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十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十五

 

  能说能行能学能做

  各位听经演教,很多人也出去弘法利生,所为何事?不过要学佛行。佛行是实在之事。千万不可嘴巴光是说,不能做。那叫嘴八式──能说不能行。大家从平常日用苦苦用功,修行自己。

  法华经上说有三种行,值得我们学习。

  入如来室,大慈悲心是。对一切众生要有大慈悲心。

  着如来衣,柔和忍辱是。要学常不轻菩萨,柔和忍辱。

  登如来座,体法空寂理。

  你们听经演教,也出去弘法利生,要真正有修行,不要变成说书的,光说不能做。大家平时要互相忍让。一点儿事忍不下去,那你光说不能做。要记住,大慈悲心,柔和忍辱心,体空寂之理,这样才具实德。

  修道人之心,没有别的事,只有一佛。世俗人不会佛法,不能修道,心中好像垃圾堆一样,身心混浊。修道人心里,任何事情好比一阵清风就过去了,不留痕迹,叫影落寒潭,雁过长空。什么原因呢?他体空寂之理。

  所以,希望大家能说能行,能学能做,那才养成实德。要不然不具实德,人天不敬,希望大家各自砥砺自己。

  我很希望大家在道场之中都做一个圣者,千万不要在圣者之中做一凡夫。我们西莲净苑的比丘比丘尼出去,都是卓卓不群,可以是人天师表。如果大家不具实德,你们出去讲经弘法,光能说,不能化众。如果有实德的话,就能潜移默化,度化众生了。

  安心学讲经

  你们说不会讲经;我也不会讲经,我祇是学讲经。

  阿罗汉不会讲经,不会大乘嘛;辟支佛不会讲经,也是小乘法;信位菩萨不会讲经,不会中道义;登地以后会中道,初地不究竟,十地究竟,但也还不会讲经;真正会讲经唯有佛一人。

  非要等佛讲经,佛法不灭了吗?还要靠比丘比丘尼支持,所以你们可以安心地练习讲。

  上台能讲经下台能做工

  大家做工我很感动,出家人就是这样,摆脱士大夫作风。不是穿着长袍大褂才是法师。

  自古丛林都是这样,不做士大夫作风。

  我们要求上台能讲经,下台能做工。

  大家以后要提出薄以待己,厚以待人的好习惯。有好的东西供养大众,不好的留着自己用。善导和尚,粗食自己用,好食供众。这样有无量功德。

  今有居士在,我顺便告诉你们,有的想:这东西,我放着也没用拿到庙里去好了,这种情形不好。应该把最好的东西供养三宝。

  放舍自身成就众生

  出家学佛要发心。发什么心?发心做佛门龙象。

  古德说:要为佛门做龙象,先为众生做马牛。因为我们吃十方、用十方,要报恩于十方。我们吃众生的,用众生的,所以不能放舍众生,成就自身。要发一个心──放舍自身、成就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众生得乐为我的目的地。就是,每个人要有放舍的心。

  释迦牟尼佛说过:娑婆世界,没有一巴掌大的地方,不是他放舍生命的地方。我们要学佛,放舍身命,成就众生。不为自求,为度众生。

  大家来出家,要放舍名利,更要放舍自身。没有牺牲,那有服务?没有服务,那有众生的乐利?没有众生的乐利,那有佛法的价值?

  末法时期,邪魔乱法。大家发心学正法。大家有不了解真正佛法的。若有了解的要坚持奉行。听信邪魔坏法身,慧命会丧失。

  平时大家一定要持戒念佛,一定要得往生。

  *  *  *  *  *  *  *

  △要准备惊涛骇浪的冲击,为释迦牟尼佛的法,不惜身命。

  △出家后,身体不是我们的,不是父母的,是佛的!一切众生皆是佛,所以,要为一切众生舍身命。

  内功外德

  今天是结夏中最后一次讲话,两样事情要谨记在心。我们出去讲经,对居士说法,对众生说法,不妨碍讲深理,但,说理要会到事,即理而事,即事而理。要不然众生不得利益,说法使众生得利益最重要。不可卖弄自己多闻。

  什么是理呢?理是实相。什么是事呢?事是诸法。诸法有十种。在法华经有说,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作、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大家说法一定要会到因果报应。

  教众生能够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才对众生有利。一切事相是依他起,会入理就会入圆成实,因圆成实故起依他起。千万不可只知执着于理。

  什么是执着事?譬如见鬼,见神,都是执着于事,迷惑众生。

  第二项,大家要注意到,结夏四个月以来,功德具足否?看你断YIN欲否。希望大家用各种方法来断YIN欲。拜佛,求观世音菩萨,求阿弥陀佛加被。

  大家要知道,断YIN欲是你的内功,如法度化众生是你的外德。内功外德具足,怎不得往生呢?

