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一集 |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一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七十一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71 请掀开经本一百六十一面,从第一行看起: 《金刚经》的经文,很明显的分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昨天讲完了,今天我们要讲解后半部。古德有将此经正宗分的经文,分为信解行证四大段,而这四大段在经文里面也非常明显,前半部是讲信解,后半部是讲行证。在没有讲解之前,我们先把前后这两部分不同的地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使我们对於全经的要义能够掌握住,才知道这个经确确实实不可思议。请看经文: 【说明本经前后两大段之不同,前半部经是约境明无住,以彰般若 正智;后半部经是约心明无住,以显般若 理体。】 从这个简单的介绍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本经前后不同之处。虽然佛在本经将修学的要领为我们指示出来,「无住生心」,这句话所含的范围无尽的深广,我们从什么地方下手?先要从外面粗显的执著处,从这里下手,然后才能够显示我们修学的功夫。这就是讲的境界,境界里面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这一切都不能住,也都不能执著。不执著就是般若 智慧。「彰」是彰明,跟底下「显」的意思相同。这里面分了五小段: 【第一、前半部是为将发大心修行者说。】 将发是还未发,他想发就是,想发就非常可贵,只要有这么一个意思,诸佛如来就护念就加持,可见得佛菩萨真正慈悲到极处,也证明所谓佛门当中不舍一人的说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将发大心,佛菩萨一定把这个法门教导他。由此可知,我们这一次在这个地方举行这个法会,凡是参与这个法会的同修,一定是将发大心者;你要不是将发大心,你怎么会遇到这个法门?佛在上面教给我们: 【如何发心,如何度众。】 那个「如何」是贯下来的。 【如何伏惑】 烦恼、迷惑怎样把它伏住,怎样把它断掉。这个功夫一层比一层深,上半部我们已经听过了,确确实实是讲的这些,这个意义诸位要把它牢牢的记住。如果有人问你《金刚经》讲的是什么?你把这几条说明就很正确,《金刚经》就讲的是这些东西。 【第二是遣粗执】 执著真的是无量无边,无始劫以来,这个习气太深太重,我们要除掉这个习气,一定是先从粗重这一方面来下手。所以: 【遣其於境缘上生分别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离相。】 这是佛帮助我们,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物质、人事环境都是粗相,我们在这个地方不执著。譬如:在物质上来说,种种物质的享受,我们能够把它看淡,能够把它放下,这就是在境上遣执。缘是感情方面的情执,父子之情、夫妇之情,这个情都很重,这也不能执著,执著就决定脱不了六道轮回。古德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娑婆世界就是六道轮回,怎么来的?情跟爱的执著。念不一不生净土,一就是清净心。念佛,念佛的功夫在清净心,在一心不乱。念到一心,再不夹杂妄念,这就决定得生。如果念佛还夹杂妄念在其中,往生就没有把握,所以念要一。净宗课诵本里面、仪规里面,都教给我们一心称念,那个一心很重要。这是讲的缘上,於物质、人事环境当中,我们不想生分别,它自然生分别;不想打妄想,它自然打妄想,分别妄想执著是无始劫来的习气,这叫做业障。於是起种种执著这个病,佛教我们要离开,要把它认清楚,这些东西全是虚幻不实;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都不是真的,教我们看破、放下。 【令其离相,是遣所执。】 你看它这个重点不一样,虽然也讲到能执这一方面,但是重点是在你所执著的,重点在这里,所执著这一面说得多。这是叫你先把所执著的看破、放下。 【说离一切相,方为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之菩萨,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边不著。】 这才显示自性本具的般若 智慧起作用。彰就是起作用,智慧起了作用,离一切相。什么叫发菩提心?离相就是发菩提心;并不是说离相之外,别有一个菩提心可发,没有!离相叫不执著,不执著那就是菩提心,不执著就是觉悟,执著就是迷惑;换句话说,佛菩萨觉悟。佛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叫觉者,菩萨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觉悟的有情众生,他们觉。什么叫觉?不执著就觉。凡夫不觉,他不觉在哪里?样样执著,执著就不觉,不执著就觉,这个要搞清楚。不执著就是菩提心。绝对不是说,另外还有一个菩提心,没有这回事情,只要一切不执著就行了。真正弘法利生的菩萨一定是二边不著,二边不著就是空有两边,决定没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还有四相,这个菩萨纵然说能利益众生,绝对不是究竟的利益,不是真实的利益,给予众生一点小利益而已。什么小利益?