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八届生命存在与生命证明(圣凯法师) |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八届生命存在与生命证明(圣凯法师) (2011年7月20日下午于文殊阁) 明勇法师:各位营员下午好,今天下午开始夏令营的第一堂讲课,我们请圣凯法师为我们做第一堂演讲。 圣凯法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他的哲学论文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同学们可能有的知道这个奖项,教育部发的奖金是非常高的。(众笑)他还是清华大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法师常年在国内外游学、讲座。 下面我们就以热烈地掌声欢迎圣凯法师。 圣凯法师:诸位法师,诸位营员,大家下午好。刚才明勇法师一说奖励了很多钱,好像我成为暴发户了。对一个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人读书时代获得的一个最高奖,一不小心拿到的,绝不是有意的。 我跟夏令营比较有缘,我曾经在1997年、1998年都来夏令营讲过课,从此以后就玩失踪了。失踪也不是我自愿的,因为我从2000年开始就到新加坡弘法,一直在新加坡待了11年,最近刚从新加坡回来。因为新加坡那个时间跟夏令营时间总是冲突,唯一有一年不冲突是2008年,明海法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来,我说好啊,满心欢喜也很期待地答应了他,结果后来他跟我很失望地说:夏令营不办了,把我的希望变成了失望。今年,我在中国佛协开会的时候,遇到了明杰法师,明杰法师说夏令营请你讲课好不好,我说好啊,今年确实是众缘和合,我比较早从新加坡回国,所以这次有因缘和大家结一个法缘。 今天下午和大家交流的题目很奇怪——生命存在与生命证明。2009年10月,我获得学校的奖教金,作为教师代表上台讲话。上台那一刹那,我突然想了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老师,获得奖教金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大在哪里呢?比如说你们在学校里面读书拿奖学金吧,你们说说拿奖学金对你们有什么意义?学生拿到奖学金后,就请大家吃饭,拿多少吃多少,吃完为止,那你说拿来干什么?我相信这不单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那时候我就想作为一个教师来讲,为什么还需要奖教金?这里面最主要的意义就是生命的证明,它有一个证明的意义。 一、人生的三大问题 从人生来讲,一个人的一生有三大问题: 第一个是生存。生存问题说明的是人怎么活下去,所以以前我们说要建设小康社会,解决温饱问题,这些都是生存问题。 第二个是生活。当你活下来,你就希望过得好一点点。我最近有个毛病,什么毛病呢?就是一进房间,就想哪里有矿泉水?因为我要泡茶啊。这就是生活,人希望过得好一点。从大一点来讲,这就是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问题,所以现代化、全球化解决的是一个人的生活问题。 最后是人的生命问题。就是当你生存下来,当你生活得不错了,为什么有人还会去自杀,为什么有人仍然不快乐,为什么有人仍然不幸福?那就剩下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掉,这就是生命。你看,无数的高官、无数的明星都在这里出了问题。所以,生命问题无非就是人生的意义、生死的问题,这就是历代哲人智者思考的根本问题,并提供给后人大量的生命体验报告,我们可以从佛陀的教法及宗教典籍中,能够得到引领,受到启发,从而令我们面对和解决生命问题。 从一个人来讲,人生的历程有三大阶段: 第一个就是成长。就像在座的诸位,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处在成长阶段——完成学习、教育阶段,培养生命观,具备工作、沟通等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成功。你慢慢进入社会,就需要追求一个成功的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是要成熟。有些人成长了,有些人成功了,但是最后没有成熟,这个人生也是不圆满的。 所以,什么是圆满的人生呢?我们前面看到三大问题解决了——生存、生活、生命解决了,三个历程也经历了。每个历程里面都有它的主题: 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学有度。一是有方法,二是要适度。所有的学生进高校的时候,都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年进来趾高气扬,看别人都瞧不起;到了第二年哀声叹气,书不好读啦,论文不好写了,压力慢慢来了;到了第三年,垂头丧气,就是彻底向命运低头,因为毕业困难、就业压力。这里面就有学习的问题,所以说学习应该有自己的方法。第二个在学习过程里面怎么掌握这个度的问题,这就是“学有度”。 第二、思无界。思考应该是没有界限的。我问大家鬼在哪里,有鬼没鬼呀?你们不敢讲吧,很多人都没见过鬼,可是很多人都怕鬼。该研究一下嘛,这鬼到底在不在嘛!天在哪里?很多人仰头说在天上,我小时候跟你们一样的想。