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四、人性 |
 
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四、人性
一 人与众生性 众生之通性: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而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成佛果的,唯有人类。如唐裴休的『圆觉经序』说:「真能发趣菩提心者,唯人道为能」。所以虽说众生都是佛法所济度的对象,而唯有人类,有智慧,有悲心,有毅力,最能承受佛法的熏陶。佛出人间,就是人类能受佛法教化的证明。一切众生各有他的特性。人有人的特性,必须了解人在众生中的特胜,以人的特性去学佛,切勿把自己看作完全与(一切)众生相同。 同是众生,众生即有众生的通性。今略举三点说:一、依经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众生生命的延续,必须不断的获得营养。人是这样,鸡、犬、虫、 [P76] 鱼等也无不是这样。佛法说食有四种:一、段食,像我们煮的饭和吃的菜,都是分成段落的吃下,叫段食。二、触食,六根与境相触,也有延续生命的力量。特别是身体的触──如按摩、运动、洗澡等。三、思食,即希望。众生要有欲望,才能维持生活。一个人虽是老病相侵,但他总是要想法子活下去,这叫思食。四、识食,人类的意识,因执着自我(身心),执取自体,所以身心虽坏,而却会生死死生,流转不已。前二种食,属于物质的;后二种食,属于精神的。这是众生赖以维持生命,使生命延续的因素。不但人间具备这四食,鸟兽等也是全有的。思食与识食,为一切众生所必有的,而对于生命的延续,有着最重要的关系。段食与触食,都不过能延续这一生的生命而已。总之,「依食而住」,是人类与众生相同的。生存需要营养,但这是要适量的,而且按时不断的补充。如长明灯,要时时添油,时时修净灯心,否则就会熄灭。我们的段食,也是这样,要按时进食,多了会成病,少了就挨饿,不吃即活不下去。这是生存所必要的,而也是麻烦的事。如单靠思识二食能生活下去,这问题比较简单些。可是大部分,特别 [P77] 是人类,要依赖段食才得生活。一切的努力活动,几乎无非是为了解决生活。然物质的营养,不但是人类,畜生等也如此。在人类社会,如不把它当问题处理,社会与人类都是不得平安的。但仅将这问题解决了,不进求人类特性的发挥与完成,这对人类问题的症结,还是不得解决!人所以被称为人,虽有与众生一样的通性,但又有超越其他众生的特性。太虚大师曾经说:「人类的教育,如专在穿衣吃饭上着想,这是动物教育,与一般动物并无大差别」。这虽似乎说得刻薄,但人的教育,解决人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这些,也是确实如此的。 二、「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这是『圆觉经』所说的。爱欲,经文作YIN欲。然YIN欲实不遍一切众生,非生死根源。人类的绵延不绝,是由男女YIN欲的关系,YIN欲侧重在人类,可通于欲界(地狱趣亦不通)。如约一切众生说,应该为爱欲。人类有男女性别,才互相配偶,人是由父母的YIN欲而生的。从YIN欲而生的,呱呱堕地的小孩,经说虽不知YIN欲为何,而实不断爱欲的随眠(潜力)。到了成年的时期,YIN欲即渐渐地发动起来。所以人类把男女婚姻,看作传宗接后 [P78] 、成家立业的唯一大事。由YIN欲而有生命的出现,这唯有人类与一分动物──鸡犬等是如此。依佛法说,众生的生命,不都是由YIN欲而有的,如化生,或湿生的一分,不由两性的YIN欲,也能现起生命的。