还需要更进一步侵除习气,故有胜进位之设立。即是缘觉、菩萨两个位次的修道情景。 A、缘觉 所谓缘觉,就是观察众生内在的十二因缘,禀持佛陀所教导的思想理论。所谓独觉,就是观察有情外在自然界的因缘聚散,没有老师就能够自行觉悟无常、苦、空、无我等的道理。《法华文句》卷四引《大智度论》说:“所谓独觉,出生于没有佛陀在世教化的时候;所谓缘觉,由于过去世中发愿而生于佛陀在世教化的时候。”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又叫做十二重城、十二牵连、十二苦事、十二轮。利用能够灭尽无明等十二支所引起烦恼的能观之心,顺从这十二支的相生次序来推理观察这个所观的十二因缘境,所以这十二因缘就是所要消灭的境。观察十二因缘就是推求一切痛苦的根源,最终推求到无明才是所有痛苦的真正起因,所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推因至果,这就是还灭门的顺观十二因缘法。如果直接就从老死支开始观,老死灭则生灭,生灭则有灭,乃至行灭则无明灭,依果寻因,这就是逆观十二因缘法。 B、菩萨 所谓菩萨,我们都知道全称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翻译成汉文为“大道心众生”,也有的将其翻译为“大道成众生”。唐朝玄奘法师译为“觉有情”,因为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有情众生当中的觉悟者,也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从其证果情况来看,是在九法界当中处于最高一个法界的众生,仅次于十法界当中的佛法界。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菩萨,就是在藏教的教法之内来讨论的,即为藏教大乘的修行者。所以这里所说的菩萨是指不断除见思二惑,而需要经过三祇百劫的“伏惑行因”伏而不断,带惑于生死海中利益众生的菩萨。《四教义》卷七说:“三藏教法正面教化二乘根机的行者,侧面也教化菩萨道的行者。如果说菩萨是断除了见思惑而来三界受生的,二乘圣人就会怀疑:假如结惑已经断尽了,而还得受生死的话,那么许多声闻人得到阿罗汉果之后,岂不是还要再受生死吗?所以就不说菩萨是断除结惑而受生死。” 《法华玄义》卷五也说:“为了能够使藏教行者生起有相的善事,所以才说需要三祇修福、百劫种相、伏惑行因。因为想要求得佛陀的果报,就必须改恶从善而修习众多的善法。” 另外,《四教义》卷七说:“虽然也在修习性念处观,但是却不断除结惑烦恼,这就是为了能够生在三界之中来度化众生的缘故。” 由于三藏教法并不诠释中道实相作为应化利生的根本,而是留着结惑忍受三界生死而利益众生,因此三藏教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就是不断见思尘沙之惑,而是伏惑润生、伏惑行因的伟大创举! 藏教菩萨的整个修行内容,就是: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愿,修事六度行。要经过三祇行六度、百劫修相好的刻苦修行,然后方能成就菩萨大业。 8、果觉位 前面所说的就是藏教菩萨的修行情况,就是三祗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缘生灭四谛之理,发四宏誓愿,实践事相上的六度万行,一直到这些修习都圆满了,才真正的成就菩萨的勤苦修行之全部过程了。接下来就是八相成道示现成佛,证得了藏教佛的果位。我们于此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入补处生兜率、托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为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习气,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丈六身佛,受梵王请,三转*轮度三根性,住世八十年,现老比丘相,薪尽火灭,入无余涅槃,即三藏佛果。 所谓补处,就是指的前一位佛陀将来入灭了,而这个菩萨就候补前一尊佛的位置,所以叫做补处菩萨。这里介绍了佛陀所具备的八相成道:1从兜率天下降到人间、2寄托在母亲的胎内、3从胎内出生到社会上、4从世俗的家中出来求道、5在菩提树下降伏天魔、6降服天魔之后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大道、7到鹿野苑去转动佛法之轮、8化缘结束而进入涅槃的世界。 二、通教的修证次第 通教就是阐述从现实通往理想的人生,所以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即把我们从现实的局限当中解脱出来,迈向理想和超越的生命,这也是每一个生命都本来具备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发明出来,甚至利用起来。在佛教经典里面,联系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的枢纽就是此教,也是融通一切佛法的关键所在。 通教修行方法的“体空观”,从体空观的修行步骤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自己的身心当中,对于十八界的认知和落实,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明白了十八界的具体内容之后,才能够进一步体会这当体即空的通教修行。当然,这种体空观的修习,是建立在藏教析空观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如果直接从通教思想理论上修习体空观,那就要依据《中论》所说的偈颂:“诸法不自生,亦不共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来观照,依此方法推检我们的身心世界,一切诸法从本以来,不从自己而生,亦不从他处而生,自他二者都没有可以生出一切法的可能,因此二者共同结合而生的道理也不存在,但又不是无因无故就能生起一切诸法,有因有缘而生之法,根本无有自性可得,如幻如化,有即非有,生而无生,就是无生。当下体会到了这个无生真谛之理,并且时时刻刻安住在此无生之中,便是证得了通教真谛的境界。 1、基础行 通教修行的基础有四:一、持戒清净。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就要守护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轻重等持、尽力而为,也就是养成一颗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培植福德,锻炼身心,增强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学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宝为生命的依靠和归宿,在心中生起三宝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宁静、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贵之真宝。