所以当我有机会坐飞机的时候,我跟他们讲说一定要坐窗户边上,我花了两年时间干一件事情,在云端寻找神仙。因为我们从小就训练了一种思维,天在头上,地在脚底下,没有去想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是不是我们人类的错误。我们没见到鬼,就说没有鬼;没见到佛菩萨,就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佛也没有菩萨。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有时候该想的不想,有时候不该想的都想了? 下一个问题“行有疆”。当你做事的时候、当你说话的时候,应该有界限。在成长里面要敢去想,但是在行动、在语言、在做事、在做人要知道界限,所以这就是制度。不是说我的青春我作主,我们就可以随意地挥霍我们的青春;也不是说我们的生活就可以自己做主,你的生活如果都是随自意所转,想干嘛就干嘛,这都不对,因为你没落实“行有疆”。 第二个主题就是成功,如果你想成功,也应该有三大要素。 第一、你需要有才能。无论是你的智商还是你的情商,乃至于你的危机管理能力,都是才能。很多人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很低,那这个也不叫才能,所以自命不凡的人其实是有缺陷的,因为他的才能不够。所以一个人的成功要素里面,才能是很综合的。 第二、德行。很多人说这个人很努力,各方面看起来也不错,可是他的人生无论干什么都失败。这时候要反省,反省什么呢?是不是缺失德行。什么是一个人的德行呢?就是你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就是无论你想干什么的时候都有人帮你。因为人不足够强大,不是你想干什么都能成就,这不可能,所有的成就都是别人帮助的结果。比如办夏令营需要有人来讲课,需要你们来,也需要护法,也需要佛菩萨,众缘和合才可以,这就是德行。所以说德行是人成长过程、成功过程的一个要素。有人问我,什么是修行有进步的标准?我说这是个好问题。很多护法居士学佛学了十几年,怎么判断自己修行有进步呢?有三条标准:第一、你是不是比以前快乐了,因为佛陀成佛是两种具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智慧成就,就是你要比以前快乐,因为智慧没有烦恼,所以你会比以前快乐;第二、你的胸怀会比以前宽广,这就是你修行有成就;第三、顺缘具足,这个顺缘具足就是你的德行,你想干什么的时候别人都帮你,这个叫顺缘具足。 再一个是胸怀。胸怀,目标,其实是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你的所缘对象是什么?如果你整天想着你同寝室的同学、这个家伙真坏,整天想着他的坏,他就是坏的;如果在座的诸位整天想伟大的祖国怎么发展,大家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若读书的时候只是想着毕业,你的读书生涯很痛苦,如果你把读书生涯、自己的整个生活跟神圣的使命联系在一起,你就发现这个生命不一样。这就是你的所缘对象,因为你整天念兹在兹的东西,所以目标很重要。 第三个就是成熟。什么时候说明你成熟了呢? 第一、当你学会了退让。自然界的规律花开了就要谢,稻子熟了头就要蔫,人老了腰就弯,这就是退让。你懂得退让说明你成熟,不是说一直往前,人生的成熟要学会退让。 第二、有韧力。就是意志力,一个成熟的人生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生,无论遭受怎么样的打击,无论生活有多大的困扰和困难,你都能够坚持,因为看到自己生命的希望,这就是韧力。 第三、若愚。老子说“大智若愚”,这个“愚”是出离于世间小聪明,得失心淡化的显现,是心与大道相应,也与本届夏令营主题“平常心是道”相应。 二、生命存在的哲学问题 生命的存在,其中一个哲学问题是什么呢? 不论儒家还是佛教,都同样说明一个生命存在的问题,就是成己、成物。《中庸》里面讲:“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当宇宙万物处于自然的状态、本然的状态,这就是“天之天”的状态;可是当你进入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比如说一个话筒,话筒无非就是一块钢铁,然后加上某些工具,可是它本然的状态是钢铁,慢慢人把它做成跟人有关系的,这就是“人之天”。可是从修道来讲,你要回到哪里呢?回到人之为人,所以中国的哲学讲“天人合一”。 什么是成己呢?就是从天之天转化为人之天,这就抛弃了人的本然存在状态,所以人就转为一个社会化的存在。什么是人的自然状态呢?其实你看人穿衣服从原始时代,人逐渐地就进入到一个社会化存在的过程,每个社会确实都体现了这个过程。儒家讲“仁”,什么是“仁”?即克己复礼,就是要是其所不是。天之天是所是,是它本来的状态;可是克己复礼,就要人把这个本然的东西转化出来,转化为人之天。 成物也是一样,这个转化是什么呢?就是宇宙万物从原来和人没有关系你要转化为跟人有关系。就是从这种无涉的存在形态转化为跟人相涉的存在形态。讲最简单的,你看佛像,不就是砖头、石头、木头、铁的、铜的,这就是天之天;然后你把它雕雕,雕完放在那里,还不是叫佛像,可以叫它艺术品,可是你请某位法师开过光,这就叫佛像了。如果你见了佛像,你就要合掌顶礼。从石头、砖头怎么变成佛像的?这就是成物的过程。 在成己和成物里面,有三层意义: 第一个,它要说明是什么,就是认知和理解的意义,从哲学上讲就是存在论跟认识论的问题,这个“是”就是存在,“是什么”就是认识。