照科学家说:有的下等动物,是不分雌雄的,由一体的分裂(为二)作用,就有新的生命延续下去。所以,佛法以为男女欲事,为人类与欲界天的特征,一分的鬼、畜也有,而上二界与地狱众生,都是不起YIN欲的。这样,如说一切众生皆以YIN欲而正性命,这是不了义的(可能是译者不好)。究竟的说: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男女的爱欲,为爱欲中的一种,为欲界,尤其是人类极有力的爱欲。一切众生系缚力最强而最根本的,是自我爱。佛说:「爱莫过于己」。人类的一切行为,总是为自己打算;为了自己,甚至不惜用残酷的手段,毁灭他人,或其他的众生。即使病得非死不可,总还是想活下去。真要死了,更希望死后的存在──佛法名为「后有爱」。佛法肯定生死的根源是爱欲,爱欲即爱着自身,而推动向外取着各种境界(男女YIN欲也是一种)的动力。一切众生都为此爱欲系缚得动弹不得,所以在生死海中头出头 [P79] 没。儒书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说:「食、色性也」。色即男女欲,性是生来就是这样的。依佛法说,食──饮食,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色-- --男女,即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但佛法所说的食与爱,不但饮食男女,这不过但指人类说。这虽是人生的大问题,但决不是人类所独有的,至少大部分众生是相同的。人类与众生,同为这食色──食与爱的强烈束缚,因此而作出种种罪恶,所以有方法──教育,政治,法律等来规范他,以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罪恶。 三、自我感,也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本来,一切众生都是互有关系的;而构成众生的因素,也是一切法不离一法,一法不离一切法的。可是在缘起的和合中,众生是形成一独立的单位,自他间现出彼此的差别,各成一单元而不断的延续。虽然息息相关,人与人间没有绝对的独立性,而因缘和合所现起的形相,有相对的差别。如水与冰:水本是无分别的,一味相融的;但结成的冰块,就各各不同。这块大,那块小;那块化成水,这块还是坚结的。众生也如此,本来息息 [P80] 相关,相依相存。由于众生的无始蒙昧,不与平等一味相契合,而形成独立的形态。于此因缘和合的相对自体,有自我感,不能了悟无人、无我、无众生的定性。众生一个个的独立形态,佛说是依五众(蕴)和合而生,这五众和合而成的单位,内有复杂性而外似统一。一切众生的自我感,都将自己从一切中分离出来,意解作一独立体,一切问题就层出不穷了。众生都有心──精神活动,因此也就都有自我感。对自己的身心、家属等,能深切的注意爱护他,对他人的却漠不关心。不但人这样,牛羊也是这样,但自我感不能像人那样的明晰吧了。息息相关,法法缘起,而众生都看作独立性,起真实的自我感,这是众生共同的错觉。佛法中的无我,就专为对治它的。有了自我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论是食、是色、是名誉、是权利,都想占有他,使一切供给我,从属我,为我所有。每每只顾到自己的生活,而不问他人的苦乐。强取、豪夺、欺诈、控制、奴役……斫杀斗争,一切的祸患就无可避免了。根本的自我感,佛法称为无明,它可以统为一切烦恼中的根本特性;凡是与真理相反的认识活动,都有无明存在。从这烦恼根 [P81] 本的无明而发展出来,主要的,『阿含经』里说有三类:见、爱、慢。爱,是自我的爱好,人总是爱自己的生命,满意自己,即使真的不好,自己也总是要原谅自己。