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5 其它禅定法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5 其它禅定法门

 

  只要是学佛的人,不论在家、出家,禅定都是必修的。只是在修禅定的环境上,出家的身份比在家的身份更方便,更容易修成功。理论上虽然有人说「慧解脱阿罗汉」不一定要修定也可以开悟,但是慧解脱阿罗汉在开悟后势必还是要继续修禅定。日常生活中,从过去到现在的贪欲、怨恨、嫉妒、不满的心态必需完全去除以后才能够入定。进入了根本定,已经可以降伏内心这些心态了,这样才能称为「俱解脱阿罗汉」。所以「慧解脱阿罗汉」是以智慧为主,「俱解脱阿罗汉」则非修禅定不可。

  当然到了慧解脱阿罗汉的阶段是很容易入定的,因为他知道世间一切是无常、无我,都是假相的,所以没有任何贪恋。事实上修禅定的根本条件即是要对世间不贪恋、不染着、不执着,才容易成功。尤其是现代佛教受了净土宗、禅宗、与密宗的影响很大,大家更要有这种观念。

  其实密宗是很重视修定的,像宗喀吧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几乎全部都是在讲「止观」(禅定与智慧)这个法门,跟净土宗偏重在「持名念佛」不同。我们是比较鼓励修禅定的,如果禅宗与净土宗都能够依照这几位祖师法门来修的话,可能佛教不是目前这个样子。当然净土宗可能是为了普遍性才提倡持名念佛,但是在禅定的落实方面就比较差一点了。

  我们如果要真正的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上,除非以往在定力上已经有相当的功夫,在佛法义理上也有一定的胜解(完成了闻所成慧的初步阶段),知道怎样思惟缘起性空的概念,肯定世间是无常、无我的,这样遇到境界现起时才能马上知道眼前这段因缘是无常的,心里才能放下执着。

  例如拍桌子,这时手是主因、桌子是缘,碰在一起产生的声音是果。所以「因+缘à果」的原则是必然的,凡事需靠因、缘才能成立的,这原则肯定是虚假不实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常这样修止观,当然就不一定要天天住在禅堂了。否则势必是要在禅堂的环境中从早到晚接受训练。佛陀所教的禅定方法主要是「五停心观」,但是中国佛教很重视念佛、参话头,所以我们今天要详细的讲解各种念佛的层次,以及参话头的方法。

  5-1障碍禅定的心念

  在外头的环境里,五欲--色、声、香、味、触,或者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很容易让我们心动、生起烦恼的境界。在禅堂就比较能远离这些境界,所以在环境上就殊胜多了。修禅定所说的「去五盖」--贪欲、瞋恨、昏沉、掉举、恶作、疑,这和色、声、香、味、触的「离五欲」是相同的。

  1.贪欲与瞋恨

  贪欲心与瞋恨心是分不开的。瞋恨心就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是自己拥有的被人家抢去、或是被人破坏掉,心里才生起瞋恨。贪欲心越强,瞋恨心也跟着越强。只要能够离五欲,瞋恨心就没有了。离五欲的最好办法就是养成知足的习惯,知足的人内心很满足,没有贪欲,所以不会生起瞋恨。

  因此修道者在生活环境里头必须要知足。身体虽与大家共住,和社会上虽有来往,但内心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世俗事,例如:股票、政治等这些对修道没有帮助的要远离。身不能离开团体,但心要远离。在禅堂这种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一心一意要把禅定修好,没有什么争执、瞋恨,比较容易感恩、知足,这种修道环境比起外面要来得殊胜。

  2.嫉妒与傲慢

  在外面人事问题多、意见多,这是很平常的。人情上最常见的烦恼就是嫉妒跟傲慢。这两个烦恼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作用相反。傲慢心就是觉得我比别人好,所以看到别人比我们好、比较受欢迎时,心里就不高兴,就会嫉妒,在佛法里简单的说就是「不耐他荣」。傲慢和嫉妒是一起的,在佛门的修道过程中也是很普遍的,所以我们要自我检讨。

  佛法为什么常讲随喜功德?最主要是要对治嫉妒。烦恼生起的第一步骤是嫉妒,第二步骤是处罚他、破坏他。嫉妒心越强,烦恼就往上发展得越快,到最后就会杀人了。嫉妒心是随时会展现的,所以要离五盖,才能去除嫉妒心。