第二层意义就是意味着什么,因为所有的存在都蕴含着它的价值意义,这就是价值论。你说一个桌子,当我们说它是桌子的时候,它是用来干什么的,这就是价值论。第三个它应当成为什么,这里面又回到实践论的问题。所以,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四大问题,就是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 成己和成物的过程里面,这三层意义,它同样是我们生命存在里面都要去显示的。我们从这三层意义里面讲,三法印——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就要说明这个问题。这是我最近的一个体悟,我上个月在美国讲课的时候,最后一天,他们就要求我说送给大家三句话,突然站在那个大殿前面想起来,怎么从三法印开通这三点人生: “是什么”,其实就是宇宙有为的存在里面它都是无常的,都是无常变化的。所有的小孩都会变成老人,所有的老人都曾经是小孩,这就是诸行无常。所以你看你们来到庙里还好,这个女学生、女居士、女菩萨,最麻烦的就是那几根头发。这个麻烦不单是代表你们整天要变个发型的问题,而是我观察过你们在一个小时里面几根头发拉了很多次,多浪费时间啊!像我们这样的发型多酷啊!(众笑)其实你为什么要拉那几根头发呢?“我变一变好看啦”,那好看是什么呢?因为人生里面有“常”的追求,常住不变的追求。我常讲一个比喻,谈恋爱的时候,当两个人有爱情的时候,结婚时,男方送女方一个钻石戒指啦,钻石戒指那就是你的梦想,什么样的梦想?叫做“忠贞不渝,海枯石烂”之类的。但是,结婚的那个当下,礼堂里面布置满的是气球,还有最重要的,婚车前面扎的也是气球。你知道什么是气球吗?随时会爆炸,所以婚礼还没开始,已经开始爆炸了。所以什么是你的现实生活呢?就是随时会爆炸的气球。什么是你的梦想呢?钻石。但是,往往是气球的力量比较大,因为钻石随时可能会被扔掉,这就是诸行无常。但是,诸行无常并不是让我们去消极,因为这个缘是随时变化的,随时会消失,所以反过来讲,我们要惜缘。你不珍惜它,你不知道下一个刹那是什么,所以要惜缘。 第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就是诸法无我。我们总是觉得任何法里面一定有它确定的意义、可以主宰的意义。其实任何事物它的意义都是在变化的,可是我们人类赋予它的意义。比如这个叫水杯,因为要喝水;如果用来喝酒呢,叫做酒杯;很不小心,如果刚才我内急了,叫尿壶,它随时会变化的,就是个容器而已嘛!假如我就是说这就是个尿杯,很多人就开始跟我吵了,说你错了,它是水杯、茶杯,不是尿杯,这就是人类在意义赋予过程里面一个固定不变的执着。所以佛法说诸法无我。那么正是因为诸法无我,所以要包容。什么是包容的人生?诸法无我。因为事物的存在皆是依赖于他者,只有包容“他”,才能实现事物真正的意义。 第三个,就是应当成为什么,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所有的繁华都会归于平淡,所有的喧闹都会回到宁静。所有生命的生灭都应该回到哪里呢?——不生不灭。那么什么是法的不生不灭呢?从出世间法上说,就是涅槃。那么从世间法里面,什么东西才是最永恒的?告诉大家,给别人的才是你的!自己的都不算。比如我有好茶,我最大的嗜好是喝茶,如果我的茶有人说好喝,我说行,给你吧。我的学生到我房间也是这样的,我书架上很多书,我是分开的,一些书是我用的,一些是可以送给学生的,只要喜欢,我都送,送完了,我说:“我的就是你们的”。当然下一句比较可怕,“你们的就是我的。”(众笑)那有什么呢?其实在人生的历程里面,只有把自己的跟别人分享才真正属于你的。不是你拥有的就是你的,因为你是无常的。一盏灯一定会灭,只有把自己的灯去点亮别人的灯,灯灯相续才不会灭;一滴水很快会干,只有把它放到大海里,这一滴水才永远不会干。所以把你个体的生命融入于大众、融入于国家、奉献于这个无上的教法,才是一个真正不生不灭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实际上在追寻什么呢?追寻我们生命的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最终在心理上面体现出来是什么呢?第一个是理想,第二个就是使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想?我觉得今天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也不是说什么毒奶粉啦、三聚氰胺啦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今天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今天中国人普遍都没有理想。大家读书是为什么?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为什么找一个好工作?找个好人呗;为什么找个好人呢?我就能够活着呗;最后,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就是理想啊。我每年都会送学生一本书,有时候很多没有选这个课知道所谓内幕消息的,说哪一天老师要送书,就都来了。(全场大笑)去年,我送给同学们白岩松那本书叫《你幸福了吗》。我觉得从一个年轻人来讲,理想的追寻、幸福的追寻,是今天所有年轻人都应该需要的。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理想,其实这就是孟子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人应当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想都不敢想,这人能够算人吗?