令一切众生跟佛法结个缘,结缘,这一生能不能得受用?不能,肯定不能。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 【经义里面发挥,说明一切皆非,一法都不立,这是显般若 正智之独真。】 唯有般若 智慧是真的,一切万事万法都是因缘生法,包括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说明一切皆非,教我们一切不要执著,执著是错了。这是前半部所讲的,所以它的经义有浅有深。 后半部的经义有深无浅,它从心上讲的。心是能执著,万物是我们所执著的,所执著的要离,能执著的也不可以执著,那个执著也是麻烦。换句话说,你要是执著一个能执著的我,依旧不能见性,还是障碍。后半部所讲的: 【是为已发大心修行者说】 《金刚经》从开讲以来,上半部讲完了,我们这边同修告诉我,总共讲了七十次,七十次,我们一次是两个小时,已经讲了一百四十个小时。这一百四十个小时听了之后,应该升级、升等,是已发大心了,我们应该要晋级。 【已经发了大心,最忌讳的就是怕:发心而曰我能发,我发了菩提心,我度众生,我已经伏了烦恼。】 怕这个,这是最忌讳的。为什么?有这么一念,诸位自己细心想一想,还是分别执著,还是老毛病没有能断尽,放下一些,放不下的还不少!必须更要努力,要把这些情执把它舍掉。所以后半部是: 【遣细执,即是於起心动念时便不应住著,教之离念。】 前面是讲相,相是所执著的;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真正修行用功夫了,前面是信解,这个地方是修行,修行从哪里修?起心动念之处,要把那个念放下。所以后半部的确是难懂。起心动念,又要把念放下,念放下不是没有念了吗?这个问题麻烦了。须菩提尊者代我们请教释迦牟尼佛,这就是发起后半部的经文。 【令其离念,是遣能执。】 前面是所执著的,后面是讲能执著的。能执著比所执著的要来得细。 【说无有法发菩提,无有法名菩萨,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 这是后半部所讲的精华,这是精彩的教义。 【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 怕的是什么?人空、法空,你又执著空了。我、人不执著了,法也不执著了,又执著空,这又麻烦了;空也不能够执著,两边不著也不能执著,所以这真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譬如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如果心里面还有一个「本来无一物」,他有一物;「本来无一物」也不可以有。六祖心里头是不是有一个「本来无一物」?没有,决定没有。这个意思很深。上一次跟诸位讲的,「说而无说,无说而说」,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说了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正在说的时候就是无说,不是说完了以后说「无说」,你要那么会,你就不懂佛的意思了。所以说「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不容易!你要懂得佛正在说的时候就是无说;说跟无说同时,没有先后,实在讲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听跟无听也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叫妙法。说了个妙法,你又执著有个妙法,那又坏了。有没有妙法?没有妙法。没有才叫妙,有就不妙了。后半部的经义要这样去体会,这个《金刚经》的味道才其味无穷。你要不从这上体会,完全著文字相就坏了。所以说: 【二边不著也不执著】 心里头真的若无其事,干干净净、明明了了,一切万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智慧开了。 【明一切皆是】 前面讲一切皆非,后半部说一切皆是。不懂佛的意思,看《金刚经》前后矛盾,怎么后面就翻过来说?所以这个经,古人常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第一等聪明智慧的人,他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无法理解?他从文字里面来看的。实际上佛所说的一切法是意在言外,所以不能执著言语,不能执著文字,它意在言外;必须从言语文字去体会它言外之意,那才是真正妙。 【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 理体之一如。】 后半部讲万法一如,无有一法不如。什么叫如?「如」是一样的,决定没有两样,是一不是二。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乃至於生佛不二,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后半部跟我们讲这些。这个理很深、很难懂,古人用金跟器来做比喻,把金比作体,器比作相,性相一如就是金跟器是一不是二,「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让我们从这个比喻里面体会经义。 【此是万法本体,故一切法莫非实相。】 不会的,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会了的,佛讲「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我们听了这两句话,不大对劲!这两句话自相矛盾。