  3.掉举恶作与昏沉、疑

  我们平时只要遇到喜欢的人、事、物,内心就会非常冲动、激动。修禅定的过程中,这种合心意的可爱境界一旦在心里现起,就会一直想个不停。想得很深、很久而无法回到所缘境上,使禅定修不下去,在佛法里就称它为「掉举」。

  一样东西如果没有因缘,没有外境的推动,或是风的吹动,自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同样的,我们的生理、心理如果用适当的方式来控制它,则一切动荡终归于寂静。心念从想个不停的掉举状态修到什么都不想的禅定状态,必需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训练。

  我们如果心里头犹豫不决,怀疑:「修这法门对不对?好不好?如不如法?」这也是很障碍修禅定的,犹豫可以用信心来对治的。你要肯定禅定是所有法门中又快、又行、又最有办法的。「恶作」和「掉举」是连在一起的。跟掉举相反的心念状态称为「昏沉」。一般初学者盘起腿来很容易就打瞌睡,这种叫「睡觉」,不叫做「昏沉」,一上坐就打瞌睡是还没有上路的。心已经能注意所缘境,也能扣住所缘境,才可说是上路了。但是上路以后所缘境一直变成「无」,还不能够清晰、明显,或是心没有力量,对所缘境提不起力,这才称为「昏沉」。

  「无」就是所缘境没有办法清晰、固定,这是修禅定很大的障碍。为什么所缘境不能清晰?这是心里被无明覆盖,被粗、细烦恼所影响,因此内心的所缘境不能清晰、明白。若不处理,努力让所缘境清晰,将会一直昏沉下去,甚至无法入根本定。

  4.散乱心的坏处

  修禅定有很多功德,对在家人来说是对治散乱心和贪欲心。在家人为了照顾家庭而追求金钱、名利,这是必然的,但是贪求过份就会产生很大的痛苦,所以要修禅定来对治这种贪求无厌的心理。知足的人内心才会真正的安住,常常感到很快乐、很自在。

  对在家人来说,散乱心是很痛苦的。心散乱时,有些事情就不敢做、不敢说、不敢讲。累积到相当程度以后,情感太强,加上定力不足,就会去做、去讲,事后很懊恼、苦恼,后悔莫及。对心散乱的人来说,这种苦恼常常发生,使他很痛苦。

  做事业时,心也安不下来。成天忙得一蹋胡涂,却不知道每一件事的轻、重、缓、急。因为没有办法下定论,决定那一个先做,所以到最后一事无成。因此在家人修禅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去除散乱心。对于学生还在读书的阶段,时间不是那么的充裕,要多利用早、晚的时间来修禅定。除此以外,禅堂是离五欲、去五盖最好的环境。

  5.对治方式--五停心观

  每一种烦恼都有相应的对治方式,让我们能够修得入定。一般最常用的五种对治烦恼的方法称为「五停心观」。对于散乱心较重的,佛陀教我们以「数息观」来对治。除此以外,像贪欲心重的,五欲、情欲心重的,就用「不净观」来对治。

  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指四种正念的意思。但这里的「观身不净」是观察自己的身体内、外都不清净、很污秽,而五停心观所说的不净观是要观察尸体的腐烂过程─流血水、腐烂、虫咬,而产生一种害怕、厌恶的心里。这是对治男女情欲最有力量的方式。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有弟子修不净观以后很厌恶自己的身体,于是就自杀或叫人把他杀掉。所以后来产生两种学派,一种修数息观,一种修不净观。从观「腐烂的身体」改成观「骨头的雪白」,等到观想的形状慢慢稳定以后再观想它放光。这种方法也有克制情欲的功能。不过在对治烦恼方面,还是以五停心观的不净观用来对治男女情欲的力量最强,所以不净观也是我们可以运用的。

  愚痴的众生就用「缘起观」来对治。傲慢心重的,就用「界分别观」来对治,观想身体是分别由骨头、肌肉、血液、体温、呼吸等地水火风所组成。业障多的众生就用「念佛观」来对治。一般说来,念佛可以消业障,持咒可以治病。不过有时候念观世音菩萨也是一样可以治病,一样可以消业障。

  当你数吸气、或是数呼气数得很顺畅以后,不妨以念佛来配合数息。你可以在吸气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直到吸完气为止;呼气时也一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也可以念几声再吸气,跟着这个气息念佛,也很容易达到念佛三昧。