所以,理想从意义来讲,它在心理上是必须的。 第二个就是使命,人应当承担什么?就是说一个中国人要承担今天的中国。无论是今天的社会、国家、世界,都是我们要承担的对象。从佛法上讲这是共业,所以每个信徒都要承担今天佛教的好与不好。讲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一去新加坡就觉得自己比较神圣,这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去新加坡的原因。我拿新加坡工作签证自由往来。为什么呢?一到新加坡,信徒们一看到我,无论认识不认识都合掌说:“师父好。”原来你觉得当和尚可以吊儿浪当,被一合掌、一叫就觉得自己神圣了,就马上就开始假惺惺地像模像样。可是我要是在首都机场被别人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我,看着看着,我就开始吊儿浪当,反正就这样!(众笑)所以什么是你应该承担的?这就是我们要承担的!所以在这里我劝所有营员,当你们步入社会,一定要想到自己此生的历程里面,曾经在一个庙里面,曾经听一个和尚讲到一定要对佛教好,一定不能骂佛教,一定不能骂和尚! 最后一个就是境界,境界就是悟,悟的“返身性”,渗入于个体精神的升华过程,这升华的过程就是解决生命的问题。 三、生命的根本问题 生命的根本问题就是两个字:生、死。大家会说这是问题吗?是问题。禅宗常讲“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你说,人死了就死了呗,不是的。我见过无数的死人,我平均一年见两个以上。有时候看死人是很不舒服的,但是身为和尚,就不得不见死人,见死人也是和尚的工作之一。你以为和尚那么好当吗?你们说人死了赶快躲远一点,我们是人死了还要往前。 我们学校物理系有个老教授姓范,这个老教授是我读硕士时代,因为打羽毛球,腿摔了一下,然后我们同学带我去找他针灸,他虽然是物理系教授,但是针灸很好,中医也很好,就这么一次机缘。过了6年后,他死了。那天,我在上课,上完课坐出租车回家,我同学说范老师死了,我说:死了就死了呗!他说:你过来看看。我说不看,后来一想人都要死了,还是去看看吧!善心一念,出租车就拐到省中医院。他们为什么找我呢?因为这个教授在病床上躺了一天,所有生命机能都没有了,就剩下脑电波,说白了就是不肯死。我凑到他面前说:范老师啊,我是圣凯。不知道他听不听得到,我叨叨了十分钟,结果他真的死了。(众笑)他死了以后,他的家属就提出来说愿意把他住的房子租给我。因为他的房子就在学校对面,离学校很近,我租的房子太远了。我说好啊,谢谢你们啊!我住进去的时候,我导师反对,说刚死去人的房子能住吗?我说没关系,是我把他送走的,如果他再来,我继续把他送走就是了。(全场鼓掌大笑)其实,我心里还是很害怕的,我第一天住进去的时候躺在床上,眼睛睁得老大,耳朵伸得特别长,看他有没有回来,结果发现他真的没有回来,所以我就一直住在这个房子里。 所以说,死亡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社会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缺失的,比如说死亡的教育、临终的教育。我们在新加坡还曾经推动了一个运动——安宁疗复,就是对这些重病患者如何进行教育。有一些癌症晚期病人很痛苦,你不去支持他,他们生命质量就非常低劣了。因为生命质量不仅包括活着时候的质量,也包括死亡的质量。中国人传统讲要“善终”,这就是死亡的质量。所以,生死的问题是个大问题。 佛教的根本任务是“了生死”。什么是了生死呢?我觉得应该有两点:一是了彻,就是你要明白这个生死。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不明白所以痛苦。所谓这个“了”,不是说不死就能不生吗?不是,首先要明白这个生死。生死是当下,每个当下都是一个生死,在这个生死里面有它的痛苦。生死的存在是自他依存的结构,依这个结构从而产生——无明,即是结构性烦恼。师生、朋友、夫妻都是自他依存的存在,所以都有结构性烦恼。为什么夫妻会吵架?不是因为你们性格不好、有背景差异,矛盾最本质原因就是你们因为两个是夫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明白,如果你明白了一定不会再吵架了。 第二个是了结,了结是个什么过程呢?超越这个生死。所以,佛教的超越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个自我超越过程在哪里呢?就在生命的存在里面。什么是生命存在的一个呈现呢?——苦。 四、苦——生命存在的不完美呈现 苦是生死现象最本质的一个体现,每个生死现象都是苦,每个当下都是一样,存在即是痛苦,任何存在的呈现都是一个痛苦的呈现。因为,我们对这个存在的自他依存的结构这个本质,我们没办法明白。所以,你说我这个工作累啊,谈恋爱辛苦啊,结婚吵架啊。为什么在这所有生命现象里面,都伴随着无数的眼泪和汗水?为什么在生命现象里面,总是有一种我们无法泯灭的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是存在的自身。所以,生命里面最本质的都是不完美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五、生命存在的心理状态 生命的存在怎么在心里面有一个呈现呢?有三点: 一是时间形态,我们都是顾恋过去、追求未来。