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为善最乐,从我做起(明勇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为善最乐,从我做起(明勇法师)

   (2010年7月22日下午于文殊阁)

  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为善最乐”,我们大家平时或多或少地都会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或者是知道应该做一些善事。但是大家是不是体会到了为善之乐呢?是不是能够认识到为善之乐呢?是不是认为做善事仅仅是付出呢?会不会认为是一件吃亏的事呢?我们下午就讨论为善之乐。分为六个小题目:

  一、什么是善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行善的体验,都对“善”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每个人的经验不同,眼界不同,对善的理解,对善的讲说也就不同。经验丰富、眼界更远、看问题更广的人,行善就会更圆满;如果看不到这么远,行善的着眼点可能只在当前的一个小的利益上,对长远的利益恐怕就顾及不到。社会上提倡行善,各大宗教也宣传行善。出发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不同,解说各有不同,行善的方式也有不同,达到的目的恐怕也有不同。既然是“善”,应该说,都是于人有益的。这个“益”,说得全面一些,并不仅仅是对他人有益,应该自己和他人都包括在内,共同有益,这个“善”才更完整,做起来才更容易长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利益,可分为三种:一个是暂时的利益,一个是长期的利益,一个是根本的利益。佛教把这三种分别叫做“现善”、“后善”和“究竟善”。暂时的利益,或者说“现善”——也就是眼前的利益,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长期的利益可以说是“后善”,可以使人一生受益,也包括来生受益,像儒家的教育,接受儒家的教育,做得好,可以一生受益;佛教人天乘的教育,比如皈依三宝,持五戒,行十善,教人做人的道理,这样也可以得到来生的利益,来生的利益即是来生生人天道。根本的利益,也就是究竟善,是有利于生命究竟解脱的,教人解脱道。佛教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教育,这个教育就是叫人行解脱道,使生命解脱一切的困惑和系缚。佛教的人天乘教育,再加上佛教的声闻、缘觉、菩萨乘的教育,这合起来就是佛教的五乘法。针对我们大家来讲,就是以人天乘为起点,通过修行,以究竟解脱为目标。所谓“行善”,即是帮助解决一切的困难,解决一切的烦恼,解决一切的问题。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生命得自在,不再受任何的系缚,也就是究竟的解脱,也就是究竟善。这是对“善”的概说。

  二、什么人可以行善

  可以说,任何人有愿望,都可以行善。但是,各人能力不同,所能达到的行善程度就有不同。有些人有行善的愿望,但未必能长久,只能暂时行善。要想长期地、一生去行善,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没有相应的智慧的指导,恐怕就难以实现。有一定修养的人行善,可以一生去行善,一生去帮助别人。菩萨行善,则是生生世世行善,于一切众生行善。菩萨无私无我,具足大智慧,以大智慧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能修圆满的善。实际上,人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行善的愿望,只是能力不同,所达到的行善程度不同。

  三、行善可能遇到的障碍

  一切人行善所遇到的障碍,归纳起来,无非是自心烦恼。任何人有了烦恼,就顾不过来体察别人的需要,也就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了。所以,有了烦恼,就难以落实行善。

  所谓烦恼,就是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种种的杂念,这些杂念有大、有小、有欢喜的、有苦恼的,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不觉得这是一个苦。人们一般都习惯了有杂念的状态。但是,如果有的杂念发展到很强烈的程度,发展到难以调伏的程度,就是痛苦了。自己的苦还顾不及,更谈不上帮助别人。但是,这种比较强烈的杂念,都是由小的杂念发展起来的,小的杂念不注意调伏,久而久之,到了难以调伏的程度,就会受其苦。对于菩萨来讲,微细的杂念即是苦,菩萨有很细的心,能够觉知微细的杂念,微细的杂念也是苦。对于每一个希望行善的人来讲,杂念或者说烦恼,就是障碍。烦恼的大小,杂念的粗细,就能影响到一个人行善所能达到的程度。如果把杂念按照粗细来分的话,我们可能会有粗重的杂念。粗重的杂念,像恶念,若有恶念,有害人之心,则善念不生;微细的烦恼,微细的杂念,像潜意识中的私心和自我意识,如果这样的话,虽有善念,但不究竟、不彻底;如果我们能够依一定的方法来修行,能够转化烦恼,转化杂念,能够达到无烦恼、无杂念的境界,这就是大菩萨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上,大智慧现前,可以究竟行善。