三、发出离心。藏教行人必须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许多负面的行为,如贪嗔痴,以及不稳定的轮回特质,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等。四、发菩提心。针对出离心而言,菩提心就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但希望自己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且还强烈的期盼其它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誓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彻底解脱一切苦厄、或者究竟涅槃之极乐,同成佛道。 2、资粮位 资粮位即干慧地菩萨所证位置,未有理水,故得其名,即外凡位。与藏教五停心、总、别等三位齐。通教三乘的最初一个位次,都是同名为干慧地,这是指通教的修行人利用体法即空和修四念处等观,虽然还没有得到暖法相似的真理之水,但是此时所修的总相念之智慧已经比较深利了,所以称其为干慧地。《四教义》卷五说:“未得善有漏五阴相似理定水,定水未沾故名为干。而悉有观行能伏诸见,故名为慧。住持能生善法,名之为地。故名干慧地。亦名外凡人。” 干慧就是干燥的智慧,这是把见思烦恼比喻为火,把真空法性比喻为水,只有具备智慧之水,才能浇灭烦恼之火。通教行人一开始进入修习观法的时候,虽然对于通教思想理论都能了知,也明白有一个当体即空的真谛之理,似乎已经能够把握身心世界的根本,但是只能自己单独的观照修习,却不能真正用这种智慧之水来消灭烦恼之火,所以称为干慧地。也就是干巴巴的智慧,脑袋不转弯儿,不能立即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磕磕碰碰中体悟这个真谛理性,还需专门精进的在心地上作功夫才行。所以说还是处于真理之外的凡夫位次,这相当于藏教外凡位的降伏粗重烦恼的情况,特别粗重的烦恼是被伏住了,而不能断除,见思烦恼的根本还没有除掉。 3、加行位 性地,相似得法性水,伏见思惑,即内凡位。与藏教四善根齐。性地又作种性地、种地。即藏教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著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就是通教修证的第二个位次,在性地当中修行的时候,对于诸法无生而能够方便随缘的道理,理解苦集如幻如化而本无生灭的智慧,以及善巧地借境练心的修行,转而更加超胜于前面的干慧地了,已经得到了相似无漏法的真理体性之水,能够相似地消灭烦恼之火,所以叫做性地。 这个“性”字,不是佛法当中常常说的“自性、佛性”的性,而是“真谛法性”的意思,因为通过前面干慧地的如法观照,对于真谛之体已经在自己的身心当中可以相似地证得,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真实的受用,能够把见思两种烦恼全部降伏住了,这个位次相对于藏教来说,就如同内凡的四加行位。非常清楚的知道一切法无我、我所,真谛之理是舍离一切能所对待的,可是仍然还没有破除我执,虽然就是处在我执之中,但是已经相似的得到了无我的受用,这个受用非常微妙,当你在非常痛苦或者极度悲伤之时,凛然觉照,能够知道这些痛苦悲伤的那个能知之心并不自苦,专注于此,一切烦恼愁苦,便可当下烟消云散,但这并非真实的解脱,行人到达这个地方,必须小心谨慎,才能进一步破除我执。 4、见道位 八人地。四、见地。此二位,入无间三昧 ,断三界八十八使见尽,发真无漏,见真谛理,与藏教初果齐。第三是八人地,八人就是八忍,智者大师说:“人者忍也”。就是苦法忍、苦类忍乃至道法忍、道类忍等,这是藏教行人的十五心见道之位次,但在通教的八人地与藏教的十五心位次相当,所以用此来命名。第四见地,这个“见”就是见道的意思,也就是通教行人到此位次,才算真正的见道了,见到了真谛理性,从此断尽了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启发了真正的无漏智慧,真实成为了圣人。 在通教三乘中的信行和法行这二种修行,都是修体假即空观来启发四谛之理而断除见惑,安住在无间三昧当中,八忍已经完全具足,但是八智还少一分,所以只能叫做八人(就是指八忍,即是处于十五心的位次,缺最后一个道类智)位。三乘学人一同见到了第一义的无生四谛之理,一同断除了见惑烦恼,八十八品的使结也已经完全断尽了,这就相当于三藏教所说的十六心见道,所以叫做见地。 5、修道位 修道位的行人在通教当中是指薄地和离欲地者,烦恼转薄智慧日增,解脱三界轮回有望,见道之后才是真正修道,故名修道位。 A、薄地,断欲界九品思前六品。与藏教二果齐。 薄地,又作柔软地、微欲地。体悟到了欲爱住地的一切假相当体即真,从而启发了六品无碍道(即九无间道之前六品),断除了欲界的六品思惑,证得了九解脱道的前六品解脱道,此时,欲界的思惑烦恼已经非常轻微薄弱了。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前六品之位,即相当斯陀含的果位。同时也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微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的觉位,也叫薄地。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通教菩萨的薄地。 B、离欲地,断欲界九品思尽。与藏教三果齐。 体悟到了欲爱住地的一切假相当体即真,完全断除了欲界的五下分结 ,彻底脱离了欲界的见思二种烦恼。所谓“五下分结”,就是指系缚有情于欲界的五种烦恼。下分就是指“下界”,相对于色、无色的上界,而指欲界。全称为五顺下分结,略称为五下结或五下。即:一、贪结:指贪欲的烦恼;二、嗔结:指嗔恚的烦恼;三、身见结:指我见的烦恼;四、戒取结:指取执非理无道邪戒的烦恼;五、疑结:指怀疑真谛之理的烦恼。这五种结使能够使众生产生欲界的烦恼,所以叫做结。 《四教颂》说:藏阿那含通离欲,再断欲界三思惑。这就是说通教的离欲地是在薄地之上再进一步断除了欲界的最后微细的三品思惑,从此断尽了欲界的九品思惑,永远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业果,再也不会产生欲界众生的精神病了。那么,他是如何来调治自己的思惑烦恼的呢?这就是通教菩萨在此地中的重要修行内容了。 6、证道位 已办地,断三界见思惑尽,但断正使,不能侵习,如烧木成炭。与藏教四果齐,声闻位齐此。 《四教义》卷八说:“通教三乘的修行人,体悟到了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的一切假相当体即真,从而断除了五上分结之烦恼,也就是完全断除了上二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因为已经把三界当中事相上的思惑也彻底究竟地断除了,所以说是已办地。” 所谓的“五上分结”,是指存在于色界、无色界的五种烦恼。结是烦恼的异名;分是差别的意思,以此显示上、下二界的区别,故上分即上界,而上界是色、无色二界的合称。五上分结,全称为五顺上分结,略称为五上结或五上。