昨天晚上,我读明海法师的《禅心三无》,我觉得大和尚还是体会很深,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要无悔,未来要无忧,现在要无怨。 从有烦恼来讲,从时间上说就是顾恋过去。大家知道什么时间说明人老了吗?60岁、70岁都不算,如果有一天你已经靠回忆过日子了,就说明你老了。有的老太太整天讲:我的过去呀,还是有很多人追我的。(众笑)她一定老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没人找她,她必须靠过去曾经很多人追她的经历来弥补现在。过去已经过去,可是人靠执著过去来弥补这个现在,所以人生活在过去。比如说失恋,我有个女学生失恋了。我这个当老师的什么都管,他们没钱用了可以找我,谈恋爱时当然肯定不会来找我,失恋了都来找我。(众笑)人失恋的时候,其实有爱就有恨,恨是隐藏的。很多人失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觉得都有种恨,这个恨就是因为你对过去没有放下,其实就是缘聚缘散。 讲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有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谈恋爱谈了很多年,终于要结婚了。在结婚七天前,这个女孩突然通知这个男孩,我不跟你结婚了,我要跟一个刚认识三天的男孩结婚。这个男孩一下子就崩溃了,想想这么多年的感情,如此地虚假、如此地无常,他就病倒了。有一天,来了一个游方僧,他的妈妈就带这个师父来见他。游方僧就在他眼前显出一个景:一个大海的沙滩,有一个裸体的女尸躺在沙滩上,起初有一个男人过去,摇摇头,走了;第二个男人走过去看了看,觉得太可怜了,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她盖上;第三个男人过去觉得一个人死在大海的沙滩上,裸着身体,实在太可怜了,就在大海的沙滩上挖了一个大坑,把她埋了。这个游方僧告诉这个年轻人,你就是这第二个男人,你跟她的缘分就是曾经脱了件衣服给她盖上,她要嫁的是第三个男人。这个故事的标题是《前世究竟是谁埋了你》。所以无论过去有多少的喜怒哀乐,还是有多少的爱跟恨,都应该放下,这就是无悔! 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心里,实际的心态里面,会追求未来。很多人说追求未来不是表明有理想吗?对,是要有理想,但是理想不是妄想。理想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愿力。而人在追求未来的过程里面,有时候把未来固定化了。人在对未来的追寻里面,要学会观照因缘法,观照这个缘起,它才是真正的未来观。观察这个缘起,你要怎么观照呢? 首先,你要创造,就是你要创造因缘; 第二,你要掌握这个因缘; 第三,要随顺这个因缘; 第四,要珍惜这个因缘。 这种对因缘的观照,才是对未来正确的态度。我们很多时候既没有对未来产生创造,也没有去掌握,只是在等待,那叫守株待兔,或者只是妄想。 第二,在空间形态里面,有自体爱跟境界爱。什么叫自体爱呢?讲的简单点就是我。每个人都喜欢一个我,人的自恋是无所不在的。什么是境界爱呢?我所缘的对象就是境界,每个人的所缘对象都是你所爱的。 第三个方面,存在形态,存在形态就是创造和毁灭。创造和毁灭是人类心灵里面同时具足的两种心态。所以你看很多宗教的神,既有创造神,也有毁灭神。所以人类的发展,创造跟毁灭都同时进行的,怎么来的呢?也是我们生命里面基本的心理形态来的。 六、生命的存在真实——缘起 第六个方面,生命存在的真理是什么?从佛法方面讲,就是缘起。所以缘起法是佛法的根本。这个根本是从存在到生灭,从生灭到解脱,都基于缘起。我们说存在的真理是缘起,那么如何修道呢?也是依缘起、观照缘起。 什么是一个人生命的缘起呢?这就是自他一体。两个人吵架,其实吵到最后,你才发现,因为两个人是夫跟妻这个对待,才是你吵架的根本。当你能观照到这个缘起的时候,你突然明白,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不会再吵架。 所以佛法的缘起论,否定了第一因,这个世界没有造物主。我们人类的思维里面就有第一因的思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个著名的代表。人哪里来的?猴子变的。猴子哪里来的?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所以我们的生命从一个单细胞进化到双细胞,从双细胞进化到人类。佛法里面没有,佛法里面绝对没有第一因的观念。 那么很多人说无始以来,时间有没有第一个时间?没有。佛法这个无始,没有最初的开始。我们认为有个最初的开始,这是我们人类思维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时间跟空间里面我们都有。对于时空理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量子物理学的?我小时候在寺院里面出家,山上有很多石头,很多蚂蚁在石头里面筑洞,我们平时干活干完了,就玩蚂蚁。怎么玩呢?就是在蚂蚁的家门口围上一堆沙圈,然后就看蚂蚁回不了家。(众笑)然后这个蚂蚁就围着我的沙圈绕啊绕,回不去了。为什么回不去?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呀,蚂蚁为什么回不了家?因为蚂蚁只有二维世界。什么叫二维世界,它只有长跟宽的平面思维。它没有高度思维,所以说它的家门口稍微有一点高了,它就搞不清楚了。