其实佛说这两句话,虚妄跟实相是一不是二。我们听经听了一百多个钟点,对於这个意思应该要略略能体会到一点。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虚妄。所以佛前后讲不矛盾,是讲的一桩事情,用两种名词来讲,两个名词细细看是一个,粗看好像不相干,细看真的它是一个,才知道世尊说法言词的巧妙,所谓是善巧方便。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本来是不能说的,不能说,他有方法把它说出来。让我们从世尊言词、经典文字里面,体会到他所说的真实义。这是前后两个半部不相同的地方。后面我们再看这里一个总结: 【最后结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全经义趣,尽在里许。】 整部《金刚般若 》就在这两句话里面。不取於相,不取就是不执著。这相有没有?相有,这一个字里面包括法相、非法相。法相里面包括六凡的法相、四圣的法相,乃至於一真法界的法相。非法相里面包括四空天的非法相,包括声闻、缘觉偏真涅槃的非法相,含摄尽了,统统包尽了。都不能取,为什么?全是众生迷执所现的幻相而已。诸佛与大菩萨在这些境界里面,他用什么样的心态?不动,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像《楞严经》上「首楞严大定」。大乘经上常常赞叹,「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我们要问,金刚般若 在哪里?就这两句话。你一切法相都不著,那就是般若 智慧。一切法相里面你都不动心,你的那个心就是大圆镜智,遍照法界,这就是圆满菩提,也就是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不但《金刚经》的义趣都在这两句,诸位仔细去想想,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这两句也就包括尽了,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一切众生所说的法,也不出这两句,这才知道这个经义真正无有穷尽。 【又前明一切皆非】 前面世尊是那个方式所说的,他用意在哪里? 【令观不变之体】 是从这一方面来说的。一切皆非,一切是讲相。一切相,相不是性,教你离一切相,见性。离是心里头不执著,不是离开外面的境界相,不是这个意思;是离开心里头执著的那个妄相,这样你就见性了。 【后明一切皆是】 这跟前面讲法完全相反。刚才讲了,世尊说法的善巧方便,「一切皆是」跟「一切皆非」,也是一桩事情。「一切皆是」是什么?相就是性。如果这个意思我们一下会不过来,我们还用金跟器来做比喻。器是器皿,我们跟你讲这是镯子、耳环、项炼,告诉你这不是金,这话正不正确?正确。你要是说项炼就是金,项炼有银做的,有其他东西做的,你怎么可以说项炼就是金?所以相不是性,不能把相当作性,那你就搞颠倒了;这对初学的人讲的。入了这个境界,告诉你:金就是项炼,项炼是金做的,你到哪里去找金?手镯也是金的、耳环也是金的,样样都是金的,相原来就是性。这种说法是叫你: 【观随缘之用】 你从用上去看,样样都是;从性上去看,一切皆非,性不是相,相不是性。相是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性相不二,性相一如。 【前,前半部讲的,虽随缘而不变。】 主要是叫你体会不变之性体。 【后半部,虽不变而随缘。】 体明了之后,有体有用,不可能说有体而没有用。有体而不起作用的,那就变成声闻、缘觉,它不起作用,那个不足以为贵,那错误了。佛与大菩萨体用不二,这才自己能享受,自己享受什么?大自在。又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在九法界里面随心应量,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它起作用。前后,你看世尊说法的巧妙,你去观察这个,在《金刚经》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可以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高等的智慧,这个人高明。 【综上诸说】 综是综合,总起来讲。 【以观全经,全经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 这一段是一定要把它牢牢记住。前半部没有问题,很清楚了。后半部还没讲,没讲,这把纲领先标示出来,后半部读完之后,再看这一段,那你体会就深了,体会自然不一样。 我们看底下的科题,「约心明无住以显般若 理体」,在这一大段里面又分为两个段落,两个段落就是修和证。「深观无住以进修」,修就是行、修行,这是入了第三个阶段。前面上半部讲过信解,到这个地方修行,最后一个段落这是证果,四分清清楚楚。我们看经文: 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段经文,乍看好像是从头来起,好像是另外开头。其实不是的,经文紧接著前面而来的。因此,《金刚经》的版本,自古流传最多。我们晓得,古时候的本子都是手抄本,字抄错、抄漏,或者意思错会,总是难免。於是流通的《金刚经》本子,仔细观察一下,里面出入很大,要不细看,没有什么两样;仔细观察,一个字不同,意思完全不一样。《金刚经》必须仔细的去校勘,江味农居士为我们做了这个工作。我们采取的本子是他校定的本子,他有校勘记,我们印在经本的后面,提供大家做参考。 【此节经文,看似另起,乍看好像另外又是一个起头,实则紧接前文而来。】 我们要细心,它这里头一、两个字颠倒了,意思不相同。 【长老问意是说,我法二执,已与发菩提心时,同时俱生。降则非发心,住则执我法。