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六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2007.9.15——2008.3.9 文殊讲堂

  第六张DVD

  翻开义贯,[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注释:[无始生死根本]:[根本],所依之义。所谓根本,就是所依的。也就是众生是依于六识妄心;而佛陀是依于如来藏性,所依的不一样,妄识则有生死、则有轮回、则有颠倒。所以无始劫来,遭受无量生死的根本所依,那就是六识妄心,以此妄心种种颠倒,故受轮转。诸位!这个轮转,远程来讲叫做轮回;近的距离来讲,现在这一念来讲,叫做心有生灭就是轮回、情绪有高低就是轮回、每天重复就叫做轮回。不一定说讲六道轮回,它这个轮转,就是心有增有减、有生有灭、有来有去,统统叫做轮回,回归这一念。[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则],即,那就是。[今者],现前,目前。[与诸众生],不但是你,所有的众生都是这样。[用],以,认,当。[攀缘心],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于外攀缘前五识所得五尘落谢之影子。

  诸位!为什么分一个前五识?为什么分一个第六意识?又分一个第七意识?一个第八意识?底下这一句话是很重要的,意思是:一个怎么会弄成八个呢?本性是一个意识,意识为什么八个呢?意识就是就功能来分类的,前五识就是对外境,眼、耳、鼻、舌、身是对外境的。第六意识的功能就是分别心,第七意识的功能就是强烈的我法二执,第八意识的功能就像仓库一样的,储存一切的种子。现在我们就了解了,为什么八个识?就是因为从功能上来分辨。于内攀缘第七末那识,所以,第七末那识叫做意根,叫做意识的根本。故称第六意识为攀缘心,因此我们有分别心,就是指第六意识;我们有微细的执着,这个执着分先天跟后天的。先天叫做俱生我法二执,第六意识也是一样,有俱生的,也就是先天,还有后天的。

  [自性],真心,本性。此言,什么是无始生死的根本呢?那就是现前你与一般众生,错把第六识攀缘心当作是自己的真心本性。诸位!全世界上至皇帝,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没有听到正法,统统用这样的心,包括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学家、音乐学家,都不能离开第六意识攀缘心的范畴,自己靠想象、靠分别。所以,后天所学习的总是不堪,因为他不是从清净自性涌出来的般若智慧。后天所学习的,总是不堪断烦恼。什么叫做后天所学习的呢?就是所谓语言、所谓文字、所谓意识型态。后天学习的总是不堪使用,因为没办法断烦恼。所以,诸佛妙理,无关文字、无关语言,就是这个道理。悟的人讲经说法,是从本性流露出来的;不悟的人说法,是会根据语言、文字这样解释一下,就象在解释佛学大辞典一样的。讲经说法是要启发众生的般若智慧的觉性,这个是悟道的人他才有办法;但是,不悟的人解释一下,说无生,他不知道无生是什么;说般若,他也不知道般若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亲证到内证的东西,没有回到故乡,所以,讲不出故乡的哪一个椅子摆在哪里、哪一个桌子摆在哪里、哪一个图腾挂在哪里。要像明心见性的人,他就悟到了本地的风光,讲什么他都符合佛的本意。一般你也有办法讲经说法,但是,如果你不悟,就像隔靴搔痒一样,很想要抓到重点来讲;可是,因为你没有见性、没有内证的功夫,你就不知道那个是什么东西。因此讲起经来,他就会很生硬,因为他都是用猜的,就象瞎子摸象一样,没有内证,或者是没有亲证佛性是什么,他就会用这样子方式。那么悟道了,你用任何的语言都没有关系,为什么?他完全掌握在清净心里面。清净自性的般若智慧里面,流露无量无边的语言、无量无边的文字运用、也无量无边的意识型态,为众生来解答。

  说:师父!那您如果悟道,您需要准备吗?当然需要了,因为这个语言、文字是针对众生来讲的,所以,我一定要准备了。准备就是说我完全看得懂,但是,我在这一段,我应当怎么讲,你才听得懂。所以,准备不是为我准备的,我看经典只是遮遮眼睛而已喔;可是,就是为了大家的根器。为了大家,我才这样的辛苦来准备。为我,我需要准备什么呢?所以,我讲到这一段,我应当怎么讲,来让你明了,更进一层的去体会。

  有一个法师来讲说:慧律法师!我来讲经讲了很久;但是,那个[法执],世尊所讲的那个[法执],我始终体会不出来,那个[法执]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他本人就在讲经了!我说:[法执]就是进一层的破除修行人的我慢。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一十八界,一个平常没有修行的人,他没有听到佛法,我执跟法执都存在。修行人,他知道四大本空,五阴无我,可是,他有一个观念,也就是:我学佛了,比别人更高一层了!他懂得佛教的很多名相,而把这些名相拿来骄傲自己,自负就化作自己的个性。以前就有我慢的个性,现在懂一点解脱的道理,又变成法上执着,不知道《金刚经》所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我法二执,其实它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如果你照见四大本空,五阴无我,其实本来就没有法执,[法执]其实只是个名词而已。但是,因为修行人从我执、断我执,再断法执这个过程当中,会起骄傲,也就是老修行脾气大,老修行的个性很难改的!诸位!你可以看到,他皈依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人家一讲一句的时候,他内心里面马上起反抗的心,啪!就弹回去了!这个就是说:佛法讲很容易。但是,要碰到你那个痛处,就是所谓的个性、我慢,我慢就是要把那个个性降伏,就很难,那个就是法执。听闻了佛法,懂了一些佛教的名相、一些法,然后拿这一些去轻视没有学佛的人,来狂妄那一些没有见性的人,这个就是悲哀!也就是佛所讲的,你只要动任何的念头。

  我们的平等心就是说:你在修行当中,你只要却任何一个念头,就错!这个人很没有修行,怜愍他、宽恕他,我们自己明心见性,能够听闻到佛法,看到这个修学佛道的人,还在执着某一个角度,我们要怜愍他、要同情他。所以,你只要动一个念头,去攻击任何一个正法的法师、任何一个道场,把自己抬得很高。诸位!这个就是束缚。究竟解脱的,没有这样子的。究竟解脱的人,是一口吞无量无边的宇宙世界,都在这一念里面包容了,何况是佛弟子,不能互相包容?这是真正的入佛道的人。入佛道就是路愈走愈宽愈大,佛教愈兴盛。

  什么时候佛教会灭亡呢?佛弟子胸量愈来愈小……,只容许我们这一宗宗派存在,其他的宗派,都批判得一文一值。佛教要走向灭亡,就是各自为政,路愈走愈小,就是佛教要崩盘的时候了!如果佛弟子也懂得佛的心,路愈走愈宽,能够包容八大宗派,包容任何一个正法的法师、其他的道场。那么,路愈走愈远,看到跟自己意见不一样的,那就随喜,没有动到任何我比别人行的念头!我们要了解,我们现在的佛弟子,有时候讲起来很辛苦的,他都是依人,他不依法。依人就是:这个法师对我很好、这个道场对我很好,你看!拜拜完的水果也让我拿回来。你看,我去的时候,师父也泡茶给我喝;中午的时候,师父也叫我吃饭,去的时候对我们很好!没有错。可是,没有法,没有正法,道场就是直接宣布死亡,就是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了。

