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八大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八大门

  第八大门

  第八大门三番料简,主要引经证明,并提出弥陀、释迦和安乐世界、娑婆世界的比较,而劝舍此土,祈求往生。

  △第八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八大门中,分三部份来讲。

  第一、略举诸经来证,劝舍此忻彼。

  第一、略举诸经来证明,劝大家舍弃此娑婆世界,欣悦彼国极乐世界。

  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较。

  第二、将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作一比较。

  第三、释往生意。

  第三、解释往生西方净土的意思。

  ○第一、略举诸大乘经来证,皆劝舍此悕彼者。

  第一、略举诸大乘经来证明,都劝大众舍弃此世界,欣悦彼西方净土。

  一、谓耆阇崛山[1]说《大经》二卷;

  一、佛陀在耆阇崛山,说了二卷的《无量寿经》。

  二、《观经》一部,王宫、耆阇两会正说;

  二、在王宫及耆阇崛山二处的法会上,说了一部《观无量寿佛经》。

  三、小卷《无量寿经》,舍卫[2]一说;

  三、在舍卫国说了《阿弥陀经》一卷。

  四、复有《十方随愿往生经[3]》明证;

  四、又有《十方随愿往生经》,证明往生净土。

  五、复有《无量清净觉经[4]》二卷,一会正说;

  五、又有《无量清净觉经》二卷。于法会中正说往生之事。

  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

  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

  诸余大乘经论,指赞处多。如《请观音》、《大品经》等。又如龙树、天亲等论,叹劝非一。余方净土,皆不如此丁宁。

  其余的大乘经论,赞叹西方净土的还有很多,譬如《请观音经》及《大品般若经》等。又如龙树菩萨及天亲菩萨等所作的论著,也处处赞叹,劝往生西方净土。其余的诸佛净土,都没有像这样多次地叮嘱的。

  ○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较者。

  第二、比较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

  谓此佛释迦如来八十年住世,暂现即去,去而不返。比于忉利诸天,不至一日。

  释迦如来住世只有八十年,只是暂时的出现马上就走了,而且一去就不复返。停留的时间,还不满忉利天的一天。

  又释迦在时,救缘亦弱,如毗舍离国[5]救人现患等。何者?时毗舍离国人民,遭五种恶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两耳出脓,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无声,五者所食之物化为粗涩。六识[6]闭塞,犹如醉人。

  释迦如来在世的时候,救度众生的机缘也微弱。就拿毗舍离国的人生病这件事来说,当时该国人民,生了五种恶病。眼睛充血变红,两耳流出脓来,鼻孔流血,口不能说话,所吃东西时觉粗涩无味。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觉的活动都闭塞而停止,好像喝醉的人。

  有五夜叉[7],或名讫拏迦罗,面黑如墨,而有五眼,钩牙上出,吸人精气。良医耆婆,尽其道术,所不能救。时有月盖长者为首部,领病人皆来归佛,叩头求哀。尔时世尊起无量悲愍,告病人曰:“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汝等一心,合掌求见。”

  有五个夜叉,或叫讫拏迦罗,面部黑得像墨,长着五只眼睛,犬牙向上突出,专吸人们的精气。当时的良医耆婆,用尽了他的医疗能力,也救不了这些人。当时有位叫月盖的长者,带领这些病人来到佛陀处,向佛陀叩头求救。世尊见此情,就无量悲愍地说:“西方有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你们要一心合掌求见。”

  于是大众皆从佛劝,合掌求哀。尔时彼佛放大光明,观音、大势一时俱到。说大神咒,一切病苦,皆悉消除,平复如故。然二佛神力,应亦齐等。但释迦如来不申己能,故显彼长,欲使一切众生,莫不齐归。是故释迦处处叹归,须知此意也。是故昙鸾法师,正意归西,故傍大经奉赞云:

  于是,众病人听从佛陀的劝告,都合掌哀求西方三圣。此时阿弥陀佛大放光明,和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为众生说大神咒,结果他们的所有病苦都消除,恢复了以往的健康。这二尊佛的神通力量,本来是相同的,而释迦如来不显示自己,有意让阿弥陀佛来发挥长处,为的是使所有的众生都归向阿弥陀佛。要知道释迦如来处处赞叹、指归西方,就为的是这个意思。所以昙鸾法师亦劝往生西方,故依照《无量寿经》,造《赞阿弥陀佛偈》称赞说:

  “安乐声闻菩萨众,

  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

  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

  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

  是故顶礼平等力[8]。”

  “安乐世界的声闻及菩萨众,所有人天都智慧洞彻,人天的身相庄严没有差别,但以随顺他方故亦有此名。佛陀的容颜相貌端正无比,身体精微奇妙非人天所及,虚无之身实是无极之体,故我向平等度人的世尊顶礼。”

  ○第三、释往生意者。就中有二:一、释往生意;二、问答解释。

  第三、解释往生的意思,分二部份来说,一、解释往生的意义。二、回答问题。

  第一、问曰:今愿生净土,未知作何意也?

  第一问:现在我们发愿要往生净土了,但不知在心意上从何入手?