即:一、色爱结:指贪着色界五妙欲的烦恼,五妙欲就是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漏之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但凡夫之欲心所感则为妙乐,就是四种禅定境界的快乐,所以称为五妙欲。二、无色爱结:指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的烦恼。三、掉结:指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的烦恼。四、慢结:指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贡高憍慢的烦恼。五、无明结:指上二界众生不能明了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具有愚痴黑闇的烦恼。 这些结使烦恼的总合,分为三界九地的上八地来看,也就是所谓的七十二品思惑。已办地的修行者,至此全部断除,不受三界生死之束缚,“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所谓称为已办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到达已办地的时候,断除了三界之内的一切见思烦恼,在声闻乘的行人,至此已经到达极果之位,而辟支佛却还要进一步侵除习气,菩萨乘之行者也需要更进一步来断除习气。在修行方法和断除见思上,通教三乘在此之前都是一样的,但在内心的受用和将来的趋向,却又有很大的差别。声闻人见到了真谛之理,就是一心一意要证得这个真谛之理就可以了,因为只要证得此理,便能够了断三界一切生死痛苦,对于六道的苦难躲之唯恐不及,因此是以破除见思了脱生死的解脱道为终极目标,当然这是可以如愿以偿的,于此已办地就算大功告成了。而菩萨乘的行人,见到了真谛之理后,也同样需要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得到真实无误的解脱,不过他在获得解脱的同时,立即生起了为利有情的大弘誓愿,由于“不忍众生苦”,而于如幻如化的三界之中,作空花佛事,度幻化有情,毫无所求,而精勤不懈,主要表现在修习理六度上,这些思想行为,不是三界之内的愚痴贪著的凡夫众生能够了知一二的,所以菩萨境界在此就是不可思议了。在还没有起修利他的菩萨行之前,也要首先获得自己的解脱,所以要从干慧地开始,一直到已办地,都在自己修行,这与声闻乘的修道路线是一致的。因此说此前的七个位次,都是三乘的共位,就是指三乘行人都要共同经历的修行过程。 7、胜进位 A、辟支佛地,更侵习气,如烧炭成灰。 缘觉乘的修行人启发了真谛无漏的智慧,功德之力量就比较强大,所以能够在断除见思惑之后还更进一步来侵除习气。所谓烧炭成灰,《四教义》卷八引《大智度论》说:“缘觉乘辟支佛果的智慧力比较声闻人更加殊胜,就象是用强大的烈火来焚烧木头一样,木头被燃烧完了之后,木炭也被烧尽了,只是还有剩余一些灰存在。” 这是比喻辟支佛的见思烦恼除后,还能够把一些行为上的习气也断除了,不象声闻人只在内心断除见思烦恼,而对于外在的行为却不怎么管理,所以有些声闻人往往行迹古怪,非凡夫之人能够测度,他也不管人家凡夫众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反正自己内心能够得到没有见思惑的自在解脱就行了。 但是辟支佛就逐渐的在表面行为举止上,更加如法如律,表现出“佛”的某些特性,比如慈悲、安详、威仪等等,然他还是不太愿意积极的投入到弘法利生的事业上,只是随缘接引而已,因此又被称为是“独觉”,从独觉的角度上说,这又被大乘人说成是小乘了,如果按照三乘教法来划分,那就是中乘缘觉乘。大乘的菩萨也要经历这个修证阶段的,因为菩萨要广泛的利益众生,所以需要在自身上改善行为举止,使自己的言语动作,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不让见者闻者生烦恼,反而要令众生欢喜才行,所以在具体有为的事相上,侵除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气,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菩萨也需要经历辟支佛阶位之修行的原因所在。 B、菩萨地,正使断尽,与二乘同。扶习润生,道观双流,游戏神通,净佛国土。 通教菩萨修习从空入假观,教化众生的道种智和空观能够同时并用、双照二边而自然流露出来,深入地观察真俗二谛之理,进一步断除内心的习气烦恼。也就是从此开始破除色心无知的尘沙惑,证得五眼之一的法眼(观俗)和三智之一的道种智(照俗),游行世间譬如儿戏,天然之慧通达无碍,修种种菩萨净土之行来严净佛国,成就众生修行觉悟的各种善根因缘,学习佛陀的十力、四无所畏,把三界之内的习气也将断除尽了。还要更加扶持自己的习气而滋润三界的生死,《辅行》卷五之六说:“《大品般若经》说:留住一些残余的习气,这是因为通教菩萨正面要以大弘誓愿的力量,以及侧面还需要旁带着剩余的习气,而投生在三界六道当中,利乐轮回苦趣的有情众生。” 这个通教还没有真正体悟中道实相之理,也没有证得应化度生的法身常住之根本,所以只能以大悲弘誓的愿力和旁带善法习气的力量,而投生在三界之中。 8、果觉位 佛地,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顿断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为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轮,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炭灰俱尽。 通过了菩萨地之后,就进入到第十位的佛地了,此时利用誓愿的力量以及凭藉残余习气的力量,来降生到阎浮提世界,示现了八相成道,在这八相成道当中的前五相就如同三藏教的前五相一样,唯有第六相成道于菩提树下(转无生四谛*轮、入无余涅槃等三相)的情况与三藏教大不相同,证得一念相应的智慧,是与无生四谛之理相应,然后就能够断尽一切见思烦恼和习气,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等等功德,就称为究竟的佛了。 通教的整个修行证道之位次,到此就算全部完成了。在这修行证果的十个位次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这十个名称的十地,每一个位次都有一个“地”字,这说明了通教修行的重心和根本落脚点就是在“心地”上,这在前面所说的三藏教法当中是没有的,三藏教基本上都是递进的,每个位次的共同点就不这么显然,而通教就完全落实在“无生”的心地之中,所以通教要比起藏教来更加高深。 在掌握了体空观的方法之后,进而有步骤、有次第的来修习体空观,从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逐渐得到证实,启发真谛之无漏智慧,断除无量劫以来的三界六道之迷茫与痛苦,这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体悟真谛之理,乃是一切佛法的共同点,佛法的出世间法,就是以此为起点的。