  一个道场没有正法,或者是整个佛教都没有正法,直接就是宣布佛教死亡的日子到了,因为没有办法呼吸啊,没有正法,佛教怎么呼吸呢?没有命脉嘛!因此我们了解,修学佛道,后天所学习的,只是语言、文字、观念。可是,佛性是启发你,而你自己爆发出来的,就像涌泉一样的般若智慧,这个就是真正的修行人。知道吧!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没有说一个字。都在指什么?统统在指本性啊!释迦牟尼佛说法,说了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你看!若说佛有说法,即是谤佛;若说佛入涅槃,即是谤佛,这《大般涅槃经》里面讲的。所以,佛陀从头到尾,都在指出每一个人的本性是什么。为什么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本性本来就没有来去、生灭、增减,哪有一个字、二个字呢?好好地理解一下。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菩提],觉,觉性。[涅槃],不生灭;涅槃有两种:有馀依涅槃(即二乘之涅槃)及无馀依涅槃(即佛之涅槃)。[无始菩提涅槃],无始以来,其性本自菩提、本自涅槃。[元],同[原],原来,原本。[元清净体],本来清净之体。此言,从无始以来,本自菩提、本自涅槃,原来清净之体,亦即佛性本体。言[原来清净之体]者,为指在此体中,究竟清净,纵然已经随着众生经过无央数劫之生死,然其本体究竟清净,一毫不染,不但毫无染污之相,连菩提涅槃之相亦无,故究竟清净,故称[元清净体],以其如是究竟清净,故是究竟之菩提(就是明觉)、涅槃(究竟不生不灭)。

  又,[生死根本]与此[元清净体]皆称[无始],是由于众生[相]有生死,而[性]实不生死。这个画双红线。诸位!这一句体会得出来,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通!这一句什么意思?记得!生死就是生灭,不生死就是不生死,也就是:即于生灭,就是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清净自性。你只要牢牢记住:歇即是菩提,生灭的东西,就不值得执着。以是由于众生[相]有生死,所以,佛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这样讲?就是要开采每一个人的真心,就是性。为什么讲:性相一如呢?相不可得,是不是?性就是真心。故其清净乃无始以来本然。

  又,以众生有生死相,故亦有菩提相、涅槃相,然以究竟实法而言,即此生死相,并菩提相皆是究竟一相、一性,如真金与矿中之金,非有二性。所以,今天学佛重点在哪里?重点就是佛性要能用。诸位!佛法不能用,或者是用不出来,这个人学佛一辈子,都摸不到佛的根本。当你在烦恼的时候,正好用,用佛法;当你在困境的时候,正好用佛法;当你在耍脾气、个性的时候,正好要用佛法;当你在得意的时候,正好用佛法;当你没结婚的时候,正好用佛法;当你结婚以后,正好用佛法,佛法二六时中,没有一样不可以用。当你很贫穷的时候,正好可以用佛法;当你干到总统的时候,正好可以用佛法。为什么?它就是用啊!佛法的可贵处在哪里?就叫做用。而不是听了佛法以后,把这些背成名相。

  诸位!每一种逆境,它都是一种考试,你要在所有的境界里面忍,般若智慧就现前。不是今天你来念念佛、来拜拜佛,就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修行它叫做真枪实弹的,就是碰到境界,你真的能够控制自己,完全解脱,用般若的智慧,往正面的角度去想,往正面的角度。凡事从正面的角度考量,那个人就是最有智慧的,因为任何东西它都会有两面体,一个人往坏的一个角度去考量,这个人的烦恼就永远不断;碰到事情,往好的一个角度一直考量,这个人心灵愈来就愈健康……,貌相就会愈来愈转变,相随心转嘛!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今者],当前,当下。[识],第八识,亦即阿赖耶识。[精],精明体。[识精],第八识之精明体。[元明],就是本明。你现今当下的第八识的精明之体,本来明净。若依唯识法相,则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妄和合],以第八识体本真。第八识有一个重点很重要,就是带有少许的妄。真心带有少许的妄,就是第八意识,诸位!你只要背这一句话,你对第八意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所以,把第八意识的妄除掉,真就显现。第八意识虽然不是本性,但是,叫做第二月,就是接近月亮了。以第八识体本真,由于受无始一念无明所熏,即当下不思议转成染污之相,而得[阿赖耶]之名(原本未受熏转之前,只称第八识——第八识为中性之名,这个我们讲过了。而没有阿赖耶之名)。阿赖耶有受染污义,阿赖耶简单讲就是染污了清净自性的名词。自此,其体虽真,然其相是妄,故称之为真妄和合,也就是真心里面当有妄,而妄心除掉却回归到真,有如铜上长铜绿。此为依唯识而言。然唯识虽为大乘,但仍是权教,那只是方便教,若以实教言之,则阿赖耶当体清净,实无妄相可得。实教就是根据真实之教,叫做究竟教,不讲方便,因为叫做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本来就不存在的,是众生不知道,迷了不觉悟,所以才有妄,而妄本来就不存在的。更无真妄和合之事,以八识、赖耶,全是如来藏清净本体之用。

  诸位!刚刚师父已经讲了:学佛就是贵为能用,你要牢牢记住这句一话。用就是:你的生活里面就是要充满佛法,知道吧!佛法就是般若的化身。因此所有的佛法,统统叫你开智慧,也要叫你能够用,当你会用的时候,诸位!你就是闲人了,闲人,安闲无事,闲人非等闲人,你就是不简单的人物了!心能够闲的人,那个人就是不简单。心能够放得下的人,那个人就是不简单的人。凡跟圣的判别是什么?就是圣人放得下;而凡呢?凡什么都放不下,就这样子。

  故称[识精元明],此为如来了义之教,再无权教之依相分别,而直指当体,是故本经之经题为[如来密因]。如来密因是什么?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就是如来密因。所以,为什么叫大家修行要用本性修行……。禅宗:什么叫做禅心?禅心就是佛的心。什么叫禅?禅就是:佛的心就是禅。所以,不可以把八大宗派打成二段的,是因为时空不同、所依的经典不同、各人根机不同,所以才有八大宗派的,究竟都是一佛乘的。如来密因……修多罗了义经,学人至此,须顿舍一切教下之思议。思议就是什么?就是语言、文字、观念啊。顿舍!乃能顿契佛心宗门之奥旨。

  [能生诸缘]:[诸缘],诸缘识,即七转识(前七识)。诸位!这个七转识从哪来?就是从第八意识转出来的,第八意识就像母体,转出来前七识以后,转不回去了!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往外攀缘,认为妄识是实在的,认为妄境也是实在的。而佛陀说:妄心不可得、妄境也不可得,唯一就是如来藏性。所以,众生就是转出来以后,转不回去,这七转识就是前七识了。第八识受熏转为阿赖耶后,即称为[自证分]。这个自证分是体,证自证分就是用。自证分是什么意思?就是自体分,就是般若的自体分。所以,因此禅宗有一句话,说:一念无生,见闻觉知,即体即用,体即真如,用即般若,体用一如,这个就是佛。一念无生,它在解释什么?就是离染无垢的自体,证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证悟到即于生灭,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此自证分便立即生起[见分]与[相分]。见分就是能缘,相分就是所缘。

  诸位!自体分如果一念不觉,就化作意识心,这个意识心就会攀缘外境,自体分产生了见分,见分就会自动去缘相分,很主动,而且识的功能就是能所不断,因此白天攀缘外境;晚上躺在床铺上休息,在梦境里面,也是能所不断。梦境,你会去出国旅游、你会吃东西、会捡到钱,统统会的。明明身体在休息,意识就是没办法休息,这一点可以证明,人死后绝对不是毁灭的。见分即[能见分],相分即[所见分],亦即能缘与所缘。能缘即前七识,而所缘即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故能缘与所缘皆是阿赖耶自所变现,故实唯有识,而无外尘,故此教法名为[唯识],而示[万法唯识]之义。意识就是:万法只有心,没有尘境。故依唯识学,即万法唯有识,且确定内识的确是有,并非没有,所以才叫[唯识]。相对的,外尘为虚妄幻假,以唯识所现故。然依如来最究竟了义之教如本经者,则唯一真,更无一法可厌可忻(xīn)、可取可舍。为什么?本来就空啊,忻厌、取舍,统统是生灭的东西。

  [缘所遗者]:[缘],即诸缘识,亦即前七识。[遗],遗失,遗忘,遗落,迷失。七转识本是从阿赖耶体所转生出来的,但七识生起后,便好象遗忘了阿赖耶那个母体一样,便就几乎各自独立。各自独立什么意思?就是:眼只能见;耳只能闻,名自独立了。眼识只能见;耳,耳识只能闻,独当一面,各司其所攀缘集取之业。这集取之业放在哪儿去呢?放到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就是仓库,我们常常称:八识田中,就是这样子,这个轮回的主体性,就是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可说念念忙碌得不遑后顾;就有如孩子长大了,离家去各自创业,各奔前程,因此便忘了本家的爹娘一样。前七识就是这样,无始来便一直奔奔竞竞,缘取前尘,而忘失本心本识,所以在此经文说第八识是[七缘识]所遗忘者。