我们人类比蚂蚁高一点点,我们是长、宽、高三维思维,所以我们为什么会想天在头顶上,地在脚底下。这是我们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所以缘起观里面,它否定了这些东西。所以什么是人类思维的开发呢?为什么说你学了佛法越来越聪明?因为你接受了缘起的信念,这就是缘起法。 缘起,作为一个终极真实,它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相关的因待性,就是说所有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他者。这个名词“他者”,就是说我们这个东西人人都存在,比如说,老师能存在,因为有学生;比如我今天在这讲课,因为有大家在听,很简单。 第二个,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序列的必然性,就是规律。所以佛法说因果律,如是因,如是果。你掌握了这个规律,你就没有烦恼;你不掌握这个规律你就很烦恼,这是最大的规律。谈恋爱一定要失恋,知道吗?失恋不要痛苦。这是个规律呀!夫妻结婚了会离婚,这也是个规律。很多人说,那没离婚的不还是夫妻么?那下一个规律:总有一天会分开的。什么时候?死亡。 第三个叫做自性的空寂性。因为诸法的无常、无我。在这里面,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实在的主体的存在。大家知道,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有很强的控制感,其实这个控制感来源于哪里呀?来源于我们对身体的执著。 七、生命的主体——我与无我 这就是我们要讲到“我”问题。所以这个“我”到底有没有啊?一般人会说:“当然有啊!”这个我在不在呢?大家又觉得很真实。可是佛教确实提倡的是无我。 “我”是什么呢?“我”有种种: 分别你我他的这个“我”,代词。比如说,我叫圣凯,这就是我啊,可是我叫圣凯很偶然的。我有两个师父,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我是早年著名的中外合资产品。我两个师父都来的时候,互相看看说,给他取什么法名呢?我小时候就很调皮,我说你们爱取什么取什么,跟我没关系。他们说那你去拿一本《新华字典》,你自己翻。我就自己翻,翻到“凯”字的时候,我说这个“凯”字不错。他们说好,那你就叫圣凯吧。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还真不是我师父取的。可是,时间久了,就慢慢认为“圣凯就是我”。 第二个方面就是生命个体的我,一个生命个体。所以在哲学里面,生命个体的我怎么来的?自我同一性。就是从小到大,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不变的东西。其实不是,我们都在变,可是我们认为它是不变的,这就是自我同一性。所以在唯识里面,经常用瀑布来做一个比喻。其实瀑布一直在流,但是我们认为它是不变的。 第三个就是社会“我”。就是你在各种社会层面形成了一个角色。 最后一个,就是人格意义里面的这个我。或许我们完全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就只有自己的影子。所以修行从哪里开始呢?很多人一学佛法,就变得佛法说不要有执著呀,要无我啊。其实不是。 修道从哪里开始呢?从“我”开始。修道的方法从哪里开始呢?也是要从执著开始。柏林禅寺是禅宗的寺庙,大家会听到大量有关禅宗的公案。禅宗有很多公案的,比如说有一个丹霞禅师,冬天很冷就把大殿里木佛像拿下来砍成木块,烧了取暖。很多人说,这个禅师真伟大呀,破除我执,我们也照学不误,拿来佛像一砍烧了,你试试看。修道从哪里开始呢?还是从这个我开始。 《居士传?赵大洲传》中有这么一段话:“王摩诘、苏东坡,黄山谷俱以名士而入道者,入道愈深,我相愈有趣也。然则与不学道者何以分别?”大洲曰:“三人学道,三人我相是雄的。不学道者,我相是雌的”。什么意思呢?什么我相是雄的,就是说这个我相是积极的、乐观的;不学道的人,他的我相是属于消极的、悲观的。王摩诘就是王维。“王摩诘三人学道,王的我相香,苏的我相活,黄的我相瘦。”王的我相香就是说王维这个人比较高尚;苏东坡的我相比较活,苏东坡这个人确实是非常活泼,虽然他的生涯饱经挫折,但是他确实是个非常有乐观精神的人;“黄的我相瘦”就是说黄庭坚这个人非常严谨。所以,“善学道者不要强做着无我,只要在我相上面下着功夫。”看到没有,善学道者不要勉勉强强说无我,而是要在我相上面下功夫。“我相雌的可厌,要修得它雄起来”,就是说那些消极的、悲观的不好,我们要修道修这个,什么是修道啊?要修得它雄起来,就叫积极乐观;“臭得可厌,要修得它香起来,”就是说卑劣下贱的不好,要修得它高尚起来;“死得可厌,要修得它活起来”,死是什么呀?——僵化,僵化要修得它活起来,就是超越。所以,什么是佛法呀?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给人欢喜,不是给人悲哀,动不动就告诉你:你踩错一只脚,下十八层地狱。经常你会听到寺庙里有这种说法,进大殿时,就告诉你从右边进,右脚先抬;从左边进,左脚先抬;你踩错脚了呢,后边就有人喊了:哎呀,不能踩错脚呀,踩错脚就下地狱了。你说这个大殿谁还敢来啊,没人敢来啊。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因为寺庙出入是集体出入,大家同一个方向抬脚,不容易摔倒,这是它最本质的原因;不是踩错脚就下地狱了,下地狱比坐火箭还快,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个佛法是:“臭得可厌,要修得它香起来”;“死得可厌,要修得它活起来”;“肥得可厌”,这个肥是贪心、膨胀、欲望大,“要修得它瘦起来”。