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白圣法师:佛法与辩证法 |
 
白圣法师:佛法与辩证法
一、辩证法是什么 辩证法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一回事,能值得学术界,思想界这样的注意和推崇,记得在二十年前,曾经风靡一时,后就不大为人们们所注意了。现今我国元首属目此一问题,一般哲学先生们忽又引经据论,发挥起这个问题来了,思想与革命亦为此特发专刊。P辩证法这东西,本来是古代希腊一个“对话”的名词,经过了十八世纪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创造,成为一种“动的逻辑学”。他以“正”“反”“合”三段论变的法则,把人生的寔践,和自然的进化,以及精神的发展过程,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他在“存在论”,阐发了他的“从数量到性质,与从性质到数量的渐变定律。”在“本体论”,发挥了他的“对立互相统一的定律。”在“概念论”,阐扬了他的“否定之否定的定律。”这便是黑格尔的三大辩证定律。这三个定律,是联系着生存和发展的,无论什么一件事物,都是在那里变底:有时从量变到质,有时从质变到量。这便是质量互变的定律,再说明这些质量,为什么会在那里变,因为它的内在,在个“正反对立的矛盾”存在着,所以它会在那里变。经过了这“变”的阶段以后,便得到一个综合(包含正反,对立,茅盾)的统一。此时的统一,已将原始的盾时量,加以辩证的发展,而各ㄡ互变共性质与数量了。这个统一,虽是从正反对立中辩证出来,但 p.0009 它已不是正反对立之物了。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已将前面的,正(肯定)反(否定)合(否定之否定),都给否定了,而成为另外一个“正”的概念。依此正反合,正反合不停的循还似的前进着,这便是黑格尔辩证法的集大成。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理性”为世界之主宰。而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和程序。这个“理性”它能产生出自然的现象世界,和历史文化。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又是精神的表现。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理性的辩证法,同时也是精神的辩证法,(不是歪缠乱搅的东西)后来马克斯窃取黑格尔的辩证法,作地唯物哲学的基础,装上门面,美其名曰“唯物辩证法。”这种失掉灵魂,仅存躯壳的神经病者的学说,不知道害了多少人。以后来中国,许多盲目者,也都随着马克斯滚了下去,尤其是民国二十年的前后,真疯狂了一时。以致种下这一次大陆沦陷的滔天大祸的根子,(参考思想与革命第一卷第六期) 二、佛教的方法论与辩证法 佛教所说的法门(方法),多至无可记述,大致说来也有八万四千,若把它归纳到极少的数字,不出“理行果”三个原则;能体验这三个原则的,叫做“解(知)修(行)证(合一)”三个慧根:它的运用法是,解其理,修其行,证其效果,这是关于智性方面的辩证法则,留在下节是证论再谈。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一生的教化方法,也是随着三个阶段在那里说法度生的,(一)初期对人天乘机,阐扬一切万物皆由多种因缘条件,组合而成,均不是单独能够存的,所以人类社会,应该要彼此互助,不可相争相门。根据这种原理,乃制定了杀,盗,媱,妄,酒的五个戒条!相类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维系人类社会的安宁,一切存在的关系,都归之于善恶因缘的现象寔有(正)(二)次期为二乘(声闻,缘觉)小机,阐发因缘组合所生之法,皆无寔体存在,须把世间森罗万象看成如梦幻,其究体性本来空寂(反)。(三)末后对大乘根机众生,发挥即有即空,即空即有以及空,有不二的大乘菩萨所行的中道法理(合) 佛教常说,一切世界(宇宙)众生(不正是人生包括一切动物)的生灭变易,都是由一种“功能”在那里作主脑的推动力,这个功德又叫做业力,它能执持看整使个世界使他不失规律,和盾着“成住(肯定)坏(否定)空(否定之否定)”的四个阶段向前演变。一切众生也靠着这业力,而有“生(肯定)老病(否定)死(否定之否定)的四个过程轮转往复。这是约其一期存在的问题而言的四个阶段。若把它再来分柝,在每一个阶段中,又有生住(肯定)异(否定)灭(否定之否定)四个阶段,如世界之初“成”,是要经过“生,住,异,灭”而后才变到“住”变阶段。“住”亦如是有“生,住,异灭”而后再变到坏,再变到空。以此类推,众生的“生老病死”四个阶段,亦莫不有“生住异灭”的四个规律。如把它更精细分柝一下,在这“生住异灭”四个过程中,各各都有“生住异灭”四个小的阶位。以致再分柝到“念上之间,刹那刹那,不得停住。”再又推到一初生即有灭,有灭即有生,即生即灭,即灭即生。”