  [遗此本明]:遗忘此自本有之妙明体。(翻开《楞严经表解》,看下表:

  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有二释)

  八识“能生”见相二分

  八识“能生”

  前七转识,有能缘之功

  一切万法,为所缘之境

  见分为能缘

  相分为所缘

  唯不能缘本生识海,故曰缘所遗也。

  虽遍缘一切,不能反缘本识故曰缘所遗也。

  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有二种解释——八识[能生]见相二分,意思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第六、第七、第八,统统有见相二分的意思。那一张表:《八识与四分关系图》,师父已经解释过了。八识就是八个识,八识[能生]见相二分——见分为能缘,相分为所缘——唯不能缘本生识海,意思就是:转出去以后转不回来,他不懂得歇即是菩提。所以,什么事情应当冷静一下,愈冷静愈放得下,愈接近佛。故曰缘所遗者,所以,我们攀缘本性所遗落的、所遗失的。八识[能生]——前七转识,有能缘之功,因为前五识攀缘色、声、香、味、触;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心;第七意识就是执着心。所以,前七转识,有能缘之功,一切万法,为所缘之境,所以,七转识能造善、恶、无记业,所以,遍缘一切,不能反缘本识,故曰缘所遗者。

  翻开《义贯》,[虽终日行,而不自觉],这一句就是答案。我们每天都有如来本性,但是,不会用,就像向人乞讨幸福一样。诸位!大彻大悟以后,幸福就在心中;大彻大悟以后,幸福不必向人乞讨,快乐无穷。悟道的人,快乐不必向人乞讨,像乞丐一样向人乞请,不需要。为什么?觉悟了,自己就是佛了。虽然日行,而不自觉,可惜了,众生不知道,每天都跟佛生活在一起,夜夜抱佛眠,却不认识佛,佛弟子每天都在找佛,一觉醒过来,听经闻法,恍然大悟:我就是佛![终日],就是整天。[行]就是用。虽然整天没有一刻不用它,但却一直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例如整天每一刻都在用眼、耳、鼻等,但从来也没有觉得我有一双眼、一个鼻子、两只耳朵。几乎没有人在听的时候,同时觉得[我有一副耳朵,而且我正在用它!]五官如是;至于心、肺、胃、肠等,乃至牙齿、舌头等;平常几乎没有人有觉知说:[我有个心,而且我正在用它]。所以,为什么佛法称为内观法?叫做往内观。

  我们从小的教育叫做往外缘,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你学了很多的英文,譬如说:你英文很溜,你可以考到托福,申请到一个美国很好的学校,最多跟美国人做一做生意,你英文很溜!对不对?Conversation很强,再接下来怎么样?了解一下美国的文化,那么棒的英文做什么?就赚钱谋生了,赚一些钱,跟美国人打交道,坐飞机,很好啊!坐飞机,全世界任你跑,你不会丢掉啊,你懂英文啊!但是,佛法不是这样子,佛法不是知识的领域,它是觉悟、是解脱。你懂英文跟解脱是两码事,你懂日文,日语很强,那跟解脱又是两码事情呢!你日语讲得很好,最多跟日本人做生意啊!或者嫁个日本人,或到日本买东西方便,最多就是这样,了解一下日本文化。佛法可不是这样的,佛法不是日文,佛法不是英文,佛法是心法,无关于语言,诸佛妙理,无关于语言。

  佛法是要解决你现在无量无边的烦恼,还有将来无量亿劫以后的法身慧命。当一个人开般若智慧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真正地在成长,叫做法身般若智慧在长大。所以,当你有办法对境寂然的时候,这个人法身慧命就一直在增长……。学佛它是有次第的:第一个,你一定要放下财色名食睡,这是第一点,看淡泊一点财、色、名、食、睡,不再贪着,贪外境的这一些什么珍珠、项链、珠宝、名牌;或者干到总统,统统一点都不羡慕。第一点要先做到这样子,财、色、名、食、睡,统统看得很淡。第二点,要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第三点,要掌控自己的念头;第四点,连微细的动念都可以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内心里面的我执会很顽强,他会借机会、借理由来美化自己,明明是执着跟痛苦,他也会美化,把自己美化。为什么?人是两面的动物,污染的东西,他会……。佛法是合法的,合法会掩护非法的。知道吗?内心的无明就是非法。人类的我执、法执的微细缺点,他不愿意去面对它。不愿意去面对它的时候,他就会假借种种的理由来掩饰自己,明明是在生气,他就说:我哪里有生气?明明在起烦恼,就说:我哪里有?哼!他算什么?学佛十年、二十年,一讲到不愉快的:他算老几?如果我叫大家有这种习惯的举手,统统会举手,我不骗你的,一个都逃不掉!那个叫做内心深处的顽强意识,是很难的!

  诸位!坦诚面对自己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肯面对自己,你就有机会解脱。你肯面对自己就是:这个四大——地、水、火、风的假相,你很清楚的,这个脑部剖开来,就像豆腐脑一样,医学上讲:我们的脑部,就像果冻一样的硬度,果冻,你拿一个果冻,人家常常拿茶冻给师父吃,我们的脑部就像果冻这样子,你只要把果冻往下一放,啪!就散开来,所有全身地方都可以医;只要撞到脑部,啪!没有救,它是最重要的部位,撞到都没有救了!是不是?所以,那个时候变成植物人!所以,有时候车祸死亡,有时候这个事情比较好解决;一撞到,脑部受重创,爬不起来,醒不过来,活的人很痛苦!是不是?为什么?大家都苦啊,那个变成植物人,也很痛苦啊,他爬不起来,他心有余力不足,他脑部受重创,有时候,两个眼睛只能这样眨一眨,眨一眨,手则稍微动一动。诸位!你想想看,你回去躺在床铺上,把双手、双脚绑起来,绑一天,还不准你讲话,人家说:你要不要吃饭?你只能眨眼;要不要喝水?不能讲话喔;你是一个正常人,你只要一天,来跟我领一千块,绑在那个地方。就是你尝试看看,那个植物人是什么滋味,有多么的痛苦!

  我告诉你新闻报导的:家里的人都很忙,有一个阿公是植物人,因为他的嘴巴张开合不起来,因为装管子,有时候拔起来,有时候自己能够呼吸,植物人就放这样,结果蚊子在这边叮的时候,他有一点知道;可是没有办法!苍蝇爬到他的口中去产卵,产卵后就会有蛹,有幼虫啊!结果后来被他家人发现了,从他嘴巴里面挟会蠕动的虫出来。这个蛹,你只要软的肉,这个就是好孵化,因为有营养,它就会名孵化。他嘴巴因为闭不起来,苍蝇飞进去以后,这个虫长在里面。所以,这个植物人,还必需常常跟他清嘴巴呢!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碰上了这样子,你看怎么办呢?你就知道人生的不幸。那么就回光返照说:你想想看,我们今天要面对这个,时常面对这个色身,时常想到:我们也会有生老病死、时常想到:万法都是败坏之相、时常想到:把这个色身分开来的时候,到底[我]在哪里?如果你肯面对它,你就有解脱的机会。如果你装迷糊,你就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因为你不敢面对它,你不敢面对这个缘起的假相。你就永远不能觉悟,会继续贪染。底下说,除非他心脏有问题。众生连自己所拥有、且一直在用,一刻都少不得的眼耳鼻、四肢等,都不知不觉,更何况心肺等内脏,更不用说六识、七识、八识了!全都是打从出娘胎开始,即终日用而从不自觉知。所以,师父说:没有学佛的人,谁能够醒过来?谁能够醒得过来?