  5-2持名念佛

  佛教分成空宗和有宗。像般若思想主要是在分析世间万物的本质,说它是空性的、不真实的、无自性的,所以称为空宗。而唯识学的思想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境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所显现的,再由自己执着这些景像是真实存在的,确实是有的,所以称为有宗。这两个宗派一个是分析事物的本质,另一个是分析事物的现象,所以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1.何谓带业往生

  有一些同参听到空宗说每一件事都是「无自性,无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不是自己本来就存在的),就开始怀疑:「那么谁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对这个问题要稍为说明一下。

  净土宗这个宗派之所以能三根普被,最主要是因为它针对下品的众生,教导他们持名念佛,目的是要达到一心不乱,甚至能进入念佛三昧。因此它的念佛方式只是称佛名号,外加身体的礼佛。

  持名是属于口业和意业,礼佛是属于身业,这身口意三业都是属于有为法(不是开悟了,证悟了空性这种无为法),都是凭着念佛的力量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佛是在制造身、口、意的清净善业。往生时清净业虽然去了,一些杂染的业仍然跟着一起去;并不是清净业去了,杂染业就不去。所以下品根性都是属于带业往生。

  中等根性的呢?是用修禅定的方式来念佛(参见下文)。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事先看清楚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正报),然后在心里仿真想象这尊佛像的慈容,一直观想到整个全身,观想成就时佛像会现身在眼前,这时才算达到了念佛三昧的定力,这种方法称为「观像念佛」。另一种是没有实际的景像可以看,只是依照〈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在心中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报--极乐世界的景像,称为「观想念佛」。

  我们修禅定的果报就是升天,因为它能对治散乱心。只要修到稍为有一点定力以后,再加上持戒、做好事,就可能升到欲界天。如果进入到根本定(初禅至四禅),那就会离五欲、去五盖,没有男、女情欲了。看你是进入初禅还是二禅、三禅、四禅的根本定,来决定未来是生到色界天的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还是四禅天。

  因为观想观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身体、语言、念头都寂静不动,所以这种业叫做不动业。以这不动业的成就,再加上一心发愿往生西方,那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过这只是定力的成就,并没有修到智慧这部分。

  因此到了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以后再来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智慧门。〈阿弥陀经〉里所说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就是修这些法门。等到花开见佛,悟到「无生法忍」,也就是空宗所说的「无自性」、「空性」,那个时候才算是解脱。

  所以中等根性是以修定为主,特别是观想念佛,依照 〈观无量寿经〉来做十六种观想。其它当然还得加上「发菩提心,慈心不杀、三皈五戒…」等等这些众善奉行。上等根性则是后面要讲的实相念佛。初学的人还是要从持名念佛作起,等到有一点定力以后,再改变念佛的方法。

  2.一句佛号的力量

  我们讲一句话会有一股力量。一句话活活把人气死的也有,一句话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有。像密宗有一个黄财神,这黄财神都有一只老鼠。在显教里的这一只老鼠是鼓励人家要向上、要精进、要努力的,不像密宗黄财神是给人求的、拜的,意义不同。

  有一个年青人自从父亲死后,好吃懒做,把父亲留下的遗产花的一乾二净,只好伸手向叔父要钱。叔父慈悲侄儿,所以也就帮忙他。一次、两次他还可以忍受。次数多了叔父不是不给,而是觉得这样好吃懒做不是办法。所以有一次就打算教训侄儿,当他伸手要钱时,叔父就说:「一个人假如有所作为,那怕是一只死老鼠都可以发财的。」

  外面刚好有一个落魄的年轻人听到里面有人教训年轻人这句话,他心里想:「有道理」。刚好庭院有了一只死老鼠,他就把它捡回去,洗一洗,毛拔掉,切成小片。煮熟了就装起来,去卖给比较有钱的人家喂猫吃,得到几文钱就去买一些冰糖,来泡一些糖水。

  糖水又卖了几文钱,就买几只小鸡,小鸡养一养变成母鸡。母鸡生蛋孵小鸡,小鸡愈来愈多,卖了不少钱。他再回去买羊,同样的又是成群的羊。再去买牛,母牛既能生小牛,又能产牛奶来赚钱。他很勤劳,又继续经营杂货店,结果因为勤劳、信用好,所以生意也很好。干脆开起银楼,买卖金银器,赚了很多钱。