  行善所遇到的障碍即杂念。杂念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会有杂念?我们有杂念,就是源于我们自心有染污的种子。我们过去遇到种种人,种种事,种种环境,种种外缘境界,在这个外缘下,我们起心动念,或者欢喜,或者烦恼,这样,起心动念,即会生成染污种子。这个种子在后来遇到相应的境界的时候,又起作用,表现出来,即是种子现行,就是杂念。有时在安静的时候,也会有种种的杂念,也是过去积累的染污的种子现行。染污种子的现行,就会对我们当下所做的事形成干扰。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染污种子的生成和现行。我们假设自己很喜欢自己的喝水杯子,这个杯子非常的精致,非常的漂亮。后来不小心被人打坏了,令你烦恼。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年之后,这件事就彻底被忘掉了,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有一天,你和家人去商店里买杯子,你的家人可能对杯子有他的偏好,他选择这个样子的,你可能会选择另一种样子的。这样和家人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如果都比较执著,就有了小小的矛盾。你认为你的意见是重要的,这是“你”的意见。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问你:“你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呢?”如果你是一个修行人,在这个问题下,也许你真会反观自己,也许你就会忽然想起:原来你之所以这样选择,实际上是过去曾经喜欢过杯子,而这个杯子和过去的杯子有相似点,是过去杯子的印迹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过去的这件事,也许今天你也就不做这个选择了。如果你这样认识到了,你也就不执著了。也就是说,这个选择并不是你本来就有的,也是由于后天的一个偶然的经历,才使你有了这个选择。这样的选择,说得再彻底一些,与本来的“我”是无关的。既然不是“我”的选择,又何必执著呢?认识到了这一层,马上就能放下执著。这个时候,也就愿意随顺家人的选择了。

  我们就以这样一个例子,来认识我们当下的每个念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任何的念头,都有过去的根源,所有的念头都不是自己的,所有的念头都是后天的。既然都是后天的,就都可以转化。如果我们在每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都能看到它的根源,你就不再有任何的执著,也就不再有烦恼。能够看到每个念头的根源,这就是智慧。有智慧就能心态平和,就能更好更圆满地行善。

  四、行善最乐

  行善能够带来快乐这件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够切身地体会到。我想我们大家都有做好事的经历,如果你对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当你再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你也会欢喜。也许你会认为他会报答你,你会感到安定;相反,如果你做了坏事,你再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你就会担心,担心报复你,你会感到不安和恐慌,就像我们平时常说的“做贼心虚”。佛教提倡广结善缘,广结善缘则能欢喜自在。使别人欢喜,自己也能欢喜。

  行善使别人欢喜,也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如果你要成就事业,善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做生意,有的人就容易做成,这是他有足够的善缘;有的人就总是亏本,就是善缘不够。善缘不够,大家都躲着你,大家都不想支持你,你就不好成就。我们有的人乐于行布施,只要别人有什么需要,他都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种乐于布施的人,就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从他人的角度来想,既然你乐于布施,凡是我需要钱财的时候,你就能够帮助我,我当然愿意支持你发财。因为你发了财,我有需要,还能得到你的帮助。别人这样想,你也就容易成就了。

  在平时,我们自己学佛,觉得学佛不错,也劝别人学佛。那么,你能不能劝得动别人呢?这也要看你和他的善缘是不是足够。如果说你们俩的关系非常好,就容易劝得动。如果你和他的善缘不够,他和你有抵触情绪,恐怕你说得再正确,道理再充分,他也不会按你说的去做。劝人学佛如此,其他事也是如此。善缘是成就一切事的基础,无论是大事小事,都靠善缘来成就。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中,可以说,也都成就过一些事,这也都是与我们大家曾经积累的善缘分不开的。

  普通人行善,能够成就事业;修行人行善,成就道业。对修行人来说,行善也是修行。佛法是善法。修学佛法,广结善缘,与广大的众生结善缘,在这个基础之上,自己的心,就能够与众生打成一片。广积福德,道业就容易成就。