  [枉入诸趣]:因不自觉本具之妙明,所以不知自珍自贵,而自染污,妄造众业,因此很冤枉地入了六道,累世奔波受苦——结果都是白苦的!就像有人没事一时兴起,从台北到高雄玩,到了高雄,竟丢了荷包中的五千元,身上顿成一文不名,而事实上他是把钱塞在一件大衣的暗袋里,自己忘了,遍寻不着,以为丢了。又无亲朋在彼,只好走路回台北,一路餐风饮露,露宿田野,又饿又累,受尽折磨,好不辛苦。好不容易到了台北,回到家脱衣服要洗澡时,才发现:诺!这不是那五千块现大洋吗!您说这人不是白白受了好多辛苦,好冤枉、好不值得是不是?众生忘了自心中本具之宝,流浪六趣,冤枉受尽无量劫贫穷奔波之苦,亦复如是。

  义贯,佛言:[云何二种]根本?[阿难,一者,无始生死]之[根本],此[则]是[汝今者](当下)[与诸众生]皆[用]第六意识[攀缘心]妄认[为]你们自己的自心[自性者],这就是生死的根本。[二者]、为[无始]世来本自[菩提]、本自[涅槃],本[元清净]之[体]。此体为何?[则]是[汝今者](当前)之第八[识]之[精],[元]本[明]净,此识精明之体,且[能生]起[诸缘]识(前七识),然后即为此七能[缘]之识[所遗]忘[者]。[由]于[诸众生,遗]忘[此本]具之妙[明]之体,故[虽终日]依之而[行]于一切,[而不自觉]自己拥有这么一个妙明之体,因此于无量世中[枉入诸趣]受生死苦。

  诠论:在此,佛即点出了两种根本。简言之,即凡、圣二种根本。然此二种根本皆是一心所成,一心所有,亦即,这两种根本,一切众生皆是自无始来即已有之,只是依与不依,随与不随而已。这二种根本,既然都是一心,则相互之关系为何,一为心之体,一为心之相;其体本净,其相非实,但是依据幻现。譬如以真金打造YIN女相,或为牛、马、猪、狗相、乃至男女交媾或男根女根相,以及以真金打造诸佛菩萨、罗汉相;不论其相如何,其体皆是真金,一相无二,然以金匠手艺、熔铸、打造等因缘,而有如是相现,或染或净。金体虽一,打造成净相,即有净用,见之令人起清净心,乃至恭敬心、信心等;若打造成染相,即有染用,见之即不思议令人起染污心、贪爱心、烦恼心。以法之体、相、用,法尔如是故。众生亦如是,同是一如来藏清净本性,若依其相(六识攀缘心),则自己将自己纯金之心打造成凡夫相,故此六识攀缘心,即是一切众生成凡之根本。若依其性(本清净体),则是自已将自己纯金之心打造成贤圣,故此清净本体,即是一切众生致圣之根本。然须知成凡、或致圣皆是一心之用。

  因此学佛要懂得用,用得出来就是佛法;用不出来就没有力量,无明就会作用,般若不会用,就会变成无明用。若了相,即得离凡,了相就是众相本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了解相是妄,所以,应当放下,而且放得很彻底。若见性,即得致圣。然离凡、致圣皆须于此一心之体、相(二种根本),有知有见,若无知无见,即不得修学之根本;若不得修学之根本,则是盲修瞎炼。也就是没有明心见性,叫做盲修瞎炼,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这样子。不知在修什么,亦不知为何而修,故堕于凡、外、权、小、邪魔恶道。因此,明确觉了、知见此二根本,实是一切修行中,最重要最重要者。记得!一个是妄本,就是意识心;一个是真本,就是我们一生灭的如来藏性,就是真心。

  简言之,若不了知此二种根本:就是真本跟妄本。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所以,记得,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就是用真心在修行,你也不必去看众生的过失;也不必一直去讲众生的是非、恩怨,其实这个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圣人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死;凡夫所关心的是别人的是非。诸位!圣凡之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圣人每天都会注意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不是伤害自己的清净心?他以自己的生死最为重要!我讲这一句,不是说叫大家学自私。而是说在你没有成圣以前,你有那么多时间去干预别人的是非恩怨吗?有吗?是不是?初学佛法的人,是不是以降伏自我,来当作是最重要的功课呢?我们有能力,才去慢慢地感化众生。众生也不一定是让你感化得了呢!没有办法的!一个众生在执迷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用圣人的心就有办法救他的,你要等他一直迷,一直迷……一直转……,转久了以后,他开始发现他不对了、很累了,经过了五年、十年以后,他发现说:十年前师父就告诉我:这样是不对的!可是,我告诉他这一句话以后,他要十年后,他才能体会我这一句话,十年后,有因缘醒过来,还算不错呢!所以,当一个人在执迷不悟的时候、他因缘不具足的时候,你只能点到为止而已;除非那个上根利智的可以用硬的来,一般没办法的!所以,祖师大德要有所成就,哎呀!那个在禅堂里面,都是吃尽苦头的,不是像今天这样的,轻轻松松的。所以,现在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答案就是吃不了苦,没有办法的,吃不了苦的!底下,走错了路都不知道。佛子其致意焉,致意就是好好的注意一下。成观法师大慈大悲,一直再三地呼吁我们,佛弟子要用真心修行,就像佛一样地怜愍众生。

  [第八节 第二度徵(征)心]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后面这一句话就是:此非汝真心,你用的就是意识心,阿难!这个不是你的真心,你错用心了!

  注释:[屈五轮指]:如来的手指,每一只都有千辐轮相,五指皆各有千辐轮,故称五轮指,[屈五轮指]即捏指成拳。[如来举臂(我查过词汇:[臂]念bì也可以,念bèi也可以)屈指,为光明拳]:此即言如来之拳有光芒,或如来拳放光。又以密教而言,如来拳或金刚拳菩萨为主调伏或成就,在此则为如来将调伏阿难随妄之心之义,否则如来举掌也就可以了,以拳在此有此特殊意义,故举拳。[汝将谁见]:[将],用,以。[谁],何者,何。你用什么来看?[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这里阿难还是用[以凡例凡]的方式论证,亦可说是[以众证寡]、[以全体证部分],众所同然;彼意以为:大家都这样嘛,所以我也一样,同用眼来看,以凡情而言,此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无庸置疑。

  [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你的眼既自(然)可(以)见物,则你是以何者为心(你是用什么心),来对我的拳呢?也就是说,你把你的心拿去作什么用去了?或,拿去放在何处了?汝目可见,你的眼睛自己可以看得到,那你的心跑到哪里呢?[而我以心推穷寻逐]:[推],推断,推论,推演,推衍。而我就用我的心到处去找,去推求。[逐],追逐,奔驰。[即能推者,我将为心]:就是这个能推论的,我就把它当作是我的心。所以,所有的学者,用的就是意识心。因此任何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最多顶点能达到的,就是语言、文字用得漂亮一点、用得美一点,诸位!跟佛性毫不相干。[咄]:[咄],喝斥声。佛见阿难仍然如是坚固执着凡夫思量之情,不肯舍弃,故施之以棒喝,俾令觉醒。

  [此非汝心]:这不是你的真心,只是你的心影。诸位!这个[心影]你要注意,心的起心动念,心的执着、分别是分别什么?是只是在分别你心中的影像,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因为你不知道那是虚妄的,所以,看一切相,就在自心里面起分别。其实分别就是分别你的心,分别者,其实分别你心;执着者,就是执着你的心,而你的心本来就空。所以,什么是凡夫?就是多了一层执着、多了一层分别,多了一层执着心,多了一层分别心,这个就是凡夫。我们不知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真如自性;而我们以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是在心外有法,不知道说日月星辰、影现进来的山河大地,统统是心中的影像而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妄即离,离妄即觉,这《圆觉经》讲得很清楚啊!了悟了众相就是妄,离妄即觉,就是在心。所以,当你知道其实金钱、名利、一切的境界,你所拥有的房地产,或者是你的财产,你所拥有的这一切,财、色、名、食、睡等等,也都是心的影像。