  他想到今天能够成就这个事业,就是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而来的:「假如有所作为,那怕是一只死老鼠都可以发财的。」为了感恩,他就用黄金打造一只老鼠,肚子里面装了一些珍珠、玛瑙、珠宝,再拿去献给当时讲这句话的人,表示一句话能使他的事业有这么高的成就。这个人看到他「汝子可教也!」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做太太。

  所以老鼠在显教里头是要人家精进、勤劳,跟密宗黄财神那一只老鼠给人家求的方法不同。这个故事就是说一句话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会有一股力量。每天念佛也好,拜佛也好,诵「阿弥陀经」也好,这股力量会让我们脑海的潜意识里头逐渐充满了净土。我们投胎转世时,就是依照脑海里头最强的那一股力量做标准,去六道投胎转世。所以一辈子念佛、拜佛,这些力量强大,死了自然可以往生净土。

  5-3 观想念佛

  一般在家人比较喜欢念佛,念佛也要达到念佛三昧才算有成就。净土宗祖师原本是以修禅定的方式来念佛,像初祖慧远大师就是提倡观想念佛,在心里念佛、忆佛、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而不是晚期的持名念佛。净土三经之一的《观无量寿经》更是全部都在讲观想、观照,不是讲持名,所以身为出家人更是非修定不可。

  1.修习的条件

  观想念佛必须对五欲、五盖去除完毕,才能专心一意的修。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

  .密护于根门--时时保护六根,不让它过度贪恋、追逐外面的环境。

  .饮食知节量--吃饭时知道自己的食量,不起贪欲、不起瞋恨。

  .勤修寤瑜伽--睡觉时作「光明」想。

  .依正知而住--修禅定以后慢慢会具有这样的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能够观察自己的心里有什么贪欲、瞋恨的心念?当外境要现起时,你马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内心这些贪、瞋的念头,然后从心里控制它,不让这些烦恼现起。这种「警觉」到内心已离开所缘境的心理功能就是「正知」。依佛法的名相来讲,这种警觉、判断的功能称为「作意」。心能够住在所缘境,才能称为「正念」。

  心里起的任何心念、说过的任何话、做过的任何事都会成为记忆力。记忆力就是行为的痕迹。每个人的第八意识都有这种记忆的功能和作意的功能,能够判断那些事该看不该看、该讲不该讲、该做不该做、该听不该听?所以对于是、非、善、恶、正、邪、难、易,当下就能清楚明白,并且控制自己的心念。

  我们听过佛法以后要「如理思惟」(依照佛法的义理来思考),遇到境界时,当下要看清楚那是什么人,什么事,好或不好?要马上回光反照自己的内心。当外境的吸引力很强时,一般没有禅定的人心很散乱,内心就会跟着境界走。修禅定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慢慢养成敏锐的反应,警觉自己该不该看、该不该听、该不该吃、该不该做、可不可以去?

  在生活里头有这样的警觉性,修禅定就能达到第五住(调顺)的阶段。在禅宗来说是「明心」的阶段,也就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够把握得住,不让贪欲、瞋恨随意发展。否则可爱、好奇的境界一现起,内心就会投注下去,忘了身在何处?

  2.观想的对象

  观想念佛的影像是想象出来的。修「观想念佛」要先选定一个固定的对象作为所缘境。你可以根据平常看过的佛相,认为哪一尊是你见过最喜欢的,先把它仔细观看、审视非常清楚之后,再闭起眼睛,在内心仿真想象出这个佛相的样子,这个影像就是我们的所缘境。

  所缘境因为是心里想象出来的,是从心里现出那个影子,所以名词上也叫做影像。这种影像有些是具体的,像不净观的影像是肉体的,念佛的影像是佛像,数息观的影像是鼻子、丹田、气息,及观像念佛的所缘境,这些都有具体的影像。

  在选择所缘境时,你要认定是释迦佛还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你要肯定究竟是那一尊?不能在修定的过程中换来换去,一下子观弥陀、一下子观释迦佛、一下子观观音菩萨。这是不可以的。不能谈交情,不能谈跟谁有缘。观站立的就是站相,观在座位上的就是坐相。你要从一开始就决定好。

  其次,你观想的佛像原本是雕塑的、纸画的,但是当你想象到脑海里头时,要当成是真的,是会讲话的、会放光的、会为你灌顶的。当你观想成就时,佛像自然会为你开示佛法、会为你放光、灌顶的,所以要把他当成是真的。修禅定时,因果要一致。你的因是观什么佛像,果就会现出什么佛像。从开始到成就,一定是观同一尊。