此正指示行人应向起心动念时用功。长老大慈,代众生再请开示根本方便。】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佛教给我们要发菩提心,又要无住。无住就不能发心,这一发心就有住。又要无住又要发心,那怎么个下手法?这的确是问题。其实利根的人在前面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中下根性不行,他有细惑在其中,粗惑他能够破除,细惑他没办法;换句话说,听了以后无从下手。须菩提尊者知道中下根性的人有这个疑惑,有疑惑自己也问不出来,他老人家代我们发问,这是大慈大悲。 【前曰,应云何住】 这个地方,那个话还是这四个字,颠倒了,「云何应住」,这个大大的不相同!一般流通的《金刚经》本子,这个地方也是「应云何住」,那就变成真的是两个开端、两个起头,这可能就是以前抄写的人不小心。他《金刚经》前面念得很熟,这个地方看错了眼,应云何住,他就随便这样写下来了。 【前曰应云何住,是问菩提心应云何安住。】 发了菩提心,这个心应该怎样安住,问的意思是这样的,这么个意思。 【今曰云何应住】 这个意思不一样。 【是问菩提心云何独应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谓发此心。】 你发菩提心,当然你就住著发菩提心,你要不执著发菩提心的话,那菩提心就没有了,根本就没有,你发什么菩提心?你发菩提心,你总要执著这个菩提心,这是般若 难。你看我们念佛人,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我们就执著。《弥陀经》上教给我们执持名号,就是要执著名号,要执著往生西方这个念头。佛教一切都不能执著,那现在你教我们发菩提心,我们不就执著发菩提心?问的意思在此地。 【住既不可】 前面佛的教诲不能执著。 【降又不得,将奈之何。】 这个麻烦就大了,这真的是大问题。他问的意思,我们要搞清楚,跟前面意思不相同。 【前云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 这是前面世尊所讲的。 【一切相赅摄甚广】 一切相里面当然也包括发菩提心的相。 【发菩提心之相,当亦在内。何既云应离一切相,又云发菩提心耶。】 实在讲,这个事情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真的是很大的困惑。有学佛学了一辈子,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天天嘴皮上挂著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都没搞清楚,你发什么菩提心?有人讲解菩提心,讲了几个钟点滔滔不绝,讲完了之后,还是莫名其妙,不晓得什么叫菩提心。我们在这里总算得一点消息,原来离一切相就是菩提心,执著就不是菩提心,一切不执著,一切不执著就是菩提心。你能从这上体会到,后半部就很容易解决了。 【长老此问,又是曲为现前当来,一切粘滞不化者,请求开示耳。】 这一段请法的用意、目的在此。确实有闻法的人,他一面听一面就执著,这也是一般众生的通病。为什么会有这个毛病?所谓食而不化,也就是说,佛讲的意思没有真正体会到,都是在言语上、在名相上,或者在心缘上,出了麻烦,起了疑惑,疑就是障。不但障碍你证果、障碍你解悟,起了这个疑惑,解都不可能,往往把佛的意思错解了,起了误会,所以须菩提这一问非常重要。请看经文: 经【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一段里面,关键在发心、在生心、在灭度而实无灭度,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词句。我们看小注: 【此正开示教导起心动念时,离相之方便也。】 【如是,指下三句。】 这个如是就是经文里「当生如是心」。如是心是什么心?就是下面三句:「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就是指这三句。 【现其本有曰生,显其本无曰发。】 《金刚经》上「生」跟「发」意思不相同。本来没有,现在发心了,这叫发。本来没有,现在你发了。生不一样,生是你本来有。本来有,被东西障碍不能现前,现在业障消了,它现前了,叫生起。生是本来有的,发是本来无的。 【众生本来同体】 这个前面我们说得多,尽虚空遍法界,情与无情同一体。所以世尊在《华严》里面给我们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初学的人,看到这样的句子不能理解。有情,我们今天讲动物,无情是植物跟矿物。我成佛,说一切有情众生也成佛,这都很难体会;怎么连山河大地、动物、植物也成佛,这怎么讲得通?这里面的意思就深,一定要能真正明了,原来山河大地、一切万物跟我是同体。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梦里面有很多人、很多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虚空,确实是同体的。一觉悟,全体觉悟了。不能说是我在梦里面觉悟了,梦里还有那些人,他还没觉悟,哪有这个道理?没这个道理的,确确实实同圆种智。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 【灭度一切众生,乃应尽之天职。】 灭度两个字要紧。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帮助、协助。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要协助一切众生。「灭」是什么?