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太虚法师:人生佛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太虚法师:人生佛教

 

  ──三十四年春在汉藏教理院编──

  人生佛教开题(代序)

  笫一章 总叙

  第一节 人生佛教名辞的提出甲、中国从前……十善文化的人世。(注二)

  附录 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

  第二节 人生佛教学理的说明(注三)

  附录

  十七年在法国东方博物院,讲“佛学之源流及其新运动”文中,对人生佛学亦有一则简略提示,兹摘录于次:

  一、人生之佛学……圆满福慧的无上菩提。

  第三节 从人乘行果进趣大乘行

  一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堕世年复年……是名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二 判摄一切佛法在民国八九年后……普遍全球。(注四)

  第四节 人生佛教之目的

  第五节 旁录

  一、兹录民国十年“评梁漱溟君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梁君以生活意欲……余则谓须昌明五乘的共佛法以达到之耳。

  二、录民国十三年章君太炎一信(见人生观的科学后序),及李君正刚“余之佛教复兴论”于次:章太炎先生书。

  李正刚居士“余之佛教复兴论”。

  第六节 人生佛教之层系(注五)

  第二章 无始终无边终之宇宙事变

  “事变”,亦可曰现变实事,亦曰现实,亦曰真现实。以无始终无边终中之宇宙显其义相,兹分三节明之。

  第一节 因缘所生法

  一 略叙

  因缘所生法……都打破之。(注六)

  二 能知所知关系概论

  能知所知及其关系……故为胜也。(注七)

  三 因缘生果之三要则

  因缘生果……亦无所用其怨祷矣。(注八)

  四 亲因生果之因缘法界

  法界之广义……皆依此因果而立。(注九)

  第二节 世间

  一 何谓世间

  甲、世间之名义……为时不太促乎?(注一○)

  二 所知现实之成事

  所知现实之成事者……故随顺中仍加以修改也。(注一一)

  三 所知之器界

  器界与根身一切种……世间相违之过也。(注一二)

  四 所知之情器

  有情与器之世间相……植矿之异,应更研究。(注一三)

  第三节 大蕴处界(注一四)

  第三章  事变中之有情众生业果相续

  宇宙一切现变实事中之有情众生,即为一切变化之主动力,玆亦分三节明之。

  第一节 十二缘起

  一 世间之因缘情器论

  因缘所生之果法……乃示以因缘所生之正义。(注一五)

  二 情器之十二缘起

  正因生果……三世业感之生死说明之。(注一六)

  三 生活与生死

  四 有情为本之世间

  佛法无他事……附表(注一七)

  第二节 有情

  一 何谓有情

  有情,具云有情众生……殊不足怪也。(注一八)

  二 有情之分类

  于有情类略分为六生……二十五有情众生类也。(注一九)

  三 有情类之流转与进化

  有情类强烈之意识与行动……可以观有情之进化矣。(注二○)

  四 情器之生命由来问题

  有情及植物之生命……人生亦有互助与进化之可期矣。(注二一)

  五 有情类之生起

  前言每一有情……生起为各类类似之身命耳。(注二二)

  六 有情众生之决择

  有情众生,前已广说……第五非狂似狂所作。(注二三)

  第三节 业与界趣

  一 总论业与界趣

  业谓行为造作之义……大略如此。(注二四)

  二 三界五趣九地

  “ 三界表”……皆无主宰故皆是苦。(注二五)

  三 福非福不动业及三世生死流转

  福业应得福报……无有已时。(注二六)

  四 因缘生果与业力

  佛法以因果律……庶能进化为优良也。(注二七)

  五 二世缘起之业力说

  业通有漏无漏……可了然于因缘所生之情器果矣。(注二八)

  第四章 有情业果相续流转中之人生

  第一节 人生世界

  一 此一人间之器界

  此人间之器界……可见天人之关系。(注二九)

  二 动植矿之关系与区别

  凡动植矿物……遂成物本论等。(注三○)

  三 人间情器与非人间情器

  依人间情器之现实……三类之分别。(注三一)

  四 人间之有情器界

  依上述区别与关系……可知人生世界为何状矣。(注三二)

  五 人生世界之我与非我

  常俗以自身谓之我……缘起无碍之现实矣。(注三三)

  六 切近之人生宇宙观

  以人生为本位……亦通于器世间也。(注三四)

  第二节 人生之特性

  一 人生之特性与即人成佛

  古锥就因明果……即人即佛,如是如是。(注三五)

  二 有情类之教育

  教化之能发育……曰天人师,如是如是。(注三六)

  三 人间之上中下士

  中国自孔仲尼说……后名上士。(注三七)

  思惟义大者……岂不哀哉!(注三八)

  四 人性之研究

  异生性或改称个性……言性命者之所知也。(注三九)

  第三节 人与器界及一切有情

  一 人生于器界之依资

  兹再就资人生所依持受用之器界……可衣食住行康乐于天地。(注四○)

  二 有情与有情之相处

  瑜伽第二……乃皆归仰。(注四一)

  第五章 有情流转中继善成性之人生

  第一节 人乘正法(注四二)

  第二节 家庭之男女道德

  一 男子

  居士子!若有人善别六方……若人尊奉沙门梵志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注四三)

  二 女子

  佛语玉耶:世间有七辈妇……是名夺命妇。(注四四)

  三 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

  附录 一 异性与女性

  男女之性别……仍不能平等。(注四五)

  二 女子宗教心理学之解剖(注四六)