  3.观想的步骤

  开始观想的时候可以只有观局部,例如先观眼睛的部分。若要一下子就观想全身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观无量寿经》第一观要作「日想观」。这是我个人的浅见:太阳圆圆的,佛的脸也是圆圆的,所谓「佛面犹如净满月」,因此习惯「日想观」以后再观整个脸相,就比较容易一点,比较有基础。第一阶段必须看环境的好、坏而决定修习时间的长短。要能修到心中的所缘境看得很清楚、很稳定,才算成就。

  当你在想象佛相的时候,眼睛可以半闭,也可以全闭。只要能想象出一个具体实物的影像,这时眼睛就可以微微的张开一点点,这样可能会想象得比较清楚。各人的习惯性不同,有的是把眼睛全部闭起来,能够想象到这个影像;有的是微微的张开一点点比较容易想出影像。也可以事先加以揣摩,看你适合眼睛全闭,还是微闭、张开一点点的去观想、仿真、想象比较好。

  第一关最困难,你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学习第一步骤。这在我们外面的工作环境里头实在很难。大师慈悲设立禅堂,有机会进入禅堂来,就要好好做这样的功夫。你如果能够把整个轮廓观想起来,那当然很好。若没有,就算只能观想到局部的鼻子、耳朵、或眼睛,只要你能够想象出一个部分,就扣住这个影像,把它钉住不放。

  初学者最初观想太阳时,内心的影像会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然又消失,然后再想尽办法把它想起来。所以第一个关卡是最难的,但要有信心、耐心、恒心的去修。当然外在的环境必须是离五欲、去五盖。除此外,信心和勤劳是修禅定必备的条件。

  第一关卡在佛书里头形容说好象劈竹子一样,竹子一节一节的,只要劈开第一节后面就好劈了。修念佛的若能把一个局部观想得很稳定,那么以后就容易了。慧远大师能修到闭起眼睛时内心的佛像很明显,张开眼睛以后内心的佛像还是很明显。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求速成,愈快愈糟糕。快快修,慢慢到;慢慢修,快快到。你愈快,心里就愈急。心里一急,呼吸的气也跟着急促。气急、心急,影像就会摇晃、就会模糊。所以要放下,慢慢的、很安详的随因缘而修,功夫到家了自然成就,不能操之过急。

  你心里一急,影像一定散乱、不清楚的,所以要慢慢来。如果是观一个局部,能够观想成就时你就要感到很欢喜。第一个阶段成就以后,往后其它部分,包括整个身体,就能够一一完成。之后再观一些「水观」、「琉璃观」做为修定的基础,然后再观「正报」、「依报」就容易了。「正报」是观佛、菩萨的身相;「依报」是观山河大地,世间的种种清净庄严。

  观佛像是要用心里观的,凡是修禅定都是属于第六意识的作用,不是前五识的作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功能是在分别外境。透过眼根看到佛像的庄严,由第六意识把它熟记在心里头。打坐的时候就按照佛像的模式,在第六意识(心里)仿真想象出来,所以第六意识才是修禅定的。不能把佛像放在眼睛前面看,因为前五识是永远不能够入定的。但事先要熟记它的样子,这是必要的。

  在维那说「照顾所缘」的时候,就是要你把所缘境想象出来以后,内心就一直照顾着它、钉住它,这叫照顾所缘。最初不要要求影像太明显,这是做不来的。你能有个局部轮廓就要感到非常欢喜、难得。如果你对数息观训练有素,也许一下子就可以把阿弥陀佛全部的慈容想象出来,那就是因为你已经有了定力。

  4.何谓即心即佛

  有一些信徒尽管来参加禅七,回去以后还是以持名念佛为主。不过持名念佛若能够再进一步达到观想念佛或观照念佛,这对消业障的速度是比持名念佛更快的。而且观想成就以后,你就能体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慢慢的可以与禅宗衔接在一起。

  因为你完成佛像的观想以后,慢慢会发现你既没有去其它世界,佛像也没有从其它世界过来,而是从你心中显现出来的。这时逐渐体会到佛经所说的:「一切唯心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就是弥陀,弥陀就是我心。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现出自性清净心时,这颗心就是佛。自己有佛性,所以自己能够成佛」,逐渐的在这方面增长信心。所以〈华严经〉才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些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那之后慢慢要进入参话头、观空的练习。有时间再为大家叙述说明,现在继续用功。

