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圣凯法师:入世与出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圣凯法师:入世与出世

 

  (1997年7月25日)

  尊敬的净慧老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这是我第二次跟大家共同探讨佛法。佛法讲因缘,我们今天能够在一起,都是有宿世因缘的。有一句话说:“百年同修同船渡”,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有的同学说腿痛,其实你哪里不痛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中,只不过有时感觉不到而已。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入世与出世》。入世是痛苦,出世是快乐。大家的生活可以说是入世的,很现实。入世生活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根身、感情、人群等。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圈圈里面,在这里面走来走去,一直没有走出去。只有三界超脱了,才是真正的超脱。

  我们在家庭、社会里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起心动念都是入世的。我们为什么学佛呢?是为了追求人生的解脱,这就是出世。怎么样把入世与出世结合起来,从佛法中得到一些利益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一、入世的生活

  我们先谈谈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物质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每天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劳累,佛法对我们的物质生活并不排斥,而是很的指导性的。翻开《阿含经》就不难发现,佛陀对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有教导,他教我们怎样赚钱,怎样花钱,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孩子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如今“流行风”转来转去,比电风扇还厉害,搞得不少人晕头转向。佛陀说:一个人的外表是假象,不要过于注重外表,要注重内心。一个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身穿粗布衣裳,也不会影响别人对他的尊敬。澳大利亚一位法师告诉我,他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很多女孩问他穿的是什么衣服,他说是最流行的衣服,于是很多人要买他的衣服。他说如果卖给你,我的衣服就不流行了。学佛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标准,穿什么适合就穿什么。吃也一样,是为了藉假修真。要修行佛法,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行的,明白了这一点,吃什么好。有个和尚曾经问慧海禅师如何用功修道,慧海禅师说,吃饭的时候就吃饭,睡觉的时候就睡觉。那个和尚说,这不是跟我们平常人一样吗?慧海禅师说,平常人吃饭时百般思索,睡觉时千般计较。近代的弘一大师是律宗的高僧,有一次他的好友夏丐尊去看望他。夏丐尊看到弘一大师吃的是黑黑的咸菜,就问他为什么吃咸菜,大师说咸有咸的味道。饭后见大师喝的是白开水,就问他为什么不喝点茶,大师说淡有淡的味道。咸也好,淡也好,只要自己觉得心安就好。住也一样,只要心安,东南西北都好。佛陀告诉我们,住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有宽阔的胸怀,住在哪里都能安得下。

  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速度是最快的?有同学回答是光速。其实最快的是我们的心。《阿弥陀经》中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有同学说,这么远,我坐火箭都到不了。佛陀告诉我们:“于一念顷,即得住生。”十万亿佛土,一动念就往生了。

  接着我们讲讲根身。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在生活中我们靠六根来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有些人不是靠这些来寻求快乐,记住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有人曾问我:佛会不会生气。我说:你生气吗?他说:生气。我说就是因为你生气,佛才会生气。唐朝一位法师写道:“世事悠悠,不为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吾复何忧?”皇帝知道这个消息,很生气,派卫兵去抓他。当时禅师正在用牛粪煮石头,牛粪烧得烟很大,禅师被熏得鼻涕眼泪一大堆。卫兵说:你的鼻涕掉下来了。禅师说:我才没有闲功夫为你们这些俗人擦鼻涕呢。然后夹起石头放进嘴里说:哎呀,真好吃。卫兵见状,便回去报告皇帝,皇帝感汉道:真是人间之福田!这样的修行人就不是靠根身来追求外在的快乐以满足自己,而是通过修行来追求内在的心理世界。

  下面来谈谈感情。佛称众生是有情众生,人都是有感情的,冷酷无情的人被称作冷血动物。真正的感情来自智慧,来自慈悲。父母爱孩子该怎样爱?作为子女,同样要孝顺父母。父母很辛苦,养我们这么大,我以朋友的身份劝告大家要多孝顺父母。

  第三点我们讲讲人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群,走路,有修路人为我们修路;坐车,有司机为我们开车,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群体里。生活在群体之中就难免有矛盾冲突,有痛苦,这就是入世的生活的痛苦。

  下面讲讲入世生活

  1、我们的世界是五欲尘劳的世界。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2、人我纷争的世界。佛说我们末法众生是斗诤坚固。3、重重灾难的世界。自然界有水灾、风灾、地震等等灾难。社会上加给我们怨憎会苦,所谓冤家路窄。我们的身体要遭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痛苦。“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恨心一起,你的功德就会消失,业障都会上来。