  答曰:只欲疾成自利利他,利物深广,十信[9]三贤[10],摄受正法,契会不二,见证佛性,明晓实相,观照晖心,有无二谛,因果先后,十地优劣,三忍[11]三道[12],金刚无碍,证大涅槃。大乘宽运,欲无限时住,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答:只希望很快就能成就自利利他,以利益万物既深且广,证得十信位、三贤之位,摄受一切的正法,以契合融会不二法门,证悟佛性,明白晓了诸法实相,以心观照有无二谛、因及果的先后次第、比较十地阶位的优劣,得到三忍、三道,获得无障碍的金刚定[13],证得大涅槃。由于大乘法门度生范围宽广,故希望无限时地住于世间,是为了度尽陷于无边生死之海的众生。

  问有三番。

  第二个问题,分三个方面来解释。

  问曰:愿生净土,拟欲利物者。若尔,所拔众生,今现在此。已能发得此心,只应在此拔苦众生。何因得此心竟,先愿生净土?似如舍众生,自求菩提乐也。

  问:发愿往生净土的人,而又希望利益众生,如果是这样,所要拯救的众生,现在就在我们身边。既然已经发了度众生的心,就应该在这里救拔苦恼的众生,为什么在发了菩提心之后,却反要先求往生净土,这不成了舍弃众生,而只是自己追求菩提的快乐吗?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如《智度论》云:“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一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答:这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如《大智度论》中所说的,有二个人都见到父母眷属,跌落在深渊之中。有一个人就直接跳下去尽力解救他们,但由于能力不够,和被救者一起死亡。另一个人则走到较远的地方,去找来一只船,然后乘船来救溺水者,最后就一起脱离此难。菩萨亦是这样,在没有发心之前,于生死中流转,和众生没有两样。但是在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应先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待取得大悲船之后,再以无碍的辩才为动力,进入生死海中,救济众生出离灾难。

  二、《大论》复云:“菩萨生净土,具大神通,辩才无碍,教化众生时,尚不能令众生生善灭恶,增道进位,称菩萨意。若即在秽土拔济者,阙无此益,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也?”

  二、《大智度论》还说到:“菩萨生到了净土之后,具足大神通力,又有无碍的辩才,但在教化众生时,还不能使更多的众生生善灭恶,增进修道的阶位,以符合菩萨的心意。如果菩萨不先往生净土,即在此秽土救拔众生的话,根本没有利益众生的无碍辩才与大神通力,简直像把鸡逼入水中,这只鸡怎能不湿呢?”

  三、《大经赞》云:

  “安乐佛国诸菩萨,

  夫可宣说随智慧,

  于己万物亡我所,

  净若莲华不受尘。

  往来进止若泛舟,

  利安为务舍适莫,

  彼己犹空断二想,

  燃智慧炬照长夜。

  三明六通[14]皆已足,

  菩萨万行观心眼,

  如是功德无边量,

  是故至心愿生彼。”

  三、故昙鸾大师在《赞阿弥陀佛偈》中称赞说:“安乐佛国土的诸菩萨,都可随众生的根器和智慧弘扬佛法,自己则已经亡我及我所有,清净似莲花不沾染一尘。去来进止犹如在泛舟,为利益安乐众生而舍爱恶,已证空性断有无之二想,以智慧的火炬照茫茫长夜。三明及六通全具足,以菩萨所修万行而观照内心,无量无边的功德皆具备,故我至诚发心愿求往生。”

  --------------------------------------------------------------------------------

  [1] 耆阇崛山,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的东北部,相传释迦佛陀曾多次在这儿演说佛法,《无量寿经》即是在此说。

  [2] 舍卫,古印度北憍萨罗国都城,有时亦以城名为国名,称舍卫国。相传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曾住此说法多年,《阿弥陀经》即在此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中说。

  [3] 《十方随愿往生经》,《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五、《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列为疑伪。印光法师《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一》云:“《十往生经》,乃《观经》初首三种净业之疏,刻以传世,亦无不可

  [4] 《无量清净觉经》,全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为《无量寿经》的异译本。

  [5] 毘舍离国:释迦佛时代,印度诸大国之一,在中印度,是著名的维摩诘居士所居之处。

  [6]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是八识中之前六识。

  [7] 夜叉,又作药叉、阅叉等,古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精灵,也有将它看作恶鬼的。

  [8] 平等力,因为如来具有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悲神力,故用平等力作为佛的尊称。

  [9] 十信,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该行的十种行,具体指: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

  [10] 三贤,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重修行阶位。可分小乘的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

  [11] 三忍,忍即体悟、认识事理而安住於佛道不动其心。三忍有多种解释,善导法师在《观经四帖疏》中提出:喜忍,因念阿弥陀佛而生欢喜之心;悟忍,因念佛而得悟解;信忍,因念佛而住於正信。

  [12] 三道,佛教修行的三个阶位:见道,通过修行初明佛教之真理而断除见惑之阶位;修道,领悟真理後反复修习,以断贪、瞋、痴等烦恼;无学道,已断三界烦恼,修习圆满。三道依次渐进修习,具体内容,大小乘有不同说法。

  [13] 金刚定,又名金刚三昧,即菩萨于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的烦恼而得的禅定。

  [14] 三明六通,通过修习,达於无学位,除尽愚暗,而於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明为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通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前五篇文章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九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十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十一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十二大门

天台宗·所依经典:0262 妙法莲华经(姚秦.鸠摩罗什

 

后五篇文章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七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六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五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四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三大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