灭烦恼,帮助一切众生灭烦恼,帮助一切众生灭妄想、灭执著、灭六道、十法界的果报,灭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众生要没有成佛,你的帮助就没有圆满,灭这一字是成佛。在四谛法里面,诸位晓得,苦集灭道,这个灭就是灭道的那个灭。灭也就是圆满菩提,圆证无上佛果,是这个意思。灭生死、灭无明烦恼,是这个意思。 这是一个觉悟的人他应当做的,是他的义务。譬如我们这个手痒,这个手立刻就帮它搔痒,它还能说「我为什么要帮你?」还能说这些吗?同一体,没有条件好说的。所以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那个慈悲叫无缘大慈,那个缘当条件讲,没有条件的,无条件的;同体大悲,一切万物跟我同一体。我们凡夫迷了,不知道同一体,所以有分别、有执著、有彼此,诸佛菩萨没有彼此,知道是同一体,这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以说应尽之天职,天是自然的,应当要做的,没有什么条件的。 【若以为我当发此心】 你看我这右手,我发心帮你忙!这个意思就是贡高我慢。 【有矜张之意】 有这个意思在,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著相了。 【故不曰当发而曰当生者,以此。】 「发」跟「生」意思不一样,这个意思就深了,所以后半部唯深无浅。 【说一应字,是遣其著於菩提,破法执也。】 应,应生,应当生,对於菩提也不能执著。所以世尊在说法的时候,往往一桩事情说了许多个名相,这个用意何在?说一个名相就可以,为什么说那么多?就是教给我们名是假名,用不著执著,知道那个意思就对了,不要执在假名、假相上,破我们的执著。这都是他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让我们从这里面体会到,要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才体会到这个意思。 【说一当生,是遣其著於发心,破我执也。】 可见得说个「应」、说个「当生」,他的用意破我法二执。佛门里面许许多多在日常当中的术语,用意无非都是破执的。譬如你这个道场,我们现在一般讲庙,其实讲庙是错误的,庙里面是供养鬼神的,我们佛教道场叫寺,寺院庵堂,这是我们佛教的,没有讲庙的。庙是供神的,供鬼神的那叫庙,现在一般把寺看作庙,这就颠倒,这是搞不清,让人迷惑不清,我们必须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你这个寺里面,我们问住多少众,不问你这里住多少人。为什么不说住多少人?住多少人,著了人相,我相、人相,四相具足,你著了相。住了多少众,破四相,住了多少个众缘和合的那个东西,是这么个意思;众缘和合,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破执著的意思。不说你住多少人,住多少众。你一开口:你这里住多少众?人家一听你是内行的;外行的,你这里住多少人?外行的,那是不懂佛法的。佛法处处都是破执著,法相名词用意都是破执。 【发无上正等正觉者】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彻底觉悟之心。我们皈依的时候,皈依三宝,皈依佛,佛就是觉悟,觉而不迷。你真正发心皈依三宝,你就觉悟了。觉从哪里觉起?没觉悟的时候起心动念为自己,这是凡夫没有觉悟。真正觉悟的人起心动念为众生,他不为自己,这是觉悟。 【须先觉了度众生是应尽之责】 佛在此地教给我们,这是我们决定不能够轻易看过的。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这个人觉悟了。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去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觉悟了。我要真正受持读诵如来了义的大法,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帮助一切众生。所以先要晓得,帮助一切众生是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这个人真的觉悟了。而不是「我凭什么帮助他?」这个话是迷人讲的,不是觉悟的人讲的。诸位查遍《大藏经》,哪一个菩萨曾经说过这个话,「我为什么要度他?」从来没有一尊佛、没有一尊菩萨说过这样的话,佛菩萨帮助众生应该的。帮助众生就是帮助他自己,不肯帮助众生就是不肯帮助自己,自他不二。 【且此责终未能尽】 《华严经》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总结的都是这个愿无有穷尽。众生业果、菩萨的愿力都没有穷尽。 【即尽,亦等於未尽。】 即尽是什么?成佛。成佛总尽了吧!等觉菩萨还没尽,成佛总是圆满、尽了。成了佛之后一定倒驾慈航,所以说尽了也等於未尽,这是真的。 【当生如是心】 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劝导我们,要生这样的心。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无始劫以来把自己的真心本性迷失掉了,今天在般若 会上,佛帮我们唤醒,让我们觉悟,一定要发这个心。要不要去度?度,要去度。 【无能度】 不能执著一个我能度,众生是为我所度,你一执著,你就迷了;只管去做,所谓蓦直去做,全心全力的去做,做而无做,这就对了。心地干干净净,没有想到有我,也没有想到有人,可是这个事情从来没有终止,非常积极在那里做。 【无分别、无所谓菩提、无所谓度、并无所谓发心。】 这是真的发了心。这个时候发心跟生心就是一不是二。 