  弘法利生皆以正法为基础

  大家要和合一味,捍劳忍苦,护持常住。常住存在,就是如来家业常住。

  什么是如来家业呢?所谓家是家务,业是事业。家务、事业,简称为家业。如来就是佛家,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

  弘法,要弘扬佛的正法。

  利生,不是单纯地行世间法;要用世间法的方便,使众生觉悟佛的正法。因为佛的正法利益众生不同。众生得益──现前得益,乃至后世得益,终至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佛的正法利生的功德。如果单纯实行世间法,纵然使众生现前得益,后生还堕苦道,不为利益众生。

  所以,弘法利生皆以正法为基础。

  那么,什么是正法呢?凡有所得,非正法;无所得,为正法。你们求佛法,以有所得心,皆非正法;无所得,三轮体空,才是正法。

  什么原因呢?经上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皆不可得。以有所得心要想得它,就非正法了。

  或者有人说:「有为法不可得,无为法可得呀!」应该知道,如果无为法可得,那也是有为法。凡有所得,皆是有为法。无为法如果可得,也就称为有为法了。

  希望大家深深了解。

  《三、入世之道》

  要作好僧不作名僧

  名者实之宾。出家人,不可天天兢兢业业求出虚名。不患人之不知我,患自己不能。如果没有实在的德,求虚名是不对的。

  希望大家要作好僧,不要作名僧。有实在德行,名自然随之来。好比身若正,影子自然正。

  要是有人称道你,不要太过欢喜;要是有人不知道你,也不要太过恼怒。各位兢兢业业修学佛道,增进自己德行,真能做人天师表,那才是实在的。出名不出名,不要顾虑。兢兢业业为图虚名,此人不可取。

  大家要知道,有实德,才有脸见阿弥陀佛呀!

  不把佛法作人情

  末法时期,我们做佛弟子的,要尽我们的责任,维护正法。

  大家记住,不可把佛法做人情卖。不要有乡愿的行为,姑息养奸。假使发现有小小的漏洞,赶紧想办法弥补。「为虺不摧,为蛇莫为。」虺是小蛇,小蛇的时候不摧伏牠,等到长大成蛇,你就没办法。

  在末法时期,要看得清认得明,要有正知正见正思惟。

  大家记住,不把佛法作人情卖。不论在家、出家弟子,提高警觉,加紧地防范。第一个,自己不被魔所侵,第二个,帮助别人不被魔所侵犯。怎么能够不被魔所侵呢?大家记住──八正道,不离八正道。要是能起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魔就无法侵犯你了。离开了八正道,就必得被魔收去做奴隶。

  作时代的主人不作时代的窗饰

  现在末法时期,一片混乱,我们必须把稳自己的舵,认清自己的航线,才能前进,要不然,通不过苦海。

  在茫茫的大海之中,需要有坚强的舵手,正确的方向,不可随波逐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每条船都须把稳自己的舵,认清自己的方向,求自身的生存。

  我们要作时代的主人,自己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主张,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方向,不可作时代的窗饰。

  什么叫窗饰?如商店所摆的东西,那叫窗饰。

  有些人作时代的窗饰,还不自觉,自认为是进步分子。

  有些人处处赶时髦,认为是走在时代的尖端,是时代的主人,这种观念我们要纠正。

  我们不走在时代的尖端,而要作时代的主人。

  有一般人,处处赶时髦,如商店的窗饰,抢在前头,自认为是进步分子,其实,这是时代的可怜虫──没有灵魂,没有主宰,没有主张。

  希望大家确实认清,我们这条船,怎样开稳呢?把稳自己的舵,认准方向,认准目标。力求自存,然后才能利益众生。如果不能自存,谈何利益众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家要在忧患中,求我们的安全。要知道,在茫茫大海中,不知有多少船只沉没。我们能保持船不沉没,才能渡过海洋。

  千万认清,千万不可作时代的窗饰,时代的可怜虫;要作时代的主人。如果我们不把船开得稳,说不定那个时间就要覆没。

  希望大家严守戒律,好好念佛。定慧二道,就是我们的舵,我们的方向。

  大家不作绣花枕头,要充实自己,要具有实德,实实在在作一个大丈夫。

  今后大家心中,同一目标,同一思想,不作时代的窗饰,时代的绣花枕头。要具有实德,作大丈夫。

  不求名利谦德最好

  今天和大家讲,出家人处世之道。

  希望大家不要求名求利。「名利」二字,最坏道人心。盛誉者,谤随之;盛事者,败随之。你看谁的名最高,毁谤隔不远了;谁成功得最成名露脸,失败可能隔不远了。大家千万不要求名求利。

  在名利方面,有三分不足,正是有余。你要是一生之中,总有几分不足之处,总是有余。要是一足的话,就糟糕了,满足了以后,必衰,物极必反嘛!大家不相信,可仔细观察。所以,名利不可强求,要看它如毒蛇猛兽。