这都是“动”的辩证过程, 华严宗有四种观法(一)事观(正)。(二)理观(反)。(三)理事无碍观(合)。(四)事事无碍观(更进一步的辩证规律)天台宗惯用的三观(一)空观(否定了现寔之有(肯定)而立的空)(二)假观)假即有也,即否定之否定)(三)中观(否定了“否定之否定”)又空假中三观法则,就是正反合的三个规则! 佛教在理解方面,把众生的心与佛看成和谐,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又把有知情的主观众生,与无知情的客体世界,也认为是矛盾的和谐,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又有“凡圣无二路,迷悟即在中”“古今不离于当念,自他不隔一毫端。”像这样辩证规律,佛教的经典中有的是,这里不及繁举。 p.0010 三佛教缘起论与辩证法 佛教谈宇宙人生的起点,叫做缘起论。谈宇宙人生是什么东西生起的叫做本体论。佛教谈本体是绝对唯性(体)与唯心(用),这是毫无问题的。云:“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云:“汝身汝心(妄想心)皆是妙明真心之中所现之物。”又云:“五阴,六入,十八界,(总言:根身,世界)一一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又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这都是说明宇宙,人生,以及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现,因心成体。”至于一切诸法,怎样生起的缘起问题,佛教各部经论,都有说明,大致说来有以下五种: (一)业戚缘起:这是依小乘教中所说,它把宇宙人生的生起法则,都归到一种业力有那里招威着,所谓善业招善报,恶业招恶报,正报(根身)善,则依报(身所依之处又云器界)必随之而善,正报恶,则依报亦从之而恶。总之业力能作一切诸法的主宰。 (二)阿赖耶(第八含藏识)缘起:这是依唯识宗所说:它把一切根身(众生)器界(世界)所发生的种子(功能)都含藏在阿赖耶中。由种子随薰发起现象,又由现象反映薰成种子。如是对立的互相薰习着,依此而有质量互变的发展!详唯识论。 (三)真如缘起:这是依起信论所说,它把真如与无明(妄)对立的薰习着来说明一切万有。由真如薰无明,则一切法皆真;无明薰真如,则一切法皆妄。由成妄之故,不觉而起三种细相(一)业相(妄体),(二)转相(主观知性),(三)现相(客体世界(而作世界众生之生起的原则。 (四)法界缘起:这是依华严宗所说,它把现寔世界以及一切色心……,则一切法生,一法灭则一切法灭。”“随拈一法,无非法界,”“随举一尘,莫不尘刹(世界)。”这是佛教最高的境界。(以上四种缘起,在佛教中,常有讨论,并有专述刊行,不必详明,) (五)觉性缘起:(觉性又名根性,吾人六根中之自性)这是依楞严经所说,它把宇宙人生,以及一切万法的,生起,都归到“性觉体中,一念觉明(妄)以为其咎。”该经对此问题,言之甚详,惜乎很少有人注意。兹就该经演述经明缘起的辩证法则:楞严经说明客体的世界与主体的众生,皆是从性觉体上,妄加一点无明照了,以为起的根本。所谓“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这就是说吾人性觉体上,本有一段灵,光耀古腾今,并非所以明了之境,只因吾人最初一念不觉,强加妄明于觉体之上,而将觉性降立为所明了之境真妄合和之根本业相既已因妄而立,则又生起汝我一切众生原始能了知的功能(能见相)是为主体,能见之功能,既已生起,于是在同异来分的业相中,又炽然生起了所了知的差别异相(所见相)是为客体。这是用截断众流的方法,来说明觉性缘起的最初阶段。接着又有“如是(能见所见)搅乱,相待生劳,(对立的矛盾)劳久发尘…………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众生),”这是缘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还在功能的范筹中,不是外在的现象境界。所以它又说:觉明(真)空味(妄)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风大)。”“因生空摇,坚明立碍,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地大)“坚觉实成,金风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火大)“实明生润,火 p.0011 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水大)这是说地水火风的四大种性,皆是由“性觉妄明”对立的矛盾中演变出来的,虽云四大,但不即是内之根身与外之世界的四大,故明之为四大种,这是缘起的第三个阶段。