【庶与清净觉心相应耳】 这在做的里面清净心现前,清净心起作用。所以,清净心从哪里修?有人学佛,说这个世间太复杂,要去到深山找个幽静地方去修行,那行吗?那是他不懂佛法,佛法的清净心就在红尘里面锻炼出来的。所谓是「即相离相」,离即同时,离相跟即相不是两桩事情,一桩事情,就在这个环境里面清净心现前。不会的,在这个环境里头被污染;会的,就在这个环境里面得清净心。由此可知,染净不二。染净从哪里区别?给诸位说,觉跟迷。迷了就被污染,觉悟了心就清净,可见得与这个境界有没有关系?没关系,关键就在觉迷。这是我们一入佛门,佛就把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教给我们。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佛教导我们修觉正净,觉正净都不离开境缘,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并不离开。换句话说,真正修行、真正想成菩萨、成佛,要不要改变我们现前的生活环境?不需要。就在我们现前生活环境里,就在现在工作环境里,就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你会的就成就了,一觉就成就了。如果说迷,佛菩萨那个环境你还是迷,古时候丛林寺院你到那里面要是迷,那还是不觉。这是说明了修行,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只要心里面有觉、有正、有净,无非道场,都是道场。如果你是迷邪染,真的,再大的寺院丛林,你到那里面去住一辈子,也不是道场。大乘经里面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什么?直心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没有妄念,没有妄念那就是道场,所在之处无不是道场。 【本经天然分为信解修证四部分】 江味农居士的科判,就依这四分来分的。 【而不可局其次第】 局是局限,为什么?信里面也有解修证,解里面也有信修证,一个里面都包含其他的三部分,而只是它主要是讲哪一部分,因此不能够局限它的次第,它是活的。 【虽分四,而不可局为四,学者应当体会此意。】 因此,正如世尊在经上多次的教给我们,为人演说乃至四句偈,功德都不可思议。四句偈是任何四句,无论是信分四句,或者解分四句、修分四句、证分四句,不拘!这就是说,它每一分里面都含摄其他分,它的意思是圆满的。所以它确实有四分,但是不能够局限在四分里面,它是圆融的,跟《华严经》的意思一样。《华严经》有次第、有圆融。「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用这两句话来看,《金刚般若 》也是这个意思。再看底下经文: 经【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这一段经文跟前面所说的,在文字上完全相同,一个字也没有更动。我们看这个注子: 【我人众寿四相,虽同於前。】 可是意思不一样。 【而意甚细】 前面这一句话,是说在四大段的第一大段,是信的那一大段,现在这个话,是说在修行这一段里面,所以它这个意思不一样,浅深差别很大,所以它的意思甚细。 【盖已一切不著,但著於上求下化极微细之分别耳。】 差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我们很明显的体会到,前半部是为将要发心的人说的;这个地方是已经发大心,已经在修行的人,是为他们说的。所以说的话一样,意思不一样。确实权教菩萨们,真的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念头,念头纵然再微细,那还是执著,这个念头要不能够舍掉,他就不能见性。所以《金刚经》的境界,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你还有上求佛道的心,还有下化众生这个念头,你不能见性;纵然你成佛,你成的是十法界的佛,出不了十法界。必须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出了十法界,出了十法界叫一真法界。《华严经》是一真法界的菩萨境界,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是细执,六道凡夫是粗执。舍掉粗执可以脱离六道轮回,出不了十法界;细执破掉之后,这才能出十法界,住一真法界。前后差别在这个地方,我们用这个说法,大家就更容易体会到。前半部教你出六道,后半部教你出十法界,那就证一真法界。 【若微细分别未净,我相病根仍在。】 很微细就是了,但是它确实在。 【虽曰菩萨,名不副实矣。】 所以我们称这些菩萨,叫他做权教菩萨,权教小乘,权教就不是真的菩萨。真的菩萨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那是真的菩萨。在相宗里面所讲,同生性,异生性。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真性,叫同生性。因为跟诸佛如来用的是真心,同一个心。如果细惑未破,他还是用八识,八识是妄心,他不是用真心,依旧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的人,可以证得阿罗汉,可以证得辟支佛,不能成为法身大士。因为再往上面去,这个东西没用了,八识心决定不能用,那个是妄心。所以佛法,真正的佛法超越世间法,这个大家要晓得。 我在过去,大概说这个话应该也有三十年了,我在台北主持中国佛教会的大专佛学讲座,那个时候我担任总主讲。有一次我就想到,我们佛门里面也有科学的方法论:因明。五明里面的因明,与世间方法论里面逻辑、辩证法是非常接近的。