藏教在体悟真谛的时候,他就非常单边的抓住了这个真谛的朴素本质,从而成为了证得偏真的圣人;通教能够在体悟真谛的同时,对于真谛本身的包容性和自主性更加了知,所以就成为了完全依从于真谛的圣人;别教在体悟真谛之后,发现了超越于真俗的中道实相之理,于是安住于中道之内,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相对圣人;圆教则是体悟了真谛之后,既能各超越真俗二谛,又可以含摄真俗二谛,从而启发了圆满究竟、圆融无碍的中道实相,释尊出现于世的大事因缘,于此完全得到了显示,从而成为了究竟极果的佛。凡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真谛”之基础上的,因此,明了通教的真谛之理,就是一切大乘佛法的通道,通过此道,佛法宝藏,随愿可得。 三、别教的修证次第 别教是指以《华严经》为中心的各种大乘经典所宣说的不共二乘之教法。此教特别为大乘利根菩萨宣说“恒沙俗谛”之理,用道种智断界外之见思、尘沙、无明等惑,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建立了三贤十圣等觉妙觉的位次,以无碍道的金刚喻定为因,解脱道的涅槃四德为果,从根本上区别于二乘。 “别教”这一名称,具有两层含义:一、不共义:这是指此教乃独为界外的大菩萨所说,不共于二乘,所以称为别教。智者大师《四教义》卷一说:“此教不共二乘人说,故名别教。”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高在上的教法,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不要说钝根的凡夫众生,就是连二乘的圣人也是如聋如哑,难以置信,真是别具一格,故称别教。二、别异义:这就是说此教教法有它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是与其它的佛法思想体系有着明显差别的。如谛观大师《四教仪》说:“别前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 这就是说,此教与藏、通二教之间,就有界内、界外之别;与圆教相比,则有隔历、圆融之异,虽然二乘圣人听闻此教教法也是如聋如哑,但是此教并非最为圆满彻底,因为与后面的圆教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故称别教。 1、基础行 别教修行的基础有五:一、持戒清净。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就要守护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轻重等持、尽力而为,也就是养成一颗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培植福德,锻炼身心,增强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学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宝为生命的依靠和归宿,在心中生起三宝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宁静、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贵之真宝。三、发出离心。藏教行人必须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许多负面的行为,如贪嗔痴,以及不稳定的轮回特质,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等。四、发菩提心。针对出离心而言,菩提心就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但希望自己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且还强烈的期盼其它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誓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彻底解脱一切苦厄、或者究竟涅槃之极乐,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深切愿心。五、大慈悲愿。在轮回中感受到了无量无边的烦恼痛苦,所以同时发起无上大愿,祈愿一切烦恼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同时真切感恩一切众生都如父母一般慈悲,与佛体同枉受苦轮。有了这样的深切大愿,主要表现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上。 2、资粮位 十信位是别教菩萨的外凡资粮位,也就是说别教根机的菩萨,一开始对于别教的思想理论产生了决定的信心,知道自己最理想的生命状态就是别教所说的境界,所以要为了伟大的理想而努力不已,顺从这种教法而修行,没有丝毫的怀疑,这就是进入到别教十信位的标致了。如智者大师《四教义》卷四说:“此十通名信心者,信以顺从为义,若闻说别教,因缘假名,无量四谛,佛性之理,常住三宝,随顺不疑,名信心也。” 。在此信心下,才可以谈具体修行的方法和证位的次第。希望我们在这里也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从此迈向理想生命的美妙境界。 一信、二念、三精进、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护法、九戒、十愿。 相信因缘假名无量四谛等常住的道理,深信不疑,名为信心。时常忆念常住之理而不遗忘,名为念心。别教初心观真谛之理,无有间杂,念念不退,名为精进心。专心精进修行,并以智慧进行抉择,不生过患,名为慧心。定慧双修,与真谛之理相应,湛然寂静,名为定心。定功日深,慧光开发,定慧等持,纵然遇到恶缘,亦能心不退转,名为不退心。绵绵密密地保护任持定中所证之境界,不让它退失,名为护法心。把所有的修行功德和境界,都回归导向于佛陀的正觉心地当中,名为回向心(上文的回向心,排列在护法心之前,这是依据旧译《璎珞经》的说法)。安住于相似的定共戒和道共戒 ,任运自在地防止一切过错,名为戒心。随自己的本愿功德,而能够游历十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名为愿心(这是依据《楞严经》,来解释十信的名称,但是《楞严经》所说的十信位是属于圆教的修证次第)。 3、加行位 A、十住 《四教义》云:“此十通名住者,会理之心名之为住。” 《八十华严》卷十六说:“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彼菩萨住,我今当说。诸佛子!菩萨住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者为十?所谓: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是名菩萨十住。去来现在诸佛所说。” 于诸佛所历劫修行当中,专心行持前面所述的十种信心,从有入空证得真谛之理而不生邪见烦恼,广求般若智慧,名为初发心住。常随空心,修行空观,净诸法门,清净洁白,炼治心地,名为治地住。由于心地发明而继续长养圣胎,广修众般若密之六度万行,名为修行住。由于知解而生到了佛陀的菩提心之家,诸佛皆从真如实际中生,种性清净,至尊至贵,名为生贵住。生于佛家之后,带真随俗而精进修习无量善根,努力于方便利益众生的事业,名为具足方便住。