如是由四大种再,“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潭…………水势劣火,结为高山、土势劣水,抽为草木…………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这才是吾人所接触的现象世界。“所妄既成(四大种性)明事不逾…………由是分开见闻知觉…………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流爱为种,纳想成胎!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六道),以是因缘,众生相续。”这是说明了有情众生的来由,皆是依着辩证规律的演变而为现象界的最后一个阶段;亦即吾人现前所受用的身心世界。 四、佛教寔证论与辩证法 佛教谈寔证问题,是根据佛说的“心佛众生生三无差别”(众生的心佛的心本来平等所以众生修行可以成佛)的教理,先作澈底的了解(解其理),以后再依解起行,作实际的体验(修其行),经过一番体验的功夫,方能寔证“生佛平等”的真理(证其果),这是佛教是证的法门。如其没有这种实证的法门,佛教即流入普通哲学(虽重理论,不谈寔证),或普通宗教(虽重行为,不谈理论)便失去它的崇高价值。 至于怎样来作实证的功夫,这里还有一个“生起门”与“[还灭门”互相进退发展的法门,也是极关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依据真妄对立的原则,互相进退在那里发展着的,有以下四种对变: (一)从真的方面说,真的功能发展进步,则妄的功能即行退化,如从妄的方面说,妄的功能进步,则真的功能即便隐伏。 (二)真隐妄现时,即发展到众生世界,此种过程,叫生起门;妄灭(真只隐伏,妄有断灭)真显时,即发展到佛的境界,此中过程,叫还灭门。(注意,生起,还灭,皆约妄心而言,真心从来不生,今亦无灭) (三)生起门,是精神随着妄念,妄念执劳着物质,顺着生灭变易的法则,在那里发展,结果成为现象世界,还灭门是精神摆脱妄念,超越物质,顺着智慧返省的功夫,在那里进化,结果成产纯理性境域(佛的境界)。 (四)佛在楞严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是说一切众生,从本以来的那个不会生灭的常住真心,只因被那点妄想牵动,随着滚到了众生世界,“虽终日行,而不自觉。”这是生起门义:佛在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佛)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能离诸妄想,则无师智(本有智自然智(性具智),一切现前。”这是说,大地一切众生,各各具有与佛同等的智慧功德,则现时不能把握它者,只因元有的那点妄想执,劳着根身,器界,不能证得那个本具的智慧功德:若是一切众生,能反省自觉,反照回光,断除那点妄想执着,则无师传授的自然智慧,以及一切功德相用,悉皆显现在吾人的目前了,这是还灭门义。这里再将二门发展的意义,来打个比如:比如吾人早晨起床,穿了几件衣服,夜晚睡觉时,民筣还要脱了下来。怎样穿上这几件衣服,在前节缘起论中述之其明,不必多写。现在专讲如何能脱掉这几件衣服的方法根据生起门的大意,众生已经穿上了四件不易脱掉的粗垢衣裳(一)无始根本无明(贴体汗衫最不易脱),(二生灭粗细妄心(此二嘱心)。(三)六根身相,(四)六尘境相(世界)(此二嘱物),一切众生因为外有六根六尘,内有妄想无明,以致永远摆不脱,离 p.0012 不掉,常论生死苦海,无有了脱之期。现再说明解脱之法,就是一种“反省自觉”“回光内照”的功夫,楞严曰“反闻自性。”禅宗曰“参究本来。”有了这种自觉的内照之功,渐次增进,先脱离世界的局牢,次遗亡根身的系累,从此超出三界(欲,色,无色)生死的系缚,脱掉二层物质的垢衣,由此加功进行,解脱生灭粗细妄心,末后再撕下根本无明的贴体汗衫,所谓“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至此诸衫脱尽,一尘不染,一法不立,光灼ㄡ,赤陀陀,纯一理智证境不涉思量分别,所谓“如如智照如如理,理智一如。”也就是这个境界。保此一段灵光,遮天盖地,如把它运用任个人份上,则外绝物欲,内缺字竞争,不顾道德文明,毁灭人性,摧残文化,硬把历史拉回到禽兽时代去,美其名,这是辩证发展到最后的阶段殊不知辩证法的最后阶段。是要人类社会“相反相成“相反相生”彼此互助“各ㄡ生存。”这种人类互助“社会安宁的主法”几与佛教有不谋而合的主张发。 地佛教又有更进一步的看法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人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这是要吾人无论到什么地位,与什么程度,总要抱着舍己救人的精神,为社会谋安定,为类谋,幸福佛又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救众生,虽入狱,亦所不惜,何况缺字 写本至此中断,本文应未完。12页中至14页首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