我想到这个科目,我去请教我的老师,我老师他是学这个东西,我希望他来给我们同学上这个课程。我老师是方东美先生,我向他提出来,他笑笑,他说:这个东西没有用处!这些东西在佛门里面是初级的教学,中级的教学、高级的佛法完全用不上。完全正确,这是个内行人讲的话。为什么?高级佛法不用心意识,你还有什么逻辑、还有什么辩证法?凡是这一类东西,都是要用心意识才行,高级的佛法已经不用心意识。《金刚般若 》不用心意识,所以这些东西完全没用。佛教的因明,教什么?教小乘的、大乘初学的,还没有入门,初学的,叫大乘始教。贤首家讲小始终顿圆,大乘始教,到大乘终教就没用处了,就用不上力,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你不知道,「这个方法好」,坚固的执著;换句话说,你在佛法修持上永远没有方法提升,你只在低的阶位上,不能够再进步。一定要认识清楚。这是佛法真正超越世间法。 这里说,虽曰菩萨而名不副实。这个标准就是法身大士,跟法身大士一比,那他不是真正的菩萨。由此可知,我们要在这上用功夫。这四相怎么断、怎么破?破四相非常重要。四相怎么破法?其实《金刚经》上讲得很透彻,教给我们起心动念想众生,这个方法妙极了。我们把我们的念头大而化之,不要断我执,我执自自然然没有了,这个方法实在妙极了。起心动念都想一切众生,不要为自己著想,《金刚般若 》上教给我们的方法。请看经文: 经【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这一句的经文是个活句,有两种读法。「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是一个读法,「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两种读法。两种读法它是一个意思,肯定了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看注解,此句有二义,可作两种读法: 【一、法字断句】 「实无有法」,这里是一句,从这个地方断句。 【意谓发正觉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实无有法】 实实在在没有法子发这个心。 【以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究竟清净。】 你还有这个念就不清净,我发无上正等正觉,这一念放在那里就不清净,就错了。 【清净觉中,不染一尘,名为菩提,实无分别心。】 你还有一个等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还有这么多分别执著在里面,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觉。 【故必实无有法】 实无有法,心清净,心里什么也没有,那你是真的发了无上菩提心。你要是有念,不是无上菩提心,清净心中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就叫做无上正等正觉,这才真正发菩提心。我已经发了菩提心,那就迷到家了,他还有我相在,还有我见在,哪里是菩提心?连小乘须陀洹都不如,小乘证得须陀洹果也没有给人讲「我证得须陀洹果」,没有!由此可知,我们每一位在座的同修,你们不是才学佛,过去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善根深厚,佛在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都是过去生中已经在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种善根。为什么今天还落到这种地步?毛病出在哪里?我发了菩提心,我学了般若 ,生生世世干这一套,始终没有把我忘掉,所以搞了无量劫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是把我们病根找出来了。病根虽然找出来,要想把病根除掉,那还真不容易!想到这个地方,除了带业往生,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你要不求带业往生,那你就要断根,你就要破四相、破四见,四相破就出六道,四见破才能出十法界。无论修学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这是原理。我们求带业往生,要不要在这里下功夫?要!因为这种情执愈淡,我们往生愈有把握,往生的品位愈高,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时间提前了,所以这是很有必要。 【第二,无字断句。】 实无,从这里断句。 【意谓,有法发无上正等觉,实无如此事理。】 无论从理上讲、从事上讲都没有,你要以为有一个方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告诉你,无论从事上讲、无论从理上讲,实无,实实在在没有,这跟你讲真话。懂得前面这个意思,这个意思你就明白了。心里确确实实什么都没有,那个心就是菩提心;心里面才有一物,那个心是妄心,妄想、无明、执著。由此可知,佛法修的是什么?我们今天从最简单的地方来体会:清净心。清净心里面不能有一点点东西。几时你清净了,无量无边的法门,包括一切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达。这是《般若 经》上所说的「般若 无知」。什么是般若 ?无知是般若 。我们今天犯的什么毛病?我们今天犯的是要求知。般若 无知,你偏偏去求知,跟般若 恰恰相反。求知,那个知是什么?邪见、妄想。你还怕你的邪见不够多,还要去求邪见?