  我们的严重度在哪里?严重度在错觉,生命是一种错觉;但是,生命也是一种正觉,就看你怎么用心?用无明就是错觉;用智慧就正觉,同样那一颗心,无明跟真如,同样那一颗心啊!所以,你只要记住,只是你的心影,放下执着跟分别,那个心的影像,不影响你的情绪,真心就显现了!记得喔!妄当体即空,不必找真,诸位!真心不必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道理,应当无所执着,而生清净心,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现在你就知道了,这些妄心本来就空,空就是放下。所以,有的人用自责的方式,妄想很多,用自责的方式,用惩罚的方式,诸位!这个自责的方式就多一个心;惩罚的方式又多一个心,你只要坚持放下。刚开始放下的时候,会很辛苦的,因为冲着自己习气来的,我们以前从无量亿劫来的习气,大家都顺着你了。现在要往上走、要解脱,会挣扎,内心里面,大家不顺着你,你碰到逆境会生气;人家讲你坏话,你也会生气;人家叛逆,你也会生气,因为以前就顺着生死流。现在回光返照了,给你痛苦的,你感谢他;给你逆境的,你感谢他,把仇恨变成感恩,生死慢慢慢慢地脱离……。

  禅宗里面讲的:动念即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看到的只是心的影像,那不实在的。因此当我们了解以后,你就不会说:我想要去做皇帝的贵妃!因为,皇宫里面就是斗争啊!所以说:皇帝,不必羡慕;贵妃,你也不必挤破头,学佛做自己就好,知足,是从内心充满了智慧。记住!不要制造逆境;不要得罪你四周的亲戚朋友、你的先生、爱人、或者是你的老婆,他不信佛,他的事,我们信佛。记得!不要跟他结恶缘,他不信佛是他的自由,你的另一半不信佛,因缘不具足,没办法,你也不能把他当作是敌人啊!你总不能前面说:老公!你好!老公转一个头,才走出门外,你就:业障!手就指出来了。那跟你一样啊,你以前没有学佛,也是这样子啊!所以,我们学佛以后:I’m lucky woman. 我们是很幸运的老女人,lucky old woman. 幸运的老女人!学佛了!

  推断思量者,在唯识百法中称为[思心所],是心所有法之一,心所有法之义就是这个[心所],是属于心王(心体)的作用。诸位!心王跟心所稍微解释一下,心王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国王为什么称[王]呢?[王]就是主宰,眼、耳、鼻、舌、身、意,第六、第七、第八意识,叫做心王,八识心王。心所就像大臣一样,国王出去,大臣就跟着出去,国王出去打猎,大臣就会跟在旁边去打猎;国王上殿,大臣就会上殿,陪着这个国王,所以,国王在,大臣就在旁边,心所就像大臣。

  举一个例子来讲,譬如说:一个很善良的人,平常做慈善习惯的人,眼睛看到一条狗,这个眼识,八识心王,看到一条狗在病苦哀号,他的怜愍心就出来了,赶快要把这条狗救出来!譬如说:它被夹子夹到了,或者跌落水沟了,台湾常常发生这种事情。饥饿了,头发都掉光了、生病,虽然是一条狗,可是,这个人很善良,善心所就现前。诸位,眼识现前,善良的心所就现前,救众生的心马上心所就现前。好!众生就不一样了。眼睛一看名牌,心就马上说:我要拥有它!贪就出来,贪心所,心识、心王、心所一下子马上就…如果是很有善根的,说:某某居士!现在文殊讲堂正在讲《楞严经》!耳朵一听到、一闻到这个要讲经:我要去!耳朵,心王,我要去听经闻法!他马上善根就现前。心王,心所,知道吗?马上就附和。所以,有五十一个心所,这个在《百法明门论》里面讲得很清楚了。所以叫做如影随形,故即如心影,犹如树之影,并非树本身,然见树影即知有树;心所也是一样,[心所]非[心](是附带的),然见[心所],即知有[心]。看到了大臣,就知道一定有国王。

  义贯:[阿难,汝今]即[欲知]到无上菩提的[奢摩他路],且[愿出]三界[生死],故我[今复问汝]一个问题。这样说完之后,[即时如来举]起他紫磨[金色]的手[臂],并[屈]其[五]隻(只)千辐[轮]的手[指],而成为拳相,而[语阿难言:汝今]看[见不]?[阿难言]:我看[见]了。[佛言:汝何所见]?你看见了什么?[阿难言:我]看[见如来举]起手[臂]后[屈指]而成[为光明]闪耀之[拳],其光照[耀]着[我]的[心]与[目]。[佛言:汝将谁见]?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阿难言:我与]在此会中所有的[大众]都是[同将眼]来[见]。[佛告阿难:汝今]回[答]了[我]说:[如来屈指]成[为光明拳]照[耀汝]之[心目];这么说来,[汝目]即自[可见]物,则汝[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正当你看着我的光明拳晃耀之时,你把你的心拿去作什么用去了?[阿难言:如来现今徵]问我[心]之[所在,而我以心]各处[推]求[穷]尽四方[寻]觅奔[逐]的结果,发现[即]此[能推]穷寻逐[者,我将]之认[为]是我的[心]。

  [佛言:咄!阿难,此]能推者,并[非汝]之真[心]。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思想,思想家、作家、文学家等等,统统是意识心,没有一样不是用妄心在做事情的。所以,师父重复地强调: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佛陀来示现成佛,一个都别想醒过来,一个都没有办法,包括我在内!所以,师父很幸运地听到了正法,我今天有这个能力,来跟大家分享佛陀的正法,我们统统要感恩我们的教主释迦世尊,由于释迦世尊吃尽了苦头,而悟到了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有真心,我们的可贵之处就是幸运。除了幸运以外,我们更要做一个高人一等,佛弟子的修养,一定要比世间人好得好几百倍、好几千倍。不能说佛陀的弟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般若的智慧心,所表现出来的涵养,比世间人糟糕;世间人脾气还没这么大、还没这么无知。可是,我们学佛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却比世间人糟糕,那么就是伤了佛陀的心!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我们的涵养、我们的容忍度、我们的气度、我们的雅量、我们的胸量,一定要比一般人更大!所以,记得!佛教要兴盛吗?胸量放得愈大,佛教就愈兴盛!佛弟子自己本身胸量就很小、就内斗,佛教就是会走向灭亡。学佛,路要愈走愈宽,不是愈走愈窄,记住师父所讲的话。

  诠论:这是第二度徵心,为如来欲验阿难在七处破妄之后,有没有任何省悟,亦即:[成果检验]。但阿难还是执迷不悟,他还是说:[我与大众,同将眼见],实是坚固执着,然欲破此迷执,实非易事,因为这是凡夫最根本的计着之一:把眼当作是能见者,不知能见者是心,而不是眼;眼只是一个通道而已,如照相机最外面的镜片而已;真正能摄影的,是后面的软片,并非镜片。然凡夫之人但见表相,执以为实;是故[眼为能见],凡夫皆视为当然,无可置疑;而此实是凡情所计,其实不然。此其一。

  其次,凡夫之人又有另外一个更严重的计着,即阿难所显露的:[即能推者,我将为心]。前面第一个计着(计眼为能见),那是一般凡夫皆所共计。[计]就是执着的,现在这第二个计着,则是比较[有思想]、有学问的人的计着,能作这样的言说之人,世俗称之为思想家或哲学家。阿难所说的[即能推者,我将为心],这个说法,正好与法国启蒙运动时的先驱哲学家笛卡尔所说一致;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也是其巨著[方法论]的主旨,其义为:由于我在思考,所以可证明我是存在的。因此,[我在思考]这个事实,是[我存在]的一个明证。换言之,我若不思考,或我不觉得我在思考,则我等于没有活着一样,因为那样等于只有一具躯壳在活着:只有躯壳存在的生命,不能说是真正的存在;唯独我有思考、有思想的时候,才表示我的存在。因此,对笛卡尔来说,[能思考]是灵魂的意义,以动物没有灵魂(这是传统基督教的教义),所以他们不能思考。这是西洋唯心论的说法。但它有别于其他的唯心论,在于它基本上是一种反动:它质疑十六世纪以前的传统[经院哲学],说一切都是神的意旨,或神的恩典,人能不能得救赎或下地狱,乃至宇宙万物之或生或灭,皆是神的意旨,因此,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因此人只要靠神的意旨便可,人自己甚至可以不用思考。