不但爱现在的,还爱未来的生命。由于自我生存,引发外物──境的爱着 。为现在而爱外物,也为未来着想而爱外物。如人为了怕米贵柴荒,即多买些藏在家里。就是雀子、蜜蜂,也为冬天而预先积蓄食物。自我爱与境界爱,是众生相共的。见,是执着,主要是执有确实的自我。依佛说,我是没有真实自性的,祗是五蕴和合的假名。但在执有自我的一切众生,却顽固地执有自我的存在。慢,是自我的重视,因此而对他出以轻蔑。这三者,都是自我感中内含的根本特性。至于佛法常说的三毒──贪瞋痴,是由这微细的发现到粗显烦恼。如瞋恚,是由自恃轻他的慢而起,从轻厌他,而瞋恨他。贪,耽恋五欲,都是从爱而来。显著的不知因果,不知善恶等愚痴,皆由于错误的妄见。总之,这一切可泛称为无明,而实为自我感的发展。人类固然有此,一切众生也不能例外。 人之众生性:众生有各各的特性,姑且不谈,先说人的众生性。人是众生: [P82] 有众生的一般特性,虽不是别的众生,也有类似众生的特性。这虽是人类所有,而不是人类特有的人性。众生的种类极多,通常分为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一道以内,更有很多的分类。我们但知地狱的地狱,天国的天国,而不知人间的天国,人间的地狱。其实,在人间,人是有着类似诸趣的性质。有人骂别人为畜生,也许这人没有合乎人性的正轨,而多少带有类似畜生的行为。地狱,是极重恶业所堕落的苦地方。略有二类:一、热地狱,到处猛火洞烧,二、寒地狱,冰雪交加。造了恶业的众生,堕落在这大热大冷的地方,什么都不关心,一直受着这极热极冷的苦迫。此种境界,我们人间也常可见到。或住于极冷处,或住于极酷热处。或由于贫穷,在冰雪的寒天挨冷;在酷热的暑天,被逼工作,晒得发昏。这不是人间的少分地狱境界吗?要救众生出地狱苦,就要将这人间活生生受着地狱苦的,加以救助。饿鬼分三:一、没得吃;二、吃最坏的东西来维持生命,永远饿着肚皮;三、受人类的祭祀食,或有或无。这种情形,人间更是遍地都是。特别是遇到旱荒水潦的年头,或者兵火、疫疠,弄得赤地千里,食粮 [P83] 无着,大家在饥饿恐怖的生存线上挣扎过活,这不是人而现成饿鬼一样的情形吗!畜生,是被奴役的,如牛马;被吞食的,如猪羊;被豢养玩弄的,如笼中的小鸟,外国人的哈巴狗;被杀害的,更多更多。这世间的人类,过着被奴役,被杀害,被玩弄,被吞食,不是到处都是吗!多少人还过着畜生的生活呢!此外,畜生是无惭愧的,父母儿女间,也会YIN乱残杀,不知恩情,不知仁义。如人而也如此,即会被呵责为畜生。本论著重在人间佛教,尤其要简别天化的佛教,所以对于传说的天神,应该多说明些。高级的鬼畜,也叫做天。如四天王中,毗楼博叉是龙王,毗沙门是夜叉王。高级的天──地界空居的与上二界,是没有鬼、畜的。这些鬼畜天,都含有表法的深意。如干阖婆,他是恋爱的爱神;会弹琵琶,作乐,为诸天的歌神,即音乐神。在印度神教的传说中,如跳舞、演戏、唱歌,可以生戏乐天,如干阖婆一样。那末,在人间醉心于恋爱,醉心于音乐艺术的,如着重于低级的情欲,即是人而含有干阖婆的性情了。罗剎,男女不同:女罗剎是漂亮的,专门诱惑男性,使男性为她而死。男罗剎,却性情凶劣,形相丑恶,专 [P84] 与人类为难,或使人失心,或攫人而食。这样的男女,人间岂不很多?娼妓们,同女罗剎的行为相仿。那些故意作弄人类,杀人无厌的刽子手,与男罗剎有什么差别!夜叉,为诸天所役使的,如人间政府的衙役胥吏一样。在天上服务的时候,侍候谨慎,一到人间,就肆无忌惮,吃人肉,喝人血,强迫人间要用活人去祭祀他。这与坏政府下贪官污吏,欺压人民,也并无二样。龙的特性,是脾气坏。暴怒起来,什么也不管,刮狂风,降暴雨,将人间的一切,破坏得一塌糊涂。人间那些暴君,也是这样的不问人民的死活,一意任性胡为。顶有意思的,是阿修罗与帝释了。他俩本来是亲戚,阿修罗的女儿,嫁给帝释。