  二、出世的生活

  佛教讲出世的生活,非离开人间,非期于来世,也不只是了生脱死,自我解脱,不管世间的痛苦。我们一样在世间生活,但是要用出世的精神和无深广的智慧来从事救度众生的事业,使每个人都发起出离心,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让世间充满佛法的和平与真理。这是佛教出世精神的真正目的。

  1、小乘出世的生活。

  小乘阿罗汉“视三界如牢狱,看生死如冤家”。跟我们世间生活正好相反,他们对物质的要求极少。他们抛开感情,实行的是内心的平静、安详,开发内心的智慧。翻开《阿含经》可以发现,当时原始佛教徒的物质生活是很贫乏的。比如他们穿的是三衣,钵只有一个。当时佛陀的姨母缝了两件衣服想供养他,佛陀只收下一件,另一件让她去供养别的比丘。原始佛教徒在物质上很贫乏,感情上很淡泊、沉寂,他们斩断了贪图利养的观念,追求的是人格的升华、心灵世界的净化,拓展生命的永恒。当时迦叶尊者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被称作头陀第一。迦叶尊者上年纪时,佛陀劝他放弃苦行,回到僧团里,充当上座,领导大家修行。可是,迦叶尊者说:佛陀,我不能接受,我要以苦行作为榜样,使后代的佛弟子明白,只有通过苦行才能坚定我们的信仰,激励我们的精神,才能真正做我们心灵的主人,遨游在三世诸佛的真理之中。

  2、禅者的超然生活

  中国佛教的禅宗很伟大,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禅师。很多同学问我禅师开悟后究竟是怎样的?其实禅师开悟后的生活是和平、宁静、安祥、超然的,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腾云驾雾,玄而又玄。他们还是在行脚、修行,还是在林下水边长养圣胎。大梅法常参马祖道一,开悟后还是以荷叶为衣,以松子为食。南泉普愿禅师开悟后牧牛彩樵为生。六祖在五祖那里的工作是舂米。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超脱和恬淡。古代许多禅师都是从水头、菜头、火头、行堂中出来的。搬柴运水无不是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的是最伟大的神圣使命。禅的超然性需要我们去亲证,“妙高峰顶,不容言说,第二峰头,或可言传。”真正禅的境界是不容地你说的,只能去体证,佛法只是为你指明道路。唐朝一位比丘尼玄机禅师参雪峰禅师时,雪峰禅师问:“你从哪里来?”玄机答:“从大日山来。”雪峰禅师问:“日出也未?”答:“日出则融雪峰。”雪峰禅师问:“玄机日织几何?”答曰:“一丝不挂。”雪峰禅师没再说什么。玄机走到门口时,雪峰突然说:“你的袈裟掉地上了。”玄机连忙回头看。雪峰说:“好一个一丝不挂!”这个公案说明玄机没有真正解脱,还是有挂碍。所以禅的超然性光靠口头说说是不行的,知识分子学佛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菩萨的无住生活

  菩萨以慈悲、智慧为本,他们已经能够安住在出世的生活里,具有出世的般若智慧,然后大行慈悲,入世广度众生。台湾有一位慈航法师,他在遗嘱中写到:“只要一人未度,切勿自己逃脱。”就象地藏菩萨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维摩经》中写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住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就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什么叫不住呢?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不住生死,是由于智慧的缘故,不住涅,是由于慈悲的缘故。佛经里说:不唯不住有,亦且不住无,不唯不住无,亦且不住无无。六祖因听五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后来写了个偈子:“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慧能大师体悟以这种自性横遍十方法界。安于无住,才能无所不住。菩萨的无住生活是要改变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和断见。身住在世间,但不执著于世间,世间的忧悲苦恼才会远离。喜舍一切才是真正菩萨的无住生活。