  基督徒就这样子:我相信神的!祷告,一直祷告……,完全靠神,跟佛教大不相同,佛法回归理性;佛法回归智慧;佛法回归如来藏性,自己作得了主的。更有进者,人若想要有自由意志的话,那是违背神的意旨的,因为人是神创造出来的,神要怎么样,人没有权力过问的。别人就信得下,可是,我信不下去!而笛卡尔由于受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甚为怀疑这种说法,他觉得人应[有思想],他主张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这自由意志就从人自己[有思想]或[能思想]体现出来;依其意,人唯有自己能思考,才表示自己真正活着,这个自我思考的自由意志,即是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不是任何人可以取代,也不是任何威权或体制可以抑制、箝制或控制。由于这个理论,因此笛卡尔成为开启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先河之一。(附及,由于启蒙运动的影响,后来才带动了欧洲全面性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大变革:宗教革命、政治革命、浪漫主义运动、产业革命,因而造成了近代世界)。就是笛卡尔这一句话:我思故我在,这思想的力量有多么的大!

  现在来看笛卡尔这句话与阿难所说的话,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谬误所在。阿难所说的[推](就是推理、推论、推测),就是唯识百法里的[思],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也正是同一个东西。这个[思],就是[思心所],是属于六类[心所有法]里的第一类[遍行心所]中的一个。六类也就是五十一个心所里面分成六类,这个《百法明门论》我们已经讲过了,不再重复。(遍行心所共有五个:触、受、想、思、作意。)触,作意是排在第二,触、作意、受想、思。什么是[心所有法]呢?唯识学把[心]分为两大类:心法和心所有法。心法或称[心王]即是八种识,为心之体;而心所有法即心之用(作用),因为这些作用(共五十一种)是[属于]心的。为什么[属于]心的?就是附属,加一个[附带]的话,更清楚!说: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是师大附中;心王附带五十一种心所,所以,这五十一种是属于心的,所以称之为心所有法。因此可知[思]只是心的一个作用,它不是心体本身,故不可把[用]当作[体];所以[思]不是心体——因此,此[能思者]非心,它是第六意识的作用之一。若把第六意识的[作用]当作是心的[本体],那就大错了,如同把[树影]当作是[树]本身一样。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凡情所计者,与实际相距,不可以道里计。当知,[思心所]乃第六意识缘六尘而起的作用,故此思心所,《圆觉经》中称之为[六尘缘影]。

  攀缘六尘的影子,诸位看,这一句很有意思:诸位!你看看,色、声、香、味、触,那是因缘凑合起来的,凑合起来就有相。好!我举一个例子:你远远看一座山,这一座山把它推开来,是岩石、沙、树木。从《楞伽经》的角度说:将你见到的相碎为微尘,如是观照,碎为微尘以后,你会发现只有颗粒微尘,把树的水抽掉,硬的用机器把它绞掉,一棵树晒干以后,变成一堆灰,就像人死后,变成一堆骨灰,而且也一定会变成一堆骨灰。用如是来观看的话,山无山相;人无人相;树无树相;牛无牛相,大象无大象之相,见到一切相,都可以把它碎为微尘,如是观照,把它集合起来,就像一个相;把它碎为微尘,相不存在,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集合起来的,眼睛透视不了,没有办法一眼透视进去,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相的影像,然后把这个相印在脑海里面,来分别、执着,这个就是实在的!众生就认为这是实在的。

  众生以感觉为主导,譬如说:这是桌子,(师父用抚尺“铛、铛、铛”的敲桌子),这个就是硬梆梆的桌子啊,这个对没有学佛的人来讲:这个就是桌子,有什么好辩论的?没有好辩论的。(师父用抚尺“铛、铛、铛”的敲桌子)敲敲还有声音呢!声音,你看,这是实在的啊!众生凭着这一股感觉,就认为他没有错啊!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要冷静一下,这个桌子哪来的呢?这桌子山上的木材砍下来,经过了加工以后,变成平面,工人再把它装钉起来,变成现在的桌子。这个桌子把它锯得一块一块,放火一烧,桌子跑到哪里去呢?世尊就是更进一层的了解:喔!这个桌子只是缘起的。对众生来讲,这个就是实在的;佛陀说:缘起,它就是生灭,就是它是因缘生的,在某一个时间、空间存在,未来就一定会败坏。所以,佛陀:空有二层的意义:一、生灭无常,所以,佛陀说它是空;二、缘起缘灭,所以,佛陀说它是空;第三点,自性本来就空,当体即空。所以,你这个桌子,你讲它不存在是不对的,因为它是缘起就存在;讲它存在也不对,因为它是败坏之相。它既然存在,就永远存在吗?没有办法永远存在。所以,你讲它存在,不对,讲它不存在,也不对。你讲它空也不对,因为它缘起嘛,你怎么可以讲空?你讲它缘起,却是性空。讲它有是不对,因为它是生灭无常,没有办法永远的有;讲它空,不对,为什么?缘起就是有啊!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不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见诸相,即见如来。

  我们今天你只要看到……你看到的其实都是六尘的影子,包括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影子,就是心的影子。记得!不必离开心的影子,你只要知道它是影子,是虚幻的、不实的,但莫住着,这个就得!如果你抛开了这个影子,要另外去找真心,那你找不到的!这样听,你不懂,好,诸位!这是一棵树,看这个来比喻,这里是湖边,这个树倒映在水中有影子。众生看到的就是影子;树就是如如不动的本体,知道吗?众生看到的就是意识心,意识心就是影子。众生看到的就是树的倒影,我们众生看到的就是缘起缘灭的假相,就是看到了假相而执着不放,就是看到了人生跟宇宙的影子,而我们误认为那个影子就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不要离开这个影子,看到水倒映那个影子,就知道有真的一棵树。离开了这个影子,能不能找到这一棵树呢?没有哇!你没有这一棵树,怎么会有这个影子?所以,虽然它是影子,但是,这是树影现、影射下来的。妄识虽然不是真心;但是,是真如本体起妄。真如本体因为起妄,所以就妄执、就妄分别,但是,你离开这个妄,你也找不到真心;离开了湖中的倒影,你就找不到这棵树。知道吗?离开了妄心,你也找不到真心。所以,放下妄,记得!不要去找湖中那个影子,放下那个影子,你就找到真正的这一棵树。我这样的比喻,你听得来吗?听不来也没办法了!然而凡情颠倒,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把六尘的影像认为:这个就是我的心相!其实我们的心相是清净的、是无为的、是无挂碍、是自在的、是慈悲、是喜舍的,我们把看到的六尘的影像,化作自己的心相,所以,起了种种的思惟、贪瞋痴,乃至包括一切行善,其实都是心的影像。把六识缘六尘所起的思心所相,当作是自己的真心(以影为树)!又,阿难在此所说的[推穷寻逐],正好合着《楞伽经》及唯识学的三性之一的[遍计所执性]。这我们讲过了,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经文,[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於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注释:[矍然]:[矍](jué),惊动的样子。又,矍与瞿二字在此意义相同,故[矍然]与[瞿然]可通用。[避座]:与避席同,离座而起之义。[此是前尘虚妄相想]:[前尘],现前的尘境。[想],分别之心想。此言,这其实全是现前的尘境,在你的心中所投射的虚妄相之影子,而引起的种种分别心想。好!诸位注意看我这里比喻:当我们眼睛痛的时候,或者眼睛有毛病的时候,我们看出去这个虚空,空中,你看,师父,师父!这个虚空当中,有花落下来。眼睛有毛病不知道,是不是?正常人的眼睛看:咦!没有。可是,眼睛痛的时候,他就什么统统有,可以看到种种的影像,因为眼睛痛。眼睛疼就比喻意识心,用那一颗执着的心、分别心看这个世间,就什么统统有,确实有!好,当有一天我们的眼睛的病治好了,没有白内障,眼睛也不病痛了,眼睛恢复正常了,正常就是:有一天我们成佛了,心没有毛病的时候,看这个世间,哇!都是如梦幻泡影的。正常的眼睛就是比喻真如自性;眼睛痛就比喻我们的意识心。众生就是眼睛痛、众生就是心有毛病、众生就是心卡在无明,众生的心因为卡住无明,强烈的、虚妄的执着,追求、虚妄的分别,而有人生跟宇宙纷纷扰扰的复杂,种种的分别,你争我夺的世界。眼睛治好的时候,就是当我们一个人学佛,知道这个是妄,懂得放下,我们又找到一个好的医生。好的医生就是佛法,佛法把我们的心病治疗,完全恢复正常的时候,妄执也不存在了,妄分别也不存在了,无明也打破了,恢复如来藏性的时候,当你看这个世间:喔!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见一切相,就是本性的展现,色、声、香、味、触,无非都是藏性啊,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传心法要》里面那一句话,你一定要牢牢记住,黄檗断际禅师:万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所住,这个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开关,就是你学佛的人,你什么统统不要学,就学这一招,这一招叫做无所住。就是什么统统不能执着,没有一样东西,值得你这样执着的,放下!眼睛的毛病,当你放下的时候,妄执放下,正常的心就显现。你要找到你的真心吗?你要找到你的佛性吗?你每天都跟佛睡在一起,你不知道吗?要怎么样能够见佛呢?眼睛没有毛病就见啊,见到世间的真相啊!心破了无明,妄执放下、妄分别放下,就是一颗清净心。六根门头,见一切相,知道一切相空;听一切音声,一切音声都是空,你不管它车水马龙,你的心总是如如不动。修学佛道,你没抓住这一点,看你怎么念佛?你念佛念一念,你就会为你的兄弟姊妹、亲戚朋友烦恼;念佛念一念,你就会为别人的是非恩怨起烦恼,这个跟你的生死有什么关系呢?学佛要学聪明、学智慧一点,自己的生死比较重要了,当然要关心自己的生死了,就关心自己的心性了。

