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没有信愿者不能仗佛力往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没有信愿者不能仗佛力往生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得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今善恶皆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增广文钞卷一〈复濮大凡居士书〉)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文钞三编卷一〈复何希净居士书〉)

  又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文钞续编卷上〈复又真师觉三居书〉)

  往生净土,固贵久修。然其所重,在乎决定不易之志愿耳。彼终身念佛,心常冀人天福报者,纵令精进,因其心愿尚恋此娑婆,何得有生极乐之望乎。固知信愿,实为吾人生西方大根据也。(文钞三编卷二〈复智圆居士书〉)

  至汝先说但求不堕恶道即已,此言千万不可萌于心,形于口与笔。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往生全仗决定信愿。存此念,即无决定求生之心,有决定不生之心,其害非小。净土宗旨已失,何能得净土真实利益。至于化三一心念佛,誓生极乐,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至不生亦善,即是远离疑虑之心,乃学宗教家之说大话。汝若是法身大士,则此语方为实义。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说此话。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说此话,则是胡说巴道,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千万不可依从,依之则往生无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无念,则何能感应道交。其感应道交者,全由至诚恳切之决定念。证无念者,则可说此话。未证无念说此话,皆成东坡临终之误。可不哀哉,可不痛哉。(文钞三编卷二〈复周智茂居士书七〉)

-----------------------------------------------------------------------------------------------------------------

更多印光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念念在净土得上品往生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带业往生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所有修持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成佛度生是往生者之本愿

 

后五篇文章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没有信愿,念到一心不乱也不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85节 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84节 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83节 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