  4、佛陀困位的生活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他修行在人间,说法在人间,最后在人间证入涅槃。他在人间同样也有恩恩怨怨,那他是怎样处理的呢?我们学佛不是学人,人是有缺陷的。学佛是以佛陀的精神来处理我们的生活。佛陀原是迦毗罗卫国太子,迦毗罗卫国国力弱小,当琉璃王要攻打迦毗罗卫国时,佛陀挺身而出。当琉璃王大军过来时,佛陀坐在路中间。当是印度有个风俗,战争期间,看到出家人必须撤兵,琉璃王只好退兵。第二天情况依然如此,第三天,琉璃王只好亲自走上来问佛陀为什么不坐在树下乘凉,而坐在马路中间。佛陀说:亲属之荫胜余荫,如果国家灭亡了,我坐在树下乘凉还有什么意义呢、佛陀出家前有个妻子叫耶输陀罗,佛陀成道后,回家看望家人。见到耶输陀罗时,佛陀慢慢地对耶输陀罗说:你辛苦了,感谢你,我对你是很抱歉的,但是我对得起一切众生,请你为我欢喜,我现在已经达到历劫以来的本愿了。佛陀是很有人情味的,但他超脱了感情的束缚,净化了感情,以一切众生为耶输陀罗和罗睺罗。正因为有这样伟大的胸怀,才有这样伟大的教化广布人间,我们今天才有机会听闻佛法。佛陀的生活正是在平凡之处显示不平凡。佛陀在印度同样遇到很我烦恼,提婆达多因为要求佛陀教他神通,被佛陀拒绝,他便联合阿阇世王反对佛陀。但是佛陀平静地说,我们对付斗争的方法是智慧和忍辰,守护自己的心最为要紧。

  三、我们如何入世出世

  首先要有度人的发心,再来充实自我的能力。到底是先度人还是先度己,还是度人度己是一体的?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先有度人的发心。再来充实自我的能力。发心很重要,就是让我们的念头保持很大的力量。学佛需要你下很大的决心。一个心念动,就是发心。我们如果念念趋向善,我们就能向善。有一念的心,就能够成就事业。我们不要乞求人的恩赐。有人曾经问日本的铃木大拙先生,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是什么?铃木先生:抛弃依赖的心。

  发心有四种:

  1、发慈悲心,人我无间。佛经里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需要智慧。有慈悲无智慧是好心肠的傻子,有智慧无慈悲是冷酷无情。有慈悲有智慧就是中道。我们平时要多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多替别人着想,少一点我执。

  2、发信愿心,常随佛学。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教强调信仰,信仰才会产生力量。信仰是无条件的,要心甘情愿为信仰而献身。我们学佛总在讲条件,总在想学这个有什么结果,这不行。佛法有时是不能用理性去判断的。正信以实德能。正信的对象是功德圆满的圣贤。愿,就是愿力。

  3、发菩提心,上弘下化。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可以说,菩提心就是青年人的心。大家是否注意过。寺院里的罗汉像是老和尚像,而菩萨像都是年轻人的像。年轻人有悲天悯人的心,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年轻人纯洁的心就是菩担心,年轻人就应该发菩提心。

  4、发无我心。慈悲里如果有个我,慈悲心就不能大起来;如果信愿心里有个我存在,那么信愿主就发不起来;学佛修行如果有个我,就不能解脱。要学佛法先无我,这是给大家提出一个要求,需要大家一点一滴去做。

  我们正因为有这四种心,才能有充实自我的能力。如果你是科学家,你要有追求真理的心,你的科学必须对众生负责;如果你是医生,你的医术应该是高超的,医德应该是纯洁的;如果你是教师,你必须对你的学生负责。这都是提高自我的能力。

  再一个先有出世的思想,再来做入世的事业。有些人只能入世,不能出世;有些人则只能出世,不能入世。我们要先有出世的思想,才能做入世的事业。如果没有出世的思想,对世间就容易想贪著心,这就需要我们:

  1、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古人讲,今天你把鞋子脱在床下,明天早晨不知道还能不能穿得上。死无定期,任何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就是无常。无常不是消极,正因为无常,我们才要积极去做。

  2、对物质不拒不贪。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但不能对它生起很重的贪心。

  3、对情爱不执不舍。爱不重不生娑婆。为什么我们生在这个世上?很简单,因为我们曾经爱过。佛经里讲,去除一分爱念,增加一分道念。爱需要我们用智慧和慈悲去净化、引导。

  4、不能自满,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今天我讲入世与出世,给大家提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先有度人的发心,再来充实自我的能力;先有出世的思想,再来从事入世的事业。

---------------------------------------------------------------------------------------------------------

更多圣凯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圣凯法师: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

圣凯法师:南北朝的佛舍利信仰

圣凯法师:中国佛教放生习俗的渊源及其流行

圣凯法师:隋唐诸帝的舍利信仰

圣凯法师:民国年间新旧唯识之论争

 

后五篇文章

圣凯法师:佛教信仰的特点是理性与激情

圣凯法师:《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后记

圣凯法师:论善导的忏悔思想(四)

圣凯法师:论善导的忏悔思想(三)

圣凯法师:论善导的忏悔思想(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