事相上的障碍逐渐消除,正理得到了显发和把握,从而成就了第六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名为正心住。断尽思惑,证入了无生毕竟空的境界(即是禅宗所说的“明心”,亦即彻见真如),永脱三界轮回,名为不退住。不再产生凡夫、外道及二乘人的邪见颠倒破坏正觉的菩提心,名为童真住。依从于佛陀大觉法王的教诲,而对于佛法真理产生决定的理解,应当绍隆佛祖之位,名为法王子住。修习观照空、无相的本体,证得了无生法忍,并得到甘露般的佛法妙水灌注,名为灌顶住。 《法华玄义》卷三说:“十住位的菩萨正式修习空观,傍带着修习假观和中观。十行位的菩萨正式修习假观,旁带着修习中观。” 《净名略记》卷下之上也指出,如果从别教的角度来说,在正式观修中道实相,就是慧眼,这是指别教菩萨在十住位当中,逐渐开慧眼而明白二空之理,虽然距离中道实相还很遥远未能证得,但也能够有所期盼而进行观修了。 B、十行 《四教义》卷四说:“此十通名行者,行以进趣为义,前既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量四谛。” 一欢喜、二饶益、三无违逆(无嗔恨行)、四无屈挠(无尽行)、五无痴乱(离痴乱行)、六善现、七无著、八难得(尊重行)、九善法、十真实。 进入一切法毕竟空的境界,回到现实生活,修习从空入假观,不再被外道邪见乃至无常苦空无我等法之所动摇,勤修十度之布施摄取众生,名为欢喜行。常以戒法教化众生,使之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名为饶益行。常常修习忍辱波罗蜜摄取众生,谦虚谨慎,恭敬一切众生,名为无违逆行,也叫无嗔恨行。修行精进波罗蜜,要令一切众生的思想行为都达到究竟涅槃,终不使人独自证得灭度,名为无屈挠行,也叫无尽行。以禅定摄持自心,不会被无明习气业障等等所干扰而迷失,不昏沉也不掉举,名为无痴乱行,也叫教离痴乱行。般若智照,念念现前,生生世世常在佛陀教化的国土当中受生,名为善现行。以二空为方便,对于我以及我所等主观和客观的境界,毫不执著而一切皆空,名为无著行。菩萨依四宏誓愿,运大慈悲,与乐拔苦,成就了非常难得的殊胜善根,特别值得学人尊重赞叹,名为难得行,也叫尊重行。菩萨能够力行三轨,宣说佛法而教授学人,成就众生的如法如律之修行,名为善法行。对于真俗二谛都不执著,即不执著如如不动的真谛,也不执著森罗万象的俗谛,双非空有而显但中之理,名为真实行。 这是通过假观来分别一切万法,了知十法界各种差别现象的种性。修从空入假观,《观经疏》卷三说:“如果住著于空观当中,这与二乘的偏真有什么区别呢?这样是不能够成就佛法,也不能够真正利益众生的。所以别教的观空是不住著于空,而能够从空进入到假观的俗谛当中,知道众生的习气业障等毛病,认识了如何对治这些毛病的方法妙药,对应病情而授予法药,令他们得以依此方法而修行,所以叫做从空入假观。” 证道种智,《观音玄义》卷下(初)说:“能够知道一切法的规律、种类、因果等等的差别,就可以分辨世俗假名而不会错谬,所以称为道种智。” C、十回向 十回向,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所谓回向,即起大悲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即:真如实际是所证、无上菩提是所求、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如《四教义》卷四说:“此十通名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一切诸佛、四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入一切平等善根、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无著解脱、十入法界无量。 以不执著一切相的心态,常常往来于六道之中,而受六道依正果报,以不受一切法的境界来感受六道众生的烦恼痛苦,名为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观察一切缘起幻有的诸法,具有各种感受和作用,能够做到念念不停、心心无住,名为不坏回向。三世诸佛所有妙法,于一切时间当中认真修行,名为等一切佛回向。以广大誓愿的力量,普遍进入一切诸佛的清净刹土,而供养一切诸佛,名为至一切处回向。能够以法身常住的教法,教授给前来学习佛法的众生,名为无尽功德藏回向。修行无漏的善法,修习善法而能够不落二边,名为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能够观察善恶二法体性无有差别的平等一相,名为等随顺一切众生。自心得大自在,等同三世诸佛,常照有无二边,名为真如相回向。以般若妙慧观照十方三世一切诸法,境智两泯,能所双亡,成一合相,名为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觉悟一切诸法,都是中道无相,万法俱寂,一派圆成,名为入法界无量回向。 以上所述资粮位和加行位,就是别教菩萨的外凡位和内凡位,此教菩萨以中道实相作为生命的理想境界,从开始练习空观的十信位,到从假入空的十住位,再到从空入假观的十行位,以及训练中道第一义观的十回向位,虽然已经证得了两种不退,但仍然只是中道之外的境界,所以都还只是凡夫位而已。 4、证圣位 A、十地菩萨 十地,就是《华严经》、《十地经》和《十住经》等所说,圣位菩萨的十个位次。在《华严经》中,金刚藏菩萨在说完这十地的名称之后,就默然不语了。后由解脱月菩萨再三殷勤请求,才把十地菩萨的修行情况和证得境界,作了比较详细的宣说。为什么这样?因为此时的菩萨,已经真正的见到了佛性,犹如宝月印琉璃,不即是十八界诸法,也不离开十八界诸法,不是言语音声动作思维的假相,但也从来不曾离开言语音声动作思维,所谓“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无色无相,却又必须从种种色相上得以彻见,真是妙绝无伦!所以,到这里最好不要开口说话,影响听众当下体悟的机缘。但若是眼前大众,不具备这种慧根道眼,依旧不能直接契入,那也只好浑身落草,婆心恳切了。所以,金刚藏菩萨最后还是详细的解说了十地菩萨的修证情况。就是指:欢喜地(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届穷)、焰慧地(焰地)、极难胜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妙善地)、法云地。 欢喜(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乃至等觉,俱名圣种性),此是见道位,《四教义》卷四说:“从初地至佛地,都是在断除无明惑。只是从所证得的位次来分为三道:初地名为见道,二地至六地名位修道,从七地之后名为无学道。” 初地断除了无明的别见 ,启发真正的中道实相观,所以称为见道。又无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行五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阂土,初入宝所。也就是舍离凡夫的见地而进入圣人的境界,四魔 不能动摇,超越了有边和无边,有无平等双遮双照,名为欢喜地。 以真正的无相智慧进入凡夫众生的世界,如同于虚空相似没有任何污垢,名为离垢地。在前面初地的菩萨,除了安住中道佛性当中,和修习布施波罗蜜之外,还要闻思修习百法明门。