  5-4 实相念佛

  上等根性的人是实相念佛,他的条件是要能对缘起法有所认识。

  1.佛陀的三身

  阿弥陀佛本身是正报,极乐世界是他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和依报的庄严都是因缘而起的,都不是无缘无故本来就这样子的。阿弥陀佛过去世曾经当国王,后来出家了,成为法藏比丘。他的愿心是要庄严净土,成就极乐世界。当时与他有志一同的一些太子,像观世音菩萨等等,都响应他、支持他。凭着他们共同的慈心悲愿来庄严极乐世界,所以才要努力成熟、度化众生。

  依此可知阿弥陀佛由于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愿力,不断努力的庄严净土,使得他的身相也跟着高大、庄严、圆满起来。这种高如须弥山的报身有自受用的,也有他受用的,但一定都是要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才能够亲眼看到,凡夫只能见到应化身而已。净土的庄严也是靠阿弥陀佛的悲愿逐渐、逐渐地庄严起来的。

  从缘起法的立场来观察,既然极乐世界是靠悲愿、靠度化众生酝酿而成的,那么不论是正报的报身、或者是依报的净土庄严,都是缘起的。所以「所谓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谓的大身是靠各种因缘而修行成就的,并不是本来就这样子的。所以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巨大身体(佛法称之为「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本性」,简称为「无自性」)。既然并非本来就有,所以把这个修行成果假名为「大身」。

  同样的,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说每个世界都是「一合相」(各种因缘组和成一种相状),所以无有自性(不是本来就存在、固定不变的)。身相是缘起的,无有自性。净土也是缘起的,无有自性。不管是持名念佛也好,观想念佛也好,观想成就时心里头所显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佛也好,或者是阿弥陀佛真正的报身佛也好,通通是靠因缘而成立的,所以通通无有自性。

  像须菩提尊者看到的就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曾经到忉利天为他的生母讲说〈地藏经〉,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去迎接。唯有须菩提尊者想起佛曾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可见观缘起法才能真正见到佛。因此他就盘坐观缘起,结果见到了法空性,真正见到佛的全体法身。所以能够对于佛的报身,或是佛的应化身来观察缘起法,才能够契入实相,这个叫做实相念佛。

  2.实相念佛的境界

  如果真能够做到实相念佛,那么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见到佛陀的法身。体悟到没有来去、没有生灭(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就是实相念佛的修习成就。上品根性能够有这样的智慧,这就不必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等着「花开见佛」才来「悟无生」。不是不必要,当下就是!

  如果你能了解诸法因缘生,缘生无自性,对这无自性的概念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你就能抓住它不放,整个脑海里充满无自性的概念。一切法(亦即世间一切事物)无自性,这个无自性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也是从不断思惟缘起法而得到的一种概念,所以也是一种影像。

  具体的佛相、肉体、尸体,是属于假想观的影像;对于缘起、空性、我空、法空这些有了概念以后的影像,则是属于「胜义谛」的影像,也可以说是一种体会、一种开悟的智慧。继续修持下去,到最后体悟出全法界一切都是在无自性、空性的状态。这时就证得慧眼,见一切都无所见。因为已经完全泯灭了假相,见到诸法的实相(空性的义理)。

  3.九品往生的差别

  因此,谁去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是下品根性还没有缘起空性的智慧时,凭着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业力,以及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悲愿接引,才能够往生。这是属于带业往生的。

  中等根性观想、观像念佛修得很有定力了,已经有不动业了,但因为还没开悟,所以还是属于带业往生。就像修禅定修到初禅天、二禅天了,还是在色界里面,还有身体的形相,还没有开悟、见到法性身一样。等到去极乐世界以后修三十七道品,特别是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三法印,然后才见到法空性,这叫「花开见佛悟无生」,这时才算开悟,成就道业。

  所以谁去往生呢?上品根性的人,当下就是。不必来来去去,当体就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当下观察烦恼的体性是空性的,所以烦恼无自性。生死、来去无有来去相,无有真实的生死相,所以生死即涅槃。这种都是上等根性的智慧境界,没有什么来去的必要。