照印度的传说:阿修罗本来住在须弥山顶的,是从前的忉利天主,后来被天帝释撵走了,阿修罗便住在须弥山脚下的海边,彼此间结下了怨仇。这等于世间的强国,并吞弱国,或新来的民族驱逐土著而占有他的土地一样。他们是时常作战的,帝释胜了,将阿修罗的女儿掳来做妻妾;阿修罗也时刻惦念天上的美满生活,动不动就打上来,想 [P85] 夺回他的原地。这故事,在印度是有事实背景的。阿修罗有两大毛病:一、疑,帝释有时与他谈和平,他因为过去的经验,憎厌帝释的狡诈,对他存着绝对不信任的心理,所以造成猜疑的原因,全是由于仇恨。如德国与法国一样,两国是不易取得互信而合作的。他猜疑成性,连佛说的也不相信。佛对他说四谛,他疑佛对帝释说五谛;佛对他说八正道,他又疑佛对帝释说九正道。二、嫉妒,他怀念须弥山的光荣如意,非常嫉妒战胜了他的帝释。由此猜疑与嫉妒,养成好战的心理。帝释与他的特性相反,一、提倡和平,推行正法。帝释是既得利益的保持者,他当然重视和平。将人的领土夺来了,与人谈和平,无怪阿修罗不信任他。他的推行正法,也像治国者的文教治国。二、他是享乐者,与那些天女们,盘桓在一起,到了穷奢极侈的享受境地,这如文明成熟而走向靡烂衰落一样。传说他到人间来从佛听法,但一回到天国,什么也忘失了。世间的高贵尊荣者,为享受五欲而没落,对人生崇高的理想,自利利他的事业,也想不起去做了。天、龙、罗剎、夜叉、干闼婆、阿修罗等,各有他们特殊的性质,都不是人的正性。人的性情,无论近于他们那一种,就不能使人性得到正常的发展,不能使人性净化而完 [P86] 成。所以修学佛法的,应重视人性的合理化,以人生正行到达人性净化;对于众生通性,或众生所有的特性,应减轻他,扬弃他,使充分发挥人性以进成佛道。 二 人性与佛性 人,含有众生性,也含有佛性,而人又有人的特性。关于人的人性、众生性、佛性,先泛说世间一般的相似的见解。一般以为,人有神性,也有兽性,这是浸YIN于神教的西洋学者所说。他们认为:人也带着兽性的成分,如人的性格发展到极其残暴酷毒,丧失人性,这与禽兽是没有分别的。基督教的神学说,人可分为三类:一、体,即生理本能的,如纯为肉欲的发展,想到什么就任性地作去,全受肉体的欲望所支配,这是堕落的,与兽性相近。二、灵──神性,上帝赐给人类的灵性,是尽美尽善的。加纯依这灵性而活动,即得主(上帝)的济拔,而上生天堂,永生不死。三、魂,上帝将灵性赋与人类,灵性与身体结合而产生的是魂。虽不是纯属于情欲的,但也与神性相隔,这有点近于真妄和合而有的识性 [P87] 。神学的人性分析,以为人类专向肉欲(物质)的方面去追求,必定堕落;向灵性的力面去发展,必能生天。中国的『书经』,说到人心与道心。大意是:「人心惟危」,人类受了情欲的冲动,想求得肉体的安适,这种物质的贪求不已,可能发生种种的危险。「道心惟微」,微妙难思的道心,就是契合天理的心。中国一向重视这二者的协调综合,「允执厥中」。以道心制人心,不偏向于情欲;以人心合道心,不偏重于理性。到了理学家,也许受了不了义的佛法──真常唯心论的影响,以为「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而主张去人欲,存天理。 佛法所说的人类特性,不像儒者所说的人心;他是与道心相对,而偏于人欲的。也与神学者的魂不同,他仅是灵与肉的化合物,不免偏向于灵的生活。现在所说的人性,除却与众生类同的人的众生性,与佛类同的人的佛性,而正明人所特胜的人性。人的特性是什么?有的学者说:人是有手的动物,人有两只手,可以做种种事,制造发明,实为人类的特色。有的说:人是唯一会说话的动物,言语能将自己的意思发表出来,使他人了解我的一切,促成了人类文明的互相传习 [P88] 。其他的众生,音声简单,虽有一些音号,能传达意思感情,但是模糊不清的。有的说:人是头脑特别发达的动物,所以人的思索力强,鸟兽等的智力,不及人类。