  [惑汝真性]:[惑],使迷惑,惑乱。惑乱了你的真心本性。[认贼作子]:[贼],六贼,即六识。以六识能欺诳、劫夺自心法财,故有如贼人。而凡夫不知情,多误认此六贼为自己的真子,十分宝爱。[子]者,乃真正由己所出,形同己有,且珍视异常,所谓心肝宝贝之义,什么都随他,什么都听他,十分疼惜,万分怜爱,即使整个家产被他荡尽了,也舍不得斥责。凡夫之视六识妄心,便即如是。所以,所有的凡夫,都每天一直忙、一直奔驰。什么都由他,任它十方三际攀缘徵逐,累积尘垢,耗尽本心清净本明,自心非但不喝责、制止,令不放逸,还样样随它,事事依它,念念由它,于是此贼子终于把老子给卖了,典当质押出去(——[二胎]、[三胎]、乃至无数[胎]),尽是高利贷;于是乎本心累劫以来,债台高筑,卖身于五欲、六尘、六根、六识之中,遂堕为根尘识及五欲之奴仆。所以,柏拉图说: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没有一种现象,不把我们关得死死的,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众生看一切相,什么统统执着!所以,不是牢房里面的犯人才失去自由。诸位!着于五欲六尘的人,就跟牢狱里面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也是失去了自由,心也没有办法自在,没有办法不挂碍。为彼终日驱使,然以财源耗尽,赎身无门,解脱无日矣;如是之殃,皆是由于[没认清人],妄认、妄信六贼,妄依、妄随六贼之咎,是故生死ZHAI难永无尽期矣。

  [失汝元常]:[失],迷失、忘失、失去。[元],本。[常],常住,指真心。此言,因此失去了你本来常住之真心。此是依相而言,若从性上说,则本自不失,而于相上,却[非失而失],犹如[怀金不知],以不自觉知故,不能得其受用,故如同失去;然虽不得受用、如同失去,金体实犹常在,随衣而行。[衣]者,五蕴身也。

  义贯:阿难瞿然(惊惧),[避座](起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乃[是]现[前]的[尘]境,于心海中所投射的[虚妄]影[相]而引起之分别心[想],而[惑]乱[汝]之[真]心本[性];然而之所以会有此惑乱之因,完全是[由]于[汝]自[无始]来[至于今生],生生世世皆是妄[认]六识之[贼为]骨肉真[子],更进而妄随之起惑造业,因而迷[失汝]之本[元常]住之性,[故]于六道[受轮]回辗[转]不息。

  套用现在一句话:六尘就是诈骗集团!你只要牢牢记住一句话:不要被它骗了!这样就OK了!被它骗了就是情绪一直高涨、贪嗔痴一直起来,这个你就是被骗了!现在你面前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真实的,用这个观念来学佛,见一切相,心如如不动。用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个世间不管发生天大的事情,平常心就是道。所以,悟道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大彻悟的人,天下没事,没事!不悟道的人,是随时随地都有事,没有一件事情没事!这不悟道的。所以,吃好东西的吃,知道就好;现在你面前的金银财宝,内心了解就好。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冷静一下。也许你现在刚好受到感情的重创而痛苦;也许你现在家里刚好碰到小偷而愤怒!确实是这样子。也许你现在为某一种公关而苦恼,上面的领导跟底下的人不配合,你活得很辛苦。但是,如果你学会了这一招:认了就是你的,这个就是业嘛,你既然没有办法转换这个时空的跑道,你只有接受它。

  譬如说:你结婚的老公是不学佛,他就这样子,他呢也没善根,可是你已经结婚了,夫妻常常吵架,一会儿又不错,感情又恢复了,又吵架、又恢复……。那你学佛觉得困扰,可是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了,这个时候你怎么办?这个叫做业,被业“夹”住了,不然怎么办?有这样的家庭,认了就是你的;要不认,又奈何呢?你说:我不认!不认命。不认命,你能怎么样呢?老公、孩子统统是现成的,难道还要恢复二、三十年前,再来找一个吗?老莫的第二个春天吗?就是这样,事实就是如此了。所以,记得!算命不如认命,很多东西是很无奈的,这个世间本来就是如此。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相。世间有许多的无奈,只要你肯接受它,任何的苦都愿意接受它,它就会消弭于无形。所以,不要跟命运抗拒,跟命运抗拒的人,是不智之人,因为那就是业嘛,强大的业力嘛!

  诠论:在此段中一开始,佛就教我们如何找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要找真心之前,先要能辨认妄心,别认错了,认错了,就会成了宗门所谓[错用心],因而[认贼为子]。此中经文是说[认贼为子],而不说[认贼作父],为什么?因为世间之为孝子者很稀有,但为人父母者爱护自己的子女的,却比比皆是,很少有例外。所以认贼作子表示:一、对此六贼无条件的爱;二、视此六识为[我所有](如父之拥有子一样);三、因认贼作子,反而对真的儿子(真心)毫不顾视。意思就是:放任意识心一直作祟,我们也毫无怨言,刚好碰到一点逆境,要修这个真心,我们却内心自我抗议,一下子要调整回来是很困难的!以前叫做顺生死流,现在碰到了逆境,要回复真心,人家打击我们,学习忍耐、退让,可以获得到真心。可是我们不愿意这样子,我们内心里面还是一直在抗拒真心的显现。四、因妄认贼人为子,结果这贼子便成了[败家子],荡尽老父所有家财(善根法财),而不惭不愧、不厌不悔。