  再谈真正的菩萨。他呢?遍十方一切世界,到处度化众生。真正的菩萨能照见五蕴皆空。我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无有不空,所以处处皆是空性,这就是所谓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无一法不空,所以没有任何障碍。

  处处逍遥,处处自在,度化众生时没有什么样的踌躇。没有名利的欲望,没有那种狭窄的心量,想要占有那些信徒,拥有那几个道场。只要有众生就有他的道场,只要有世界就是他的道场,因此菩萨不会只想到一个特定的净土。

  讲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知道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无有自性。下品根性或是中品根性还没有达到这种智慧,只能凭着净业或不动业而到极乐世界,因此都是带业往生的。他们都还有自性见,我见未除。所以必须要在极乐世界继续修持,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的时候破除我见,在那里成就他的道业。

  一般初学者对于佛相的具体影像比较容易上手。刚才说到胜义谛的空性影像,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那么,只有从话头慢慢的熏习,有时间再跟大家说明。

  5-5 参话头

  谈到参话头,提疑情,不论是那一种方法,你只要专心守住这个话头,扣住这个疑情,到了相当时候所有妄念、杂念全部脱落,那时就会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参话头的原理跟因果理论很有关系:

  (1)参话头的理论--三种因果

  在因果的理论当中有讲到异熟因果,等流因果,和增上因果。异熟因果就是因与果的质料不同类。例如救人几条命,死后升天,天的样子与人的样子不一样,质料也不一样。如果害人几条命,死后到地狱去,地狱的样子也与人不一样。所以不同类的因,成熟了不同类的众生,称为异熟因果。

  等流因果就是因与果的习气是同一类的,例如贪欲的等流习气是无惭(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惜作出可耻的事)、悭吝、或掉举。所以一旦养成了一种习气,这种习气就会继续保持下去。譬如喜爱干净成了洁癖,就一直喜欢清洁。

  增上因果就是这个「因」能够不障碍「果」的产生,或是能增强「果」的能力。例如喜欢做善事的人,愈做愈喜欢做善事。习惯做好事,布施金钱、财物的人,将来更加的富贵。喜欢赌博的人愈赌愈凶。喜欢喝酒的人如果不戒除,就愈喝愈厉害。

  同样一件事情常常做了就会养成习惯,参话头也是这样子。我们本来妄念纷纷,在禅堂里作数息观、参话头来控制这些杂念以后,慢慢的愈来愈习惯,不再起妄念,心念就愈来愈寂静了。

  (2) 参禅的弊病--口头禅

  在唐朝开悟的禅师很多,他们把开悟的方法、过程告诉徒弟,大家就照这样学习,称为禅宗公案,记录下来以后就是禅宗语录了。这些祖师大德所说的话也好,公案、语录也好,如果能够按照这些开悟的方法老老实实地去练习,那么不管祖师禅或是如来禅,都会获益不浅。

  有些文人学士也喜欢谈禅,但他们只是耍耍文字三昧,嘴巴谈一谈修行的方法而已,并没有真实的在下工夫,所以这种禅叫做口头禅。像宋朝苏东坡兴致一起,就信手拈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遣人送给佛印禅师。

  禅师看了,也顺手提起笔来批了两个字:「放屁。」他经不起侮辱,就要立刻坐船去质问佛印禅师。禅师哈哈一笑:「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演变到后来,同样一句话一直讲、一直讲,讲成习惯了,动不动开口、闭口都是同样那几句话时,也叫做口头禅。

  其实,老婆禅也好、口头禅也好,大概都不是真实的在下功夫。不过同样的话讲久了会变成习惯,倒是对修行有一点激发作用。下面讲个故事,说明口头禅是怎样的积习难改。

  老张喜欢说:「那有此事」,老李喜欢说:「岂有此理」。后来亲戚朋友看到老张来了,不再称呼他的姓,反而说:「那有此事来了」,看到老李也说:「岂有此理来了。」这两人觉得不好意思:「常常这样讲,变成口头禅了」。两个人相约,从此不再讲。老张说:「咱们打个睹,以后谁再讲要受罚。」老李说:「怎么罚法?」「谁先开口再讲,要罚十两银子。」老李说:「好,行!从此不讲。」