有的说:人是会用火的动物,将东西煮熟了吃,还能利用热力,去发动机器等。其他的众生,非但不能利用火,见火就吓跑了。这些,都是人类与众生不同的,但不一定构成人类的特征。最近报上,见到有生下来没手,而会用自己的两脚,刮胡须,踏钢琴,成一有名的音乐师。他没有手,但还是显出人的特性。哑吧不会说话,但一样的能读书、写字,会做种种事情。至于火,不过是说人类会利用火,并不因为能用火,所以成为人。人的特性,当然从有手、会说话、脑髓大,能用火,能创造器具等中表现出来;但人类根本的特色,不如说是人类的文化生活,非常发达的意识活动。 「佛出人间」,「人身难得」,可显出人在众生中的地位。这在『佛法概论』──人类的特胜中,依佛经所说,人类具有三事,不但超过了鸟、兽、虫、鱼,还超过了天上。三事是:一、忆念(末那沙)胜:末那沙即人的梵语,与末那 [P89] (意)同语。人能思惟分别一切法,忆念过去,预期未来,认识现在的,都在意识中萦回不已。人类具有这思量的作用,固然能使人作恶,而人类一切优良的智识文化,都是从此而发生出来。在众生中,人的思想最发达。现代学者研究得人的脑部特别发达,与人的丰富的记忆力,思索力等,有密切关系,这是人类的特色。脑与思想──色与心──的关系,姑且不论,而人的思想力,确是胜于一切动物以及天神的。末那,能不断的忆持过去,量度未来,思索现在。人类文化的进步,就是从过去积累下来的经验事实,而用以考察现在,推论末来,才发扬起来。忆念思惟,佛法中更应用以启发真实的智慧。依佛法说,「生得慧」,众生也有,譬如蜂能酿蜜,蚁能筑巢,蛛能结网,它们不经过教学的过程,便自然的会这样。这生得的智力,即是本能。但人类的生得慧,经过学习发达成高深的智力。其他动物,从加行而起的智力,虽也多少有一些,但比起人来,是太微渺了。人类于本能的基础上,逐渐的学习,学会各式各样的语言,种种知识,种种技能,这是人类的特点!如不能善用人类的智力,做起坏事来,比其他众生不知道 [P90] 要超过若干倍。然如能善于应用,那末,能发明一切于人类有益的事物、制度。真能善巧的运用思惟忆念,淘练杂染的而扩充净善的,经加行慧的熏修,即能引生清净智慧,成为人类学佛,不共其他众生的特色。 二、梵行胜:『阿含经』说:「以世间有此──惭愧──二法,与六畜不共」。惭与愧,梵语含义稍不同,而总是连合说的。人能知有父子、师弟、夫妇、亲友等──人类关系。因有此惭愧心,才能建立合宜的人伦关系,不致造成乱伦悖常的现象。如没有惭愧心,像畜生那样的不问父母、兄弟、姊妹,乱搅一顿,相杀相YIN,相盗相欺,这成什么世间!儒家重视「伦常」──家庭本位的道德,虽不免局狭,然确为人类道德的滥觞。伦,次第的意思,人与人间,有着伦次,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有着亲疏的关系,各守其位,各得其宜的应有轨律。佛法所说的「法住法位」,与之相近。人类的道德,即建立于人与人的关系,从家庭而扩大到种族,扩大到国家,扩大到世界人类。儒者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佛法说慈悲心的修习,从亲而中,从中而疏,次第扩展到平等大 [P91] 同的道德。惭愧──道德的发展,应以周遍的扩大到一切众生为理想对象,不能如后代的儒者,局限于家本位的伦常圈子。然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也还要有本末次第。如佛法,即以人间的人类为先。拿杀来说:杀人,为最重的根本大戒;杀畜生与杀人,杀是相同的,但论杀罪就大有轻重了。甚至将鬼神杀死了,罪也没有杀人那样重。我们是人,佛法为人而说,人与人的关系是特别重要的。如学佛而不知重视人与人间的道德,泛说一切众生,这就是不知伦次,不近人情。俗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也显出对人的重视!