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往生净土以信愿为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往生净土以信愿为本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及,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增广文钞卷一书一〈复周智茂居士书〉)

  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来大慈普度,一物不遗,唯此一法,最为周挚[1]。(增广文钞卷三序〈净土释疑序〉)

  然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住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外行人,多多以求悟,求得种种境界,而不以决定求生为事,即所谓舍本逐末也。何以故。以悟到极处,若未断尽烦惑,仍然是六道轮回中人。倘得往生,比悟到极处,而未断尽烦惑者,其高下有若天渊悬殊。(文钞续编卷上〈复习怀辛居士书〉)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文钞续编卷上〈复朱德大居士书〉)

  又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文钞续编卷上〈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切须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2]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文钞续编卷上〈复郁智朗居士书〉)

  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虽属具足惑业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余一切法,则决无此义。(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六〉)

  信愿门中尤宜致力,庶可决定深得念佛之实益。若效他宗,专以功夫为事,弃信愿而不讲,则便成仗自力之法门,其失大矣。(文钞三编卷四〈复李觐丹居士书六〉)

  --------------------------------------------------------------------------------

  [1]  周挚(zhōu zhì),至为真诚;至为笃厚。

  [2] 五浊,娑婆世界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之五浊。

-----------------------------------------------------------------------------------------------------------------

更多印光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信愿行三法的关系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佛说净土法门之原因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57节 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58节 第九章 人生无常,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世尊说万法是为引一切机宜同

 

后五篇文章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净土法门统摄一切禅教律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56节 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55节 第八章 勇气和信

墨川: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第54节 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

觉性的故事:车匿的故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