这就是修道。 所以修道的意义如果从这么讲,有自我又追求无我。所以一个年轻人成长,要有自我,就是你的性格,但是要了悟无我。 八、生命的提升 生命怎么提升呢? 第一句话叫心态决定状态。一个人状态好不好?什么原因?看心态。你看一个人走路摇摇晃晃,他的内心就是摇摇晃晃,佛法叫相由心生。那么相由心生,人到40岁以后,你的相貌就自己负责了,跟父母就没关系了。现在你还能找到你爸你妈的样子,到了四十岁以后就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的历程、这个痕迹已经印在你的相貌上了。所以心态决定状态;第二句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好不好,站得高就会看得远,站不高就看不远。第三格局决定结局,什么是格局呢?就是你所缘的对象,一个人老抽烟,他的结局就是烟鬼;一个人老喝酒,他的结局就是酒鬼;如果这个人整天想着美女,叫什么知道吧?色鬼。所以你整天脑海里面想的是什么,这就是格局决定结局。 下面三有三无句,是我最近几年对人生的总结。三有句是:“有信心就有力量,有愿力就有动力,有佛法就有办法。”很多人对佛法的理解是,我需要的时候它才有用。不是,佛法其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在才是有用的。所以无论你在生活、在生命、在生存,佛法都有用。 三无句叫:“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佛力没有障碍。”谁有敌人啊,因为心里面有敌人。敌人怎么来的呢?压力怎么来的?我们内心产生。所以我们有慈悲心的时候,就没有敌人;下面“智慧没有烦恼”,“佛力没有障碍”,这跟我们等一下讲到生命的证明有关系,因为我们所有的世间的力量都有作用跟反作用,只要有反作用就是有障碍,可是只有你内心的信仰、佛陀的力量,没有障碍,为什么呢?佛陀破除一切烦恼,他就没有障碍。 我们大家一起念念这段话,大家合掌:“慈悲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要自立;慈悲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慈悲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慈悲鞭挞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慈悲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能力;慈悲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全场合念)这也是经啊!你不要认为它不是经啊,凡是可以念的、对你有用的都叫“经”。 九、生命的证明与幸福 我们讲第九个,生命的证明与幸福。这个问题就很关键了,就是我们讲这个存在,怎么样的存在?存在的意义如何证明?生命的意义如果没有证明的话,这个生命没有意义的。比如说一个讲课的老师,如果没有人听课,这个讲课是没有意义的。从缘起里面要开发它的意义。从儒家里面讲,“人之为人”,这就是生命的自我证明。所以成己是自证,成物是他证。反过来讲,成己是自觉,成物是觉他;成己是觉悟人生,成物是奉献人生。人要自我成就,怎么成就呢?必须奉献人生才能成就自己。所以成己跟成物,从缘起法里面我们回到心理,这是马斯洛的一个心理需求。就一个人来讲,一个人要解决生理需要,吃喝拉撒,饮食男女;安全的需要;可是到了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就是一个社会;最后,人要自我实现。 反过来讲,人生意义的解决、自我的实现,只能用自证来解决,所有的尊重跟爱这些都是他证。生命的意义里面,自证就是你信仰的力量、生命自我的力量。所以你在禅堂里面,你问禅师你坐禅一天多少钱?禅师睁开眼睛骂你一下:神经病,对吧?坐禅一天多少钱能证明吗?证明不了。你说你诵经,很多人说出家法师诵经一天工资多少钱?我说一块钱也可以,一万块钱也可以。那他说到底多少钱嘛?我说你爱给多少给多少,这有它的意义啊。所以生命的自我证明靠什么?要靠自己内在的力量,如果你的生命没有这个内在的证明,那你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个时候,宗教的力量就是必须的。 这个“他证”是为什么呢?从缘起法讲,所有“自”的存在都依赖于“他者”,对吧?老师的存在依赖于学生。如果说一个老师完全依赖于学生行不行啊?绝对不行。为什么啊?如果说一个老师完全依赖于学生,那就像有一位大学教授曾说,你必须要赚到四千万才来找我。这就是他的问题,因为他把所有生命的意义都放在一个学生的身上。那么在这个“他证”的外在里面,有两种东西是最有效的,一个是名誉,一个是利益。但是名誉和利益永远是生命的一种中转方式,它自身是无法实现意义的。为什么?赚多少钱算有钱?这绝对是无止境的。为什么呢?因为利益跟名誉,在追逐的过程里面,它是我们生命的外延,随着这个外延的不断扩大,生命的主体逐渐地在消失,我们就这样迷惑在名利里面。所以你就看今天为什么喜欢炒作,他炒作得越厉害,他这个生命的主体——生命的自我就越没有。所以明星为什么会自杀呢?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名利没有用。所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恰当和充分的证明方式。