但有的,但知护生,不知首先应护人。这才但知放生──龟、鳖、鱼、虾、蛇、蛙、鸟、雀等动物,千千万万地热心救护他,而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无衣无食的,受灾患病的人类,却不想去救济他们,这即是不知伦次。从人的立场说,应先救人类;这不是轻视众生,而是扩展人类道德应有的伦次。发心应广大,遍为一切众生;而实践应从近处小处做起,扩而充之,以到达遍为一切众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出家的,如师长、徒属;在家的,如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应以惭愧心,履行应行的 [P92] 道德分宜。但这决非孝顺父母,轻欺他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同属,而排挤另一团体。 惭愧,是从人类应有的关系中,倾向于善的(人或法),拒远于恶的(人或法)。惭愧为道德的意向,倾向于善良;多多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制伏烦恼,都从惭愧而来。要有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这才算具足了人的资格。有人说:树也知道倾向光明;狗子也会对主人表示殷勤,负责守护。然人是不同的!人知道是非、好坏,虽不一定能实行,或者作恶,但即是做了坏事,无意中会觉得不是,心中总不免「良心负疚」。那些杀人放火,无所不为的大恶人,有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是。虽然由于环境的熏染,社会的习惯,使某些不合理的行为,竟也心安理得,不能自愧。但既为人类,这种向善拒恶的自觉──惭愧,仅是多少不同,对象不同,而决非全无的。所以虽为环境等诱惑或逼迫而堕落,但人人有惭愧心现前,而能导使改过自新。有惭愧,所以人是有自觉的德行的众生,他会从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大众舆论中,引发惭愧而励行入情入理的德行 [P93] 。其他的众生,从本能所发,而不能不如此作,所以堕落不深,地狱、畜生、饿鬼,是很少会因作恶而堕落的。人有自觉的道德意识,知惭知愧,也有故意作恶,无惭无愧。所以人──特别是学佛法的,堕落也堕得重,上进也上进得彻底。堕落后可生起向善离恶的力量,悔改自拔,也是人类的特色。有以为:天空的行雁齐齐整整的排成人字或一字,说这是雁的(知序)道德。狗会守门,说是狗的(有义)道德。不知道德是重于自觉的,可以不这样作,而觉得非这样作不可,这才是道德的价值──或不道德的。良好的习惯,只可说是道德的成果而已。如天国的良善胜于人间,但这还不免堕落多于胜进,因为自然而然的如此行去,也算不得崇高的德行。所以,如大家都那样的胡作妄为,如了解为颠倒罪恶,那必要立定脚跟,任何苦难都不妨,却决不附和迁就,这才是人性中道德力的高尚表现。德行──即梵行,梵行为清净而非秽恶的行为,这是人类所有的特性。 三、勇猛胜:娑婆世界──堪忍的人类,是最能耐苦的。祗要所做的事情,自觉得有意义,即使任何艰苦的情况,也能忍受,毫不犹豫。「信为欲依,欲为 [P94] 勤依」,欲即愿欲,是企图达成某一目标的希愿;勤即精进,是以积极的行动去努力完成。从愿欲而起精勤,即从内心的想望,引发实践的毅力。提起精神去做时,就是刀山火坑在前,也要冒险过去,这种刚健勇猛的毅力,为人类特胜的地方。牛、马,也是能耐苦的。但那是受到人类的控制,颈上架了轭,身上挨着鞭策,这才会忍苦去工作,如没有人管制它,它是会躺在田塍休息的。