  经过几天,老张找不到人聊天,就到老李家去。没看到老李,隐隐约约听到他在呻吟叫苦,就问李大嫂:「老李去那里啊?」「生病。」「生什么病?」「脚骨头折了。」「唉哟!怎么发生的?」李太太说:「昨天上茅坑,被鸭子踩到脚,骨头折了。」老张不加思索就说:「那有此事!」老李就很高兴的从里面出来说:「老张!你欠我十两银子。」

  老张想:「唉啊!上当了!上当了!」于是说:「今天没带钱,改天给了」,这一回去好几天都不再出面。老李心里想:「岂有此理,欠人钱不还,找到他家去!」

  一到老张家,看到张大嫂就问:「老张去哪里?在不在?」她说:「去派出所报案了。」「喔!发生什么案件?」「窃盗案。」「什么东西被偷呢?」「庭院那口古井,昨晚被小偷搬走了。」老李冲口就说:「岂有此理!」这时老张出来说:「咱们扯平了,互不相欠。」

  (3)话头的选择

  我们参话头参久了,慢慢的也会像口头禅一样,天天想:「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谁?」或是随着念佛时提起疑情,思考:「念佛的是谁?」这些话头也好,疑情也好,养成习惯了,心意就会常常在这一方面用功,钉住这句话不放。因此数息也好,参话头也好,提疑情也好,只要慢慢养成习惯性,妄念、杂念就不起了。

  至于如果要破除一些烦恼,或是要训练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放下,那么不管〈心经〉也好,〈金刚经〉也好,里面的内容都可以拿来当话头的。譬如当你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让你很生气,这时就想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者当你遇到有些事情觉得很喜欢,但是又得不到,赶快再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实在!」这一想:「唉!既然如梦幻泡影,就算得到了也不过几十年光景」,心里就比较释怀了。

  你只要能够这样子做,动不动就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虽然这是散乱心的空性智慧,还没有真正达到入定时引发的无漏智慧,但是对于破除烦恼,降伏现前的行为习气也是蛮有帮助,有很大力量的。

  5-6 何谓明心见性

  我们参话头也好,观所缘境也好,时间久了自然会达到「明心」的阶段,也就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虽然有些所缘境不容易消除烦恼,也不容易见到法空性,像观水也好,观地也好,观空也好,观青、黄、赤、白也好,这一类的假想观本来就不太能强而有力的消除烦恼,降伏习气的。

  不过随便你观的是那一种所缘境,只要你专心一意定住一个所缘,日子久了一定有功力,一定能够使你专心一意,达到某一种明心的阶段。念佛一样可以得到念佛三昧; 参话头,你一句话头死叩住它,当然不起其它妄念。慢慢的心里头清净了,没有妄念生起,心地就明显地开展出来了。

  等到入定阶段时,身心都轻松了,就能够帮助你降伏一些习气。过去会发生的一些冲动行为,到了明心阶段时整天都在定力当中,一遇到境界现前时就能克制这些冲动,当下判断这是对、这是错,这可以看、这不可以看,这可以做、这不可以做,心里头是清净、还是杂染,就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有些禅者会认为这就是开悟了,其实这只是以定力来降伏自己的习气而已,修到明心阶段时就是过着这种日子。

  不管参话头也罢,扣住所缘境也罢,提疑情也罢,都会达到这样的功力。在禅堂之内随你们的喜爱,愿意参话头也好,愿意提疑情也好。但我总是希望大家能配合般若空性的思惟,或者能够与三法印相应,从散乱心时就慢慢训练自己思惟「无常、无我」,在你的生活中才会逐渐产生看破、放下的力量。

  我鼓励大家还是把「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作话头随时挂在嘴里,挂习惯了就等于口头禅,「啪!」的一声就会讲出来。心里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念久了,扣住久了,境界现前时马上会想到这句话。虽然你没有证悟到空性,但是对缘起空性有了一些概念,再加上这种话头、这样的口头禅,会帮助你处理浮现在眼前的烦恼。慢慢的有定力相应,再加上慧力增强,就能逐渐、逐渐的契入真正的缘起空寂性里。要怎么样真看破,怎么样子真放下,找时间再把缘起性空的道理跟大家说一说。现在,大家在禅定方面继续用功。

-----------------------------------------------------------------------------------------------------------------

更多心定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6 菩提心的发起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般若品第二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六祖剃发受戒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非常非断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不论禅定解脱

 

后五篇文章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4 禅定的次第-九住心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3 禅定的入门-数息观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2 烦恼的制造过程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 1 烦恼的产生

演培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付嘱品第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