什么是恰当和充分呢?就是从社会来讲,一个人有“自我证明”的内心力量,同时他还有一定的“他证”的方法和手段。所以我对名利的总结,名利应该是功德感应,自然而然得来的,不是通过炒作,也不是通过你追求;如果你通过炒作,通过追求,通过依靠种种心机得来的,背后都潜伏着一种危险。从佛法上讲“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儒家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为你只有“取之有道”的这个财,才是人间正道;如果不是“取之有道”的财和名,这就是非道,那么这种道后面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所以在年轻时大家对名利应该有这样正确的认识。另外,当你获得名利以后你要小心,要慎之又慎。因为第一个,容易迷失;第二个,它的危险永远存在。因为,它永远都是意义的中转方式! 在生命意义里面,我们在心理方面要追寻幸福,那到底什么是幸福呢?幸福要符合这四个特点: 第一个是创造性,就是不断地改变自我。一只乌鸦不断地飞,在一棵树上休息,有只小鸟就问乌鸦:“乌鸦大哥,你为什么老跑呢?”乌鸦说:“这里的人不喜欢我的声音,所以我必须要走。”小鸟说:“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永远都没人会喜欢你。”所以什么是幸福呢?——创造。我相信所有的营员来这里,都有一种幸福感,为什么呢?因为你通过创造来的。当男孩女孩之间谈恋爱的时候,什么时间最幸福啊?他意想不到地从背后掏出一朵花送给你,你觉得很幸福,为什么啊?因为是创造出来的。 第二是永恒。大家记住,永恒不是永久。我们平常所有的期待,都是永久,不是永恒。很多人就没有理解爱情,说爱情是永恒的,没错,可是爱情不是永久的。为什么呢?因为爱情是生命的一种意义,所以它是永恒的,不是永久的。有没有永久的爱情?没有。它是无常法,它怎么可能是永久的呢?可它是永恒的。永恒的是什么?意义。就像我们这样一个当下,它是永恒的,因为这个当下的意义是永恒的。 第三是直接。什么是直接呢?不是复制的,也不是重复的。为什么抄袭不幸福啊?因为抄袭是复制的。所以谈恋爱你必须亲自送花,人家才幸福。听课经常有人说你帮我好好录音哦,回来我好好听。听录音的感觉跟现场的感觉绝对不一样,为什么?因为直接。所以你想孝顺父母,一定要亲自到跟前向爸爸妈妈问候,每天打个电话都不够,你爸你妈就想见你一眼。 下面一个更重要,是自成目的性。最幸福的东西是因为它有最纯粹的意义被保存下来。如果你们来夏令营是凑凑热闹来的,到了明天、后天你就后悔了;如果你来夏令营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和尚来讲课,来见见他,你会发现,哎呀,真沮丧,见到这么一个和尚。对吧!如果谈恋爱是为了结婚,那一结婚,恋爱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为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你认为婚姻是爱情的结果,所以当你结婚的时候,你不再谈恋爱了。什么是爱情真正的幸福呢?爱情的意义是它的自身,自成目的。大家看江苏电视台的有一个节目叫“非诚勿扰”,大家看吧?我也看。(笑,鼓掌)我看的时候,我就想,他们谈恋爱怎么能幸福呢?永远不可能幸福,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是自成目的性。反过来讲,如果你的修行是一种交换,我们也永远不幸福。因为比如说这个念佛,很多人就是为了往生净土,这句话没有错,可是如果你把往生净土的这个念头强烈地放在你的念佛里面,这个念佛是痛苦的,为什么?如果不能往生,你怎么办?那你这不白念了嘛,对吧?所以,很多人说,谈恋爱如果不能结婚,那么谈恋爱不是白谈了,所以失恋为什么痛苦啊?很多女孩子一失恋就说那个男孩子不好,骗她,什么什么的一大堆不好。我说你们两个有没有快乐过呢?她想想有快乐过啊,那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因为你把东西做一个交换,就是有一个结果的设定。 下面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的人一定不幸福。什么是幸福呢?幸福等于快乐加意义,有意义而且快乐,它才是幸福。 十、自己的幸福与所有人的幸福 最后一个,自己的幸福与所有人的幸福。大家想想我的幸福跟别人有没有关系啊?有关系,那很重要,因为所有的人都追求所有人自己的幸福,可是每个人又只能在人际关系里面去谋求幸福。比如我今天很幸福,因为讲课有人听。如果我今天讲课没人听的话,我就不幸福了。每个人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存在,都是跟他人共在的状态,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的幸福都必然产生于主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众生不幸原因在哪里?就是不想让别人幸福,所以就大家都不幸福。什么是快乐?快乐是别人布施给你的礼物。什么是道德?给别人快乐。所以成佛为什么要广度众生呢?因为别人幸福了,我就幸福了,所以必须广度众生。所以佛度众生,不是因为众生需要度,而是佛自己需要去度众生,这是一个缘起的规律。 最后祝福大家都幸福,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