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经题里面说过,他说:有解无行,行是什么?受持,解是什么?读诵,有解无行,行就是修清净心、修觉正净,没有认真修觉正净,「有解无行,增长邪见」,你学得再多,学得愈多,你的邪知邪见愈多。有行无解,行不行?也不行!「有行无解,增长无明。」所以教下的主张是解行相应。般若 里面就是解行相应,解跟行不能离开的。唯独净土宗可以,有行无解他也能往生,除这个法门之外,找不到第二个法门,这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的。所以净土之殊胜,净土为一切诸佛如来之赞叹,就是殊胜在此地!其他法门里面,你有行无解,你就堕在无明里头。 【发而无发,乃为真发。】 叫你发心了,真正是无发。可是发而无发的意思很微妙!不发就是真发,那好了,这些芸芸众生都没有发菩提心,他们是不是真的发菩提心?不是的。这个无发是什么念头都没有,那就是菩提心,那是真正发了菩提心;有发菩提心的念头,不是菩提心。有世间名闻利养这个念头,那当然更不是菩提心。「有念则非,无念即是。」无念是无一切妄念。诸位要晓得,发一念菩提心的,还是个妄念;无妄念。发一个成佛的心也是妄念,不是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就是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般若 智慧,那是正念。正念在哪里?佛在楞严会上说,「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宗门里头常常也用,这是正念。我们眼能见,见是正念;耳能听,听是正念;鼻能嗅、舌能尝都是正念,这就是真正的般若 智慧。眼见的时候,见一切色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起一个念头的时候,我们不会说没有起一个念头也就看不见,看得很清楚!起了一念就是无明,我们看到眼前,这是花,很美,无明了。怎么无明?你又起了分别、起了执著。当你见一切色的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动念头,《金刚经》讲「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我们见性,见到色性,这是真见。交光大师在《楞严经》里面主张「舍识用根」,那就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眼见,他眼也见,我们见就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要问:佛,这是什么?佛跟你讲:这是花。他不就有分别了吗?他是依照我们的分别而分别,他自己没有分别,你说这是花,就随缘,恒顺众生,这叫花。他自己有没有分别?没有。他自己如果分别,他是凡夫。这是恒顺众生,随著你们的分别而分别,我不分别。 这不但在佛法里头,我们中国老子,这是道家的;老子《道德经》你翻开来看,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也晓得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名字是人从分别执著里面建立的,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哪来的名?没有名。你要说这个花,这是红色的、那是黄色的,这都是分别执著。佛为我们说这些经法,都是随顺我们的分别、随顺我们的执著来说的,离开这一切分别执著,佛是一个字也没有说。从佛本人那一方面,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说一个字;从我们这边来讲,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四十九年,从我们这边说的。从佛本人那边说,没有说一个字,这就所谓说而无说。我们的毛病在哪里?我们的毛病是听了佛说都以为真的,这就坏了。如果我们也会了,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马上就成菩萨、成佛, 就快得很,就契入了。我们不会听,佛会说,我们不会听。我们在经典上看,释迦牟尼佛一部经还没有说完,有的人开悟、有的人证果。为什么?那些人会听。他会在哪里?他是听而无听、无听而听,所以他开悟,他证果。我们是听佛讲经,字字都落实,这个糟糕了,错在这个地方。 大家要是把这个关键抓住之后,我们的修学,真的是一帆风顺。证果不敢说,开悟真的有指望,彻悟没有把握,小悟、大悟真的是有把握的,是有指望的。如果这个关键你抓不住的话,处处还落实,悟门就被堵塞。所以读经、学教,学多了有用吗?没用。广学多闻是哪些人?已经开悟以后,才广学多闻。开悟以后,成就后得智。你没有开悟之前,三藏十二部经典,恐怕你读一百年,你都不能开悟。如果真正开悟之后,现在这一部《大藏经》,我相信三个月你就全部读完了。他眼一到全明白了,什么意思全明白了。诸位一定要知道,悟后起修。我们现在很多观念错误,以为一定先要广学多闻,错了。实际是四弘誓愿没搞清楚,四弘誓愿第一个叫你「烦恼无尽誓愿断」。修清净心,叫你心里头断烦恼,烦恼断,清净心现前,才广学多闻。「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无边的法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决定一切通达。佛教里修学的方法跟世间不一样,现在我们是学佛的人学世间这个方法,走错路了,永远不会开悟,永远不得利益。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