人类,虽也受有生活的逼迫,但每能出于自发的,觉得自己应这样做的,即奋力去做成。这种愿欲与精进、人类也常是误用而作出惊人的罪恶;然实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即是由此勇毅而来。 经上说,人的特胜中,这三者,是众生与诸天所不及的。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如菩萨的清净圆满,但已足以表示出人类特点,人性的尊严。我们既然生得人身,应利用自己的长处,日求上进。 人的特性,众生也多少有些,唯人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叫做人。人性中,也含摄得一分佛性;将这分佛性扩充、净化,即能与佛同等。怎样是佛?概略的说 [P95] 具足三事:大智、大悲、大雄。佛的特色,正确的普遍的证觉,得大自在,是佛的无上智。佛智,凡是有意识活动的众生,都可说是智慧性。所以经说:「凡有心者,皆得作佛」。佛是彻底觉悟了的,众生还迷而不觉(不是一无所知)。人的思想,虽到达忆念思惟,胜于其他众生,但搀杂了许多恶慧──迷谬的倒见。将那恶慧净治了,使净慧充分成长起来,这就能到达圆满的佛慧。佛的大悲,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起同情心;众生受苦,如自己受苦一样。佛的大悲是从自心中而流露出来的。大悲是佛的德行,德行是依自他关系而尽应分的善行。道德的本身,即是利他的:如由家庭而宗族,由宗族而国家,由国家而世界人类,更扩大到一切众生。人类的德行,还着重于人类──从前是家庭本位的,国家本位的,近来倾向于人类本位的;这是人的德行。净化那私我的偏执,扩大那德行的对象,即从人的德行而发展成佛的德行,大悲即佛德的究竟圆成。又佛有十力、四无所畏,表现出佛的大雄德。赞佛的,也常以师子吼等来赞佛。佛的确是大雄大勇而无畏的,负起普度众生的重担,这是从菩萨的大悲大智,久历生死的修持 [P96] 而成的。我们发菩提心,即愿欲心,这愿欲心即是引发精进心的来源。萨埵,译为有情,其实含有勇猛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即充满了生命力的。经中喻如金刚,是说众生心的志向,如金刚般的坚固,一往直前。人类的生命力,发展到非常强,能忍劳耐苦,不折不挠,勇猛精进。但还染净错杂而不纯,如能以此充沛的生命力,转化为成佛度生的大愿大精进,一直向前,那末究竟圆成时,即成佛的大雄大力大自在了。佛性是佛的性德,人的佛性,即人类特性中,可以引发而向佛的可能性。说人有佛性,如说木中有火性一样,并非木中已有了火光与热力的发射出来。据人而说,人性当然还不是佛性,不过可能发展成佛的性德而已。不妨比喻说:一般众生性,如芽;人性如含苞了;修菩萨行而成佛,如开花而结实。不过,众生与人性中,含有一分迷昧的、不净的、系缚的,以迷执的情识为本,所以虽有菩萨性佛性的可能,而终于不能彻底。如现在人的智识是提高了,社会制度,也有好的创立,但坏的也跟着来。有时,好制度,好发明,反成为坏事的工具。每见乡村人,都是朴实无华的,一读了书,走进大都市,就变坏了。人 [P97] 性中,常是好的坏的同时发展,这是人还不能摆脱情识为主导的本质。佛法,转染成净,转识为智,要从智本的立场,使一切获得良好的增进。人类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而趋向于佛性的完成。太虚大师的「人成即佛成」,即是──「即人成佛」──人的学佛法门。(仁俊记) [P99]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