而此二地菩萨则在持戒之外,还要进一步深入思维观察千法明门,也就对于无量法门的探索更为仔细、更为深入了。 光明智慧增长而上品信忍成就,修习成佛的道业,内心极为清净而光明智慧也随之出现,名为发光地。由于闻法及修定,慧力增胜,火一样的光芒焕发,能除诸冥暗。如受持佛法,于佛法的不明,就去除了。入了深定,那邪贪、邪嗔、邪痴等闇蔽,也不会再起,心光更加明净,所以叫做发光地。 随顺于下品无生法忍,来观察一切法的现象和本质,以智慧的火焰烧尽一切无明习气的惑业,名为焰慧地。在第四地的菩萨,从修十波罗蜜多来说,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了。约四、五、六地修共三乘法来说,是修习三十七觉分。因为精勤的修习觉分,火焰似的慧光,炽盛起来。依我见而来的著我、著法,种种爱著的习气,都如火烧薪一样,无余永灭,所以叫“焰慧地”。 随顺于中品无生法忍而修习佛道,三界之内的无明惑业,没有不消除空尽的,名为难胜地。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难胜。虽然要修行这种种念,但侧重点还是在修习禅波罗蜜,也就是以中道与佛相同的见解,来指导自己修习禅定,从而具备世出世间一切禅定的总持之法,不为一切凡夫外道之所扰乱。证得满分的禅定境界,于十度之中的定力非常最胜,但未涉及般若妙慧,所以从其自受用的角度来说,已经是难以置信的殊胜了。 随顺于上品无生法忍,观察十方三世一切诸法,都是寂灭性空无二无别,名为现前地。到了六地菩萨,在般若慧、大悲愿的资持下,能入灭尽定,而且于定中现证佛性。那时,佛法皆现前,了了明见,所以叫现前地。在这甚深的空慧中,“缘起真实性”也就是幻有即空,空即幻有的不二平等,也能深彻照见。到第六地,只要多修无相作意,就能现证空有无碍的缘起中道。所以六地菩萨,能常寂,又能常常悲念众生。常寂是般若的现证,所以这是大悲般若不二,为大乘的不共胜法,而胜过了、超出了二乘的智证。这样在满分般若波罗蜜的修习之后,空、无相、无愿等百千三昧都能获得,成就微妙不可思议的佛法,六度齐满,六弊永灭。于此中道佛性的见地之下,圆满具足定慧等持之力,若再精进努力,便能进入第七远行地了。 真正证得了下品无生法忍之后,观察有情众生的诸多烦恼体性,不有不无而离于二边的执著,常常精进地向上地的境界攀登,而心中却能够念念寂灭,名为远行地。到了第七地,就能于灭尽定中,念念能起定,也念念能入定。一般的入定出定,就是到了超作意位,也得有方便。而现在竟然念念能出能入。这不但是要入就入,要出就出,而且是入定就是出定,出定就是入定。这如《维摩经》说:“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由于定的深妙,依定的般若,也到了无相有功用行的境地。此菩萨具足修习十波罗蜜中的方便波罗蜜偏多,其余并非不行,只是随力、随分而已。所以,在真正彻底的明心见性之后,加工用行刻苦保任,还是不可缺少的。到这里,别教圣人无相有功用行的修道位就结束了。七地如二国中间的瓯脱地带,以前是有相行、有相与无相的间杂行、无相而有功用行,从此第七地满心以后,纯是无相无功用了。第七地到了这一边缘,所以叫远行。 证得了中品无生法忍,观诸法不生不灭,解脱了三界六道十方法界的各种束缚,身心真正达到了如如不动的地步,即名为不动地。七地菩萨方便慧成就之后,需要启发往昔所立誓愿,由于自身功德、愿力所摄、如来加持等等因缘,便可升进第八不动地。而在此地的菩萨还需认真修习无相的无功用行,也就任运自然趣入于法界的本来面目。 证入上品的无生法忍,并以此为观法,念念之中具足无量智慧辩才,学佛化度众生,完全成就无生法忍之大道,名为善慧地。九地菩萨,能得法、义、辞、辩──四无碍解智,在一切说法人中,为第一大法师,守护佛的法藏。菩萨能一音说一切法,为无量差别根性,一时说一切应机的法门,自然而然地不加功用。在十波罗蜜多中,九地能圆满清净一切力波罗蜜多。在这个地上的菩萨,其智慧善巧和度众生的能力,已经达到极致了,佛陀所说之法如爪上土,未说之法如大地土,此菩萨都能善巧了知如来已说未说之法,并能随应众生的根机而为宣说,使之闻法欢喜,深得妙法之受用。 证入中道寂灭之理观,准备接受佛陀的事业和职位,既相同于真如实相,又相同于法界体性,智慧微妙说法如云,普覆一切众生,名为法云地。菩萨到了十地,是法王子,位居补处,也就要圆满成佛了。这就有十方一切诸佛,放大光明,集合而流入菩萨的顶内。这是佛光灌顶,象征了一切诸佛的菩提智光,入于菩萨心中;菩萨的菩提智光,与诸佛无二无别;也就是菩萨的菩提心宝,圆满清净得与诸佛一样,这是成佛的象征。为什么叫法云呢?因为在十度的修学中,十地是智波罗蜜多增胜。除佛以外,九地菩萨的一切智慧善根,都不能及。所以不但能自在说法,而且能遍法界而现神通,现身说法。降澍大法雨,如大雨滂沛,无处不满;大地的一切卉草树木,不问大小,都得到滋润而茁长一样。法雨从法云而来,十地菩萨是:“从愿力生大慈悲,福德智慧以为密云;现种种身,为杂色云;通明无畏,以为电光;震大雷音,说法降魔。一念一时,能于上所说微尘世界,皆悉周普,以善法雨,甘露法雨。”所以,十地菩萨的现通说法,能长养一切众生善根,如大云的时雨滂沛一样。 别教圣人就在中道实相观的背景下,有次第的对十波罗蜜进行修习,在彻见佛性后,步步增上,勤奋于十波罗蜜一切法门,直趋圆满菩提佛果。须经极为久远劫的精进不懈,才能成办大乘菩萨行,方能成就菩提道上那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宣扬正教,永无疲倦!直到最后法云地,说法如云布雨,滋润一切众生。 B、等觉菩萨 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亦名有上士。于十地的后心利用中道寂灭之理观,再断一品无明,方能证入等觉位。《四教义》卷四说:“就是得到了圆满的边际智 ,而进入重玄门 。如果相对于法云地来说,就可以称之为佛了。但相对于妙觉佛果而言,就称为金刚心菩萨,也叫做无垢地菩萨。五阴魔、烦恼魔、天魔等三魔已经除尽,唯独还剩有一品死魔,还需要断除最后的无明习气。” 《四教仪集解》卷下说:“发广大智解而能够随心进入百千三昧,于三昧中观照一实相之理,而无生死相,无涅槃相,寂灭无为。相对于妙觉来说,还相差一个等级,对比于以下的十地而言,则可以称为觉,所以就叫做等觉。所修行的观察真理之智慧,纯一无杂坚固锐利,比喻就象金刚一般,名为金刚心。” 一生补处,还剩一品无明,所以还有一生,超越了这一生,就补上了妙觉佛果的极位。《观音玄义记》卷上说:“犹如王太子将绍王位,先且暂时储于东宫的意思一样。” 《妙宗钞》卷上说:“还有一品微细的无明惑可以断除,这就叫做有上士。” C、妙觉佛果 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众,转无量四谛*轮,即此佛也。《四教义》卷四说:“金刚心位的最后一刹那心,朗然独照功勋圆满大觉现前,微妙的般若智慧已经穷源揭底,最后一品微细无明习气顿时除尽,名为真正解脱。翛然自在无牵无挂,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名为妙觉地。” 四、圆教的修证次第 天台宗所说的圆教义理,如《四教义》卷一说:“圆就是不偏的意思,这个圆教所阐明的是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法性与无明为真俗二谛相即的中道之理,事造理具三千诸法圆融具足无二无别,专门教化最上利根之人,所以称为圆教。” 这是说,在化法四教当中,圆教乃是最为深妙的教法。