  其次,经文说[失汝元常](本元常住真心),此元常之心,从相上看,[不失而失](虽没真的失去,但却显出有如失去的样子)。因为不会用啊!真心不会用,就像失去一样,本性不会用。若依性而言,则[失而不失](依凡夫肉眼浅智而言,表面上看是失去了,但事实上还在,并未曾失去,只是不自觉知而迷失而已)。此即如《楞伽经》所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嗔恚、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这也与《法华经•信解品第四》中所言之浪子怀珠的譬喻故事,意义完全相同:本性犹[怀中珠],虽本自有之,亦未曾失去;然以不自觉知,故如同没有,不得受用,因而沦落十方受苦。若不悟者,永无[复珠]、出苦之期。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注释:[我心何独供养如来]:[独],只,仅。我的心那里只是想要供养如来您一人而已。[遍历恒沙国土]:[历],亲往,亲身到恒沙国土去供养。[善知识]:善知识有很多层次,最下乃至虽只有一知一识,而能导引众生入善法者,皆称为善知识。其上者,或通达一经、一论之法,而能以之示导众生入菩提道者,得名众生之善知识。其再上者,通达一宗之法,能为诸众生开演,令入菩提者,名为众生之善知识。其最上者,为万法尽通,达第一谛,自能行,亦能教他,示教利喜,令入无上菩提道。如是之士,具如来最正知见,为人天眼目,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是为众生之大善知识。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此],此心,即我当前这个能推、能爱、能修、能谤、能造善造恶之心。[发明],开发阐明,指如来在前一节中之开示。此言,如果我这个能推、能爱、能勇猛修行、能造善造恶之心,如来竟然开发阐明说不是我的心的话。[我乃无心]:我就变成跟没有心一样。[离此觉知,更无所有]:[离],除了。除了这个能觉知之心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说是我的心了。阿难在此所说之觉知,非真觉真知,实是六识取着、了别前尘之知。[我实惊怖]:小乘之人但知六识心,依之而建立四谛八道染净一切法,而不知真如之法,今遽闻破斥,[遽]就是突然,被佛所破斥,即顿失所据。平常所依靠的那一颗意识心,被佛所破了,就是顿失所据。进退失所,莫知所之,故心生惊怖。《金刚经》云:[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又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即是此义。[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兼],再加上。[此大众],指在会的二乘行人。

  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是[佛]所[宠]爱的堂[弟],我当初就是因为这颗[心爱佛]的缘[故],才[令我]想要随佛[出家],而[我]这颗[心何独]只想[供养]承事[如来]您一人而已,我的心[乃至]想要[遍历]如[恒]河[沙]数之诸佛[国土],以亲[承事]奉[诸佛]如来,以[及]诸[善知识],甚至[发]起[大勇猛]大精进,而遍修[行诸一切难行]之[法事],这一切,从我初发心,乃至修一切善法及至成道,所有修行,[皆]须[用]到[此心]才行。今且不说修善,甚或造恶,[纵令]我会因造[谤法]之行,而[永]远[退]失[善根],成一阐提、断灭善根种性等,如是极大恶事,[亦]是[因]有[此心]才能造。[若此]能推、能爱、能发心、能想修行、能造善、造恶之心,如来竟然开[发]阐[明]是虚妄相想,而[不是]真[心者,我乃]成[无心]之人,而[同诸土木],而实在是若[离]了[此]能[觉]能[知]之心,[更]一[无所有]可当我的心;[云何如来]竟然[说此非]我之[心?我实]在感觉非常[惊怖!兼此]与会之[大众]皆[无不疑惑。惟]愿如来[垂]施[大悲,开]发[示]导我等[未悟]之人。

  诠论:阿难在此又是以诉诸感情为武器开始。又其论辩之举证,为从初发心,乃至成佛,都引证了:若非有心,即不能为善,乃至造极重之恶,亦须有此心。在此,阿难说:[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境界嘛!他又说:[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这岂不是菩萨摩诃萨之所行?是故阿难实是大乘种子,而其所现声闻乘人者,依《楞伽经》而言,非[实法声闻],乃[权声闻],就是方便而已,故阿难实为大菩萨之大权示现,由此可知。

  复次,阿难说:[离此觉知,更无所有],阿难不知彼所觉知者,皆是尘影,而能觉知者,即是随尘影现之六识心,此六识心亦因尘影而有,尘有则有,尘无则无,故《楞伽经》说此为[依他起性]。诸位!依他起什么意思?依他起就是:依靠缘起的条件,依条件而缘起,叫做依他起性。意思就是:没有办法单独、独立存在,就像我们今天讲经,也是依他起性。就是缘起嘛!依他起性者,全无自体性,其性乃依他而得;易言之,以是[他]性,故无[自]性。因为假借着缘起性,所以,自己就无性了。譬如说:我们因为必需假借着父母亲结婚才生我们,所以,我们这外色身,就是因为父母亲的结婚生我们,这个就是缘起,缘起就是无自性了。所以,我们要二六时中牢牢记住,我们将来一定会化作一堆骨灰,我们一定千万不能执着,任何的缘起缘灭的假相,学佛就会进入状况。

  以无自性,故实无所有,依他缘幻化而已;是故禅宗二祖大师[觅心了不可得];又二祖不安之心者,并非其本心(本心无有不安者),而是此缘尘而动之六识心,以缘尘而动,故不安。诸位!这个就是关键了,你为什么今天心不安?你就认为这个色声香味触是真的、你认为这个家庭组织是真的、你认为山河大地是真的、你认为这个心情是真的、你认为金钱是真的、名利是真的,在圣人看,这个都是虚幻的。我以前没有学佛的时候,我自己在考虑,说:我要做什么?参选总统吗?总统干了八年,也是要下台啊!做什么?做台湾首富吗?还是要竞选立法委员?在思惟:这个也会下来啊,那要做什么呢?当歌星?当影星?也会老啊!

  我现在偶尔在看这个报告新闻,那些老歌星,以前年轻的时候,长得多帅、多好看!现在一看,哇!那个台语的老歌手,都是七十几岁了,看的时候,唉!额头都有皱纹了,岁月不饶人啊!佛在《阿含经》讲:人的出生跟死亡,就像太阳,日出与日没那样的迅速,讲得真是好啊!人类的出生跟死亡,就像日出跟日落一样地快速,一下子日出,一下子很快就日没了,无常迅速,很快就轮到我们!对不对?像我们这个车库,帮助了多少个往生了!这个车库,帮助了好几个往生了呢!

  将来我往生的时候,记得,五楼的客厅大一点,在这里比较小,我走的时候,五楼的客厅比较大一点,沙发就弄出来,就在里面助念吧,送我一程。要不然,就跑到内门去助念,看多少游览车来都放得下,就可以做大型的追悼会了。不过,也不用什么追悼,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本来就是幻。生是幻,死亦是幻,生死是幻,涅槃还是幻,究竟无所得嘛!办小场的,师父往生办小场的,度少众生,一个仪式而已嘛;办大场的,就度更多的众生,热闹,有的众生会因为这样而学佛。所以,法师生、老、病、死,统统是在度众生,看你怎么示现的?很多人看了师妈那一片追悼会很感动,你们看了没有啊?阿嬤那一片,大家看了很感动,没有看的人,请那一片回去看,很多人看了都感动得掉眼泪,师妈功德无量!往生以后拍成记录片,也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底下,然以是依他起性,故[了不可得]。若实照见依他无性、无实、了不可得,则破妄识矣。所以,记得!对境寂然,常不离佛,对一切境界,你记得!学一招,而这一招要终身统统要用的,二六时中统统要用的,就是放下。然阿难在此仍执此妄识为有实体,乃至更执此体为其本心,今被破斥,是故惶惑之至。

  因为现在九点五十九分,我们今天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

更多慧律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普门品图文释义:《普门品》图文释义 31、救恶人追赶难

普门品图文释义:《普门品》图文释义 32、救怨贼围困难

普门品图文释义:《普门品》图文释义 33、救王难图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七

普门品图文释义:《普门品》图文释义 34、救枷锁牢狱难

 

后五篇文章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五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四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三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

普门品图文释义:《普门品》图文释义 29、救水难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