  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有一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觉得这件善事很小,就忽略它了,不去做了。善虽小,表明你的心态,表明你的欢喜的心态,表达出来,也能感染别人,令别人欢喜。我们行善,要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如果有这种机会,就去落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我们可能遇到种种的人和事,遇到种种的外部的不同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有时候可能会起善念,有时候可能不留意偶尔会起恶念。如果起善念的时候,自己的心也会温暖,也会欢喜;如果起的是恶念,无论你体会得到,体会不到,就会有不快乐的心态。我们在平时就要时时注意培养善念,忏悔恶念。起了善念,当下落实。起了恶念,忏悔根源。前面讲过,任何一个念头,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过去形成的染污种子,通过忏悔,把这个染污种子转化了,这个恶念就不会再有。

  六、行菩萨道,自利利他

  这个问题讲的就是佛教的修行。佛教所提倡的,所讲说的修行,即是自利利他。佛教讲自利利他的时候,这两者是同时完成的,自他不是对立的,自他是一个整体。我们平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对立地去看问题,仿佛对他人有利了,自己就没有利。但是在佛教不是这样,自他是一个整体,佛教的一切的修行的方法、一切的法门、一切的具体方法的落实,都是从自他这个整体出发的,都是从宇宙万事万物整体出发的。我们普通人习惯了对立地看问题,佛教是圆融的,使整体同时受益。我们的师父净慧老和尚提倡“生活禅”的修行方法,教导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修行和生活是一个整体,两者不能分开。所谓“修行”,简单地说,就是调伏身心。在日常生活中调伏身心,在行善中调伏身心。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起了烦恼,要能够调伏,这样就能够把行善落实下去。善行逐渐圆满,修行逐渐圆满。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四句话。所谓“诸恶莫作”,凡是于众生不利的事,都可以划到“诸恶”的范畴,这些事坚决不做。也就是不恼害、不干扰任何一个众生,这样做就能够身心安定。“众善奉行”就是对一切众生有益的事,积极去做,这样就能够增长智慧。“自净其意”就是行一切善法而心无染著,心无执著,做了善事不求回报,如果还记得自己做了善事,还等着别人的回报,则不清净。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要清净自心,要心意清净。最后一句,“是诸佛教”,这就是诸佛的教导。我们平时,要在生活中落实这四句话。

  《金刚经》也讲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先看第一句“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句话讲的就是,不执著有一个“我”在。我们行善要放下行善的我,做了善事之后,如果总是记着,放不下,总是觉得是“我”做的,有多么的了不起,这就是执著了“我”在;“无人”,就是不执著有一个人在,也就是不执著行善的对象,做了善事之后,如果总觉得我是为某某做了好事,他要回报我,要感谢我,要记得我为他做的这个事,这就是又执著了“人”在;“无众生”,就是不执著有一个众生在,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行善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也包括其他的众生。要利益一切的众生,不仅仅对人行善,也要对其他众生行善;“无寿者”,就是不执著生命的阶段性,要生生世世行善,利益生生世世的众生。我们常提到“不执著”这个词,所谓的“不执著”,也就是做了善事,心里不留痕迹,不生成种子。如果有种子生成,又会带来烦恼。

  第二句话是“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就是指一切能够利益众生的法,令一切众生得究竟利益,不能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损害了长远利益。而应在未来的时时刻刻,乃至尽未来际,在任何一个时间段上,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能够有这个利益,这是从时间上来说;从广度上来说,就是不能是为了这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其他众生的利益,而是要圆满地照顾到一切众生的利益。这样的善法,才是究竟圆满的善法,才是无漏的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如是而作,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翻译过来,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果。如果能够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则能够成就佛果。佛果,即涅槃之乐,究竟之乐。

 
 
 
前五篇文章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十二因缘(潘宗光)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如何获得佛法真正利益(明向法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人生的四种思维(净因法师)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YIN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七、惭愧观苦得解脱

 

后五篇文章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为善最乐(李焯芬)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五、学佛不盗世太平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七届佛像艺术——佛像雕塑史与风格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