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意乐之量 |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意乐之量
「意乐之量」: 己二发起出离心的标准: 我们必须透过苦谛、集谛和十二支缘起来详细认识生死轮回的性相。当我们认识轮回的性相时,便会生起要断除和降伏苦、集的意欲。但是,仅仅具有求出离的决心仍是不足够的。正如(月称论师在)《六十正理论疏》(梵:Yukti- sastika -vrtti) 所说: 身处于轮回三地的无常炽燃烈火之中,就好像进入火宅便会希望逃离火场。 又如前文引用(《大乘道成就略轨》)的论文所说: 就像囚犯有机会逃出牢狱时,便会心无旁鹜,立即逃离该地。 生起这种对生死轮回的意乐就好像有人不愿身陷牢狱或火宅,希望脱身而出。之后还要令这种厌恶的感觉和要逃脱的愿欲逐步增强。 霞惹瓦曾说,假如这种求解脱的意乐是像洒在劣酒之上的麦粉,只有薄薄的一层浮在酒的表面,那我们对于生死轮回之因,亦即「集谛」的厌恶程度,亦不过是这样罢了。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对于追求灭除「苦」、「集」的解脱也是一样,那么所谓希望趣修解脱之道的心亦只是虚言。这样,我们亦不能发起不忍看见有情在生死轮回受苦的悲心,亦不能生起对我们具有鼓励力量的真实无上菩提心,从而,我们对大乘的了解亦只是文字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实修这些「中士」的教法,把它们奉为心要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