  第三节 国与国际道德

  一 模范政治家

  佛言:宿命无数世时……上下和乐,遂致太平。(注四七)

  二 人间政治领袖之德失

  佛法施行于人间世……则庶几矣。(注四八)

  第四节 人生世界之净化

  一 人类之净化

  净化之功……乐意喜故。(注四九)

  二 世间之净化(注五○)

  第六章 人生向上胜进中之超人

  第一节 佛法与人天

  一 六种 情众

  人众,为有情众之一类……是为出世之众。(注五一)

  二 佛乘与人世的关系

  谓先观察佛法流行于世……而后人天善法之为用大也。(注五二)

  第二节 由人而菩萨

  一 进化的人生(注五三)

  二 生活之量的扩充与度的提高

  王化中评王国维思想云:盖生生主义之所以不能充其量者,……而必由解脱之道达其目的也。

  三 人生观的科学(注五四)

  四 修行信心。(注五五)

  第三节 菩萨学处

  入中论第一颂: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心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一 建立菩萨学处的计划

  在佛教戒律中……附表三。(注五六)

  二 瑜伽菩萨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常知一切皆无违犯。(注五七)

  第七章 人生向上进化不退之菩萨

  第一节 法界众

  法界犹云宇宙……如华严教义之所明。(注五八)

  第二节 三乘共十地

  经云:须菩提!是中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密……具足是十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云:此中佛更解得无上道因缘……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无上道。(注五九)

  第三节 境行果与三祗五位

  佛学通说境行果三……大菩提之二转依。(注六○)

  第四节 分别发趣道相(注六一)

  第八章 无始终边中之宇宙完美人生

  第一节 由菩萨而佛

  甲、建大心……是故第十一说名佛地。(注六二)

  第二节 教育圆满之人生

  教育新见分教育为二……备有前三者之长而无其弊矣。(注六三)

  第三节 重重无尽之法界

  兹以华严之周遍含容观,以明此法界之重重无尽义。

  事如理融,遍摄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也。(注六四)

  按古德准此十义开为十玄门,玆录五教仪文以明之: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当成无所畏。

  (注一) 本书系大师述意而命人编录者。文悉重出,今但存目以见编篡之体系。(注二) 录“对佛教革命僧训词”文中三“要建设的方面”。

  (注三) 原题“人生佛学的说明”。

  (注四) 录“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之“第三期我对于一切佛法的看法”。(注五) 原题“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

  (注六) 录佛学概论“学理”之第一章第一节。

  (注七) 录真现实论宗依编第五章第五节第一目。

  (注八)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一节第一目。

  (注九)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四节第一目。

  (注十○) 录佛乘宗要论“序论”第一章第一节。

  (注十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之叙言。

  (注十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

  (注十三)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一目。

  (注十四) 录宗依编第三章第一节全。

  (注十五)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二节第一目。

  (注十六)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二节第二目。

  (注十七) 录印顺之“印度之佛教”“佛理要略”章第一节。

  (注十八)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一目。

  (注十九)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目。

  (注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六目。

  (注二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五节第六目。

  (注二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五目。

  (注二三) 录宗依编第五章第二节第一目。

  (注二四) 录佛学概论“学理”之第一章第三节。

  (注二五) 录佛乘宗要论本论第二章第二节。

  (注二六) 录佛乘宗要论本论第二章第二节。

  (注二七)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

  (注二八)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二节第九目。

  (注二九)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目。

  (注三○)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目。

  (注三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目。

  (注三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五目。

  (注三三)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六目。

  (注三四) 录佛乘宗要论“序论”第一章。

  (注三五) 录“佛教讲演集序”。

  (注三六)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十八目。

  (注三七) 录宗依编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目。

  (注三八) 录菩提道次第略论。

  (注三九) 录宗依编第三章第五节第六目。

  (注四○)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二目。

  (注四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二目。

  (注四二) 录人乘正法论全部。

  (注四三) 录“善生经”。

  (注四四) 录“玉耶女经”。

  (注四五) 录福善之“唯性论”第四章第六节。

  (注四六) 录张圣慧之“女子宗教心理学之解剖”。

  (注四七) 录“孛经”。

  (注四八) 录宗依编第五章第二节第七目。

  (注四九) 录佛教救世主义“众的净化”之“人类第一”。

  (注五○) 录印顺“印度之佛教”“佛理”要略章第三节。

  (注五一) 录佛教救世主义“众的净化”之“有情第二”。

  (注五二) 录佛乘宗要论下篇第二章。

  (注五三) 录芝峰之“进化的人生”。

  (注五四) 录人生观的科学三至六,共四节。

  (注五五) 录起信论“修行信心分”。

  (注五六) 节录“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

  (注五七) 节录瑜伽师地论本分中菩萨地之戒品。

  (注五八) 录佛教救世主义“众的净化”之“法界第三”。

  (注五九) 节录大智度论七十五卷。

  (注六○)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三节第四目。

  (注六一) 录起信论“分别发趣道相”。

  (注六二) 录佛教救世主义“心的净化”之“成德第三”。

  (注六三) 节录自由史观第五章第二节。

  (注六四) 录华严法界玄镜卷三。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太虚法师: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一)

太虚法师: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

太虚法师:《联语》

太虚法师:潮音草舍诗存别集

太虚法师:潮音草舍诗存遗

 

后五篇文章

太虚法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自由史观

太虚法师: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

太虚法师:人生观的科学

太虚法师:佛教美术与佛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