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三座四皈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三座四皈依

 

  诸同学!四皈依,有有相皈依,与无相皈依。今日所讲,是无相皈依。佛法有显密之分;学显者,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学密者,於三宝之外,加一皈依师,因密法无上,重上师故。然此皆有相皈依。慧明所讲无相皈依,是根据禅密兼修的道理,且依次略略说之。

  皈依佛:是皈依哪一佛?皈依释迦佛,释迦佛已灭度。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皈依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无量。皈依木雕泥塑绣绘之佛,雕塑绣绘之佛,是表法而无知觉。然则究竟皈依哪一佛?当知佛者觉也。佛与众生,本无差别,只觉与不觉之分。学佛人,是以始觉觉本觉。然始觉本觉,不离自心。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并非皈依心外的佛。然则心外有佛否?曰确有。释迦佛虽灭度,而实未灭度;阿弥陀佛虽在西方,与十方诸佛的法身,皆无量遍满。但是诸佛虽无量遍满,我等若自心不觉,诸佛与我等何干?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

  皈依法:佛法法门无量,法法平等,我等究竟皈依哪一法?当知法者正也,皈依法,即是皈依正。学佛人要具正知正见,立正言正行。云何为正?清净慈悲为正,心地无非为正,利他无我为正,无念无相为正。然清净慈悲乃至无相,以及佛说八正道等,皆不出自心,心正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故。所以皈依法,即是皈依自心正。

  皈依僧:僧之本义,即众多比丘,一处和合。但过去僧不可见,现在僧很多,高僧亦不少,究竟皈依何僧?当知僧者净也,皈依僧,即是皈依净。我等自心,原本清净,只因多劫以来,污染习深,以致灵明晦昧,造业受苦。从今以後,要扫去一切烦恼习气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清净面目。所以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净。

  皈依师:学佛人迷时师度,悟才自度。一切众生,有五性差别。若不定性之凡夫,遇大乘学大乘,遇小乘学小乘,遇外道学外道,师的关系,最为重要。但此言有相之师,非无相之师。无相之师,即是自心。何以故?自心本来具足恒沙功德,与诸佛一体故。若舍自心,专向外求有相之师,纵遇明师,不在自心上时时检点觉察,又何能与师心相应?大家从我学法,若依我色身为师,我之色身,与大家何异?慧明语录上,明明说以心传心为玄;既云玄,当非肉心。因肉心妄执,障蔽灵知故。既云心传,当非语言文字可说。即此玄心,就是大家本心,即三世诸佛之果体,一切众生成佛之正因,亦即吾人唯一无二之真师。所以皈依师,即是皈依自心师。

  总而言之,四皈依,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师是心。大家把此四字,连贯起来,反正一看,就是觉、正、净、心,心、净、正、觉。即此可以悟到觉正才能净心,心净便得正觉。皈依觉、正、净、心,皆是皈依自心。大家日日念著四皈依,不知四皈依的道理就是如此。而迷人总在相上去求,不在自心上体悟。当知离心外求,论显教,有三藏之多,论密法,有五部之繁,试问从哪里去修去学?我佛出世,就为的是心即是佛一段大事因缘。禅宗古德,绍承心法,故功德无量。吾人学佛,即应在自心上致力,方合佛旨。

  诸同学!四皈依也是方便说的。正如一把钥匙,交给大家,拿去开锁,锁开了自然会见自心珍宝。但不能悟到无相四皈依者,总在相上打搅。若初发心时、或修持时、或礼佛忏悔时便觉,一转念间,便又不觉。这种觉,是有根妄觉,非真觉也。希望大家把这种妄想差别的著相念头,如快刀斩乱麻,一齐割断,专从自心上用功,从觉上做起。去有相觉,悟无相觉,便是真正自觉。

  复次说正:大家有了觉,才能正;若是不觉,便是不正。不正便是邪,邪则戒定慧都谈不上,信愿行也谈不上,还说什麽四皈依?至於世法上,以合法律与道德的行为为正,否则不正;择善而从则正,不善即不正。凡行不正者,不惟无益,而且有险。譬如铁道双轨,要平正无斜,火车才能通行;苟轨道倾斜不正,车便不通,如勉强开驶,便要出险。学佛的道理,亦复如是。

  复次说净:学佛就是由染求净。譬如白布一疋,污染太甚,必待洗涤,然後能净。吾人自忖,能否无染?不但名利恭敬,成种种贪爱之染,而且无明烦恼,成念念尘劳之染。当知一染,已足为身心之害,何况多染乎!所以修行人必须六根无染。三业渐消,庶可内障不生,外尘不染,如此始能清净。

  复次说心:释迦佛五年寻师,所遇皆非,雪山成道,究依何师?岂非依自心寂照为师乎!六祖云!“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可见自度者,方算悟人。不依自心,云何自度?学佛人如果不依自心真空无相之师,专向心外驰求,今天说这个法师本领高,明天说那个法师神通大,试问法师的高大,与吾人本分,有何相干?驰求愈甚,离心愈远。如此学佛,何异南辕北辙,终难见性。

  如上所述,可见佛法僧师,皆不离自心。若离自心,则学显学密,谈性谈相,皆属客尘影事。若明自心,则无量法门,如自藏家珍,取用不竭,不但显密圆融,性相不二,即佛法僧师,亦不可得。故日无相皈依,即成无相菩提。

 
 
 
前五篇文章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四座心地法门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六节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五座禅密兼修之心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六座心宗医心病

 

后五篇文章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五节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四节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三节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二座戒定慧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二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