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上士道 学习静虑 |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上士道 学习静虑
「学习静虑」: 寅五学习静虑: 「学习静虑」分四:(一)静虑的本质。(二)如何着手修习静虑。(三)静虑的分别。(四)修习静虑的方法。(五)总结。 卯一静虑的本质: 「静虑」的性质便是一念专住于所修境,不会向外散乱的心态。《菩萨地》说: 这就是先已闻思菩萨藏(大乘经典)的菩萨一心安住世间与出世间善法的状态。不论这种心境是以「止」、「观」还是「止观双运」之道为其目标,也要知道这种一念专住的心境便是菩萨的「静虑」。 (佛典把这种一念专住的心境称为「心一境性」。梵: cittaikagrata.是「定」的别名,亦是「定」的自性。盖因心念止于一境的状态使是「定」或「等持」的本质。) 《入菩萨行论》(静虑品)亦说: 发起精进之后,便要把心意安住在静虑之上。 卯二如何着手修习静虑: 应思维修习「静虑」的利益及不修习的过患害处。此理将会在「奢摩他」一节作出解释。 卯三静虑的分别: 按照先前引录(《菩萨地》)的论文,「静虑」在「性质」上可分为:「世间静虑」和「出世间静虑」两种。若就「类型」而分,则有三种(止、观、止观双运)。若就「功能」区分,可分为「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饶益有情静虑」三种。 第一,「身心现法乐住静虑」,意指等住于定中即能引生「身心轻安」的一切静虑。(轻安,梵: prasrabdhi。藏:shintu sbyangs pa。心所之一。是一种身心轻利安适,对所修境能自在胜任的精神作用。轻安是「善心所」之一。这种精神作用,主要成就第九住心时出现。轻安又有「身轻安」和『心轻安」 之分,与前五识相应者,称为「身轻安」,与第六意识相应者则称为「心轻安」。) 第二,「引发功德静虑」,是指一切能引生神通、解脱、遍处(梵:krtsnayatanam。藏:zad pa。即「十遍处」)、胜处(梵:avabhibhvayatanani。藏: zil gnom’即「八胜处」)等各种声闻共同功德的静虑。 第三,「饶益有情静虑」,即是能成办十一种利生事业的静虑。 卯四修习静虑的方法: 凡在修持任何净善静虑的时候,皆应与「六殊胜」和「六波罗密多」合修。自己安住静虑后,再把别人安置于静虑之中,这就是「静虑施」。其余各种波罗密多如前例知。 卯五总结: 菩萨行的基础,亦即菩提心的随念和修习,能策励我们为求安置一切有情众生而修学无漏静虑。当此心已经坚固增长之后,即应发愿修学上品静虑(大地菩萨所修的静虑)。纵使未能引生圆满的静虑,亦必须因应自己的能力,时时精勤学习一念专注的三摩地,若不学习便会时常被毁犯学处的罪过所污染,在他生之中亦难以学习得入菩萨静虑法门的各种学处。相反,我们若能努力修学,即使在今生亦能心意安稳,散乱微弱,令我们修习善行的力量极为强盛。在未来生之中,亦会像《妙臂请问经》所说一般,身心安乐欢喜,这样便能够轻易圆满「静虑波罗密多」。其理将会在「奢摩他」一节详细解释,于此不赘。
|