  君子,不求人皆知道我,不患人不知,患什么?患不能,自己没有能力。我们只要是在经法、戒律方面,能够上体佛旨,就够了,不要求名,人家知道不知道,无所谓。我们愿意做个默默无闻的念佛人,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出家人,不求名,不求利。

  你如果在经法、戒律方面,真有一点点收获的话,名者实之宾,有其实,名一定要来,不过你要知道,不可求。不求名之法是什么?就是「谦虚」。谦德最好了。谦受益,满招损。

  不要名闻利养

  今天和大家讲两件事。第一,学经法要入谛理,不必徇文,好比说,你知道一加一的道理,可以推演出无量无边的数学,并不是你把无量无边的数学都知道答案,那算是数学好。智慧者去买桃子,尝一个,很甜,就知道了,愚痴人才每一个桃子咬一口再买!千万不可这样。

  第二件事情,我们西莲净苑的弟子们,不要名闻利养,只有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要出名、有利、有供养。你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供养自然来。因为求名闻利养的人,第一个,不能持戒,破戒;第二个,不能修定,破定;第三个,不能开慧,破慧;第四个,不能得无上菩提。非道人所应有。所以大家记着,不要名闻利养,名闻利养他们要争,给他们好了,我们默默无闻地作一个老老实实的出家人。

  这都是佛所说,要依照佛语。佛说,名闻利养,破道人皮,皮者戒也;再破道人肉,肉者定也;再破道人骨,骨者慧也;破道人髓,髓者无上菩提。我们谨慎依佛语奉行,作佛的一个真正弟子。

  远离名利

  为人处世,尤其出家人,要远离名利,不要希望人家赞叹、夸奖。赞叹和毁谤是孪生子,有三分赞叹,恐有六分的毁谤。不要希望听到赞叹,听到赞叹,不要起欢喜心,要提高警觉,检讨自己,更要警惕自己。听到毁谤,不要起懊恼心,要切实检讨。

  大家要只求贡献给佛陀,贡献给众生,无所要求。确实要认识,平安无闻就是福,平平安安的,没有什么名闻,就是我们的福气。好像水一样,在平平的、没有波动时,才显出水性。我们也一样,在平平没有波动、没有声、没有闻的时候,性才会显出来。

  你们听过以后,切实要入心,不要让我白讲一场。如果天天用心,天天磨炼自己,保证能够转凡成圣。

  处世之道

  处世间,难免有兴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圣贤者难免,何况我们凡夫?

  出去讲经、讲戒,难免和人接触,有人毁谤,不可和人家辩论,当做是善意的指教,有则改之,无则勉之,默然而受。

  讲经和外边世间接触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法,小乘法可以跟他说是小乘法,外道法可以说是外道,不可提名,某某人是小乘法,某某人是外道法。如果有人说,某某法师讲经这么说对不对?你不回答,默然。因为那有人我是非在里头。如果他说,这个法怎样是对?怎样是不对?你可告诉他。如果他提出名字来,不可回答,如果你回答,有人我是非。

  讲经的时候,千万不要批评别人,只许赞叹,讲得好讲得坏,赞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讲经讲十全十美?唯有佛!所以,别人批评我,谦虚恭敬接受,这样你们处世间,可以没有大过。

  现在讲经的很多,我们得退则退,讲戒的不很多,我们能帮忙就给人家帮忙。

  处世间重在淡字

  修行之人处世间,要有一个「淡」字,不可有一个「贪」字。淡就是把一切事情看淡,万般随缘而过,不可起贪。修道之人处世间,不求无苦,有三分苦,正好修道。古德讲,于身不求无病,有三分病,正好助成道业。原因在一切如意,一切无苦,促成你的贪念;有几分苦,有几分病,把一切事情看得淡泊,这样,对修道有帮助。

  如果你重在一个淡字,把一切看淡,临命终时,你得一个脱字──解脱,临命终有解脱之想。如果你重视一切,贪念重,求色身无病,临命终时,必然有一个恋字──贪恋,如果产生一个恋字的话,影响你的道业,不得往生。

  往生西方,要有解脱想,要有舍念,可是你重在一个贪字上,没有舍念。所以,一切看得淡,临命终时,可脱可舍。否则,产生恋之一念,被它拖住。所以,有三分病痛,正好助你临命终时解脱之想。所以古德讲,于身不求无病。因为我们业报身,生生不得出离,法身慧命无量劫来不得解脱,皆不过是产生在贪字、恋字。

  贪和淡,出在一念之间的分别,所以恋和脱,也在一念之间。这么说起来,大家的生死、解脱,只在一念之间,希望大家慎乎一念。

-----------------------------------------------------------------------------------------------------------------

更多智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十六

2006年除夕普茶开示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怎样修行

禅宗思想研究:禅宗思想对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聂清)

 

后五篇文章

禅宗思想研究:禅宗逻辑与现代物理学(王殿夫,张旭泉)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十四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十三

禅宗思想研究:禅宗对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影响(黄夏年)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十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