《法华经》以外的其他大乘经典并非不谈圆教,然均杂有藏、通、别之粗教,故并非究竟圆满了义的教法;而《法华》所说则是纯圆独妙,胸襟之广大,超越之微妙,高出余经。圆教之意就是中道实相的妙理,一切万有诸法当体即是真如实相的中道;三千世间即空、即假、即中。三千世间是一切万有的事理总别,本来互相融镕、虚通无碍。三千诸法非如吾人目前之所思虑,而是远离凡虑的,故即空。而其当处诸相宛然,柳绿花红不相紊乱,故即假。此不紊乱的诸相当体,即是融镕无碍、绝妙不可思议,故云即中。如此,三千世间三谛圆融,事理、色心、因果悉皆不二,此称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云一色一香非中道。凡此皆表示:“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三千无改无明即明”。故其“即”并非如通教之二物相合,也不是别教的背面相翻,而是当体即是的“即”,烦恼生死本身即是菩提涅槃。虽云中道,并不是从空、假而出的中,而是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圆教所阐扬的是“不但中”之中道实相,此乃是究竟了义的无上圆满教法。 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三一相即,无有缺减,名圆满。圆见事理,一念具足,名圆足。体非渐成,故名圆顿。圆伏五住,圆常正信,圆断五住,圆行一行一切行,圆位位位相摄,妙用庄严,故云自在,四悉普益,故云建立。这是说,大开圆解之后,就能够具备圆教圆满纯正的见地,具备了这样的见地之后,在整个修行道路上,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修行方式,那就是在“一切都是圆满究竟的真实”这个思想上,以无有修行的心态来修习一切诸法。 圆教初入门的修行者,听闻到了圆教的名字义理,解悟圆教的道理之后,便能利用一心三观,观察一境三谛,境智相应,而此五住烦恼也就不伏而伏,故名为圆伏。圆常正信即佛之理,对于自己身心世界的一切万事万物,就是微妙实相的全体,一切色相皆是佛身,一切音声皆是佛语,一切心念皆是佛意,一切都是圆满究竟的真实,能够彻底相信,不惊、不怖、不疑,亦不怯弱,敢于承当。圆断就是圆满断除五住烦恼,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圆断烦恼是不断而断,并非有一个烦恼可以作为断除的对象。因为在前面已经圆信当下即佛的道理了,所以,在生活中遇到了任何烦恼,都能够看到烦恼的真实就是菩提的真实,烦恼的作用也就是菩提佛性的妙用,如此,便能圆断五住烦恼,开佛知见,住大涅槃,名为圆断。圆行就是指一行一切行,此乃真正了不起的大乘修行方式啊!!!任意摄取一行,就圆满具足了十方诸佛在内的一切行持,屈伸臂倾,即到莲池海会,言语动静,无非最上菩提,真是妙行无住,可谓自由极点。圆位就是指位位相摄,一位一切位,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妨行布。如《摩诃止观》卷一说:“云何入圆位?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名圆位。” 所谓“从初发心,便成正觉。”证悟初住的时候,就具足一切位次的功德利益,圆满无缺,自在无碍。这是圆教看待修证位次的眼光,虽然不无修证位次的前后,但是全然秉持完美无缺的心态来证得,所以在每一个位次上,都能够心安理得,没有任何的隔阂障碍。美哉!圆教之位次。 1、基础行 圆教修行的基础与别教相同,但需要对机者方可进入正道的修行,大乘佛法的共同基础有五:一、持戒清净。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就要守护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轻重等持、尽力而为,也就是养成一颗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培植福德,锻炼身心,增强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学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宝为生命的依靠和归宿,在心中生起三宝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宁静、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贵之真宝。三、发出离心。藏教行人必须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许多负面的行为,如贪嗔痴,以及不稳定的轮回特质,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等。四、发菩提心。针对出离心而言,菩提心就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但希望自己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且还强烈的期盼其它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誓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彻底解脱一切苦厄、或者究竟涅槃之极乐,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深切愿心。五、大慈悲愿。在轮回中感受到了无量无边的烦恼痛苦,所以同时发起无上大愿,祈愿一切烦恼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同时真切感恩一切众生都如父母一般慈悲,与佛体同枉受苦轮。有了这样的深切大愿,主要表现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上。 2、五品资粮位 A、随喜品 随喜就是随顺妙法而欢喜的意思。如经中说:“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随喜妙法。所谓妙法,即是此心。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心即空、即假、即中。深明一心三观之旨趣,具有不可思议之妙用。从而生起无与伦比的欢喜赞叹,具足清净庄严的微妙功德。 《法华文句》卷八说:“随顺于诸法的事相和理性,无二无别,喜就是庆幸自己和庆祝他人。” 《妙乐》卷十三说:“事理只是权巧方便和究竟真实的异名,了解这个权实,就是非权非实,所以能够无二无别,这就随顺开权显实的事理了。所谓自己他人的,理性本来就具有事相的缘故,所以能够庆祝他人,事相本来也就具有理性的缘故,所以能够自己感到庆幸。再者,不二而二,所以庆幸自己和他人;二而不二,所以明了双非自己和他人。” 《法华玄义》卷五说:“如果有人宿世培植了深厚的善根,或者值遇善知识,或者从经卷当中,圆满地听闻了圆教的妙理,所谓一法一切法(假),一切法一法(空),非一非一切(中),不可思议,从而生起了圆满的信解,知道了一念心当中具备了十法界,譬如一微尘就具有大千经卷一样,立即想要开启这个真心,继而修习圆教的观行。圆教的观行,就是指一行一切行,所谓十法成乘,依次观照使十心成就,其心念念都能够与诸波罗密相应,这就称为圆教五品位最初的随喜品位。” 