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太虚法师:觉苑应为修七觉之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太虚法师:觉苑应为修七觉之苑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广州觉苑欢迎会讲──

  蒙觉苑各位佛子,乘太虚在广东之便,以隆重庄严之礼仪,约我来此说法;我见到道场清净,威仪整齐,不禁想到各位的信心充足,善根深厚!

  各位居在觉苑,须知觉之一字,乃佛法的全体大用。佛教三乘所证菩提,即是此觉。三乘无学,位登极果,断惑证真,方成此觉。反之、则具缚凡夫,都未觉悟;三乘未证无学,虽有觉悟亦非纯觉;二乘偏而未遍,菩萨遍而未满;真究竟觉,唯是诸佛。故觉为学佛者唯一的目标,亦最后所达之目的也。然欲得究竟之觉,非抱有绝大之志愿和坚卓之行持不为功,若夫小知小见,小心小行,焉能取证无上大觉?故十方三世如来所证无上大觉的果德,都是其本因地中所发的大愿大行的实现。今贵苑既以觉为名,可见各位的志愿是趋向于无上菩提的大觉;为发大心、修大行而成立觉苑,那么、觉苑的各分子是非常可敬佩的了!

  复次、觉苑之名,以广义言之,前面说过是佛法的全体大用,包括一切功德。正如一个花园中,生长无数的奇花、佳卉、珍禽、灵兽,种种的植物和动物;而佛法的大圆觉苑里,广含一切的三乘功德,亦好像花苑中能包藏一切的美妙花果一样。然在分齐上明显确切言之,则正指“七觉分”──菩提分法。维摩经言:‘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树林,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此中觉意净妙华之觉,即七觉支之觉,此华果即由七觉支所成之华果,恰可解释觉苑的名字。所以现在就把七觉支分的意义,约略申说。

  依维摩经所谓七觉妙华来解释觉苑,其定义即是由觉所成之苑。七觉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七觉支分。三十七菩提分法者:四念住、四精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此三十七菩提分法,同为十方诸佛所成觉悟的觉分。何以七种觉支独得觉名耶?这因为修八正道时已觉,修四念住至五根、五力时未觉,唯修七觉支时正是由未觉而成觉悟。因一向在凡夫位,皆是迷而不觉,而由七觉支分的力量,才从迷入悟,故虽三十七菩提分法皆可名觉,而觉之自体,则在乎七觉支分。由此、更想到贵苑既以觉名,对于觉法,当求深切明彻的了解,然后从解起行,由行而证,悟此觉法。那么、所谓觉苑,就可以名符其实。

  七觉支分法的第一分,为择法觉分。择法、就是智慧,有智慧就有判断力,对于诸法便可抉择其是非、善恶、真妄、染净,而从中舍恶修善,弃妄取真。故择法即是智慧的体用,对于世出世间的诸法,具有拣择决断其是非善恶的能力。但是择法的智慧,并非一修即得,须由第二精进觉分的精进坚持,才使择法觉慧成就,同时、若得精进与觉法互相成就,不但身心适悦自在,而所缘境界亦起微妙的变化,因此、便生第三喜觉分。此喜非同寻常之喜,乃是发现一个从未发现的新境界的大喜。因凡夫众生,向来从迷入迷,蒙昧无知,至此由精进之力,使智慧开发,从迷出悟,能明晰观察诸法的真理,得其真,见其理,好像哥仑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所以生大欢喜。此喜分虽属理解的法喜,也等于证到实际的法身,对于现实世界得到了微妙变化的透视。此为七觉支分的前三分,依此三分修习,就有断惑证真的功能。

  由前三分生起殊胜的功用,故有以下的四分。第四除觉分,即是断除一切染污的烦恼。前由精进使觉慧得法喜之乐,今从法喜中更由智慧的强胜之力,把一切染污微劣的烦恼根株拔除,就是除觉分。既伏烦恼之习气,又除烦恼之根株,便起第五舍觉分。舍者、就是在诸法上弃舍染劣,使之善净。说一个比喻,除、如除擦物体上之垢污,舍、则更将所除垢污皆刷洗抛离净尽,使觉体如大圆鉴,晶莹纯洁,光明显现;故此二分,即从慧中生起除染舍垢的特殊的功用。

  第六、第七名定觉分和念觉分。定、就是禅定;前由择法而精进,由精进而法喜,而断除烦恼,而弃舍垢污,此中前一分为慧之自体,后四分为慧之妙用,今即从慧得定,定慧相应,均等无碍,便起念觉分。因定慧圆融,自然不假功用,定慧念念相应,念念觉照无间,由此便能引生无漏无分别智,正与平等真如相应,则连觉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所谓能所双亡,入于真觉了。故由此二分成就之后,才可说无始不觉,至此方觉。同时、也可知觉与不觉之关键,即在乎是,即在乎能修习七觉支与不能修习七觉支而判断了。

  由此可知七觉分义,就是觉苑的真义。若以修行的行位说,修此七觉支分,正是由四加行位入于真见道位的时候,转凡成圣,转无始不觉而成今之真觉;虽在凡位时亦由教法而少觉悟,然非与平等真如相应的真觉;须修至第七觉念觉分,念念与觉体相应,引生无分别智,从此转愚成智,转妄成真,转凡成圣,方是真证平等真如的真觉。再具体言之,择法觉分如参禅的人精研一切知解,一丝不挂,点埃不著的深参力究;再由精进觉分,专注不懈;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所谓‘见山不知山,看水不知水’,至依正浑融,内外一如,忽得心空境寂,生大欢喜,即是喜觉分,亦即三关之初破本参也。但若不能以觉心常常觉照,在日用的事行上除舍习气,则依然是不清净觉,故破本参后又须破重关,对于烦恼习气皆须断除与舍离,明真息妄,止恶行善,方能与真觉相应;故破重关,即是除、舍二分。从破重关以后,能观智与所观境,冥合不二,打成一片,此心更无走作,似古井不波,即成定觉分。由此定觉无间,念念定慧均等,便是念觉分。从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所双亡,心境俱寂,与清净法界平等法身如如相应,便为豁破末后的牢关了。所以修七觉分法由加行智入根本智,亲证一真,比之禅宗行者的直透三关,正是相同。

  今日因在觉苑,故为说觉之意义。希望各位从此依解起行,由行而体证真觉,便可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十二、三十。(竹摩记)(见海刊十七卷三期)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太虚法师:禅宗六祖与国民党总理

太虚法师:菩提场之念佛胜义

太虚法师: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

太虚法师:答某学生问

太虚法师:答显教问

 

后五篇文章

太虚法师: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

太虚法师:因果

太虚法师:听讲“现代中国佛教”之后

太虚法师: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

太虚法师:佛教之新认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