如《止观大意》说: 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 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B、读诵品 《天台四教仪》说:“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谓内以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止观》卷七说:“善于讲说微妙的佛法义理,并能与自心相互印证融会,譬如膏油能够帮助火光,这个时候的心观就更加明朗,名为第二读诵品。” 读诵比如膏油,圆观比如火光。《法华文句》卷八指出:“眼看文字为读,看过而不忘记为诵,对所读经文生起了信心所以叫做受,保持这种觉受而使其成为一种力量就叫做持。” C、说法品 《天台四教仪》说:“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内解转胜,导利前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如《法华文句》卷八说:“宣传名为说,圣人的经书很难理解,必须经过解释。” 《法华玄义》卷五说:“修行者内观展转增强,外在事相上的修行又越发显著,圆满的理解已经在自己的心中生起,由于深广的誓愿熏习启动,再加上宣说一乘之佛法,如实无误地演说传布。说法开导众生,这是使眼前学人得以证道的全部因缘,教化众生的功德归于自己,观照十法成乘的十种心就能够三倍于以前而转向明了,这就叫做第三说法品的位次。” D、兼行六度 《天台四教仪》说:“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福德力故,倍增观心。”再如《法华玄义》卷五说:“前面所说的这些首先熟练观心,却还未来得及牵涉事相。现在内心的正观已经稍微明显了,就能够傍兼利益众生了,能够以微少布施的功德与虚空法界等无有异,使所修习的一切法都能够趣向檀波罗蜜,檀波罗蜜就是法界,其余的五种波罗蜜也是如此。事相上的修习虽然很微少,但其发心却是非常广大,这是指以理性的观照作为正修,以事相的修行作为傍助,所以说兼行布施等。事相上的福德资助理性上的智慧,就能够使十乘观法的十种心更加强壮,这就叫做第四品兼行六度的位次。” E、正行六度 《天台四教仪》说:“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持戒等。谓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阂,转胜于前,不可比喻。”《法华玄义》卷五说:“修行人的圆观稍微熟练了,理性和事相将要圆融无碍,涉及事相而不妨碍理性,处在理性当中而又不隔离事相,所以具足修行六度。如果修布施的时候,没有能所二边的取相和执著,尽十法界中的依报和正报,一施舍就能一切全部都同时施舍,财物、身体以及生命、无畏都能够平等地完全布施。如果持戒的时候,性罪重戒以及只犯讥嫌的轻戒,也能够平等而无有差别,五部律所制定的重戒轻戒,都不会有所触犯。如果修行忍辱的时候,生忍、法忍乃至寂灭忍,都能荷担负责而安心忍耐。如果修行精进,则能够色身和内心都清净,没有间杂没有退转。如果修行禅定的时候,随意进入各种禅定,宁静和散乱都不妨碍。如果修习般若智慧的时候,权巧方便和究竟真实这二种智慧,究竟明了而通达,乃至世间的知识才能,治理国家、养育生命、生产技术、一切事业,都能够与诸法实相不相违背。具足了解释佛之知见的能力,而对于自己的正观理性的修行,譬如大火得益于柴薪一样,这是第五品正行六度的位次。” 3、十信加行位 圆教的贤位就是指六根清净位,也就是圆教十信位,在这个位次上的修行人,已经进入了中道佛性的正法之内,但仍然还只是一个凡夫,所以也叫内凡加行位。初信断除见惑,七信断除思惑,十信断除尘沙惑,但这些惑业并不是圆教行人刻意想断除的,而是任运自断,不断而断的。如《天台四教仪》说:“进六根清净位,即是十信。初信断见惑,显真理,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别教初住齐,证位不退也。次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与藏通二佛,别教七住齐,三界苦集断尽无余。故《仁王》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解曰:十善者,各具十善也。若别十信,即伏而不断,故定属圆信。” 正如《辅行》卷六上说:“从最初圆解妙法以来,就能够三谛圆修,与次第修证的意义永远也不相关。这是讲圆教行人的粗重见思惑是任运断除的,断除的惑业与次第修证而断除的则是相同的。” 又在卷七下说:“五品位就已经能够圆伏五住烦恼,哪里会到了这个位次还特别来断除见思惑呢?只是因为在圆教修行的过程中,对于粗重的见思惑就会自然而然地首先断除,犹如冶铁一样,铁上的粗垢自然就会首先脱落。” 4、圆教圣位 圆教修证的圣位包括了分证即和究竟即,分证即有十住、实性、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位次,究竟即就是妙觉佛果,总共四十二个位次,华严的四十二个字母,就表明了这圆教四十二个位次的修证情况。《天台四教仪》说:“入初住,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谓:解脱、般若、法身,此之三德,不纵不横,如世伊三点,若天主三目,现身百界,八相成道,广济群生。” 这是阐明了断除无明惑而证的中道实相之理,全体而起妙用的情况。获得三德的前后次第,本来依次是:法身、般若、解脱,现在这里是根据初住菩萨,缘因善心、了因慧心、正因理心等三心而开发的顺序,作为次第的。所谓不纵不横,这是差别于别教的非纵即横。《释籖》卷六说:“虽然一点在上面,但是不同于三点水的纵向排列,三德也是如此,虽然法身本有,但是不同于别教所说的为无名烦恼等惑所覆盖;虽然二点在下面,但又不同于烈火的横向排列,三德也是如此,虽然般若和解脱二德是属于修习而成,但是不同于别教的行人,理体本来具足,而不能够相摄互收。” 5、妙觉极果位 最后我们来谈谈圆教的究竟即佛——妙觉位,这是圆教修证的极致,也就是天台教法当中所指出的最高的修证位次了,这是生命的圆满究竟处,所有一切都到了圆满究竟的地步,真的没话说,不可思议不能形容了。如《天台四教仪》说:“进破一品微细无明,入妙觉位,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圆教佛相也。” 我们把圆教修证的贤圣位作了简要的说明,实际上这些只是一个大概的脉络而已,如果要想仔细的把每个位次的修行方法和证悟境界全部介绍出来,对于我们这些局限狭隘的凡夫而言,无异于管窥蠡测、坐井观天,因为圆教的教法和修证,就连别教的地下菩萨也不能望其项背,真可谓:荡荡乎,莫知其高厚! 但是,假如我们具备了不二的信心,就在圆教教法的字里行间,就在我们的见闻觉知处,深入体悟吾人当下没有任何局限、没有任何片面狭隘的心性,在扬眉瞬目、举手投足之际,跳出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窠臼,却来观时间,真是好快活!言语动作之间,离却心意识,思维考虑之际,翻到时空界,或可言下悟入佛之知见,只在弹指之间,过去未来现在,所有知见计较、是非人我,全都融入如来大光明藏,是又何等庆快?何等当机立断啊!!诸位善知识,圆教的究竟真理,就在这六根门头放大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